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楞嚴經指掌疏 3/4
2023/02/26 21:52:16瀏覽445|回應0|推薦4
楞嚴經指掌疏卷六

京都拈華寺賢宗後學達天通理敬述

嗣法門人(興宗祖旺騰清懷仁祖毓較字)

二觀音廣陳(此菩薩獨廣陳者以正對此方機故。如文殊揀選偈云。堪以教阿難。及末劫沈淪是也)三。

一作禮陳白。二歷述二證。三結答圓通。

初。

爾時觀世音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

梵語阿那婆婁吉底輸此云觀世音。釋有二義。一觀聲救苦。二觀聲反聞。觀聲救苦者。如法華普門品佛答無盡意云。若有眾生受諸苦惱一心稱名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是知能觀者耳根。所觀者指世間稱名音聲。此偏約果中利他言之。觀聲反聞者如後結答圓通文云。我從耳門因入流相得三摩提。彼佛如來於大會中授記我為觀世音號。是知世音二字通該世間音聲。但於正觀之時不復循塵。惟假之以反觀聞性。此偏約因中自脩言之。

二歷述二證(為對初機權分悟脩。若據菩薩悟證即同修證)二。

一述悟證。二述脩證。

初二。

一遇佛教觀。二依教悟證。

初。

世尊。憶念我昔無數恒河沙劫。於時有佛出現於世名觀世音。我於彼佛發菩提心。彼佛教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

憶念者。以宿命智憶念過去事也。劫經無數恒沙者極言其時之遠故。佛名觀世音者亦二義。一果顯因德。謂此佛因中亦由耳門入故。二名隨機立。謂佛鑒時機應從耳門入故。正脈云。菩提心不越三心四願。一者善心即煩惱誓斷。法門誓學。二者悲心即眾生誓度。三者直心即佛道誓成。又起信論。第一直心謂正念真如法故。第二深心謂樂集一切諸善法故。第三大悲心謂廣度一切諸眾生故。然真如佛道雖性脩異旨。而因該果海果徹因源亦不相違。至於樂集善法雖不言斷惱。而善惡勢不並立亦無妨該攝。是則三心既發四願必成。華嚴云。不發此心。所修諸行盡為魔所攝持。是故凡欲脩行必先發心。佛教從聞思修入三摩地者。欲令速成菩提圓滿三心及四願故。聞謂聞慧。謂初聆密因之教相似信發。思謂思慧。謂相似非真展轉深思。修謂修慧。謂深思諦信觀行修習。按本經如來破妄顯真之後。阿難等雖云各各自知心徧十方。其實但是相似信發唯齊聞慧。以四卷初滿慈尚云。於百步外聆於蚊蚋。況夫阿難等豈真能諦信哉。至如來圓彰三藏。兼釋二種深疑。阿難等雖云大悲寶王善開我心。其實但是深思諦信唯齊思慧。以下文喻屋求門方乃依思慧而求觀行。是知如來分門以定二義。驗證以釋二疑。綰巾以示倫次。冥授以選本根。正教以觀行修習乃齊脩慧。蓋觀音之在彼佛亦如阿難之在釋迦。皆是教以從聞思修入三摩地。然必至道場加行尅期精修解六結而越三空乃為入三摩地也。

二依教悟證。

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漸增聞所聞盡。

○盡聞不住覺所覺空。空覺極圓空所空滅。

○生滅既滅寂滅現前。

初先解麤相三結。初於聞中者。謂聞思既成信知耳根實有能聞之性。於是初起修慧。即於聞性中修也。入流亡所者。謂正當聞聲時不復循聲流轉惟是反觀聞性。蓋對彼一向循塵出流於外名為入流。入流功純觀照不昧。絲竹交陳而常靜。鐘鼓並聲而不擾。故曰亡所。謂亡其所緣聲塵第一解於動結。(正脈云。動塵有二。一者屈曲聲。謂有意味聲如言語歌曲之類。二者徑直聲。謂無意味聲如水流風動之類。其最有力能牽心者屈曲聲也。先須斷此。又於屈曲聲中分為世俗屈曲。道理屈曲。復於世俗屈曲中分為有力無力。種種辨析備在彼疏。愚謂修習觀行貴在致心一處。且經中既云入流亡所。而行人但只一味入流反照無間。自然一切諸聲一時俱亡。若必於中揀典何者先斷。何者後斷。則是妄識紛糺。生滅不停。尚望其聞性現前而成三昧之益乎。恐礙正修不得不言。智者鑒之)所入既寂者。謂所緣之聲既亡入流之功漸化二俱寂也。然所寂尚餘靜結入寂則并靜亦亡。故曰動靜二相了然不生。又了字有二義。一者逈義。謂逈然俱無。二者明義。謂了然分明。但不見有生。二義中初義於文似順。次義於理似深。此當第二并靜結亦解。如是漸增等。謂雖動靜俱解聞性獨存。但以結滯在根非圓通體。故須於如是漸增。如是者仍依前觀離於動靜而更觀也。漸增者觀久功深漸以增明也。漸以增明。頓覺塵既不緣根無所偶。塵既不緣所聞之動靜不生。根無所偶能聞之根性亦泯。故曰聞所聞盡。此當第三并根結亦解。前云此根初解先得人空。正此分齊。以塵亡根盡人無所依故。按起信十惑此當麤相中後四。蓋動靜即是苦相。亦該計名起業以是苦因故。根結即是執取以根有取境義故。前云勞見發塵。(勞見即根結發塵即動靜)今三結既解則塵不復發。見不復勞矣。

○盡聞下次解細相二結。盡聞者謂既盡所聞動靜復盡能聞根也。如是則六用不行唯餘一覺。覺得聞盡也。但既有能覺所覺亦未全離。故須不住。謂進觀此覺畢竟何所依故。久久觀之所覺三相(動靜根也)既盡。能覺又復誰名。故曰覺所覺空。此當第四并覺結亦解。空覺者謂既空所覺之三。復空能覺之一。如是則惟有一空。空諸三一也。但既有能空所空亦非實盡。故須極圓。謂究而極之必求圓滿空性也。究之又究頓悟能空所空俱不可得故曰空所空滅。此當第五并空結亦解。前云空性圓明成法解脫。正此分齊。謂覺所覺空空性始圓。對上但得人空為偏空故。空所空滅空性如明。對上覺所覺空為昧空故。既圓且明不惑於法故云成法解脫。按起信十惑。覺所覺空當麤相中續智二相。及細相中現轉二相。以初盡根時覺相顯著。即續智二相觀行轉深。覺相隱微即現轉二相。前云知見妄發發妄不息(能知見與所知見。虗妄發起。即現轉二相。依此發起虗妄分別相續不息。即續智二相)今覺結既解則相續息而妄不復發。發無妄而知見泯矣。空所空滅當細相中業相。以業相初起能所未分即空結故。前云由汝無始心性狂亂。(一念妄動曰狂。義當滅結。真妄和合曰亂。義當空結)今空結既解是先且無復亂矣。

○生滅下後解最細一結。生滅既滅者。謂空性既滅惟有滅相獨存。若即以滅為真更是頂墮細障。故須進觀此滅乃對生言滅。故曰生滅。若了對生言滅滅亦非真。是生滅之滅已既滅矣。如是則靈心絕待。妙體孤朗。寥矣不動閴爾無跡。故曰寂滅現前。此當第六解於滅結。向去乃無結可解矣。前云解脫法已俱空不生。正此分齊。以俱空正是滅相。并此不生即寂滅故。按起信十惑。對生言滅當最初無明。以最初無明約初起為生相。約還滅為滅相故。前云心性狂亂。今滅結既解乃無復狂矣。正脈云。此中以三空六結分之者。蓋三空是五卷中佛自所說。長水亦知順此。但未能發揮委悉。至於六結乃以義推知非穿鑿也。良以佛綰巾時特以詳彰結解俱有次第。而說解次第但列三空。似唯三重而義含六結。前釋稍明。今此正是解結正文豈不投前所說。況細尋文理六節分明非強分也。然正脈但知三空義含六結。而不知六結理貫十惑。今疏於前文由汝無始心性狂亂一段。次第以起信十惑配之。至三空文中不及詳悉會合。至此釋六結乃取三空分齊一一會合詳明。又段段皆以十惑及前由汝無始心性等義而逆結之。是不唯顯本經前後一致。抑亦見論主教主祖佛同一鼻孔出氣也。述悟證竟。

二述修證(依二勝而發三用。借利生以嚴自果。即脩證也)二。

一承獲二勝。二依發三用。

初(謂承前悟證而獲二殊勝也)。

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獲二殊勝。一者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與諸眾生同一悲仰。

全體既現大用自彰。故得超越世出世間。正脈云。超越即解脫纏縛之意。愚謂即無能為礙之意。言寂滅性體本自圓明。但以凡夫執我為世間所礙。權小執法為出世所礙。由此不能超越。無復圓明。今以解六結越三空世出世法無能為礙。故云超越。而云忽然者。謂寂滅正現前時即是超越世出世時。無勞更用力故。十方亦該諸法。圓明者。圓徧照明以能超越世出世故。十方所有諸法無非自性光明周徧圓滿。古德所謂盡大地是自己光明。無一法不在光明裏者以此。如是則上與諸佛同體。下與眾生同根。故得獲二種殊勝。二種者如下所說。殊勝者權小莫及。此總標也。下乃別列。一者正由超越出世。出世法不能為礙。故能上合佛心。所謂因該果海是也。佛心稱本妙覺者。以其在六結而不繫本來自妙。處迷位而常明本來自覺。所謂果徹因源是也。與佛如來同一慈力者。佛與眾生同體。因眾生而起同體之慈。菩薩與諸佛同體。隨諸佛而現同體之用故。二者乃以超越世間世間法不能為礙。故能下合生心。文中不言心者。上合既爾可例知故。與諸眾生同一悲仰者。眾生與諸佛同根仰諸佛而起同根之悲。菩薩與眾生同根為眾生而起同根之用故。(問。同體之慈。同體之用。同根之悲。同根之用。可得聞乎。答。佛觀眾生等有佛性。與我同體。我既得樂。亦應令眾生得樂。是為同體之慈。同體之用者。菩薩觀佛本妙覺心與我同體。佛既為眾生起慈。我亦應隨諸佛起慈。故文中言同一慈力。眾生觀佛本是凡夫與我同根。佛既離苦。我如何猶在苦中。是為同根之悲。同根之用者。菩薩觀生本妙覺心與我同根。眾生既悲感仰佛。我亦應代眾生悲感。故文中言同一悲仰)承獲二勝竟。

二依發三用(謂依上二勝而發三妙用也)三。

一依上合而成三十二應。二依下合而成十四無畏。三兼二勝而成四不思議。

初三。

一牒由標數。二依數別明。三結身指成。

初。

世尊。由我供養觀音如來。蒙彼如來授我如幻聞熏聞脩金剛三昧。

○與佛如來同慈力故。令我身成三十二應。入諸圓土。

初由佛授觀。供養亦該親近是菩薩機感。授觀亦該教修是如來教應。如幻者知真本有修即無修也。聞熏聞脩者。唯以反聞熏變執習。惟以反聞修治自性。無修而修也。金剛三昧者。執習既盡自性圓明。成就正定同於金剛。能壞一切。一切無能壞故。

○與佛下獲勝成用。三昧既成出世法不能為礙。上合佛心故能與佛同一慈力。以是之故。能隨諸佛具現同體之用。故曰令我身成云云。三十二應對機類分如下所說。不唯應化娑婆亦復遍遊十方。故云入諸國土。

二依數別明五。

一能應四聖。二能應七天。三能應十人。四能應二童。五能應九部。

初四。

一能應佛身。二能應獨覺。三能應緣覺。四能應聲聞。

初。

世尊。若諸菩薩入三摩地進修無漏勝解現圓。我現佛身而為說法。令其解脫。

若諸菩薩者。如前圓通諸聖各依一門修習成定。故云入三摩地。進修無漏者。謂漸次增進修治煩惱以期無漏。如云入流亡所乃至空所空滅是也。勝解現圓者。無漏之理勝妙解悟漸現圓滿之相。如云先得人空乃至成法解脫是也。為對此機故現佛身。以菩薩為求佛機故。而為說法者。為說勝進之法。令其解脫者。令脫頂墮細障如云生滅既滅寂滅現前及云解脫法已俱空不生是也(問。觀音是菩薩。豈能遽現佛身。答。前云上合諸佛本妙覺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是悟證已齊佛境豈不能現。況華嚴初住即能八相成道。而觀音帶果行因復何疑哉。總以圓人境界不可思議。勿得以常途論之)。

二能應獨覺。

若諸有學寂靜妙明勝妙現圓。我於彼前現獨覺身而為設法。令其解脫。

溫陵曰。獨覺者出無佛世。觀物變易自覺無生故號獨覺。今云諸有學者。指願求獨覺一類凡未入證道者皆是也。寂靜妙明似當修道。法華云。樂獨善寂求自然慧。蓋樂獨者樂於獨處。離諠求寂即此中寂義。善寂者時窮物理。善修靜慮。即此中靜義。求自然慧。無師自悟。即此中妙明義。然修道已稱妙明。證道則妙而復勝。故云勝妙現圓。謂證道位中殊勝妙明之慧預現圓滿之相。如未雨先雲。未火先烟相似。現獨覺身者。應其所求令信從故。而為說法者。說加功用行之法令入無間道故。令其解脫者。解脫見思煩惱更侵二習證入無學道也。

三能應緣覺。

若諸有學斷十二緣緣斷勝性勝妙現圓。我於彼前現緣覺身而為說法。令其解脫。

灌頂引華嚴音義云。梵語畢勒支底劫此翻獨覺。梵語鉢羅底迦此翻緣覺。梵語辟支迦羅雙通二名。料揀有五。一前名麟角此名部行。二前不值佛此則值佛。三前但自悟此依教悟。四前觀外境此觀內緣。五前則根性明利此則根性暗鈍。今云有學者。指願求緣覺一類未入證道者也。稟教觀緣有其二門。一順觀流轉知生起因。二逆觀還滅悟無生理。今云斷十二緣乃約還滅門說。以是發悟親因故偏言之。勝性即無生理也。超出世間故名勝性。此性以緣斷而顯故云緣斷勝性。然修道已稱勝性。而證道位中不但言勝且臻於妙。故云勝妙現圓。謂證道位中殊勝微妙之性預現圓滿之相。現身說法令脫義俱準上。以二覺斷證同故。

四能應聲聞。

若諸有學得四諦空。修道入滅勝性現圓。我於彼前現聲聞身而為說法。令其解脫。

四果以前。三果四向皆名有學。以有惑可斷有真可研故。得四諦空者。謂初於佛邊得聞四諦之法及空無我理也。由聞四諦法故知三界苦。修出世道。分斷見思分證涅槃故云修道入滅。勝性現圓者。謂羅漢向中四果最勝滅性。預現圓滿相故。現聲聞身者投其所好。而為說法者說勝進法。令其解脫者脫見思縛及分段苦也。能應四聖竟。

二能應七天七。

一能現梵王身。二能現帝釋身。三能現自在天。四能現大自在。五能現天將軍。六能現四天王。七能現天太子。

初。

若諸眾生欲心明悟不犯欲塵欲身清淨。我於彼前現梵王身而為說法。令其解脫。

若諸眾生。指欲界眾生願生梵天者也。欲雖通於三五。(三謂飲食睡眠婬。五謂色聲香味觸)而淫為上首故偏言欲心。謂淫欲心也。明悟者不為欲事昏迷。正脈云。謂深達淫欲為眾苦之本也。淫欲以染污為性故名為塵。永斷妻室乃為不犯。蓋上句為深知。此句乃痛戒耳。欲身清淨者明其不犯之故。乃為欲現身清淨為將來生梵因也。於彼現梵身者應其所求故。灌頂云。具云梵摩此翻離繫。謂離下地繫上升色界故。或名淨行謂能行梵德欲想俱無故。亦稱高淨。謂高超欲界愛染不生故。而云王者即色界天主也。而為說法者說四禪法。修證次第。如後天趣中明。令其解脫者。解脫下界繫縛成就上升色界事故。正脈云。此解脫乃成就其決定捨欲生梵之事。是雖捨求皆具而重在希求。即同下科成就。且所修背捨亦名解脫。灌頂引金光明云。大梵天王說出欲論令其離欲生於梵世。即說法義也。

二能現帝釋身。

若諸眾生欲為天主統領諸天。我於彼前現帝釋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若諸眾生。指人間眾生願生忉利者也。(忉利梵語也。此云三十三。即欲界第二天也。此天在須彌山頂。四方各有八天。中為善見天。即天主所居。主輔合論共為三十三天)今云欲為天主者。不唯願生且欲為忉利天之主故。統領諸天者。不惟統領忉利諸天即下之天大將軍及四天王皆其臣屬亦皆為所統也。應其所求故於彼前現帝釋身。帝釋略梵語也。具云釋迦提桓因陀羅此云能主。以能為天主故。說法者說上品十善。金光明云。釋提桓因種種善論是也。成就者。依十善因成就帝釋果也。

三能現自在天。

若諸眾生欲身自在遊行十方。我於彼前現自在天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自在天。愚先著法華依大成謂是化樂天。以此天欲受五欲樂時隨意變化得自在故。孤山云。是欲界頂天。梵語婆舍跋提此云他化自在。謂假他所作以成己樂即魔天也。或云六欲天上別有魔王居處。亦他化自在天攝。今云若諸眾生即求生他化者也。欲身自在者願求正報如意。遊行十方者更求依報無礙。正脈云。六欲四洲之十方也。說法成就者為說上上品十善。令其成就欲界最勝他化自在報故。按欲界六天此先在上。前之帝釋後之四王在下。中非不現例上下可知故。

四能現大自在。

若諸眾生欲身自在飛行虗空。我於彼前現大自在天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大自在。依法華大成謂是他化天。以此天欲受五欲樂時餘天為化。自在勝前故。孤山曰。即色頂摩醯首羅天。大論云。三目八臂。騎白牛執白拂者是也。前云遊行此云飛行者。遊行或有紆曲。飛行一向直捷。又行十方或憑高就下。行虗空唯乘雲御風。二天自在勝劣自見。眾生欲此即願生大自在天者也。說法成就者。說四禪及四無量心。令成色頂最勝大自在報也。按此天在色界最上。前初禪梵王在色界最下。中可例知。亦非不現(問。上二天古有三釋。有以欲界五六二天分配者。法華文句也。大成依之。有以化樂他化魔王摩醯四天總攝者。慈恩玄贊也。長水依之。有以欲頂色頂二天解釋者。觀音義疏也。孤山溫陵依之。然文句義疏並智者說。文句云。大自在有人言是色界頂大自在。此不應超至彼也。義疏又云。大自在故非第六天也。前後語違究何適從。答愚昔註法華依大成說。心且疑之。但以其承用天台未敢擅易。今據灌頂辨之甚悉。於天台二說準後不準前。以前說或非。後因知非異前說故。又諸經論中多稱大自在是色頂天故。正脈云。統論諸天皆可該攝。梵王攝四禪。帝釋四王等攝六欲。二自在別舉欲頂色頂二天。為以別上下之分齊也。但缺四空。以此論現身而四空不樂身相故不為現。縱別有方便利益不入此例。灌頂云。理實菩薩利生難以凡情測度。欲色空天縱不俱列。至下八部中天悉該攝矣)。

五能現天將軍。

若諸眾生愛統鬼神救護國土。我於彼前現天大將軍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天大將軍者。正脈云。四王主帥各有八將。韋馱為上首。灌頂引金光明經散脂為大將。二十八部巡遊世間皆散脂所管。今云愛統鬼神即欲求散脂等流果也。鬼神者鬼中之神。肇曰。神受善惡雜報。現形勝人劣天。身甚輕微。人難見故。此鬼神道也。救護國土者。即巡遊世間除妖孽降福祥耳。說法成就者說五戒十善。及秘密呪印呼召鬼神之法。令其成就天將軍位隨保護國土心也。

六能現四天王。

若諸眾生愛統世界保護眾生。我於彼前現四天王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四天王註見二卷。灌頂云。此是帝釋外臣武將。住須彌腰。各領二部鬼神。不令惱人。金光明云。我等四王。二十八部。百千鬼神。以淨天眼常觀擁護此閻浮提。是故我等名護世王。今云愛統世界。即願為天王分統四天下也。不令鬼神惱害於人。即是保護眾生。說法成就者。說上品十善及護國安民之法。令其成就四王隨統世護生願也。

七能現天太子。

若諸眾生愛生天宮驅使鬼神。我於彼前現四天王國太子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若諸眾生亦指人道中者。因在人道見諸鬼神作祟擾民亂國。發願生於四天王宮制諸鬼神不令作祟。故云愛生天宮。設有違制作祟還能驅使大力鬼神而降伏之。故云驅使鬼神。隨其所樂而為示現。故曰現四天王國太子身。溫陵曰。四天太子即那吒之類。大吉義經云。護世四王各有九十一子。四王合有三百六十四子。智論亦如是說。灌頂云。唐天寶間。西番五國。來宼安西。元宗詔不空三藏入內持念護國仁王陀羅尼。方二七徧。忽見神將五百荷戈殿前。對曰。北方天王第二子獨徤。往救安西。隨後表奏。因敕諸道府州西北隅置天王像。永護國界。是天王有子明矣。說法成就者。說歸戒齋善及符呪印訣之法。令其成就四王太子以遂驅使鬼神願也。能應七天竟。

三能應十人十。

一能現人王身。二能現長者身。三能現居士身。四能現宰官身。五能現婆羅門。六能現比丘身。七能現比丘尼。八能現優婆塞。九能現優婆夷。十能現女人身。

初。

若諸眾生樂為人王。我於彼前現人王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樂為人王者。有德懷仁不忍世亂。發願為有道之君以理邦國者也。說法令成者。為說生貴之因及帝王德業以熏隔生之種而已。若彼不自忖量妄竊神器而求篡奪之術者菩薩豈應之哉。溫陵曰。自金輪至散粟皆為人王。若依普門品惟是散粟。以彼云小王故也。

二能現長者身。

若諸眾生愛生族姓世間推讓。我於彼前現長者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在人道中見有位尊年高德重者。為同族之所尊崇。故亦愛主族姓。孟子曰。朝廷莫如爵。鄉黨莫如齒。輔世長民莫如德。是知位尊年高德重者。不獨為同族尊崇。亦能為世間推讓。謂到處推重讓以居左也。正脈云西域稱長者不止年高。蓋世臣大家而兼有德望者之號。說法成就者。說博施濟眾親親仁民之法。令其成就長者以遂主族世推願也。

三能現居士身。

若諸眾生愛談名言清淨自居。我於彼前現居士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名言謂古今典章。欲以訓世故愛談。自居謂不事功名欲以守道故清淨。灌頂以立言訓世守道居貞隱居潔操通稱居士。但如次分上中下耳。說法成就者。說韜光晦跡垂文作則等法。令其成就居士以遂訓世守道等願也。

四能現宰官身。

若諸眾生愛治國土剖斷邦邑。我於彼前現宰官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國土王都也。愛治者輔君修政。溫陵謂三台輔相是也。邦邑分封也。剖斷者理民折獄。溫陵謂州牧縣長是也。宰者剖斷義。故上云剖斷邦邑。官兼管攝義。故上云愛治國土。又宰亦名官。剖斷即兼管攝。官亦名宰。管攝即兼剖斷。故灌頂以上至卿相三台下至州牧百僚皆號宰官。說法成就者。說脩齊治平忠愛廉明等法。令其成就宰官以遂致君澤民願也。正脈云。上三科似此方儒教所攝。

五能現婆羅門。

若諸眾生愛諸數術攝衛自居。我於彼前現婆羅門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天文地理陰陽度算曰數。巫醫相卜符水呪印曰術。愛謂好樂精習。為其可以竦世可以濟己也。煉神脩丹執持生命曰攝。固精養氣防護損傷曰衛。自居者不事外學。為其可以長壽可以固形也。婆羅門此云淨裔。其人自謂從梵天口生是梵天苗裔故。或云梵志。其人自謂承襲梵天之法志生梵天故。或云淨行。其種別有經書世世相承以道學為業故。說法成就者。為說差別智慧及煉神調氣之法。令其成就數術攝衛之學也。正脈云。此科似此方醫卜雜技所攝(問。法華云。十方佛土中。惟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又云。惟此一事實。餘二則非真。是知聲聞緣覺尚屬化城。況夫諸天及人王宰官長者居士等。治世訓世等法。又況夫諸婆羅門種種異學。菩薩何不革其舊習示以出世正道。而乃順情說法反以成就其有漏之志。豈慈悲心者之所為耶。答。有漏法中有善有惡。設不能成就其善。勢必流而為惡。故菩薩姑且順其欲成就善果。待其根器成熟然後示以出世正道。所謂先以欲鈎牽。後令入佛慧也。下皆倣此)六能現比丘身。

若有男子好學出家持諸戒律。我於彼前現比丘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在家男子心厭塵勞故好學出家。諸戒律。謂沙彌十戒比丘二百五十戒也。比丘此云乞士。謂上乞佛法以資慧命。下乞飲食以資色身故。或翻除饉。謂出家持戒是良福田能生物善除饑饉故。說法者說出家法。如稱揚持戒讚歎梵行之類。成就者。成就五德而為眾中尊也。

七能現比丘尼。

若有女人好學出家持諸禁戒。我於彼前現比丘尼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在家既厭塵勞。女人仍嫌五障。故好學出家。諸禁戒謂三百四十八戒。餘諸八敬及式叉摩那等戒皆為禁戒。方便善見律云。尼女也。謂女人出家受具稱比丘尼。說法同上。成就者。捨在家法受出家法。現轉五障之軀頓成五德之侶故。

八能現優婆塞。

若有男子樂持五戒。我於彼前現優婆塞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欲求人天勝報故樂持五戒。以五戒為人天因故。五戒者殺盜婬妄酒也。前四屬性罪性即是罪故。飲酒是遮罪違遮成罪故。又以其能遮前四故名遮罪。如因酒破五戒是也。古德云。五戒即同五常。以仁則不殺生。義則不偷盜。禮則不邪淫。信則不妄語。智則不飲酒故。優婆塞。亦名鄔波索迦唐翻近事男。謂親近承事佛法僧故。說法者說居家法。如說不離塵勞而作佛事。不捨妻子而修梵行之類。成就者遵教受行。成就歸戒而種人天因也。

九能現優婆夷。

若有女子五戒自居。我於彼前現優婆夷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不惟欲求勝報兼復為脫女身。故以五戒自居。自居云者。謂雖無師授自居然如己授也。優婆夷亦云鄔波斯迦。此云近事女。近事同上。唯男女異故。說法者不惟說居家法。兼復為說雖五戒自居要必師授方成近事法也。成就者不惟成就近事作人天因。兼復解脫女身成就丈夫相故。灌頂引戒消災經云。印土一男堅持五戒。出外親友苦勸飲酒。遠至他邦宿啖人鬼婦家。雖破酒戒餘四戒全。天神護之鬼不能啖。即與鬼婦父母說佛五種戒法。領同見佛除諸災障。是知男女皆應持戒。菩薩為之現身良有以也。

十能現女人身。

若有女人內政立身以修家國。我於彼前現女主身及國夫人命婦大家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孝敬仁慈以事上下名曰內政。謂行於內而感化於外故。貞靜勤儉以修女德名曰立身。謂德無玷而自身可立故。修治也。正脈云。閨門為萬化之源。故關於家國之治亂。家通大夫以下。國通諸侯以上。孤山曰。女主即天子之后。國夫人謂邦君之妻。命婦謂妻因夫榮有誥命者。家訓姑。大家謂才德兼備為內師者。如後漢扶風班彪之女曹世叔之妻。和帝數詔入宮令皇后貴人師事之。世稱曹大家也。說法者。說三從四德端風正己之法。成就者。內感外孚成就修治家國事故。能應十人竟。

四能應二童二。

一能現童男身。二能現童女身。

初。

若有眾生不壞男根。我於彼前現童男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不壞男根者。謂於諸欲境從未染犯。所謂童真是也。有志終身保守恐其未能。故菩薩隨其所樂為現童男之身。說法者說離欲法。成就者令其守真抱撲。固精保元成就童真體故。

二能現童女身。

若有處女愛樂處身不求侵暴。我於彼前現童女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處女亦云處子。幼女未嫁者之稱。愛樂處身者。願終身為處女堅貞自守。如詩云。之死矢靡他是也。男願有室。女願有家。人之常情。今則視迎娶為侵凌。以聘嫁為暴棄。深生厭患故曰不求侵暴。雖曰不求。恐有強施侵暴勢不自由。故菩薩為之現童女身。說法者說離欲法。成就者令其增益堅貞矢志自守。侵暴不能強施成就清淨處女身故。能應二童竟。

五能應九部九。

一能現諸天身。二能現諸龍身。三能現藥叉身。四能現乾闥婆。五能現阿脩羅。六能現緊那羅。七能現摩呼羅。八能現常人身。九能現非人身。

初。

若有諸天樂出天倫。我現天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此中諸天有二。一上所未出者此復總收。二樂出天倫者此復重應。謂上應求入此應求出。雖同現天身而說法成就異故。灌頂云。說法者為說無常苦空等法。正脈云。成就者令其成就脫離願也(問脫離天倫成就何報。答。此有二義。一者諸天著樂不得聞法。願生人間者令其成就人倫。以六道之中。整心慮趣菩提惟人道為能故。二者五衰相現厭離有漏願求無漏者。令其成就聖倫。以分段生死雖天上不免。惟入聖乃出故。龍等諸部例此可知)二能現諸龍身。

若有諸龍樂出龍倫。我現龍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灌頂云。梵語那伽此云龍。有四。一守天宮殿。二興雲降雨。三開瀆決江。四守護伏藏。類復有異故云諸也。僧祇律明龍有五苦。謂生眠婬瞋死五時不免蛇形。復有三苦。謂雖食百味最初一口化為蝦蟇。二背布鱗道砂石雨時痛乃連心。三蜈蚣食腦細蠱鑽身。長阿含經亦明龍有三患。一熱砂炙身。二風壞宮衣。三金翅鳥啖。因有多苦故樂出倫。罵意經云。墮龍有四因緣。一布施。二瞋恚。三輕人。四自高。阿含云。先多瞋恚心曲不端。犯戒鬬諍故墮龍中。由大行布施福力故七寶為殿。據此則說法者。說施戒仁慈正直和敬等法。成就者成就人倫。若能不住於相修施戒等。則聖倫亦可成就。

三能現藥叉身。

若有藥叉樂度本倫。我於彼前現藥叉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灌頂云。藥叉此云捷疾。其行捷疾故。亦名夜叉此云勇徤。勇猛強徤故。或翻暴惡其形暴惡故。有地行空行飛行不同。最勝王經云。是等藥叉悉皆愛樂如來正法。深心護持。今云樂度本倫者。亦由佛法熏習知暴惡為墮緣深厭之也。度亦同出皆超脫義。說法者。說柔順慈善持戒脩福等法。成就者成就人倫。若更兼修慧則成就聖倫也。

四能現乾闥婆。

若乾闥婆樂脫其倫。我於彼前現乾闥婆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灌頂云。乾闥婆此云香陰。不啖酒肉惟以香資陰故。清涼云。食香。止十寶山食諸香粖故。或翻尋香行。在須彌山南金剛窟住。帝釋須樂燒沈水香此神尋香而至。什曰。是天主倒幢俗樂神也。然既為帝釋樂神自應劣於諸天。諸天尚樂出倫況復此神。故亦樂脫。說法者。說離於放逸及中品十善等法。成就者脫於本倫成就人倫。以離於放逸則本倫不繫。中品善成而人倫可獲也。

五能現阿脩羅。

若阿脩羅樂脫其倫。我於彼前現阿脩羅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阿脩羅此云無端正。以其類有端正女無端正男故。亦云非天。以其類有天福無天德故。據本經有胎生卵生濕生化生不同。於後七趣中見。長阿含經云。南洲金剛山中有修羅宮六千由旬。欄楯行樹。然一日一夜三時受苦。苦具自來入其宮中。是知樂脫其倫。亦為受苦生厭離心也。阿毗曇論云。不能忍善不能下意諦觀種種教化。以憍慢故。非善徤兒又非天行名阿脩羅。名義集云。由在因時雖行五常懷猜忌心。欲勝他故作下品十善感修羅身。是知說法者。說柔和善順慈忍謙敬虗心受教及中品十善等法。成就者成就人倫。以因轉果自轉故(按諸經修羅之後應有迦樓羅部。今不具者。於後非人中攝故)。

六能現緊那羅。

若緊那羅樂脫其倫。我於彼前現緊那羅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緊那羅此云疑神。其形似人。頭有一角。見者生疑故。唐翻歌神。是帝釋法樂神也。菩薩處胎經云。須彌山北。十寶山間有緊那羅於中治化。由昔布施之力居七寶殿。壽命甚長。天欲奏樂腋下汗流便自上天。帝釋請佛諸天弦歌而頌法門者即是此神。樂脫其倫者或由歌頌法門熏習力故。說法者。說歌咏亂心欲樂不常及中品十善等法。成就者脫於本倫成就人倫。整心慮趣菩提也。

七能現摩呼羅。

若摩呼羅伽樂脫其倫。我於彼前現摩呼羅伽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摩呼羅伽什曰地龍。肇云大蟒神。長水云田蚥。腹行之類。然天龍自在無礙尚有多苦。況地龍腹行其苦自倍。故亦樂脫其倫。又此類聾騃無知。含毒傷生多從癡恚中來。菩薩為之現身說修慧修慈等法。令其永捨癡恚成就人倫。則整心慮趣菩提可希冀矣。

八能現常人身。

若諸眾生樂人脩人。我現人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眾生者六道通稱。今就人道言。按前人王宰官等皆名為人。今約無有異求者言。無有異求生生世世願在人中故曰樂人脩人。法苑云。人忍也。違順能忍故。孟子曰。人仁他。無惻隱之心非人也。頂生王經云。人意也。能善思惟能憶念故。婆沙云。人能息意能修道得達分故。是知內教外教皆重人倫。故樂修也。又灌頂云。樂修含八意。一人身難得故求不失。二世世為人易於修證。三三乘聖人並生人中。四唯於人世可值佛法。五八部皆慕人豈不願。六惟人道中能趣菩提。七諸天著樂餘趣多苦。八佛菩薩道皆從人得。據此則現在人中者宜知自重。說法者。說中品戒善為等流因。成就者。成中品色心為等流果故。

九能現非人身。

若諸非人有形無形有想無想樂度其倫。我於彼前皆現其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上科人倫統收人王宰官等不盡之類。此科非人統收天龍鬼神等不盡之類。以彼所不攝者皆此攝故。長水曰。有形如休咎精明等。無形如空散銷沈等。有想如鬼神精靈等。無想如精神化為土木金石等。於後七卷中明。現身則各隨其類。說法則各應其機。成就者各如其願。依數別明竟。

三結身指成。

是名妙淨三十二應入國土身。皆以三昧聞熏聞修無作妙力自在成就。

是名句指上應前。謂指上別列應前總標之數而結成之。一時頓現曰妙。徧應無私曰淨。三十二應與普門品互為出沒。如天中此有四王太子彼經則無。婦中此有女主及國夫人。彼經亦略。八部中彼有迦樓羅名。八部外彼有執金剛神。此並不列。蓋以菩薩妙應無方。神化莫測。況夫人與非人無機不收。兩經隨意取捨以成三十二數。實各無盡勿過拘執。應徧塵剎故稱入國土身。普門品中為應無盡意問唯言遊化娑婆。非謂菩薩妙應只在娑婆。故彼重頌中亦言十方諸國土。無剎不現身也。皆以三昧等者出其所以能得妙應之故。三昧即耳門三昧。聞熏聞修者。熏變執習修治自性惟用反聞也。六結既解妙用自現。不假造作故曰無作妙力。任運而應故曰自在成就。依上合而成三十二應竟。

二依下合而成十四無畏三。

一牒由標數。二依數別明。三結力顯益。

初。

世尊。我復以此聞熏聞修金剛三昧無作妙力。

○與諸十方三世六道一切眾生同悲仰故。令諸眾生於我身心獲十四種無畏功德。

初因修成力。聞熏聞修同上。能解諸結名金剛三昧。淨極光通曰無作妙力。

○與諸下獲勝成用。淨極光通。寂照含虗。世間法不能為礙。下合生心。故能與一切眾生同一悲仰。以是之故。能與眾生現同根之用故云令諸眾生等也。十四無畏如下所說。我者菩薩自稱。言菩薩以身心加被能以無畏施與眾生。令諸眾生於菩薩身心上獲十四種無畏以成脫苦功德。功德即利益也。

二依數別明十四。

一苦惱無畏。(至)十四持名無畏。

初。

一者由我不自觀音以觀觀者。令彼十方苦惱眾生觀其音聲即得解脫。

不自觀音者不似眾生一向循塵也。以觀觀者句。謂就彼能觀反觀自性也。自能如是修習亦能令彼苦惱眾生聞名感發稱我名號。故云觀其音聲。不言稱名而言觀聲者。稱名但屬事念。觀聲亦兼理持。蓋由菩薩慈力加被能令理事兼修。故普門品一心稱名。古德亦言有事有理。但以事修未必契理。理修無不攝事。故但言觀聲即兼稱名。然事修稱名機心與聖心相交。理修忘塵苦性與聲性俱寂。故曰即得解脫。此經與普門品所以不盡同者。以此經偏重勸修故觀其音聲。指在機感。普門唯為顯用故觀其音聲。指在聖應。同中有異幸勿刻舟。正脈云。苦惱雖通。分約身心亦可。謂苦楚其身而惱亂其心也。又云別列不盡一切苦惱皆攝此中。灌頂云。此一為總。下十三為別。別中前七苦也。後六惱也。

二火難無畏。

二者知見旋復令諸眾生設入大火火不能燒。

知見旋復者謂六根互通。菩薩既旋聞復性知見亦隨聞而旋復。所謂一根反元六處解脫是也。然見覺屬火與一切火性相通。故見業交則見猛火。今知見既旋亦能隨感旋彼餘火故令眾生入火不燒。普門品言威神之力者。亦由旋復功極異中有同應須善會。正脈云。證極法界。威神無量。故令一心稱名者即為大悲威光所攝。不墮火難。如入山陰暑不能侵也。

三水難無畏。

三者觀聽旋復令諸眾生大水所漂水不能溺。

觀聽旋復者謂反觀聽聞之性。旋妄聞復真聞也。然聞聽屬水與一切水性相通。故聞業交則見大水。今既旋聞復性亦能隨感旋彼餘水故令眾生入水不溺。

四鬼難無畏。

四者斷滅妄想心無殺害。令諸眾生入諸鬼國鬼不能害。

正脈云。鬼神以陰隱為想因。以殺害為墮緣。今菩薩於反聞時內滅妄想。心無殺害。全超鬼神心行。以此全超威力能令稱名者免於鬼難。

五刀兵無畏。

五者熏聞成聞六根銷復同於聲聽。能令眾生臨當被害刀段段壞。使其兵戈猶如割水。亦如吹光。性無搖動。

熏聞成聞者。以反聞力熏脩妄聞。以成究竟堅固之真聞也。六根銷復同於聲聽者。謂其餘五根銷妄復真亦同聲家之聽。以元一精明。銷則俱銷復則俱復也。俱復故。究竟堅固之性隨感徧周。故能令彼刀段段壞。俱銷故。畢竟空寂之理遇事便融。故能令如割水吹光。既如割水吹光。而其人性自如如不覺不知。故云無搖動也。又此中言被害者。似是屈遭憲網誤入讐門。言兵戈者。似是身臨戰陣彼敵衝圍。際斯二者頃刻身首異處。須臾性命不保。能令無畏益顯神奇。

六鬼見無畏。

六者聞熏精明明徧法界。則諸幽暗性不能全。能令眾生藥叉羅剎鳩槃茶鬼及毗舍遮富單那等。雖近其旁目不能視。

正脈云。首二句言反聞功極。發本明耀圓照法界也。次二句言鬼神陰隱想習。向暗背明反不堪於光耀。如梟鳥夜視晝盲。羅剎向日不見是也。灌頂云。藥叉男鬼。羅剎女鬼也。此二皆食人鬼。人屍若臭。呪養令鮮。多聞天轄。鳩槃茶此云甕形。魘魅鬼也。增長天轄。毗舍遮此云噉精氣。能噉人及五穀精氣。持國天轄。富單那此云臭餓鬼。主熱病者。廣目天轄。等者該餘。以鬼類尚多言不能盡故。近旁目不能視者如土地不見洞山。鬼使不見事僧之類。視既不能自然無害(問。此與前文鬼難何異。答前約一類。此約多類。又前約身入鬼國此約無端誤遇。雖同為鬼難不妨前後各出)七枷鎖無畏。

七者音性圓銷觀聽反入。離諸塵妄。能令眾生禁繫枷鎖所不能著。

音性圓銷者謂聲塵銷滅也。觀聽反入者謂耳根旋復也。離諸塵妄者謂色等諸塵亦隨聲銷滅。見等諸妄亦隨聞而旋復也。諸妄既復以真護彼。能令枷鎖斷壞。諸塵既滅。以空融彼。能令禁繫同虗故云所不能著。

八賊難無畏。

八者滅音圓聞徧生慈力。能令眾生經過險路賊不能劫。

滅音亡聲則塵不能隔。塵不能隔則聞性圓徧。聞性圓徧故。尋聲所至徧生慈力。徧生慈力故。隨處護生應緣化暴。故能令諸眾生遇賊不劫。法華大成云。或曠絕幽隘之處。或怨賊衝出之徑。皆名險道。道即路也。

九貪毒無畏。

九者熏聞離塵色所不劫。能令一切多婬眾生遠離貪欲。

熏聞者。熏修聞性令六根圓通也。離塵者。離諸聲塵并六境俱脫也。六境俱脫則幻色無力。六根圓通則真性有力。以無力劫有力自然不能。如云主人若悟則諸客邪不得其便是也。此雖菩薩自所證境。然以下合力故因能令彼多淫眾生遠離貪欲。眾生言多淫者。謂欲習偏重。對境數起。輕而損身喪德。重而亡軀失命。且招來世妻不貞良。眷屬乖意。尤其甚者。銅柱鐵牀等報臨終現前。積寒堅冰等獄從頭自受。能令遠離菩薩之真慈大矣。

十瞋毒無畏。

十者純音無塵根境圓融。無對所對。能令一切忿恨眾生離諸瞋恚。

純音者離於徧計所執名相。唯餘依他所起音聲。雖餘音聲而無染污障蔽之力。故曰無塵。然音既無染無障。根亦無局無礙。如是則根境融為一性。如耳家根境既爾餘五亦然。故曰圓融。如前云見與見緣并所想相如虗空華本無所有。此見及緣元是菩提妙淨明體是也。無對所對者。謂既為一性則根無能對之義而境亦無所對之義自應無有瞋恚。以瞋恚生於對待違拒故也。能令一切等亦由菩薩下合力故。眾生言忿恨者。謂瞋習偏重對境莫制。輕則傷氣取辱。重則忘身及親。且致來世被他求砒。為人惱害。尤其甚者。刀山鐵橛劒樹劒輪等相臨終現前。宮割斬斫剉刺槌擊等事從頭自受。能令離瞋。菩薩之大悲深矣。然瞋為根本煩惱有輕重平等之異。輕則惟是忿怒。重則兼致恨怨。平等則不過恚惱。此三皆隨瞋而起。根隨相依總一瞋毒。故忿恨眾生而言離諸瞋恚。其實忿恨眾生亦具瞋恚。離諸瞋恚亦兼忿恨。蓋互相顯攝耳。

十一癡毒無畏。

十一者銷塵旋明。法界身心猶如琉璃朗徹無礙。能令一切昏鈍性障諸阿顛迦永離癡暗。

溫陵曰。癡由妄塵所蔽。無明所覆。銷塵則無蔽。旋明則無覆。故於外之法界內之身心凝瑩朗徹。離癡暗矣。然此亦屬自證。能令之義準上可知。正脈云。具足見惑為昏。具足思惑為鈍。具足無明為性障。阿顛迦此云無善心。又癡之最重者也。愚謂昏鈍性即是愚癡。蓋愚癡以昏暗鈍滯為性故。由此所障永絕善心。故稱諸阿顛迦。此亦由於癡習偏重迷正知見。小而事理錯亂。大而邪正顛倒。且感來世生邪見家。其心諂曲。尤其甚者。王使主吏證執文籍等相臨終現前。勘問權詐考訊推鞫等事從頭徧歷。能令永離。菩薩之妙用神矣(問。水火等境現是苦境可說怖畏。貪瞋癡三隨自心行何畏之有。答。有二義故可說怖畏。一者毒是苦因能招苦果。二者對境數起力不自由。蓋約信因識果。知畏求離者言之)十二求男無畏。

十二者融形復聞不動道場。涉入世間。不壞世界。能徧十方供養微塵諸佛如來。各各佛邊為法王子。能令法界無子眾生欲求男者誕生福德智慧之男。

融形復聞者。謂融銷幻形以復真聞。所謂諸根圓拔內瑩發光。根身器界應念化成無上知覺。此即事而理也。由即事而理。無違真而應俗。所以不動道場涉入世間。道場指真諦理言。以是法身所依故。世間指俗諦事言。以是化身所徧故。不動而涉正理事無礙境也。復由理事無礙事亦如理而廣狹相即。所以不壞世界能徧十方。世界指一佛化境。對十方為狹。十方指多佛化境。對一界為廣。不壞能徧又事事無礙境也。復由事事無礙身亦隨界而一多俱在。所以能供養諸佛。各各佛邊為法王子。言法王子者謂現前助佛揚化。將來補處佛位。如易云幹父之蠱。有子義也。能令等者謂菩薩以法王之子。餘福餘慧利及無子諸眾生故。按普門品欲求唯約女人。以女人無子有三種苦。一者為自夫所棄。二者為餘婦所輕。三者為傍人所笑。怖畏偏重故。今則渾言眾生蓋是男女俱該。良以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故同欲求男。有福有德者富而賢。有智有慧者貴而哲。四美具足。益以見聖惠之無涯矣。

十三求女無畏。

十三者六根圓通明照無二。含十方界。立大圓鏡空如來藏。承順十方微塵如來秘密法門受領無失。能令法界無子眾生欲求女者誕生端正福德柔順眾人愛敬有相之女。

六根互用曰圓。各各無礙曰通。互用故明照無二。無礙故含界無遺。明照無二故立為鏡智之號。含界無遺故立以空藏之名。由鏡義故承順如來秘密而明照無違。由藏義故領受如來秘密而含攝無失。能令等者。謂菩薩以承順諸佛領受法門餘功餘德利及無女諸眾生故。無女而言無子者以女為半子故。良由男承內嗣。女結外親。有男無女亦非全美。故亦有欲求女者。端正以備女品。福德以致尊榮。柔順以全婦道。正以有此三者故致眾人愛敬。謂端正致愛。福德致敬。柔順則愛敬并致。是則有相者非有別相。即是有端正相。有福德相。有柔順相也。女中不言智慧者攝柔順中。以有智慧方能柔順。盡坤道備女德故。

十四持名無畏(問。持名出自本心。何所畏耶。答恐其無功及不勝餘名皆畏也。今持觀音一名福等多名故無此畏)三。

一舉眾顯德。二述由明等。三釋疑防問。

初。

十四者此三千大千世界百億日月。

○現在世間諸法王子。有六十二恒河沙數。

○修法垂範教化眾生。隨順眾生方便智慧。各各不同。

初顯依報之廣。此指娑婆。三千大千等統言一佛化境。百億日月所照處也。

○現住下顯眾聖之多。揀過去異未來故云現住世間。越三賢超十聖故云諸法王子。六十二恒沙實由菩薩現量所見。非假設之數也。

○修法下顯化德各異。修法者自修有法。垂範者垂儀作範。教化眾生者成己所以成物。自利便足利他故也。隨順眾生謂於三千界內各據一方。隨順一方之機。由此所以涉世方便說法智慧各各不同。如下文所說二十五聖各當其根之類。

二述由明等。

由我所得圓通本根發妙耳門。然後身心微妙含容。周徧法界。能令眾生持我名號。與彼共持六十二恒河沙諸法王子二人福德。正等無異。

圓通本根者有二義。一謂諸圓通中獨為娑婆本根。以後云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故。此約正對以明本義。二謂觀音所得仍為圓通本根。以後云此是微塵佛一路涅槃門故。此約攝餘以明本義。又圓通本根句惟是虗標。下乃出其名體。發妙耳門者。謂開發耳門聞性以成真三昧也。然耳門三昧獨稱為妙者。以其具含容周徧義故。此門一發攝餘門而同己微妙。亦同己容徧。故能令持己一名與彼共持眾多名號。福德正等無有別異。是知圓根與不圓根固日劫相倍也。

三釋疑防問。

世尊。我一名號。與彼眾多名號無異。

○由我修習得真圓通。

初釋疑。(疑云一名多名。單持共持。以二人之行迹論之有類霄壤。以二人之福德論之不異絲毫。其故何也。防云)我一名號與彼眾多名號無異。

○由我下防問。(問云。一名唯顯一德。多名應顯多德。一多逈殊何言無異。防云)由我修習得真圓通。然觀音圓通獨稱為真者。以具圓通常三真實故。反顯六十二恒沙王子。隨順眾生方便智慧各各不同。其所得圓通唯似圓非真圓。似通非真通耳。依數別明竟。

三結力顯益。

是名十四施無畏力福備眾生。

準前標數文云。令諸眾生於我身心獲十四種無畏功德。蓋菩薩身心為能施。十四無畏為所施。今云是名等者。謂如上所說是名菩薩以自身心於十四種苦難眾生施無畏力也。此是結力。福備句顯益。福護也。備全也。眾生者即指八難三毒二求及持名人也。八難眾生現遭極苦。畏其性命不保。菩薩則福護而全其性命。三毒眾生現起深惑畏其善根當失。菩薩則福護而全其善根。二求眾生現缺子女畏其後嗣將絕。菩薩則福護而全其後嗣。持名眾生現持名號畏其福德無多。菩薩則福護而全其福德。是皆有以福之。有以備之。則菩薩之利益普矣。依下合而成十四無畏竟。

三兼二勝而成四不思議(問。應身約上合。無畏約下合。文有明言。無可議者。今明四不思議兼於二勝何所據耶。答。文云我又獲是圓通脩證無上道故。是知脩證二字。非是圓通以前。觀行脩證乃是獲圓通後。依於二勝歷事造修。歷位取證。究竟而至於無上道也。況下云。救護眾生得大自在。義合同佛慈力。能以無畏施諸眾生。義合同生悲仰。然既有義可尋無妨說兼)二。

一牒由標數。二依數別明。

初。

世尊。我又獲是圓通修證無上道故。又能善獲四不思議無作妙德。

重牒所得故曰又獲。謂又以獲得耳根圓通也。上合下合即是歷事造修。歷位取證功圓行滿究竟成佛故曰無上道也。不惟能獲妙應及無畏力故曰又能。獲而言善者上下兼合。慈悲雙運一獲一切獲故。四不思議者正脈云。以下所列德相。至妙不可思至神不可議故。無作妙德者正脈云。揀非有為作意所成。乃任運自在成就。

二依數別明四。

一同體形呪不思議。二異體形咒不思議。三破慳感求不思議。四供佛利生不思議。

初二。

一承體標用。二略出用相。

初。

一者由我初獲妙妙聞心。心精遺聞。見聞覺知不能分隔。成一圓融清淨寶覺。故我能現眾多妙容。能說無邊祕密神呪。

初獲妙妙聞心者。謂菩薩初修耳門三昧。獲得能聞心性。超出餘門。為妙中之妙故。此當解於動靜二結。所聞盡而能聞現也。心精者。謂進解根覺空滅四結。聞心已復精真體故。遺聞者。謂寂滅現前之時。遺彼根中無始虛妄聞性永不現前也。然妄聞既遺。妄見妄覺等亦隨聞而俱遺。故云見聞覺知不能分隔。無分隔故一真圓湛。故曰成一圓融清淨寶覺。圓融者。緣起無礙。即隨緣義。清淨者。湛然不動。即不變義。不變隨緣故。如金與金器。故以寶覺稱之。故之一字。雙承隨緣不變二義言之。正以緣起相由。一多無礙。故於一身能現眾多妙容。正以清淨湛然。真祕斯現。故於眾多妙容。能說無邊祕密神呪。

二略出用相(用相無盡。莫可殫述。今下所說乃於無盡中略出少分。觀下其中二字可知)二。

一現相表法。二變容救護初。

其中或現一首三首五首七首九首十一首如是乃至一百八首。千首萬首八萬四千爍迦羅首。

○二臂四臂六臂八臂十臂十二臂十四十六十八二十至二十四。如是乃至一百八臂。千臂。萬臂。八萬四千母陀羅臂。

○二目三目四目九目如是乃至一百八目。千目。萬目。八萬四千清淨寶目。

初能現妙首。其中者即指眾多妙容之中。多少不定故曰或現。一首乃是本數應不須現。慈威定慧不定故無妨說現。二臂二目等準知。又首則本數唯一故從奇數而增。展轉以至百八。又展轉以至八萬四千者為對煩惱塵勞數也。爍迦羅此云堅固。刀傷斧斫無能壞故。若作表法者。首是超出義表自利行。自利獨善故初以奇數表之。展轉以至百八又展轉以至八萬四千者。表菩薩自能超出百八煩惱及八萬四千塵勞。自利行滿也。

○二臂下能現妙臂。臂則本數是二故從偶數而增。數極百八又極而至於八萬四千者。準首可知。母陀羅此云印。謂臂各有手手各結印故。若作表法者。手有護持義表利他行。利他兼善故初以偶數表之。數極百八又極而至於八萬四千者。表菩薩護持眾生令脫百八煩惱及八萬四千塵勞。利他行圓也。

○二目下能現妙目。目之本數有二有三。二如常人。三如摩醯首羅。故從雙數單數而增。增至百八又增而至於八萬四千者。為對三昧及法門數也。清淨寶者。紺目清淨如琉璃故。若作表法者。目取照見義表權實二智。權智覺他實智自覺故。以雙數及單數表之。增至百八又增而至於八萬四千者。表菩薩以權實二智自覺覺他。自他共證百八三昧及八萬四千法門。覺行圓滿也。

二變容救護。

或慈或威。或定或慧。救護眾生得大自在。

慈者攝授義。謂應攝授者即現慈容而攝授之。如對善人及正天等。威者折伏義。謂應折伏者即現威容而折伏之。如對惡人及邪魔等。定者靜住之容。為對妄心馳散機故。慧者觀照之容。為對愚暗昏住機故。變易不定故各置或言。又慈則首臂目三皆慈。說攝授祕密神呪。攝授善人及正天等令其增進。威則首臂目三皆威。說折伏秘密神呪。折伏惡人及邪魔等令其遠離。定則首臂目三皆定。說靜住秘密神呪。對治妄心馳散眾生令其攝念。慧則首臂目三皆慧。說智照秘密神呪。對治愚暗昏住眾生令其觀心。然既折攝並示。止觀雙形。無苦不救。無生不護。故云救護眾生。滅惡成善勢如游刃故曰得大自在。此等皆於一身中現故名此為同體形呪。大悲懺文云。於一身心現千手眼。照見法界。護持眾生是也。同體形呪不思議竟。

二異體形呪不思議。

二者由我聞思脫出六塵。如聲度垣不能為礙。故我妙能現一一形。誦一一呪。其形其呪能以無畏施諸眾生。是故十方微塵國土皆名我為施無畏者。

聞思者六性舉二。以元是一體。單舉複舉皆各總攝。隨便俱得也。脫出六塵者。謂反聞功極六性圓湛。塵不能縛也。聲謂音聲喻聞性。垣謂垣牆喻六塵。度謂度過喻脫出。言六性脫出六塵而塵不能縛。如音聲度過垣牆而垣不能礙。法喻歷然可對。故我妙能等者。正以塵不能縛對緣斯現也。現一一形者對異機而現異形。誦一一呪者於異身而說異呪。故名此為異體形呪。或現身脫其苦惱。或說呪隨其願求。故云其形其呪能以無畏施諸眾生。無畏同前十四。但應分冥顯耳。是故十方等者因德立稱。稱徧十方塵國者。正見菩薩實德感孚。無遠弗屆。豈獨所謂聲名洋溢乎中國已也。

三破慳感求不思議。

三者由我脩習本妙圓通清淨本根。所遊世界皆令眾生捨身珍寶求我哀愍。

本妙圓通即指耳根圓通。由來自具離淺圓之三義故以本妙稱之。然妙雖本具但以六結未解三執尚縛不得清淨。菩薩以脩習力解於六結越於三空自成清淨本根矣。本根既淨則一切無著。以此相感。故於凡所遊處能令眾生以自身所佩珍寶而奉施之。如普門品無盡意菩薩解頸珍珠瓔珞價值百千兩金而以與之。即其證也。求我哀愍者恐其不受則施福不能成故。如普門品觀音不受無盡意重求。觀音仍復遲疑。必待佛言當愍此無盡意等而乃受之。即其證也。正脈云。眾生慳心最為難破。捨心最為難發。求心不可強致。今所過即感眾生破慳捨施哀求。是誠不思議威神所使。若究其深源。但由所習耳根清淨無著便能相感如此。據此則觸事染著守財慳悋而怨人不我供者。亦應知所反矣。

四供佛利生不思議。

四者我得佛心證於究竟。能以珍寶種種供養十方如來。旁及法界六道眾生。求妻得妻。求子得子。求三昧得三昧。求長壽得長壽。如是乃至求大涅槃得大涅槃。

以根性為因心因即同果。故曰我得佛心。緣結解成妙悟悟即同證。故曰證於究竟。既悟證等佛則無德不備。無法可著。故能以珍寶等物供養如來。蓋以德備故能有。無著則能供。如普門品觀音受瓔分作二分。一奉釋迦一奉多寶。即其證也。旁及者非正供。乃以所作施福迴向法界眾生。令其有求皆遂。如普門品觀音受瓔供佛乃為愍諸四眾。及於人非人等。即其證也。然法界六道亦該四聖。統論所求不出二種。一者世間樂。二者出世樂。今妻子之求局在欲界。三昧長壽通於色空。以長壽不止人間壽考而仙天長報皆是。三昧雖通出世。然既列於妻子長壽之間且約世間三昧論之。此屬世間之樂。如是乃至超略三乘權果。一乘實果亦可遂求。故曰求大涅槃得大涅槃。此乃出世之樂。且世樂有數。非可妄求。況出世無為。豈能遽得。今以菩薩不思議力能興廣大最勝供養。并作廣大最勝迴向。遂令法界眾生有求皆遂。是知廟祀徧於寰區。禮念通乎上下。無足異矣。正脈云。三十二應法施也。十四無畏無畏施也。四不思議二施兼財施也。所謂檀含萬行者信矣。總上歷述二證竟。

三結答圓通。

佛問圓通。我從耳門圓照三昧緣心自在。因入流相得三摩提。成就菩提斯為第一。

○世尊。彼佛如來歎我善得圓通法門。於大會中授記我為觀世音號。由我觀聽十方圓明。故觀音名徧十方界。

初應問結答。佛問句按定佛問。我從下正以結答。動若邇遙靜無邊際。聞性無遺故云圓照。依此圓照聞性以成正定。故曰三昧。此乃出其定名。心字仍指聞性。隔垣能聽十方無礙故曰自在。緣此自在心性以為觀體。不逐外境一味反聞故曰入流。因此入流之修以為觀行。依體立行借行顯體行成體備故曰得三摩提。此乃明其脩相。設欲成就菩提依此圓根。較彼不圓之根日劫相倍。故曰斯為第一。

