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楞嚴經指掌疏 2/4
2023/02/26 21:45:30瀏覽235|回應0|推薦2

○若色合時合色非空。若空合時合空非色。

○色猶可析空云何合。

初約空難合。言汝既以和合為宗。則一切皆應和合而有。又如小乘教中隣虗析入空者。此空必是色相合成。且道用幾色相合成虗空。夫如來以析入而難合成者。良以析色歸空是小乘之自教。諸相和合是阿難之自語。順彼自教難彼自語。令其不能施對。

○若色下比例顯謬。言我適問汝。汝既不能施對。在汝固知色合之時合色非空矣。若既知色合之時合色非空。自知若空合時合空非色。夫如是則色空俱非和合有矣。

○末二句決定結破。言色雖不能合空猶可析入。空若合而成色云何能合。此決言其色非和合以結正破之義。正脈云。虗空略有四義不可言合。一無形礙。二無數量。三無邊際。四無變動。原地大元依色聚。色依於空。空既不可合。則色非和合。色既非合地大豈和合有耶。和合之計類推可以俱破。先破和合竟。

三詳示中道二。

一正示中道。二取事驗知。

初。

汝元不知如來藏中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清淨本然周徧法界。

言本非和合妄計和合者。由汝一向蒙昧元不知如來藏中有隨緣不變不變隨緣義故。性色者自性隨緣能成幻色。雖能成幻色而體終不變。故曰真空。真空者真體自空。此明如來藏中有隨緣不變義也。性空者自性不變其體元空。雖其體元空而用終不失。故曰真色。真色者依真成色。此明如來藏中有不變隨緣義也。由有隨緣不變之義故稱清淨本然。謂色不能礙由來自爾故。由有不變隨緣之義故云周徧法界。謂周匝徧滿法界無遺故。是知十界依正中凡有質礙者皆地性之徧也。然既清淨本然則不落有為。既周徧法界則不滯無為。知此義者。而中道第一義諦當下即是(問。此科本顯地大周徧。而詳示中道中却以性色真色為言者何也。答。地大元依色聚。色性尚是中道。地性可知。又上文破和合中已變地為色。故即承接言之。從文便故)二取事驗知。

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循業發現。

上說清淨本然周徧法界。但約理具。此則約事造驗之。但見其隨眾生心欲見便見。應所知量能知便知。初無使者及與作者。非清淨本然而何。又見其循一人之業則現一人之色。循十人之業則現十人之色。乃至循千萬人之業則現千萬人之色。初無妨礙及與限量。非周徧法界而何。知此義者自不惑於因緣及自然矣。詳示中道竟。

四雙拂二計。

世間無知。惑為因緣及自然性。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世間之語雖寬。據下所惑且指二乘及外道言。以彼不達如來藏中有隨緣不變不變隨緣義故。名為無知。但見現起之色循業而發無礙無限遂惑為因緣。而繫墜權宗。又或見現起之色。隨心應量無使無作遂惑為自然。而沈溺邪途。總屬妄想故曰皆是識心等。無非戲論故曰但有言說等也。地大竟。

二火大四。

一依性成相。二先破和合。三詳示中道。四雙拂二計。

初。

阿難。火性無我寄於諸緣。

○汝觀城中未食之家欲炊爨時。手執陽燧日前求火。

初火性隨緣。火性即如來藏性。體雖不變。用能隨緣。故曰無我。謂無有定宰也。寄託也。言火性雖曰無我。亦必託彼木鑽艾鏡等緣而成相故。

○汝觀下引事以證。未食須食。故欲炊爨。謂釜底進火熟食也。陽燧者取火之具。崔豹註云。以銅為之。狀如鏡。照人則影倒。向日則火出。淮南子曰。陽燧。火方諸也。王充論云。五月丙午日午時。銷鍊五方石。圓如鏡。中央窪。天晴向日出火。此不過略引一事以證。為下破和作立難之本。

二先破和合二。

一牒執舉喻。二就執為破。

初。

阿難。名和合者。如我與汝一千二百五十比丘今為一眾。眾雖為一詰其根本各各有身。皆有所生氏族名字。如舍利弗婆羅門種。優樓頻螺迦葉波種。乃至阿難瞿曇種姓。

欲破和合。呼其名而告之曰。若謂此火名和合有者。試以喻明自見其謬。夫眾緣和合成火。如我與汝千二百五十比丘今為一眾。要知眾雖為一至詰其根本各各有身。又皆有從生氏族名字。火亦應爾。雖是一火至尋其本緣亦應各各有質。又應皆有品類名字。如某火屬鏡。某火屬艾。某火屬日等。若不爾者則和合不成。如舍利等即出其氏族名字。舍利弗此云鶖鷺子。婆羅門種。梵志族也。優樓頻螺此云木瓜林。迦葉波種。龜氏族也。阿難此云慶喜。瞿曇種。甘蔗族也。佛之始祖日炙甘蔗而生。號瞿曇氏。故瞿曇翻日種。亦翻甘蔗。後四世改為釋迦。今遡其源耳。正脈云。葢必先有分開之相以為和合之本。然後方可和合。故舉一眾和合分開各有氏族以為定例。至下文乃顯火不如是。此異喻也。

二就執為破二。

一先破各相。二後破合相。

初二。

一就執各徵其本。二逐緣一一為破。

初。

阿難。若此火性因和合有。彼手執鏡於日求火。此火為從鏡中而出。為從艾出。為於日來。

若此火之體性決定和合有者。自應先有分開之相。夫彼人手執火鏡(即陽燧也)於日求火。此火為有從鏡出者。為有從艾出者。為有於日來者。必三處各有火出。方合舍利弗等各各有身等喻。故此徵也二逐緣一一為破三。

一破於日來。二破從鏡出。三破從艾生。

初。

阿難。若日來者自能燒汝手中之艾。來處林木