○世尊下引顯超勝。彼佛即古觀音也。因見我昔從聞思修入三摩地。故歎以善得圓通。言善得者以較之餘門費力少而收功多故。記以同名者一顯師資道合。一顯所得真實。必於大會者一令海眾同證。一令同行效修。此自利超勝也。觀聽圓明者。謂反觀聽性復真遺聞。十方圓照一時明了也。明不徒明必能尋聲圓應。由是十方眾生咸知稱念。故令觀音之名徧十方界。此利他超勝也。自利利他一耳門而俱備。所謂成就菩提斯為第一者信矣。又二十四聖雖各說第一。而云如己所證知非通修之法。今觀音直說第一而不云如己所證者。顯是通修之法。此不待文殊已自寓揀別意耳。總上眾說本因竟。

三文殊揀選三。

一如來先現瑞相。二敕令文殊揀選。三文殊奉旨說偈。

初三。

一悟體含用相。二乘悟起脩相。三行成果滿相。

初三。

一表根性體用。二表餘門體用。三表耳門易悟。

初。

爾時世尊於師子座從其五體同放寶光。遠灌十方微塵如來及法王子諸菩薩頂。彼諸如來亦於五體同放寶光。從微塵方來灌佛頂。并灌會中諸大菩薩及阿羅漢。

事論則眾聖各說本因華屋有門可入。自佛他佛皆生歡喜故各放五體之光。以示自慶。互灌佛頂及眾頂者。既示自慶。又示慶他。蓋以圓通之門既啟則諸佛本懷可暢。一切眾會可接均可慶焉。若作表法者。世尊本佛表此界本根。本根既啟。則修因趣果安住無畏。故以師座表之。不惟安住無畏且五根并脫。故以五體同光表之。遠灌佛頂者表上與諸佛同一慈力。及灌菩薩頂者表下與眾生同一悲仰。良以本根既啟體必含用。所謂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者於此可見。彼諸如來乃他界之佛。表餘五根同具此性。一根反元五根并脫故亦以五體同光表之。來灌佛頂及眾頂者。亦表上合下合義也。據此則五根雖不及於耳門。猶遠勝乎塵識等諸圓通矣。

二表餘門體用。

林木池沼皆演法音。交光相羅如寶絲網。

事論既生佛同慶天地亦應呈祥。故使林木池沼皆演法而交光也。若作表法者。林木池沼皆演法音。表塵識等皆具聖性。既皆具聖性則門門互通。故以交光相羅表之。得此光者可以嚴體攝生。故以如寶絲網表之。蓋寶取莊嚴義。網取攝持義也。

三表耳門易悟。

是諸大眾得未曾有。一切普獲金剛三昧。

事論則既見生佛同慶又見天地呈祥故皆得未曾有。從此發心永無退轉故成金剛三昧。若作表法者。大眾乃此會之眾表本界之機。本界之機一聞耳根圓通則機教相投。故以得未曾有表之。既機教相投則易得悟入。故以普獲金剛三昧表之。前云金剛王寶覺如幻三摩提即密指耳根圓通。是知能表所表俱稱金剛三昧。但能表唯約發心不退。所表乃取斷障無礙。淺深異耳。然此已上三科。表法勝劣歷然可明。知此義者則無勞文殊更揀選矣。悟體含用相竟。

二乘悟起脩相。

即時天雨百寶蓮華。青黃赤白間錯紛糅。

事論則會眾受益。故致天雨寶華而作供養之具。間錯紛糅者。謂青黃赤白相間錯落。紛然雜糅。雖攢華簇錦未足方其美也。若作表法者。既悟耳根圓通則性天湛朗。依此脩因則萬用俱含。因果該徹。故以天雨寶蓮表之。論行布則住行向地四位迢然。故以青黃赤白表之。論圓融則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故以間錯紛糅表之。清涼云。萬行紛披。比華開錦上。亦斯義也。

三行成果滿相。

十方虗空成七寶色。此娑婆界大地山河俱時不現。唯見十方微塵國土合成一界。梵唄詠歌自然敷奏。

事論則四華在空交映而成七寶之色。如雨徧界彌漫而隱山河之形。故曰俱時不現。然山河既已不現鐵圍無復突兀。故惟見十方塵國合成一界。際斯瑞應諸天慶讚。故又聞梵唄詠歌自然敷奏。梵唄謂梵音唄讚。詠歌謂吟詠歌唱也。若作表法者。乘悟起修則從真涉俗。故以虗空成色表之。從真涉俗則即俗即真。故以山河不現表之。既真俗互融則妙合中道。故以塵國合一表之。住果攝生法音普被。故以梵唄詠歌表之。隨緣而應任運而說。故以自然敷奏表之。敷奏謂敷宣節奏也。合上科觀之。則修因證果之相已先兆其瑞矣。如來先現瑞相竟。

二敕令文殊揀選二。

一通論隨修似不須揀。二別就本機應須揀擇。

初。

於是如來告文殊師利法王子。汝今觀此二十五無學。諸大菩薩及阿羅漢。各說最初成道方便。皆言修習真實圓通。彼等修行實無優劣前後差別。

現相表法密示難明。應須顯說故如來告文殊也。佛不自說者。以歸元無二無可揀擇。揀則成偏。自教相違。以今經所說是圓教故。必告文殊者。以方便多門不揀則濫。揀則須智。文殊獨檀以諸經皆推文殊為大智故。前雖麤聞未及諦觀。故教以汝今觀此。蓋必如聞而觀乃悉其所證之實故。二十五聖皆稱無學者。有二義。一約遠本。二約本法。約遠本則久證佛果示居因門。如觀音菩薩過去為正法明如來是也。約本法則悟證齊佛。即同修證。以圓頓行人修即無修故也。各說等者謂各各自說最初入手成道方便。如根塵識等各據一門是也。皆言等者。謂諸聖皆言自所修習為真圓通。如二十五聖各稱第一是也。實無優劣者。有四義。一方便多門歸元無二。如千逕九逵咸會王城故。二通論十方各隨方宜。如香積味塵不瞬眼根等。三宿習不同各選易入。如空生曠劫心得無礙等。四惑習不同各選對治。如火頭多淫佛教觀火等。是知對症即稱良藥。易入便屬妙門。況夫根隨方利。攝化不專一道。聖性平等究竟寧有二致。既無優劣則在前修習。如富樓那從曠劫來辨才無礙等。在後脩習。如優波離隨佛踰城出家受戒等。亦復無有差別。故統言實無優劣及前後等。據此則二十五門似應無所揀矣。

二別就本機應須揀擇。

我今欲令阿難開悟。二十五行誰當其根。

○兼我滅後。此界眾生入菩薩乘求無上道。何方便門得易成就。

初正為阿難。欲令開悟須選對機之門。故特命文殊決擇於二十五行之中誰當其根。後文殊偈云。堪以教阿難。正應此意。

○兼我下兼為未來。滅後根鈍開悟猶難。此界眾生耳根偏利。設不對根縱有入菩薩乘求無上道者。亦難究竟。故又命文殊決擇何方便門得易成就。後文殊偈云。及末劫沈淪。正應此意。敕令文殊擇選竟。

三文殊奉旨說偈二。

一經家敘儀標說。二文殊詳演偈頌。

初。

文殊師利法王子奉佛慈旨即從座起。頂禮佛足。承佛威神說偈對佛。

旨意也。佛敕揀選意在開悟阿難。遐益滅後故曰慈旨。至尊有命智臣宜承。故文殊遵奉而偈對也。座起禮佛者受命常儀。承佛威神者說仗佛加。蓋以二十五聖。文殊齊肩者衍有其人。非仗如來威神焉敢自行品量。不以文對而以偈對者。貫華易持令聞已而思修也。

二文殊詳演偈頌三。

一預開選端。二通揀餘門。三獨取耳根。

初三。

一泛明從真起妄。二略示返妄歸真。三承明應須揀選。

初。

覺海性澄圓。圓澄覺元妙。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迷妄有虗空。依空立世界。想澄成國土。知覺乃眾生。

覺海二字法喻雙彰。如吳興云。真覺之性譬如大海是也。澄圓圓澄義通法喻。喻中謂海性澄清圓現萬象。法中謂覺性澄湛圓含萬有。但海之澄圓易見。覺之澄圓難知。欲令即海明覺故通以澄圓目之。此即寂而照也。又海性雖圓現萬象而澄清不改。覺性雖圓含萬有而澄湛不移。故又以圓澄目之。此即照而寂也。即照而寂則覺性元妙。以妙即不變義故。即寂而照則覺性元明。以明即隨緣義故。然既曰元妙元明。則一念不生法爾具足。若乃起心欲照則是瞥起無明。由此轉生業識而成所有之相。如前云覺非所明因明立所是也。所立等者。謂所相既已妄立又復生汝妄能。(見分)反將所欲照之性益成晦昧。故曰亡也。迷妄等者。謂所照之性既亡則性覺真空迷於妄惑之中。舉體全成頑虗故曰有空。如前云晦昧為空是也。依空等者。謂空見相對堅執欲緣。其奈空體本不可緣。由堅執故遂於虗空之中妄見有世界之相。故曰立界。如前云空晦暗中結暗為色是也。想澄二句乃別明依空立界之相。言世界有二。一謂妄想澄凝結成國土名器世界。二謂知覺運動攬為眾生名情世界。又此雖情器具足且約本識中細相言之。不言麤相者。為示迷途未遠見歸源之易故。

二略示返妄歸真。

空生大覺中。如海一漚發。有漏微塵國。皆依空所生。漚滅空本無。況復諸三有。

上云迷妄有虗空則虗空生於覺心中也。然人皆知虗空為大而不知覺心更大。若以虗空與覺心較之則虗空如漚。覺心如海。故云如海一漚發。又以海喻心以漚喻空者。有二義。一者海體唯一漚乃有多。喻心唯一體。空有多方。仍復以一漚喻一界之空為最小也。二者海體常住。漚相起滅。喻覺心絕待。虗空待成。仍復以一漚喻一界之空為至妄也。有漏二字即前之情世界。微塵國即前之器世界。前云依空立界。此云皆依空生。蓋是重牒前意以顯其較之虗空益最小而益至妄故。然虗空既如一漚。因漚之易滅便知空之本無。空且本無況復三有情器。又在虗空之中豈真有哉。知此意者則情器雙超。空色俱盡。真歸元之要訣也。

三承明應須揀選。

歸元性無二。方便有多門。

○聖性無不通。順逆皆方便。初心入三昧。遲速不同倫。

初二句明對根須選。言果能如上頓悟當下歸元。則覺性本無二致。但眾生根器不齊。而對機方便乃有許多門路。誠不可以不選也。

○聖性下明難易須選。言成聖之性無法不通。或以六根順性而脩。或以塵識逆性而修。俱為方便。但初心欲入三昧有遲待多劫。有速經少時。難易自不同倫。又不可以不選也。通上預開選端竟。

二通揀餘門四。

一揀六塵。二揀五根。三揀六識。四揀七大。

初六。

一揀沙陀色塵。二揀陳那聲塵。三揀香嚴香塵。四揀藥王味塵。五揀跋陀觸塵。六揀迦葉法塵。

初。

色想結成塵。精了不能徹。如何不明徹。於是獲圓通。

色想結成塵者。言唯色不能成塵。必因識想堅執交相結縛而有染蔽之義。乃成塵故。既已成塵則染蔽本根。於彼精真了然之性不能明徹。其猶久客他鄉雖還家有路而不知也。如何等者言圓通唯明徹可入。如何以不明徹之色塵而能於是獲得圓通。是固不待辨而知其難矣。

二揀陳那聲塵。

音聲雜語言。但伊名句味。一非含一切。云何獲圓通。

音聲二字離釋則屈曲為音。徑直為聲。合論則音聲者。謂具音之聲唯取屈曲義故。雜語言者。謂依彼具音之聲雜出而成眾多語言也。伊猶彼也。但伊二句。應作一氣讀之。謂但彼名句義味。詮顯各別。一名不能含於多名。乃至一味不能含於多味。是固知聲塵之不圓耳。此中曰名曰句曰味者。名詮自性。如云火唯是燒性。句詮差別。如云艾火非炭火等。此二皆為能詮。味即是義乃為所詮。能詮中不言文者。以彼但是名句聯合非別有體故。所詮中不言理者。以彼但是悟後方知非方便故。又理能徧含兼之則揀義不成。故但言名句味也。末句言既非徧含。則違圓通。云何以是能獲。蓋反言以揀之。

三揀香嚴香塵。

香以合中知。離則元無有。不恒其所覺。云何獲圓通。

香以合中知者。謂香塵必待合於鼻中方能知故。離則元無有者。謂不合於鼻則香相元無所有。是香塵固不恒矣。不恒其所覺者。謂香既或有或無不得常恒。則根中覺性亦不能恒現也。不言齅而言覺者。以元是一體可互說故。又鼻舌身三皆合中知。俱得言覺故。末句言圓通以覺性為體。若以香觀則覺且無恒。云何依之而能獲耶。

四揀藥王味塵。

味性非本然。要以味時有。其覺不恒一。云何獲圓通。

味性非本然者。謂味塵體性非本然自有也。要以味時有者。謂既非本然要必待味合之時方能有故。味合方有。不合則無。是味塵先且不恒一矣。末二句言味既不能恒一。況根中覺性自然不能恒常一如。云何依之而獲圓通。固知其不能耳。

五揀跋陀觸塵。

觸以所觸明。無所不明觸。合離性非定。云何獲圓通。

首句上觸字指觸塵。即冷煖澁滑違順等相。下觸字指色塵。謂身根所觸著之物色。意言冷煖澁滑違順等相必以身根所觸著之物色乃得發明顯現。次句言設無所觸則不能發明觸塵之相。故與上之二塵同為合中知也。末二句言初心貴專。今觸塵既合時方有。離時便無。其體性尚非一定云何依之而能獲圓通。

六揀迦葉法塵。

法稱為內塵。憑塵必有所。能所非徧涉。云何獲圓通。

正脈云。法塵非外五塵之實質乃五塵落謝影子。唯意所緣。屬獨影境。故稱內塵。憑塵下不依正脈義釋。正脈以起意緣時但專一境名為憑塵有所。今謂憑塵者。既屬內塵必憑外塵落謝也。既憑外塵落謝必有所落謝之影方稱內塵。是則外塵為能謝。內塵為所謝。但外塵有五落謝必有先後。內塵亦五影子非無甲乙。如是則能謝所謝二皆五相歷然。非能互徧互涉。然塵且不圓云何能獲得圓通。宜在所揀矣。揀六塵竟。

二揀五根(耳根中選。故揀中唯五)五。

一揀那律眼根。二揀周利鼻根。三揀憍梵舌根。四揀畢陵身根。五揀空生意根。

初。

見性雖洞然。明前不明後。四維虧一半。云何獲圓通。

首句縱許洞然。謂縱許其照境分明洞然不混也。次二句奪其有虧。準前云。前方全明。是總約正前方及前兩隅而言。後方全暗。是總約正後方及後兩隅而言。觀其全字可知。今云明前乃唯約正前方言。不明後亦唯約正後方言。以皆無全字故。四維乃是四隅。前方二隅能明。後方二隅不明。故云虧一半也。不言左右旁觀者。偈略難收。可以口會。如云既明前不能明後。而四維又虧一半。縱使左右旁觀統論功德亦唯三分之二。既闕一分即不圓通。故以云何句揀之。

二揀周利鼻根。

鼻息出入通。現前無交氣。支離匪涉入。云何獲圓通。

鼻息者鼻中氣息。出入通者謂出而送舊則通於外。入而齅新則通於內。如前云有出有入是也。然出屬過去。入屬未來。出入少停之時名曰現前。無交氣者無有交接之氣。既無交接之氣則無功德。如前云而缺中交是也。據此則三分論功缺於一分。已失圓義。況夫出入支分。現前斷離。三際不相涉入。又失通義。云何以是而獲圓通。明知其不易耳。

三揀憍梵舌根。

舌非入無端。因味生覺了。味亡了無有。云何獲圓通。

首句言舌非入味。無有端由生覺。次句言必因味塵方生覺了之性。三句言味若亡時了性依然無有。此即同前覺不恒一故亦以云何句揀之(問。耳根離聲聞靜許其為常。今舌根離味嘗淡何不許耶。答。靜非是聲故離聲猶可聞靜。淡本是味。故離味逈無所嘗。此二性常不常之異也)。

四揀畢陵身根。

身與所觸同。各非圓覺觀。涯量不冥會。云何獲圓通。

所觸即指觸塵。前云觸以所觸明。無所不明觸。今身根亦然。故云與所觸同。謂身之覺性亦因所觸物色發明顯現。設無所觸不得發明。文殊妙辨省詞取例為言也。次句各字通指能例所例。直揀其不是圓通覺觀。(初心起修名覺。後心相應名觀)故云非也。涯量句出塵揀意。謂此身之與觸合有離無。其性不定。與彼圓通妙體涯際分量不得冥合契會。理在可揀故。末句結揀可知。

五揀空生意根。

知根雜亂思。湛了終無見。想念不可脫。云何獲圓通。

知根謂能知之根。即意根也。意根即是末那。恒審思量與彼意識亂思。麤心難辨故云雜也。湛了終無見者。謂依之修習欲求澄湛明了終不可見。如是則妄想念慮尚不可脫。云何能獲圓通。是不可以不揀也。揀五根竟。

三揀六識六。

一揀舍利眼識。二揀普賢耳識。三揀孫陀鼻識。四揀富那舌識。五揀波離身識。六揀目連意識。

初。

識見雜三和。詰本稱非相。自體先無定。云何獲圓通。

識見者。眼識緣境隨念麤略。無多緣慮略同根性緣境故無妨說見。雜三和者。謂內依根及根性外托色塵。內外交雜。三緣和合而得生故。詰本者。於三緣中窮詰其本也。窮詰其本三處都無。一者不從根生。唯根無塵不自生故。二者不從色生。色塵無知非識因故。三者不從性生。性澄識動不相類故。既三處叵得。則虗妄無實。故稱非相。自體即識之自體。緣合似有。詰本實無。是先且無有定實。依之修習終無實果。故末句以云何揀之。

二揀普賢耳識。

心聞洞十方。生於大因力。初心不能入。云何獲圓通。

首句謂識心稱性。同性圓聞。故能洞徹十方自在無礙。生於大因力者。謂由菩薩多劫修習廣大願行所感生故。修習此等法門須是深位菩薩。初心淺修攀仰不及。故不能入。末句結揀可知。

三揀孫陀鼻識。

鼻想本權機。只令攝心住。住成心所住。云何獲圓通。

鼻想者。如觀鼻端白引起鼻識。自想鼻中氣也。本權機者。謂原佛教觀本為對治難陀散心。權設機用非鼻識本有機用故。次二句言所謂權機者。只為攝其散心令住一境。若果住一境而一境便成心所住處。是心有定在矣。末句言心有定在則不圓通。云何能獲也。

四揀富那舌識。

說法弄音文。開悟先成者。名句非無漏。云何獲圓通。

前二句言舌識說法。唯是撥弄音聲及於文字。不合得大開悟。而富樓那所以得大開悟成阿羅漢者。乃是先劫久成辨才獨擅說法。適今時節已至因緣會遇故能爾耳。後二句言初心若依說法。而所說之法惟是名句。尚屬有為不相應行。非是無為無漏之法。有乖圓通。云何能獲。

五揀波離身識。

持犯但束身。非身無所束。元非徧一切。云何獲圓通。

持犯者謂身識不起殺盜淫事。執持犯戒之罪。不令犯故。初心依此但能約束其身。不過執身不動。設若非身所攝。如妄言綺語惡口兩舌等。則識無所從束。是知身識執持尚不徧於口意二業。況夫菩薩清淨律儀。乃至三千威儀八萬細行一切法門。自然不徧故云元非。謂本來非徧也。不徧則不圓。故承此以云何句揀之(吳興問云。波離執身次第執心。俱得通利。今何但云束身。今疏答曰。此約初心言之。大凡初心持戒先斷淫殺盜妄。妄猶可緩。而最所宜急者唯淫殺盜耳。但執心誠難故先以身識束身。如身識不起邪覺離於惡觸。自然無復殺盜淫事。是為束身。至若心動淫殺盜機。口出妄言綺語等。非不欲斷但非身識能持。人不盡皆波離。豈能依此入圓。岳師答詞。正脈已云混淆不錄)。

六揀目連意識。

神通本宿因。何關法分別。念緣非離物。云何獲圓通。

首句言目連神通雖由旋識復湛心光發宣。而究其深本乃宿因久修。觀其初遇佛時鬚髮自落袈裟著身足知其有由來矣。次句言既由宿因。與彼現前法塵上所起分別意識了不相干。故云何關法分別也。念緣句言法上分別乃屬妄念攀緣。雖依法塵實託外物。若離外物則法且不有。何況於識。故云非離物也。末句言既不離物則被物所局。云何能獲圓通。揀六識竟。

四揀七大七。

一揀持地地大。二揀月光水大。三揀烏芻火大。四揀琉璃風大。五揀空藏空大。六揀彌勒識大。七揀勢至根大。

初。

若以地性觀。堅礙非通達。有為非聖性。云何獲圓通。

若以地性而觀。則地性堅礙非初心便能通達。是必久修乃通。此揀體析觀也。若以平地為功。則平地有為非順聖性。是必平心乃順。此揀平地行也。據此則觀行俱失圓義云何能獲圓通。

二揀月光水大。

若以水性觀。想念非真實如如非覺觀。云何獲圓通。

若以水性觀者。如月光童子初觀身中水性無奪。次觀與香水海等無差別。如是皆由想念成境。及乎出定唯身無水。足知其非是真實。若必欲契會如如之理。須待證水合空得無生忍。非初心覺觀可能。蓋以如如之理離念不動。一有覺觀動相現而如如隱矣。末句揀意可知。

三揀烏芻火大。

若以火性觀。厭有非真離。非初心方便。云何獲圓通。

若以火性而觀。如烏芻瑟摩者乃因厭欲而見有火相。設無厭欲之心則火相便無。是知觀火之法但為多淫者一時對治非真能離欲也。然初心不盡多淫之機。豈必藉此以為方便。縱使藉此初心亦非真離。云何能獲圓道。信知其不易耳。

四揀琉璃風大。

若以風性觀。動寂非無對。對非無上覺。云何獲圓通。

若以風性觀如琉璃光者。初觀諸動無二等無差別。次觀來無所從去無所至。乃由動入寂也。由動入寂相待成觀。故非無對。既非無對。自是有對之法能所角立。豈稱無上覺體。自應非是。既非覺體因果不類。以圓通即覺體故。云何句准上。

五揀空藏空大。

若以空性觀。昏鈍先非覺。無覺異菩提。云何獲圓通。

以空性觀者。如虗空藏諦觀四大無依。妄想生滅。虗空無二等也。然虗空以昏冥鈍頑為相。自體先且非覺。非覺即是無覺。既無覺知即異菩提。以梵語菩提此云覺道故。既異菩提則圓通難入。故揀其云何能獲。

六揀彌勒識大。

若以識性觀。觀識非常住。存心乃虗妄。云何獲圓通。

若以識性觀者。如彌勒菩薩諦觀十方唯識。以識性為因心也。但所觀之識生滅不停。是自體先非常住。而存心觀之其猶蒸砂作飯。乃屬虗妄。故揀以云何獲也。

七揀勢至根大。

諸行是無常。念性元生滅。因果今殊感。云何獲圓通。

凡有動作皆屬行陰。故曰諸行。一涉遷流即非常住。故曰無常。而念性亦屬行陰遷流。同為無常。故云元生滅也。以此為因。生方見佛。未為不可。若欲現證圓通。成常住果。則能感所感性自懸殊。故末句揀之也。

(問。勢至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則耳根亦在其中何乃並揀。答。勢至雖都攝六根却不以根性為入門。及取念佛求生已落行陰。故在所揀)。

(正脈云。通論二十四聖深證必等觀音。而原其入門略有四義當揀。一者不對方宜。二者不便初心。三者別有資藉。四者非常修學。反顯耳根對方宜。便初心。不勞資藉。通常可修。至下偈中自見)。

通揀餘門竟。

三獨取耳根四。

一正對方宜。二不勞資藉。三可常修學。四最便初心。

初三。

一對方定宜。二歎人顯法。三斥迷教修。

初。

我今白世尊。佛出娑婆界。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欲取三摩提實以聞中入。

既揀餘門宜定本根。故重以啟白世尊。欲定本根須對方宜。故先言佛出娑婆。準維摩經或有佛土以佛光明而作佛事。或有佛土以佛菩提樹而作佛事。乃至或以[1]圓林臺觀。或以虗空影嚮。或以音聲語言。或以寂無言說。各隨方宜。教體不同。今就娑婆言之故云此方教體。而言真者。以是三根普被合界咸宜。揀彼偏對一機不名為真故。清淨在音聞者。三真實中一有不備則非清淨。以有礙有局則濁而不清。有生有滅則染而非淨故。據此則音聞二字乃取對音之聞。以惟音無聞非真教體。故前陳那聲塵已在所揀。欲取三摩指初心習定之人。實以聞入者。確指耳門獨為娑婆本根。捨此則三摩難成故(問。能詮教體門中首取聲名句文。今何偏取聞性。反遺音聲。莫是清涼圭峯猶未識楞嚴旨乎。答清涼立教體為十門。前劣後勝。音聲既列於首已顯非真。至圭峯束為四門。而聲名句文但是隨相門中一義。然既曰隨相知是權宗假立。唯識似真。歸性分真必是無礙。乃為究竟真實教體。今聞性具三真實正是無礙。則文殊所選與清涼圭峯若合符節。故無妨偏取)對方定宜竟。

二歎人顯法二。

一歎人殊勝。二顯法真實。

初。

離苦得解脫良哉觀世音。

○於恒沙劫中入微塵佛國。得大自在力無畏施眾生。妙音觀世音。梵音海潮音。救世悉安寧。出世獲常住。

初自利圓滿。解六結越三空二死不繫故曰離苦。超世間并出世一切無礙故云得解。良有二義。一誠也。乃指實之詞。如云離苦得脫。誠哉不虗者。唯觀世音耳。二善也。乃讚美之語。如云善哉觀音。其自利已若此矣。

○於恒下利他殊勝。正脈云。劫數恒沙則時為極長。顯常也。國數微塵則處為極廣。顯徧也。得大自在。義攝三十二應及第一不思議德。以三十二應後有無作妙力自在成就之語。第一不思議後有救護眾生得大自在之言。無畏施生。義攝十四無畏及第二不思議德。以十四無畏後有施無畏力福備眾生之語。第二不思議後有能以無畏施諸眾生之言。妙音二句乃足上三十二應及前二不思議中說法說呪之音。以上言入微塵國似有現身現形之義。却無說法說呪之音。今乃補足以顯身說並示。妙音者。同體形呪一音而含眾妙。觀世音者。異體形呪觀世而現殊說。三十二應破他障而現梵音。應說即說不失時而稱海潮。十四無畏惟是冥應。故不配音也。準普門品更有勝世間音。乃總上四音顯世音莫及。今舉別略總耳。救世二句義攝後二不思議德。以世人慳貪積聚患得患失。妻子長壽所求不遂。皆致不安。而第三不思議中破慳感求。第四不思議中有求皆遂。則救世悉安寧。至云求大涅槃得大涅槃則出世獲常住也。此皆觀音自陳中意。文殊錯落言之。欲令求圓通者仰慕其人而法之也。歎人殊勝竟。

二顯法真實三。

一圓真實。二通真寶。三常真實。

初。

我今啟如來如觀音所說。譬如人靜居。十方俱擊鼓十處一時聞。此則圓真實。

我者文殊自謂。啟如來者欲顯真實求佛作證故。次句言欲求真實本根誠如觀音所說。是文殊先以總許非指下偈。以下偈所說非觀音自陳中意故。譬如一偈。乃文殊取前耳根功德中如耳周聽十方無遺之義。以顯圓真實義也。權借聞鼓一事以例聞一切聲。故云譬如。靜居者揀非閙時。以閙時聞雖常圓不自覺故。正脈云。十方俱擊鼓者一時同擊也。十處一時聞者聞無先後也。末句乃就此以尅定其為圓。且是真圓實圓非虗妄說圓者可比擬故。

二通真實。

目非觀障外口鼻亦復然。身以合方知心念紛無緒。

○隔垣聽音嚮遐邇俱可聞。五根所不齊是則通真實。

初揀五根皆局。目指眼根。非觀障外者如隔窗紙不見外之物色。隔皮膚不見內之臟腑。是局而非通也。口鼻亦然者但例其局而非通。非例其不見障外。故孤山謂口鼻二句語倒。若將下句為上其義方順。以三者俱是合中知故。隔離不通亦名為局。又口字應是舌字。以舌在口中用口代稱故。心指意根。恒審思量略同意識故名為念。如前云。知根雜亂思是也。紛無緒者被念所雜。唯覺生住異滅紛然無有頭緒。如前云湛了終無見是也。如是則想念尚不能脫豈能通乎。

○隔垣下顯耳根獨通。隔垣聽音嚮者。如中隔墻垣聞環佩聲。是障不能局。遐邇俱可聞者。如動若邇遙。靜無邊際。是離亦能通。障不能局則眼根莫比。離亦能通則三根莫配。且靜無邊際不同意根湛了無見。故五根所不齊也。據此則五根皆局。唯耳獨通。是通可謂真且實矣。

三常真實。

音聲性動靜聞中為有無。無聲號無聞非實聞無性。聲無既無滅聲有亦非生。生滅二圓離是則常真實。

○縱令在夢想不為不思無。

○覺觀出思惟身心不能及。

初對聲顯常。(此取擊鐘驗常中義)音聲性動靜者。如前羅睺擊鐘。正擊之時則音聲性動。擊久聲銷則對動說靜。是唯一聲性形顯而有動靜相故。聞中為有無者。謂動靜二相於聞性湛然體中循環代謝。動則歷然有聲為有。靜則寂爾無聲為無。世人顛倒不知此義。因於無聲之際則號無聞。殊不知無聲之時更覺聞性無邊無際。故曰非實聞無性也。聲無二句謂如上所說聲無之時聞性既無有滅。例知聲有之時聞性亦非有生。是知聞性湛然以任聲有聲無。而自體了無生滅。既了無生滅是二相圓離。揀非對斷說常。為虗為妄。故曰常真實也。

○縱令下就夢顯常。(此取引夢驗常中義)言世人不知聞性常住。將謂夢想之境唯是獨頭意識所現。於彼外境全無所思自應全無所聞。聞性應滅。殊不知縱令在於夢想於外境全無所思。而此聞性亦不為彼無思即便滅無。如前夢人聞舂擣聲惑為鐘鼓。自怪其鍾為木石嚮。據此則夢想之時依然因聞有思。所謂無思者但是無境可聞。豈是聞有滅耶。

○末二句預防疑問。(恐承上問云。塵識不常姑置勿論。至於七大五根豈盡不常。乃獨許聞性自得常義。故文殊以下偈防之)言七大皆屬覺觀。如前云。若以地性觀等可知。既屬覺觀乃出自意識思惟。全墮生滅。豈是真常。至於身之覺性。心之知性。皆不及於夢中。以真能覺知即不成夢故。眼等三根例此可知。故不更言。是則五根亦非真常明矣。通論三種真實。略有三相可喻。圓真實如杲日當空萬象俱照。通真實如無熱分流四河徧利。常真實如太虗無形三際莫壞。由此故能三根普被。合界咸宜。而為真實教體。歎人顯法竟。

三斥迷教修。

今此娑婆國。聲論得宣明。

○眾生迷本聞循聲故流轉。阿難縱強記不免落邪思。

○豈非隨所淪旋流獲無妄。

初顯耳根偏利。承上既具三種真實便可依修。況今娑婆國中。凡有理事皆以音聲言論而得傳宣發明。則耳根偏利可知。

○眾生下斥迷聞循聲。言既耳根偏利。一切眾生皆應從此悟入。所以不爾者皆由眾生自迷本有真聞。一味循聲流轉。不唯眾生。即如阿難縱有強記不免循聲流轉落於邪思。阿難且爾他可知矣。

○末二句教亡所入流。言眾生與阿難所以不能開悟者。豈非隨彼所緣塵相。自成淪溺。想必是也。既知必是則應亡其所相。旋彼流轉之性還復真聞。便可以漸次增進而獲真實無妄性矣。正對方宜竟。

二不勞資藉四。

一誡聽出名。二指過勸修。三顯法要妙。四結示不資。

初。

阿難汝諦聽。我承佛威力。宣說金剛王如幻不思議。佛母真三昧。

首句呼其名而誡之曰。汝今果欲旋流應當諦聽我語。次句下言旋流之法不易可說。汝果諦聽我當求佛加被。乘仗佛之威力為汝宣說。汝亦當生難遭想也。所說旋流之法略具五名。一曰金剛三昧。謂以此斷惑無惑不斷故。二曰王三昧。謂以此降魔無魔不降故。三曰如幻三昧。謂依此修行修即無修故。四曰不思議三昧。謂依此顯理理絕言思故。五曰佛母三昧。謂依此成佛佛無不成故。具此五義名真三昧。以不勞別有資藉故。

二指過勸修。

汝聞微塵佛一切秘密門。

○欲漏不先除畜聞成過誤。

○將聞持佛佛何不自聞聞。

首二句出因。法華經佛云。我與阿難同於空王佛所發心。我常勤精進。阿難常樂多聞。據此則阿難從空王已來。所遇之佛數等微塵。一一佛所皆以多聞之力護持法藏。故曰聞微塵佛一切秘密門也。秘密有二義。一別指深法。意顯深法尚聞況復淺者。顯無法不聞故。二通該淺深。意顯一聞異解彼此不知互成秘密故。

○次二句指過。先字宜作早字。言阿難位在初果方斷見漏。欲漏全在。至究其所以不能早除之故。只為一向畜積多聞。循塵流轉而為過誤。是知不解旋流不唯聞於世法乃至聞於佛法。不唯聞於佛法乃至聞於秘密深法皆為循塵流轉。總是畜聞成過誤也。

○末二句勸修。言既知畜聞成過。與其將耳聞以持諸佛佛法。何不以耳聞以觀自己聞性。不幾猶為要妙乎。

三顯法要妙三。

一法說。二喻明。三結合。

初。

聞非自然生因聲有名字。旋聞與聲脫能脫欲誰名。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脫。

○見聞如幻翳三界若空華。聞復翳根除塵銷覺圓淨。淨極光通達寂照含虗空。

○却來觀世間猶如夢中事。摩登伽在夢誰能留汝形。

初一解六脫。(此顯要義)聞非二句。言元一精明本無妄聞。而妄聞非自然生乃是因於聲之動靜黏湛發聽。攬聲成根而有聞之名字。是動靜根之三結具矣。旋聞二句。言若能旋觀聞性自應亡其聲塵。故云與聲脫也。聲塵既脫動靜雙亡。而能脫之根性不復名聞。故曰欲誰名也。欲誰名其為聞。應無可者是動靜根之三結解矣。一根二句言一根既已返本還源。覺性現前。不復循塵結根。則六根俱成解脫。如後云塵既不緣根無所偶。反流全一六用不行是也。

○見聞下從體現用。(此顯妙義)見聞四句乃重明上意以起下淨極光通之義。言本一精明起於虗妄見聞。如依淨目起於幻翳相似。由於虗妄見聞變起三界依正。如因幻翳變起空華相似。今聞性既已復還本源。六根俱脫。是幻翳之妄根除矣。幻翳既除空華不有。是三界之妄塵銷矣。根除而性無偏局。塵銷而體無垢染。故曰覺圓淨也。淨極二句言雖覺得根除為圓。塵銷為淨。但既有能覺所覺還名為結。是雖曰圓曰淨。而未至極圓極淨。蓋必至覺所覺空空所空滅寂滅現前。乃為極淨。淨極而光自通達乃為極圓。其猶雲開月現。光照萬方。合前一根返源六根解脫觀之。彼為要之至。此為妙之至也。寂照句言所謂光通達者。以此光乃即寂而照。稱性含虗。圓通極致。盡於是矣。

○却來下涉世無礙。却猶退也。言既得全體。復獲大用。則是已齊佛果。若乃不欲取證。乘願涉世。是曰却來。謂却退而來。涉世度生也。已越三空。依三空而觀世。全有全空故曰猶如夢事。識此意者。則終日度生不見有生可度矣。摩登二句乃激發阿難之語。言汝當時若能如此觀世。則摩登伽女居然為在夢中之人。而先梵天呪亦只是夢中之語。夢中之人不能交夢外之形。夢中之語不能牽夢外之心。縱欲留汝之形誰其能哉。然往者不諫。來者可追。自後其知勉夫。

二喻明。

如世巧幻師幻作諸男女。雖見諸根動要以一機抽。息機歸寂然諸幻成無性。

巧幻師喻真性。以真性有隨緣之用。如世幻師有工巧之術故。男女喻賴耶。以賴耶乃真妄和合。如世男女有和合義故。以是隨緣而成故喻以幻作。諸根喻賴耶見分。結六根而分為六性。映六塵而名為六精。故以動義喻之。一機指所幻男女。中有消息喻賴耶真妄和合中有動相。動相纔起見分俄興。如彼所幻男女消息一抽諸根俱動也。息機喻旋聞返源。旋聞返源賴耶不動。故以歸寂喻之。既已息機歸寂。則所幻諸根及所成幻事俱時銷歇。故曰諸幻無性。此喻賴耶不動見分斯寂。根除塵銷覺體圓淨。如前云見與見緣并所想相如虗空華本無所有是也。

三結合。

六根亦如是。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一處成休復六用皆不成。塵垢應念銷成圓明淨妙。餘塵尚諸學明極即如來。

首句言六根中性。亦如幻人之諸根是也。精明即是賴耶。依真而起。合上喻中男女乃幻師所作故。依此分為六性和合根塵故曰成六和合。此六和合由於賴耶一動。合喻中男女根動由於一機抽故。一處成休復者。旋聞返源賴耶不動。合喻中所幻男女息機歸寂然也。賴耶不動見分斯寂。故曰六用不成前云想相為塵識情為垢。今既六用不成。則想所依相不有。想所依相不有則識所依情安寄。故曰塵垢應念銷也。所依之相情既銷。能依之識想亦復不立。此正合喻中諸幻成無性耳。後三句喻中無文。不必強合。圓明淨妙即是精明覺體。前但以不受根局名之為圓。此復以不受塵蔽名之曰明。又前但以塵銷無染名之為淨。此復以識盡想空名之曰妙。麤相三結已解。細相三結未盡。故曰餘塵。言餘有微細結相。如空中塵。前疏所謂未至極圓極淨者以此。諸語詞。言既有餘塵還須崇尚於學。進解後三結也。明極者。寂滅現前淨極光通之義。即如來者。雖非歷事造修悟證已齊佛果。按法說中此下更有涉世無礙之義。乃為激進阿難而發。合中不出勿煩強贅。顯法要妙竟。

四結示不資。

大眾及阿難。旋汝倒聞機。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圓通實如是。

既示要妙。欲令修習。呼大眾及阿難以教之也。遇聲便發曰聞機。一向循塵名為倒。旋猶轉也。謂旋轉顛倒聞機莫更循塵也。反聞聞自性者。謂欲旋顛倒聞機唯用反聞工夫。以觀能聞自性。無勞別資異路。此修因不資也。性成無上道者。謂聞性不發則已。一發則因該果海。即就此性可以成無上道。以性即是道無庸更資餘法。此證果不資也。末句結示。言修因證果所以二俱不資者。以聞性既圓且通二真實力能如是故。不言常真實者。以力在下科也。通上不勞資藉竟。

三可常修學三。

一明可常修。二顯符佛敕。三揀餘非是。

初。

此是微塵佛一路涅槃門。

○過去諸如來斯門已成就。現在諸菩薩今各入圓明。未來修學人當依如是法。

○我亦從中證非唯觀世音。

初二句總標。微塵佛者通約三世諸佛。因中皆依耳根修習故曰一路。果中皆依耳根取證故曰一涅槃門。以一字雙通路與門故。

○過去下別明。言過去如來已得成佛。是斯門已成就者。現在菩薩雖未成佛今依此各入圓明。圓明者淨極光通。或現在取證。即現在佛。或却來度生亦未來佛。未來學人如是修習決定成佛。故當遵依。然既三世通修信知功由性常。所謂常真實力也。

○末二句證信。我亦從中句是文殊引己作證。非唯觀音者。顯觀音菩薩又為從前之過來人也。意言觀音與我皆驗有成效。況未來學人豈不益當遵信。又二句語似倒置。若易下為上讀之則順。

二顯符佛敕。

誠如佛世尊詢我諸方便。以救諸末劫求出世間人。成就涅槃心。

○觀世音為最。

初按定佛敕。誠猶果也。據前佛勅揀選文云。我今欲令阿難開悟。二十五行誰當其根。兼我滅後此界眾生入菩薩乘求無上道何方便門得易成就。然既曰二十五行誰當其根。又曰何方便門得易成就。是令其於諸方便中揀取一門。為通常可修法也。既曰兼我滅後此界眾生。是欲以救諸末劫生死凡夫令出離也。既曰欲令阿難開悟而阿難不無等類。是欲以救諸求出世人令進斷思惑也。既曰入菩薩乘求無上道。是欲以救諸二乘起成就涅槃心者令回小向大也。今文殊按定其意曰。若果如世尊詢問於我於諸方便中揀取一門。用以救諸末劫凡夫并阿難等之求出世人及無學中之成就涅槃心者。是誠難矣。

○末句顯其允符。言既蒙佛勅敢不留意。我今詳觀於二十五聖之中。唯觀音耳根允符佛勅。獨為最善。

三揀餘非是。

自餘諸方便皆是佛威佛。即事捨塵勞非是常修學。淺深同說法。

自餘諸方便者。謂自觀音耳根之外餘二十四聖所修諸方便門也。皆是佛威即事等者。正脈云。謂佛以威德神力就其所遇之事而加被之令其捨離諸塵勞也。非是常修同說等者。謂通常可修之法。任運修習自能入圓。不須仗佛威神。既仗佛威神則非常修學矣。淺深同說之法。一同而說。便足解縛。不須各即其事。既各即其事則非同說法矣。若尅就諸門中明佛威即事者。佛威加被。如那律失明佛示樂見。槃特闕誦佛教調息等。即事捨塵。如烏芻多淫佛教觀火。孫陀心散佛教觀鼻等。人不盡皆如此故非通常可修。且說此等法亦唯對於淺修。深位則不相宜。至如普賢大因。滿慈宿辨等。又惟宜於深修。淺位則不相當。故非同一可說。反顯通常可修淺深俱宜。唯一耳門。捨此雜修圓通難入。圓根與不圓根日劫相倍。可不辨哉。(問。不勞資藉中疏云。不言常真實者力在下科。似乎此科惟是常義。若論三世通修可說由於性常。至於通常可修。淺深同說。明是兼圓。兼通。豈惟常耶。答。圓通常三唯是一體。說圓則通常皆圓。說通則圓常皆通。說常則圓通皆常。今以常圓常通故橫竪皆可通修)可常修學竟四最便初心。

頂禮如來藏。無漏不思議。願加被未來於此門無惑。方便易成就。堪以教阿難及末劫沈淪。但以耳根修。圓通超餘者。真實心如是。

文殊揀選至此一拜而起曰。頂禮如來藏。無漏不思議。此二句即歸命三寶義也。三寶有二釋。一約別相。二約自性。約別相者如來即佛。佛寶也。藏謂藏心法寶也。無漏不思議。意指圓通諸聖僧寶也。言無漏者據迹指在聲聞。於小乘中見思盡故。言不思議者據迹指在菩薩。神用莫測離言相故。若依深本。菩薩亦皆無漏帶果行因故。聲聞亦不思議內秘菩薩故。約自性者。空如來藏。彌滿清淨自性佛也。不空如來藏。具恒沙德自性法也。空不空如來藏。和合無諍自性僧也。清淨無染故無漏。性德交徹故難思。即無漏而難思。即難思而無漏。故不可議。是乃歸依自性三寶。又各就其義而讚美之。然別相事也。自性理也。理事雙歸方成感應。願之一字自述歸命意也。加被未來者。事三寶則留願住持。引生正信。理三寶則同體內熏。資發圓悟。正信生而隨相反聞。不惑無功。圓悟發而入理修道。不惑難成。故云於此門無惑也。方便易成就者以具圓通常之三真實故。阿難多聞耳根偏利故堪教。此答如來欲令阿難開悟二十五行誰當其根問也。娑婆世界。聲論宣明。雖至末劫沈淪亦唯耳門堪教。此答滅後眾生何方便門得易成就問也。但以句顯其決定有功。圓通句教以勿惑餘門。此斷疑也。良以耳根聞性具三真實。真實心力固應如是。此生信也。按阿難位在初果沈淪尚未發心既唯此堪教。則最便初心明矣。總結佛示一門深入竟。

三會眾承示獲益四。

一相似解發。二圓悟根性。三乘悟盡思。四發心立行。

初。

於是阿難及諸大眾身心了然得大開示。觀佛菩提及大涅槃猶如有人因事遠遊未得歸還。明了其家所歸道路。

了然者無罣礙義。此近承揀選獲益。言阿難大眾於文殊正揀選時澄神諦聽。思覺雙亡。形神俱化。故於身心了然無罣礙也。得大開示乃通承佛示一門深入義來。始而分門定義。繼而驗證釋疑。又繼之而綰華巾示倫次。勅文殊選本根。言盡理圓故開示云大也。自是觀佛菩提智果涅槃斷果修習有法。入證有由。故取喻以發明之。猶如有人喻阿難及眾最初一念未動時也。一念未動常住自性菩提。性淨涅槃。如守故鄉。瞥而隨無明緣背覺合塵。即同因事遠遊久在輪迴。不能反妄復真即同未得歸還。今者得大開示。相似解發。雖未得入圓通已知解結次第。智斷二果信知當成。故以明了其家所歸道路喻之。

二圓悟根性。

普會大眾天龍八部有學二乘及諸一切新發心菩薩。其數凡有十恒河沙。皆得本心。遠離塵垢。得法眼淨。

普會大眾句總標多眾也。天龍八部等別明品類也。天龍八部應是利根凡夫。有學二乘應是不定初心。發心菩薩應是圓人初機。此等現位雖淺宿因實深。約皆惑輕智明較勝於阿難等者。數比恒沙已云多矣。況復至十。彼此不相妨礙。不思議境不獨為華嚴有耳。一聞便悟故云皆得本心。本心者即六根門頭圓湛不生滅性也。既得此性則逈脫根塵。靈光獨耀。故曰遠離塵垢得法眼淨。前云想相為塵。識情為垢。二俱遠離。法眼應時清明。即同此義。

三乘悟盡思。

性比丘尼聞說偈已成阿羅漢。

性是登伽華言。出家名比丘尼也。先以聞呪銷愛得證三果。此以聞偈開悟乘悟頓斷殘思。故云成阿羅漢。然既悟即兼證。較上猶勝一籌。況佛前已許云。或得出纏。或蒙授記。則羅漢亦暫時階級耳。

四發心立行。

無量眾生皆發無等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前云十恒河沙尚可名狀。今云無量則不可名狀。益顯其不思議矣。等階級也。言理既頓悟乘悟併銷。不須更歷階級。故曰無等。事須漸除因次第盡。要必於無階級中而立階級。故曰無等等。據此乃是發從性起修。期證無上正等正覺之心。性比丘尼又非其類。科名發心立行實見乎此。言無上者即阿耨多羅之華言。正等者即三藐之華言。正覺者即三菩提之華言。從古解釋大同小異。今以揀凡夫名正覺。以凡夫不覺設或有覺亦多流於邪見不得名正。二揀乘名正等。以二乘雖能自覺不能覺他。無平等心。設學平等亦墮偏空不得名正。揀菩薩名無上。以菩薩雖自覺覺他俱得其正。又皆分而未圓不名無上。唯佛俱圓故稱阿耨多羅。總結選根直入一大科已竟。

二道場加行(佛世機熟聞之即能悟入。縱或不能。而相似解發。已知解結次第。再蒙佛加隨便可修。此科蓋為末世而設。觀下云去佛漸遠。邪師說法等可知)三。

一先教遠魔除習。二正示結壇行道。三兼彰秘密神力。

初二。

一阿難代後啟請。二如來略示其法。

初三。

一經家敘意。二阿難自陳。三慮後代請。

初。

阿難整衣服於大眾中合掌頂禮。心迹圓明。悲欣交集。欲益未來諸眾生故稽首白佛。

整衣表敬。合掌秉心頂禮欲請也。心迹者。修心之迹如六結三空皆有踪迹可據故。始終備悉故曰圓明。即上云明了其家所歸道路義也。得路未歸故悲。到家有望故欣。雖有望而未歸。雖未歸而有望。且欣且悲。且悲且欣故曰悲欣交集。侍佛有年幸聞深法。去聖時遙難聆至教。言念及此興心兼濟。故云欲益未來諸眾生故。由此所以稽首再拜而啟白於佛也。

二阿難自陳(上云稽首白佛。此即所白之語)。

大悲世尊。我今已悟成佛法門。是中修行得無疑惑。

○常聞如來說如是言。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薩發心。自覺已圓能覺他者如來應世。

○我雖未度願度末劫一切眾生。

初自陳無疑。欲救末劫故稱大悲世尊。相似解發便覺與尋常不同。故云我今已悟成佛法門。觀音既已詳陳。又經文殊揀選。是中修行漸次歷履可據。故曰得無疑惑。經家所謂心迹圓明是也。

○常聞下述聆素教。欲學菩薩須遵佛語。故自述素常所聞。如是言即指下之所說。為度眾生願在生死。故云自未得度。已盡生界方取菩提。故云先度人者。不同果後興悲故是菩薩發心。以盲引盲恐不相宜。故須自覺已圓。到岸得舟方堪濟溺。故云能覺他者。此乃從體起用。故是如來應世。

○我雖下願學菩薩。佛果未能遽至菩薩願以勉學。故云我雖未度願度末劫等也。

三慮後代請。

世尊。此諸眾生去佛漸遠。邪師說法如恒河沙。欲攝其心入三摩地。云何令其安立道場遠諸魔事。於菩提心得無退屈。

此諸眾生即指末劫眾生。去佛漸遠則護念緣疎。邪師說法則惑亂緣親。如恒河沙則徧滿寰中。舉世受惑。前云願度末劫者慮在是耳。然既魔強法弱攝心誠難。況復入三摩地。談何容易。設有欲攝其心入三摩地者。必令安立道場遠諸魔事。方能於菩提心得無退屈。但不知云何能爾。此阿難代請之深意也。阿難代後啟請竟。

二如來略示其法二。

一讚許欽承。二正示其法。

初。

爾時世尊於大眾中稱讚阿難。善哉善哉。

○如汝所問安立道場救護眾生末劫沈溺。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阿難大眾唯然奉教。

初重讚善哉。正脈云。重讚者。一善其發利他心得菩薩正行。二善其請道場意得利他法要也。

○如汝下依問誡許。如汝所問等按定所問之意。救護沈溺即是遠諸魔事。良以魔強法弱易入難出。如沈溺故。汝今句誡聽。當為句許說。可知。

○唯然下會眾欽承。唯然者。應之速而無疑。奉教者。遵之至而不逆。即欽承意也。

二正示其法二。

一教以持戒遠魔。二令其誦呪除習。

初三。

一總引三學。二別明持戒。三結示遠魔。

初。

佛告阿難。汝常聞我毗奈耶中宣說修行三決定義。所謂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

毗奈耶律藏通名。義詳懸示。正詮戒學。兼詮定慧。故三學俱在毗奈耶說。萬行雖多三學攝盡。決定當依。不可有違。兩乘俱說故得常聞。所謂者指釋之詞。謂指下以釋上也。攝心為戒意揀小乘。以小乘但能執身則名為戒。故灌頂云。因戒生定者。心攝動少漸向於定。如風止息波浪自停。故經云。尸羅不清淨三昧不現前。因定發慧者。緣心盡極寂照含空。如水澄湛映現發光。故經云。無礙清淨慧皆依禪定生。三者皆能盡漏故稱三無漏學。

二別明持戒(入流亡所以至聞所聞盡。則是因戒生定。覺所覺空以至寂滅現前。則是因定發慧。前已詳明故此處唯明攝心為戒)。

四。

一婬戒。二殺戒。三盜戒。四妄戒。

初。

(梵網以殺戒為首。以殺生違慈非菩薩行故。此經以淫戒居初。以婬欲障定非圓通機故)四。

一首陳持犯利害。二預辨魔佛教儀。三確定菩提成壞。四結判依違邪正。

初二。

一斷淫必出生死。二不斷必落魔道。

初。

阿難。云何攝心我名為戒。若諸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淫。則不隨其生死相續。

云何句是預以總徵之語。言戒有多目。略輕取重亦應攝四。今唯言戒故云總也。當另為一科。以文少不便。寄屬於此。若諸下乃別明本科中義。世界者三世十方。六生者二道(善道有三。惡道有三)男女。其心不淫者。不惟執身不行亦兼制心不起。如此則不隨生死者。以婬欲為生死本故。後文云。欲愛乾枯。根境不偶。現前殘質不復續生。可證斯義。

二不斷必落魔道。

汝修三昧本出塵勞。婬心不除塵不可出。

○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淫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

○彼等諸魔亦有徒眾。各各自謂成無上道。

初明不出塵。汝修二句言正當修三昧時理觀相應。內脫身心外遺世界。塵勞無所由起故云本出。淫心二句謂設若淫心不除則是塵勞還在。理觀稍虧瞥爾便起故不可出。又淫欲為塵勞上首。上首既在流類從生。豈能出乎。

○縱有下預防謬辨。(恐謬辨云。此上所說似約智慧不足。禪定不得力者言之。若果是多智之人。正行之時了知欲性本空。禪定得力者事畢之後工夫即能現前。若此則雖不斷。淫何關塵勞。而言其不能出耶。義學狂慧。宗徒盲參類多此計。故如來以縱有多智等防之)多智者或由來根利。或尋教而發。定現者或亡所境寂。或理觀相應。此二皆為善境。設如不斷淫心皆為魔業。故上云縱有智定。此云必落魔道。據此則執性空而說欲無妨。恃能定而言淫無礙者。是反為智定所誤矣。(問。不落餘道者何也。答。因果不類故。良以魔界欲勝唯淫者樂趣。但以福強心靈非禪智不能便生。今以禪智而助淫心故必落魔道無疑。如陰魔中行空禪者却留塵勞多增寶媛是也)正脈云。上中下者隨福厚薄以為階降耳。愚謂魔王者謂欲頂天主。禪智勝於淫心所感。魔民者魔王所屬。禪智與淫心正等所感。魔女者王民所御。淫心勝於禪智所感。

○彼等下成慢不歸。諸魔亦有徒眾者。以世間愚迷不辨邪正。傾心歸依。遵為師承。如西域九十六種此土異教旁門皆魔徒也。各各自謂等者我慢成習。非果計果。如受魔文云。其人亦不覺知魔著。自言謂得無上涅槃是也。首陳持犯利害竟。

二預辨魔佛教儀二。

一魔教貪淫誤世。二佛教斷淫成定。

初。

我滅度後。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熾盛世間。廣行貪淫為善知識。令諸眾生落愛見坑失菩提路。

我滅二句顯去聖時遙。邪師說法如恒河沙故云多此魔民。此亦多緣生受其惑。死為魔屬。如受魔文云。命終之後必為魔民是也。熾盛世間者。羣魔競起為害生民。如火熾然盛發。舉世盡受其焚。故後想魔文云。如是邪精魅其心腑。近則九生。多踰百世。令真修行總為魔眷。廣行貪淫等者。謂魔師魔弟淫淫相傳。反以廣行者為知識。故後想魔文云。讚歎行淫不毀麤行。將諸猥媟以為傳法。令諸眾生等者以淫愛為諸愛中最。邪見是諸見之總。而彼既以貪淫為教則是令人落愛。且又以邪見為知識則是令人落見。沈溺其中不能自出故喻之以坑。如後云。菩薩見欲如避火坑。佛目惡見同名見坑是也。違遠圓通背涅槃城故云失菩提路。

二佛教斷淫成定。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斷心淫。是名如來先佛世尊第一決定清淨明誨。

汝教世人者。是佛勅阿難於末世度生時教道世人。依佛誨違魔行也。修三摩地必先斷淫者。以淫為定障故。而言心淫者。以大乘不專制身必心滅乃成真斷也。是名句顯依此乃名佛誨。若如前即屬魔行耳。如來即指今佛。先佛世尊乃指過去。所謂今佛如是說。過去先佛已如是說。尤見其可信也。第一者居四重之首。決定清淨者顯不可有犯。明誨者明明教誨。佛既明明教誨。為佛弟子者可弗遵歟。預辨魔佛教儀竟。

三確定菩提成壞二。

一不斷菩提必壞。二斷婬菩提乃成。

初。

是故阿難。若不斷淫脩禪定者。如蒸砂石欲其成飯。經百千劫只名熱砂。何以故。此非飯本砂石成故。

○汝以婬身求佛妙果。縱得妙悟皆是淫根。根本成淫。輪轉三途必不能出。如來涅槃何路修證。

初取喻以顯。是故阿難者承上佛教斷淫之故。呼當機再告之也。若不斷婬等者。謂設若故違佛勅不斷心淫縱修禪定皆資魔業。以喻言之。當自見其誤矣。蒸砂欲其成飯。喻淫身求佛妙果。經劫只名熱砂。喻妙悟總成魔業。以魔業乃積淫所致。如熱砂乃蒸砂所成故。徵起可知。釋中謂縱此熱砂亦非飯本。以本來原是砂石所成。喻魔業非是佛因以是積淫所致故。

○汝以下以法貼合。汝以淫身等者。謂設汝不斷心淫以淫身而求佛妙果。如彼蒸砂欲其成飯相似。縱得妙悟等者。謂縱經多劫修習。得妙開悟皆為魔業。如彼經百千劫只名熱砂相似。不云魔業而云淫根者。以魔能成就淫事即是淫根故。根本成淫等者。謂既是淫欲根本自能展轉成淫。由此惡業日積必至輪轉三途。不能出離。人身尚難可得況欲脩證佛果。故斥以如來涅槃何路修證。涅槃如如理也。菩提如如智也。理既不證。智則不圓。故科云菩提壞耳。

二斷淫菩提乃成。

必使淫機身心俱斷斷性亦無。於佛菩提斯可希冀。

淫機者欲念一萌時也。當此之時。先以執身令身不行。次以執心令心不起。故曰俱斷。非此不能契果故曰必使。斷性亦無者。謂若有能斷及所斷性猶是勉強遏捺。執持稍虧瞥爾便起。如石壓草。如繩縛賊。非為真斷故必至斷性亦無。謂化多淫心成智慧火。不須更用執持自然無犯。如草已枯不壓而自不生。如賊改業不縛而自不去也。因戒生定。因定發慧。定慧均等任運流入。故云於佛菩提斯可希冀。然上科云涅槃此科云菩提者。謂理智一如互影說故。確定菩提成壞竟。

四結判依違邪正。

如我此說名為佛說。不如此說即波旬說。

此科雖為結判之語。亦是指示阿難對辨魔佛之法。如來意謂汝前所謂末世眾生去佛漸遠。邪師說法如恒河沙者。蓋恐邪說亂正。魔佛難辨。故我上來已為汝等詳辯魔佛教儀。將來末世眾生設有如我此說修三摩地先斷心淫等者。則名佛說。當急從之。設若不如此說廣行貪淫為善知識等者。即波旬說。宜深絕之。波旬者魔之異稱。此云殺者。謂惱亂正修。傷法身。害慧命故。此上淫戒竟。

二殺戒四。

一首陳持利害。二預辨鬼佛教儀。

三確定解脫得失。四結判依違邪正。

初二。

一斷殺必出生死。二不斷必落神道。

初。

阿難。又諸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殺。則不隨其生死相續。

灌頂云。諸佛設化慈悲為本。菩薩利人救度為先。豈可害物傷慈。殺生結怨。故次戒殺生。其心不殺者不自殺。不教他殺。并見殺隨喜亦離也。又此亦是舉輕況重。以心且不殺何況身臨殺事。自應永斷。前云汝負我命。我還汝債。以是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生死。是知殺生一事。結怨連禍足以招致生死。故不殺則不隨也。

二不斷必落神道。

汝修三昧本出塵勞。殺心不除塵不可出。

○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殺必落神道。上品之人為大力鬼。中品則為飛行夜叉諸鬼帥等。下品當為地行羅剎。

○彼諸鬼神亦有徒眾。各各自謂成無上道。

初明不出塵。不除不出者。殺心屬貪仍復兼瞋。亦塵勞本故。

○縱有下預防謬辨。(恐謬辨云。多智之人了知殺性本空。禪定得力殺過即能現前。似無關於塵勞。聰明長者。作家居士。喫得肉已飽來尋僧說禪者類多此計。故如來亦以縱有多智等防之)神道血食以殺業為墮緣。神通福德以禪智為生因。今以禪智助殺故必當墮落神道。上品之人禪智勝於殺業。神通既大福德又勝故為大力之鬼。對下中品。應是天行藥叉及諸鬼主。如嶽神琰魔之類。中品之人禪智與殺業正等。神通福德既次於上。故為飛行夜叉諸鬼帥等。飛行即是空行。鬼帥即是鬼主將佐。如山林城隍及牛頭獄卒之類。下品之人禪智劣於殺業。神通既微福德亦劣故為地行羅剎。如彼噉人精氣食人血肉及諸癘鬼魘鬼魅鬼魃鬼等皆是也。

○彼諸下成慢不歸。神通惑人殺生奉祀。貪求靈驗傾心歸依。故彼亦有徒眾預知休咎所言必應。不自忖量謬起佛慢。故云各各自謂成佛上道。每見世之邪宗自稱證果。恬不知懼。其亦鬼力使歟。首陳持犯利害竟。

二預辨鬼佛教儀二。

一鬼教食肉無礙。二佛教斷殺成定。

初三。

一正明鬼教。二預防問難。三痛斥其非。

初。

我滅度後。末法之中多此鬼神熾盛世間。自言食肉得菩提路。

佛滅法末世衰道微時也。世衰道微人多索隱行怪故鬼神熾盛。或托廟祀顯靈。或附人身現異。如世之婬祀靈巫何莫非鬼神所作使也。自言食肉者令人殺生奉祀。以恣饕餮。且言得菩提路。令人倣行墮鬼以援黨與。諺云酒肉穿腸過。佛在心頭坐。真鬼語也。

二預問難。

阿難。我令比丘食五淨肉。此肉皆我神力化生本無命根。

○汝婆羅門地多蒸濕。加以砂石草菜不生。我以大悲神力所加。

初防許食淨肉難。(恐有難云。食肉既是鬼教。佛教自應嚴戒。何故如來亦許比丘食。五淨肉。故世尊以化生無命防之)淨肉者。除人蛇象馬驢狗獅狐猪猴。餘者不見不聞不疑為我殺者。為三淨肉。再加鳥殘自死。為五淨肉。昔於權教許食。防意以令食淨肉者。由此非是真肉皆我神力化生本無識煖息三。連持色心以為命根。但如機關木人殺且無礙。食之又何傷乎。

○汝婆下防不化穀菜難。(恐又難云。既是如來神力何不化為穀菜。而乃化為淨肉。反令後之食肉者得以借口。豈慈悲者之所為耶。故世尊以地多不生防之)灌頂云。西域五天通稱婆羅門國。以是劫初光音天下生之處。其人皆屬淨裔。故依之名國。今言汝婆羅門猶言你們婆羅門國也。又汝者除己之言。謂佛是示生非關淨裔。若不揀除恐生彼類慢故。又如來之身非雜食身。顯化肉獨為彼故。蒸謂過炕。濕謂過潤。其地亦有不爾故但云多。加以砂石者。謂不惟多蒸多濕兼之多砂多石。由此四緣所以草菜不生。防意以設化穀草及於菜蔬。反生疑怪而不敢食。以反常故。緣是佛以大悲憐愍。神力加持。隨其地之所出而現化之。預防問難竟。

三痛斥其非。

因大慈悲假名為肉。汝得其味。奈何如來滅度之後食眾生肉名為釋子。

○汝等當知。是食肉人縱得心開似三摩地皆大羅剎。報終必沈生死苦海。非佛弟子。

○如是之人。相殺相吞相食未已。云何是人得出三界。

初承上痛斥。言據上所說彼淨肉者。乃是因我慈悲化現本無命根。假名為肉。不過令汝婆羅門國暫得其味以濟饑饉。非常法也。既非常法但凡有糓菜處即不可行。況復如來滅後誰為現化。奈之何如來滅度之後乃竟有食眾生肉仍自名為釋子。服佛之服。壞佛之教。所謂師子身中蟲還食師子肉者是也。

○汝等下令知必墮。教以汝等當知者。欲其將如來語傳示末世急為救正也。言此食肉之人。謾說不得心開縱使工夫現前暫得心開。亦不過似三摩地非得真實正受。良以殺貪不除皆為現世羅剎。報盡壽終必沈生死苦海。永為鬼類非佛弟子。以不能超出三界故也。

○如是下示以墮故。(恐有問云。彼既自名釋子。佛種已納識田。倘遇超脫仍為佛子。何言必沈生死非佛弟子。得[1]〔母〕絕人太甚耶。故世尊以相殺相吞等示之)言是人與諸眾生互相傷殺。互相吞噉。如前云羊死為人。人死為羊。死死生生。互來相噉是也。相食未已者酬償不休。云何出界者決言其不能出耳。是知所謂非佛弟子者實彼自絕。與佛何與哉。鬼教食肉無礙竟。

二佛教斷殺成定。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次斷殺生。是名如來先佛世尊第二決定清淨明誨。

雖已先斷心淫。若殺業不除終屬似定。故教次斷殺生。餘俱準上。預辨鬼佛教儀竟。

三確定解脫得失二。

一不斷解脫必失。二斷殺解脫乃得。

初。

是故阿難。若不斷殺修禪定者。譬如有人自塞其耳。高聲大叫求人不聞。此則名為欲隱彌露。

○清淨比丘。及諸菩薩。於岐路行不蹋生草。況以手拔。云何大悲。取諸眾生血肉充食。

初喻顯必失承上佛教斷殺之故。重呼當機而再告之。不斷殺而修禪不得解脫。以喻明之當自見矣。譬如有人喻帶殺修禪人也。自塞其耳者謂用手塞耳以避聲擾。喻修禪治心以避塵勞相侵也。高聲大叫偏能聒耳。喻殺業不除塵勞偏能熏心。既自聒耳。恐被人聞。更來擾亂故欲求人不聞。喻塵勞熏心恐被無常煞鬼所侵欲求解脫也。要知塞耳高叫不能令人不聞。故為欲隱彌露。喻修禪帶殺不能令無常不侵。是為求靜愈亂。據此則不斷殺生解脫不得信矣。

○清淨下預防謬問。(恐有問云。殺生違慈固應嚴斷。若但取其血肉似無傷於大悲。云何前於淨肉亦俱遮耶。故世尊以清淨比丘等防之)清淨比丘及諸菩薩指兩乘持戒人也。岐路者分岐小路。小路人稀青草易生。清淨兩乘者。行之尚自留心不忍踐蹋。況夫用手拔除益知不可。是故壞鬼神村四分所制。刈草斫樹涅槃亦訶。不惟佛教。即孔門弟子亦有啟蟄不殺。方長不折者。豈非以其有傷天和而欲避之耶。是知持禁戒人生草尚不忍殺。云何有大悲者乃忍取諸眾生血肉充食。雖不自殺亦能為殺者作因。宜急斷之勿自疑悞。

二斷殺解脫乃得二。

一遇可教機。二教以深斷。

初。

若諸比丘。不服東方絲綿絹帛。及是此土靴履裘毳乳酪醍醐。如是比丘於世真脫。酬還宿債不遊三界。

○何以故。服其身分皆為彼緣。如人食其地中百穀足不離地。

初斷緣得脫。(服絲食乳皆為殺緣。以取用過分展轉能致殺故)服絲食乳大乘或開。故單約比丘言之。如後建立道場作供務用酥密。懸幡豈非絲綿。要在心絕殺機則庶幾可耳。服字有二義。一服著如絲綿等。二服食如乳酪等。不服者以是殺緣故也。絲縷綿絮繒絹紬帛多出震旦諸國。故曰東方。養蠶煑繭害物傷慈而成。皮靴革履襖裘褐毳多出印土諸國。故云此土。剝皮伐毛損生戕悲所致。乳謂牛乳。治之成酪。再治成酥。至極則名醍醐。此雖不至殺生過取亦能傷牛。況夫奪犢之食以資己身。豈慈悲者之所宜乎。是故比丘於上絲綿等皆不服著。於此乳酪等亦不服食。如是比丘必是子縛已斷。故云於世真脫。雖存果縛不過酬還宿債。殘質既盡無復續生。故云不遊三界。是可見殺緣之當斷矣。

○何以下徵釋引證。徵意以但斷殺緣於世真脫。事在難信也。釋中言絲綿絹帛等。雖非全身亦其身之少分。服著服食皆能為彼作牽連之緣。由此不能超脫彼類。引證中如劫初之人體有飛光足若躡雲。因食地肥不能升舉。後漸食其地中百穀。(稻梁菽。麥黍稷。類各不一總名百穀)與地牽連緣重由是身漸堅重。足不離地。然地分無情食之尚難升舉。況身分有情服之寧得解脫。是知不服者自然能脫。乃為可教機矣。

二教以深斷。

必使身心於諸眾生若身身分。身心二途不服不食。我說是人真解脫者。

既斷殺緣應令進斷殺業。故云必使。謂定要令其如此決不容犯也。身心指此人之身心。眾生指有情之眾生。若身者或害其全身。身分者或壞其支體。取其血肉等。於此皆不容有犯也。身心二途者。言眾生身及身分皆身心行殺之途。不服不食者。不惟身無殺業即心之殺念亦無。殺念既無無容更斷。亦身心俱斷斷性亦無之意。如此則在入塵勞無復牽連。乘願彌綸得大自在。故云真解脫者。(問。此真解脫與上真脫何異。答。前是離世而脫。此是即世而脫。固不同也)而云我說者顯其決定無虗。以日可令冷。月可令熱。佛說無有異故。確定解脫得失竟。

四結判依違邪正。

如我此說名為佛說。不如此說即波旬說。

釋義準上。殺戒竟。

三盜戒(正脈云。此之偷盜非只竊人之物。但言行詐異詃或恐動。乃至一念希取利養者皆是也)四。

一首陳持犯利害。二預辨妖佛教儀。三確定三昧真似。四結判依違邪正。

初二。

一斷偷必出生死。二不斷必落邪道。

初。

阿難。又復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偷。則不隨其生死相續。

菩薩之行利物忘軀。惡事向自己。好事與他人。設或偷心不除未免損人利己。違菩薩行。故雖已斷淫殺務令其心不偷。不言身者。以心且不動何況身臨盜事。自應永斷。不斷偷則往復徵償。續諸生死。不偷故不隨也。

二不斷必落邪道。

汝修三昧本出塵勞。偷心不除塵不可出。

○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偷必落邪道。上品精靈。中品妖魅。下品邪人。諸魅所著。

○彼等羣邪亦有徒眾。各各自謂成無上道。

初明不出塵。正當修三昧時境觀相應塵勞無所由起。故云本出。若乃偷心不除不過如石壓草。理觀稍虧觸境便起。八萬塵勞相因而熾。如昔有比丘聞蓮華香生染。[1]他神呵云。何以偷香。以著香故結使皆起。是知塵勞不可出也。

○縱有下預防謬辨。(恐謬辨云。多智之人了知塵勞本空。禪定現前彈指可超無學。雖不斷偷塵勞莫繫。時節既至要出便出。何言不可出耶。無恥禪流往往以此飾非。故如來仍以縱有多智等防之)。

邪道潛取以偷心為墮緣。邪通詃世非禪智不能發。今以禪智助偷必當墮落其類。上品精靈者盜日月之精華。竊天地之靈秀。附山托水惑人祭祀。邪神類也。中品妖魅者盜人物之津液。竊山林之氣潤。為魍為魎伺便作孽。邪鬼類也。下品邪人者賦性險曲。居心邪僻。諸魅所著者為精靈之所附。被妖魅之所迷。妄言欺世異行惑俗外道類也。此等亦由禪智盜業互相勝劣而感上中下異。

○彼等下成慢不歸。前前後後展轉相著。後後前前展轉稱師。故曰彼等羣邪亦有徒眾。被著增邪不自覺知。端坐受供居然如佛。故云各各自謂成無上道。首陳持犯利害竟。

二預辨妖佛教儀二。

一妖教詃世滋貪。二佛教捨身斷偷。

初三。

一正明妖教。二預防問難。三痛斥其非。

初。

我滅度後。末法之中多此妖邪熾盛世間。潛匿奸欺稱善知識。各自謂已得上人法。詃惑無識恐令失心。所過之處其家耗散。

滅後末法佛法陵夷時也。佛法陵夷妖邪得便故多熾盛世間。潛匿暗藏也。奸欺淫誑也。如想魔文云。潛行貪欲口中好言災祥變異。即潛匿奸欺也。信其教化搖蕩其心。故於彼稱善知識。此邪徒妄稱也。其徒既以知識見稱而彼即以菩薩自居。故各自謂已得上人法。上人即是菩薩。以居聲聞上故。此邪師自負也。無識者世間愚迷。詃惑者赫詐誘亂。如想魔文云。或言如來某處出世。或言劫火。或說刀兵。即詃惑無識也。恐令失心者。謂驚恐前人令其失於本心。亡其正見。聞某處佛出則求其誘引。聞劫火刀兵則望其救濟。傾財供奉甘心不惜。故令所過之處其家耗散。此正所謂呼諸魍魎請祈福祐。豈知夫果是真實終不能免哉。

二預防問難。

(恐有難云。所過之處其家耗散。既屬妖教所致佛教自應嚴禁。何故如來已向亦教比丘循方乞食。豈非令其所過之處其家耗散耶。故世尊以我教比丘等防之)。

我教比丘循方乞食。令其捨貪成菩提道。

循方乞食者。謂無論精麤但順其方之所有乞而食之。趣得支身。不妄求。不多求。離四邪命。故云捨貪。然貪為煩惱根本。根本既捨而枝末不生。煩惱既離而菩提可成。佛教令其如此豈妖教耗世恣貪者所可擬哉。

三痛斥其非。

諸比丘等不自熟食。寄於殘生。旅泊三界。示一往還。去已無返。

○云何賊人假我衣服。裨販如來造種種業。皆言佛法。却非出家具戒比丘為小乘道。

○由是疑誤無量眾生墮無間獄。

初承前顯正。言如我上說比丘所以不自熟食者。乃為成道業寄托最後之身。最後之身修道惟餘半世。故云殘生。既惟殘生住世不久。故云旅泊三界。正脈云。陸宿曰旅。水宿曰泊。言其在三界中如過客寄宿旅泊。尚何心於食哉。既無心於食而又乞食者。示此來人間乃一往而還之身。為斷欲界殘思尚需摶食資養。若殘思已盡去已再不復返。是則乞食一事亦出於不得已耳。

○云何下斥偽顯非。賊人者指出家邪宗。以能賊害佛法故也。假我衣服者謂身著佛製袈裟。裨販如來者謂裨販如來法度。裨助也。謂著衣以助販也。良以不著佛衣不能取信於人。販法為難故。造種種業者。謂詭言異行詃惑人心無所不至故。皆言佛法者自謂佛法應爾。此正裨販如來非法說法也。至於正信出家。具戒比丘。遵守佛制。乞食捨貪。而却非毀。以為拘泥小節是小乘道。此又障礙正修法說非法也。首言云何者乃是痛斥之語。意言比丘乞食尚出於不得已。乃云何竟有此等賊人。無間地獄蓋為若輩而設。

○由是下示以誤他。謂由是法說非法疑惑無量眾生毀正為邪。由是非法說法誤賺無量眾生執邪為正。弟子與師同為斷滅佛種。捨此身已俱應墮無間獄。所謂一盲引眾盲相牽入火坑者此耳。妖教詃世恣貪竟。

二佛教捨身斷偷二。

一教以捨身酬債。二教以斷偷成化。

初。

若我滅後。其有比丘發心決定修三摩地。能於如來形像之前。身然一燈燒一指節及於身上爇一香炷。我說是人無始宿債一時酬畢。長揖世間永脫諸漏。雖未即明無上覺路。是人於法已決定心。

○若不為此捨身微因。縱成無為必還生人酬其宿債。如我馬麥正等無。

初能捨債畢。佛世之人慧深障淺。或可捨身。或可不捨。故特約滅後言之。其有比丘等指宜修捨行人也。發心者發大乘心。決定者決定不移。修三摩地者修習耳根圓通。以能遙契如來無上菩提清淨涅槃故也。梵網云。若見新學菩薩應為說一切苦行。燒身燒臂燒指。若不燒身臂指供養諸佛非出家菩薩。故知發心決定修三摩地者宜先修捨行。必在形像前者為供養佛故。亦為仗承佛力銷宿障故。又為求佛證明除現執故。執障輕者則身然一燈。執障重者則燒一指節。(謂指頭之一節也)執障居中者則爇一香炷。大約然燈燒指燒香皆以自己執障輕重而為多少。務期銷斷而已。設或不能銷斷。雖盡燒全身而以供佛佛亦不受。徒受極苦空無所益。若更為邀名求利是謂重增盜貪則罪惡益甚矣。我說者顯蒙佛親印應不虗也。無始宿債一時酬畢者。謂從於無始以至今生。所有宿債未及酬者。皆仗佛力加持一時酬畢。以其是真精進真法供養諸如來故。此約銷障言之。我執盡則見思永斷。故云長揖世間。長揖謂永辭也。法執盡則無明亦亡。故曰永脫諸漏。永脫兼五住也。此約盡執言之。然雖曰銷障猶仗佛加。雖曰盡執唯是體空。以未能發妙耳門未得即明無上覺路。以無上覺路如五十五位乃圓通以後事故。是人於法已決定心者。謂自覺障盡執空於諸圓通法門信知必得。決定無疑心也。

○若不下不捨必酬。不為者謂執我我所。不能捨身作供。不得佛力加持。而言微因者謂對果說因。因則微矣。以能頓銷宿障。得決定心為最大故。縱得無為還生人中酬債者。以宿障未盡銷故。恐有不信故自引往事作證(按興起經。昔舍衛國毗蘭邑阿耆達王請佛與五百比丘。三月供齋。時有魔惑王心入宮躭荒五欲。供六日止。又值邑內饑饉乞食不得。時有馬師。減馬麥半供佛及僧。至九十日王乃醒悟。向佛求懺。舍利詢緣。佛言過去毗婆尸佛時有王請佛及僧。佛僧食已為病比丘請一分食過梵志山。梵志聞香詬曰。此髠頭沙門應食馬麥。何與甘饌。所教五百童子亦如是說。爾時梵志者今我身是。五百童子者今五百羅漢是。然此但因宿詬佛僧尚不免報。何況盜他財物。侵彼身分。自應酬債。要知化佛不屬業生。真佛離諸根量。喚誰受報。蓋為造業眾生示有果報。令生恐懼。故今引之以證宿債必酬。抑亦因此以見捨行之不可不修也)。

二教以斷偷成化。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後斷偷盜。是名如來先佛世尊第三決定清淨明誨。

若不捨身終還宿債。故勅以教世斷偷。以斷偷則無債可酬。無庸捨身矣。言後斷者顯淫為定障。殺乃違慈。應先斷故。是名等者。顯如是教化乃合如來清淨軌則。而化道得成。預辨妖佛教儀竟。

三確定三昧真似二。

一不斷終屬似定。二斷偷乃稱真實。

初。

是故阿難。若不斷偷修禪定者。譬如有人水灌漏巵欲求其滿。縱經塵劫終無平復。

承上呼名可知。不斷偷而修禪終屬似定。恐猶未明故以喻顯。譬如有人喻帶偷修禪之人。巵酒器。漏巵喻帶偷之心。水喻禪定理水。以禪定理水入於帶偷心中望其成就圓通。如以水灌漏巵欲求其滿相似。隨灌隨漏塵劫終無平復。喻隨定隨散禪定終不能成。所謂似三昧而非真三昧也。

二斷偷乃稱真實。

若諸比丘。衣鉢之餘分寸不畜。乞食餘分施餓眾生。於大集會合掌禮眾。有人捶詈同於稱讚。

○必使身心二俱捐捨。身肉骨血與眾生共。

○不將如來不了義說迴為己解。以誤初學。

○佛印是人得真三昧。

初遇可教機。若諸比丘者謂若於末世有諸比丘也。三衣具鉢誠不可少。設有餘者。雖分寸之微亦不畜積。如是之人必不盜他衣物。循方乞食趣得支身。設有餘分盡施饑餓眾生。如是之人必不盜他食物。常於大集會中合掌禮拜四眾。以深證實相平等人皆是佛。如是之人必不損人利己。有人嫌其煩凟捶打罵詈歡喜領受。同於稱讚。以深達怨親一致榮辱無關。如是之人必不為己傷他。此等皆可教之機也。

○必使下教令深修。遇如是機應教深修。故云必使身心等。二俱捐捨者。但是為利眾生不惜勞苦。如華嚴行願品云。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是也。身肉二句乃究極而進教之。言不惟二俱捐捨不惜勞苦。要必使身肉骨血發願與眾生共之。果能如此豈復有為自身而起盜事。為自心而萌盜念者哉。

○不將下預防問難。(恐有問云。大乘制心身行似乎無礙。小乘制身心動抑又何妨。若必令身心俱捐未免執法太嚴。恐失接引。故世尊以不將等防之)言大小兩乘。身心偏制皆為不了義教。若以此迴護過犯為自己解釋。恐初學信以為真反以誤彼。故示以不將。謂不可將不了義教迴為己解。以誤初學人也。

○末二句許得真定。佛印者顯不虗故。身心俱捐盜業不興。一念純真即圓通體。以是而修名真三昧。佛印其得者良有以耳。確定三昧真似竟。

四結依依違邪正。

如我所說名為佛說。不如此說即波旬說。

上明盜戒竟。

四妄戒(正脈云。妄語有二。發言不實為小妄語。妄稱證果為大妄語。此中所斷者大妄語也)四。

一首陳妄語之害。二預辨如來教儀。三確定證果能否。四結判依違邪正。

初(前三戒皆雙陳持犯利害。此中不言持利者有二義。一為避重繁故。二准上可知故)三。

一躡前標害。二列釋言意。三結指斷善。

初。

阿難。如是世界六道眾生。雖則身心無殺盜淫。三行已圓。若大妄語即三摩地不得清淨。成愛見魔失如來種。

如是者。總指前三已斷淫殺盜者。未了生死總屬世界中人。或從天道發心。或從人道發心等。故云六道眾生。身心無殺則慈行成就。身心無婬則梵行成就。身心無盜則捨行成就。故曰三行已圓。前皆許其出離生死。此欲奪之故置雖則等言。若大妄語等即奪其不出生死。三摩不清淨者以猶有貪供心故。貪久則癡愛日甚。妄久則邪見潛生。魔得其便。飛精附體。故致成愛見魔。既已成魔不自覺知。生同醉夢。死從淪溺。雖諸佛出世亦難相救。永沈生死求出無期。故云失如來種。

二列釋言意。

所謂未得謂得。未證言證。或求世間尊勝第一。謂前人言我今已得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道。辟支佛乘。十地地前諸位菩薩。

○求彼禮懺。貪其供養。

初別列其言。所謂者指釋之詞。謂指下所列。釋上大妄語也。言所謂大妄語者其語云何。即如未得謂得等是。未得謂得者。謂未得菩提自謂已得菩提。未證言證者。謂未證涅槃自言已證涅槃。後云況復法王如何妄竊乃痛斥乎此。或求世間等者。謂或復有人不敢以菩提涅槃妄稱。但求世間尊為殊勝第一。以是之故謂彼現前人言也。其言云何。謂初於凡夫人中但見初果為上故自謂已得須陀洹果。次於須陀洹中又見二果為上故自謂已得斯陀含果。次於斯陀含中又見三果為上故自謂已得阿那含果。次於阿那含中又見四果為上故自謂已得阿羅漢道。次於阿羅漢中又見緣覺獨覺為上故自謂已得辟支佛乘。後於小乘之中又見大乘為上故自謂已得十地聖人及地前三賢諸位菩薩。後云云何自稱得上人法蓋指斥乎此。

○末二句總釋其意。言此人必作如是等大妄語者。蓋為求彼前人向自禮拜懺悔。以便乘隙開示貪其供養。據此則不惟妄語亦兼偷盜。故下文名之為一顛迦也。

三結指斷善。

是一顛迦銷滅佛種。

○如人以刀斷多羅木。

○佛記是人永殞善根。無復知見。沈三苦海不成三昧。

初正指斷善。口作妄語。意貪供養。妄罪兼盜永失善根。故云是一顛迦。一顛迦亦云一闡提。此翻斷善根人也。善根既斷成佛無分。故云銷滅佛種。

○如人句借喻以明。南印土建那補羅國北有多羅林。三十餘里。樹葉長廣光潤。諸國書寫莫不採用。其樹若以刀斷不復再生。今取之以喻斷善根人銷滅佛種也。

○佛記下以法貼合。必言佛記者顯決定無異故。永殞善根無復正知正見。此正所謂銷滅佛種。合上斷多羅木也。沈三苦海者。沈淪三界生死。縱有禪智咸資魔業。故云不成三昧。首陳妄語之害竟。

二預辨如來教儀(不辨魔教等者。以正教既明自不惑於魔等教矣)四。

一佛勅兩乘密化。二如勅攝生不泄。三防問就便結斥。四教以斷妄成化。

初。

我滅度後。勅諸菩薩及阿羅漢。應身生彼末法之中。作種種形。度諸輪轉。

佛滅度後魔強法弱。故勅菩薩羅漢應身生彼。挽末法而扶正教。摧邪宗而救眾生也。作種種形者隨類現化。度諸輪轉者令出生死。所謂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說法也。

二如勅攝生不泄。

或作沙門。白衣居士。人王宰官。童男童女。如是乃至婬女寡婦姦偷屠販。

○與其同事稱讚佛乘。令其身心入三摩地。

○終不自言。我真菩薩真阿羅漢。泄佛密因輕言末學。

初雙現順逆。或作等即如佛所勅作種種形也。沙門謂出家二眾。白衣謂在家二眾。居士乃至童女俱如三十二應中說。此順行也。婬女寡婦如登伽母女類。姦偷屠販如鴦崛魔羅類。此逆行也。

○與其下同事攝化。同事者四攝中一。謂逆順染淨等事皆與之同故。正脈云。若同其類而不同其事。則矯拂其心不相順從故。假與同事意在得其歡心。以便與之稱讚佛乘。化其離邪定聚超不定聚成正定聚。故曰令其身心入三摩地。

○終不下不自泄言。若自言真是菩薩真阿羅漢者。必當泄露佛所密勅因由。以輕言與末世學者如此則有二失。一令妄想求加不務真修。二令高推聖境自生鈍置。由此所以不自言也。

三防問就便結斥。

唯除命終陰有遺付。

○云何是人惑亂眾生成大妄語。

初防問。(恐有問云。應化聖賢。垂教作則。既不自泄以何方便啟後世信耶。故世尊以此防之)言應化聖賢欲啟後世信者。唯除命終之際。然亦不可明明顯示。但於陰密之中有所遺付可耳。如豐干饒舌。杜順示偈之類。

○云何下結斥。言既惟許命終。且是陰付。云何是人未至命終之際便乃公然自稱。真為惑亂眾生成大妄語。阿鼻極苦不旋踵而至矣。

四教以斷妄成化。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後復斷除諸大妄語。是名如來先佛世尊第四決定清淨明誨。

言佛勅兩乘如是。汝教世人之修三摩地者。於既斷前三之後仍復斷大妄語。乃合如來清淨明誨。次前為第四也。預辨如來教儀竟。

三確定證果能否二。

一不斷不能證果。二斷妄乃能成就。

初。

是故阿難。若不斷其大妄語者。如刻人糞為栴檀形。欲求香氣無有是處。

○我教比丘直心道場。於四威儀一切行中尚無虗假。云何自稱得上人法。譬如窮人妄號帝王。自取誅滅。況復法王。如何妄竊。

○因地不真果招紆曲。求佛菩提。如噬臍人欲誰成就。

初喻明不能。脩禪乃欲成菩提。不斷妄乃罪惡之身。以罪惡之身修禪而欲成菩提。因果不類。故以刻人糞為栴檀喻之。形像雖似栴檀。氣味其實臭惡。故欲求香氣無有是處。喻帶妄脩禪之人外貌雖似法侶。內惑實同魔隊。故欲求證果斷不能也。

○我教下痛斥其罪。佛意正以不斷妄語不成菩提。故自昔華嚴以來。已向教諸比丘以直心為道場。如華嚴云。菩提妙法樹。生於直心地。淨名云。直心是道場無虗假故。前云十方如來同一道故。出離生死。皆以直心等。凡此者皆是以直心為道場義也。四威儀即行住坐臥。一切行即兩乘行門。言比丘遵。我所教。於行住坐臥之中兩乘行門之內有則言有。無則言無。尚無絲毫虗假。云何是人乃故違佛勅。自稱得須陀洹等諸上人法。其罪惡可勝言哉。譬如窮人等乃借喻以顯其罪也。三摩未成。性德未顯。故以窮人喻之。性德未顯。自稱賢聖。故以妄號帝王喻之。妄號帝王自取誅身滅門之禍。喻自稱賢聖自取阿鼻。喪法身斷善法也。況復二句乃以輕況重之意。言三乘賢聖尚不可盜竊其名。況復菩提涅槃乃出世法王之位。如何未得謂得。未證言證。而妄竊其名。其罪惡益甚可知。

○因地下結示不能。言自稱上人妄竊法王全是虗妄故曰因地不真。前云心言直故如是乃至地位中間永無諸委曲相。今既因地不真自然果招紆曲。如本期成佛而乃流入魔外。生遭王法死墮地獄。非紆曲而何哉。如是之人欲求菩提終不能及。故曰如噬臍人。噬謂以口咬也。口臍相遠欲噬莫及。喻因妄果真欲證終不能也。縱佛出世亦難接引。故曰欲誰成就。不斷不能證果竟。

二斷妄乃能成就。

若諸比丘心如直絃一切真實入三摩地永無魔事。我印是人成就菩薩無上知覺。

心如直絃者。謂心之直如絃之直也。夫心為四儀之主。心如直絃則四威儀中一切行門皆悉真實。所謂永無諸委曲相也。入三摩地永無魔事者。魔行險邪。今心直行真魔不得便故。成就菩薩無上知覺者謂魔不能擾。成就菩薩圓通心也。正脈云。菩薩無上知覺即圓通真因地心。然以因定果亦是無上菩提。確定證果能否竟。

四結判依違邪正。

如我所說名為佛說。不如此說即波旬說。

如我所說者。謂末世之人若有如我所說三戒之後復教斷妄者。即名佛說。當急從之。不如此說者。如言既斷前三妄語可以不斷。或言禪智現前妄語似應無礙者。即波旬說。宜深絕之。此如來欲令阿難將如來語傳示末法。保護真脩。令天魔不得其便也。別明持戒竟。

楞嚴經指掌疏卷七

京都拈華寺賢宗後學達天通理敬述

嗣法門人(興宗祖旺謄清懷仁祖毓較字)

三結示遠魔二。

一持本斷末。二絕塵遠魔。

初。

阿難。汝問攝心。我今先說入三摩地脩學妙門求菩薩道。要先持此四種律儀皎如冰霜。自不能生一切枝葉。心三口四生必無因。

準前阿難問云。欲攝其心入三摩地。云何令其安立道場。遠諸魔事。即為攝心入三摩地。故如來按定其意而結示之。意謂汝前問我攝心之法。意在入三摩地。我今先來所說。(即指四種明誨)即是入三摩地初心修學攝心最妙之門。是故凡有求菩薩道者。要先持此四種律儀。必使身心皎潔。如冰如霜。如是則是根本已枯。以淫殺盜妄屬根本戒故。根本既枯。枝葉無所依附。故曰自不能生。心三者。除前淫殺盜三。其餘貪瞋癡等一切差別煩惱。口四者。除前大妄語外。其餘妄言綺語惡口兩舌等一切差別惡業。皆為枝葉。故曰生必無因。據此則嚴持四禁。稱為脩學妙門者宜矣。

二絕塵遠魔。

阿難。如是四事若不遺失。心尚不緣色香味觸。一切魔事云何發生。

四事之中。少有不能持守。則名遺失。若不遺失。則心常住戒。縱遇塵境。無復流逸。故曰心尚不緣色香味觸。六塵舉四者。餘可例知故。一切魔事云何發生者。決言其必不能生。以魔托塵入。塵不緣而魔不得便故。教以持戒遠魔竟。

二令其誦呪除習三。

一指人勸教誦呪。二指呪驗其有功。三況顯除習無難。

初。

若有宿習不能滅除。汝教是人一心誦我佛頂光明摩訶薩怛多般怛羅無上神呪。

宿習者。宿世惑業種習也。任運而動。莫可禁制。非同現業。唯以持戒之力便能滅除。人固有終身持戒。而一朝失意者。蓋宿習使然。是必得神呪不思議力。乃可滅除。故勸其教以誦呪。呪是頂光化佛所說。故稱佛頂光明。亦借此以表尊勝破惑義故。摩訶薩怛多般怛囉。此云大白傘葢。大即藏性之體。橫徧竪窮。大而無外故。白即藏性之相。具恒沙德。清淨無染故。傘葢即藏性之用。出生佛法。蔭覆眾生故。既即藏性。持之可以成佛。故稱無上。又神用難思。餘呪莫及。亦無上義也。誦呪而曰一心者。有事有理。事一心則淨念相繼。諸緣不雜。理一心則諦觀藏性。念絕能所。良以呪是心呪。非一心不能相契。習從心發。唯了心乃可除滅。理事雙持。成功易致效速也。

二指呪驗其有功。

斯是如來無見頂相無為心佛從頂發輝。坐寶蓮華所說心呪。

○且汝宿世與摩登伽歷劫因緣恩愛習氣。非是一生及與一劫。我一宣揚。愛心永脫成阿羅漢。

初指呪顯勝。斯指上呪。是指下顯也。如來等者。顯能說人勝。言如來最勝。無見最妙。頂相最尊。無為心佛。即指頂光化佛。以頂光化佛。乃從如來無為心中現故。從頂三句。顯所說呪勝。從頂者。從化佛頂。發輝者。重放光明。後云頂放十道百寶光明。顯所說呪有破惑成智義故。坐寶蓮華。指化佛言。後云有化如來。坐寶華中。前云光中出生千葉寶蓮。有佛化身。結跏趺坐。顯所說呪有成因契果義故。所說稱心呪者。以是諸佛心印。其體即是如來藏故。

○且汝下驗其有功。神呪之功。難可思議。姑就近事驗之。故云且也。事在今時。緣因往昔。故云宿世。準登伽經阿難昔五百世與登伽為夫婦。今云歷劫因緣。據此即是以夫婦恩愛為因緣。但既云歷劫。又不止五百世耳。恩深愛重。熏習在心。生生世世。氣分不忘。名為習氣。而言非是一生及與一劫者。顯習氣深厚。難以解脫。如前云汝愛我心。我憐汝色。以是因緣。經百千劫。所以阿難登伽。纔一會遇。竟至淫躬撫摩。將毀戒體者。情有所自矣。我一宣揚等。文稍不足。具足應云。文殊持我神呪。纔一宣揚。登伽頓證三果。今又愛心永脫。成阿羅漢。則神呪之功。何其偉哉。

三況顯除習無難。

彼尚淫女無心修行。神力冥資速證無學。云何汝等在會聲聞求最上乘決定成佛。譬如以塵揚於順風。有何艱險。

彼尚淫女者。愛習正熾。無心脩行者。曾未對治。如是之人。蒙佛神呪之力。冥中資熏。尚能速證無學。況夫習氣微薄。已知對治。再加自誦神呪。自應除習成佛。故以云何等語而激勵之。在會聲聞者。兼有學及無學也。有學斷見。無學斷思。非比登伽尚為淫女。求最上乘者。已發大心。決定成佛者。誓期不退。非比登伽無心修行。此下應有而不誦呪四字。蓋是筆授之脫。言佛意以淫女無脩。蒙呪已得證果。云何汝等聲聞。發心成佛而不誦呪。乃深激其誦呪以除習也。果其誦呪。自能除習成佛。故向下以喻明之。譬如以塵等者。微塵至細。喻習氣。順風有力。喻佛呪。以微塵揚於順風。塵無不盡。喻習氣遇於佛呪。習無不除。有何艱險者。極言其除習成佛。無艱難險阻事也。先教遠魔除習竟。

二正示結壇行道二。

一就便略示。二因請詳示。

初二。

一略示結壇軌則。二略示行道儀式。

初二。

一重示嚴戒。二誦呪結壇。

初。

若有末世欲坐道場。先持比丘清淨禁戒。要當選擇戒清淨者第一沙門以為其師。若其不遇真清淨僧。汝戒律儀必不成就。

末世眾生。障緣偏熾。脩三摩地。非道場不可。故欲坐也。定因戒生。故教以先持禁戒。戒而言禁者。謂佛所禁制。理應遮止。絲毫無容犯故。清謂清其源。淨謂淨其流。如上所云。先持四種律儀。自不能生一切枝葉是也。但言持比丘戒者。意為引小入大。以比丘戒即菩薩戒之階梯故。又比丘有二。一菩薩比丘。二聲聞比丘。兩乘俱該也。持戒之事。前已詳明。今以就便重示。故從略耳。要當擇師者。無作戒體不易成故。如模印像模必端故。第一者。德蠟俱先。為眾所推。如此沙門。能和合成事。用以為師羯磨乃得成故。真清淨僧。如上所說。設有戒雖清淨而德臘不足。又或德臘並足而戒不清淨。二俱非真。雖遇如無。故為不遇。徒有羯磨之名。而無成事之實。故云汝戒律儀必不成就。

二誦呪結壇。

戒成已後。著新淨衣然香閒居。誦此心佛所說神呪一百八徧。然後結壇。建立道場。

戒成已後者。道器既完。魔不得便也。新衣以嚴其身。然香以熏其室。閒居以攝其心。如此誦呪者。神驗可致。惑習易除也。徧定百八者。表所治惑習之數。以一切眾生。煩惱惑習有百八故。結界立場之法。如後詳示中明。然結界立場。必先誦呪者。有二義。一謂治習淨根。壇儀乃現。二謂仗呪神功。遠諸魔事。有志行道者不可不知。略示結壇軌則竟。

二略示行道儀式三。

一求佛灌頂。二場中發願。三行道感佛。

初(准後文時當初七)。

求於十方現住國土無上如來放大悲光來灌其頂。

准後文。初七日中。有頂禮佛僧。誦呪圍壇。而不出其所求。今但出其所求。而不言禮誦。前後各以意含。言求不徒求。必假禮誦。禮誦無別。為求灌頂故。若釋其義者。求為運心禮誦。期其必應。此屬能感。十方者。東西南北四維上下。現住者。現坐道場成等正覺。無上者。圓實至尊超權越漸。此屬所感。光從大悲之心放出。故曰放大悲光。此屬能應。來灌其頂者。光灌以增其信。大悲以除其障。頂冠身心。灌其頂則身心受益。此屬所應。感應道交。而行道無慮矣。

二場中發願(准後文時在二七)。

阿難。如是末世清淨比丘若比丘尼白衣壇越。

○心滅貪淫持佛淨戒。於道場中發菩薩願。

初開許四眾。如是者。謂如我上說。結界建壇。唯許比丘為如是也。若壇儀已成。修習則不拘。故開許尼等。指在末世者。以立壇行道。原為末世眾生起見。出家二眾。持戒有素。故通稱清淨。檀越即在家二眾。不服壞色。故通稱白衣。然結界建檀。唯許比丘者。以尼眾無幹辦之力。白衣乏辯界之識故。壇成脩習。通許四眾者。以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可脩習。正脈云。雖不擇僧俗男女。決定各從其類。非混同一場也。

○心滅下嚴戒發願。心滅二句。一往通指四眾。謂俱應滅貪。俱應持戒。以貪淫為煩惱根本。故先言之。亦可心滅貪淫。指在家二眾。以彼不能全斷婬欲。但心滅過貪及邪貪可也。持佛淨戒。指出家二眾。以彼應遵佛制身心俱持絲毫無容犯故。又此與上科雖同教嚴戒。而所為不同。以上為結界建壇。此為發願行道故。教以場中發願者。以願能導行也。願有廣略。如後詳示中明。

三行道感佛(准後文時當三七)。

出入澡浴六時行道。如是不寐經三七日。我自現身至其人前。摩頂安慰令其開悟。

出入澡浴者。謂設遇二便。出已復入。必須澡浴其身。意恐稍有不淨。難以致應故。六時行道者。行道即是持呪。准後詳示中云。第三七中於十二時一向持呪。今云六時者。謂十二時中。除六時便誦外。惟取六時圍壇誦呪為行道故。如是不寐者。足知六時之外。餘時亦便誦也。經三七日者。謂既經第三七日。意指最後一日。請詳後文自知。我自現身等者。謂上已發願。此又行道。行願相資。足以致應故。摩頂以示攝授。安慰以施無畏。令其開悟者。教以奮起精進。解結修證。必至寂滅現前也。就便略示竟。

二因請詳示二。

一阿難述悟請詳。二如來詳示其法。

初。

阿難白佛言。世尊。我蒙如來無上悲誨心已開悟。自知脩證無學道成。

○末世脩行建立道場。云何結界。合佛世尊清淨軌則。

初自述已悟。承上既教持戒遠魔。又令誦呪除習。末復示以結壇行道。此等訓誨。皆出自如來至極悲心。故曰無上悲誨。言我蒙者。且說自己。以同聽異聞。餘者或悟未悟。未可定故。心已開悟者。謂如佛所說。略以領其概也。自知修證無學道成者。無學有二。一小乘四果。二大乘佛位。今就阿難。且約四果。謂阿難既已開悟。自知依之修證。雖不能即至佛位。而四果無學之道。聊可成矣。

○末法下請詳其法。末法修行。尺水丈波。建立道場。大非容易。必須結界如法。可保無虞。故問以云何等。意言諸佛世尊。因地脩行。自應有遠魔離障清淨軌則。必合此乃如法故。

二如來詳示其法二。

一正為詳示。二應問結答。

初二。

一詳示結壇軌則。二詳示行道儀式。

初五。

一塗壇定界。二內外莊嚴。三供養法式。四像設軌則。五空鏡方向。

初。

佛告阿難。若末世人願立道場。先取雪山大力白牛。食其山中肥膩香草。此牛惟飲雪山清水。其糞微細。可取其糞和合栴檀以泥其地。

○若非雪山其牛臭穢。不堪塗地。別於平原穿去地皮五尺以下取其黃土。和上栴檀沈水蘇合薰陸鬱金白膠青木零陵甘松及雞舌香。以此十種細羅為粉。合土成泥以塗場地。

○方圓丈六為八角壇。

初塗壇常法。(雪山近地。定當依用。故云常法)末世障重。非道場難以修習。故願立也。立場之地。恐有不淨。故須另塗。雪山有牛。其色白。其力大。先取之者。令其飲食如法。乃取糞和香以泥地也。雪山香草。豐肥油膩。以斯食牛。則其糞香而帶膩。用以塗地。不唯避臭。且以益其堅也。雪山清水。不濁不染。以斯飲牛。則其糞純而兼淨。以斯塗地。不惟無雜。而且益其潔也。其糞微細者。精微細妙。乃統上香膩純淨而總言之。既云可取。而又和合栴檀者。精微中益求精微。細妙中益求細妙故。以泥其地者。除其舊地。覆以新泥也。

○若非下塗壇變法。(雪山遠地。改用黃土。故云變法)若非雪山其牛臭穢者。以無香草可食清水可飲故。牛且臭穢。況於其糞。恐誤用獲罪。故以不堪塗地揀之。不就高阜。不取[土*幻]下。故云別於平原。以高阜恐堆積不淨。[土*幻]下恐聚流穢污也。穿去地皮等者。以地皮浮淺。恐非本來淨土。必至五尺以下。取其本淨黃土用之。又復和上栴檀等香者。以黃土雖淨無香氣故。十香性益出處俟考。細羅為粉者。粗則不能成泥。縱成泥亦不堪塗地也。

○方圓下定壇界相。方圓者。圓而有楞。丈六者。徑過丈六。為八角壇者。既有八角。則有八面。面各六尺四寸有餘。則徑過合有一丈六矣。然上云塗場。但是塗其地面。此云為八角壇。方乃起成壇相。不必定言築土。或木或石等。皆可為之。但量力求精可耳。

二內外莊嚴。

壇心置一金銀銅木所造蓮華。華中安鉢。鉢中先盛八月露水。水中隨安所有華葉。取八圓鏡各安其方圍繞華鉢。

○鏡外建立十六蓮華。十六香爐間華鋪設。莊嚴香爐。純燒沈水無令見火。

初壇心莊嚴。雖曰壇心。亦須偏外。讓出供毗盧處也。金銀銅木造華者。隨力所能或金或銀或銅等。皆可造之。亦可金銀銅木和合共造。如法華妙音品。有眾寶蓮華。皆以閻浮檀金為莖。白銀為葉。金剛為鬚。甄叔迦寶以為其臺之類。壇心置華者。預備安鉢故。華中安鉢者。預備盛水故。鉢中盛水。水安華葉者。用水浸華。不令萎敗故。必用八月露水者。露取其潔。八月露濃。得之易故。又露水即淨。八月秋空無塵。其露益淨也。隨安所有華葉者。春則春之所有。夏則夏之所有等。隨其時而安之。務使華葉相稱。圓鏡謂團圓鏡也。壇既以八面為式。故圓鏡亦取八枚。方各一枚。懸於虗空。故云各安其方。圍繞華鉢。自應并佛圍繞。取中聞佛像華鉢。映於八鏡。而八鏡各帶佛像華鉢之影。遞互相照。影現重重。略彰元境也。

○鏡外下近外莊嚴。(近外者。仍在壇內。但相近於外也)建立者。安供義。言壇分八面。面各內狹外廣。故內鏡惟八。而鏡外蓮華則有十六。謂八面居中八枝。八角居中八枝也。十六香爐間華鋪設者。謂面各二爐。鋪設於中角二華之間。與華相間故。莊嚴香爐者。以灰覆火。務令嚴好。純燒沈水者。取其香氣清幽。助發定心。若雜以餘香。則浮濁擾定心矣。無令見火者。香置灰上炙之。漸以自然。若見火生烟。則香氣粗濁。人且厭聞。況於佛聖。今之習俗。喜燒整箍大香。觀此宜知其非。

三供養法式。

取白牛乳置十六器。乳為煎餅。并諸沙糖油餅乳糜蘇合蜜薑純酥純蜜。於蓮華外各各十六。圍繞華外。以奉諸佛及大菩薩。每以食時。

○若在中夜。取蜜半升用酥三合。壇前別安一小火爐。以兜樓婆香煎取香水沐浴其炭。然令猛熾。投是酥蜜於炎爐內燒令烟盡享佛菩薩。

初日供法式。(日供皆有形之物。不同夜供。惟用酥蜜燒烟而已)白牛乳。謂雪山牛乳。置十六器者。用以作供。取其香潔故。餘有八味。一乳為煎餅。謂煎乳成餅也。二并諸沙糖。謂蔗汁熬糖如沙而味甘也。三油餅。謂以油和麵作餅而膩脆也。四乳糜。謂用乳和米作粥而甘粘也。五蘇合。謂和合眾香煎汁成膏。六蜜薑。謂以蜜浸薑味辛而甘。七純酥。謂乳粹成酥。八純蜜。謂華蕊成蜜。各各十六者。謂亦同牛乳各置十六器也。圍繞華外者。謂於十六蓮華之外。各有九味。三三成行而圍繞之。每以食時者。食時即日中之時。溫陵曰。佛以日中受食。故每日以日中致享。

○若在下夜供法式。(夜供者。佛不夜食。唯以酥蜜燒烟享之)若在中夜者。謂或於中夜作供也。蜜屬華蕊。其味香而清。酥屬身分。其味甘而濁。蜜取半升。酥用三合者。蓋欲以蜜之清。融彼酥之濁故。壇前別安一小火爐者。壇分八面。面面別安以備燒酥蜜用故。享器不宜過大。故火爐須小。又大則有礙行道。不便運用故。兜樓婆此云白茅香。用此煎水浴炭者。取其淨而芬故。恐為酥蜜所滅。故然令猛熾。投入也。享獻也。諸佛菩薩。不於中夜受食。故唯燒令烟盡。以氣致享。

四像設軌則。

令其四外徧懸幡華。於壇室中。四壁敷設十方如來及諸菩薩所有形像。

○應於當陽張盧舍那釋迦彌勒阿閦彌陀。諸大變化。觀音形像兼金剛藏安其左右。

○帝釋梵王烏芻瑟摩并藍地迦諸軍茶利與毗俱胝四天王等頻那夜迦。張於門側左右安置。

初外壇聖像。(外壇謂八角壇外。壇室中也)四外者。八角壇之四外。令其徧懸幡華者。莊嚴壇室。以備供聖像故。壇室即外壇也。外壇不必八角。但如殿堂。故惟四壁。敷設者。謂畫像則敷展。雕鑄等像則施設故。如來菩薩。主伴相參。十數之外。多少俱得。以經中原不言數故。又敷設雖云四壁。設有門窗礙處。亦惟間空敷設而已。

○應於下內壇聖像。當陽者。壇內正中。面向陽。與壇心華鉢相對。張謂張設。亦安供義。盧舍那。具云毗盧遮那。翻有三義。一曰徧一切處。法身也。二曰滿淨。自受用身也。三曰光明徧照。他受用身也。三身一名者。以同為真身故。真為應主。故居其中。下之四像。次外落一層。務使舍那高出。前後左右俱見。釋迦在毗盧前。面南正坐。以是本界主故。彌勒在毗盧後。面北正坐。以是當來主故。阿閦。具云阿閦鞞。此翻不動。在毗盧左。面東正坐。以是東方界主故。彌陀。具云阿彌陀。此云無量壽。亦云無量光。在毗盧右。面西正坐。以是西方界主故。諸大變化者。如明王變像。以文殊普賢等皆有明王像故。又諸大變化中。特標觀音及金剛藏者。顯二菩薩。必不可少。以觀音為圓通主。(以文殊選圓。二十五聖中唯取觀音故)金剛藏為護呪主故。(以後云。是呪常有八萬四千那由他恒河沙俱胝金剛藏王菩薩種族。一一皆有諸金剛眾而為眷屬。晝夜隨侍)安置左右者。謂諸大變化及觀音剛藏等。安置五佛左右。據此則五方有佛。四隅有菩薩。主伴相參。儼然一微妙境矣。

○帝釋下門側護法。帝釋忉利天主。梵王四禪天主。烏芻瑟摩火頭金剛。藍地迦青面金剛。軍茶利此云解怨結。亦金剛異名。如陀羅尼集經。有金剛軍茶利菩薩是也。毗俱胝此云徧滿千萬。毗盧神變經云。右邊毗俱胝。手垂數珠鬘。三目持髮髻。尊形猶皓素。四天王者。東持國。南增長。西廣目。北多聞。等該所統部落。以四大天王。各統二部鬼神故也。頻那。此云猪頭。夜迦。此云象鼻。二使者之名。張於門側者。門謂外壇之門。或唯前後。或兼左右。但隨有門處即便張供。門側謂門內兩旁也。張供之法。大抵以釋梵在前。一左一右。烏芻藍地次之。亦一左一右。軍茶俱胝又次之。亦一左一右。四大天王左右各二。頻那夜迦左右分供。故總云安置左右。以此皆有力外護。用以守壇護界。使魔不得便而行人得如法行道也。

五空鏡方向。

又取八鏡覆懸虗空。與壇場中所安之鏡方面相對。使其形影重重相涉。

八鏡亦團圓鏡也。覆懸虗空者。懸繫於上。而覆垂於下。其鏡自在虗空中故。壇中之鏡。圍繞毗盧及壇心華鉢。一方一枚。而面向於外。外壇之鏡。一方一枚。而面向於內。故曰方面相對。使其形影重重相涉者。昔賢首國師。嘗為天后以十圓鏡。置八隅上下。皆使相向。中安佛像。然燈照之。則鏡鏡現相。交羅齊映。以表剎海十界普容無盡之旨。今經亦爾。如內壇八鏡。內現毗盧華鉢之影。外現四佛及諸大變化。觀音剛藏。華鉢香爐之影。涉入外壇鏡中。外壇之鏡。外現十方如來菩薩。門側護法之影。內現幡華及行人禮拜供養之影。涉入內壇鏡中。又內壇之鏡。涉入外壇鏡中時。其體已帶外壇之影。外壇之鏡。涉入內壇鏡中時。其體亦帶內壇之影。又復內鏡與內鏡。隣次互現。外鏡與外鏡亦爾。是謂重重相涉。將使行人不離本處。徧入無量海會。籠絡萬象。齊歸方寸之中。一香一華。圓證無障礙門。一瞻一禮。頓入不思議境。非僅為美觀已也。(准古德於結壇軌則。一味約表法釋之。而於事相安置。全不眉目。遂令後之發心菩薩。結壇行道不合如來清淨軌則。及尋其所表之法。仍復茫然。理事雙失。空載虗文。今本疏於塗壇定界。內外莊嚴等。約事相一一詳釋。一目了然。庶使發心菩薩。結壇合制。行道如法。魔外不擾。利益速成。至於借事表法。溫陵獨得其旨。詳如正脈所引。茲不贅焉)詳示結壇軌則竟二詳示行道儀式四。

一初七禮誦行道。二二七專心發願。三三七精修致應。四百日悟證無疑。

初(廣前略示中求佛放光灌頂)。

於初七中至誠頂禮十方如來諸大菩薩阿羅漢號。恒於六時誦呪圍壇至心行道。一時常行一百八徧。

初七者。最初一七日也。必以七日者。如中陰托胎。七日一變。謂羯羅藍頞部曇等。菩薩發心行道。為托聖胎故。亦以七日為限。十方如來。佛寶也。菩薩羅漢。僧寶也。呪即大白傘蓋。法寶也。頂禮持誦者。為求光灌。如前略明中說。依起信復有二意。一為仗三寶真慈。增長信心。如起信論發起善根增長方便文云。謂勤供養禮拜三寶讚歎隨喜勸請諸佛。以愛敬三寶淳厚心故。信得增長。二為假三寶神威。却除魔障。如起信論修行精進門云。若人雖修信心。以從先世來。多有重罪惡業障故。為邪魔諸鬼之所惱亂。或為世間事務種種牽纏。或為病苦所惱。是故應當勇猛精勤。晝夜六時。禮拜諸佛。誠心懺悔。乃至常不休廢。得免諸障。頂禮而云至誠者。七種禮中。恭敬禮及起用禮也。誦呪而曰圍壇者。四念誦中。音聲念及真實義念也。(灌頂云。瑜伽中有四種念誦。一音聲念誦。出聲念也。二金剛念誦。合口默念三三摩提念誦。心念者是。四真實義念誦。如字修行。今既圍壇而誦。必是出聲。字字秘密。念絕思路。故是如字修行)又佛僧曰禮。必兼口稱。將欲誦呪。亦必先禮。二皆出自本心。各兼三業虔誠。否則不足以致效故。恒於六時者。晝三夜三。日日如是。至心行道者。以至誠心。行方便道。以此乃增信除障之方便故。一時常行者。每一時中。照常而行。勿得朝勤而夕情也。一百八徧者。長水曰。每一時中。誦心呪一百八徧。意指跢姪他下唵等數句為心呪。良以呪分五會。各成利益。至跢姪他下。乃統收五會精要之義而總持之。如五體不離一心。但舉其心。則五體俱隨矣。或有曰。初持全呪一徧。餘則推持心呪。亦無不可。但要三業相應。自能致驗。否則通持全呪百八。亦何益哉。是二二七專心發願(廣前略示中場中發願)。

第二七中。一向專心發菩薩願心無間斷。我毗奈耶先有願教。

上為增信除障。故六時禮誦。此為擴充其志。故專心發願。如起信論大願平等方便文云。所謂發願盡於未來。化度一切眾生。使無有餘。皆令究竟無餘涅槃。乃至云發是心故。則得少分見於法性。然既曰專心。則不雜禮誦。既曰一向。則不拘六時。以初心貴專故也。或有曰。此恐前行惰退。加願堅固其心。至於六時誦呪。同前無異。此葢未諭一向專心意故。菩薩願者。略則三願(斷惡修善度生)四願。(度生斷惱學法成道)廣則普賢十願。(禮敬諸佛等)淨行百四十願等。(睡眠始寤等)心無間斷者。七日之內。令心純熟。乃至成佛。無遺忘也。毗奈耶中。先有願教者。如律部中。凡有來求戒者。先令發願。言此欲其有所考稽。抑以見發願之不可廢耳。

三三七精修致應(廣前略示中六時行道感佛)。

第三七中。於十二時一向持佛般怛囉呪。

○至第七日。十方如來一時出現。鏡交光處承佛摩頂。

○即於道場脩三摩地。能令如是末世修學。身心明淨猶如琉璃。

○阿難。若此比丘本受戒師及同會中十比丘等。其中有一不清淨者。如是道場多不成就。

初一向持呪。於十二時者。六時圍壇。六時便持。不雜餘事。故云一向。欲修三摩。為求勝應。以驗成否。故持呪也。

○至第下蒙佛摩頂。第七日者。謂三七日中最後一日。據前略示中云。我自現身至其人前。此云十方如來一時出現。葢自他同一法身。佛既現身。諸佛亦現。前後互影故也。鏡交光處。承佛摩頂者。謂內鏡外鏡。遞互相照。己身佛身。一齊現於鏡中。摩頂之相。即於鏡交光處見故。

○即於下隨修必成。既獲勝應。驗知有成。故應即於道場。修三摩地。據此則三七日中。皆為修定方便。自此以後。乃入正修。古德有謂前三七中。亦具粗略定心。但兼禮念願呪。非不攝心反聞。蓋未深思夫一向及專心語故。能令等者。謂果能即修。自有佛力加被。能令如是之人。雖在末世修學。亦能證入也。既能證入。則根塵識心應念化成無上知覺。故曰身心明淨。以喻言之。猶如琉璃。以一切諸法無不影現於其中故。

○阿難下非機不就。若此比丘者。舉僧攝尼。舉出家例在家。以尼眾在家各有應受戒故。本受戒師。約比丘則三師七證。若白衣受戒。則惟和尚一人而已。同會比丘。即同壇修行人也。方等陀羅尼經云。行此法時。十人已還。然既曰已還。或八眾六眾皆可。今經亦爾。故曰十比丘等。其中者。通指受戒師及同行比丘之中。有一不淨。則道場不成。況夫有二有三。益知不可。要知道場不成。則佛聖不臨。龍天不護。正定難脩。妙悟難發。甚哉師友之不可不擇也。故四分律云。弟子知和尚犯戒。不應去受。雖受亦不得戒。古德云。設無同志。寧可獨行。不必強足十人。意有見於此耳。

四百日悟證無疑。

從三七後。端坐安居經一百日。有利根者不起於座得須陀洹。縱其身心聖果未成。決定自知成佛不謬。

從三七後。端坐安居。正前所謂即於道場修三摩地也。端坐者。正身跏趺。安居者。寂然不動。寂然不動。即是入流亡所。經一百日。自然動靜不生。有利根者。頓覺根性現前。動靜不生。永斷分別見惑。根性現前。位當少教入流。故云不起於座。得須陀洹。(此云入流。謂初見真諦。乍入聖流也)身心者。現前身心。尚未至於小乘四果。況夫大乘極果。故曰聖果未成。縱聖果未成。而根性既發。已見佛性。故云決定自知成佛不謬。通前正為詳示竟。

二應問結答。

汝問道場建立如是。

准前阿難問云。末法修行。建立道場。云何結界。今將結界建壇。并方便正修等法。一一詳示已竟。故應其所問而結答之曰。汝問道場建立如是。如是者。謂如上所說是也。然如上所說建壇之法。末世行之。誠為不易。故下文誦呪。亦許不入道場。而上文有一不淨。則云道場不成。是知有力者。固應如法建壇。無力者。只要持戒清淨。設若有壇無戒。反不如有戒無壇之為愈也。正示結壇行道竟。

三兼彰秘密神力三。

一阿難重請說呪。二如來說呪顯益。三會眾發願護持。

初三。

一自敘請由。二請說普利。三會眾佇聞。

初。

阿難頂禮佛足而白佛言。自我出家。恃佛憍愛。求多聞故未證無為。

○遭彼梵天邪術所禁。心雖明了。力不自由。

○賴遇文殊令我解脫。雖蒙如來佛頂神呪。冥獲其力。尚未親聞。

初恃愛未證。最小之弟。在俗即蒙憍愛。習氣未忘。故自敘出家猶恃。如佛云。汝我同氣情均天倫。其蒙佛憍愛之意已自可見。將謂如來惠以三昧。無勞自脩。故但求多聞。正以求多聞故。不務真修。所以方證初果。未得極證無為。言小乘以四果為極證故。

○遭彼下遇邪難脫。遭猶遇也。彼指摩登伽女。梵天邪術。即指先梵天呪。禁謂禁制其身。不能得脫也。手足宛然。見聞不惑。心觸客邪而不能動。故曰心雖明了力不自由。

○賴遇下蒙呪未聞。頂光化佛說呪。文殊持呪救護。阿難因而得脫。今但云賴遇文殊令脫者。舉能持人。以攝所持呪故。蒙呪得脫。實不自知。故云冥獲其力。真言秘語。并非面聆。故曰尚未親聞。此請呪之由也。

二請說普利。

惟願大慈重為宣說。悲救此會諸修行輩。

○末及當來在輪迴者承佛密音身意解脫。

初為現會請。尚未親聞。故惟願大慈重說。不唯為己。故兼云悲救此會諸修行輩。即指此會三乘。行芳見嫉。志潔蒙垢。難進易退。多學少成。故須求佛大悲。說呪救護。

○末及下為未來請。末猶後也。言如來果其重說。又不惟現會蒙救。且能展轉流通。後及當來也。凡外分段正熾。權小變易未離。均名在輪迴者。既在輪迴。寧無魔障。故亦須承佛密音。乃可以保護身意。離邪網。出魔罥。得解脫耳。

三會眾佇聞。

於時會中一切大眾普皆作禮。佇聞如來秘密章句。

會中大眾。親見阿難蒙救。信知呪力難思。故聞阿難代請。作禪敬佇。呪稱秘密章句者。只許標列章段。分析句逗。不可妄自論量。強為解釋。故古德謂其如軍中號令。無敢私洩也。阿難重請說呪竟。

二如來說呪顯益三。

一說前現相。二正說神呪。二顯示利益。

初。

爾時世尊。從肉髻中涌百寶光。光中涌出千葉寶蓮。有化如來坐寶華中。頂放十道百寶光明。一一光明皆徧示現十恒河沙金剛密跡。擎山持杵徧虗空界。

○大眾仰觀畏愛兼抱。求佛哀祐。一心聽佛無見頂相放光如來宣說神呪。

初現說呪相。肉髻即是佛頂。以如來頂肉隆起。其色紅赤。在青螺紺髮正中。其相如髻。名肉髻相。而頂不可見。名無見頂。準前敘分及上誦呪除習中皆言頂。(敘分云。於時世尊。頂放百寶無畏光明。上云斯是如來無見頂相。無為心佛所說)此則但言髻。不言頂者。以頂依於髻。言髻即兼頂故。若作表法者。髻在佛頭為最勝。頂稱無見為最妙。從中涌光者。正表所說神呪。最勝無有上。最妙不可見故。光稱百寶者。光具百寶之色。正表所說神呪。無善不備。無利不成故。又光有破暗照物之功。表呪有破惑明真之用。既有破惑明真之用。則能出生無礙圓因。故以涌出千葉寶蓮表之。既能出生無礙圓因。自能成就無為妙果。故又以化佛坐寶華中表之。後文云。十方如來因此呪心得成無上正徧知覺是也。頂乃化佛之頂。表所說神呪。仍復超出無為妙果。言語道斷。心行處滅。獨為最勝中最勝頂法。後文云。亦說此呪。名如來頂是也。從頂放光。光分十道。具百寶色者。表所說神呪。既為最勝中最勝頂法。必能具足恒沙妙用。出生十法界無障礙智。智各互具。無生不利。後文云。十方如來乘此呪心。坐寶蓮華。應微塵國。十方如來含此呪心。於微塵國。轉大性輪。乃至十方如來依此呪心。能於十方。拔濟羣苦等是也。光中徧現十恒河沙金剛密跡等者。表所生十法界智。不惟智各互具無生不利。且智智各具恒沙威德神力無魔不摧。後文云。十方如來執此呪心。降伏諸魔。制諸外道是也。金剛而曰密跡者。謂內秘菩薩之德。外現金剛之跡。擎山制外。持杵降魔。密行化道。故曰金剛密跡。用表呪具威力。固其宜焉。

○大眾下現聽呪相。法會大眾。見佛從頂放光。光中化佛。化佛復從頂中放光。事出希有。理超情量。言語之所不到。心思之所不及。惟有景仰觀察而已。既見光聚百寶之色。復見金剛密化之跡。折攝並現。畏愛交興。故曰兼抱。謂二情兼抱於懷也。愛則求佛哀愍攝授。畏則求佛保佑護持。攝授護持總賴神呪。故專一其以而聽宣說。前云斯是如來無見頂相。無為心佛。從頂發輝。坐寶蓮華。所說心呪。今云佛無見頂。即前如來無見頂相。放光如來者。謂佛頂放光。光中所現如來。即前無為心佛。不言從頂發輝。坐寶蓮華者。但顯能說人勝。則所說法勝。不待表而知故。說前現相竟。

二正說神呪。

(古德云。翻譯經呪有四例。一音字俱翻。如諸經文。二音字俱不翻。如經籤火字。三翻音不翻字。如佛胷卍字。四翻。字不翻音。如諸呪語。今當第四。又有五種不翻。一秘密不翻。如諸經呪語。二多含不翻。如薄伽梵六義等。三此方無不翻。如閻浮樹等。四順古不翻。如阿耨菩提等。五尊重不翻。如般若等。今當第一。是故此呪無容翻譯。正脈云。秘呪非但只是梵語。仍是一切賢聖秘密之言。蓋梵語此方不曉。而天竺之人皆能曉解。至於秘呪。非但天竺常人不知。理應下位聖賢。不達上位之呪。大端聖賢弘化。例有顯密二教。如醫療病。率有二途。一者授方。則顯說病源藥性及炮製之法。如佛顯教。二者授藥。則都不顯說。但惟與藥令服愈病而已。不必求知何藥何治。如佛密教。故今秘呪正同授藥。不必求解。若解生則呪喪矣)二。

一別分五會。二總出呪心。

初五。

一第一會。二第二會。三第三會。四第四會。五第五會。

初。

南無薩怛他。蘇伽多耶。阿羅訶帝。三藐三菩陀寫 薩怛他。佛陀俱知瑟尼釤 南無薩婆勃陀勃地。薩跢鞞弊(毗迦切)南無薩多南。三藐三菩陀。俱知南 娑舍囉婆迦僧伽喃 南無盧雞阿羅漢跢喃 南無蘇盧多波那南 南無娑羯唎陀伽彌喃 南無盧雞三藐伽跢喃 三藐伽波囉。底波多那喃 南無提婆離瑟赧 南無悉陀耶。毗地耶。陀囉離瑟赧 舍波奴揭囉訶。娑訶娑囉摩他喃 南無跋囉訶摩泥 南無因陀囉耶 南無婆伽婆帝 盧陀囉耶 烏摩般帝 娑醯夜耶 南無婆伽婆帝 那囉野拏耶 槃遮摩訶。三慕陀囉 南無悉羯唎多耶 南無婆伽婆帝 摩訶迦囉耶 地唎般剌那伽囉 毗陀囉波拏迦囉耶 阿地目帝 尸摩舍那泥。婆悉泥 摩怛唎伽拏 南無悉羯唎多耶 南無婆伽婆帝 多他伽跢俱囉耶 南無般頭摩俱囉耶 南無跋闍囉俱囉耶 南無摩尼俱囉耶 南無伽闍俱囉耶 南無婆伽婆帝 帝唎茶。輸囉西那 波囉訶囉拏囉闍耶 跢他伽多耶 南無婆伽婆帝 南無阿彌多婆耶 哆他伽多耶 阿囉訶帝 三藐三菩陀耶 南無婆伽婆帝 阿芻鞞耶 哆他伽多耶 阿囉訶帝 三藐三菩陀耶 南無婆伽婆帝 鞞沙闍耶。俱嚧吠柱唎耶 般囉婆囉闍耶 跢他伽多耶 南無婆伽婆帝 三補師毖多 薩憐捺囉剌闍耶 跢他伽多耶 阿囉訶帝 三藐三菩陀耶 南無婆伽婆帝 舍雞耶母那曳 跢他伽多耶 阿囉訶帝 三藐三菩陀耶 南無婆伽婆帝 剌怛那雞都囉闍耶 哆他伽多耶 阿囉訶帝 三藐三菩陀耶 帝瓢南無薩羯唎多 翳曇婆伽婆多 薩怛他。伽都瑟尼釤 薩怛多。般怛嚂 南無阿婆囉視躭 般囉帝揚岐囉 薩囉婆。部多揭囉訶 尼羯囉訶。羯迦囉訶尼 跋囉毖地耶。叱陀你 阿迦囉密唎柱 般唎怛囉耶。儜揭唎 薩囉婆。槃陀那。目叉尼 薩囉婆突瑟吒 突悉乏。般那你。伐囉尼 赭都囉。失帝南 羯囉訶。娑訶薩囉若闍 毗多崩。娑那羯唎 阿瑟吒冰舍帝南 那叉剎怛囉若闍 波囉薩陀那羯唎 阿瑟吒南 摩訶揭囉訶若闍 毗哆崩薩那羯利 薩婆舍都嚧你。婆囉若闍 呼藍突悉乏。難遮那舍尼 毖沙舍。悉怛囉 阿吉尼。烏陀迦囉若闍 阿般囉視多具囉 摩訶般囉戰持 摩訶疊多 摩訶帝闍 摩訶稅多闍婆囉 摩訶跋囉槃陀囉。婆悉你 阿唎耶多羅 毗唎俱知 誓婆毗闍耶 跋闍囉摩禮底 毗舍嚧多 勃騰罔迦 跋闍囉。制喝那阿遮 摩囉制婆。般囉質多 跋闍囉擅持 毗舍囉遮 扇多舍鞞提婆。補視多 蘇摩嚧波 摩訶稅多 阿唎耶多囉 摩訶婆囉阿般囉 跋闍囉。商羯囉制婆 跋闍囉。俱摩唎 俱藍陀唎 跋闍囉。喝薩多遮 毗地耶。乾遮那。摩唎迦 啒蘇母。婆羯囉跢那 鞞嚧遮那俱唎耶 夜囉菟瑟尼釤 毗折嚂婆摩尼遮 跋闍囉迦那。迦波囉婆 嚧闍那。跋闍囉頓稚遮 稅多遮。迦摩囉 剎奢尸。波囉婆 翳帝。夷帝 母陀囉羯拏 娑鞞囉懺 掘梵都 印兔那 麼麼寫

古本云。誦至此處。稱弟子某甲受持。故以此前為第一會。

二第二會。

烏[合*牛] 唎瑟揭拏 般剌舍悉多 薩怛他 伽都瑟尼釤 虎[合*牛]都嚧雍 瞻婆那 虎[合*牛]都盧雍 悉躭婆那 虎[合*牛]都嚧雍 波囉瑟地耶。三般叉拏羯囉 虎[合*牛]都盧雍 薩婆藥叉。喝囉剎娑 揭囉訶若闍 毗騰崩。薩那羯囉 虎[合*牛]都盧雍 者都囉。尸底南 揭囉訶娑訶薩囉南 毗騰崩。薩那囉 虎[合*牛]都盧雍 囉叉 婆伽梵 薩怛他 伽都瑟尼釤 波囉點闍吉唎 摩訶娑訶薩囉 勃樹娑訶薩囉。室唎沙 俱知娑訶薩泥。帝[口*隸] 阿弊提視婆唎多 吒吒甖迦 摩訶跋闍盧陀囉 帝唎菩婆那 曼茶囉 烏[合*牛] 莎悉帝薄婆都 麼麼 印兔那。麼麼寫。

古本云至此處。准前稱弟子某甲。受持回向。故以此前為第二會。

三第三會。

囉闍婆夜 主囉跋夜 阿祇尼婆夜 烏陀迦婆夜 毗沙婆夜 舍薩多囉婆夜 婆囉斫羯囉婆夜 突瑟叉婆夜 阿舍你婆夜 阿迦囉。密唎柱婆夜 陀囉尼。部彌劒。婆伽波陀婆夜 烏囉迦。婆多婆夜 剌闍檀茶婆夜 那伽婆夜 毗條怛婆夜 蘇波囉拏婆夜 藥叉揭囉訶 囉叉私揭囉訶 畢唎多揭囉訶 毗舍遮揭囉訶 部多揭囉訶 鳩槃茶揭囉訶 補丹那揭囉訶 迦吒補丹那揭囉訶 悉乾度揭囉訶 阿播悉摩囉揭囉訶 烏檀摩陀揭囉訶 車夜揭囉訶 醯唎婆帝揭囉訶 社多訶唎南 揭婆訶唎南 嚧地囉訶唎南 忙娑訶唎南 謎陀訶唎南 摩闍訶唎南 闍多訶唎女 視比多訶唎南 毗多訶唎南 婆多訶唎南 阿輸遮訶唎女 質多訶唎女 帝釤薩鞞釤 薩婆揭囉訶南 毗陀耶闍 瞋陀夜彌 雞囉夜彌 波唎跋唎者迦。訖唎擔 毗陀夜闍 瞋陀夜彌 雞囉夜彌 茶演尼。訖唎擔 毗陀夜闍 瞋陀夜彌 雞囉夜彌 摩訶般輸般怛夜。嚧陀囉。訖唎擔 毗陀夜闍 瞋陀夜彌 雞囉夜彌 那囉夜拏。訖唎擔 毗陀夜闍 瞋陀夜彌 雞囉夜彌 怛多伽嚧茶西。訖唎擔 毗陀夜闍 瞋陀夜彌 雞囉夜彌 摩訶迦囉。摩怛唎伽拏。訖唎擔 毗陀夜闍 瞋陀夜彌 雞囉夜彌 迦波唎迦。訖唎擔 毗陀夜闍 瞋陀夜彌 雞囉夜彌 闍耶羯囉。摩度羯囉。薩婆囉他娑達那。訖唎擔 毗陀夜闍 瞋陀夜彌 雞囉夜彌 赭咄囉。婆耆你訖唎擔 毗陀夜闍 瞋陀夜彌 雞囉夜彌 毗唎羊。訖唎知。難陀雞沙囉。伽拏般帝索醯夜。訖唎擔 毗陀夜闍 瞋陀夜彌 雞囉夜彌 那揭那舍囉婆拏。訖唎擔 毗陀夜闍 瞋陀夜彌 雞囉夜彌 阿羅漢。訖唎擔 毗陀夜闍 瞋陀夜彌 雞囉夜彌 毗多囉伽。訖唎擔 毗陀夜闍 瞋陀夜彌 雞囉夜彌 跋闍囉波你。具醯夜。具醯夜。迦地般帝。訖唎擔 毗陀夜闍 瞋陀夜彌 雞囉夜彌 囉叉罔 婆伽梵 印兔那麼麼寫

古本云。至此依前稱弟子某甲回向。故以此前為第三會。

四第四會。

婆伽梵 薩怛多。般怛囉 南無粹都帝 阿悉多。那囉剌迦 波囉婆。悉普吒 毗迦薩怛多。鉢帝唎 什佛囉。什佛囉 陀囉陀囉 頻陀囉。頻陀囉 瞋陀瞋陀 虎[合*牛]。虎[合*牛] 泮吒。泮吒。泮吒。泮吒。泮吒 娑訶 醯醯泮 阿牟迦耶泮 阿波囉提訶多泮 婆囉波囉陀泮 阿素囉。毗陀囉。波迦泮 薩婆提鞞獘泮 薩婆那伽獘泮 薩婆藥叉獘泮 薩婆乾闥婆獘泮 薩婆補丹那獘泮 迦吒補怛那獘泮 薩婆突狼枳帝獘泮 薩婆突澀比[口*((禾*ㄉ)/牛)]。訖瑟帝獘泮 薩婆什婆唎獘泮 薩婆阿播悉摩[口*((禾*ㄉ)/牛)]獘泮 薩婆舍囉婆拏獘泮 薩婆地帝雞獘泮 薩婆怛摩陀繼獘泮 薩婆毗陀耶。囉誓遮[口*((禾*ㄉ)/牛)]獘泮 闍夜羯囉。摩度羯囉。薩婆囉他。娑陀雞獘泮 毗地夜。遮唎獘泮 者都囉。縛耆你獘泮 跋闍囉。俱摩唎。毗陀夜。囉誓獘泮 摩訶波囉丁羊。叉耆唎獘泮 跋闍囉商羯囉夜。波囉丈耆囉闍耶泮 摩訶迦囉夜。摩訶末怛唎迦拏。南無娑羯唎多夜泮 毖瑟拏。婢曳泮 勃囉訶牟尼曳泮 阿耆尼曳泮 摩訶羯唎曳泮 羯囉檀持曳泮 蔑怛唎曳泮 嘮怛唎曳泮 遮文茶曳泮 羯邏囉怛唎曳泮 迦般唎曳泮 阿地目質多。迦尸摩舍那。婆私你曳泮 演吉質 薩埵婆寫 麼麼 印兔那。麼麼寫

古本云。至此依前稱名迴向。故以此前為第四會。

五第五會。

突瑟吒質多 阿末怛唎質多 烏闍訶囉 伽婆訶囉 嚧地囉訶囉 婆娑訶囉 摩闍訶囉 闍多訶囉 視毖多訶囉 跋略夜訶囉 乾陀訶囉 布史波訶囉 頗囉訶囉 婆寫訶囉 般波質多 突瑟吒質多 嘮陀囉質多 藥叉揭囉訶 囉剎娑揭囉訶 閉[口*隸]多揭囉訶 毗舍遮揭囉訶 部多揭囉訶 鳩槃茶揭囉訶 悉乾陀揭囉訶 烏怛摩陀揭囉訶 車夜揭囉訶 阿播薩摩囉。揭囉訶 宅祛革。茶耆尼揭囉訶 唎佛帝揭囉訶 闍彌迦揭囉訶 舍俱尼揭囉訶 姥陀囉。難地迦揭囉訶 阿藍婆揭囉訶 乾度波尼揭囉訶 什伐囉。堙迦醯迦 墜帝藥迦 怛[口*隸]帝藥迦 者突託迦 昵提什伐囉 毖釤摩什伐囉 薄底迦 鼻底迦 室隷瑟密迦 娑你般帝迦 薩婆什伐囉 室盧吉帝 末陀鞞達嚧制劍 阿綺嚧鉗 目佉嚧鉗 羯唎突嚧鉗 揭囉訶 揭藍羯拏輸藍 憚多輸藍 迄唎夜輸藍 末麼輸藍 跋唎室婆輸藍 毖栗瑟吒輸藍 鄔陀囉輸藍 羯知輸藍 跋悉帝輸藍 鄔盧輸藍 常迦輸藍 喝悉多輸藍 跋陀輸藍 娑房盎伽。般囉丈伽輸藍 部多毖跢茶 茶耆你。什婆囉 陀突嚧迦。建咄嚧吉知。婆路多毗 薩般嚧。訶凌伽 輸沙怛囉 娑那羯囉 毗沙喻迦 阿耆尼烏陀迦 末囉鞞囉。建多囉 阿迦囉。密唎咄。怛歛部迦 地唎囉吒 毖唎瑟質迦 薩婆那俱囉 肆引伽獘 揭囉唎藥叉 怛囉芻 末囉視 吠帝釤 娑鞞釤 悉怛多。鉢怛囉 摩訶跋闍。嚧瑟尼釤 摩訶般賴丈耆藍 夜波突陀 舍喻闍那 辮怛隷拏 毗陀耶。槃曇迦嚧彌 帝殊槃曇迦嚧彌 般囉毗。陀槃曇迦嚧彌

下是呪心。故此前為第五會。(按灌頂疏。第一會。名毗盧真法會。第二會名釋尊應化會。第三會。名觀音合同會。第四會名剛藏折攝會。第五會名文殊弘傳會。今不用者。以名依呪立。呪既未能譯釋。名又何敢妄定。即灌頂譯釋五會呪義。非不有理可據。但以梵音相似者。重重引證。而釋義之中。却又異說各岐。反令人不敢信受。況既稱秘密。無如不釋為妙)別分五會竟。

二總出呪心。

(長水云跢姪他前。但是歸命諸佛菩薩。眾聖賢等。及敘呪願加被。離諸惡鬼病等諸難。至唵字下方說呪心。即是秘密首楞嚴也)。

跢姪他 唵 阿那隷 毗舍提鞞囉 跋闍囉陀唎 槃陀槃陀你 跋闍囉。謗尼泮 虎[合*牛]都盧甕泮 娑婆訶

首句先以標說。哆姪他。或云怛姪他。或云怛你也他。或云跢地耶他。或云噠爹牙塔。瑜伽集云即說呪曰。名義集翻為所謂。皆標定起說之義。

○唵字下正說呪心。正脈云。秘呪雖不可作解。然有三力應知。一者理法力。謂一字中具含無邊妙理。故能總一切法持無量義。而稱為陀羅尼。如世稱乾之四德。亦可避凶致祥。二者威德力。謂諸佛菩薩。一切權實聖賢。道德威神。不可思議。故令稱名持念者。有求皆遂。如世間有勢力人。亦可假其名聲。伏惡脫難。三者實語力。謂諸佛菩薩。一切聖賢。起大悲心。說誠實語。呪願眾生。其應如響。如世間真修行人。亦能呪願吉凶。隨言成就。愚謂今此呪心。於三力中正屬第一。亦兼第三。若前之五會。似唯第二力也。

○後三字結成利益。娑婆訶。或云薩婆訶。或云莎嚩訶。或但云莎訶。賢首疏云。唐翻速成。謂令我所作速成就故。名義集云。此翻善說。又云散去。謂所說皆善。一切災惡悉散去故。皆結成義也。然此段既稱呪心。則是五會中精要之義。如有力通前俱持。固為盡善。設或無力。則但持此。確信功極自收成效。(右呪中為句。從古不同。按正脈為句多長。灌頂為句多短。大率密呪亦同顯經。有句有逗。蓋正脈留句遺逗。灌頂以逗為句耳。今本疏為句多依正脈。恐遺灌頂。又依彼疏從旁用圈別之。其間亦有與二疏俱不同者。乃以私意折衷。亦不敢自以為是。俟後有深通梵呪者。再請慈正。又古德於每句下。用一二等數計之。今本疏惟以斷處為句。不用一二等數者。以未敢必以為句故)正說神呪竟。

三顯示利益二。

一諸佛要用。二眾生利賴。

初三。

一指呪總標。二別顯二用。三結示無盡。

初。

阿難。是佛頂光聚悉怛多般怛囉秘密伽陀微妙章句。出生十方一切諸佛。十方如來因此呪心得成無上正徧知覺。

佛頂光聚四字。指說呪處。以是呪原從佛頂光中。化佛說故。又借此以顯最勝無上。最妙無見義也。光而言聚者。以燄網交羅。如大火聚故。悉怛多般怛囉六字。出所說名。連摩訶義。已如前說。今缺摩訶。惟約白傘蓋義。當以起信二門釋之。一者白為眾色之本。即是心真如門。以真如門約心性不變義說。故名為白。二者傘蓋為展覆之具。即是心生滅門。以生滅門約心性隨緣義說。故名傘蓋。若此則兼帶摩訶釋者。摩訶翻大。即是一心。起信云。是心則攝一切世間出世間法。故名為大。呪以此名者。顯呪中所詮。即同起信中一心二門義故。若依本經。則白者彌滿清淨。中不容他。即空如來藏。傘蓋者。籠羅萬有。蔭覆十虗。即不空如來藏。彌滿清淨中不容他。不妨籠羅萬有蔭覆十虗。籠羅萬有蔭覆十虗。不礙彌滿清淨中不容他。即空不空如來藏。三藏不離一心。故名為大。據此則世出世間一切諸法。無邊妙義。無量妙門。一呪之中攝無不盡。宜乎其無惡不摧。無善不成。諸佛依此出生。眾生賴此得安隱也。秘密微妙四字。顯所詮義。一切眾生所不能知。故稱秘密。唯佛與佛乃能究盡。故稱微妙。伽陀章句四字。指能詮體。伽陀者。顯呪體有頌。章句者。顯呪體有章段有句逗也。出生十方諸佛者。顯此呪乃密示如來密因義故。十方如來因此成正覺者。顯此呪乃密示修證了義菩薩萬行首楞嚴義故。起信云。一切諸佛本所乘故。一切菩薩皆乘此法到如來地故。即斯義也。

二別顯二用二。

一降魔證真轉輪用。二從本垂跡利後用。

初。

十方如來執此呪心降伏諸魔制諸外道。

○十方如來乘此呪心坐寶蓮華應微塵國。

○十方如來含此呪心於微塵國轉大法輪。

初降魔制外用。謂十方如來。將欲證真。多為魔外所擾。不能速成。執持此呪。則一念不動。且此呪是諸佛心印。持之者必為諸佛護念。以是二力。(自力佛力)故能降魔制外。以念不動。則魔外不得其便。佛護念則魔外不能近故。

○十方下證真現報用。謂魔外不擾。剎那證真。現盧舍那。徧入華藏。故云坐寶蓮華。應微塵國。言寶蓮華者。即華藏世界中諸剎種也。一一剎種。各有二十層數。一一層數。各有如彼數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佛剎圍繞。今云應微塵國者。且約總數言之。而言乘呪心者。以此呪心即是諸佛真法身故。

○十方下依報轉輪用。謂十方如來。依報身欲轉法輪。必於無礙智中含此呪心。以此呪心即是無量法門體故。依體轉法。法乃無盡。由此故能於微塵國轉大法輪。法輪言大者。以是無上根本法輪。一切教法無不從此出故。又以唯被法身大士。諸聲聞等。有眼不見有耳不能聞故。

○二從本垂跡利後用三。

一跡示兩利。二跡示證果。三跡示付法。

初四。

一記他自記。二拔苦濟難。三事師近佛。四攝授親因。

初(自下皆迹門中事。若不然者。而上文既說乘此呪心坐寶蓮華。應微塵國。已是成佛。而下文又說誦此呪心。成無上覺。則前後重複矣。思之)。

十方如來持此呪心能於十方摩頂授記。

○自果未成亦於十方蒙佛授記。

初在果記他。十方如來。約從本垂跡。現應化身言之。持此呪心。加被菩薩。令其當來成佛。故能於十方界摩頂授記。正脈云。此可喻蜾蠃呪螟蛉也。

○自果下在因蒙記。自果未成者。約示在因門言之。現菩薩跡。故亦仗此呪心。十方蒙記(問。既是示現。何假呪力。答此有三義。一為顯神呪功能。二為彼實行作則。三為諸不信作證。由此所以雖不須呪。無妨示現持呪)。

二拔苦濟難。

十方如來依此呪心能於十方拔濟羣苦。所謂地獄餓鬼畜生盲聾瘖瘂冤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五陰熾盛大小諸橫同時解脫。

○賊難兵難王難獄難風火水難饑渴貧窮應念消散。

初能拔眾苦。十方如來。亦跡示應化也。依此呪心。能拔羣苦者。或教以自持。或代為呪願。仗呪神威。百靈呵護。超苦海躋康衢故。所謂者。指釋之詞。謂指下十種。釋上羣苦也。十種者。一曰地獄。有八寒八熱等苦。二曰餓鬼。有針咽炬口等苦。三曰畜生。有宰割負重等苦。四曰盲聾瘖瘂。有色聲莫辨等苦。五曰冤憎會遇。有彼此報復等苦。六曰恩愛別離。有悲哀慘傷等苦。七曰有求不得。有面慚心愧等苦。八曰五陰熾盛。有生老病死等苦。九曰大橫。(如藥師九橫等)有夭折天年等苦。十曰小橫。有災禍干連等苦。然橫分大小者。以性命有關無關異故。同時解脫者。以神呪不思議力之所致也。

○賊難下能濟眾難。略明亦有十種。一曰賊難。有劫財奪命等事。二曰兵難。有衝鋒冒刃等事。三曰王難。有委身致命等事。四曰獄難。有枷鎖禁繫等事。五曰風難。有凜寒揮沙等事。六曰火難。有焚燒炙熱等事。七曰水難。有衝陷漂沈等事。八曰飢難。有絕糧枵腹等事。九曰渴難。有喉乾心燥等事。十曰貧窮。有困苦逼迫等事。應念銷散者。謂應其所念之呪而銷散也。

三事師近佛。

十方如來隨此呪心能於十方事善知識四威儀中供養如意。

○恒沙如來會中推為大法王子。

初能事知識。示在因位。引攝初機。故於十方世界。事善知識。以彼具正知見。能為初機作進道之資故。四威儀中。謂行住坐臥時也。一一時中。各有應供之物。皆令隨心。故云供養如意。法華天授品云。採薪及果蓏。隨時恭敬與。即斯意也。隨猶帶也。然必帶此呪者。為示初機。非此呪無以發通。不能遠到十方。非此呪無由出生。不能供養如意。是知欲事知識。如意作供者。可不以此呪為急務耶。

○恒沙下能近諸佛。助佛揚化。引攝初機。故於如來會中。為法王子。推之為大者。以其智辯具足。同類莫匹。斯亦呪心神力之所致也。

四攝受親因。

十方如來行此呪心能於十方攝受親因。令諸小乘聞秘密藏不生驚怖。

行亦持也。言如來與歷劫親眷。互相因依。自雖成佛。念彼散在十方。亦常持此攝受。故云行此呪心。能於十方云云。秘密藏。即最上一乘。二乘不知。故稱秘密。權小乍聞。故多驚怖。如法華上德身子。乍聞廢權立實。猶云將非魔作佛。惱亂我心耶。餘多驚怖可知。今言令不驚怖者。謂歷劫親因。設有流入權小者。亦以心呪加持。令其成就大志。力堪受大。如法華阿難得記。便云我今無復疑。安住於佛道。其不驚不怖可知。跡示兩利竟。

二跡示證果。

十方如來誦此呪心成無上覺坐菩提樹入大涅槃。

跡示最後身中。誦呪斷習。轉煩惱而為智果。故云成無上覺。端坐道樹。寂然不動。轉生死而為斷果。故云入大涅槃。然此既屬跡示。仍須誦呪者。為示此呪。雖至最後身中猶不可忘耳。

三跡示付法。

十方如來傳此呪心於滅度後付佛法事究竟住持。嚴淨戒律悉得清淨。

跡示出世事畢。欲以此呪利益未來眾生。故云傳此呪心。於滅度後。以此護法。能令所付佛法中事。究竟住持。以此護戒。能令嚴淨戒律中人。悉得清淨。據此則佛滅度後。能令正法長存。毗尼久住者。端賴此呪。主法主律者。其勿忽諸。別顯二用竟。

三結示無盡。

若我說是佛頂光聚般怛囉呪從旦至暮音聲相聯。字句中間亦不重疊。經恒沙劫終不能盡。

若我說是句。有二釋。一但說呪。二說呪益。從旦至暮者。約竟日言。音聲相聯者。謂竟日之中。無間說故。字句中間亦不重疊者。謂字字句句。前後詮法各不同也。如是而說。經恒沙劫者。極顯其字句之廣。并說日之長故。終不能盡句。若約說呪者。以呪是心呪攝義無盡。非說可罄。如華嚴一字法門。海墨不書一偈是也。若約說益者。謂如上所說。且就諸佛要用。亦惟略出少分。設具言之。經劫莫盡。以此呪所以為諸佛要用者。不止此耳。故正脈云。此無盡方約諸佛要用。非并眾生用也。總上諸佛要用竟。

二眾生利賴三。

一別明利賴。二總顯益普。三承益勸信。

初八。

一遠魔除毒。二成智免害。三資發通明。四遠離雜趣。五常生佛前。六能成眾行。七滅罪除障。八有求皆遂。

初二。

一聲聞賴以遠魔。二凡夫賴以除毒。

初。

亦說此呪名如來頂。汝等有學未盡輪迴。發心至誠取阿羅漢。不持此呪而坐道場。令其身心遠諸魔事。無有是處。

亦說此呪句有二釋。一者此呪本名悉怛多般怛囉。以其為諸佛要用。故亦名如來頂。此結前也。二者既名如來頂。則知最勝。故能為眾生利賴。此起後也。汝等有學。即指阿難一類。欲界尚有七番生死。況復上界。故曰未盡輪迴。發心者。發修道心。至誠者。至極誠懇。取阿羅漢者。欲得人空。欲得人空。亦須道場修習。不持此呪。多滯陰境。故曰令其遠魔無有是處。此是反顯。若正明者。謂必資持呪。乃可遠諸魔耳。

二凡夫賴以除毒。

阿難。若諸世界隨所國土所有眾生。隨國所生樺皮貝葉紙素白氎。書寫此呪貯於香囊。是人心昏未能誦憶。或帶身上。或書宅中。當知是人盡其生年。一切諸毒所不能害。

若諸世界者。十方差別不同。隨所國土所有眾生者。無論何國何生。以國土有中邊之別。眾生有靈蠢之異故。隨國所生者。無論所生何物。但可作書者皆得。樺皮此土即有。治令薄軟。可以作書。貝葉西域所出。其葉長廣可以寫字。紙素謂紙之素者。此方抹竹為漿。并楮皮桑皮等。皆可為之。白[疊*毛]謂氎之白者。夜摩氎華如絲。并高昌氎子等。皆可為之。(夜摩[疊*毛]華如絲者。夜摩即劫波羅天。彼有[疊*毛]華如絲。可以紡織前云。此寶[疊*毛]華。緝績成巾。高昌[疊*毛]子者。灌頂云。高昌國有草實如繭。其中絲如細纑。名曰[疊*毛]子。國人取織為細毛布。柔軟白淨)書寫此呪者。即用上樺皮等物。貯於香囊者。摺令齊整。以香囊盛貯。取便於帶持也。是人心昏者。賦性暗鈍。未能誦憶者。無聞持力。或帶身上者。佩於胸前。若在下身者得罪。或書宅中者。不必樺皮等物。石壁粉牆。隨便皆可。但不宜在卑穢之處。當知是人者。即身佩宅書之人。盡其生年者。謂從生至死。一切諸毒。有內有外。內則觸目驚心。貪瞋癡等漸化。外則因呪威靈。蛇蝮蠍等遠遁。故曰所不能害。遠魔除毒竟。

二成智免害二。

一世間賴以成智。二末世賴以免害。

初。

阿難。我今為汝更說此呪救護世間得大無畏。成就眾生出世間智。

如上所說不盡呪益。故許為更說。救護者。救內障護外障也。言世間眾生。欲求出世。內為煩惱所侵。外為魔鬼所擾。恒生畏懼。難可成就。由呪力故。內救煩惱。外護魔鬼。魔鬼不擾。故能令其得大無畏。煩惱不侵。故能成就出世間智。

二末世賴以免害二。

一別明免害。二總出其由。

初。

若我滅後末世眾生有能自誦。若教他誦。當知如是誦持眾生。火不能燒。水不能溺。大毒小毒所不能害。

○如是乃至天籠鬼神精祇魔魅所有惡呪皆不能著。

○心得正受。一切呪詛厭蠱毒藥金毒銀毒草木蟲蛇萬物毒氣。入此人口成甘露味。

○一切惡星并諸鬼神磣心毒人。於如是人不能起惡。

初能免災毒。滅後則眾生無依。末世則修行多障。欲免自障。習此心呪。故曰有能自誦。為銷他障。傳此心呪。故曰若教他誦。如是誦持眾生。即指自誦他誦者言。火有二種。一內火。從心而發。如欲火等。二外火。從緣而起。如天火等。內外相感。輕而房舍焚燒。重則身首焦爛。甚至劫火洞然。初禪俱壞。如此皆以呪力能免。故曰火不能燒。水不能溺。例此可知。大毒如瘟疫流行。小毒如蛇蠍觸螫。如此皆以呪力能迴。故曰所不能害。

○如是下能免惡呪。天龍鬼神。義攝八部中前六。以夜叉名鬼。二樂神。一蟒神。皆以神稱故。得天之靈曰精。得地之靈曰祇。專為障道曰魔。一於惑人曰魅。此等皆能為呪。用呪害人。故以惡名。一遇呪心。如湯銷冰。故曰所不能著。如登伽梵呪可知。

○心得下能免雜毒。持此心呪。持至能所雙忘。不受諸受。名為心得正受。呪詛厭蠱毒藥者。謂呪咀厭蠱。呪咀毒藥。厭蠱者。屍毒也。漢書云。厭殺四百餘家。毒藥者。物毒也。廣誌云。鴆毛瀝酒。沾唇即死。據此則厭蠱毒藥。皆能害人。加以惡呪咀禱。則百發百中矣。金毒銀毒者。金銀經火瀝水。飲之皆能毒人。草木蟲蛇者。略舉四毒。餘以萬物毒氣該之。入此人口成甘露味者。以心得正受。毒氣不能入故。

○一切下能免陰損。惡星者。凶耀為殃。鬼神者。邪靈作祟。磣人者。包藏禍心。此等皆人所不覺。陰受其損。由呪力故。轉禍為福。故云不能起惡。

二總出其由。

頻那夜迦諸惡鬼王并其眷屬。皆領深恩常加守護。

頻那夜迦。略舉二使者名。諸惡鬼王。管領諸惡鬼者。并其眷屬者。謂鬼王所在。鬼眾隨之。皆領深恩者。謂素蒙佛化。領佛深恩。為報佛恩。故於是呪常加守護。以是呪即佛心故。然人但知呪能免害。而不知所以能免害者。又賴有此等守護。故特為標而出之。總結成智免害竟。

三資發通明。三。

一聖眷隨侍。二以劣況勝。三正明資發。

初。

阿難。當知是呪常有八萬四千那由他恒河沙俱胝金剛藏王菩薩種族。一一皆有諸金剛眾而為眷屬晝夜隨侍。

呪是佛心。呪在即是佛在。故常有聖眷隨侍。那由他。此云萬億。俱胝此云百億。言菩薩之數。俱胝不足以盡。復以恒沙計之。恒沙俱胝不足以盡。復以那由他計之。那由他恒沙俱胝不足以盡。復以八萬四千計之。極言其數之多也。菩薩名金剛藏王者。現奮怒之形。具降魔之力。名曰金剛。蘊秘密之德。攝金剛之眾。故稱藏王。種族者如許菩薩。皆同一種類。同一族姓也。諸金剛眾。即所統護法之眾。如火頭金剛。青面金剛之類。而為眷屬者。聽其驅使。晝夜隨侍者。常加守護。呪且如是。況復持人。自應蒙護可知。

二以劣況勝。

設有眾生於散亂心非三摩地。心憶口持。是金剛王常隨從彼諸善男子。

○何況決定菩提心者。

初舉能況。散亂心者。謂忽此忽彼。屬不定聚。非三摩地者。謂盲修瞎煉。屬邪定聚。心憶者。偶爾心憶。以不定非常憶故。口持者。泛然口持。以邪定非心持故。既非常憶心持。而金剛藏王常隨從彼者。為報佛恩。格外施護持故。不定邪定。通稱善男子者。以既能持呪。即具善根。即有丈夫氣故。

○何況下次明所況。決定揀非不定。菩提心揀非邪定。乃屬正定聚者。況意以不定邪定。偶憶泛持。尚蒙隨從。何況入正定聚。常憶心持。此又不但隨從。至下科自見。

三正明資發。

此諸金剛菩薩藏王精心陰速發彼神識。是人應時心能記憶八萬四千恒河沙劫。周徧了知得無疑惑。

執金剛杵。持秘密藏。或稱金剛菩薩。或稱菩薩藏王。或稱金剛藏王菩薩。或稱金剛菩薩藏王。或稱金剛王。或稱金剛藏。無不可也。精心者。純真之心。上與諸佛同一慈力。下與眾生同一悲仰。故能發彼神識。彼字指決定菩提心人。能持呪者。發謂資發。令神識通明也。雖神識通明。而彼人亦不知其所以。蓋是菩薩以純真之心。於陰暗中速疾資發故耳。是人應時等。即通明俱發也。正脈云。記憶似惟宿命。然以過去例於現未。決通三世。且云周徧了知得無疑惑。應兼通明。何況沙劫。逈超小乘八萬。又為菩薩殊勝之通明矣。資發通明竟。

四遠離雜趣。

從第一劫乃至後身。生生不生藥叉羅剎及富單那迦吒富單那鳩槃茶毗舍遮等并諸餓鬼有形無形有想無想如是惡處。

從第一劫者。謂從初發心。經第一劫。乃至後身者。謂直至成佛最後身中。生生者。謂兩楹中間。捨生受生也。不生者。不生下之雜趣。以有通明能先知故。藥叉或云夜叉。捷疾鬼也。羅剎此云可畏。食人鬼也。富單那。此云臭惡鬼。主熱病者。迦吒富單那。此云奇臭惡鬼。主熱病之甚者。鳩槃茶。此云甕形。魘魅鬼也。毗舍遮。或云毗舍闍。此云噉精氣。以能噉人精氣及五穀精氣故。并諸餓鬼。即饑虗鬼。如大腹臭毛。針咽炬口等。有形即是有色。如後文休咎精明。無形即是無色。如後文空散銷沈。有想者。靈通怪變。如後文鬼神精靈。無想者。凝滯堅頑。如後文精神化為土木金石。如是等類。各有自苦。遮障聖道。故云惡處。然既生生不生。則聖道可修。宜乎其因圓果滿而至最後身矣。

五常生佛前。

是善男子若讀若誦若書若寫若帶若藏諸色供養。劫劫不生貧窮下賤不可樂處。

○此諸眾生縱其自身不作福業。十方如來所有功德悉與此人。

○由是得於恒河沙阿僧祇不可說不可說劫常與諸佛同生一處。無量功德如惡叉聚。同處熏修永無分散。

初依呪離苦。是善男子。仍指決定菩提心者。不唯不生雜趣。若果依此呪。即人中不可樂處亦不生故。對本為讀。背本為誦。敬寫為書。使書為寫。身佩名帶。器貯名藏。諸色供養。如香華燈燭之類。不生貧窮下賤不可樂處者。必生富而且貴可樂處也。

○此諸下仗佛成德。(恐有問云。雖依呪力。不作福業。云何便生樂處。故此釋云)此諸眾生。縱不作福。無妨得生樂處。以十方如來所有功德。悉與此人故。言悉與此人者。以此呪即是佛心。不離此呪。即是不離佛心。諸佛即心功德。時時在己也。

○由是下得生佛前。由是等者。謂由是佛德悉與之故。不惟得生樂處。且得於恒沙僧祇不可說不可說劫與佛同生一處。所謂常在佛前是也。既常在佛前。又常依此呪。則佛德呪德即同己德。故云無量功德如惡叉聚。以惡义聚果。三顆一蒂。不相分離。喻佛德呪德無量功德同己德故。末二句釋成。言佛德呪德所以同於己德者。以同處熏修。永無分散。既永無分散。則常依佛德呪德熏煉脩習以成己德。所謂如惡叉聚者信矣。

六能成眾行。

是故能令破戒之人戒根清淨。未得戒者令其得戒。未精進者令得精進。無智慧者令得智慧。不清淨者速得清淨。不持齋戒自成齋戒。

承上神呪以有如是利益。是故能令成就眾行。破戒之人。如阿難八萬行中秪毀一戒。戒根清淨者。如阿難心清淨故尚未淪溺。未得戒者。如登伽宿為婬女。令其得戒者。如登伽今為性尼。未精進者。如阿難專好多聞。登伽偏於淫愛。令得精進者。如阿難殷勤請定。登伽成精進林。無智慧者。如登伽纏眠貪愛不知為苦。令得智慧者。如登伽與羅睺母同悟宿因。不清淨者。如登伽未蒙呪前欲燄飛揚。速得清淨者。如登伽已蒙呪後淫心頓歇。齋戒謂八關齋戒。與上五勝劣懸殊。以彼況此。不持自成可知。

七滅罪除障二。

一滅現在罪。二除過去障。

初三。

一輕重俱銷。二極輕同無。三極重亦滅。

初。

阿難。是善男子持此呪時。設犯禁戒於未受時。持呪之後。眾破戒罪無問輕重一時銷滅。

持此呪時。自應嚴持禁戒。以佛有明誨故。設犯禁戒於未受持時。乃屬往[億-音+(天*天)]。既能持。呪自新固應於前眾破戒罪一時銷滅。羯磨云。前心作惡。如雲覆日。後心起善。似炬銷暗。既云似炬銷暗。乃何罪不滅。故無問重輕也。(重謂小乘初篇。大乘十重。輕謂小乘餘篇。大乘四十八種輕垢)二極輕同無。

縱經飲酒食噉五辛種種不淨。一切諸佛菩薩金剛天仙鬼神不將為過。

○設著不淨破弊衣服。一行一住悉同清淨。

○縱不作壇不入道場亦不行道。誦持此呪。還同入壇行道功德無有異也。

初辛酒無過。酒有多失。經論俱載。食噉五辛。三漸所呵。種種不淨者。如肉中除三種五種之外。餘皆不淨。不應食噉。今云縱經等者。蓋指未持呪前。既已持呪。則已往不咎。故諸佛乃至鬼神等不將為過。若臨持正持之時。猶故恣意食噉。則天仙嫌其臭穢。善神不來守護。況復諸佛菩薩。聖鑑在茲。豈得無過。勿錯會也。此中金剛天仙鬼神。皆指有願護呪者言。

○設著下違教無罪。准前文佛教著新淨衣。然香誦呪。又教六時行道。三七不寐。今云設著不淨破弊衣服。又云一行一住。然既云不淨。則不局於淨衣。既云破弊。則不局於新衣。既云一行。則不局於六時。既云一住。則不局於三七。葢為清貧不備煩務難脫者。恐其失於誦呪利益。故開許雖違佛教。悉同清淨。謂悉同遵教者。一樣清淨也。雖然。也須自知違教。深淨其心。若故意為此。則不可耳。

○縱不下越軌無罪。準前文如法建壇。依場行道。方合如來清淨軌則。今云縱不作壇等者。亦為無力作壇。無緣入場。不暇行道者。恐失呪益。故縱許隨便誦持。越軌無過。言還同等即無過也。設若有力有緣能暇者。仍以建壇入場行道為是。幸勿以變為常。有失大益。

三極重亦滅。

若造五逆無間重罪。及諸比丘比丘尼四棄八棄。誦此呪已。如是重業猶如猛風吹散沙聚。悉皆滅除更無毫髮。

五逆者。一弑父。二弑母。三弑阿羅漢。四破和合僧。五出佛身血。造此五逆。當墮無間。罪之重者無越於斯。故云無間重罪。比丘四棄。即淫殺盜妄四波羅夷也。梵語波羅夷。此云棄。謂犯此者。永棄佛法邊外。清淨僧中不共住故。比丘尼八棄者。前四棄同上。外加觸八覆隨。(觸謂與染心男子身相觸。八謂與染心男子捉手捉衣入屏處共坐共語共行相倚相期。覆謂覆他重罪隨謂隨彼被舉大僧供給衣服飲食等)皆初篇極重。故云如是重業。若自知慚愧。誦呪求懺。以呪力故。應念銷滅。故云猶如猛風吹散沙聚。言沙已成聚。則微風莫吹。風以猛稱。喻呪具神力。以呪力而銷重罪。無罪不銷。如以猛風而吹沙聚。無聚不散。故云悉皆滅除更無毫髮。滅現在罪竟。

二除過去障。

阿難。若有眾生從無量無數劫來所有一切輕重罪障。從前世來未及懺悔。

○若能讀誦書寫此呪身上帶持。若安住處莊宅園館。如是積業猶湯銷雪。

○不久皆得悟無生忍。

初曩罪未懺。無量無數等顯造非一世。一切輕重等。顯罪非一端。有礙勝進。故名為障。從前世來未及懺悔。必能遮障正修。縱修三摩。亦不得成。要須呪銷。

○若能下以呪得銷。自覺宿世有障。極力受持。故曰能讀能誦。欲其起坐不忘。故書寫帶持。取以觸目驚心。故安住莊園。莊謂莊宅。謂常時安居處也。園謂園館。謂一時遊幸處也。如是積業。即指無量無數劫來積集輕重罪障。猶湯銷雪。喻其銷之疾故。前云猶湯銷冰。猶待少時。雪則不爾。但遇湯即化。故甚疾也。

○不久下速得無生。宿障既銷。三摩得成。故云不久得忍。准前即是俱空不生。按後乃當第三漸次。且不可作八地釋之。總上滅罪除障竟。

八有求皆遂。

復次阿難。若有女人未生男女欲求孕者。若能至心憶念斯呪。或能身上帶此悉怛多般怛囉者。便生福德智慧男女。求長命者即得長命。欲求果報速圓滿者速得圓滿。身命色力亦復如是。命終之後。隨願往生十方國土。必定不生邊地下賤何況雜形。

女人不生。年老無依。且現為夫主所棄。旁人所笑。餘婦所輕。故凡未生男女者。莫不求孕。孕謂懷其胎也。若能至心憶念斯呪。固應遂求。設或智識暗鈍。不能憶念。即能身上帶此悉怛多般怛囉者。亦同憶念功德。故曰便生福德智慧男女。男女有福有德者。富而仁。有智有慧者。聰而賢。此遂男女求也。欲求長命者。上自天子。下至庶人。無不皆然。以愛生惡死人之常情故。即得長命者。由呪力故。得延天年。亦以至心持呪。清心寡欲。不致夭折。此遂長命求也。欲求果報者。謂廣行惠施。以求福樂。更望其現前即得。故曰速圓。速得圓滿者。福業既勝。又復濟以呪力。不待當來。一切現成。此遂福樂求也。身命色力。亦約有求者言。謂雖有身命。若無色力。動轉施為。常不如意。故強健亦有求者。亦復如是。例前能遂可知。此遂強健求也。大悲經云。誦持大悲神呪。於現在生中。一切所求。若不果遂者。不得為大悲心陀羅尼也。今呪如是。理應不虗。命終之後者。前陰已壞。後陰未成時也。隨願往生十方國土者。言十方國土。有淨有穢。生前持呪。願生淨國。命後以持呪力即得隨願往生。不惟隨願往生。且生中國貴族。故云必定不生邊地下賤。邊地下賤。尚且不生。何況地獄餓鬼等雜形異報。自應不墮其中。此遂往生求也。大悲經云。誦持大悲神呪。若不生諸佛國者。我誓不成正覺。蓋彼兼菩薩願力。此兼諸佛心力。以此呪是諸佛心印。持此呪者。必為佛護念故。總結別明利賴竟。

二總顯益普三。

一諸難銷除。二兆民豐樂。三惡星不現。

初。

阿難。若諸國土州縣聚落饑荒疫癘。或復刀兵賊難鬬諍。兼餘一切厄難之地。

○寫比神呪安城四門。并諸支提或脫闍上。令其國土所有眾生奉迎斯呪禮拜恭敬一心供養。令其人民各各身佩。或各各安所居宅地。

○一切災厄悉皆銷滅。

初總舉難地。國土者。州縣之總統。州縣者。國土之分治。聚落者。市聚村落。此又為州縣所轄也。饑荒者。室如懸磬。野無青草。即饑饉難。疫癘者。四時不正。瘟災流行。即疾疫難。刀兵者。邊疆不靜。賊難者。家國不寧。鬬諍者。羣小為亂。皆刀兵難也。餘難者。如旱澇不均。風雹時至等。凡有損於眾生者皆是。

○寫此下教令安供。寫呪安於四門者。取眾所往來。觸目皆蒙利益。又取百靈呵護。一切災難惡事不能入故。支提此云可供養處。雜心論云。有舍利名塔。無舍利名支提。據此則支提者。如經塔呪塔之類。脫闍翻幢。如尊勝幢陀羅尼幢之類。(熏聞訓闍作都。爾雅謂之臺。脫者積土脫落也。今不取彼者。以是梵音故)此等又眾所瞻仰處也。令其國土所有眾生奉迎斯呪等者。以雖安城門及支提脫闍。又恐有終身不入城市。畢世不禮塔寺者。彼又何能聞見及與瞻仰。是須逼以國威。令舉國奉迎。禮敬供養。又令各各身佩。各各自安所居宅地。

○一切下許以全銷。一切災厄。總指如上所說饑荒疫癘等也。此等所以出於其地者。皆由其地眾生十惡不善所致。今以安供此呪。漸知改惡遷善。信受奉持。自感天龍福祐。化災厄而為吉祥。故云悉皆銷滅。

二兆民豐樂。

阿難。在在處處國土眾生隨有此呪。天龍歡喜。風雨順時。五穀豐殷。兆庶安樂。

在在處處國土眾生者。謂無論何在何處。凡有國土有眾生者。皆宜有呪。良以隨有此呪處。天龍即歡喜故。又雖曰隨有此呪。亦必信受奉持。方感天龍歡喜。設若不生信受。而輕賤穢污。尚致天龍震怒。何歡喜之有哉。風雨順時者。宜雨則雨。宜風則風。無過不及故。五穀者。黍菽麻麥稻也。豐殷者。豐盛殷厚。謂所收之多故。庶眾也。儒典以民為庶。今云兆庶者。極顯其多故。非局定十億為兆。如曰百姓。曰萬民。皆此類也。安樂者。謂各安其業。樂其所無事故。

三惡星不現二。

一略標。二詳釋。

初。

亦復能鎮一切惡星隨方變怪。災障不起。人無橫夭。杻械枷鎖不著其身。晝夜安眠常無惡夢。

一切惡星。如下科說。能鎮者。謂能鎮壓惡星不現變怪相故。反常曰變。異餘曰怪。如前云彗孛飛流是也。而云隨方者。謂隨其所感之方而現。蓋以人事作於下天道應乎上故。然變怪既已不興。災障自然不起。災不起則各終天年。故曰人無橫夭。障不起則相安無事。故曰杻械枷鎖不著其身。晝夜安眠無有惡夢者。謂災障既無。難刑不加。自然臥安覺安夢想亦安矣。

二詳釋。

阿難。是娑婆界有八萬四千災變惡星。二十八大惡星而為上首。復有八大惡星以為其主。作種種形出現世時能生眾生種種災異。有此呪地悉皆銷滅。十二由旬成結界地。諸惡災祥永不能入。

特標娑婆界者。以是穢土。顯淨土無惡星故。八萬四千者。應眾生塵勞之數。惡不自惡。因災而變。故云災變惡星。若眾生能轉災為福。則變為善星矣。二十八大惡星者。統約四方論之。佛經世典。大同小異。大同者。名數皆同。小異者。位置交錯。如東方七星。依孔雀謂昴畢觜參井鬼柳。而世典則角亢氐房心尾箕也。南方七星。依孔雀謂星張翼軫角亢氐。而世典則井鬼柳星張翼軫也。西方七星。依孔雀謂房心尾箕斗牛女。而世典則奎婁胃昂畢參觜也。北方七星。依孔雀謂虗危室壁婁奎胃。而世典則斗牛女虗危室壁也。或孔雀約災變。而世典約常度。言天下無故。則四方四七。各住自位。若災難將起。則四方四七。遞互交錯。而言為上首者。謂能總統八萬四千。以是大惡星故。復有八大惡星者。長水謂是金木水火土羅睺計都彗。而言為其主者。以此八大惡星。又為二十八大惡星之主故。據此則八星為主。二十八星為帥。八萬四千星為軍眾。上列天象。下應人事。順則福應。逆則災應。故曰作種種形。所謂惠廸吉。從逆凶也。(問。既順則福應。逆則災應。何直以惡星名之。答。此單約災變說故)出現世時能生災異者。如天文書云。熒[或/火]舍命國。為饑饉刀兵。七宿黃。兵大起。一星亡。則兵喪。消災經云。或被五星陵逼之時。作諸災難。若太白火星。入於南斗。於國於家。及分野處。作諸障難等是也。有此呪地悉皆銷滅者。以眾生信受供養。能轉災為福故。十二由旬者。大論云。由旬有三。大者八十里。(十二由旬。合九百六十里)中者六十里。(合七百二十里)小者四十里(合四百八十里)成結界地者。百靈訶護。指界相約。不容有犯故。祥兆也。不取吉祥之義。永不能入者。謂不能入其境也。總顯益普竟。

三承益勸信二。

一承前示益。二勸信作證。

初。

是故如來宣示此呪。於未來世保護初學諸修行者入三摩提。身心泰然得大安隱。更無一切諸魔鬼神及無始來冤橫宿殃舊業陳債來相惱害。

承上神呪有如是益。是故如來宣示此呪。不言於現在世。而言於未來世者。以佛在世時。魔不得便眾生障輕故。不言保護深修而言保護初學者。以深修有力除魔。有力斷障故。不言散位而言入三摩提者。以散位尚在魔屬。有障不覺故。身心泰然者。表裏舒暢。內外解脫。得大安隱者。實住正受。非世受用。更無一切等者。以呪力保護也。諸魔鬼神如後陰魔中說。冤橫宿殃者。謂冤對橫禍之宿殃。舊業陳債者。謂陳舊未了之業債。無始相隨。惱害身心。三摩不成。眾苦常侵。今既更無。宜乎其身心泰然得大安隱矣。

二勸信作證。

汝及眾中諸有學人及未來世諸修行者。依我壇場如法持戒。所受戒生逢清淨僧。持此呪心不生疑悔。

○是善男子於此父母所生之身不得心通。十方如來便為妄語。

初勸信。未來尚資保護。現在益當信受。故統言汝及諸有學人。及未來諸修行者。自下正脈明不犯四過。一壇差。二戒缺。三師穢。四疑悔。犯一則唯種遠因。難以現生取證。故知前之開許。乃方便非常法也。愚謂四過之中。疑悔為本。設真能信而不疑。持而不悔。自不肯蹈於前過。目為勸信者以此。

○是善下作證。不蹈四過。名善男子。於此父母生身。即指現前之身。不待當來也。吳興曰。心通者。據前不出三義。一者證果。即端坐百日。有利根者。不起於座得須陀洹。二者發解。謂縱其身心聖果未成。決定自知成佛不謬。三者宿命。是人應時心能記憶八萬四千恒河沙劫。周徧了知。得無疑惑。愚謂心通者。即是心地開通。言果能如上所說不犯四過。自然心地開通。設或自力未充。亦必蒙佛現助。如前略示中云。我自現身。至其人前。摩頂安慰。令其開悟是也。不得如是。則十方如來為妄語者。以佛無異說。我說既妄。諸佛亦應為妄。乃反言以決其必得。以諸佛無妄。我亦無妄故也。如來說呪顯益竟。

三會眾發願護持(問。呪自有力。何勞人護耶。答。帝王非不有力。出巡必仗軍威。神呪固自有力。流通亦須人護。要知人護者。即神呪之功。軍威者。正帝王之力。法喻分明可思。正脈亦有問答。不錄)二。

一外眾願護。二內眾願護。

初五。

一金剛力士眾。二兩天統尊眾。三八部統尊眾。四照臨主宰眾。五地祇天神眾。

初。

說是語已。會中無量百千金剛一時佛前合掌頂禮而白佛言。如佛所說。我當誠心保護如是修菩提者。

金剛者力士之稱。且就跡言。不同後之金剛藏王。以彼現是菩薩身故。如佛所說者。謂審如佛說神呪有如是益也。既有如是利益。設有依如是呪而修菩提者。理應保護。故云我當誠心等以自任也。

二兩天統尊眾。

爾時梵王并天帝釋四天大王。亦於佛前同時頂禮而白佛言。審有如是修學善人。我當盡心至誠保護。令其一生所作如願。

梵王為色界統尊。帝釋四王為欲界統尊。審有者。果其有也。如是遵式持呪。修學菩提。即是純善之人。故曰我當盡心至誠保護。一生如願者。謂即於現身圓滿菩提。所謂不歷僧祗獲法身也。正脈云。此入理悉檀。若謂令其所作事事如願。亦攝餘三悉檀。

三八部統尊眾。

復有無量藥叉大將諸羅剎王富單那王鳩槃茶王毗舍遮王頻那夜迦諸大鬼王及諸鬼帥。亦於佛前合掌頂禮。我亦誓願護持是人。令菩提心速得圓滿。

曰大將。曰王。曰帥。皆總統尊勝義也。見賢思齊。故亦誓願護持。令菩提心等亦一生如願之義。

四照臨主宰眾。

復有無量日月天子。風師雨師雲師雷師并電伯等年歲巡官諸星眷屬。亦於會中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亦保護是修行人安立道場得無所畏。

日月為照耀世界之主。風雲雷雨為臨蒞眾生之宰。師法也。言風雲雷雨各有其法。若善用其法者。則謂之師。惟電稱伯者。伯長也。以其率四部之先故。年歲巡官。謂值年押歲巡察善惡。如十二宮神九曜星官之類。正脈謂是四直功曹。亦無不可。但四直功曹。似是傳遞文表之神。非巡官也。諸星眷屬者。對上年歲巡官而言。以彼為星主。此為星眷故。亦於會中等者。乃禮佛發願之語。保護有二。一顯護。謂現相護持。二密護。謂運力保守。是修行人。指正修反聞。兼能持呪者言。魔鬼不敢入界。妖邪無能攖敵。故令安立道場得無所畏。

五地祇天神眾。

復有無量山神海神一切土地水陸空行萬物精祇并風神王無色界天。於如來前同時稽首而白佛言。我亦保護是修行人得成菩提永無魔事。

山神者主山之神。海神者主海之神。土地者主地之神。水行謂水中行者。陸行謂陸中行者。空行謂空中行者。三行中攝物最多。故云萬物。萬物中有得天地之精而為地祇之神者。故曰精祇。如水神火神藥草樹林苗稼神等。風神王即主風神也。以上屬欲界。無色界天即四空天也。不言色界者。以上下既有。中間可知故。同時稽首者。或云無色無形。憑何稽首。灌頂云。但無粗色。非無細色。如涅槃云。非想等天。若無色者。云何得有去來進止。阿含云。舍利弗滅。無色天淚下如雨細。是皆顯其無粗色有細色也。故中陰經亦云。無色界天禮拜世尊。則今之稽首。無足為異。白佛即是發願。保護同上。上云安立道場得無所畏。此云得成菩提永無魔事。蓋安立道場。原為求成菩提。得無所畏。正以無諸魔事。是前後義同。惟略變其詞耳。外眾願護竟二內眾願護(上惟據跡。未彰菩薩之號。故稱外眾。今乃約本。特顯護法之用。故稱內眾)三。

一敘儀總標。二別明護持。三摧邪扶正。

初。

爾時八萬四千那由他恒河沙俱胝金剛藏王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世尊。如我等輩所修功業。久成菩提不取涅槃。常隨此呪救護末世修三摩提正修行者。

菩薩名數。俱如前釋。在會起禮白佛者。對眾發願也。如我等輩者。自指一類菩薩。所修功業久成菩提者。顯早已當取涅槃。不取涅槃者。乃發願仍為菩薩。常隨此呪者。呪所在處。常相隨逐。救護末世者。盡未來際。不忘護持。修三摩提者。指修習圓通之人。修習圓通。必先持戒誦呪。如教而行。即是正修行者。顯非此不足以致護也。

二別明護持。

世尊。如是修心求正定人。若在道場及餘經行。乃至散心遊戲聚落。我等徒眾常當隨從侍衛此人。

如是修心等者。謂如佛所教持戒誦呪修三摩提以求正定人也。既求正定。則若在道場靜坐。或於餘處經行。皆不離誦呪。及於反聞。此是正定聚者。乃至散心者。謂欲求正定。不能攝心。唯以散心誦呪。此是不定聚者。遊戲聚落者。謂欲求正定。不知攝心。妄謂動中取靜。此是邪定聚者。我等徒眾者。指所統眷屬。如前云。一一菩薩皆有諸金剛眾而為眷屬是也。又前云。設有眾生於散亂心。(不定聚)非三摩地。(邪定聚)心憶口持。是金剛王常隨從彼。何況決定菩提心者。(正定聚)此云常當隨從。侍衛此人。蓋前是以劣況勝。此則直言俱護耳。

三摧邪扶正。

縱令魔王大自在天求其方便終不可得。諸小鬼神去此善人十由旬外。

○除彼發心樂修禪者。

○世尊。如是惡魔若魔眷屬欲來侵擾是善人者。我以寶杵殞碎其首猶如微塵。

○恒令此人所作如願。

初魔鬼不犯。魔王者。欲頂魔天。大自在者。色頂摩醯首羅。彼戀塵勞。此欲出離。設法惱亂。令不得成。故曰求其方便。如起信云。或現天像菩薩像。亦作如來像。若說陀羅尼。若說六度等。乃至或令得通起辨。或令起惑造業。或令據定得禪。或令食差顏變等是也。而言終不可得者。以有菩薩救護。徒眾侍衛。禁令所在。無敢犯故。諸小鬼神。或指魔民魔女。下文所謂若魔眷屬是也。前云有此呪地。十二由旬成結界地。今云去此善人十由旬外。蓋不至二十。皆可言十之外故。

○除彼下開許隨修。言諸魔鬼神。亦有發菩提心樂修禪者。為隨行人倣效修習。不在禁約之例。故開除也。

○世尊下違禁必摧。如是惡魔。即指上之二天惱亂行人。故以惡魔稱之。若魔眷屬。即指諸小鬼神。與魔為侶。故以魔眷稱之。欲來侵擾者。故違禁令。寶杵碎首者。罪不容誅。正脈云。殞壞也。寶杵擬之即碎。如塵者。極言其碎之至故(問。菩薩以慈悲為本。十重以殺戒為先。況復四種明晦。言猶在耳。遽發是願。應為佛訶。若果杵碎其首。犯殺違慈。其如菩薩行何。答。如父母之於兒女。笑罵皆為教道。菩薩之於眾生。折攝俱屬拔濟。故孤山云。若涅槃殺闡提。仙預誅淨行。皆由住無緣慈。得一子地。乃能如是。是知此之杵碎其首。本無瞋怒。下之恒令如願。亦非喜愛。必以如是之人。乃可發如是願。如來不訶。非為無故。幸勿以大鵬比[斤*鳥]鷃也)。

○恒令下扶正直成。從因至果。時時護持。故曰恒令此人。凡有修為。永絕障難。故得所作如願。此上屬道場加行。自阿難喻屋求門以來。至此說法復為一周。名選根示儀周。即阿難所請三摩提也。按常途三摩提。翻為等至。以銷幻為義。今經因阿難喻屋求門。而如來開示從根解結。當於結心。結心者。不墮有為。不住無為。平等任持。期至勝定。即等至義也。六結既解。三空頓朗。即銷幻義也。圓覺疏釋為起幻銷塵。今經耳門稱為如幻三摩提。起幻也。始而入流亡所。動靜不生。繼而聞所聞盡。覺所覺空。究極而至於生滅既滅。寂滅現前。皆銷塵義也。正脈云。全取正因佛性。略兼緣因而為三摩提體。今以耳根真聞。即是正因佛性。雖本自具足。而開顯要資解結工夫。即略兼緣因義也。題中修證了義。義統乎此。(問。此處既為三摩盡處。何無解悟之人。答。三摩章中。選根直入。是其正義。故於文殊揀選之後。會眾獲益。詳敘四等。至於道場加行。不過遠為末世。懸示修習軌則而已。何勞又敘解悟。然此處亦有增益。意略見於下科之首)齊此以前。為開示三摩成解分竟。

三開示禪那成修分。三。

一正示禪那諸位。二略彰所說圓滿。三會眾頓悟漸證。

初二。

一阿難謝教請位。二如來對辨染淨。

初二。

一謝教述益。二請位佇示。

初。

阿難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輩愚鈍好為多聞。於諸漏心未求出離。蒙佛慈誨得正熏修。身心快然獲大饒益。

既悟圓通本根。又聞修習儀軌。欲謝佛恩。故座起頂禮而白。溺於多聞曰愚。遲於盡漏曰鈍。正由溺於多聞。故一向偏好。觀好為二字。故知雖悟圓通本根。依然聞病未除也。正由遲於盡漏。故曾未求離。觀未求二字。故知不聞修習儀軌。終是漏心不出也。蒙佛慈誨者。既悟本根。又蒙佛慈誨之以修習儀軌。自是持戒誦呪。建壇行道。一一如法。故云得正熏修。以行濟聞。自覺漏心可出。故曰身心快然。無上菩提。自覺有日可證。故曰獲大饒益。

二請位佇示。

世尊。如是修證佛三摩提。

○未到涅槃。云何名為乾慧之地。四十四心。至何漸次得修行目。詣何方所名入地中。云何名為等覺菩薩。

○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大眾一心佇佛慈音瞪瞢瞻仰。

初承上結定。言我之所以身心快然獲大饒益者。正以如是修證。為佛三摩提。以諸佛初修。不離此故。

○未到下正請位次。三摩雖成。但得因心。去佛菩提。尚在遙遠。故云未到涅槃。既未到涅槃。中間不無位次。故問云何名為乾慧之地四十四心。(乾慧即第一位。四十四心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向四加也)然入道多岐。邪正須辨。故問至何漸次得修行目。修行目即辨道眼也。又以四加之後。即當十地。但地地斷障。地地證真。各有方所分齊。不相越踰。故問詣何方所名入初地。乃至詣何方所名入十地之中。又以十地之後。即當等覺。然既等於覺。即當是佛。而乃名為菩薩。應有差別。故問云何名為等覺菩薩。此是阿難隨說隨疑。隨疑隨問。故前後略有錯落。以致古德謂有錯簡。欲將至何二句。移於三摩提下。愚不敢也。

○作是下作禮佇示。作是語已五體投地者。冀佛開示故。大眾一心佇佛慈音者。舉會同願故。瞪瞢瞻仰者。佇之殷望之切也。阿難謝教請位竟。

二如來對辨染淨二。

一總標。二別示。

初二。

一讚問誡許。二誠聽標示。

初。

爾時世尊讚阿難言。善哉善哉。汝等乃能普為大眾及諸末世一切眾生修三摩提求大乘者。從於凡夫終大涅槃。懸示無上正修行路。

○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初讚善述意。當場一問。利及現未。故重言善哉以讚美之。一切眾生。雖兼六道。而下云修三摩提。且指善道。以惡道業重。不能熏修故。修三摩提。即指耳根圓通。然耳根圓通。若唯訖於聞所聞盡。則是小乘。如前云此根初解。先得人空是也。若乃盡聞不住。覺所覺空。究極而至於寂滅現前。則是大乘。今約盡聞不住者言。故云求大乘者。從於凡夫者。始自三漸。以三漸次位論事修猶在凡夫地故。終大涅槃者。究至妙覺。以妙覺位中論所證方稱大涅槃故。中間五十六位。理事雙融。皆為正修行路。位位皆該通果海。故通稱無上。未及到者。預令知有。故目為懸示。要知阿難但是致問。不合言示。而如來讚以懸示者。以因問而示。問之者正所以示之也(問。到者自知。何勞懸示。答。此有三意。一者位位有岐。恐蹈邪途。預令辨識故。如後云。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可知此意。二者得少為足。恐墮小乘。預示極證故。如後云。如是重重單複十二。方盡妙覺成無上道。可知此意。三者妄擬高遠。恐墮狂浮。預示漸修故。如後云。奢摩他中用諸如來毗婆舍那清淨修證。漸次深入。可知此意)。

○汝今下誡聽許說可知二誠聽標示。

阿難大眾合掌刳心默然受教。

○佛言。阿難當知。妙性圓明。離諸名相。本來無有世界眾生。因妄有生。因生有滅。生滅名妄。滅妄名真。是稱如來無上菩提及大涅槃二轉依號。

初大眾誠聽。合掌刳心默然受教者。謂端秉虔誠。刳剔妄念以虗淨其心。默然無語以神受其教。蓋以位證難思。理路絕言。不可以妄心求。不可以語言接故。

○佛言下如來標示。欲明諸位真源。及類生妄本。故教以當知。蓋深警之也。妙性即是真源。以性本自妙。故至下滅妄即名為真。圓明即是妄本。以明本自圓。故至下生滅即名為妄。離諸名相。本無界生者。約未涉染淨時言。以未涉染淨時。諸位名相十類眾生俱不可得故。因妄有生者。謂既本無生。生云何有。乃因一念妄動展轉而有眾生生焉。生無常生。因有生故。展轉而有眾生滅焉。生非真生。滅非真滅。故生滅俱名為妄。此約真性隨染以明類生為妄有故。滅妄名真者。從乾慧地。四十四心。位位斷妄。乃至十地等覺。滅盡諸妄。妙覺位中。名為真實。由真實故。是稱如來無上菩提及大涅槃。蓋菩提智果。轉眾生所依煩惱得名。涅槃斷果。轉眾生所依生死得名。故曰二轉依號。此約真性隨淨以明諸位為真現故。總標竟。

二別示二。

一依真起妄成類生。二滅妄明真成諸位。

初三。

一牒欲教識二倒。二分門徵起釋成。三漸次以成類生。

初。

阿難。汝今欲修真三摩地直詣如來大涅槃者。

○先當識此眾生世界二顛倒因。顛倒不生斯則如來真三摩地。

初牒其所欲。觀其請示道場。是欲修真三摩地。觀其請示修位。是欲得佛大涅槃。言直詣者。謂預識邪正。中間自無諸委曲相故。

○先當下教識二倒。眾生即是類生。世界即是所依。此二皆為顛倒。以本無妄有故。然有不自有。必有所因。所謂一念妄動是也。教以先識者。以既識其因。則當下離念。顛倒不生故。顛倒不生。生界俱寂。故為真三摩地。若於此從性起修。自可以上歷諸位。直詣大涅槃也二分門徵起釋成二。

一徵釋眾生顛倒。二徵釋世界顛倒。

初三。

一承前徵起。二詳釋其相。三總結顛倒。

初。

阿難。云何名為眾生顛倒。

欲釋顛倒之相。故先徵起。

二詳釋其相三。

一從真起妄。二迷本難復。三成業感果。

初。

阿難。由性明心性明圓故。因明發性。性妄見生。從畢竟無成究竟有。此有所有非因所因。住所住相了無根本。本此無住建立世界及諸眾生。

性明心者。性覺妙明心也。性覺妙明之心。由來無欠無缺。故名為圓。此上乃所依之真。自下皆所起之妄。言既無欠無缺。本自圓滿。無容更加妄明。故曰因明發性。謂因眾生不知本圓。起念欲明性體。殊不知只此一念便是無明。由斯真妄和合發起業識之性。所謂業相是也。性妄見生者。謂由業性動故。有妄見生。所謂轉相是也。從畢竟無成究竟有者。謂由妄見故。遂於業相中有境界妄現。所謂現相是也。自是見相角立。能所宛然。故云從畢竟無成究竟有。此有所有者。此中轉相為能有。現相為所有。轉相既為能有。似是能因。(能為現相因故)現相既為所有。似是所因。(所因轉相有故)其實轉相非能因。現相非所因。以相見皆依自證而起。顯惟有業識也。然業識是住相。無明是生相。無明既是生相。似為能住。(能令業相住故)業相既為住相。似為所住。(所依無明住故)其實能住所住。了無根本。以二皆虗妄無實。顯唯有真心也。本此無住者。以真心隨緣。有無住義故。若遡流窮源。即是本此無住。建立世界及諸眾生。若論此科。唯明眾生顛倒。世界二字。但是隨便帶言。然必為是窮源之論者。顯欲盡生倒。須是一念不生。以一念不生當下即真心故。

二迷本難復。

迷本圓明是生虗妄。妄性無體非有所依。

○欲將復真。欲真已非真真如性。非真求復宛成非相。

初牒妄無依。性覺妙明無欠無缺。是曰圓明。世界眾生依此建立。故名為本。初由一念妄動晦此圓明。是曰迷也。然既迷此本明。即是無明。由是展轉生起微細虗妄之法。所謂業轉現是也。此有所有。非因所因。住所住相。了無根本。故曰妄性無體非有所依。既非有所依。但離念即是。所謂一念不生即名為佛是也。

○將欲下復真成非。將欲復真者。謂將欲起念復真也。欲真已非真真如性者。謂既欲起念復真。則是變相緣如。但是似真。非真真故。既知非真。應當離念。若必欲求復。則決定不是。故曰宛成非相。

三成業感果。

非生非住非心非法。展轉發生。生力發明。熏以成業。同業相感。因有感業相滅相生。

承上所計之真。既已成非。由此於非生非住非心非法之中。展轉發生。生相住相心相法相。故上云從畢竟無成究竟有也。然此中生即無明。以無明屬生相故。住即業識。以業識屬住相故。心即見分。以見分屬心相故。法即相分。以相分屬法相故。生力發明者。謂由上展轉發生之力。引起智相相續執取計名等。是曰發明。謂漸成粗相。較前更為顯著。以發明即顯著義也。熏以成業。即起業相。謂由上四相熏習。能令成造種種業故。同業下即業繫苦相。同業相感者。謂既已成業。則有彼此業同者。名為同業。如世間父母子女。究其前因。必有所作等流之業。乃得彼此相感。相感云者。謂父母與子女業同。感子女以受生應之。子女與父母業同。感父母以生身應之。前文所謂同業相纏者即此。因有感業相滅相生者。謂因有彼此相感之業。故致相滅相生。以感業既盡則相滅。感業重起則相生。故上云。從無住本建立世界及眾生也。詳釋其相竟。

三總結顛倒。

由是故有眾生顛倒。

承上相滅相生。輪轉往復。由是於本無眾生中而有眾生相現。故以顛倒結之。徵釋眾生顛倒竟。

二徵釋世界顛倒二。

一承前徵起。二略釋其相。

初。

阿難。云何名為世界顛倒。

眾生顛倒。已經詳釋。世界顛倒。亦應略明。故次徵之。

二略釋其相。

是有所有分段妄生因此界立。非因所因無住所住。遷流不住因此世成。

是有所有句古德以感業為能有。以眾生為所有。蓋緊躡上文言之。愚謂仍是遠指前文。猶言所謂世界顛倒者。是因能有見分。與所有相分。能所相對。妄見有彼此方位。故曰分段妄生。分段謂分齊款段也。既有分齊款段。則界相分明。故曰因此界立。非因所因。無住所住者。如前所釋轉相非能因。現相非所因。無明非能住。業識非所住故。既非能因所因。能住所住。則知但是無常。故曰遷流不住。既遷流不住。則流數歷然。故曰因此世成。按前眾生顛倒中此下應有總結顛倒之科。今不另具者。以分釋世界。各有隨結之語。所謂因此界立。因此世成是也。分門徵起釋成竟。

三漸次以成類生三。

一初成類數。二次成輪轉。三後成定有。

初。

三世四方和合相涉。變化眾生成十二類。

世為遷流。界為方位。流數有三。故曰三世。謂過現未來。方位有四。故曰四方。謂東西南北。離世則界無所依。無界則世不復見。相依妄成。故曰和合。和合則遞互交參。故曰相涉。以涉者參入義故。變化眾生者。謂眾生在世界之中。自應隨世界變化。然世界相涉。變化之數略為十二。如以世涉方。則四方各攝三世。變為一十二數。若以方涉世。則三世各攝四方。變數亦然。此中眾生。若隨方變化者。生此生彼。形類不同。四方則分四類。四類之中。有過去生。有現在生。有未來生。生生不同。一類復分為三。則變成十二。若隨世變化者。已生現生當生形類不同。三世則成三類。三類之中有南方生。有北方生。有東方生。有西方生。生生各異。一類復分為四。亦成十二。此且約隨方隨世變成十二。略言形類不同。非定成胎卵濕化等也。若下之胎卵濕化等。又屬惑業招致。至下自見。

二次成輪轉。

是故世界。因動有聲。因聲有色。因色有香。因香有觸。因觸有味。因味知法。六亂妄想成業性故。十二區分由此輪轉。

承上類數既分。是故因塵成業。致有輪轉相也。世界者。六塵之總相。故先言之。因動有聲者。世之遷流。界之更變。皆名為動。因動故必致鼓吹。故曰有聲。前云卷聲成耳。即在此時。因聲有色者。既聞其聲。必尋其色。故曰有色。前云結色成眼。即在此時。因色有香者。見色生染。自覺有香。前云納香成鼻。即在此時。因香有觸者。聞香欲取。先起邪覺。故曰有觸。前云摶觸成身。即在此時。因觸有味者。覺觸生欲。口發愛涎。故曰有味。前云絞味成舌。即在此時。因味知法者。愛味不忘。塵影常現。故曰知法。前云攬法成意。即在此時。六亂妄想。即指六識。蓋以根塵相對。識生其中。其用不定名亂。其體無實名妄也。妄識既興。分別從起。生諸煩惱。造種種業。是為成就業性。業性既成。隨業感報。故云十二區分。謂隨彼初成十二類數而區分之。是知前之十二類數。但隨世界變化。至此乃轉成業招矣。由此輪轉者。以業有遷變。報有循環故。

三後成定有三。

一承前總標。二依類詳明。三指數總結。

初。

是故世間聲香味觸。窮十二變為一旋復。乘此輪轉顛倒相故。是有世界卵生胎生濕生化生有色無色有想無想若非有色若非無色若非有想若非無想。

是故世間等者。謂以是十二輪轉之故。世間六塵亦隨類生轉變。如一聲塵。類類不同。對類變化。必至窮十二變。乃為一周。一周既圓。再變則另自首起。故云旋復。旋復謂周而復始也。然必明此六塵變化者。以六塵為造業之緣。業性為輪轉之因。六塵既隨類生變化。則類生各依六塵成業。此輪轉所以不息。而類生所以定有。故下文即乘此以總標之。乘猶因也。輪轉謂十二輪轉。顛倒謂依塵成業。言雖有輪轉。若無顛倒。則輪轉可息。而類生可盡也。是有者。謂由顛倒故。是乃定有。先言世界者。是所依故。能依中四生為常。如前云卵惟想生。胎因情有。濕以合感。化以離應。後八為變。前云情想合離。更相變易。但以具緣多少而有差別。如灌頂云。有色情而合。無色情而離。依胎而變。有想想而合。無想想而離。依卵而變。非有色。情離而合。非無色。情合而離。依濕而變。非有想。想離而合。非無想。想合而離。依化而變。此且總標。至下乃詳釋其相二依類詳明十二。

一卵生。二胎生。三濕生。四化生。五有色。六無色。七有想。八無想。九非有色。十非無色。十一非有想。十二非無想。

初。

阿難。由因世界虗妄輪迴。

○動顛倒故。和合氣成八萬四千飛沈亂想。如是故有卵羯邏藍流轉國土。

○魚鳥龜蛇其類充塞。

初略明。世界義該六塵。前云聲香味觸。窮十二變。今對卵生為第一變也。由因此變而有虗妄輪迴。虗妄者。即是懸想。謂於世界六塵。未現前時懸遠想像。不真實故。輪迴者。此想不了。卵生不息。以卵唯想生故也。

○動顛下詳明。正脈云。想體輕舉。名動顛倒。謂由動故。必至執妄為真。故以顛倒名之。和合氣者。氣指雄雌相交陰陽氣分。然此本屬虗妄。由顛倒故。執為真實。與之和合。正脈云。卵以氣交是也。成謂成就。八萬四千者。和合之中。一切煩惱悉具足故。雖悉具足。皆由想起。想心不定。忽上忽下。故曰飛沈亂想。如是故有等者。謂由如是取氣成形。故有卵羯邏藍。以羯邏藍。乃胎分初七之相。成卵即在此位故。流轉國土者。即是輪迴義也。

○末二句指類。飛想為鳥。沈想為魚。兼二則為龜蛇。其類者。例攝不盡之屬。到處皆有。故云充塞。

二胎生。

由因世界雜染輪迴。

○欲顛倒故。和合滋成八萬四千橫豎亂想。如是故有胎遏蒲曇流轉國土。

○人畜龍仙其類充塞。

初略明。此中世界六塵。對胎生為第二變也。由因此變而有雜染輪迴。雜染者。即是妄情。謂於世界六塵現在前時。虗妄情溺。不清淨故。輪迴者。此情不了。胎生不息。以胎因情有故也。

○欲顛下詳明。正脈云。情生於愛。名欲顛倒。謂由欲故必至執妄為真。故亦以顛倒名之。和合滋者。滋謂父精母血交相滋潤。此亦虗妄。由顛倒故。執為真實。與之和合。正脈云。胎以精交是也。成就八萬四千者。和合之中。煩惱具故。雖煩惱具。皆由情起。情心不定。忽橫忽豎。故曰橫豎亂想。如是故有等者。謂由如是取滋成形。故有胎遏蒲曇。以遏蒲曇乃胎分二七之相。定胎即在此位故。

○末二句指類。豎想為人。橫想為畜。兼二則為龍仙。以龍仙變化。可橫可豎故也。

三濕生。

由因世界執著輪迴。

○趣顛倒故。和合煖成八萬四千翻覆亂想。如是故有濕相蔽尸流轉國土。

○含蠢蝡動其類充塞。

初略明。此中界塵。對濕生為第三變也。由因此變而有執著輪迴。執著者。即是附合。謂於世界六塵。新潤境上。附近就合不捨離故。輪迴者。合心不忘。濕生不斷。以濕以合感故也。

○趣顛下詳明。合塵名趣。背覺名倒。和合煖者。煖指濕物相比。交相煖發。此亦虗妄。由顛倒故執為真實。附托其中。名和合也。成就八萬四千者。和合之中煩惱具故。合心不定。時仰時覆。故曰翻覆亂想。翻仰上。覆俯下也。如是故有等者。謂由如是合煖成形。故有濕相蔽尸。以蔽尸乃濕生初相。不由母腹。故無前之二相。

○末二句指類。覆為含蠢。其性無知故。翻為蝡動。其形不寧故。餘可知。

四化生。

由因世界變易輪迴。

○假顛倒故。和合觸成八萬四千新故亂想。如是故有化相羯南流轉國土。

○轉蛻飛行其類充塞。

初略明。此中界塵。對化生為第四變也。由因此變而有變易輪迴。變易者。即是輕離。謂於世界六塵。舊所依境。輕遽捨離。心不恒故。輪迴者。離心不革。化生不替。以化以離應故也。

○假顛下詳明。離非真離名假。自以為真名倒。觸即新境現前。觸對舊境也。新境亦是虗妄。由顛倒故。執為真實。易志於上。名為和合。成就八萬四千者。亦由和合具惱。雖曰具惱。不出離心。離心不定。恐粘恐阻。(粘謂粘舊不脫。阻謂阻新難就)故曰新故亂想。如是故有等者。謂由如是合觸成形。故有化相羯南。以羯南即是化生初相。謂新質已成。始脫故殻。無蔽尸相故。

○末二句指類。故想得脫故轉蛻。新想得就故飛行。蛻即脫也。蟬脫則飛。蛇脫則行。餘可類推。

五有色(灌頂云。有色情而合)。

由因世界留礙輪迴。

○障顛倒故。和合著成八萬四千精耀亂想。如是故有色相羯南流轉國土。

○休咎精明其類充塞。

初略明。此中界塵。對有色為第五變也。由因此變而有留礙輪迴。留礙者。謂於世界六塵。情愛附合於己欲留。於他生礙故。輪迴者。情合不除。有色不斷。以色以情感。有以合致故也。

○障顛下詳明。於他生礙名障。於己欲留名倒。著即顯著之處。有色可見故。有色可見。即屬虗妄。由顛倒故。執為真實。附托於上。名曰和合。和合之中。具足煩惱。故成八萬四千。總以愛精著耀。心緒靡停。故曰精耀亂想。如是故有等者。謂由如是合著成形。故有色相羯南。然色相名羯南者。以有色初生。皆就故有顯著之物。故亦無前蔽尸等相。

○末二句指類。休咎精明者。謂托彼精明。示現休咎。如天上星宿之類。又世有報吉凶神。往往假託靈物。亦此類攝。涅槃云八十神。皆由留礙想元。成此精耀。足可證此。

六無色(灌頂云。無色情而離)。

由因世界銷散輪迴。

○惑顛倒故。和合暗成八萬四千陰隱亂想。如是故有無色羯南流轉國土。

○空散銷沈其類充塞。

初略明。此中界塵。對無色為第六變也。由因此變而有銷散輪迴。銷散者。謂於世界六塵。愛寂厭有。然愛寂欲銷。亦屬於情。厭有欲散。亦屬於離。情離不化。無色不休。故曰輪迴。以色因情感。無由離致故也。

○惑顛下詳明。愛寂厭有名惑。欲銷欲散名倒。暗謂晦昧不明處也。晦昧不明。猶為虗妄。由顛倒故執為真實。趣逐於上。名為和合。和合之中。具足煩惱。故成八萬四千。總以就陰欲隱。情離紛然。故曰陰隱亂想。如是故有等者。謂由如是合暗成形。故有無色羯南。然既是無色而仍稱羯南者。以雖無明顯之色。而有幽暗之色。但以凡眼不見名無。非真無也。

○末二句指類。陰想故為空為銷。如主空神類。隱想故為沈為散。如滯魄鬼類。

七有想(灌頂云。有想想而合)。

由因世界罔象輪迴。

○影顛倒故。和合憶成八萬四千潛結亂想。如是故有想相羯南流轉國土。

○神鬼精靈其類充塞。

初略明。此中界塵。對有想為第七變也。由因此變而有罔象輪迴。罔象者。謂於世界六塵。懸想欲合。蓋以懸想不真名罔。欲合似有名象故。輪迴者。想合無休。有想無已。以想以懸想為因。有以附合成感故也。

○影顛下詳明。不真似有名影。懸想欲合名倒。憶謂向所憶念境也。向所憶念。亦屬虗妄。由顛倒故。執為真實。神遊於上。名為和合。和合之中具足煩惱。故成八萬四千。總以潛神勝蹟。結氣靈踪。為憶為念。故云潛結亂想。如是故有等者。謂由如是合憶成形。故有想相羯南。然想相稱羯南者。以有想初生。皆就故有勝蹟靈踪。自應無有蔽尸等相。

○末二句指類。潛想故為鬼神。如山林土地城隍川嶽諸鬼神類。結想故為精靈。如山精海精風精河精土精諸精靈類。

八無想(灌頂云。無想想而離)。

由因世界愚鈍輪迴。

○癡顛倒故。和合頑成八萬四千枯槁亂想。如是故有無想羯南流轉國土。

○精神化為土木金石其類充塞。

初略明。此中界塵。對無想為第八變也。由因此變而有愚鈍輪迴。愚鈍者。謂於世界六塵。久想固離。蓋以久想不化名愚。固離不迴名鈍故。輪迴者。想離不化。無想難出。以想以久想成因。無以固離成感故也。

○癡顛下詳明。久想固離名癡。不化不迴名倒。頑謂無知之物。無知之物。定屬虗妄。由顛倒故。執為真實。凝滯於上。名為和合。和合之中具足煩惱。故成八萬四千。總以久想不得。心思灰泯。故云枯槁亂想。如是故有等者。謂由如是合頑成形。故有無想羯南。然無想亦稱羯南者。以既屬合頑。初相即堅勁故。

○末二句指類。精化土木。神為金石。如華表生精望夫成山之類。

九非有色(灌頂云。非有色情離而合)。

由因世界相待輪迴。

○偽顛倒故。和合染成八萬四千因依亂想。如是故有非有色相成色羯南流轉國土。

○諸水母等以鰕為目其類充塞。

初略明。此中界塵。對非有色為第九變也。由因此變而有相待輪迴。相待者。謂於諸界塵。情愛而不自任合。常欲假他以成己欲。故曰相待。待心不息。非有色報靡停。故曰輪迴。

○偽顛下詳明待他諱己。詭詐居心。名偽顛倒。染即情所愛境。情所愛境本屬虗妄。由顛倒故。執為真實。陽離陰待。名為和合。和合具惱。故成八萬四千。總以因勢依人。心思待成。故曰因依亂想。如是故有等者。謂由如是合染成形。故有非有色相成色羯南。言非有色者。非是真有雖非真有。却能假他成體。待物有用。故曰成色羯南。

○末三句指類。溫陵曰。水母以水沫為體。(假他成體也)以鰕為目(待物有用也)本非有色。待物成色。不能自用。待物有用。後文云。飛精附人口說經法。乃此類之勝者。

十非無色(灌頂云。非無色情合而離)。

由因世界相引輪迴。

○性顛倒故。和合呪成八萬四千呼召亂想。如是故有非無色相無色羯南流轉國土。

○呪咀厭生其類充塞。

初略明。此中界塵。對非無色為第十變也。由因此變而有相引輪迴。相引者。謂於諸界塵。情雖躭愛隨引而合。隨引而離。故曰相引。要引之念不除。非無色相不息。故曰輪迴。

○性顛下詳明。引久習成名性。忽合忽離名倒。呪即能引之境。能引之境亦屬虗妄。由顛倒故。執為真實。與之隱顯。故曰和合。和合具惱。故成八萬四千。總以隨呼隨召。為去為來。意念無寧。故云呼召亂想。如是故有等者。謂由如是合呪成形。故有非無色相無色羯南。言非無者。非是實無。以能隨呪去來。雖隨呪去來。而凡眼不見。故仍以無色名之。既名無色。而又稱羯南者。以有細色故。

○末二句指類。呪咀厭生者。謂呪咀鬼神。厭死祐生。如後文云。遇明為形。名役使鬼。愚謂世之書符來仙。念呪驅鬼。皆此類攝。

十一非有想(灌頂云。非有想想離而合)。

由因世界合妄輪迴。

○罔顛倒故。和合異成八萬四千迴互亂想。如是故有非有想相成想羯南流轉國土。

○彼蒲盧等異質相成其類充塞。

初略明。此中界塵。對非有想為十一變也。由因此變而有合妄輪迴。合妄者。謂於諸界塵。懸想而不自奪合。常欲乘虗以行陰占。故云合妄。謂合中帶妄也。合妄不休。非有想報靡停。故曰輪迴。

○罔顛下詳明。岡猶欺也。沽名不奪。乘虗而占名罔。陽善陰惡。欺人自欺名倒。異謂非己所有。即指虗境。虗境非己。明屬虗妄。由顛倒故。執為真實。用謀於上。名為和合。和合具惱。故成八萬四千。總以望其自避。居心諱奪。故云迴互亂想。如是故有等者。謂由如是合異成形。故有非有想相。成想羯南。非有想相者。非是定有。不欲奪合故。成想羯南者。非是定無。乘虗而就故。

○末三句指類。灌頂云。蒲盧亦名蜾蠃。細腰蜂也。詩曰螟蛉有子。蜾蠃負之。計云。螟蛉青桑蟲也。蜾蠃運泥作房。負桑蟲於其中。呪祝七日。化為己子。此取蜾蠃受生時。螟蛉之性。業已迴互。乃就其虗軀而受之。故云異質相成。愚謂起屍鬼等。亦此類攝。

十二非無想(灌頂云。非無想想合而離)。

由因世界怨害輪迴。

○殺顛倒故。和合怪成八萬四千食父母想。如是故有非無想相無想羯南流轉國土。

○如土梟等附塊為兒。及破鏡鳥以毒樹果抱為其子子成父母皆遭其食。其類充塞。

初略明。此中界塵。對非無想為十二變也。由因此變而有怨害輪迴。怨害者。謂於諸界塵。始而懸想。繼而附合。終以不附己意。而欲惡離。故云怨害。怨害之心不祛。非無想報靡停。故曰輪迴。

○殺顛下詳明。害能奪命為殺。先親後怨名倒。怪即所怨害物。本自異常。故名為怪。怪亦是妄。由顛倒故。執為真實。依生親怨。名為和合。和合具惱。故成八萬四千總以不思深恩。反欲惡離。忤逆居心。故云食父母想。不言亂者。隨文便故。例前知故。如是故有等者。謂有如是合怪成形。故有非無想相無想羯南。非無想相者。非是定無。本期附合故。無想羯南者。非是定有。終成惡離故。

○末六句指類。孤山云。按史記孝武本紀云。祀黃帝用一梟鏡。孟康曰。土梟鳥名。食母。破鏡獸名。食父。黃帝欲絕其類。使百祀皆用之。破鏡如貙而虎眼。今云鳥者。或傳譯成誤耳。依類詳明竟。

三指數總結。

是名眾生十二種類。

按前文方世相涉。變成十二。雖分形類。尚非業招。及云六亂妄想。成業性故。十二區分。雖屬業招。尚非定有。至此則迷真愈遠。逐妄愈深。流蕩忘返。乃成定有。故此總結以終一章之義。又十二類生。餘經異解不同。今按本經。胎卵濕化四生。已攝三界。至於後八。乃四心交互。迭相變易。不專屬於四生。然亦不必更為會通色空等諸勝報也。總結前來依真起妄成類生竟。


楞嚴經指掌疏卷第八

京都拈華寺賢宗後學達天通理敬述

嗣法門人(興宗祖旺謄清懷仁祖毓較字)

二滅妄明真成諸位四。

一正明諸位。二結顯脩法。三推重初心。四判決邪正。

初十。

一三漸。二乾慧。三十信。四十住。五十行。六十向。七四加。八十地。九等覺。十妙覺。

初二。

一指前起後。二正示漸次。

初二。

一指前互具成妄。二起後三漸得除。

初。

阿難。如是眾生一一類中。亦各各具十二顛倒。

○猶如揑目亂華發生。

○顛倒妙圓真淨明心具足如斯虗妄亂想。

初指前互具。如是眾生句。總指十二類生。一一類各各具者。即是互具。如一卵類。現起者名動顛倒。餘十一倒。非是不具。但是冥伏。若遇緣便起。如卵類既爾。餘十一類皆然。合之應有一百四十四倒。且又於一一倒中。具足八萬四千亂想。實為虗之至妄之極也。

○猶如下舉喻顯妄。目喻真心。揑喻一念妄動。亂華發生。喻十二類生。各各互具。蓋以真心本淨。始由一念妄動。展轉變起十二類生。又復各具顛倒亂想。如目本無華。由無故妄揑。展轉而有亂華發生。然明知目本無華。因揑而有。揑亦非真。放手元空。揑尚不有。華云何立。知此喻者。則顛倒虗妄之義。可思知矣。

○顛倒下以法貼合。不變名妙。指心體言。隨緣曰圓。指心用言。雖隨緣而不變。目曰真淨。雖不變而隨緣。目曰真明。合此體用。故曰妙圓真淨明心。此合喻中目字。顛倒即是妄動。以真本不動。動即違真。故稱顛倒。此合喻中揑字。亂想即指八萬四千。如卵生名飛沉亂想。胎生名橫豎亂想。然倒既互具。亂想亦應互具。言虗妄者。本由妄動。無實體故。雖無實體。而迷位繁興。故曰具足。此合喻中亂華發生。蓋華雖無實。滅華須待放手。喻想雖虗妄。除想應須離念。故向下示以三漸次也。

二起後三漸得除。

汝今修證佛三摩地。於是本因元所亂想。立三漸次方得除滅。

○如淨器中除去毒蜜。以諸湯水并雜灰香洗滌其器。後貯甘露。

初法說。佛三摩地。即指耳根圓通。以分脩分證。即成諸位。圓修圓證。即成佛果。此以因中說果。故置佛言。元所亂想。即指類生所具。如云飛沉亂想等是也。迷位本有曰元所。對後為果曰本因。而曰立三漸次方得除滅者。不是三漸次中即能盡除。蓋必三漸次後。歷位修斷。方得種習俱盡耳。

○如淨下舉喻。中字下文稍不足。具足應云。如淨器中。盛以毒蜜。喻真心中一念妄動。具足亂想也。除去毒蜜。喻除其助因。刳其正性。違其現業也。湯水喻諸位中定。諸位中定。仍不離前之三摩。灰香喻諸位中慧。諸位中慧。仍不離前之圓通。洗滌其器者。喻諸位中盡斷種習。後貯甘露者。喻佛果清淨心中。方堪承受最上一乘真法味也。指前起後竟。

二正示漸次二。

一徵起標列。二依次釋成。

初。

云何名為三種漸次。

○一者修習除其助因。二者真脩刳其正性。三者增進違其現業。

首句徵起可知。

○一者下標列。此中第三增進。即是耳根圓通。第二真修。即是圓通方便。蓋即以認真持戒為真修也。至於第一修習。又為真修方便。良以戒不易持。須先除其助因。是則除其助因。乃最初入手修學習演。如蒙童初讀三字經之類。至下別釋。文甚顯然。說者無容以前濫後。

二依次釋成三。

一除其助因。二刳其正性。三違其現業。

初三。

一承徵。二正釋。三結成。

初。

云何助因。

此承前徵起也。

二正釋二。

一教衣食斷辛。二明食辛過患。

初。

阿難。如是世界十二類生。不能自全依四食住。所謂段食觸食思食識食。是故佛說一切眾生皆依食住。

○阿難。一切眾生食甘故生。食毒故死。是故眾生求三摩提。當斷世間五種辛菜。

初教依食住。十二類生。如上所說。不能自全者。不能自全形命。依四食住者。要以四食方得住持形命故也。此且總標。所謂下別列。段食者。謂人間食必有分段。灌頂云。經論多云摶食。其義則局。如漿飲等不可摶故。觸食者。謂鬼神等觸氣而飽。即為食故。此二食通欲界。思食者。謂禪天中但以禪思為食。又如懸沙止饑。望梅止渴。亦思食攝。識食者。謂四空天惟以識定續命。有食義故。又如地獄餓鬼歷劫續命。但依業識。亦識食攝。此上四食略取溫陵及灌頂中義。詳於唯識。避繁不錄。必言四者。為該三界。治外道故。(灌頂云。佛成道後。為除外道自餓苦行。說諸眾生皆依食住。正覺正說。餘不能知。外道嗤曰。愚者亦知。何惟正覺。佛反問曰。食有幾種。外道不能答。因說眾生依四食住)是故佛說等。乃引昔所說以證成之。為斷五辛。必先言此者。有二義。一顯不為住持形命。食且不可。況夫食辛。目應斷除。二顯既有四食。何必一定食辛。自取過患。

○阿難下教斷五辛。資益形命曰甘。非局甜味。損傷形命曰毒。非局鴆酒。言故生故死者。顯辛葷為性命所關。在一切眾生。皆不可食。況夫求正定人。又為法身慧命所係。是宜嚴禁。故承此教以當斷。五種辛菜者。楞伽云。葱蒜韭薤興渠。應法師云。興渠梵音訛也。正云興宜。慈愍三藏云。根如蘿蔔。出土辛臭。慈愍冬至彼土。未見其苗。此方所無。故不翻也。天台梵網疏云。興渠是蒠蒺。雲棲發隱云。蒠蒺胡荽也。又楞伽云。葱韭蒜等臭穢不淨。能障聖道。亦障人天淨處。何況佛果。所謂當斷者此耳。

二明食辛過患。

是五種辛。熟食發淫。生噉增恚。

○如是世界食辛之人縱能宣說十二部經。十方天仙嫌其臭穢咸皆遠離。諸餓鬼等因彼食次舐其唇吻。常與鬼住。福德日消長無利益。

○是食辛人修三摩地。菩薩天仙十方善神不來守護。大力魔王得其方便。現作佛身來為說法。非毀禁戒讚淫怒癡。

○命終自為魔王眷屬。受魔福盡墮無間獄。

初發婬增恚。正脈云。熟食必壯相火。故發淫。生噉必動肝氣。故增恚。佛智所鑑。不爽絲毫。宜敬信而深戒之。

○如是下天遠鬼近。十二部經。該盡佛所說法。能宣說者。天仙皆應近聞。今以食辛之故。不惟不來近聞。而且嫌其臭穢。咸皆遠離。如今清淨齋戒者。尚避食辛之人。則天仙遠離可知。餓鬼歆於不淨。故因彼食辛之次。冥中舐其唇吻。相隨不捨。故常與鬼住。天仙增福。咸皆遠離。故福德日銷。餓鬼致禍。常與共住。故長無利益。無利益即災禍事也。

○是食下無護遭魔。修三摩地。乃成佛肧胎。菩薩天仙善神皆應守護。以食辛故。皆悉不來。亦嫌其臭穢故也。守護則魔不能近。由不來故。乃令大力魔王得其方便。大力魔即天魔也。知其修三摩地。有志求佛。故現佛身而眩惑之。非毀禁戒者。貶持戒為小乘。讚婬怒癡者。褒三毒為大道。無智自辨。鮮有不受其惑者吁可不畏哉。

○命終下成魔墮獄。現前受行魔教。命終自為魔屬。所修三摩。咸資有漏。故得受享魔福。福盡禍至。故感墮無間獄。正脈云。緣以臭惡之味。引致阿鼻極苦。有何難捨而不勇斷之哉。然辛菜所以名助因者。即於此科中見。中發淫為淫欲助因。增恚為殺生助因。至於福銷禍長。必至損他益己。縱能說經。亦屬妄談般若。此等又為盜妄助因。況夫魔來倒說。何惡不助。自為魔眷。何罪不生。名其為助因者宜矣。正釋竟。

三結成。

阿難。修菩提者永斷五辛。是則名為第一增進修行漸次。

承上食辛既有如是過患。是故凡欲修菩提者。先當永斷五辛。是則下言果能斷辛。則是從凡夫地。第一增進。乃初學修行漸次。除其助因竟。

二刳其正性三。

一承徵。二正釋。三結成。

初。

云何正性。

次徵第二漸次義也。

二正釋三。

一教令先斷淫殺。二示以進修餘戒。三詳明持戒利益。

初。

阿難。如是眾生入三摩地。要先嚴持清淨戒律。

○永斷淫心。不餐酒肉。以火淨食無噉生氣。

○阿難。是修行人若不斷婬及與殺生。出三界者。無有是處。

初總教持戒。如是眾生。指已斷五辛人也。已斷五辛。當入三摩。但定因戒發。非戒則三摩不成。故教以要先持戒。而云嚴持者。絲毫不容有犯故。又云清淨者。非唯執身。兼以執心故。

○永斷下首舉淫殺。婬能障定。殺乃違慈。四根本中此二猶要。故首舉之。永斷淫心者。現種俱盡。如枯木不萌。如寒灰不燄也。斷殺中乃以輕況重之語。言酒肉尚不容[(歹*又)/食]。生氣尚不容噉。何況殺生。自應永斷。以火淨食者。律明生鮮之物。火淨方食。不經火觸。則為不淨。不得便食。以有生氣故。儒門方長不折。庭草不除。大同此意。皆防微杜漸耳。

○阿難下顯示應斷。修行原為出界。不斷淫殺。則界不能出。以有相生相殺事故。言此正見其首應斷也。

二示以進脩餘戒。

當觀淫欲猶如毒蛇。如見怨賊。先持聲聞四棄八棄執身不動。後行菩薩清淨律儀執心不起。

諸戒之中。獨教觀欲者。以難斷故。又以一切眾生。皆以淫欲正性命故。如毒蛇如怨賊皆狠語耳。毒[施-方+(乏-之+虫)]傷身害命。怨賊劫財奪物。淫欲一事。喪法身。傷慧命。損法財。滅功德。故以為喻。然如來如是狠語。而諸眾生亦當以狠心斷之。聲聞小乘人也。四棄八棄小乘戒也。比丘唯是四棄。謂殺盜淫妄。犯之者不許共住。故名為棄。比丘尼。於四棄之外。更加觸八覆隨。名為八棄。不先持大而先持小者。亦行遠自邇。登高自卑意也。執身不動者。非不執心。力未充耳。不言後篇者。本立而道自生。源奠而流自清故。既閑乎小。宜進於大。故云後行菩薩清淨律儀。菩薩大乘人也。清淨律儀大乘戒也。設有絲毫動念。即不清淨。故曰執心不起。

三詳明持戒利益。

禁戒成就。則於世間永無相生相殺之業。偷劫不行無相負累。亦於世間不還宿債。

○是清淨人修三摩地。父母肉身不須天眼自然觀見十方世界。覩佛聞法親奉聖旨。得大神通遊十方界。宿命清淨得無艱險。

初成超世因。禁戒雖通四棄。此唯偏指淫殺。以婬殺難斷。較之盜妄尤宜嚴禁也。身心俱斷。故曰成就。淫斷則不復相生。殺斷則不復相殺。故曰永無。竊取曰偷。強取曰劫。又偷劫亦兼妄語。如偷中設詞令其不覺。劫中恐嚇令其強忍是也。負累乃偷劫所致。還債因負累來償。今既無偷劫。自無負累。既無負累。故亦不還宿債。如前云。長揖世間是也。又世間雖通三界。而此中似唯約於欲界。以生殺負還。乃欲界中事故。據此則持戒之人。將來不生欲界。縱生欲界。亦不過於人中增修。非為生殺負還事也。

○是清下發相似通。清淨人即指上持戒人也。因戒生定。因定發通。故是人一修三摩。便能發相似五通。肉眼相似天眼。故不須天眼觀見。自然者。不假作意。十方者。周徧無遺故。肉耳相似天耳。故亦能覩佛聞法。言相似者。但以戒增上力。并三摩初心增上力故。暫時而發。非是圓通勝用。下三準知。親奉聖旨者。相似他心通也。神通遊界。相似神境通也。宿命亦唯相似。雖曰相似。却能三世無礙。故曰清淨。得無艱險者。由宿命故永不墮三惡道中艱難險阻處也。正釋竟。

三結成。

是則名為第二增進修行漸次。

言此果能嚴戒。則是從凡夫地。第二增進。乃決定修行漸次。蓋以對上第一。名為第二。又對上初學不定。故以決定修行釋之。此中所斷言正性者。對上助因而言。以上但助發乎此。此乃正是罪性故也。刳其正性竟。

三違其現業三。

一承徵。二正釋。三結成。

初。

云何現業。

此徵第三漸次義也。

二正釋三。

一承戒修定。二頓獲法忍。三教以漸脩。

初。

阿難。如是清淨持禁戒人心無貪淫。於外六塵不多流逸。因不流逸旋元自歸。塵既不緣根無所偶。反流全一六用不行。

緊躡上文以為生定之因。故即就前人言之。諸戒俱持。而獨舉心無貪淫者。以淫為壞定之魁故。於外六塵等者。以淫為染塵前導。如因動有聲。則留心淫聲。因聲有色。則留心淫色。因色有香。則留心淫香。因香有味。則留心淫味。因味有觸。則留心淫觸。因觸有法。則留心淫法。若心無貪淫。則於諸色聲等皆不留心。故云不多流逸。言流逸者。謂神逸其中。縱恣攀緣。言不多者。非是全無。但不留心貪染耳。因不流逸者。牒上不多流逸為因。謂外境既淡。乃可反觀本根。自歸元明。而內觀得成也。內觀既成。外境全脫。故曰不緣。按耳根圓通。此當入流亡所。動靜不生。以上言不多流逸。未免動靜相間。此則一向不緣。乃動靜雙亡矣。偶對也。言根對塵現。塵不緣則根無所對。根無對而性亦不現。按耳根圓通。此當聞所聞盡。至此則六根反流全歸一性。故曰反流全一。既反流全一。無復結根之用。故曰六用不行。按耳根圓通。此當覺結。若執此為是。則為覺所礙矣。大科云違其現業。即在此科。以此科現業有二。一流逸是現業。不多則少違。二六用是現業。不行則全違也。

二頓獲法忽。

十方國土皎然清淨。譬如琉璃內懸明月。身心快然妙圓平等獲大安隱。一切如來密圓淨妙皆現其中。是人即獲無生法忍。

承上六用不行。惟有一存。若進觀此一。乃對六立名。六既不有。一云何立。是則能覺空矣。能覺之見分既空。所覺之相分亦復不有。故云十方國土皎然清淨。皎然者。周徧洞徹。清淨者。不見有一法可當情也。至此則覺所覺空。唯有空存。按耳根圓通。此當空結。若執此為是又為空所礙矣。若進觀此空非斷。乃是識性洞然在於大覺心中。故云譬如琉璃內懸明月。自是身心快然。以能出離空礙故也。出離空礙。則空所空滅。惟有滅存。按耳根圓通。此當滅結。若執此為是。猶為頂墮細障。若進觀此滅。乃對生言滅。滅亦非真。則生滅既滅。故得妙圓平等。蓋以無妄不盡曰妙。無真不極曰圓。始本不二曰平等。自是三空頓朗。二死忽空。故曰獲大安隱。寂照互融。智斷具足。故曰一切如來密圓淨妙。皆現其中。良以密圓即是智果。謂收之則密。放之即圓。淨妙即是斷果。謂體之則淨。用之則妙。是諸佛之所證。故曰一切如來。圓通因心。頓該果海。故曰皆現其中。按耳根圓通。此當寂滅現前。寂滅現前。一念不生。故曰是人即獲無生法忍。論悟證己齊佛境。所謂理由頓悟。乘悟併銷是也。論事修。唯在三漸。顛倒亂想。從此頓息。虗妄輪迴。自是不復有矣。

三教以漸脩。

從是漸修。隨所發行安立聖位。

事非頓除。因次第盡。故教以從是漸修。垢盡鏡明。水長船高。故示以隨所發行安立聖位。謂發行有淺深。立位有勝劣。至下經文自見。正釋竟。

三結成。

是則名為第三增進修行漸次。

此言果能違其現業。以至獲無生忍。則是從凡夫地。第三增進。觀行修行漸次。前云如淨器中。除去毒蜜。即喻此也。總結三漸竟。

二乾慧。

阿難。是善男子。欲愛乾枯根境不偶。現前殘質不復續生。執心虗明純是智慧。慧性明圓鎣十方界。乾有其慧名乾慧地。

二漸次中淫心永斷。故曰欲愛乾枯。三漸次中忘塵盡根。故曰根境不偶。解結中義當此根初解。先得人空。與小乘四果位齊。故云現前殘質不復續生。殘質為最後之身。不續謂後有永斷。此上約第二漸次。及第三前半以明乾義。又第三漸次中。十方國土皎然清淨。故曰執心虗明。執心者法執之心。國土皎然故虗。清淨無法故明。解結中義當空性圓明。成法解脫。至此則人法雙空。故曰純是智慧。又第三漸次中妙圓平等。獲大安隱。故曰慧性明圓。慧性即三空之慧。妙圓平等之性。獲大安隱。故曰明圓。但大安似約斷德究竟。明圓似約智德究竟。以唯是一心。故無妨各說。解結中義當解脫法已俱空不生。至此乃得其全體。此上約三漸後半以明慧義。問。既唯前義。何故另開一位。答。上唯具體。此兼起用。故云鎣十方界。鎣猶飾也。莊嚴之義。謂稱體起用。嚴淨十方報土。按圓通中即獲二勝。發三用也。雖能如是。依然乾有其慧。故立位以乾慧名之。

三十信二。

一躡前總起後位。二別明當位十信。

初。

欲習初乾未與如來法流水接。即以此心中中流入圓妙開敷。

前云欲愛乾枯。未能盡習。今以乾慧位中。借嚴土以治欲習。未得極盡。故云欲習初乾。菩提涅槃。尚在遙遠。故云未與如來法流水接。如來法即指菩提涅槃。對無明生死流。稱菩提涅槃流也。言未接者。正見其當歷事造修。不可以圓通頓悟為是故。此心指乾慧終心。中中流入。有二釋。一者中謂中道。以自後位位皆不離乎中道。故云中中。二者中謂中庸。以自後修習。雖不廢事。亦不過執。惟是中中。所謂不偏不倚。任運流入是也。圓妙開敷者。謂流入無別。仍前圓通妙性。但位位增進。如蓮開層層漸敷耳。

二別明當位十信十。

一信心。二念心。三進心。四慧心。五定心。六不退。七護法。八回向。九戒心。十願心。

初。

從真妙圓重發真妙。妙信常住。一切妄想滅盡無餘。中道純真名信心住。

從真妙圓之悟。重發真妙之修。理事併信。故曰妙信。永不退失。故曰常住。外道趣邪。凡夫趣有。二乘趣空。皆為妄想。一切俱遣。故曰滅盡無餘。滅盡妄想。故中道真。無有遺餘。故中道純。既真且純。信心決定。故名信心住也。

二念心。

真信明了一切圓通。陰處界三不能為礙。如是乃至過去未來無數劫中。捨身受身一切習氣皆現在前。是善男子。皆能憶念得無遺忘名念心住。

真信者。即前中道純真之信。明了者。明明了了。曾不被諸法所惑也。因不被諸法所惑。故於一切諸法。皆能以中道正理。融會貫攝。故云一切圓通。此二句全是躡前信心成益以為此位之因。自下乃正明此位。陰處界三不能為礙者。正由一切圓通。所以陰不能覆。處不能局。界不能間也。如是者。謂陰等不礙如是。乃至者超略現在。言既陰等無礙。不惟現在身中今應斷之習氣。憶念無忘。乃至過未無數劫捨身受身。已應斷當應斷之習氣。皆現在前。皆能憶念無忘。謂無忘修治之心。猶言欲寡其過而未能也。以其無忘治習。常時憶念。故即名其為念心住。

三進心。

妙圓純真真精發化。無始習氣通一精明。惟一精明進趣真淨名精進心。

由前習氣現前。欲盡未能。仍復依前妙圓之悟及中道純真之信。抵對妄習。磨鍊真精。久之真益精。而起融妄之力。故云發化。由此融妄為真。故能令彼無始習氣。通為一精明也。無始約過去言。不言現未者。以過去既融。現未者不復起故。此上四句。全約初信中力。助治二信中習。以成當位之因。自下乃正明當位。言既無始習氣。通一精明。則唯以精明之理。歷事造修。故云進趣。雖歷事造修。而不住有為。故云真淨。是則妄盡理圓。功就不就。故名此位為精進心。

四慧心。

心精現前純以智慧名慧心住。

承上進趣真淨。不住有為。心精時時現前。智慧時時不昧。至此慧心決定。純以智慧涉事。故以慧心住名之。住即決定義也。

五定心。

執持智明周徧寂湛。寂妙常凝名定心住。

前位純以智慧。即是臨事之時。皆執持智明以照之也。以智照事。事事如理。故曰周徧寂湛。此二句亦是躡前所證以成當位之因。下二句乃正明當位。寂湛不住。大用繁興。故寂而言妙。雖大用繁興。而不動不擾。故凝而言常。清涼云。智周鑑而常靜。用繁興以恒如。此之謂也。然既曰常凝。則無不定時。故即以此名定心住(正脈云。上五信屬五根。如果木之種。根結於地。下五信屬五力。如根結既久自有不可拔之力用也)。

六不退。

定光發明明性深入。惟進無退名不退心。

慧心似偏於慧。以純以智慧故。定心似偶於定。以寂妙常凝故。此則以定資慧。故曰定光發明。所謂淨極光通達。寂照含虗空也。又能以慧資定。故曰明性深入。謂深入於定。所謂却來觀世間。猶如夢中事也。據此則定慧相資。日損日益。故曰惟進無退。由此所以名不退心。此位義當進力。

七護法。

心進安然保持不失。十方如來氣分交接名護法心。

心進者。定心日進。安然者。不假功力。由此故能任運保持。永不失於定心。定心成就。蒙佛慈光攝照。故得與如來氣分交接。蓋氣分即慈心氣分也。據此乃由內能自護。外感佛護。故以護法心名之。此位義當定力。以由定心日進致故。

八迴向。

覺明保持。能以妙力迴佛慈光向佛安住。猶如雙鏡光明相對。其中妙影重重相入名迴向心。

按前不退心中。定慧相資。上位以定深而成護法之因。故曰心進保持。此位以慧明而成迴向之因。故曰覺明保持。謂覺慧益明。保持不失也。正由保持不失。故能以妙慧之力。迴答佛之慈光。迴答無別。惟是向佛安住。謂念念在佛境也。然上位接佛氣分。蒙佛慈光。是佛心中有自己之影。此位迴佛慈光。向佛安住。是自心中有諸佛之影。佛心中有自影時。自己入佛心中自心中有佛影時。佛已入自心中。自入佛心中時。已帶佛影。以接佛氣分時。自心即有佛故。佛入自心中時。已帶自影。以迴佛慈光時。佛心即有自故。是則自心佛心重重相入。故云猶如雙鏡等也。雙鏡相對。喻自心佛心。慈慧相應。其中妙影。喻佛心中有自己之影。自心中有諸佛之影。重重相入。喻自入佛心中時。已帶佛影。佛入自心中時。已帶自影。是則自心佛心非一非異。不妨於無迴向中強立迴向。又上位自心接佛氣分。諸佛迴答自心。以慈光向己。此位由蒙佛慈光。妙力迴答佛慈。以自心向佛。故自得迴向之名。五力中義當慧力。以由覺慧益明致故。

九戒心。

心光密迴。獲佛常凝無上妙淨。安住無為得無遺失名戒心住。

心指自心。光指佛光。迴與迴同。言上二位自心迴向於佛。佛光迴向於己。俱屬潛通冥應。故曰密迴。此雙承上二位以為當位之因。自下乃正明當位。獲猶得也。謂由密迴力故。獲得佛定也。那伽大定。無不定時。故曰常凝。不唯得定。且能得果。故曰無上妙淨。妙即菩提。出煩惱纏故。淨即涅槃。離生死穢故。而言無上者。即是佛也。自是上求佛道。信知無佛可成。下化眾生。信知無生可度。故曰安住無為。信力增長。不起絲毫有為之念。故曰得無遺失。此位名戒心住者。以獲佛常凝。即定共戒。無上妙淨。即道共戒。無為無失。即律儀戒。五力中義當信力。以無為正信。無遺失故。

十願心。

住戒自在。能遊十方所去隨願名願心住。

住戒自在者。定共道共律儀任運清淨故。定戒常凝。得三昧樂正受意生身。(以三昧力。得自在樂。普入諸剎。隨意無礙)道戒妙淨。得覺法自性性意生身。(覺了諸法。自性如幻。本無所有。故能普入)律儀無為。得種類俱生無行作意生身。(隨諸眾生種類現形。如鏡現相。而無作為)由此故能遊於十方。不惟遊於十方。且能所去隨願。謂願何所去。一念即至。由此所以名為願心。義當念力。以憶念不忘。乃成願故(正脈云。通論十心。前六修自心。後四合佛德。灌頂云。初一信之本體。後九信之德相。又前九屬內行德。後一屬外化德。愚謂十心中。六心皆帶住字。餘四例知應有。良以寂滅現前時。悟證已齊佛境。況復十信。豈更有退。是知十信之名。乃借漸名頓。借偏名圓。實不同偏漸教中十信。輕如鴻毛也)十信竟四十住十。

一發心住。二治地住。三修行住。四生貴住。五具足住。六正心住。七不退住。八童真住。九王子住。十灌頂住。

初。

阿難。是善男子。以真方便發此十心。心精發暉。十用涉入圓成一心名發心住。

五根具足名善。以善根決定故。五力成就曰男。以能[1]辨後位故。真方便。即指耳根圓通。前云聖性無不通。順逆皆方便。初心入三昧。遲速不同倫。故知耳根圓通。獨為真實方便。以是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門故。餘皆為似。以其非是常修學。淺深同說法故。十種信心。不離圓通妙性。故云以云發也。依此十心。磨鍊治習。則圓通之心。益精益明。故曰心精發暉。十用涉入者。上是漸發。此乃圓融。如十心中隨發一心。餘之九心皆涉入此一心之中。心心皆然。遞互相攝相入。至此則菩提之心。真純無妄。故曰圓成一心。一心即菩提心也。按起信論。菩提心有三種。一直心。正念真如法故。二深心。樂集一切諸善法故。三大悲心。廣度一切諸眾生故。而十心中初一中道純真。即是直心。從二至九。皆為深心。後一能遊十方。義含悲心。既十用涉人。則隨起一心。即三心具足。故得圓成菩提之心。以圓成故。得發心住名。

二治地住。

心中發明。如淨琉璃內現精金。以前妙心履以成地名治地住。

依菩提心重起真智。故曰心中發明。菩提之心清淨皎潔。故以琉璃喻之。真實之智。體精用明。故以精金喻之。以前妙心履以成地者。謂真智一發。運用前之十種妙心。修真實行。踐履真如。以成進趣後位之地。如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相似。由此所以名治地住也。

三修行住。

心地涉知俱得明了。遊履十方得無留礙名修行住。

心即前之妙心。地即前所履地。然妙心既十用涉入。而所履之地。亦十心涉知。涉知故。一心明了。心心皆然。故云俱得明了。俱得明了故。時時證真真無不融。故能遊履十方得無留礙。自是分身無數。徧十方剎。上供諸佛。下利眾生。以是名為修行住也(問。此與願心中。能遊十方。所去隨願。語頗相似。義何所別耶。答。彼是意生身。此是現化身。又彼云隨願。似是徑往一方。此云無礙。明是徧入剎塵。則勝劣固自分矣)。

四生貴住。

行與佛同受佛氣分。如中陰身自求父母。陰信冥通入如來種名生貴住。

種真之行。因該果海。故曰行與佛同。因該果海。果即徹於因源。故曰受佛氣分。前護法心中云。十方如來氣分交接。蓋指慈心氣分。此云受佛氣分。意言真如氣分。固不同也。次二句舉喻。言初住發心。如前陰起惑。二住治地。如前陰造業。三住修行。如中陰持種遊行。此既行與佛同。受佛氣分。故以中陰自求父母喻之。佛雖未與明記。以相陰信。知其不退初心。自雖未得顯證。已得冥通。覺其必證極果。是知陰信冥通。正是感應道交。如同業相纏。結成胎分。故云入如來種。入如來種。如託王胎。故名生貴住也。

五具足住。

既遊道胎親奉覺胤。如胎已成人相不缺名方便具足住。

前云入如來種。即是結成道胎。而云遊者。謂依此脩因。自在無礙。如貴人處胎。安樂無拘。永嘉云。潛幽靈於法界。即斯義也。自是常蒙諸佛護念。法身漸漸證入。故曰親奉覺胤。謂親奉大覺護念。為法身之胤嗣也。方便智慧。漸漸具足。故喻以如胎已成。人相不缺。謂胎中七七日滿。根形具足也。以是義故。名方便具足住。

六正心住。

容貌如佛心相亦同名正心住。

權智外現。故曰容貌。攝化眾生。方便具足。故曰如佛。此牒上位以為當位之因。自下乃正明當位。以權資實。內照真如。名為心相。理智圓滿。故曰亦同。同佛故。成正知見。如胎中七七位後。心相漸著。故以正心為名。

七不退住。

身心合成日益增長名不退住。

五住權智外現。容貌如佛曰身。六住實智內照。心相同佛曰心。兼此二義為七住因。故曰合成。即權實具足也。權實具足。二利兼進。故曰日益增長。如在母胎。備經十月。有成無壞。故曰不退。此與六信。雖同名不退。而淺深有異。以彼為信心不退。此為住道不退也。

八童真住。

十身靈相一時具足名童真住。

承上日益增長。權益勝而實益深。故曰十身靈相一時具足。以十身為別。權實二智為總。如十身中。菩提身法身威勢身三身皆屬實智。以是自證境故。願身化身力持身意生身福德身五身皆屬權智。以是化他境故。相好莊嚴身智身二身通於權實。以相好莊嚴有報化。智慧有自證化他故也。按華嚴八地方具十身。今經八住便具者。以二經皆屬圓教。固應前後互融。況華嚴信滿成佛。十身豈不具足。但文在八地中顯。言靈相者。神妙無方之義。此如胎滿初生。雖六根四體。一一圓成。而純樸未散。情染未形。故以童真為名。

九王子住。

形成出胎親為佛子名法王子住。

上位十身具足。即是形成出胎。此牒前為因也。次句乃正明當位。五住中既遊道胎。尚為道之所局。未大自在。故但言親奉覺胤。而不言為子。今則得大自在。頓超理障。能任佛法大事。故曰親為佛子。如世王子。過十五歲。稍有知識。便具人君氣度。以是名為法王子住。

十灌頂住。

表以成人。如國大王以諸國事分委太子。彼剎利王世子長成。陳列灌頂名灌頂住。

上位名法王子。即是表以成人。謂表顯以為成佛人故。此是牒前為因。如國下正明當位。佛欲與之授記。先令代佛宣揚。教化眾生。故喻以如國大王等。國大王。即剎利王也。(剎利。此云尊姓)國事分委者。王意以國事重大。恐其不勝。先且分其少分。委而試之。委猶託也。此喻佛欲與記。恐其智力不堪。先令代佛宣揚。攝行佛事。若見其智力增長。度生不怖。即便與之授記。故喻以彼剎利王等。世子即是太子。以歷世相承為王故。長成者。堪任國事。喻菩薩智力增長。度生不怖。陳列者。陳列四大海水。灌頂者。灌太子頂。令其受王職位。喻佛智力加被。與之授記。令其具足十力。墮在佛數。如華嚴云。轉輪聖王所生太子。母是正后。乃至云取四大海水。置金瓶內。王執此缾。灌太子頂。是時即名受王職位。菩薩受職。亦復如是。諸佛智水灌其頂故。是名菩薩受大智職。具足如來十種力故。墮在佛數。然華嚴位在十地。今經位在十住者。以二經同宗。俱有圓融行布二義。約行布不無優劣。以彼喻轉輪王子。此喻剎利王子。自不同耳。若約圓融。則前後該徹。如前八住中明。末句就喻立名。可知。十住竟。

五十行(正脈云。前十住方生佛家。領佛家業。此十行則攝行佛事也。又大乘初心。固即二利兼行。而信住位中。利他未勝。故前二十四位。並無顯標度生事業。自下乃漸以彰顯。今十行與華嚴對校明是六度。而後五度乃開智度為五。亦不與常途十度同也)十。

一歡喜行。二饒益行。三無瞋行。四無盡行。五離亂行。六善現行。七無著行。八尊重行。九善法行。十真實行。

初。

阿難。是善男子。成佛子已。具足無量如來妙德。十方隨順名歡喜行。

八住初生。九住漸長。十住受職。故云成佛子已。具足無量如來妙德者。按華嚴此菩薩學習諸佛本所修行。憶念諸佛本所修行。乃至云住持顯現演說諸佛本所修行。則佛德無不具矣。十方隨順。即是廣行布施。華嚴云。隨順方土。有貧乏處。以願力故往生於彼。豪貴大富。財寶無盡。行財施。乃至身肉不惜。行法施。則與說三世平等。乃至菩提涅槃。即隨順義也。正脈云。此則施度。以華嚴首標此菩薩為大施主故。結名歡喜行者。有二義。一者見有來乞者。作福田想。作善友想。倍生歡喜。二者隨乞施與。令諸眾生悉皆滿足生歡喜心。此亦華嚴中義。

二饒益行。

善能利益一切眾生名饒益行。

既歡喜已。乃以戒德感化。故曰利益。言善能者。戒德備於己。感化成於外。不勞費力。而利無不周故。正脈云。此是戒度。以華嚴首標此菩薩護持淨戒故。結名饒益行者。亦二義。一者自能住無上戒。善自饒益。二者令他住無上戒。亦饒益他。詳如華嚴。茲不繁引。

三無瞋行。

自覺覺他得無違拒名無瞋行。

既饒益已。仍復以自覺之理。覺悟於他。其猶執柯伐柯。其則不遠。故得他無違拒。無違拒故。瞋恨無所由生。據此則他不能覺。即是違拒。厭而捨化。即是瞋恨。今以自覺覺他。他易覺而己不厭。以是名為無瞋恨行。正脈云。此是忍度。以華嚴首標此菩薩常修忍法故。但彼名無違逆行。蓋以甘受外難。無違逆他名忍。此名無瞋恨行。乃取自無瞋恨。堪忍教化名忍也。

四無盡行。

種類出生窮未來際。三世平等十方通達名無盡行。

既無瞋恨。仍復隨彼眾生。一切種類。在在出現。處處受生。故云種類出生。生界無盡。菩薩之願行亦無有盡。故云窮未來際。既能窮未來際。則三世平等普入。既能種類出生。則十方通達俱隨。是則橫豎皆無有盡。故以無盡行為名。正脈云。此則進度。以華嚴首標此菩薩修諸精進故。但彼名無屈撓行。蓋取一切境界。無能屈折阻撓名進。此名無盡行。乃取一切時處。皆能教化利益名進也。

五離亂行。

一切合同。種種法門得無差誤名離癡亂行。

既能橫徧豎周。自能與一切眾生。合其心而同其事。故云一切合同。既一切合同。自能隨類說法。故云種種法門。機對教而受益。教對機而化行。故云得無差誤。如是則千難交攻。而其智不昏。萬機並赴。而其心不擾。由此故名離癡亂行。正脈云。此是禪度。以華嚴首標此菩薩心無散亂。堅固不動故。若依今經。即以不癡不亂為禪。

六善現行。

則於同中顯現羣異。一一異相各各見同名善現行。

上位隨類現身。一切合同。乃從本起末。如觀音一身能現三十二應。為天現天。為人現人等是。今云同中現異。是從末起末。如一天身中。又復對彼異類羣機。顯現眾多異類身形。人身等亦然。故云則於同中顯現羣異。雖顯現羣異。而彼天眾。於諸異相。還見同己。人眾等亦然。故云一一異相。各各見同。據此則是一身能現眾多身。眾多身中現一身。由此所以名善現行。正脈云。此是理事無礙智。(與今疏意見不同)灌頂云。即智慧度。又自釋云。若非法界大智。何能圓融顯現。愚謂仍是慧度。以一多無礙。同異俱成。正由菩薩無障礙慧。善巧運用之所現故。

七無著行。

如是乃至十方虗空滿足微塵。一一塵中現十方界。現塵現界。不相留礙名無著行。

承上善現身相。已如是矣。不唯身相。乃至世界亦皆善現無礙。十方下正明善現世界之相。十方虗空。滿足微塵者。顯微塵之多。並明能現者狹。一一塵中現十方界者。顯世界更多。並明所現者廣。能現所現。二俱不壞其相。名為現塵現界。謂塵在界外不壞狹相。界在塵內。不壞廣相。同時俱現。故云不相留礙。正脈云。界入塵而界不小。是小不留於大。塵含界而塵不大。是大不礙於小也。華嚴云。華藏世界所有塵。一一塵中見法界。亦同此義。溫陵云。此由善現行。擴充圓融也。結名無著行者。依華嚴但是一切無著。正脈云。一有執著。安能大小並融如此。若依本經。無著即是忘塵。忘塵功極。便能身心圓明。不動道場。於一毛端。徧能含受十方國土等。如前顯見無礙中明。是知現塵現界。不相留礙。正由忘塵功極。故以無著行名之。正脈云。此是事事無礙智。灌頂云。即方便度。引華嚴此菩薩以方便化度故。愚謂塵界互現。大小相融。正由菩薩無障礙慧。大方便力之所運用。

八尊重行。

種種現前咸是第一波羅蜜多名尊重行。

承上不惟現身現土。而一切菩薩無量妙行。一時具足。故云種種現前。隨舉一行。皆能到於最上究竟之處。故云咸是第一波羅蜜多。言第一者。最上義。波羅蜜多者。究竟義。又梵語波羅蜜多。此云到彼岸。謂離生死此岸。度煩惱中流。到涅槃彼岸。蓋涅槃彼岸。即是究竟處也。又若住於涅槃。雖稱究竟。猶非第一。蓋必不住涅槃。不住生死。往返度生。無住而住。方名第一。以是無住處大涅槃故。如華嚴經云。菩薩住此行時。不捨菩薩大願。不住生死此岸。不住涅槃彼岸。不住煩惱中流。而能運度此岸眾生。至於彼岸無憂惱處。而菩薩往返無有休息。即今經第一波羅蜜多義也。結名尊重行者。以行至如此。可尊可重故。華嚴名難得行。如世間可尊重物。則難得也。正脈云。此是究竟彼岸智。灌頂云。即是願度。以華嚴謂此菩薩於大乘願不退轉故。愚謂種種現前。咸是第一波羅蜜多。乃菩薩以願導行之所致也。

九善法行。

如是圓融能成十方諸佛軌則名善法行。

承上種種妙行。咸是一行名純。而一行中。具足種種妙行名雜。如是純雜無礙。故曰圓融。清凉云。萬行芬披。此華開錦上。即目此也。依此妙行。徧歷十方。助佛轉輪。教化眾生。故云能成十方諸佛軌則。結名善法行者。謂一言一行。同歸至善。皆是佛法可謂軌轍。可為準則故。如華嚴云。此菩薩能自清淨。亦能以無所著方便而普饒益一切眾生等是也。正脈云。此是軌生物解智。灌頂云。即是力度。自釋云。具足三力。謂修習力。思擇力。變化力。各有文證。恐繁不錄。愚謂所以能成善法者。正由上位尊重行力之所致故。

十真實行。

一一皆是清淨無漏一真無為性本然故名真實行。

一一二字。通該前之九行。言上之善法及與前八。雖大用繁興。而常自如如。故曰清淨。清淨者。即如如不動義也。如如不動。則離於念相。離念相者等虗空界。即是如來平等法身。故曰無漏。蓋以起心動念。即乖法體。即成有漏故也。一真二句。乃釋成皆是之義。言所謂皆是清淨無漏者。蓋以一真無為。性本然故。言一真無為等者。謂菩薩當寂滅現前之時。俱空不生。一真獨露。即證無為。豈不清淨。後雖獲二殊勝。發三妙用。歷位至此。皆出於性之不然。豈更有漏。若爾前何不說。以事修至此。乃敢定故。據此則行行皆真。法法皆實。以是義故。名真實行。正脈云。此是會緣入實智。灌頂云。即是智度。又自以三智釋之。謂無相智。成熟有情智。受用法樂智。亦各有文證。不錄。愚謂清淨無漏。正由圓通根本智之所成故。(右列十行。應以十玄會之。以顯圓妙。第一成佛子已。具足無量如來妙德。如海之一滴。具百川味。即同時具足相應門。第二一切眾生。受益各別。彼此隱顯。如秋空片月。晦明相並。即隱顯秘密俱成門。第三自覺覺他。得無違拒。如金與金色。不相捨離。即諸法相即自在門。第四窮未來際。三世平等。如一夕之夢翱翔百年。即十世隔法異成門。第五種種法門。得無差誤。如琉璃之瓶盛多芥子。即微細相容安立門。第六同中現異。異中現同。如一室千燈光光涉入。即一多相容不同門。第七現塵現界。不相留礙。如一尺之鏡。現千里影。即廣狹自在無礙門。第八種種現前。咸是第一波羅蜜多。如擎拳豎眉。觸目皆道。即托事顯法生解門。第九如是圓融能成十方諸佛軌則。如兩鏡相對。傳耀相寫。即因陀羅網境界門。第十一一皆是清淨無漏。如北辰所居眾星皆拱。即主伴圓明具德門。此依古德十喻。對校經文。略此會通。其實一一行中皆具十門。文雖不顯義可研尋)十行竟六十迴向(灌頂云。華嚴明迴向。即是發願。良以有行無願。行必茫然。有願無行。願惟虗設。行願相資。方到諸佛大涅槃海。正脈引圭峯云。迴向不過三處。即眾生佛道真如也。華嚴文極浩瀚意多徧兼三處。今經文簡。各有隱顯。如眾生顯。餘二則隱。佛道真如。隱顯亦然。顯者正當發揮。隱者亦以意含。非全無也)十。

一離相迴向。二不壞迴向。三等佛迴向。四至處迴向。五無盡迴向。六平等迴向。七等觀迴向。八真如迴向。九無縛迴向。十無量迴向。

初。

阿難。是善男子。滿足神通成佛事已。純潔精真遠諸留患。當度眾生滅除度相。迴無為心向涅槃路。名救護一切眾生離眾生相迴向。

是善男子。指前歷修十行人也。初行隨順十方。二行普皆饒益。乃至第七現塵現界不相留礙。則妙用已極。故曰滿足神通。八行種種究竟。九行成佛軌則。乃所作俱備。故曰成佛事已。十行清淨無漏。故純潔精真。一真無為。性本然故。故遠諸留患。此全躡前之十行以起初向義也。既無留患。則任運度生。不見有生可度。故曰當度眾生滅除度相。然既曰度生。則是迴無為心。以不住無為故也。既曰除相。則是向涅槃路。以能達涅槃故也。結名救護等者。以上云度生有二義。一者度令離苦。即是救義。二者度令得樂。即是護義。上云滅除度相。約能度言。此云離眾生相。約所度言。良以能所對待。有能相必有所相。今以不見自為能度。故亦不見他為所度。內外既空。中亦不見度生之法。是為三輪體寂。乃真除相真離相也。故華嚴云。不見眾生相。乃至想見不顛倒等。若以三處會通者。此位正向佛道。以涅槃即佛道故。亦兼向餘二。以救護即向眾生。離相即向真如也。

二不壞迴向。

壞其可壞。遠離諸離。名不壞迴向。

壞即上位滅除。可壞即上位度相。此承上位以起當位義也。言既壞其可壞。則三輪體空。一切皆離。名曰諸離。若即守此諸離。依然有壞。故須並此亦復遠離。結名不壞者。以上位滅除度相。是以空壞有。此位遠離諸離。乃以有壞空。空有俱壞。體合真如。以真如不可壞故。此位明是迴向真如。亦兼於二。以壞其可壞。意在迴向佛道。而遠離諸離。仍復迴向眾生(問。初信中道純真。與此何別。答。彼約圓融。此約行布。凡有前後相似者。皆準此知)。

三等佛迴向。

本覺湛然覺齊佛覺。名等一切佛迴向。

上位體合真如。此位體中具照。故以本覺稱之。體既不壞。照即澄清。故以湛然稱之。湛然故無法不悉。無理不明。故曰覺齊佛覺。結名等一切佛者。謂覺用既等。一切悲智願行。無不皆等也。此位明是迴向佛道。若約悲智願行俱等。亦兼餘二。

四至處迴向。

精真發明地如佛地。名至一切處迴向。

二向體合真如。已得不變之體。故曰精真。三向本覺湛然。復獲隨緣之用。故曰發明。此雙承上二位為當位之因也。言既精真發明。自能以理融事。以理融事。則事如理融。不惟覺齊佛覺。兼復地如佛地。地如佛地。則不離本處。而徧至十方。故名至一切處也。按華嚴此位菩薩。廣修供養。徧至佛處。又云三業普入一切世界。以作佛事。然既曰廣修供養。徧至佛處。必是求佛所證。則兼二義。一迴向真如。二迴向佛道。既曰普入世界。以作佛事。必是利樂有情。則是迴向眾生。

五無盡迴向。

世界如來互相涉入得無罣礙。名無盡功德藏迴向。

三向覺齊佛覺。則現身無礙。四向地如佛地。則現界無礙。現身無礙。則能涉入界塵。現界無礙。則能涉入身毛。故云世界如來互相涉入。如云於一毛端現寶王剎。坐微塵裏轉大法輪。一多相容。類一室之列千燈。廣狹自在。若尺鏡之映千里。故云得無罣礙。一一佛身。一一世界。皆能成就眾生。莊嚴己德。故結名無盡功德藏也。又華嚴云。住此迴向時。得十無盡藏。一見佛。二入法。三憶持。四決定慧。五解義趣。六無邊悟。七福德。八勇猛智覺。九辯才。十力無所畏。以如是等皆無盡故。若會通三處者。以此證理。則是迴向真如。以此趣果。則是迴向佛道。以此化他。則是迴向眾生。

六平等迴向。

於同佛地。地中各各生清淨因。依因發揮取涅槃道。名隨順平等善根迴向。

承上身依於界。故云於同佛地。成就無盡功德之藏。故云地中各各生清淨因。言清淨因者。以上無盡功德。純是佛因。不雜餘乘故。此全躡上位言也。依彼淨因。展轉擴充。名曰發揮。由擴充故。直趣佛果。故曰取涅槃道。結名隨順平等善根者。以任擴充發揮。無違佛因。故曰隨順。與一切佛因。亦無有二。故曰平等。佛果無盡功德。皆從此生。故曰善根。此位明是迴向佛道。若約擴充發揮。自他兩利。亦兼餘二。以自利向真如。化他向眾生故。華嚴名堅固善根者。正以依因發揮。無有退轉。如彼經頌云。如是迴向諸善根。平等堅固無退轉。一切諸佛所覺了。悉皆攝取無有餘。

七等觀迴向。

真根既成。十方眾生皆我本性。性圓成就不失眾生。名隨順等觀一切眾生迴向。

上位既能隨順平等善根。則是真根既成。由此重起大悲。等觀眾生。故云十方眾生皆我本性。以眾生佛性與自己佛性同故。此正所謂同體之悲也。性圓成就。不失眾生者。謂眾生既皆我之本性。而我性圓滿成就。豈可遺彼眾生而不度脫。故須不失。結名等觀一切眾生者。以首言十方眾生皆我本性。即是等觀。末言不失眾生。即是隨順。此位明是迴向眾生。若令眾生復還本性。即是迴向真如。若令眾生同證菩提。即是迴向佛道。如華嚴頌云。菩薩普與平等願。隨其所集功德業。普令三界得安隱。悉使得成無上果。

八真如迴向。

即一切法。離一切相。唯即與離二無所著。名真如相迴向。

上位既言不失眾生。則建化門頭。不捨一法。故云即一切法。雖云即一切法。而亦不住於法。故云離一切相。以皆我本性故。此躡上位言也。至此則正即時離。正離時即。故云惟即與離二無所著。所謂離即離非。是即非即。言語道斷。心行處滅。逈絕諸妄。永無異體。故結名真如相也。此位明是迴向真如。若據結名。亦是以真如相行迴向佛道。若準華嚴。亦兼迴向眾生。如彼經頌云。一切眾生與諸法。悉住其中無所住。真如所在無不在。不得自性是真性。菩薩以此心迴向。悉令眾生無所著。

九無縛迴向。

真得所如十方無礙。名無縛解脫迴向。

上位二無所著。名真如相者。蓋言無所著行。如彼真如之相。此位承牒上意。故言真得所如。謂其行純真。已得為真如所如矣。然真如體徧十方。而無障礙。而其行既為真如所如。自應同彼能如。故亦言十方無礙。無礙故。不能覊繫。故曰無縛。無縛故。出入自在。故云解脫。正脈云。上位方得離繫解脫。此位轉得自在解脫。愚謂上位但是我不著彼。此位乃是彼不縛我。正由我不著彼。彼乃不能縛我。故華嚴名無著無縛解脫心迴向。若以三處會通者。解脫則菩提可成。即迴向佛道。無縛則攝生無礙。即迴向眾生。無著則一念不生。即迴向真如。

十無量迴向。

性德圓成法界量滅。名法界無量迴向。

上位無縛解脫。即是性具德用。圓滿成就。故此承牒其意以為當位之因。但上云十方無礙。猶有法界分量。今則性德圓成。緣起無盡。並彼十方分量亦無。故云法界量滅。言法界者。即指十方法界。非言十法界也。以此無量德用。迴向三處。故以法界無量名之。華嚴云。佛子善學此迴向。無量行願悉成就。攝取法界盡無餘。是故能成善逝力。然既曰攝取法界。則是迴向眾生。既曰能成善逝。則是迴向佛道。又力字亦兼迴向真如。謂善逝以真如自性緣起為力也。通前十向之文。依前生後。自有次第。不依古德另立十中。及強配十玄。幸具眼者辨之。總結十迴向竟。

七四加行(按瓔珞等經。俱不別列此位。若唯識等論。則以前為資糧。後為通達。此為加行。今雖別列。而與唯識淺深懸殊。以經中特標其為妙圓加行故。若以喻明者。如平人與本國大王。同時發心。欲登泰山。同辦資糧。擇日起程。而平人之資糧。所備不過數金。若王之資糧。動用千萬。及乎起程。平人不過一騎二驥。若王之起程。千駝萬馬。再平人之一騎二驥。尚多阻隔。若王之千駝萬馬。山開水橋尅期必登。是故前之資糧。業已超乎漸教。此之加行。豈復類彼權宗以喻詳法。淺深自見。是知前雖任說妙圓。終是資糧。此之妙圓。乃稱加行。亦圓融中行布意也)二。

一結前起後。二正明四加。

初。

阿難。是善男子盡是清淨四十一心。次成四種妙圓加行。

三漸之後。即稱善男。以不住妙悟。有向上之心。并丈夫之氣故。雖熾然脩行。而不住於相。故曰清淨。始自乾慧。終於十向。故曰四十一心。位位備歷。故置盡言。此結前也。次成者。次後即成。四種者。如下所列。雖曰加功用行。仍不離圓通妙性。故以妙圓稱之。又妙圓二字。寓有兩重揀別。一揀小乘粗而非妙。二揀權宗偏而非圓。至究其所以能揀者。亦以其不離圓通妙性。此起後也。

二正明四加四。

一煖位。二頂位。三忍位。四世第一位。

初。

即以佛覺用為己心。若出未出。猶如鑽火欲然其木名為煖地。

此位躡前九向義來。言九向中無縛解脫。因心之德用已極。已極則無可更用。故此位即以佛覺。用為己心。謂體擬佛果德相業用。為自己加功用行心也。但因心欲亡未亡。果用欲顯未顯。故云若出未出。猶如下乃喻明若出未出之相。鑽火者。鑽木求火。喻行人自研因心。以求果覺用也。欲然其木者。煖相現前。喻所求果用。將欲超出因心。雖未即能。已略現其相矣。以是義故。名為煖地(唯識此位。入明得定。發下尋伺。創觀名義自性差別四法皆空。今則惟是以加行智。觀因心空也)。

二頂位。

又以己心成佛所履。若依非依。如登高山身入虗空下有微礙名為頂地。

此位躡上十向義來。言十向中。法界量滅十方全成自心。故此位即以自心。成佛所履。謂體觀自心。即佛境界。親依法性。為諸佛所踐履也。但以心相未能全忘。不能實即佛境。故曰若依非依。如登下乃喻明若依非依之相。如登高山。身入虗空者。喻體親自心即佛境界。親依法性。上云若依是也。下有微礙。喻心相未能全忘。不能實即佛境。親依法性。上云非依是也。以是義故。名為頂地(唯識此位。入明增定。發上尋伺。重觀名等四法皆唯識變。今則惟以加行漸增智力。體觀自心。即佛境耳。問。三向中本覺湛然。覺齊佛覺。四向中精真發明。地如佛地。義略似於煖頂二地。前後淺深。如何分別。答。三向但是體中具照。四向方乃以理融事。故曰齊曰如。宛有二相。至此則言為言成。要泯異體。此前後淺深。其相不難辦也)。

三忍位。

心佛二同善得中道。如忍事人非懷非出名為忍地。

煖位以佛覺為己心。而猶未能。頂位以自心為佛境。而亦未能。故此位則心佛二同。善得中道。言心佛二同者。謂佛覺泯同因心。因心泯同佛境。雖心佛歷然。而因果融即也。因果融即。二俱不捨。常於加行心中。見佛業用。亦於諸佛行處。洞徹自心。故曰善得中道。雖曰善得。亦唯心中了了。吐露不出。故曰如忍事人。忍事人者。善能忍事。即喻善得中道人也。非懷非出者。亦欲訴向於他。而不能啟齒。喻善得中道者。心中了了。亦欲說向於人。但以心佛二同。實無能得所得。而吐露不出。以是義故。名為忍地(唯識此位入印順定。發下如實觀。印定四法是空。今則唯以加行決定智力。印前心佛相即義耳)。

四世第一位。

數量銷滅。迷覺中道。二無所目。名世第一地。

前三位位位遷變名世數。中邊各別名間量。故此位則數量銷滅。以加行位滿。無可遷變。邊中不立。間量叵得故。正以無可遷變。間量叵得。故云迷覺中道。二無所目。言迷覺中道者。謂煖頂二位。迷於中道。以煖位以佛覺為己心。頂位以自心為佛境。各墮一邊故。至忍位。則覺於中道。以經中明言善得中道故也。二無所目者。迷覺兩忘。中邊不立。迷覺兩忘故。超變易之世數。中邊不立故。絕彼此之間量。以是易故。名世第一地。言世第一者。謂此人在世間中。稱為第一。意顯入地則是出世人矣。(惟識此位入無間定。發上如實觀。印二取空。今則唯以加行成就智力。於前三無所著耳。問。此上四加。既不同於惟識。而附引唯識者何也。答。名既同彼。若不對校。恐致混亂。故附引彼說。使權實偏圓。瓜豆分明可別)瓔珞等經。多不列此四位者。以此四位。在向地兩楹之間。應是十向出心。初地入心。合前合後。無不可者。後之等覺倣此。通前四加行竟。

八十地(地有三義。一者位置義。謂從初至十。位置不同。如地本是一而高下不等。二者堅實義。謂地地皆以真如為體。不動不壞。如地載華嶽振河海。不重不洩。三者生長義。以地地皆能生長佛地功德。如地能生長萬物。問。加行已得地名。與此何別。答。前之位置。約行位漸深。此之位置。約果位漸勝。前之堅實。約行力堅固。此之堅實。約果體真常。前之生長。約行地力用。此之生長。約佛地功德。雖各具三義。而淺深勝劣不同。若通論前後諸位。更為一喻。如人欲入大海。採取眾寶。必先學習水法。及櫓棹之技。三漸是也。水法既精。櫓棹又熟。乾慧是也。十信如擇日起行。住行向位。如備辦資糧。四加行如從淺至深。漸入大海。十地位如從劣向勝。漸歷寶所。等覺位如乍到最勝諸珍寶處。妙覺位如已得眾寶。從海而還。徧濟窘乏。六十聖位。法喻歷然可對。今明十地)十。

一歡喜地。二離垢地。三發光地。四燄慧地。五難勝地。六現前地。七遠行地。八不動地。九善慧地。十法雲地。

初。

阿難。是善男子。於大菩提。善得通達。覺通如來。盡佛境界。名歡喜地。

此位迷覺中道。二無所目。此位當下離念。真如現前。故云於大菩提。善得通達。以真如即菩提體故。言大菩提者。五菩提中(一發心菩提。位當十信。二伏心菩提。位當三賢。三明心菩提。位當前七地。四出到菩提。位當後三地。五無上菩提。位當佛果)應是無上菩提。但是通達。未即實證。論實證方入初地。乃乍得明心菩提也。乍得明心菩提。即能通達無上菩提。如因一隙之明。便能領略萬象。故稱善得。覺通二句乃釋成上二句義。言所謂於大菩提善得通達者。蓋以能覺之智。遙通如來之智。所覺之理。該盡諸佛境界故也。結名歡喜地者。經論異釋。難以俱錄。今依金光明云。昔所未得而今始得。如其所願悉皆成就。生極喜樂。故彼經即以極喜為名。

二離垢地。

異性入同。同性亦滅。名離垢地。

上位通達佛境。無復九界異生之性。名為異性入同。此位以生佛對立。生性不有。佛境奚存。故將同性亦滅。結名離垢地者。諸經論中。多約離破戒垢。今則唯以證佛境空。名為離垢。以有佛境當情。猶為微細念相。依然真如中垢故。

三發光地。

淨極明生。名發光地。

淨極二字躡上。以上位同性亦滅。離佛念垢。名曰淨極。此位真如精純。靈鑑無礙。故曰明生。譬如古鏡重磨。光彩煥發。以是義故。名發光地。經文最明。無煩異說。

四燄慧地。

明極覺滿。名燄慧地。

明極二字躡上。以自覺理智圓滿。故云明極。此位依自覺理智。起正法燄。生方便慧。燒盡眾生煩惱。成就化他功德。故曰覺滿。譬如明上復生餘燄。故以燄慧為名。諸經多謂以菩提分法。燒煩惱薪。唯是自利。今以上位發光。似惟自覺。此名燄慧。應兼覺他。且經中明言覺滿。若唯自利。豈當此稱。圓人無定。各以現文釋之。不必強同。

五難勝地。

一切同異。所不能至。名難勝地。

三地自覺理同。四地覺他法異。故承言一切同異。此位則自覺覺他二俱不立。故云所不能至。蓋以有異有同。有自有他。有能覺有所覺。儼屬有為功用。二俱不立。乃超出有為。故有為功用。所不能至。至尚不能。況於勝乎。以是義故。名難勝地。唯識謂此地真俗兩智。行相相違。合令相應。極難勝故。然彼真俗。略似此經同異。正脈云。彼乃合之最勝。此則逈脫難齊。旨趣各別。但相似而已。

六現前地。

無為真如。性淨明露。名現前地。

初地即證真如。但是有為。以是有作功用分顯故也。至上位同異不至。超出有為功用。即契無為真如。但是性淨。尚未明露。以有功習影尚未盡故。至此則有功習盡。無為理著。故云性淨明露。結名現前地者。即以無為真如。明明現前為名。唯識云。此位證得無染淨真如。謂此真如本性無染。亦不可說後方淨故。然既曰本性無染。略似此中性淨。既曰證得。略似此中明露。但性相偏圓。經論異旨。不得全同。

七遠行地。

盡真如際名遠行地。

上位無為真如。方以明露。無分別智。未能遠行。以為理所障故。至此位則盡真如際。然真如無際。以諸法為際。蓋以無分限之理。全徧有分限之事故。此當理事門中理徧於事門也。理既徧於事中。智亦隨徧。以理智不異。如珠與光。故能盡真如際。結名遠行地者。即以智能遠行為名。華嚴云。此地修十方便慧。謂雖修空無相無願三昧而慈悲不捨眾生。雖知諸佛平等法而常樂供佛。雖入觀空智門而勤集福德。雖遠離三界而莊嚴三界。乃至雖知三世唯是一念而隨眾生種種劫數意解分別度脫。據此則不捨眾生。常樂供佛。勤集福德。莊嚴三界。乃至隨眾度脫等。正今經盡真如際也。

八不動地。

一真如心名不動地。

上位盡真如際。不捨一法。此位不捨一法。盡真如際。蓋以有分限之事。全同無分限之理。此當理事門中事徧於理門也。事既徧於理中。全事全理。故云一真如心。據此則雖徧行一切法。不離真如際。由此所以名不動地。華嚴云。入一切法。本來無生等。即此中一真如心義也。灌頂云。三漸所獲無生法忍。至此方得親證。圓成無惑矣。

九善慧地二。

一正明本位。二總結修習。

初。

發真如用名善慧地。

此位正脈所釋。明如指掌。今全用之。正脈云。前位是得真如全體。此位是發真如大用。稱體起用。自然之理。華嚴金光。多指功行。而此經似說本真自體自用。前位如一塵一毛。皆清淨本然。此位則一塵一毛。皆周徧法界。互涉互入。即徧即包等。具足十玄業用。故云發真如用也。結名善慧地者。應即法界無障礙智耳。(問。七行之塵界互現。五向之依正互涉。與斯何異。答。五地以前。俱屬有功用行。況在行向。豈能同此。是知七行由於行增上力。五向由於願增上力。然亦乘悟併發。如觀音之二勝三用皆圓通已後即發也)又云。詳此十聖行相。與華嚴多所不同。故推聖言以求至理。非敢妄生去取。按華嚴唯識金光。皆言此地具四無礙[1]辦。為大法師。最善說法。資中曰。華嚴明此菩薩具四無礙智。作大法師。演說無量阿僧祇句義。無有窮盡。故名發真如用。予謂說法固亦可以說為發用。然方是大用中一。故今謂是十玄業用。而說法自寓於中矣。此上皆依正脈。亦少有更減字句。唯中間答詞不同。若對前二位言。則彼為理事無礙。此為事事無礙用也。

二總結修習。

阿難。是諸菩薩從此已往修習畢功功德圓滿。亦目此地名修習位。

是諸菩薩者。但是渾言。尚未指定。從此已往者。乃指定二地已來諸菩薩也。以自二地。乃入修位。至六地。即入無為。有作行畢。七地增進無為。八地一真如心。無作之行亦竟。故云修習畢功。訖於九地。已獲全體大用。故云功德圓滿。意顯十地為修習出心。諸經論中多收於修習位中。今捨出存正。故亦目此地已前名修習位。然既曰亦目。非是定指此地為修習位盡。但亦可目耳。是知究竟修盡。不唯十地。應兼等覺。以既未到佛地。不可便說無修。但證意多而修意少也。

十法雲地。

慈陰妙雲覆涅槃海名法雲地。

上言修習畢功。功德圓滿。應即取證涅槃。而所以不取涅槃者。蓋為利益有情。故曰慈陰妙雲覆涅槃海。陰字當作去聲。言慈陰妙雲者。謂菩薩於功德圓滿之後。重起真慈。陰覆眾生。如萬里青天。頓興微妙之雲。陰覆世間。同沐清涼之樂。由此所以能障佛果。不得取證。故云覆涅槃海。結名法雲地者。正以其真慈如雲。覆障涅槃法故。十地竟。

九等覺位二。

一正明本位。二結後證前。

初。

如來逆流。如是菩薩順行而至。覺際入交名為等覺。

上位以利益有情。覆障涅槃。若已出慈門。即入果海。所以不稱妙覺者。以如來逆流。菩薩順至。言逆流者。謂已至果海。倒駕慈航。出涅槃入生死也。言順至者。謂將窮果海。急棹智舟。違生死向涅槃也。此約斷果言之。若就智果。則佛出菩提覺際。菩薩入菩提覺際。正相交會。故云入交。正脈云。譬如入海採寶者。前商已得眾寶逆流而出。到於海門。後商方以進取順流而入。亦到海門。是二舡恰齊。但船頭向外向內為不同耳。瓔珞經云。等覺照寂。妙覺寂照。亦斯義也。結名等覺者。義取與妙覺齊等。或有言去妙覺位。餘有一等。非今經意(問。此上五十五位。應出斷惑分齊。庶得階降分明。今惟依文釋義。固為簡便。但此經十行十向中。境界有似十地。不有斷惑分齊。而取證淺深。何所依憑。答。愚以凡心。測度聖境。誠難自信。亦只好以聖言為定量。經之所有敢不發揮。經之所無誰許擅益。詳觀本經位次。不唯與惟識不同。即華嚴瓔珞等經前後淺深。與此亦不相類。蓋以圓人因該果海。果徹因源。如華嚴十信滿心。攝位證覺。此經等覺深位。獲乾慧心。詎可以前後而論淺深。然佛於圓融之中。亦自寓有行布之意。故今唯依現文銷釋。所謂經中所有。敢不發揮是也。至於斷惑分齊。唯於信位略顯。如初信則曰一切妄想滅盡無餘。此斷現種也。二信則曰一切習氣。皆現在前。憶念無忘。此伏習氣也。三信則曰無始習氣。通一精明。此盡習氣也。良以理由頓悟。乘悟併銷。但以欲習初乾。未遇法流。對境起念者。時乎有之。乃重以增上信力。圓伏圓斷。至三信則如木成灰。永不再燄。故自四信以去。文中不涉斷惑一語。愚又何敢妄贅。所謂經之所無。誰許擅益是也。或曰斷既如木成灰。證即如金出鑛。似亦不應復存後位。今何位次依然。照常俱列耶。答曰。金既出鑛。便可作器。作之已精。而益求其精。有作功用是也。不求其精。而自無不精。無作功用是也。動帝王。陳宗廟。貯黃流。盛甘露。敬天地。享神明。全體大用是也。社稷保之。兆民福之。慈陰妙雲是也。倣古玩類極珍。覺齊佛覺是也。成至寶。鎮庫藏。妙覺究竟是也。知此喻者。則斷後立位。不無理據。然亦諸經論中之所不見。而此經僅見之者。蓋為接漸入頓。接偏入圓。此出自世尊靈智妙辨。彼謬柱皷瑟者。豈足以語此哉)。

二結後證前。

阿難。從乾慧心至等覺已。是覺始獲金剛心中初乾慧地。

從乾至等已者。明由淺入深。是覺始獲等者。顯後唯證前。良以初乾慧心。即具後後位中一切功德。但未經歷事造修。唯是性具而非修成。今乃由淺入深。漸次修習。以至等覺。而於乾慧心中。所具一切功德。方以親證。故曰是覺始獲等也。金剛心即指圓通妙心。以前從根解結。如來即名其為金剛王寶覺。如幻三摩提。而觀音自陳。亦言聞熏聞修金剛三昧。至文殊揀選。又謂宣說金剛王。如幻不思議。佛母真三昧等。據此仍是最初乾慧。但於等覺位中始得親證實到。清涼云。起明東廟。智滿不異於初心。古德云。末後牢關。不離最初一步。皆此意也。等覺位竟。

十妙覺位。

如是重重單複十二。方盡妙覺成無上道。

如是重重者。通指乾慧已來說也。言始自乾慧已來。如是一重一重。有單有複。至十二重。方盡妙覺。意顯位位皆覺。但加前不妙。登地妙而未盡。佛地方盡。乃原始要終而總言之。正脈以一重。但局一位為單。總包十位為複。極是。但彼依溫陵取一乾。(單)二信。三住。四行。五向。(複)六暖。七頂。八忍。九世。(單)十地。(複)十一等。十二金。(單)今本疏。乃除金剛。足妙覺也。成無上道者。以既盡妙覺。道極究竟。無有能駕於其上者矣。結上正明諸位竟。

二結顯修法。

是種種地。皆以金剛觀察如幻十種深喻。奢摩他中。用諸如來毗婆舍那。清淨修證漸次深入。

是種種地者。通指已上因地與果地也。皆以等者。顯已上因地果地。皆不離圓通妙心。以耳根圓通即是金剛王三昧故。言觀察等者。謂每歷一位。必有一位功業。若不觀察。恐生愛著。故須依彼金剛三昧而觀察之。如幻十喻者。如大品云。觀一切業如幻。一切法如燄。一切身如水月。妙色如空。妙音如響。諸佛國土如乾城。佛事如夢。佛身如影。報身如像。法身如化。不可取不可捨。一切空故。此中喻雖有十。而所喻之法。不出度生說法嚴土供佛而已。然既曰不可取。則無生可度。無法可說。無土可嚴。無佛可供。既曰不可捨。則任運度生。任運說法。任運嚴土。任運供佛。既曰一切空。則取捨雙忘。忘心亦寂。此依觀成止也。止久沉滯。遮於勝進。故又於奢摩他中用諸如來毗婆舍那。奢摩他。義翻為止。毗婆舍那。義翻為觀。如莊嚴論云。安心於正定。此即名為止。所謂奢摩他。正住法分別。是名為觀相。謂毗鉢舍那。起信論云。所言止者。謂止一切境界相。隨順奢摩他義故。所言觀者。謂分別因緣生滅相。隨順毗鉢舍那義故。今則唯以觀法體寂。不住本位。名奢摩他。進觀前途功德。引發勝進。名毗婆舍那。此依止成觀也。止觀雙運。不即不離。故云清淨修證。從因至果。位位徧歷。故云漸次深入。知此法者。既無中止之弊。亦無過高之行。位後顯此。良有以焉。

三推重初心。

阿難。如是皆以三增進故。善能成就五十五位真菩提路。

承上因地果地。皆以金剛觀察。如是則功歸第三漸次。以三種漸次。結文雖具稱增進。而標章惟第三受增進之名。且第三增進。即是耳根圓通。亦即金剛三昧。若不憑此觀察。後位難成。故曰皆以三增進故。善能成就等。又且第三漸末。乃云從是漸修。隨所發行。安立聖位。故知善能成就。唯指第三漸次。若論由淺入深。通指亦可。五十五位。正脈謂前除乾慧。後除妙覺。信住行向地為五十。四加等覺為五。故言五十五位。以經中明言真菩提路。乾慧非真。妙覺非路。故除之也。灌頂云。亦可信住行向地為五十。漸乾加等妙為五。愚謂第三漸末。明言從是漸修。隨所發行。安立聖位。然既曰從是漸修。則知前屬頓悟。如人猛然想起家鄉。尚未動身。灌頂收三漸為路。而從是之語。云何銷會。且又辨妙覺為路。終是矯強。既云隨所發行。安立聖位。而乾慧執心虗明。純是智慧。豈非是行。乾有其慧。名乾慧地。豈非是位。既有行有位。則是已涉程途。正脈以非真揀除。亦屬臆見。今依長水合轍。並以信住行向地為五十。乾慧四加為五。等覺已至覺際。如人已到門首。不得復以道路名之。故唯五十五也。而言善成者。即取其止觀雙運。不即不離之義。由此觀之。則欲至覺際而趣妙覺者。應須先歷諸位。欲善成諸位者。應須先修耳根圓通。欲得耳根圓通者。應須加意嚴戒。欲得禁戒成就者。應須首斷五辛。古德云。初步定千里之程。一簣肇萬仞之山。行遠自邇。登高自卑。則初心豈可輕忽乎哉。

四判決邪正。

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上云是種種地。皆以金剛觀察。則位位之中。不離圓通妙心。又云如是皆以三增進故。善能成就。則未修之前。即當先求頓悟。是知耳根三昧。不獨為聖位最勝準繩。亦且為初心第一方便。故云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捨此而修。或著事而墮於有為。或執理而沉於寂寞。甚至中途成狂。永陷魔外者。比比而是。故曰若他觀者名為邪觀。如第一文云。諸修行人。不能得成無上菩提。乃至別成聲聞緣覺及成外道諸天魔王。及魔眷屬。皆由不知二種根本。錯亂修習。亦斯意也。通上正示禪那諸位竟二略彰所說圓滿。(阿難淫室歸來。所請三名。如來依次而說。若果能依此。則生信發解起行。各有準繩。不患乎菩提之不成矣。誠恐將謂別有。馳心更待。漫將從前所說。等閒看過。故文殊於此諸名。如來出名結答。令知妙奢摩他。三摩禪那。義盡於此。而云略彰圓滿者。良以奢摩中密因。久淪七趣。三摩中修證。時招五魔。禪那中萬行。多纏理障。仍須詳辨以示將來。至後校量持福。結勸流通。乃為大圓滿也)二。

一文殊請名奉持。二如來出名結答初。

爾時文殊師利法王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當何名是經。我及眾生云何奉持。

請名奉持。以文殊為當機者。顯總持全經。非具根木大智。法王真子。不足興有為也。起禮而白者。重其事故。名者義之表也。今如來歷明妙奢摩他三摩禪那。義亦略周。故文殊請名表彰。言當何名是經者。正求佛因義立名。俾海眾因名思義耳。奉謂奉以自修。持謂持以教人。蓋文殊義雖冥通。名未顯聞。奉以自修。無可不可。持以教人。憑何指授。至若一切眾生。義既未能盡悉。名又不得與聞。自修教人二者俱失。恐佛不說。故又急之曰。我及眾生云何奉持。

二如來出名結答六。

一境智名。二機益名。三性修名。四要妙名。五因果名。六總結答。

初。

佛告文殊師利。是經名大佛頂悉怛多般怛羅無上寶印。十方如來清淨海眼。

佛告文殊者。因文殊出題名曉大眾也。是經二字。上指三分。下通五題。正脈云。大等十三字。全當科之境字。境即諦也。為智所對。而以三諦釋之。茲不俱引。又云十方如來。明諸佛同證也。又云上之三諦。即心海全體大用。以智圓照此之心海。名曰清淨海眼。此正脈從境智為名。相沿承用既久。難以遽易。姑從彼略釋。愚謂此以尊勝為名。所言大者。即眾生心。最尊最勝。故以佛頂表之。悉怛多般怛羅。此云白傘蓋。白為眾色之本。即心真如門。傘蓋為展覆之具。即生滅門。餘於顯示呪益中釋。經以此名者。顯經中所詮。即同起信一心二門等義也。得此法者。可以出世成佛。為法中王。如世傳國之璽。得之者。可以為天下君。故以無上寶印稱之。十方如來所說十二部經。清淨妙理。皆從此中流出。故以海眼稱之。據此則成道說法。全依乎此。不益見其為尊且勝乎。

二機益名。

亦名救護親因。度脫阿難及此會中性比丘尼。得菩提心入徧知海。

正脈云。阿難登伽。正是此經當機。凡務多聞。而未全定力者。皆準阿難。凡欲惑熾然。不思出要者。皆準登伽。又云菩提心。即前三諦圓融之心。徧知海。即前徧照三諦海眼。但於前題中。加當機獲益。勸人欣此入此也。此正脈從機益為名。亦依彼略釋。愚謂此以力用為名。親因者。歷劫親眷。互相因依。憑此救護。即是力用。如度脫阿難及此會性尼。即其事也。若但令離分段苦。得小乘樂。猶未顯其力用。故云得菩提心。入徧知海。言得菩提心者。即是頓悟因心。三菩提中真性菩提。入徧知海者。即是究竟果海。十果號中。正徧知號。然阿難一向多聞。性尼宿為淫女。一旦得此入此。其力用不益見其勝乎。

三性修名。

亦名如來密因修證了義。

正脈云。如來密因為性具。依此起修。方成真因。權小不知。故曰密也。又云雖知本有。不妨於無修證中而起修證。故曰了義。非同染實之修。不了義也。此亦依正脈略釋。愚謂此以理觀為名。如來密因。即是所觀之理。近具根中。遠該萬法。亦即三如來藏之全體大用。悟此則為成佛因心。不悟則但是密具而已。信知有此。故即依之立為觀境。言修者。即指觀行為修。非歷事造修。如云初於聞中入流亡所等。皆修也。言證者即指妙悟為證。非歷位取證。如云此根初解先得人空等。皆證也。而言了義者。有二義。一謂依此修證。亦唯了悟如來密因之義。二謂攝義已盡。了無餘義可修可證。詳如總釋名題中辨。

四要妙名。

亦名大方廣妙蓮華王。十方佛母陀羅尼呪。

正脈云。上七字為最妙。又云此大乃直目性體。橫亘竪窮。無邊底故。方即是相。有義相德相。謂具足恒沙性德義故。廣指用言。稱體而周。無障礙故。益見斯經旨同華嚴矣。蓮華取義甚多。且略取於方華即果。處染常淨二義。亦即表於因果交徹。染淨不二。益見此經旨同法華矣。又云末八字為最要。佛母表其有出生義。陀羅尼。此云總持。明其具含攝義。又云一表出生多佛。一表含攝多義。豈非至道要術哉。此亦略引正脈。從要妙為名。愚謂此以顯密為名。蓋上七字為顯名。下八字為密名也。顯名稱大方廣者。意明此經所詮。即同起信論中三大。並同華嚴。如正脈說。又稱妙蓮華王者。蓮華稱妙。已顯非常。況復云王。似指華嚴普光摩尼香水海中種種光明蕋香幢言。以此華為無量香海無量華藏之所依住。喻上三大為一切法門一切賢聖之所依故。密名十方佛母者。前云。是佛頂光聚悉怛多般怛羅秘密伽陀微妙章句。出生十方一切諸佛。十方如來因此呪心得成無上正徧知覺。即佛母義。陀羅尼。此云總持。謂總一切法。持無量義故。亦云遮持。謂遮惡不起。持善不失故。此是諸呪通名。冠以十方佛母。則是通別合稱。以此經原有顯文密呪。故以顯密為名。然顯名為聖賢所依密名能出生諸佛。義亦相符。所謂呪即密經經即顯呪者以此。

五因果名。

亦名灌頂章句。諸菩薩萬行首楞嚴。

按此經。原係中印土那陀爛寺大道場經。於灌頂部中錄出別行。故名灌頂章句。此依總彰別。意顯此經所有章句。皆屬灌頂部中出故。灌頂疏云。印土密部有五。東方阿閦佛。名金剛部。南方寶生佛。名灌頂部。西方彌陀佛。為蓮華部。北方成就佛。名羯磨部。中央毗盧佛。名如來部。此經是灌頂部也。然既屬灌頂。則誦此章句者。必蒙如來智水灌頂。得大開悟。依之修因。則為諸菩薩萬行。依之證果。則為究竟堅固。故本疏亦同正脈。從因果為名。

六總結答。

汝當奉持。

此是結答之語。猶云以是五種名字。汝等當因名思義而奉持之。正脈云。蓋必以智照境。隨機受益從性起修。盡其要妙。滿其因果。方為能奉持也。若依本疏。初則顯其尊勝令生信樂。次則彰其力用令知修習。修習須依理起觀。成觀須顯密雙修。必至因圓果滿。則奉以自修。持以教人。二俱究竟矣。略彰所說圓滿竟。

三會眾頓悟漸證。

說是語已。即時阿難及諸大眾得蒙如來開示密印般怛羅義。兼聞此經了義名目。

○頓悟禪那修進聖位增上妙理。心慮虗凝。斷除三界修心六品微細煩惱。

初蒙示兼聞。說是語已。謂出名結答已竟時也。即於此時。阿難及有學大眾。重增一番新氣象矣。得蒙等者。正敘上所聞為向下悟證之由。密印者。即指圓通妙性。三漸重明。故曰開示。得此可以成佛曰印。眾生不知曰密。亦即前之見性藏心等。第一題中所謂無上寶印是也。隨所發行安立聖位。即是般怛羅義。若通言摩訶悉怛多般怛羅。此云大白傘蓋。今既無上五字。則唯取傘蓋義耳。傘則自覆義多。覆他義少。蓋則覆他義多。自覆義少。良以諸位之中。或約自利。或約利他。實各互具。但有多分少分。如傘蓋義故。此皆三漸已後之所開示。兼聞者。文殊所請。如來所答。會眾同聽故。五種名目。雖各顯一義。實一攝一切。故通稱了義。以一一皆攝義盡故。又經稱了義。名亦隨經。六釋中當作有財釋也。

○頓悟下頓悟漸證。自三漸至等覺。歷歷在心。故曰頓悟禪那。修進聖位。自境智至因果。通稱了義。故亦兼悟題名。增上妙理。理名增上妙者。以了義故。正當頓悟之時。一切心思智慮。瓦解冰銷。當體寂然。故曰心慮虗凝。三界煩惱有二。一見惑。初果見道位斷。二思惑。修道位斷。今云三界修心。顯是思惑也。又思惑煩惱有三。一欲界思。二色界思。三無色界思。欲界思有九品。前六品。在二果向斷。後三品在三果向斷。上二界思。八地各有九品。共七十二品。在四果向斷。而阿難等。原在初果。今既心慮虗凝。超二向至二果。故云斷除三界。修心六品。(即欲界前六品思也)而言微細煩惱者。對見惑說。以見惑分別名麤。思惑任運為細故。正脈云。本經從初歷談。但言奢摩他。及三摩提。而未言禪那。直至此處。始一稱之。下連修進聖位。足顯談聖位處。乃是說禪那耳。自阿難請位以來。至此說法復為一周。名染淨因果周。即阿難所請禪那義也。按常途禪邪翻為靜慮。以寂滅為義。今經為滅十二類生顛倒亂想。立三漸次。即是靜義。乾慧心中乾有其慧。即是慮義。即以此心中中流入。即寂滅義。圓覺疏。釋為絕待靈心。今經位位不離中道。即絕待靈心也。正脈云。全取正因佛性。雙兼緣了二因為禪那體。今經三漸獲無生忍。即是正因佛性。奢摩他中用諸如來毗婆舍那清淨修證。即雙兼緣了二因也。題中諸菩薩萬行。義統乎此。齊此以前為開示禪那成修分竟。

四開示楞嚴成證分。(問。正脈科為初心緊要。今疏科為證分。何淺深相背若是。答。圓人修證。歸重初心。初心緊要透過。自然任運證入。如後識陰盡處。入乾慧地。便云如是乃超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四加行心金剛十地等覺圓明。入於如來妙莊嚴海。足證此義。若此與正脈亦不相違。而所以異者。惟以破前三分中障。成就究竟堅固之義為開示首楞嚴耳)三。

一精研七趣以破奢摩中障。二詳辨五魔以破三摩中障。三重明五陰以破禪那中障。

初三。

一阿難請問。二如來讚許。三正為說示。

初三。

一謝前述益。二陳疑致請。三舉獄例問。

初。

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大威德世尊。慈音無遮。善開眾生微細沉惑。令我今日身心快然得大饒益。

座起禮足者。有二意。一為謝前。二為請後。合掌身業虔。恭敬意業虔。白佛口業虔。謝前請後。禮應爾故。十二類生。顛倒妄想。一時頓銷。故以威德世尊稱之。脩進聖位。增上妙理。盡情吐露。故以慈音無遮稱之。微細沉惑。即指類生妄想。非佛莫見。非佛莫說。故曰微細。自所不覺。自所不知。故曰沉惑。喻以揑目生華。教以三漸除滅。皆善為開示也。喜聖位之可修。知生死之不繫。故曰身心快然。因名思義。奉持可憑。故曰得大饒益。此皆歸功於佛。故曰令我等也。

二陳疑致請。

世尊。若此妙明真淨妙心本來徧圓。

○如是乃至大地草木蝡動含靈本元真如即是如來成佛真體。佛體真實。云何復有地獄餓鬼畜生脩羅人天等道。

○世尊。此道為復本來自有。為是眾生妄習生起。

初按定現悟。若此妙明等者。通領前來所說心性徧圓義也。心性有隨緣義。故稱妙明。心性有不變義。故稱真淨。雖隨緣而不變。雖不變而隨緣。故稱妙心。奢摩中如來密因。三摩中圓通妙體。皆指此耳。本來徧圓之義。前已累說。但奢摩中隨語生信。三摩中阿難輩亦唯相似解發。今於禪那之後。心慮虗凝。細惑銷除。乃得真悟。故通領前來所說而按定之。

○如是下因真疑妄。如是者。謂本來徧圓如是。乃至者超略內之根身。大地者。即指外之器界。草木又器界之微。蝡動含靈又根身之細者。言既徧且圓。無法不周。有物皆容。故凡根身器界。草木蜫蟲。無非從心建立。故曰本元真如。謂推其本元惟是一真如性也。然真如之性。即是成佛真體。以真如即是法身。證此者可成佛故。佛體真實者。謂既是佛體。相應真實。今觀七趣偽妄。不能無疑。故曰云何復有地獄等也。文顯六道。等該仙趣。故後文詳明有七。

○世尊下躡疑為問。有二。一問性中本來自有。二問妄想習氣生起。其意以性中自有。則七趣不應偽妄。若妄習生起。則即性之義不成。且即性不成。是心外有法。興今現悟徧圓之義。似不相符。所以未敢深領而致問也。後云精研七趣。皆是昏沉諸有為相。妄想受生。妄想隨業。於妙圓明無作本心。皆如空華。元無所著。但一虗妄。更無根緒。則二問俱釋矣。

三舉獄例問(舉地獄例餘趣也。又上陳二問。一問性有。二問妄生。此則唯約妄生以問。以有礙現悟故也)二。

一舉人明墮。二躡獄為問。

初。

世尊。如寶蓮香比丘尼持菩薩戒。私行淫欲。妄言行婬非殺非偷無有業報。發是語已。先於女根生大猛火。後於節節猛火燒然。墮無間獄。

○琉璃大王善星比丘。琉璃為誅瞿曇族姓。善星妄說一切法空。生身陷入阿鼻地獄。

初婬妄墮者。持戒行淫。已屬重罪。且兼妄言。況又非尋常妄言。而言行淫無損於他。非同殺他生命。偷他財物。既現前無業。將來亦無果報。毀律誤人。罪惡彌甚。故華報果報二報俱受。淫欲屬火。故感女根生火。語已即生者。業力增上。報不容緩故。節節燒然者。欲火徧身所致。烏芻章云。說多淫人成猛火聚。信不誣矣。此是現前華報。華報不足以償。故命終神識徑墮地獄。下云九情一想。下洞火輪。身入風火二交過地。輕生有間。重生無間。今蓮香雖說淫欲無報。猶信殺偷有報。似是九情一想。受報應在水火交地。但以毀律誤人。罪惡極重。故云墮無間獄。

○琉璃下殺妄墮者。溫陵曰。琉璃匿王太子。挾宿嫌。誅釋種。佛記七日當入地獄。王怖乘般入海。水中自然出火燒滅。詳出涅槃及琉璃王經。善星亦云善宿。阿含云。是佛堂弟之子。或曰即調達子也。涅槃云。善星比丘。親近惡友。退失四禪。生惡邪見作是說言。無佛無法無有涅槃等。即妄說法空也。然琉璃懷瞋殺人。已屬重罪。且所殺又非常人。乃瞿曇族性。善星妄說法空。即是邪癡。若更為竊取利養仍兼於偷盜。二人之罪。俱為極重。故皆以生身陷獄。下云純情即沉。入阿鼻獄。若沉心中有謗大乘。毀佛禁戒。誑妄說法。虗貪信施。濫膺恭敬。更生十方阿鼻地獄。今琉璃恣殺。善星逞妄。似是純情。固應沉於阿鼻。且琉璃伐釋。欲斷佛種。善星妄說。虗貪信施。既兼多罪。或亦更生十方地獄。但生身人所共見。略彰華報。陷後經劫無間。備受果報也。

二躡獄為問。

此諸地獄為有定處。為復自然。彼彼發業。各各私受。

○惟垂大慈開發童蒙。令諸一切持戒眾生聞決定義。歡喜頂戴謹潔無犯。

初雙問二義。言以上三人觀之。則此諸地獄。非本來有。乃妄習生。但不知為有一定處所。為復自然隨彼彼人所發之業。於各各處私受其報。問意蓋謂若有定處。則無關於業因。恐墮空亡。若隨業有。有有顯於報應。足發深省。想已知是隨業。但不敢自決。觀下請詞。重在持戒可知。

○惟垂下請慈開發。二義不決。邪正未辨。有類童蒙。決定指示。立辨是非。即是開發。為與是樂。故唯願垂慈。此為自請也。令諸一切等。乃為他請。持戒之人。為脫獄苦。設有定處。自覺持戒無益。反生猶豫。若聞波定隨業。自然歡喜踊躍。頂戴受持。益加謹潔。而無犯戒罪矣。阿難請問竟。

二如來讚許。

佛告阿難。快哉此問。令諸眾生不入邪見。汝今諦聽。當汝為說。

正脈云。快哉者。合意而喜之讚詞也。此問者。即指上之二問。二問已決。邪正自辨。故云令諸眾生不入邪見。蓋以執有定處。不信隨業。即墮邪見耳。末二句誡聽許說。可知。

三正為說示四。

一略示升墜因由。二詳明七趣輪轉。三依次答釋前問。四結歎以示邪正。

初三。

一依內外定升墜。二由情想分趣類。三緣隨業有定處。

初二。

一總標內分外分。二別明情墜想升。

初。

阿難。一切眾生實本真淨。因彼妄見有妄習生。因此分開內分外分。

一切二句約悟者言。因彼妄見約迷者言。如來意謂。若果悟得真性徧圓。則大地草木。蝡動含靈。本元真如。故一切眾生。實本真淨。只因一切眾生。不悟徧圓。妄見有眾生相。如是故有妄習熏生。如念念不忘眾生相是也。由不忘眾生相故。或於眾生身分之內。深生躭染。或於眾生身分之外。懸於勝妙。故曰由此分開內分外分。

二別明情墜想升二。

一別明情墜。二別明想升。

初。

阿難。內分即是眾生分內。

○因諸愛染發起妄情。情積不休能生愛水。是故眾生心憶珍羞口中水出。心憶前人或憐或恨目中淚盈。貪求財寶心發愛涎舉體光潤。心著行淫男女二根自然流液。

○阿難。諸愛雖別流結是同。潤濕不升自然從墜。此名內分。

初標內分境。言內分者。即是眾生身分之內。

○因諸下顯內分心。因諸愛染者。謂因於內分境上。生諸愛染。發起妄情者。謂由愛染故。發起種種虗妄情見。情積不休者。謂情見積習。愛染不休。能生愛水者。謂愛極轉潤。潤極流結。此是正顯心相。自下乃取事驗證。是故者。謂以是能生愛水之故。珍羞者。勝妙飲食。該香味二塵。憶念生愛。口中水出。如見人食美。津唾自嚥可知。前人者。前所遇人。該聲色二塵。聲色俱美。故令人心憶。或憐或恨者。憐其聲色可狎。恨其不聞不見。憐恨不釋。悲痛難禁。故致目中淚盈。此常見之事也。財寶未至而心起貪求。即是法塵。財寶欲至而愛涎資身。故生光潤。如世見人色潤。便賀發財可知。心著行淫。即是觸塵。二根未交。而先已流液。則愛能生水之義。益顯然可證。

○阿難下結內分名。諸愛雖別者。取事唯四。論塵該六也。流結是同者。如舉體光潤。是水之蘊結於內。目淚口水根液。皆水之流通於外。若流若結。咸以潤濕為性。故曰是同。潤濕故不能上升。不升從墜。理所必至。故曰自然。是乃依內分境起內分心。故曰是名內分。

二別明想升。

阿難。外分即是眾生分外。

○因諸渴仰發明虗想。想積不休能生勝氣。是故眾生心持禁戒舉身輕清。心持呪印顧盻雄毅。心欲生天夢想飛舉。心存佛國聖境冥現。事善知識自輕身命。

○阿難。諸想雖別輕舉是同。飛動不沉自然超越。此名外分。

初標外分境。言外分者。即是眾生身分之外。勝妙境界。

○因諸下顯外分心。因諸渴仰者。謂因於外分勝妙境上。生諸渴仰。發明虗想者。謂由渴仰故。發起種種清虗想念。想積不休者。謂想念積習。渴仰不休。能生勝氣者。謂仰極神飛超脫形累。此亦正顯心相。自下亦取事驗知。是故者。謂以是能生勝氣之故。心持禁戒。義該念戒念施。以心持即念。念律儀戒能淨三業。念善法戒能成勝因。念饒益戒能利有情。律儀唯戒。餘二皆兼於施故。舉身輕清者。念前二戒。不以自修為累。念饒益戒。不以度生為擾故。心持呪印。即是念法。以呪即是法。為諸佛秘印。心持乎此。如佩佛秘印。縱遇魔外。無所畏懼。故曰顧盻雄毅。(猛強貌也)心欲生天。即是念天。謂厭下苦麤障。欣上淨妙離也。夢想飛舉者。超勝之氣。形於夢寐故。心存佛國。即是念佛。如十六觀經。觀想念佛之類。聖境冥現者。或於禪觀之中。或於夢寐之際。得見阿彌陀佛金色之身。得歷阿彌陀佛寶嚴之士。但以人所不見。而己獨見。故云冥現。事善知識。即是念僧。自輕身命者。如百城煙水。不辭疲勞。皆超勝之氣耳。

○阿難下結外分名。諸想雖別者。取事唯五。論念有六。即教中六念門也。輕舉是同者。如夢飛為舉。餘四皆輕。若輕若舉。咸以飛動為性。故曰是同。飛動故不至下沉。不沉成超。理所不踰。故亦曰自然。是乃依外分境起外分心。故曰此名外分。依內外定升墜竟。

二由情想分趣類二。

一臨終相現。二情想曲分。

初。

阿難。一切世間生死相續。生從順習。死從變流。臨命終時未捨煖觸。一生善惡俱時頓現。死逆生順二習相交。

一切世間。且指情世間說。生死相續者。謂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如旋火輪。無休息故。從猶任也。生從順習。死從變流者。謂生則任其隨順習氣。而造善惡等業。死則任其遷變流轉。而受異類之身。此七趣成異之大略。自下乃詳明其成異之故。臨命終時者。六識皆已不行。未捨暖觸者。八識尚未離體。以八識離體。則煖相自盡。此既未捨煖觸。八識尚在。乃將死而尚未死故。一生善惡者。謂一生所造善惡等業。俱時頓現者。謂俱時頓現善惡等相。莫知所趣。乃將生而猶未生故。當此之時。正在畏死求生之際。故曰死逆生順。謂以死為逆而欲避之。以生為順而欲求之也。因有避死求生之心。則善惡二習交相並發。善習勝者。隨善相而生善趣。惡習強者。隨惡相而生惡趣。此七趣之所由分也。

二情想曲分七。

一純想即飛生天趣。二情少想多生仙趣。三情想均等生人間。四情多想少入橫生。五七情三想入餓鬼。六九情一想分二獄。七純情即沈墮阿鼻。

初。

純想即飛必生天上。

○若飛心中兼福兼慧及與淨願。自然心開見十方佛。一切淨土隨願往生。

初應想正生。純想勝妙。神遊外分。故命終即飛。上見天宮。允符渴懷。趣著不捨。故致必生(問。此與卵唯想生之想何異。答。彼約受生之時。一念妄染之想。此約在世之時。慣習勝妙之想。若非生平慣習命終豈能即飛。觀上心存佛國。及心欲生天等語。蓋想者澄心觀想。非亂想也)。

○若飛下兼因易果。若飛心中即是純想心中兼福兼慧者。謂想不徒想。兼能供佛聞法。以供佛為福業。聞法為慧業故。及與淨願者。不唯供佛聞法。仍願生生世世常在佛前。如迴向淨土者是也。凡人命終神識。觀十方如聚墨。杳杳冥冥。不知何往。今以純想及福慧力故。暫昏即悟。故曰自然心開。又以淨願力故。聖境遙現。故云見十方佛。一切淨土。如西之彌陀安養。東之藥師琉璃等是也。十方俱現。勝劣攸分。故得隨願往生。華嚴行願品云。臨命終時。一切所有。無復相隨。唯此願王。不相捨離。於一切時。引導其前。據此則往生雖由福慧。實生平淨願。臨終引導之耳。

二情少想多生仙趣。

情少想多輕舉非遠。即為飛仙大力鬼王飛行夜叉地行羅剎。遊於四天所去無礙。

○其中若有善願善心護持我法。或護禁戒隨持戒人。或護神呪隨持呪者。或護禪定保綏法忍。是等親住如來座下。

初應想正生。情少想多者。如一情九想。二情八想。三情七想。四情六想等。皆是也。輕舉非遠者。以有情墜故。灌頂云。豎不越四王天。橫不出二圍山也。即為飛仙者。如後文飛行仙類。應是一情九想。大力鬼王。如嶽神琰魔之類。應是二情八想。飛行夜叉。乃大力鬼王之所使役。應是三情七想。地行羅剎。如山野鬼神。應是四情六想。然鬼神一道。有善有惡。惡者專於為禍。正屬鬼類。善者兼能為福。旁通仙趣。此中大力鬼王等。約兼能為福者言之。遊於二句。即輕舉非遠義也。

○其中下兼因易果。其中者。即上四類之中。若有善願善心者。謂於想心中願常近佛。心恒為法。如下所說是也。護持我法者。護佛法及持法人。如藥師經十二藥叉之類。或護禁戒等。護戒法及持戒人。如戒壇中護戒善神之類。或護神呪等。及持呪人。如本經中百。

靈護呪之類。或護禪定等。護禪人及所得法。綏猶安也。參禪遇魔。則於所得之法。不能忍可。故保而綏之。如禪堂中護靜善神之類。此皆約平日善願善心言之。是等既有善願善心。故雖為仙為鬼。猶得親住如來座下。

三情想均等生人間。

情想均等不飛不墜生於人間。想明斯聰。情幽斯鈍。

情想均等者。五情五想。正相均等故。不飛不墜者。由有情故。不能上飛。由有想故。不能下墜。言既參於兩楹。故得生於人間。想明斯聰者。對下三趣言之。言人道眾生。聰明過於下三者。以有想心明慧故也。情幽斯鈍者。對上二趣言之。言人道眾生。鈍暗過於上二者。以有情心幽暗故也。

四情多想少入橫生。

情多想少流入橫生。重為毛群。輕為羽族。

情多想少者。對下七情三想。應是六情四想。以上云情想均等。此則情多一分。想少一分。情為六而想為四故。流入橫生者。情多偏墜。不能為人故下流。想少欲飛。不能直舉故橫生。然橫生復有二類。若身之重者。則為毛羣。如駝驢猪狗等。地行類也。若身之輕者。則為羽族。如雀鴿鴛鴦等。空行類也。亦可羽為毛羽。族為水族。亦該水行之類。

五七情三想入餓鬼。

七情三想沉下水輪。生於火際受氣猛火。身為餓鬼常被焚燒。水能害己。無食無飲經百千劫。

七情者。較上更多一分。三想者。較上更少一分。想益少而飛益難。情愈多而墜愈深。故曰沉下水輪。謂下過於水輪也。按本經地輪即是金論。如前云故有金輪保持國土。金輪下有水輪。如前云故有水輪含十方界。水輪下有火際。如前云故有火光為變化性。火際下有風輪。如前云故有風輪執持世界。再下則是虗空際矣。今既沉下水輪。應在風輪之上。故云生於火際。所以不更下沉者。以猶有三分想故。然既生於火際。攬彼猛火氣分。故云受氣猛火。結氣成形。故曰身為餓鬼。此且標名。自下乃出其得名所以。蓋以常被焚燒。雖上接水輪。而近火成沸。反以傷身。故曰水能害己。火際無可食之物。有水反澆爛其身。故曰無食無飲。常受饑虗。無有出期。故云經百千劫。施食文云。五百生不聞漿水之名。千萬劫常受饑虗之苦。此餓鬼之所由名也。婆沙云。恒常饑渴。不聞漿水之名。設值大河。即變為大炬火。入口焦然腹爛。亦大同此說(問。按後鬼有十類。今何惟舉餓鬼。答。此之餓鬼。苦最重故。獨得趣名。後之十鬼。雖苦不至此。皆此趣攝。今舉總該別也)。

六九情一想分二獄。

九情一想下洞火輪。身入風火二交過地。輕生有間重生無間二種地獄。

不言八情二想。但言九情一想者。略輕取重。因重知輕故。想少於前。益不能飛。情多於前。愈沉於下。故前在火際。今又透過火際。故云下洞火輪。以洞即透過義也。透過火際。即是風輪。火因風吹。風因火逼。二者互相上下。即取其中為二交過地。有間無間。皆在此地。中陰至止。故曰身入。所以不更墜者。以有微少想故。輕生有間者。謂設或稍輕。如九情微少。一想微多。則生有間地獄。如後文十八乃至一百八獄。其中受苦猶有間故。重生無間者。謂若果甚重。實是九情一想。則生無間地獄。灌頂云。無間謂八大地獄。一等活二墨繩三眾合四叫喚五大叫六炎熱七大熱八無間。前七為別。後一為總。故通稱無間。又此雖稱無間。但約在獄受苦言之。非同阿鼻無出。以既惟九情。罪惡未至極重。猶有一想。善根未至盡斷故。

○七純情即沉墮阿鼻。

純情即沉入阿鼻獄。

○若沉心中有謗大乘毀佛禁戒誑妄說法虗貪信施濫膺恭敬五逆十重。更生十方阿鼻地獄。

初應情正墮。無想不升。純情唯墜。故命終即沉。謂無容展轉也。阿鼻亦翻無間。但與前不同。以前約受苦。此約無出。乃獄苦重之尤者。準觀佛三昧等經。更有異翻異釋。今依成論。略明五種無間。一趣果無間。捨身即生彼故。二受苦無間。中無樂故。三經時無間。定一劫故。四命無間。中無絕故。五形無間。身形縱廣八萬由旬。一人多人。皆徧滿故。

○若沉下兼罪轉報。若沉心中者。即是純情心中。以情愛屬水也。謗大乘者。斷滅佛種。以能障菩提心故。毀禁戒者。斷滅僧種。以能障持戒人故。誑妄說法。斷滅法種。以能障如來教故。罪惡之重。莫甚於此。以其斷三寶種也。虗貪信施。濫膺恭敬。必至作大妄語。巧用偷心。五逆則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前四為殺業之最。後一乃妄語之尤。至於十重。具足婬殺盜妄。包羅貪瞋邪見。兼此種種重罪。本獄不足以償。故云更生十方阿鼻地獄。法華云。其人命終。入阿鼻獄。具足一劫。劫盡更生十方世界阿鼻地獄。如是展轉。至無數劫。大般若云。謗佛法罪。墮阿鼻獄。此土劫壞。更移他方。地藏經云。墮無間獄。求出無期。此界壞時。寄生他界等。皆此義也。結上由情想分趣類竟。

三緣類業有定處。

循造惡業雖則自招。眾同分中兼有元地。

按前阿難問意。蓋恐執有定處。不信業因。故雙申兩問。而曰此諸地獄。為有定處。為復自然。彼彼發業各各私受。今云循造惡業者。謂此諸地獄。乃循其本人所造惡業而為重輕。固是彼彼發業各各私受。又云。雖則自招。眾同分中兼有元地者。謂此諸地獄。雖則自業所招。而於眾生同分境中。兼有本人無始同惑。元所現地。若同惑不空。亦有定處。不可便謂於我無分。如地獄既爾。七趣皆然。緣以阿難問處。舉獄為例。故如來亦於地獄之後。就便而答。將使眾生了別業則私受無緣。銷同惑則定處亦空。返妄歸真。更無有捷於此者。總結上來略示升墜因由竟。

三詳明七趣輪轉(此與上文有三不同。一者上惟略示情想。此則詳明雜業。二者上是直墮本趣。此則依次輪轉。三者上唯六趣。此開修羅。由此三義。是故重說)七。

一獄趣。二鬼趣。三畜趣。四人趣。五仙趣。六天趣。七修羅。

初三。

一結前標後。二徵起釋成。三總示虗妄。

初。

阿難。此等皆是彼諸眾生自業所感。

○造十習因。受六交報。

初結前。言上雖循業定有。二義雙許。究竟以循業為是。故重呼當機而再告之。感者招致之義。言設無自業。雖本有地獄。誰能驅之入哉。故知此等唯是自業之所招致。

○造十下標後。十習因偏約因言。六交報偏約報言。然文雖從偏。義實互具。以有因必有報。報必有因。至下徵釋自見。

二徵起釋成二。

一徵釋十因。二徵釋六報。

初十。

一婬習報。二貪習報。三慢習報。四瞋習報。五詐習報。六誑習報。七怨習報。八見習報。九枉習報。十訟習報。

初。

云何十因。

○阿難。一者淫習交接發於相磨。研磨不休。如是故有大猛火光於中發動。

○如人以手自相摩觸煖相現前。

○二習相然故有鐵床銅柱諸事。

○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行淫同名欲火。菩薩見欲如避火坑。

首句總徵十因。應另為一科。文略不便。寄居於此。

○阿難下正明淫習。復有四義。一增婬積火。淫習者。謂宿世淫欲熾盛。現前猶有餘習故。因有餘習。男女相接。依然發於相磨。謂彼此互相研磨也。研磨不休者。深求欲樂。不知止足。然婬欲屬火。如是積淫成火。故有大猛火光。於自心中發動。是自心中預現地獄相也。教中云。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又云心作天堂。心作地獄。是故佛說多淫之人。成猛火聚。若果能如烏芻瑟摩。則化多淫心。成智慧火矣。

○如人下取例驗知。言二手自相磨觸。尚有煖相現前。況復男女二根。研磨不休。宜乎其有大猛火光於中發動矣。

○二習下緣習成獄。二習者。宿習與現習也。宿習無忘。現習重增。欲火更熾。故曰相然。由此故於命終神識。見有鐵床銅柱諸事。蓋前之大猛火光。是獄相初萌。此之鐵床銅柱。乃習果成就矣。

○是故下聖賢共惕。如來為聖。菩薩為賢。向人形容曰色。自己觀察曰目。言如來向人形容。名為欲火。自己觀察。亦名欲火。其警惕之切如此。菩薩學佛。其警惕之心。與佛無異。故見欲如避火坑。言不敢少有所犯也。

二貪習報。

二者貪習交計發於相吸。吸攬不止。如是故有積寒堅冰於中凍冽。

○如人以口吸縮風氣有冷觸生。

○二習相陵故有吒吒波波羅羅青赤白蓮寒冰等事。

○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多求同名貪水。菩薩見貪如避瘴海。

初增貪積冷。宿世多貪。現前猶有餘習。故曰貪習。由此內熏力故。彼此交相計算。依然發於相吸。謂兩相吸引。攬為己有也。吸攬不止者。謂引取無度。不知止足。然貪心屬水。吸引屬風。水兼於風。必致凝寒。如是貪吸積冷。故有積寒堅冰。於自心中預現凍鎖凜冽之相。

○如人下取例驗知。言以口吸縮風氣。尚有冷觸。況夫彼此貪心吸攬不止。宜乎其有積寒堅冰於中凍冽矣。

○二習下緣習成獄。宿習無忘。現習重增。貪吸更甚。故曰相陵。謂乘習相陵奪也。如是故於命終神識見有吒吒波波羅羅青赤白蓮寒冰等事。吒吒亦云阿吒吒。波波亦云阿波波。羅羅亦云阿羅羅。皆寒逼罪人之聲。青蓮華。赤蓮華。白蓮華。皆寒逼罪人之相。準餘經更有阿浮他。謂凍冽成瘡。泥羅浮他。謂肢節脫落。是為八寒。總名寒冰。今略舉前六。後二以寒冰等事該之。此相既現。是習果成就矣。

○是故下聖賢共惕。同名貪水者。警以遇風凝寒。令息吸攬心故。如避瘴海者。海能沒人。兼有瘴惡之氣。犯之必死。菩薩見貪如此。其警惕之心至矣。

三慢習報。

三者慢習交陵發於相恃。馳流不息。如是故有騰逸奔波積波為水。

○如人口舌自相綿味因而水發。

○二習相皷故有血河灰河熱砂毒海融銅灌吞諸事。

○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我慢名飲癡水。菩薩見慢如避巨溺。

初增慢積水。宿世多慢。現在猶有餘習。因有餘習。彼此交相陵越。依然發於相恃。謂自恃族姓豪貴。財勢智慧等勝也。馳流不息者。謂馳心上流。不知息滅。然我慢屬山。馳流屬水。山峙水馳。必致奔騰。如是故有騰躍縱逸競奔之波。於自心中預現積波為水之相。

○如人下取例驗知。綿味者。舌拄上齶。深取其舌上味也。言口舌自相綿味。尚因而水發。況夫慢心馳流。不知息滅。宜乎其有騰逸奔波。預現積波為水相也。

○二習下緣習成獄。宿習未忘。現習重增。慢流益甚。故曰相皷。謂皷激陵越也。如是故於命終神識。見有血河灰河熱砂毒海融銅灌吞諸事。而習果成矣(血河者。灌頂引經云。獄有兩山。罪人走入。兩山忽合。如磨蓋壓。血肉徧流。如大河海。血水涌沸。男女萬數。出沒其中。灰河者。經律異相云。灰河地獄縱廣深淺五百由旬。灰湯涌沸。罪人入河。鐵刺刺身。膿血流出。痛苦萬狀。熱砂者。灌頂云。即黑砂地獄。熱風暴起。吹熱黑砂。來著罪人。燒皮徹骨。愚謂但言熱砂不合水義。或熱砂連毒海為句。蓋以海沸熱砂。沒溺罪人。苦毒無量故也。融銅灌吞者。地藏經云。烊銅灌口。熱鐵纏身。萬死萬生動經億劫。此皆以類相感。更有多事。難以盡言。故以諸字該之)。

○是故下聖賢共惕。灌頂云。我慢者。執我我所。起諸見慢相故。癡水者。西土有水。飲之則癡迷顛倒。以之例慢。故曰名飲癡水。亦警惕意也。如避巨溺者。巨海洪浪。沒溺難出。凡是有智者。莫不嚴避。菩薩避慢如之。蓋不敢有犯也。正脈云。見慢者。謂見自心起慢。非見他慢。

四瞋習報。

四者瞋習交衝發於相忤。忤結不息。心熱發火鑄氣為金。如是故有刀山鐵梱劍樹劍輪斧鉞鎗鋸。

○如人銜怨殺氣飛動。

○二習相擊故有宮割斬斫剉刺鎚擊諸事。

○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瞋恚名利刀劍。菩薩見瞋如避誅戮。

初增瞋積金。瞋習者。宿世多瞋。現在猶有餘習故。因有餘習。彼此互相衝擊。依然發於相忤。相忤謂逆而犯之也。忤結不息者。謂忤犯結恨。不肯休息。不得報復。故心熱發火。然瞋屬肝氣。遇心火。鑄肺氣而為金。如是故有刀山鐵梱等事。於自心中預現殺氣之相。言刀山者。聚刀為山。鐵梱者。正脈云。梱即棍也。有本梱作鐝。取義皆可。不過尖停之異。劍樹者。豎劍為樹。劍輪者。團劍為輪。斧劈屬。黃金飾斧為鉞。鎗刺屬。鋸解屬。然人徒知此等為地獄之具。而不知皆由自惑自業中現耳。

○如人下取例驗知。言世人銜怨欲報。形色便有殺氣飛動。況復彼此交衝。忤結不息。甚至心熱發火。宜乎其有刀山鐵梱等。於自心中預現殺氣相也。

○二習下緣習成獄。宿習未忘。現習重增。瞋忤愈熾。故曰相擊。謂乘習益相攻擊。念念在殺。由此故於命終神識見有宮割斬斫。剉刺槌擊諸事。而習報成矣(宮謂割其勢。名為宮割。斬謂斫其首。名為斬斫。剉謂折其體。刺謂穿其身。槌謂笞其背。擊謂杖其臀。此皆世刑。若約地獄。仍合用刀山劍樹等。避重文耳)。

○是故下聖賢共惕。名利刀劍者。犯之即傷。如來如是色目。故菩薩見心起瞋如避誅戮。亦不敢有犯也。

五詐習報。

五者詐習交誘發於相調。引起不住。如是故有繩木絞校。

○如水浸田草木生長。

○二習相延故有杻械枷鎖鞭杖檛棒諸事。

○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奸偽同名讒賊。菩薩見詐如畏豺狼。

初增詐積刑。詐習者。宿世慣行騙詐。現在猶有餘習也。因有餘習。彼此交相哄誘。依然發於相調。調字應作去聲。謂調轉牽引也。引起不住者。謂引心數起。不肯暫住。然詐以術騙。引令難脫。如是詐引日積。故有繩木絞校。於自心中預現牽引局陷之相。言繩木絞校者。絞以繩引。謂絞而結之。令不得解。校以木局。謂校而匣之。令不得脫。此亦獄相初萌耳。

○如水下取例驗知。言以水浸田。尚能令草木生長。況夫巧誘善引之術。熏於識田。宜乎其有繩木絞校預現牽引局陷相也。

○二習下緣習成獄。宿習未忘。現習重增。詐誘愈甚。故曰相延。謂乘習益相延誘也。如是故於命終神識。見有杻械枷鎖。鞭杖撾棒諸事(杻械枷鎖。皆局攣罪人之具。見前鞭杖檛棒。皆笞責罪人之具。鞭策屬。杖條屬。檛箠屬。棒棍。屬也)。

○是故下聖賢共惕。奸而且偽。即是詐也。同名讒賊者。讒言哄誘。害人自害故。豺狼性多詐。能害人。畏之如此。亦深戒矣。

六誑習報。

六者誑習交欺發於相罔。誣罔不止飛心造奸。如是故有塵土屎尿穢污不淨。

○如塵隨風各無所見。

○二習相加故有沒溺騰擲飛墜漂淪諸事。

○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欺誑同名劫殺。菩薩見誑如踐蛇虺。

初增誑積穢。宿世多誑。現在猶有餘習。故云誑習。由此內熏力故。彼此交相斯瞞。依然發於相罔。謂誣罔蒙蔽也。誣罔蒙蔽。不知戒止。又自以為得計。飛動其心。造設奸謀。是居心總為障他。立行反以穢己。如是誑罔日積。故有塵土屎尿。於自心中預現障蔽穢污不淨之相。

○如塵下取例驗知。如塵隨風者。塵以風亂。風以塵昏。塵以風亂。而不見定相。見以塵昏。而不見淨相。故云各無所見。取此為例者。言塵隨於風。尚昏亂而各無所見。況夫彼此交欺。誣罔不止。宜乎其有塵土尿屎。預現障他穢己穢污不淨相也。

○二習下緣習成獄。宿習無忘。現習重增。誑罔愈甚。故曰相加。謂倍造誑業也。如是故於命終神識。見有沒溺騰擲。飛墜漂淪諸事。而習報成矣(沒溺者。似是沸屎地獄。謂屎尿沸溢。罪人沒溺於其中也。騰擲者。似是黑砂地獄。謂風吹黑砂。罪人騰擲於其中也。飛墜者。隨風上下之相。漂淪者。隨沸浮沉之相)。

○是故下聖賢共惕。欺誑誣罔。害人自害。故同名劫殺。劫殺者。謂劫財殺命。極言其可畏也。蛇之與虺。時常含毒螫人。況復踐之。菩薩見誑如此。亦警惕之甚矣(問。誑之與詐。有何差別。答詐謂誘他。期墮我術。明取其利。誑謂欺他。恐洩我機。暗取其利。皆屬妄語。而舉心不同也)。

七怨習報。

七者怨習交嫌發於銜恨。如是故有飛石投礰匣貯車檻甕盛囊撲。

○如陰毒人懷抱畜惡。

○二習相吞故有投擲擒捉擊射拋撮諸事。

○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冤家名違害鬼。菩薩見怨如飲鴆酒。

初增怨積害。宿世懷怨不釋。現在猶有餘習。故曰怨習。由此內熏力故。彼此互相嫌隙。依然發於銜恨。謂銜冤懷恨。誓期報復也。然報復者。設方在心。如是故有飛石投礰。匣貯車檻。甕盛囊樸。於自心中預現為害之相(飛石者。飛以石塊。投礰者。投以碎石。匣貯者。匣床盛貯。車檻者。車內檻禁。甕盛者。盛人於甕。而外以火炙。如昔人有請公入甕者是也。囊撲者。收人於囊。而舉以撲之。如始皇囊撲二弟之類。是皆由於銜怨害入。而害具即從自心中生也)。

○如陰下取例驗知。如陰藏毒害之人。懷抱畜積。俱屬惡事。況復銜冤懷恨。誓期報復。宜乎其有飛石投礰等事。預現於自心中也。

○二習下緣習成獄。宿習未忘現習重增。怨恨益深。故曰相吞。謂恨不生噉也。如是故於命終神識。見有投擲擒捉擊射拋撮諸事(投擲者。礰投石擲。擒捉者。擒拏捉取。入匣車。入甕囊也。擊射者。礰則擊其頭。石則射其身。拋撮者。拋謂拋撲令死。所謂囊撲者是也。撮謂撮折其身。所謂匣貯車檻甕盛者是也。始而心欲害人。究竟反為自害。懷怨者宜知驚心)。

○是故下聖賢共惕。違害鬼。即懷冤鬼也。冤不能申曰違。常欲傷人曰害。如來雖不懷冤。而色目懷冤之家。名違害鬼。亦警惕於人也。菩薩遵奉佛敕。不敢有犯。所以見有懷冤之心。如飲鴆酒。宜急解之。不然則斷腸死矣(正脈云。鴆鳥最毒。羽毛瀝酒。飲之則腸寸寸斷)。

八見習報。

八者見習交明。如薩迦耶見戒禁取邪悟諸業。發於違拒出生相反。如是故有王使主吏證執文籍。

○如行路人來往相見。

○二習相交故有勘問權詐考訊推鞠察訪披究照明。善惡童子手執文簿辭辯諸事。

○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惡見同名見坑。菩薩見諸虗妄偏執如臨毒壑。

初增見積證。見習者。謂宿世邪見(諸見之總)熾盛。現在猶有餘習也。因有餘習。彼此交相立破。欲明己見。故曰交明。恐人不知何為交明。故云如薩迦耶等。薩迦耶。此云有身。即是身見。見戒禁取。應云見取。與戒禁取。蓋取字兩通耳。見取見。謂非果計果。如以無想為涅槃之類。戒禁取見。謂非因計因。如牛狗等戒之類。邊見背中。邪見違正。皆為邪悟。如上五見。各有所作。故云諸業。所言諸業者。無非互相破壞。故云發於違拒。各自立宗立論。故云出生相反。相反者。以我證彼。立宗立論。務期壞他。如是存心積業。故有王使主吏。證執文籍。於自心中預現證據是非之相(王使者。琰魔王使。主吏者。主掌判吏。證執者。證其所執。文籍者。文書簿籍)。

○如行下取例驗知。言堂堂大路。誰來誰往。旁觀自能相見。況夫明明中道。互立互破。宜乎其有王使主吏等預現證據之相。所謂自心難瞞者信矣。

○二習下緣習成獄。宿習未忘。現習重增。彼此諍執不解。故曰相交。交謂撕結不開之貌。由此故於命終神識。見有勘問權詐等相。言勘問權詐等者。謂始而勘校審問。權稱詐偽。此似王使事也。勘權不明。轉啟有司。逼考訊問。嚴推重鞫。從旁體察訪問。此似主吏事也。體察訪問。不得其情。仍復披究生前見業。照明神識習氣。於時則有善惡童子。手執文簿證之。如不服罪。仍以辭辨折之。直得無理可申。地獄重罪。乃甘心領受矣(問。前後十種獄相。惟此中最極周密。且是令其服罪。不出正罰者。何也。答。十業中惟見業最極難辯。十報中。唯見報難定。難定必先盡得其情。果其有毀謗正法。斷滅佛種等事。自應直入阿鼻。諸教常說。不出而自知故)。

○是故下聖賢共惕。五者總為惡見。如來形容觀察。同以見坑名者。以其悞陷眾生。一入而不能出故。見理不真曰虗妄。非他是己曰偏執。五見率皆如是。菩薩見之。如臨毒壑者。顯急宜退避。以邱壑中有毒蛇等物。不退則必遭其害也。

九枉習報。

九者枉習交加發於誣謗。如是故有合山合石碾磑耕磨。

○如讒賊人逼枉良善。

○二習相排故有押捺槌按蹙漉衡度諸事。

○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怨謗同名讒虎。菩薩見枉如遭霹靂。

初增枉積迫。宿世好為屈枉駕禍逼人。現在猶有餘習。故曰枉習。由此內熏力故。彼此互相加迫。依然發於誣謗。誣謗者。本無其事。而妄毀之也。妄毀不認。必至設法相迫。如是居心。故有合山合石。碾磑耕磨。於自心中預現逼迫之相(合山者。兩山竪夾。合石者。兩石橫夾。碾以石礫。磑以石研。耕以犁其舌。磨以研其頂。是未及迫人。而迫己之具。先從自心而生。吁可畏哉)。

○如讒下取例驗知。讒[讚-貝+日]也。賊害也。讒[讚-貝+日]為害。名讒賊人。如是之人。逼枉良善。覈得其情。罪必反坐。呪夫誣謗日積。宜乎其有合山合石等。預現逼迫相也。

○二習下緣習成獄。宿習不忘。現習重增。枉業愈盛。故曰相排。排者逼迫之貌。由此故於命終神識。見有押捺槌按等相。言押捺槌按等者。謂押掬揉捺。槌打按壓。令其服罪也。設不服罪。蹙其身於囊袋。壓之而漉其血。名曰蹙漉。若終不承認。掛其身於權衡。度之而令其無詞。名曰權度。是其心初欲害人。而終於害己。所謂自作自受者信矣。

○是故下聖賢共惕。怨謗者。怨言以謗。竦聽者心故。讒[讚-貝+日]口傷。義同於虎。故曰讒虎。屈逼聲惡。義同如雷。故曰霹靂。然人皆知避虎畏雷。而自心中養虎蓄雷。恬然不知畏避。亦可慨矣(問。誑之與枉。有何差別。答。二者皆隨煩惱而所隨不同。蓋誑者障他利。希自利。隨貪一分。隨癡一分。即以貪癡二分為體。而枉即是害。隨瞋一分。即以瞋恚一分為體。故前後各出也)。

十訟習報。

十者訟習交誼發於藏覆。如是故有鑑見照燭。

○如於日中不能藏影。

○二習相陳故有惡友業鏡火珠披露宿業對驗諸事。

○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覆藏同名陰賊。菩薩觀覆如戴高山履於巨海。

初增訟積照。宿好攻訟。現在猶有餘習。故曰訟習。由此內熏力故。彼此交相諠訴。依然發於藏覆。謂各自藏覆己過也。雖各自藏覆。而自心難昧。如是故有鑑見照燭。於自心中預現其相。(鑑見者。謂鏡鑑以見其形像。照燭者。謂珠照以燭其心曲)。

○如於下取例驗知。言身在日中。不能藏曲直之影。況心在本覺圓明之中。欲覆己過。豈可得哉。宜乎其有鑑見照燭。預現對驗相也。

○二習下緣習成獄。宿習未忘。現習重增。訟覆交陳。如是故於命終神識。見有惡友業鏡火珠等相。言惡友者。謂宿世同造之人。業鏡者。能鑑宿業之鏡。火珠者。能燭心曲之珠。惡友同造。故能披露宿業。鏡鑑珠燭。故能相對證驗。類此更有。故總以諸事該之。是知覆藏者。徒昧自心。攻訟者。空喪天和。然自有不可逃之罪案於其間也。

○是故下聖賢共惕。好訟者必易覆。色目覆藏。正所以警惕訟習。同名陰賊者。謂家有陰賊。久必遭劫。喻覆藏己過。終必為害。此如來警惕於人者如此。戴高山。履巨海。終不能出。意顯覆重罪。墮極苦。無由得脫。此菩薩自相警惕者。如此。然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宜常自揀典。無輕於攻訟。既薄熏染之習。即脫地獄之苦。得生人中。整心慮。趣菩提。何其幸哉。(此上十種習因。從古異說。良以業報。不可思議非眾生心識現量之境。誰是誰非。亦不必辨。今謂如來明言習因足知墮獄一事。不是一生所造之業。蓋由熏習在心。相續不斷。從惑積惑。從業積業。曾無絲毫善緣。惟惡業相應。如十段中。婬貪等十字。乃宿世所造之業。而十箇習字。皆指熏染在心。以至今生猶能續起惑業。但宿世造業。必是彼此互相為對。熏習在心。今生亦然。故文中交接計等。即今生彼此續起之惑。而發於相磨。發於相吸等。即今生彼此續造之業當此之時。心是地獄之心。故有猛火積寒等相。現於自心之中。如昔有善畫馬者。念念在馬。睡時自現馬相。作水觀者。念念在水。定中自現水相。而念念心心。造地獄業。自現地獄之相。理應然矣。但此理難信。故十段中。各舉易知之例而驗證之。不可作譬喻說也。然此時雖有地獄相現。尚是心中影相。未及招受。若於此知畏。尚可回轉。其奈宿習現習。相然相陵等。重起增上惑業。由是於命終神識。見有地獄相現。呌苦難脫。及乎身入其中。求出無期。所謂臨崖勒馬收韁晚。船到江心補漏遲。此聖賢所以共惕。類此者亦知警心可也)總結徵釋十因竟。

二徵釋六報二。

一總徵釋。二躡徵詳釋。

初。

云何六報。

○阿難。一切眾生六識造業。所招惡報從六根出。

初總徵。十因已示。六報當明。故此徵也。

○阿難下略釋。一切眾生。指惡報最重者言。以輕者不墮獄故。六識造業有二。一自起。二交作。自起者。但是一根造業。如見色。惟依色起業。交作者。如因見色而起聞聲之業。名為與聞業交。因見色而起齅香之業。名為與齅業交等。如見業既爾。聞聲等亦然。是皆不離六識。故云六識造業。又雖云六識。亦兼六根。以識托於根。離根無見。分別無由起故。所招惡報亦二。一自業報。二交業報。自業報者。如見業所招。臨終先見猛火等。交業報者。如見火燒聽。能為鑊湯洋銅。見火燒息。能為黑烟紫燄等。如見火既爾。聞水等亦然。是皆不離六根。故云從六根出。又雖云六根。亦兼六識。以根借乎識。離識無明。報應無由分故。

二躡徵詳釋二。

一躡前徵起。二詳釋六報。

初。

云何惡報從六根出。

此躡前略釋之語而轉徵之。

二詳釋六報六。

一見報。二聞報。三齅報。四味報。五觸報。六思報。

初二。

一標定二報。二依次釋成。

初。

一者見報招引惡果。

見報即自業報。此是依見業招。故云見報。招引惡果。即交業報。雖由交業所感。亦必自報招引。以設無見火。無由燒聽燒息等也。

二依次釋成二。

一自業報。二交業報。

初。

此見業交。則臨終時先見猛火滿十方界。亡者神識飛墜乘烟入無間獄。發明二相。一者明見。則能徧見種種惡物生無量畏。二者暗見。寂然不見生無量恐。

見業既成。五業交作。故云此見業交。據此則是業已熟矣。已熟則將欲捨命。故云臨終。溫陵曰。見覺屬火。故臨終先見猛火。愚謂見業徧造。故見火滿十方界。見火欲飛。奈為九情所墜。落於烟中。故曰飛墜乘烟。煙氣迷暗。不覺沉淪。故曰入無間獄。既入獄中。仍復依彼見業發明二相。發明即顯現義也。一者明見。由明處造業所感。徧見種種惡物者。如火狗火蛇。及鐵嘴諸蟲等。恐其為害。故云生無量畏。二者暗見。暗中造業所感。寂然無聲。不見無相。無聲無相。不知神識落在何處。故云生無量恐。

二交業報。

如是見火。燒聽能為鑊湯洋銅。燒息能為黑烟紫燄。燒味能為焦丸鐵糜。燒觸能為熱灰爐炭。燒心能為星火迸灑煽皷空界。

如是見火者。謂如是上來所說見報火也。按後五報。此下當有燒見能為烈火猛燄之語。觀後聞波注聞。齅氣衝息等。皆先與現前本根交故。但諸本皆無。存而不論可也。燒聽者。見報之火。燒於現前耳根。以耳根屬水。故鑊湯洋銅。水而兼熱。燒息者。見報之火。燒於現前鼻根。以鼻根屬息。故黑烟紫燄。息而兼熱。燒味者。見報之火。燒於現前舌根。以舌根屬味。故焦丸鐵糜。味而兼熱。燒觸者。謂見報之火。燒於現前身根。以身根屬觸。故熱灰爐炭。觸而兼熱。燒心者。見報之火。燒於現前意根。以意根屬風。故星火迸灑。風而兼熱。此是六種交報。由於交業之所感招。

二聞報二。

一標定二報。二依次釋成。

初。

二者聞報招引惡果。

聞報謂先見波濤等。自業報也。招引惡果。謂注聞注見等。交業報也。

二依次釋成二。

一自業報。二交業報。

初。

此聞業交。則臨終時先見波濤沒溺天地。亡者神識降注乘流入無間獄。發明二相。一者開聽。聽種種閙精神愗亂。二者閉聽。及無所聞幽魄沉沒。

因聞起業。名為聞業。因於聞業。起於見色齅香等業。名之為交。謂聞業與餘業交作。而地獄之因成矣。因成捨報。則是臨終時也。溫陵曰。聞聽屬水。故臨終先見波濤。愚謂聞業殊勝。故波濤沒溺天地。見水欲升。奈為九情所墜。下沉波中。故曰降注乘流。乘流不覺。愈沉愈下。故云入無間獄。既入無間。仍復依彼聞業。發明二相。一者開聽。動處造業所感。聽種種閙者。如吒吒波波羅羅等。及淹沒呌苦之聲。驚散陽魂。故曰精神愗亂。葢精屬陽。神為魂。愗不明。亂不定也。二者閉聽。靜中造業所感。寂無所聞者。闃然無聲。滯成陰鬼。故曰幽魄沉沒。葢幽為陰。魄屬鬼。沉不浮。沒不顯也。

二交業報。

如是聞波。注聞則能為責為詰。注見則能為雷為吼為惡毒氣。注息則能為雨為霧灑諸毒蟲周滿身體。注味則能為膿為血種種雜穢。注觸則能為畜為鬼為糞為尿。注意則能為電為雹摧碎心魄。

如是聞波者。謂如是上來所說聞報波也。注聞者。謂聞報之波。注於現前耳根。以耳根屬水。波見水而聲益怒。故為責為詰。皆聲而帶怒。(此中既聞波注聞。上科自應有見火燒見。火見火而燒益熾。故應為烈火猛燄。燒而帶熾。是知上科定有闕文。恐有不以為然。故就此重以申明)注見者。謂聞報之波。注於現前眼根。以眼根屬火。波遇火而暴蒸。故雷吼惡氣。暴聲而兼蒸熱。(吼謂雨將來時。雲中有吼聲也)注息者。聞報之波。注於現前鼻根。以鼻根屬息。波遇息而騰潤。故雨霧灑蟲。(謂雨霧中灑諸毒蟲也)飛騰而兼潤濕。注味者。聞報之波。注於現前舌根。以舌根屬味。波遇味而腥濁。故膿血雜穢。腥臭而兼渾濁。注觸者。聞報之波。注於現前身根。以身根屬觸。波遇觸而傷垢。故鬼畜糞尿。傷害而兼垢汙。注意者。謂聞報之波。注於現前意根。以意根屬風。波遇風而灑摧。故為電為雹。霔灑而兼摧壞。此等名為交業所感。

三齅報二。

一標定二報。二依次釋成。

初。

三者齅報招引惡果。

齅報謂先見毒氣等。乃齅業所感報也。招引惡果。謂衝息則能為質為履等。乃交業所感報也。

二依次釋成二。

一自業報。二交業報。

初。

此齅業交。則臨終時先見毒氣充塞遠近。亡者神識從地涌出入無間獄。發明二相。一者通聞。被諸惡氣熏極心擾。二者塞聞。氣掩不通悶絕於地。

因齅起業。名為齅業。因於齅業。引起見色聞聲等業。名之為交。謂齅業與餘業交作。而獄因成矣。因成捨命。故曰臨終。然齅息屬氣。故臨終先見毒氣。齅業徧造。故毒氣充塞遠近。神識地涌者。謂初見毒氣。入地避之。奈毒氣充塞於地。故復涌出。九情所墜。不覺又沉。故云入無間獄。既入無間。仍復發明二相。一者通聞。齅香處造業所感。被諸惡氣者。如前所云。黑烟紫燄。諸惡毒氣之類。熏極心擾者。熏極難忍。心神擾亂也。二者塞聞。無齅時造業所感。(謂先時齅香。後於無齅時依之造業。仍感鼻家之報)氣掩不通者。如人睡熟。被物所壓。氣不能申。悶絕於地者。悶極氣絕。昏臥於地也。

二交業報。

如是齅氣衝息則能為質為履。衝見則能為火為炬。衝聽則能為沒為溺為洋為沸。衝味則能為餒為爽。衝觸則能為綻為爛為大肉山有百千眼無量咂食。衝思則能為灰為瘴為飛砂礰擊碎身體。

如是齅氣者。謂如是上來所說齅報氣也。衝息者。謂齅報之氣。衝於現前鼻根。以鼻根屬息。氣見息而益惡。故為質為履。(質謂質證其罪。履謂踐踏其身)皆帶惡氣。衝見者。齅報之氣。衝於現前眼根。以眼根屬火。氣見火而成炙。故為火為炬。皆帶炙氣。衝聽者。齅報之氣。衝於現前耳根。以耳根屬水。氣見水而成溷。故沒溺洋沸。(謂沒溺於洋湯沸屎之中)皆帶溷氣。衝味者。齅報之氣。衝於現前舌根。以舌根屬味。氣見味而成臭。故為餒為爽。(魚敗曰餒。羮敗曰爽)皆帶臭氣。衝觸者。齅報之氣。衝於現前身根。以身根屬觸。氣見觸而成殺。故綻爛肉眼。(謂綻其皮。爛其肉。肉長成山。而眼中蟲咂也)皆帶殺氣。衝思者。齅報之氣。衝於現前意根。以意根屬思。思動屬風。氣遇風而成揚。故灰瘴砂礰。(謂揚灰潑瘴。飛砂走石也)皆帶揚氣。此等亦是交業感招。

四味報二。

一標定二報。二依次釋成。

初。

四者味報招引惡果。

味報者。味業所感。如下云。臨終先見鐵網等。引果者。交業所感。如下云。歷嘗則能為承為忍等。

二依次釋成二。

一自業報。二交業報。

初。

此味業交。則臨終時先見鐵網猛燄熾烈周覆世界。亡者神識下透挂網倒懸其頭入無間獄。發明二相。一者吸氣。結成寒冰凍冽身肉。二者吐氣。飛為猛火焦爛骨髓。

此味業交昨。謂此嘗味之業。與餘業交作。積成地獄因也。地獄因成。人中報壞。故曰臨終。然嘗味之業。最重者必至網捕禽獸。烹煎蒸炙。故感先見鐵網。猛燄熾烈。因味造殺。無處不至。故感周覆世界。亡者神識。下透挂網者。謂既見鐵網。又見猛燄。荒錯迷倒。側身下透。挂於網間也。倒懸其頭。入無間獄者。謂足上頭下。不覺不知。愈沉愈下也。每見世之網捕禽鳥者。及其捕得之時。急欲又網。不顧彼之顛倒上下。宜乎其有此慘報。既墮獄中。發明二相。一者吸氣。謂忍覺氣從外入。外入氣冷。故結成寒冰。凍冽身肉。此由吸氣貪味所感。二者吐氣。謂忽覺氣從內出。內出氣熱。故飛為猛火。焦爛骨髓。此由吐氣嫌味所感。(問。嫌味不貪。何以感報。答。嫌味不美。吐而棄之。更為貪之甚者)。

二交業報。

如是嘗味。歷嘗則能為承為忍。歷見則能為然金石。歷聽則能為利兵刃。歷息則能為大鐵籠彌覆國土。歷觸則能為弓為箭為弩為射。歷思則能為飛熱鐵從空雨下。

如是嘗味者。謂如是上來所說嘗味所感之報。如鐵網猛燄等。諸殺具也。歷嘗者。味報殺具。歷於現前舌根。以殺具而遇舌根。無可如何。故能為承為忍。(謂承領忍受也)歷見者。味報殺具。歷於現前眼根。以殺具而遇見火。火鑠具鎔。故能為然金石。歷聽者。味報殺具。歷於現前耳根。以殺具而遇聞水。水淬金利。故能為利兵刃。歷息者。味報殺具。歷於現前鼻根。以殺具而遇息氣。氣蒸金透。故能為鐵籠彌覆。歷觸者。味報殺具。歷於現前身根。以殺具而遇身觸。身受具觸。故能為弓箭弩射。歷思者。味報殺具。歷於現前意根。以殺具而遇思風。風吹具揚。故能為熱鐵飛空。業交報交。理應如是。

五觸報二。

一標定二報。二依次釋成。

初。

五者觸報招引惡果。

作業時觸業先起。招引餘業。受報時觸報先現。招引餘報。惡果。即餘報也。

二依次釋成二。

一自業報。二交業報。

初。

此觸業交。則臨終時先見大山四面來合無復出路。亡者神識見大鐵城火蛇火狗虎狼獅子牛頭獄卒。馬頭羅剎手執鎗矟驅入城門向無間獄。發明二相。一者合觸。合山逼體骨肉血潰。二者離觸。刀劍觸身。心肝屠裂。

此觸業交者。謂觸業先起。引起交業。成地獄因也。獄因已成。世報欲謝。故曰則臨終時。然觸業最重者。莫如貪婬強逼。貪婬強逼。令其喪志失節。無所逃避。故感大山來合。無復出路。葢自身地水火風。即是四山。始而以此逼人。今則轉為逼己事也。亡者神識。見大鐵城等者。言正恐山合。忽見鐵城。纔喜有趣避處。又見其中火蛇火狗。虎狼獅子等。乃不敢入。奈有牛頭獄卒。馬頭羅剎。鎗矟(灌頂云。矟矛屬。長丈八者)驅逼。不得不入。入之即是無間獄也。既墮獄中。仍復發明二相。以觸業有二故。一者合觸。謂貪於合觸造業所感。合山逼體。骨肉血潰者。如四山來合。逼體碎骨。和肉與血而俱潰也。二者離觸。謂貪於離觸造業所感。(問。離觸何以造業。答。合觸生厭。致死惡離。其為業更慘)刀劍觸身。心肝屠裂者。如刀斫劍刺。壞其身體。連心洎肝而俱傷也。

二交業報。

如是合觸。歷觸則能為道為觀為廳為案。(疑是錯簡。應云為撞為擊為剚為射)歷見則能為燒為熱。歷聽則能為撞為擊。為剚為射。(疑與上互錯。應云為道為觀為廳為案)歷息則能為括為袋為考為縛。歷嘗則能為耕為鉗為斬為截。歷思則能為墜為飛為煎為炙。

如是合觸者。謂如是上來所說觸業所感合山等。諸觸逼迫事也。歷觸者。諸觸逼迫。歷於現前身根。以身根而遇逼迫。則能為撞為擊。為剚為射。葢撞以杵觸。擊以丈觸。剚以刃觸。射以箭觸。皆身觸遇逼迫事故。若依原文。殊難銷會。歷見者。諸觸逼迫。歷於現前眼根。以眼根而遇逼迫。則能為燒為爇。以眼見屬火。火遇逼迫。逼住則為爇。逼不住則為燒故。歷聽者。諸觸逼迫。歷於現前耳根。以耳根而遇逼迫。則能為道為觀。為廳為案。葢道為地獄之途。觀為獄主之宮。廳為理獄之所。案為判罪之據。道多呌苦聲。觀多傳呼聲。廳多審罰聲。案多判結聲。皆耳聞遇逼事故。若依原文。亦難銷會。暫與歷觸下交互用之。俟高明者再辯。歷息者。諸觸逼迫。歷於現前鼻根。以鼻息而遇逼迫。則能為括為袋。為考為縛。葢括以布纏。袋以囊閉。考謂括而復考。縛謂袋而復縛。務令氣不得伸。皆鼻息遇逼迫事也。歷嘗者。諸觸逼迫。歷於現前舌根。以舌嘗而遇逼迫。則能為耕為鉗。為斬為截。耕謂犂其舌。鉗謂拔其舌。斬謂從根而割。截謂當中而斷。皆舌嘗遇逼迫事也。歷思者。諸觸逼迫。歷於現前意根。以意思而遇逼迫。則能為墜為飛。為煎為炙。葢為墜為飛者。忽下忽上。為煎為炙者。發熱發燥。皆意思遇逼不寧之相。然此中交報。與上四文勢稍別。佛語自在。以義求之可也。

六思報二。

一標定二報。二依次釋成。

初。

六者思報招引惡果。

思報者。思業所感之報。如臨終先見惡風等。招引惡果者。謂依於思報。招引交業所感惡果。如結思則能為方為所等。

二依次釋成二。

一自業報。二交業報。

初。

此思業交。則臨終時先見惡風吹壞國土。亡者神識被吹上空旋落乘風墮無間獄。發明二相。一者不覺。迷極則荒奔走不息。二者不迷。覺知則苦無量煎燒痛深難忍。

此思業交者。謂思業先起。後復興餘業交作。則獄因熟矣。獄因熟而世報謝。故曰則臨終時。然思業屬風。而有善有惡。善則能成。惡則能壞。今約惡業。故感惡風吹壞國土。國土既壞。神識無依。故被吹上空。又以九情所墜。故方起旋落。乘於風力。不覺轉入無間。故云墮也。既墮獄中。仍復發明二相。以思業有覺不覺。故感報亦然。一者不覺之相。謂迷悶之極。心神荒亂。奔走不息。二者不迷之相。(不迷即覺)謂纔有覺知。則是苦境。無量煎燒。痛徹深髓。難可忍受。

二交業報。

如是邪思。結思則能為方為所。結見則能為鑑為證。結聽則能為大合石為冰為霜為土為霧。結息則能為大火車火船火檻。結嘗則能為大呌喚為悔為泣。結觸則能為大為小。為一日中萬生萬死為偃為仰。

如是邪思者。準上五應約邪思所感報風言之。結思者。謂思業報風。結於現前意根。以意思而遇報風。被迷思處。則能為方為所。謂受罪處也。結見者。思業報風。結於現前眼根。以眼見而遇報風。因昧思明。則能為鑑(鏡照)為證。(人質)謂令昧為明也。結聽者。思業報風。結於現前耳根。然耳聞屬水。以水遇風。若二力俱勝。皷激過分。則能為大合石。如傾湫倒嶽。即其證也。若風寒水冷。則能為冰為霜。如秋霜冬冰。即其證也。若水勢劣風。風勢劣水。則能為土為霧。如微旱起塵。帶濕見霧。即其證也。結息者。思業報風。結於現前鼻根。然鼻息屬風。風遇風而磨蕩成火。則能為大火車。火船火檻。皆地獄苦具相也。結嘗者。思業報風。結於現前舌根。然舌嘗貪味。味遇風而便失。則能為大呌喚。為悔為泣。皆饑渴逼惱聲也。結觸者。思業報風。結於現前身根。然身觸從緣。風性無定。或遇風而展舒。則為大身。或遇風而局促。則為小身。或遇風而忽活。則能為生。或遇風而忽斃。則能為死。或被風吹而腹俯於地。則能為偃。或被風吹而面向於天。故能為仰。此等皆為思報之所招引。(此上十因六報。雖然似不經。而理所必至。良以三界唯心。萬法惟識。所以華嚴一偈。能空諸獄。若果能絕生前之十業。了現心之妄習。六業不交。六報安在。是知佛之所以詳陳其相者。將使眾生轉惡業為善因。心作天堂。變生心為佛心。即心作佛也)徵起釋成竟。

三總示虗妄三。

一總結妄造。二別分重輕。三重釋問意。

初。

阿難。是名地獄十因六果。皆是眾生迷妄所造。

結前十習為地獄因。六報為地獄果。故曰是名等也。皆是者。因果皆是。迷妄者。迷於妄見。迷於妄見。不達眾生相空。由此於諸眾生分內。起於妄情。十因六果。莫不資始乎此。故為所造。前云因於妄見。有妄習生。由此分開內分外分。則地獄天堂。皆迷妄所造明矣。

二別分重輕三。

一十因圓造入阿鼻。二六業交作入無間。三六業具缺分三等。

初。

若諸眾生惡業圓造。入阿鼻獄受無量苦經無量劫。

惡業者。即前淫貪慢瞋詐。誑冤見枉訟也。圓造者。一一具造。又造之必盡其極。前之所謂純情者以此。純情即沉。故云入阿鼻獄。此是正獄。以下之八獄。皆眷屬獄故。入此獄中。諸苦備歷。故云受無量苦。若沉心中有謗大乘等。劫盡更生他方阿鼻。故云經無量劫。

二六業交作入無間。

六根各造。及彼所作兼境兼根。是人則入八無間獄。

前總徵略釋疏云。六識造業有二。一自起。二交作。自起者。但是一根造業。如見色惟依色起業。聞聲唯依聲起業等。今云六根各造是也。交作者。如因見色而起聞聲之業。是見業與聞業交。因聞聲而起見色之業。是聞業與見業交等。今云及彼所作兼境兼根是也。言兼境兼根者。謂除當根各造外。復兼餘境及餘根故。是人則入八無間獄者。其中亦兼二報。一者自業報。如前見業成熟。臨終先見猛火。神識乘烟入獄等。今云則入是也。二者交業報。如前見火燒聽。能為鑊湯洋銅。燒息能為黑烟紫燄等。今云無間是也。又前云九情一想下洞火輪。身入風火二交過地。輕生有間。重生無間。此科即重生無間者也。

三六業具缺分三等三。

一具六入重獄。二缺二入中獄。三缺四入輕獄。

初。

身口意三作殺盜淫。是人則入十八地獄。

六根不交作。故唯言身口意三。十因不圓造。故惟言作殺盜淫。良以身口意為六根總相。殺盜淫為十因總相。不交不圓。各未盡極。故不言別相。反顯上之墮阿鼻者。必是十因圓造。六根交作。入無間者。必是六根交作。或十因不圓造耳。是知此科之罪。較上微輕。而對下則重。故曰是人則入十八地獄。經律異相云。阿鼻大地獄外。復有十八小獄。然既云小獄。應是有間者也(科云具六者。謂能作三業。所作三業。六業皆具足故。入重獄者。對下而言。以有間獄中。此最重故)。

二缺二入中獄。

三業不兼。中間或為一殺一盜。是人則入三十六地獄。

三業不兼者。謂身口意具而三種惡業不兼造也。不唯不兼於三。且亦不兼於二。故曰中間或為一殺一盜。不言一婬者。可思而知故。若具足言之。應云或為一殺。謂身口意但作一殺。或為一盜。謂身口意但作一盜。或為一淫。謂身口意但作一淫。其罪又輕於前。故曰是人則入三十六地獄。上云十八。此云三十六者。應是上之隨獄。葢一獄隨二。亦是有間可知。

三缺四入輕獄。

見見一根單犯一業。是人則入一百八地獄。

見見者。妄見見於妄境時也。一根者。或身或口或意。三根惟一根起。一業者。或殺或盜或婬。三業唯一業犯。雖一根一業。乃約其最重者言。如殺則出佛身血等。淫則汙比丘尼等。盜則偷僧祇物等。故應墮獄。而其罪又輕於前。故曰是人則入一百八地獄。又有間之輕者。按經律異相。有十八鐵丸。十八沸銅。十八刀輪。十八劍林。十八鐵蛇。十八鐵鳥。然數既吻合。無妨引用。但地獄名數。經論異出。良以業有千差。報感萬殊。絕非思議之境。惟佛盡知。唯佛盡見。隨便警示。要在令人知懼而已。此上三科。於九情一想中義當輕生有間。(問。既皆九情一想。輕重何分。答亦有九情微少。但少不至八。一想微多。但多不至二。故皆約九情一想言之)別分重輕竟。

三重釋問意。

由是眾生別作別造。於世界中入同分地。妄想發生非本來有。

准前阿難總問七趣云。此道為復本來自有。為是眾生妄習生起。又別問地獄云。此諸地獄。為有定處。為復自然彼彼發業各各私受。如來於分類趣後。已略釋云。循造惡業。雖則自招。眾同分中。兼有元地。恐猶未明。故就此重釋。言上來首自阿鼻。終至一百八獄。所以差別不同者。由是眾生別作別造。此釋彼彼發業各各私受問也。然既別作別造。而又多人同處一獄者。葢以多人業同。於是界中入同分地。此釋為定處問也。又雖曰入同分地。亦屬妄想發生。非是本來自有。此釋為復本來自有為是妄習生起問也。獄趣竟。

二鬼趣三。

一躡前起後。二詳列十種。三推本顯妄。

初。

復次阿難。是諸眾生非破律儀犯菩薩戒毀佛涅槃。諸餘雜業。歷劫燒然。然還罪畢。受諸鬼形。

是諸眾生。即指十因六報者言。律儀雖通大小。且指小乘戒說。以小乘治身。律儀偏重故。非破者。非為小乘。忍心自破。造業飾非者。類多如是。菩薩戒大乘戒也。既已非破律儀。不屑拘守小乘。即當嚴護心地。受持菩薩自性妙戒。及究其居心。却又逐一違反。故曰犯也。此約毀戒言之。涅槃至理。大乘深教。或斥為斷滅。或訶為虗妄。故曰毀也。此約毀乘言之。夫乘戒二法。乃出苦之津梁。實成佛之樞要。互為緩急。尚且不可。何況俱毀。真為斷滅佛種。仍復陷害眾生。罪之極重。莫甚於此。前云若沉心中。有謗大乘。毀佛禁戒等。即指此也。諸餘雜業。總指十因六交等業。報感地獄。常受眾苦。如處猛火。故曰歷劫燒然。燒盡宿業之後。名為酬還罪畢。此方了得純情無想及九情一想等業。良以眾生造業。類多從輕至重。身後受報。類多從重至輕。今重報既盡。輕報現前。故仍受諸鬼形。然世人多以地獄為鬼。今既分二趣。應知不同。論明地獄純是化生。鬼則具四。兼有父母兄弟眷屬。但勝者為神。如前大力鬼王等。附於仙趣是也。劣者為鬼。如下所列。又下所列十類。率皆不免饑虗。均屬餓鬼趣攝。但與前之七情三想沉下水輪者不同。以彼生於火際。乃鬼道中苦之尤者。似由惡業直墮。若下之十。明是地獄餘報。不過藉之以略彰其趣耳。

二詳列十種(資中云。由前十因。餘報不同。故鬼趣分為十類。謂貪物貪習。貪色淫習。貪惑詐習。貪恨怨習。貪憶瞋習。貪慠慢習。貪罔誑習。貪明見習。貪成枉習。貪黨訟習。長水依之。正脈以貪惑為誑習。貪罔為枉習。貪恨為瞋習。貪憶為怨習。貪成為詐習。餘五仍舊。今疏依之。環師謂其不必局配。是厭於推詳也。然地獄既以十習為因。今出為鬼。自應由彼餘習。但佛語自在。稍不次第耳)十。

一怪鬼。二魃鬼。三魅鬼。四蠱鬼。五癘鬼。六餓鬼。七魘鬼。八魍魎。九役使。十傳送。

初。

若於本因貪物為罪。是人罪畢遇物成形名為怪鬼。

本因者。指在人道中說。貪物為罪者。即指貪習。謂貪求財物而為地獄罪故。是人罪畢者。歷劫燒然。地獄業盡時也。因有貪物餘習。出而附諸異物。現形現跡。故曰遇物成形。山之為精。石之為怪。類多由此。故曰名為怪鬼。

二魃鬼。

貪色為罪。是人罪畢遇風成形名為魃鬼。

不言本因者。例上可知故。仍以貪名者。貪為煩惱之首。貫一切業故。下皆准此。貪色為罪者。即指本因淫習。謂貪求美色而為地獄罪故。罪畢出獄。因有貪色餘習。心愛遊蕩。故即遇風成形。名為魃鬼者。神異經云。魃鬼長二三尺。其行如風。所現之處必大旱。葢以酷淫則致陰陽不合。妖風能令雲雨不成也。

三魅鬼。

貪惑為罪。是人罪畢遇畜成形名為魅鬼。

貪惑為罪者。即指因中誑習。謂貪求誑惑。而為地獄罪故。罪畢得出。因有貪惑餘習。假異形以惑人。存畜心而誑他。故即遇畜成形。正脈云。如倀鬼附虎。雞鼠成精之類。名為魅鬼者。說文云。老精物也。人面鬼身四足。好惑人。山林異氣所生。

四蠱鬼。

貪恨為罪。是人罪畢遇蟲成形名蠱毒鬼。

貪恨為罪者。即指因中瞋習。謂貪求瞋恨而為地獄罪故。罪畢得出。因有貪恨餘習。時懷瞋毒。故即遇蟲成形。蟲謂毒蟲。如蟒蛇蜈蚣之類。名蠱毒鬼者。灌頂云。兩廣習妖術。令人成蠱脹者。即此鬼也。

五癘鬼。

貪憶為罪。是人罪畢遇衰成形名為癘鬼。

貪憶為罪者。即指怨習。謂貪憶宿怨。蓄惡欲雪而為地獄罪故。罪畢得出。因有貪憶餘習。樂為衰敗。故即遇衰成形。謂附彼四時不正。陰陽衰敗之氣。散瘟行疫。故名癘鬼。癘謂疫疾。時氣不和之症。

六餓鬼。

貪慠為罪。是人罪畢遇氣成形名為餓鬼。

貪慠為罪。即指慢習。謂本在人中。貪求慠慢而為地獄罪故。罪畢得出。因有貪慠餘習。常懷高舉。故即遇氣成形。氣謂地下之氣。言地下有水輪。有火際。水降火騰。蒸熱之氣。發於地上。升於虗空。希望高舉。故附以成形。無所主掌。不得祭祀。故名為餓鬼(正脈問。餓鬼為一趣之總名。何慢習餘報。獨受此稱。又餓鬼乃苦之最重。今十習地獄苦均。何餘報唯慢招獨重耶。答。鬼趣有四不同。一勝趣貶墜。二修帶瞋殺。此二多居上品。三獄前華報多居下品。四獄後餘殃。多居中品。而聖賢示現者不與焉。然雖分上中下品。率皆不免饑虗。但有輕重之異。故總名餓鬼。今經十種。既是地獄餘報。應俱屬中品。亦通為餓鬼。但依因招果。果必類因。十種各以因果相類之義立名。此慢習餘報。獨名餓鬼者。以彼常懷高舉。遇氣成形。有饑虗義故。其受苦仍與餘九相等。非獨重也。此如六塵中色。惟是眼之所對。不同色法十一之色。總該五根及於六塵。昧別為總。問不應理)。

七魘鬼。

貪罔為罪。是人罪畢遇幽為形名為魘鬼。

罔者暗昧不明之義。貪罔為罪者。即指枉習。謂貪求暗昧不明之事。誣枉於他而為地獄罪故。罪畢得出。因有貪罔餘習。趣逐暗昧。故即遇幽為形。幽謂幽隱暗昧。陰陽不分之氣。附此成形。乘睡魘人。令其氣不得伸。故即名為魘鬼。蓋魘鬼暗中逼人。與枉習頗肖也。

八魍魎鬼。

貪明為罪。是人罪畢遇精為形名魍魎鬼。

貪明為罪。即指見習。謂貪求邪見。妄作聰明而為地獄罪故。罪畢得出。因有貪明餘習。故即遇精為形。精謂日月精華之氣。附以成形。顯靈異於川澤。故名為魍魎鬼。魍謂其形暗昧。魎謂其形不定也。抱朴子曰。魍魎山精。形如小兒。獨足善犯人。又好學人聲。迷惑於人。與見習頗肖。

九役使鬼。

貪成為罪。是人罪畢遇明為形名役使鬼。

貪成為罪者。即是詐習。謂貪求詐術誘他成己而為地獄罪故。罪畢得出。因有貪成餘習。故即遇明為形。明謂呪符類也。附以成形。聽役使以作禍福。故即名役使鬼。然世人但知以詐成己。不知反為人所使役。觀此地獄餘報。應發深省。

十傳送鬼。

貪黨為罪。是人罪畢遇人為形名傳送鬼。

貪黨為罪者。即指訟習。謂貪求朋黨。助惡興訟而為地獄罪故。罪畢得出。因有貪黨餘習。故即遇人為形。環師云。附巫祝而傳吉凶者是也。良以因中結黨。傳遞隱暗之事。而訐露於人。今為鬼亦附人。發洩傳說吉凶等事。故即名傳送鬼。以名求實。訟習頗肖(問。此之鬼趣。既與前之獄趣。後之畜趣等並論。應取餓鬼全分。何得偏取從獄出者。答。佛意為顯十習業重。地獄不足以償。餘報為鬼。鬼復不足以償。餘報為畜。畜復不足以償。轉生為人。猶有餘苦。故鬼趣偏取從獄出者。畜趣偏取從鬼出者。人趣偏取從畜出者。蓋急欲令人革十習因。離惡趣苦。而全分例此可知)詳列十種竟。

三推本顯妄。

阿難。是人皆以純情墜落。業火燒乾上出為鬼。此等皆是自妄想業之所招引。若悟菩提則妙圓明本無所有。

是人者。即指十種鬼道中人。始在阿鼻。皆以純情墜落。漸經無間及與有間。乃得業火燒乾。良以純情墮於阿鼻。若以業報苦火。燒乾一情。則唯餘九情。應退入無間。若更以業報苦火。燒乾九情中少分。則惟餘八情之餘。應退入有間。若更以業報苦火。燒乾一情之餘。則唯餘七情。自應上出為鬼。以餓鬼元以七情三想。為墮因故。此推本也。皆是下顯妄。妄想即是惑道。業即業道。獄鬼即是苦道。言獄鬼苦雖至重。亦由自心深重惑業之所招引。故云皆是。若悟菩提者。一念迴光。反照自心。悟得本性菩提。既已悟得本性菩提。則苦不能繫。業不能局。惑不能蔽。故曰妙曰圓曰明。既曰妙曰圓曰明。則地獄餓鬼。本來無所有矣(問。前云七情三想。沉下水輪。似是餓鬼極苦。此云業火燒乾。上出為鬼。但是獄後餘殃。其罪既輕。何得同以七情三想判之。答。一從獄升。一從人墜。雖同為七情三想。而不妨輕重有異。如山上一人。失足下墜。山下一人。舉足上升。各到中間。石叢而止。則從上而墜者。所傷必重。從下而升者。所傷必輕。是故上之十鬼。雖亦生於餓鬼趣中。而猶能為怪。為魃。乃至為役使。為傳送。如從下而升之人。雖在石叢。猶能展轉故也)鬼趣竟。

三畜趣三。

一躡前起後。二詳列十種。三結妄推無。

初。

復次阿難。鬼業既盡。則情與想二俱成空。方於世間與元負人冤對相值。身為畜生酬其宿債。

墮鬼之業。本以七情三想。今以鬼報苦終。墮鬼業盡。業既盡則情減一分。想增一分。超出鬼道情想。故二俱成空。據此則唯餘六情。還復四想。所謂情多想少是也。前云情多想少。流入橫生。是約人中下墜。此云方於世間等。是約鬼趣上升。雖升墜不同。而分齊相等。同為畜道。元負人者。謂元在人中被負之人。所謂或欠彼財物。或欠彼形命是也。向以墮獄墮鬼。彼雖銜冤欲報。無能為對。今既生於世間。債繫難逃。故曰冤對相值。身為畜生者。略如下之十類。餘可例知。或被烹割。或受驅使。償命償財。故曰酬其宿債。

二詳例十種十。

一梟類。二咎類。三狐類。四毒類。五蛔類。六食類。七服類。八應類。九休類。十循類。

初。

物怪之鬼物銷報盡。生於世間多為梟類。

物怪之鬼者。即前遇物成形。名為怪鬼。物銷報盡者。業盡形謝。苦終果壞。故七情三想。轉為六情四想。故得生於世間。流入橫生。因有貪物為怪餘習。故多為梟類。蓋梟類附塊成形。即貪物餘習。以子食母。即為怪餘習。大率如是。故云多為。獨舉梟類者。以一類餘故。准前云。和合怪成八萬四千食父母想。又云其類充塞。則怪畜非一種矣。(問。前云酬其宿債。此酬何等。答。此類子成母遭其食。即償形命。又世傳梟肉烹食最美。或亦有食之者。又黃帝勅百祀用梟。世人捕之貨利。即償財物也)。

二咎類。

風魃之鬼風銷報盡。生於世間多為咎徵一切異類。

風魃之鬼者。即前遇風成形。名為魃鬼。業盡形謝。苦終果壞。故曰風銷報盡。唯餘六情。還復四想。故得生於世間。因有貪色為魃餘習。故多為咎徵異類。如商羊舞水。蜰[虫*遺]出旱等。即為魃兆災餘習。或為色禽。或為淫獸等一切異類。即貪色餘習(問。此酬何債。答。咎必遭害。即償形命。害彼受功。即償財物)。

三狐類。

畜魅之鬼畜死報盡。生於世間多為狐類。

畜魅之鬼者。即前遇畜成形。名為魅鬼。業盡則所依畜死。苦終則所感報盡。超出鬼道情想。故得生於世間。雖生世間。猶有貪惑為魅餘習。故多為狐類。蓋狐貍善於惑人。即貪惑餘習。郭氏記云。千歲狐為淫婦。百歲狐為美女。即魅鬼餘習也。

四毒類。

蟲蠱之鬼蠱滅報盡。生於世間多為毒類。

蟲蠱之鬼者。即前遇蟲成形。名為蠱鬼。蠱滅報盡者。蠱字準前後應是蟲字。謂業盡則所依蟲滅。苦終則所感報盡也。自是超出鬼道情想。故得生於世間。因有貪恨為蠱餘習。故多為毒類。如蚖蛇蝮蠍。蜈蚣蚰蜓等時時蓄毒。即貪恨餘習。或無故便螫。或觸之乃傷。皆蠱鬼餘習也。

五蛔類。

衰癘之鬼衰窮報盡。生於世間多為蛔類。

衰癘之鬼者。即前遇衰成形。名為癘鬼。業盡則衰氣窮散。苦終則癘報盡息。七情三想。變為六情四想。故得生於世間。因有貪憶為癘餘習。故多為蛔類。蛔謂腸胃中蟲。後文云。蟯蛔是也。回轉上下。不離腸胃。即貪憶餘習。乘癩而生。致結蛔症。即為癘餘習也(問。此償何報。答。本因貪憶懷怨。常欲穢污於人。令人身心不安。今感迴轉穢汙。受局腸胃。以償彼也)。

六食類。

受氣之鬼氣銷報盡。生於世間多為食類。

受氣之鬼者。即前遇氣成形。名為餓鬼。業盡則所受氣銷。苦終則餓鬼報盡。生於世間。猶帶遠近二習。遠習貪慠。近習餓鬼。故多為食類。如虎豹豺狼等。自恃形勢。常欲食他。即貪慠餘習。求食不得。呌呼馳走。即餓鬼餘習也。

七服類。

綿幽之鬼幽銷報盡。生於世間多為服類。

綿幽之鬼者。纏綿幽暗之鬼。即前遇幽為形。名為魘鬼也。幽銷者。幽暗氣銷。幽暗氣銷。無所依附。則鬼苦終而魘報盡矣。報盡果轉。故得生於世間。雖生世間。猶有貪罔為魘餘習。故多為服類。異物誌云。山鴞體有文色。土俗因形名之曰服。亦名隻狐。晝伏夜出亦名禍鳥。鳴則有禍。蓋晝伏夜出。即貪罔餘習。鳴則有禍。即魘鬼餘習也。

八應類。

和精之鬼和銷報盡。生於世間多為應類。

和精之鬼者。附和精氣之鬼。即前遇精為形。名魍魎鬼也。和銷報盡者。和字准前後應是精字。謂所和之精既銷。魍魎之報已盡。報盡果轉。故得生於世間。因有貪明魍魎餘習。故多為應類。如春燕秋鴻等。知時知節。即貪明餘習。忽南忽北。即魍魎餘習也。

九休類。

明靈之鬼明滅報盡。生於世間多為休徵一切諸類。

明靈之鬼者。藉明顯靈之鬼。即前遇明為形。名役使鬼也。所附之明力已謝。役使之鬼物不靈。故云明滅報盡。鬼道之情想俱空。故得生於世間。因有貪成役使餘習。故多為休徵諸類。休徵者。如嘉鳳祥麟等。兆休明。徵聖治。即貪成餘習。諸類者。如靈禽巧獸等。識語言。隨呼喚。即役鬼餘習也。

十循類。

依人之鬼人亡報盡。生於世間多為循類。

依人之鬼者。依附於人之鬼。即前遇人為形。名傳送鬼。所依之人既亡。傳送之鬼報已盡。墮鬼情想。二俱成空。故得生於世間。因有貪黨傳送餘習。故多為循類。循者依也。馴也。如猫狗等。依人飲食。馴順於人。餘習酷似也。詳列十種竟。

三結妄推無二。

一正以結推。二重答前問。

初。

阿難。是等皆以業火乾枯。酬其宿債旁為畜生。此等亦皆自虗妄業之所招引。若悟菩提則此妄緣本無所有。

是等者。總指上之十類。言上之十類。皆以獄鬼業報苦火。燒盡純情九情七情。故云業火乾枯。超出二道。生於世間。冤對相值。償財償命。故曰酬其宿債。重為毛羣。輕為羽族。故以旁為畜生。言旁為者。以畜生為旁行故。此且明其從獄出鬼。從鬼至畜。若更推此等本因。亦皆向在人中自己所作虗妄。惑業之所招引。如前十因六業等是也。然惑業既屬虗妄。果報豈是真實。惟是不悟菩提。幻作幻受。若悟菩提。則心無剩法。此業與報。猶如眚見燈輪。故曰妄緣。清淨目中都無是事。故曰本無所有。古德云。有人識得心。大地無寸土。寸土尚無。此等豈真有哉。

二重答前問(三途惡趣已畢。將說善趣。故此重答。欲令悟自非他。改惡遷善。悟妄非真。轉惡道為善道也)。

如汝所言寶蓮香等及琉璃王善星比丘。如是惡業本自發明。非從天降。亦非地出。亦非人與。自妄所招還自來受。菩提心中皆為浮虗妄想凝結。

如汝所言等。牒前所問墮獄三人。如是惡業者。以三人墮獄之業。例一切眾生墮落三途之業。以一妄一切妄故。前阿難偏問地獄。今如來總答三途者。以同為惡趣。又以此答。在畜趣後也。本自發明者。正脈云。藏性真心。萬用俱含。自造何等之業。即隨自業發明何等之報。譬如米中諸味皆具。成糖成醋成酒。皆自造耳。非天降。非地出。非人與。顯非從外得。自妄所招。還自來受。顯是我自致。菩提心中。浮想凝結。顯本無實體。據前阿難有總別二問。初總問七趣云。此道為復本來自有。為是眾生妄習生起。此云自妄所招還自來受。是答以妄習生起。菩提心中。浮想凝結。是答以非本來有。次別問地獄云。此諸地獄。為有定處。為復自然彼彼發業各各私受。此云自妄所招。還自來受。是答以自然彼彼發業各各私受。皆為浮虗妄想凝結。是答以縱有定處。亦屬浮想凝結。良以前云眾同分中兼有元地。似有一定之處。故今并遣。言眾生初以一念妄動。業識潛興。名為浮想。次以見分俄興。結為現境。是曰凝結為七趣所共依。呼為同分。若眾生之自招。乃稱別業。一人發真歸元。十方虗空悉皆銷殞。況諸地獄鬼畜等。又在虗空中耶。是知菩提心中。都無所有。果其徹證。無勞更疑。若乃未悟先空。只恐悞人自悞。古德云。了即業障本來空。未了應須還宿債。可弗慎歟。畜趣竟。

四人趣(正脈云。此趣來處。除聖賢示現。諸趣皆通。以人道為修進通途。諸趣皆願為之。且人中具有六趣形相。如富貴慈善者似天。聰明修煉者似仙。剛暴者似修羅。愚癡者似畜生。貧賤者似鬼。囚繫者似獄。故知通有諸趣來者。今亦順序而談。偏取從畜來者。餘亦意含)四。

一躡前起後。二就便警示。三詳列十種。四指因結嘆。

初。

復次阿難。從是畜生酬償先債。若彼酧者分越所酬。此等眾生還復為人反徵其剩。

先在獄鬼。唯了自業。不暇償債。今以為畜乃償。故云從是畜生酬償先債。先債酧畢。畜生報滿。自此捨命。理應彼此相安。無復牽墜。然亦有不爾。故下約反徵者言之。若彼酬者。指彼受酬之人。所受之分。過於應酧之數。名為分越所酬。如鞭策過用其力。瞋怒枉殺其身等皆是。此等眾生。指彼能酧之人。酬過其分。怨習不忘。還復為人。故必反徵其剩。謂反徵其應酧之外。所剩餘分。令彼倒償也。據此則人之於畜。宜留心愛養。勿苦驅其身。勿輕殺其命。則庶幾可耳。

二就便警示二。

一明其必償。二警以慎殺。

初。

如彼有力兼有福德。則於人中不捨人身酧還彼力。

○若無福者還為畜生償彼餘直。

初報勝現償。如彼有力者。彼指被徵之人。有力者。過去業力猶未盡故。兼有福德者。富而仁貴而賢也。力未盡不應捨命。故依然在於人中。有福德徵不能墜。故無庸捨人為報。酧還彼力者。唯以福德。酬還其過用之力。如被惡子華費。怨賊劫奪。及遭彼無義之交。設奸騙詐。無賴之親。非理負累等皆是。

○若無下報劣當償。無福者。無有福德。縱業力未盡。不能敵於債力。故致不終天年。還為畜生。或自供使用。或轉售錢財。或直恣口腹。皆為償彼餘直。謂償彼過用所直之數也。據此則現前過用得意。即當來反償之不得意。普願舉世仁人君子。當其得意時須防有不得意時耳。

二警以慎殺。

阿難當知。若用錢物或役其力償足自停。

○如於中間殺彼身命。或食其肉。如是乃至經微塵劫相食相誅。猶如轉輪互為高下無有休息。

○除奢摩他及佛出世不可停寢。

初反徵可停。當知二字。借阿難警世間也。若用二句。指反徵者言之。言被徵之人。若有福德。尚在人中。則反徵者。不過用其錢物。若無福者。則為畜生。而反徵者。自應役其身力。是皆可以償足自停。但不分越所酬則己也。

○如於下反殺難寢。於中者。謂於反徵之中。殺彼身命者。謂自行殺事。或食其肉者。謂教他殺而但食其肉。怨習難忘。故至塵劫。以肉還肉。以命還命。故云相食相誅。遞相報復。無有窮已。故曰猶如轉輪。前云。以人食羊。羊死為人。人死為羊。即互為高下義也。又云。十生之類。互來相噉。窮未來際。即無有休息義也。

○除奢下極言警覺。奢摩他。為自性定。得之者。罪性本空。輪轉何有。佛出世。名照世燈。遇之者。無結不解。有怨皆釋。捨此二緣。難免報復。故曰不可停寢。寢猶息也。然此中警覺有二。一為未得停寢者。令其脩定。令其見佛。以除此二緣。不能停寢故。二為已得停寢者。令其勿殺。令其勿食。以奢摩難成。佛世難遇故。皆至極之言耳。就便警示竟。

三詳列十種十。

一頑類。二異類。三庸類。四很類。五微類。六柔類。七勞類。八文類。九明類。十達類。

初。

汝今應知。彼梟倫者酧足復形。生人道中參合頑類。

首句總以警悟。畜生報盡。為人猶帶餘習。幸得為人。豈可更蹈前非。故今以應知。令其及早省悟。彼梟下正明本類。梟倫附塊成形。已屬無知。兼復食父食母。猶為頑嚚。故雖酧足先債。還復竪形。生於人道之中。而頑習未盡。猶固參合頑類。正脈云。頑謂愚而兼惡。不可化為一毫之善者也。言參合者。非頑類皆屬梟化。但言梟化者。參於其中故。下皆准此。

二異類。

彼咎徵者酧足復形。生人道中參合異類。

咎徵兆災。殊為怪異。酧足復形。尚帶餘習。故雖生於人道。依然參合異類。異類者幸災樂禍。乖戾異常人也。

三庸類。

彼狐倫者酬足復形。生人道中參於庸類。

狐倫專於媚人。殊為庸鄙。復形生於人道。豈能超拔。故惟參於庸類。庸類者。無超拔之度。多諉靡之行。所謂碌碌庸人。不足為士者是也。

四很類。

彼毒倫者酬足復形。生人道中參合很類。

毒類螫人。很惡無度。雖生人道。依然參合很類。餘習使之。無足怪耳。很類者。剛暴自用。不受善諫人也。

五微類。

彼蛔倫者酧足復形。生人道中參合微類。

蛔倫迴轉穢污。受局腸胃。殊為卑微。習與性成。不自覺知。故復形仍參微類。微類者。卑微下賤。糞穢塗身。無賴求食。每見倒街臥巷。呌苦乞憐。討得一錢半文。自為得計。何莫非宿習致之然耶。

六柔類。

彼食倫者酬足復形。生人道中參合柔類。

食倫性嗜肉食。每求不得。因餓致柔。故復形猶帶柔習。而為人參合柔類。柔類者。罷軟無能。任人揉捺者也。又此類先在人中。原以貪慠墮獄。雖中間為鬼為畜。皆帶慠習。而究以饑虗之報。令其慠無所施。今復為人。不惟慠無所施。且致任人揉捺。亦循環之理也。

七勞類。

彼服倫者酬足復形。生人道中參合勞類。

服倫夜出求食。殊為勞累。復形為人。猶帶勞累餘習。故即參合勞類。勞類者。東奔西馳。徹夜不寐。至死不歇心人也。

八文類。

彼應倫者酬足復形。生人道中參於文類。

應倫知時知節。來往應序。似有文禮。復形人道。猶有餘習。故即參於文類。正脈云。文類者。通字義解陰陽。流入文思人也。合轍云。小有才能。通文合禮。與人應接不失其序。非經天緯地之大文也。

九明類。

彼休徵者酧足復形。生人道中參合明類。

休徵現瑞兆聖。似有明識。既得復形為人。其性益靈。理應參於明類。灌頂云。明類者。世智辨聰。非仰觀俯察之大明也。

十達類。

彼諸循倫酬足復形。生人道中參於達類。

循倫依人呼喚。馴順隨從。通喜怒。識趣避。況復生於人道。自應益聰。故得參於達類。灌頂云。達類者。諳練世故。了達人情。非博古窮經之大達也。詳列十種竟。

四指因結嘆。

阿難。是等皆以宿債畢酬。復形人道。

○皆無始來業計顛倒相生相殺。

○不遇如來不聞正法。於塵勞中法爾輪轉。

○此輩名為可憐愍者。

初近指前世。是等者。總指前之十類。原其前世為畜。本因債累。今既宿債畢酬。自然復形人道。

○皆無下遠指多生。言既得為人。不應更結深冤。乃爾生殺不忘者。非止一世餘習。故云皆是無始等。蓋欲人清其源而絕其流耳。業謂無始已來。多生殺業。計謂妄計徵償。顛倒謂不知解脫。人死為羊。羊死為人。故相生。汝負我命。我還汝債。故相殺也。

○不遇下無緣難脫。無始業計塵勞。唯佛法乃能滅除。設若不遇如來。不聞正法。依舊業計顛倒。在於塵勞之中。然塵勞屬惑。有惑必有業。有業必有報。如惡叉聚。自然不離。故云法爾輪轉。

○末句動佛哀矜。裴公圓覺序云。可以整心慮。趣菩提。唯人道為能。今幸生人道。宜自珍惜。若乃一念不忘。轉眼復成淪墜。仙天無路可升。佛道永矣絕分。如因一朝之忿。亡其身以及其親。是為大惑。故歎其為可憐愍者。人趣竟。

四仙趣(灌頂云。老而不死曰仙。故莊生云。千歲厭世。去而上仙。言仙者遷也。此有二義。一謂遷入山林。人不及處。故仙字從人從山。二謂遷其形神。延年益壽。故下云存想固形。正脈云。仙道起於厭懼無常。想身常生。妄設多途。無非志於長生不死。蘇子云。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夫天地尚不能以一瞬。何況仙趣。又在天地之中乎。又云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然既曰物之與我。皆無有盡。而又何羨於長生乎。蘇子卓識。如來誠言。合而觀之。脩仙者宜知顛倒)三。

一躡前標後。二詳列十仙。三結判同輪。

初。

阿難。復有從人不依正覺修三摩地。別修妄念存想固形。遊於山林人不及處有十種仙。

從人者。從於人趣也。雖曰從於人趣。不局上之十類。言上之十類。從畜道來。人多下品。豈能修仙。或亦有之。如文類達類等。但勿拘判。又前云情少想多。則為飛仙。大力鬼王。飛行夜叉。地行羅剎。然四類雖皆情少想多。而言總意別。若以類分之。應云一情九想則為飛仙。二情八想為大力鬼。三情七想為飛行夜叉。四情六想為地行羅剎。然仙趣既惟餘一情。自應不躡前之餘習。而正脈云。仙趣已上。方與十習無干。以是而知。不應拘判。言復有者。有二義。一者揀前十人。言前之十人。尚在徵償。此外復有從於人道。仰慕清升而脩仙品者。二者揀我自宗。言自宗中人。依正覺修。此外復有從於人道。不依正覺而起妄修者。不依正覺。亦有二義。一者正覺即佛。謂不依佛說也。二者正覺即心。謂不依自心也。捨此二途。縱修三摩。亦非真實矣。別修妄念者。撥弄精魂。存想固形者。注意長生。注意長生。即是不依佛說。以佛說一切有為。如夢幻等故。撥弄精魂。即是不依自心。以自心從本已來。絕言思等故。下之十種。率皆不出此二。正脈云。山林人不及處者。即名山洞府。神仙隱跡之處。彼宗所謂洞天福地[門@艮]苑崑崙者是也。又華嚴十寶山中。有神仙山。古德謂是神仙所居。然既屬人不及處。而彼獨能遊。則神仙具五通矣。有十種仙者。但以其脩念固形之術而分別之。

二詳列十仙十。

一地行仙。二飛行仙。三遊行仙。四空行仙。五天行仙。六通行仙。七道行仙。八照行仙。九精行仙。十絕行仙。

初。

阿難。彼諸眾生。堅固服餌而不休息。食道圓成名地行仙。

彼諸眾生者。總指前來別修妄念存想固形人也。堅固下乃別明本行。堅固者。立志不退。服餌者。服食餌藥。謂以諸藥物。炮煉修治。為丸作餅。執此可以延年。可以益壽。故堅固服之。此即存想固形者也。而不休息者。期於必效無間斷故。食道圓成者。服食既久。道理相應故。不惟百體康壯。壽年延永。必至身輕行疾。乃為圓滿成就。名地行仙者。雖身輕行疾。依然在於地上。不能升空故。此與下四。行字俱作平聲。以同是外修。唯以步履重輕近遠分極而分勝劣。

二飛行仙。

堅固草木而不休息。藥道圓成名飛行仙。

草如參根蘇苗之類。木如松枝柏葉之類。灌頂云。百卉五菓。根莖枝葉。皆名為藥。執此養身。故立志堅固食之。亦存想固形者也。異前餌者。不用烟火。生與熟為別故。久食有功。名為藥道圓成。行步如飛。升高越壑。身輕勝前。故以飛行名之。古人云。煉得身形似鶴形。即斯意也。此對上科。約身重身輕以分勝劣。

三遊行仙。

堅固金石而不休息。化道圓成名遊行仙。

堅固金石者。正脈云。如烹煎鉛汞。煉養丹砂。號九轉大還者是也。(灌頂云。煉銀丹者。一琉黃砂硃砂。二栽砂七日。三養砂七日。亦名養火。四陰煉七日。五陽煉七日。葢曰陰。開曰陽。六上明爐過關七日。七洗母七日。八煉母七日。九交母七日。此用黑輭鉛水銀。白砒煉也。煉金丹者。謂黃阿鉛。膽礬。雌黃。石綠。石青。大礶煉一晝夜。點銀成金)化有二義。一者變化。謂服之長生。變凡身為仙骨。二者點化。用以濟世。點白石為黃金。各獲其效。名為化道圓成。為超脫而遊世外。因利濟而遊世中。以是義故。名遊行仙。

四空行仙。

堅固動止而不休息。氣精圓成名空行仙。

動以運氣調身。止以養精安神。身調則可以永年。神安則可以長生。執此為真。故堅固而運養之。運養不息。氣精兩化。形神俱妙。故曰氣精圓成。乘雲御龍。遊乎上下。故以空行名之。如姑射神人之類。(莊子逍遙篇云。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淖約若處子。不食五穀。吸風飲露。乘雲氣。御飛龍。而遊乎四海之外。會曰。肌膚若冰雪。淖約若處子。其氣精圓成可知。不食五穀。吸風飲露。其為神仙可知。乘雲氣。御飛龍。其為空行可知。引以為證。理可思得)此對上科。乃約行近行遠而分勝劣。

五天行仙。

堅固津液而不休息。潤德圓成名天行仙。

津液者。口中水也。嗽出為津。下嚥為液。彼宗所謂鼓天池嚥玉液是也。執此能令水升火降。水火既濟而成造化之功。故堅固而[口*敕]嚥之。[口*敕]嚥不息。內外通融。舉身輕清。與物無累。故曰潤德圓成。乘正御氣。遊乎無窮。故以天行名之。莊生所謂。至人神人聖人者是也。(莊子逍遙篇云。夫列子御風而行。冷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後返。彼於致福者。未數數然也。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變。以遊乎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故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會曰。列子御風而行。冷然善也。其潤德圓成可知。雖免乎行猶有所待。以未能忘身也。乘天地之正。御六氣之變。又是潤德圓成之後。增修功業。至云遊乎無窮。惡乎待哉。其為天行可知。是知彼之所謂至人神人聖人者。依然在天仙之數也)此對上四。乃是以分成極成而分勝劣。又此上五仙。前二似屬彼之小乘。以只知存想固形。全無利濟之心。但以有烟火無烟火分之為二。後三似屬彼之大乘。以兼有利濟之心。但遊行未能忘身。不能遠達高舉。而空行則形神俱妙。雖能高舉遠達。而猶有分齊。至於天行。則與天地合其德。與六氣合其用。利萬物而不宰。處寰中而無跡。是不唯潤德圓成。而圓成之後。應別有真訣。但以不了自心。故止於天行而已。

六通行仙。

堅固精色而不休息。吸粹圓成名通行仙。

堅固精色者。謂堅固其心。吸日月之精華。飡雲霞之彩色也。然日月非實有精華可吸。雲霞非實有彩色可飡。但憑虗想。以求妄理相應。故此與下四。皆屬別脩妄念。執此可以得通。久久行之。故曰而不休息。妄理相應。形與氣化。故曰吸粹圓成。粹謂精粹。即日月雲霞之精粹也。形與氣化。神與物通。穿金石蹈水火任運無礙。以是義故名通行仙。如黃眉翁之類。(漢武內傳。東方朔遇黃眉翁曰。吾却食服精氣。三千年一轉。反骨洗髓。三千年一轉。剝皮伐毛。吾生已三洗髓。三伐毛矣。所以視天地若蜉蝣。等古今猶旦暮也。會曰。却食服精。即堅固精色也。三洗髓。三伐毛。其吸粹圓成可知。視天地若蜉蝣。等古今猶旦暮。其為通行可知)此與下四行字皆作去聲。以同是內修。唯約道行淺深薄厚麤妙而分勝劣。

七道行仙。

堅固呪禁而不休息。術法圓成名道行仙。

堅固呪禁者。呪謂呪咀。禁謂禁制。然各俱二義。呪則延年益壽。護國祐民。禁則制嗜戒欲。降妖祛邪。執此可以留生。可以濟世。故堅固而行持之。行持呪禁。唯憑心念。故此亦屬別修妄念。持久不息。呪靈禁驗。名為術法圓成。蓋呪即是術。禁即是法也。又二俱為道。用此道以養身。推此道以濟世。以是義故名道行仙。此對上科乃是以行淺行深而分勝劣。以上科似唯自利故淺。此科顯有兼懷故深也。

八照行仙。

堅固思念而不休息。思憶圓成名照行仙。

灌頂云。思念者。謂存想頂門而出神。繫心丹田而煉氣也。執此可以尸解。可以駐年。故堅固其心而脩習之。存想之工無間。繫心之學靡停。故曰而不休息。神則出入自在。氣則上下交通。故曰思憶圓成。此由對境立照。故即名照行仙。略似吾宗修觀之法。但所趣不同耳。

九精行仙。

堅固交遘而不休息。感應圓成名精行仙。

堅固交遘者。易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男女遘精。萬物化生。灌頂云。此以腎水為坎男。心火為離女。取坎填離。降火提水。令其交合以成仙胎。執此可以成丹。故堅固其心而取填之。降火提水。內工無間。故曰而不休息。藥成而為仙體。丹成而上九天。故曰感應圓成。感應者。即交遘義也。此以坎男離女。遘精成行。故即名精行仙。此對上科。乃以行薄行厚而分勝劣。以上唯修神煉氣故薄。此實遘精結丹故厚也。孤山引仙傳云。彭祖治為房術。張道陵亦勸人行。正脈云。用女子為鼎器。而採陰助陽。內教固闢為魔論。而仙道亦鄙為下品。此為投人之欲。世多惑之。宜絕口遠避也。

十絕行仙。

堅固變化而不休息。覺悟圓成名絕行仙。

變化者。變彼為此。化此為彼。如西域迦毗羅仙等。諸大幻師之類。(前云求太陰精。用和幻藥。即變化之術也)執此可以竦愚迷。成教化。行利濟。修仙業。故堅固其心而推求其術也。深窮物理。精研化性。久久體騐。冀其有成。故曰而不休息。物理既通。化性已達。隨意變現。自在無礙。名為覺悟圓成。借此修仙。定為絕品。故即名絕行仙。(灌頂云。昔老成子學幻於尹文先生。尹文曰。有生之氣。有形之壯。盡幻也。造化之所始。陰陽之所終者。謂之生死。窮數達變。因形移易者。謂之幻化。知幻化之不異生死。始可與學幻矣。吾與汝。皆幻也。何須學哉。老成子歸。用尹文之言深思三月。遂能存亡自在。翻校四時。冬起雷。夏造冰。飛者走。走者飛。終身不著其術。故世莫傳。會曰。老成子學幻於尹文先生。是堅固變化也。用尹文之言。深思三月。是而不休息也。存亡自在。翻校四時等。其為覺悟圓成可知。終身不著其術。其為仙中絕品可知)此對前四科乃約行麤行妙以分勝劣。以前四唯憑虗想名麤。此科兼有實悟名妙也。詳列十仙竟。

三結判同倫。

阿難。是等皆於人中煉心不修正覺。別得生理壽千萬歲。

○休止深山或大海島絕於人境。斯亦輪迴妄想流轉。

○不修三昧。報盡還來散入諸趣。

初結示因果。是等者。總指前之十仙。大率皆以世壽不常。羨慕久生。故即於人中煉心。所謂撥弄精魂是也。不知本覺真心。即是佛果不生滅性。故亦不脩正覺。所謂不依正覺修三摩地是也。食道圓成。乃至覺悟圓成。故云別得生理。別有二義。一者不依自心不生滅性。別以食道藥道等而得長生之理。二者十仙為門各別。門門各得長生之理。以彼總以長生為趣故也。壽千萬歲者。妄理相應。或千歲。或萬歲。但以世人不見其死。渾言之耳。

○休止下判同輪迴。休止者。休心依止。深山海島者。如崑崙蓬萊之類。絕於人境。將謂可以避死。殊不知非空非海中。非入山石間。無有地方所。脫之不受報也。斯亦輪迴者。所依之處。既未超乎三界。能依之身。豈能脫於輪迴。是知上之所謂壽千萬歲者。但是後死。非真不死。猶如松柏後凋。非真不凋耳。妄想流轉者。出成輪迴所以。良以法性本自真常。色身由來生滅。怖速死而求長生。即屬妄想。依妄想而墮生滅。正在流轉。所謂斯亦輪迴者以此。

○不修下警令正修。言欲免輪迴。須斷妄想。欲斷妄想。須憑三昧。設不修三昧。則仙報盡時。依然各隨無始遠習。散入諸趣。所謂饒經八萬劫。終竟落空亡。況夫壽千萬歲。又何足恃哉。是知楞嚴三昧。神仙亦所當脩。勿負長年。宜早努力。總結仙趣竟。

六天趣(灌頂引論云。天者。清淨光潔。最勝最尊。文句云。身勝樂勝故名為天。或謂天者。天然自在。首出庶物。以上品十善。及世間禪定為因。故上云[1]〔絕〕想即飛。必生天上。正脈云。天趣與仙趣不同。世人仙天不分。而學仙者。濫附於天。且謂諸天皆彼祖先。然佛既分為二趣。豈可混同。辨有二義。一者仙以人身而戀長生。最怕捨身受身。諸天皆捨人身而受天身。二者仙處海山。皆人間境。四王忉利。尚無卜居。況復空居及與上二。是知天趣最為界內尊勝之流。逈非仙與鬼神類也)二。

一別分勝劣。二總斥迷輪。

初三。

一六欲天。二四禪天。三四空天。

初二。

一約欲分六。二就欲結判。

初(正脈云。此乃自須彌腰頂二天。以至空居四天。皆有飲食淫欲睡眠。具足三欲故號欲天。其男女婚配。亦如人間。但以欲心輕重而分六重)六。

一四王天。二忉利天。三夜摩天。四兜率天。五化樂天。六他化天。

初。

阿難。諸世間人不求常住。未能捨諸妻妾恩愛。於邪婬中心不流逸。澄瑩生明。命終之後隣於日月。如是一類名四天王天。

諸世間人。仍指前之人道。以天仙二趣。皆從人中修故。亦有不爾。今約多分言之。不求常住者。無出世心。未能捨諸妻妾恩愛者。樂世間法。遵守五戒。故曰於邪淫中心不流逸。以邪淫乃五戒之一故。不言不殺等者。以欲界六天。惟以欲心輕重分故。流謂流動。不流動則心常澄清。逸謂縱逸。不縱逸則心常瑩淨。澄清瑩淨故。心光徧照。故曰生明。由是能與日月合德。故感命終之後。隣於日月。名四天王天者。以四天王居須彌腰。齊日月宮故。

二忉利天。

於己妻房淫愛微薄。於淨居時不得全味。命終之後超日月明。居人間頂。如是一類名忉利天。

不言諸世間人。不求常住者。例上可知故。下四天準此。於己者。顯無外貪。妻房者。顯無妾室。淫愛微薄者。雖不盡斷。亦不過濃。所謂有時有節是也。於淨居時。不得全味者。謂淨心不純。間有念起。禪思之味。不得全故。雖不得全。亦勝前人。以前人但不邪淫。此則并正婬亦淡故。既勝前人。自應命終之後。超日月明。以因勝果亦勝故。人間頂。即須彌頂也。言須彌頂下接人間。再上即是空居。則人間不相接矣。忉利者。梵言也。此云三十三。此天在須彌山頂。四方各八天。中為善見城。乃帝釋所居。智論云。昔有婆羅門姓憍尸迦。與知友三十二人。共修福德。命終皆生須彌山頂。憍尸迦為天主。三十二人為輔臣。淨明疏云。昔迦葉佛滅後。有一女人。發心修塔。報為天主。三十二人助修。報為輔臣。二緣不同者。以既在輪迴。不無更易故。

三夜摩天。

逢欲暫交。去無思憶。於人間世動少靜多。命終之後於虗空中朗然安住。日月光明上照不及。是諸人等自有光明。如是一類名須燄摩天。

逢欲暫交者。事前全無預念。去無思憶者。事後不復追想。此則於淨居時得全味也。既得全味。逢欲縱有微念。亦不過為了人間之事。非有深染。故曰於人間世動少靜多。動少靜多。漸近清虗。故感命終之後生於虗空。明明在空。而宮殿不墜。故曰朗然安住。(正脈問。空居諸天。宮殿池樹。皆何所踞。答。七寶琉璃。與大地無異。但欲下之時。即虛豁無礙。例如人間大地。聖賢天仙神鬼。皆能出入自在。當知萬法本空。由業力轉。虛實並現。而昧者未達也)前天雖超日月。光猶可及。此天又高。故云日月光明上照。不及。自有光明者。依正二報。皆有光明。不須日月照故。須燄摩。此云善時分。以日月不及。應無晝夜。而此天以蓮華開合。善知時分。隨時受樂。各別相應故。諸經多云夜摩。科名依之。令聞者便知也。

四兜率天。

一切時靜。有應觸來未能違戾。命終之後上升精微。不接下界諸人天境。乃至劫壞三災不及。如是一類名兜率陀天。

上科逢欲暫交。此則逢欲亦無交心。故云一切時靜。謂不來不就也。有應觸來者。謂設有相應之觸。來相逼迫。未能違戾者。謂不能拒絕不行。以猶覺有味故。此既較勝於前。故感命終之後上升精微。精微即指兜率。以兜率有內院。有外院。外院則精。以對下雜染為名。內院則微。以對外盡奧加稱。不接下界諸人天境者。且就外院言之。言夜摩雖屬空居。猶與下界人天境接。是淨而未精。今既不接。正見其淨而精故。乃至劫壞三災不及者。乃約內院言之。言外院雖不接於下界。猶為三災所壞。是精而不微。若從外向內。乃至菩薩住處。縱遇劫壞。三災不及。正見其精而微也。兜率陀。或云覩史多。唐翻知足。謂此天於五欲境知止足故。或翻喜足。謂此天得少意悅為喜。更不求餘為足。又佛地論云。菩薩於中教化。多修喜足行故。

五化樂天。

我無欲心應汝行事。於橫陳時味如嚼蠟。命終之後生越化地。如是一類名樂變化天。

前天有應觸來。未能違戾。此則有應觸來。便違戾曰。我無欲心。應汝行事。葢深拒之也。於橫陳時味如嚼蠟者。謂拒之不已。猶故相逼。於彼橫陳之時。反覺生厭。故云味如嚼蠟。以蠟味羶膩。嚼之而反欲嘔故。是知前天未能違戾。是橫陳時猶覺有味。此則不惟無味。且深厭之耳。(橫陳者。司馬相如賦云。華容自獻。玉體橫陳宋玉賦云。怵惕之心兮徂之牀。橫自陳兮君之旁。蓋是橫放其身。陳獻旁意也)此既較勝於前。故感命終之後。生越化地。言生越者。越亦同升。謂生而便升化樂地故。地猶位也。結名樂變化者。謂樂其自所變化五欲境故。餘經或但稱化樂。謂自化五塵。還自受樂。今科名依之。

六他化天。

無世間心同世行事。於行事交了然超越。命終之後徧能出超化無化境。如是一類名他化自在天。

無世間心者。厭離世間淫欲不淨。全無樂著心故。同世行事昨。欲離未能。權同世間行男女婚配事故。統前五因而論。初則有交而正。次則有交而微。三則有交而暫。四則行事有味。五則行事無味。今此第六。雖曰同世行事。不過隨順世間有婚配之禮。而於行欲之事。相交之情。以併決絕。故云了然超越。此既通勝於前。故感命終之後。出超化無化境。言徧能者。以前五天。四天無化。後一有化。此徧超故。結名他化自在者。謂假他所化五欲境界。以成己樂。顯自在義故。(問。台宗別行疏云。欲界頂天即魔王天。為然歟否。答。安立圖引因本經云。梵王天下。有魔羅波旬宮。在他化天上。經律異相。引阿含樓炭等經。智度等論。亦同此說。瑜伽論云。第六天上。別有魔羅所居天宮。即他化自在攝。是知魔天別是一類。說攝或可。說即則不可也)。

約欲分六竟。

二就欲結判。

阿難。如是六天形雖出動心迹尚交。自此以還名為欲界。

如是六天。初則離於邪動。次則正動而微。三則動少靜多。四則出動。以一切時靜故。然形雖[1]則動。未免心交。觀其應觸來時。未能違戾。是猶覺有味。故知其心尚交也。至第五味如嚼蠟。第六了然超越。并心交亦無。但未能無迹。以第五猶有欲境橫陳。第六權同世間行事。宛有欲迹。故言其迹尚交也。此通約六因言之。若就果中說者。如俱舍頌云。六受欲交抱。執手笑視婬。正脈引偈云。四王忉利共相抱。夜摩執手兜率笑。化樂熟視他暫視。此是六天真快樂。蓋相抱執手。俱屬形動。而分輕重之異。至於兜率之笑。雖形出乎動。而未能無心。若後二天。但唯目視。雖無交心而猶似有迹。故合云形雖出動心迹尚交。自此以還句文雖局於六天。義實通乎五趣。謂自此六天以還。由仙及人乃至地獄。總名欲界。以未離欲境故。九地中名五趣雜居地也。(問。天台云。六天果報十善為本。兼護法生四王。兼慈化生忉利。兼不惱眾生善巧純熟生夜摩。兼脩禪定麤細而住生兜率。兼欲界定生化樂。兼未到定生他化。是知六天通以十善為因。前三天各兼功行。後三天各兼禪定。今何惟約欲事輕重分六天耶。答。功行禪定為緣。通修十善為因。但十善之中。斷欲為要。設不斷欲。十善何成。如來為人從要。故唯約欲輕欲重而分勝劣)通結六欲天竟。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ilene&aid=153966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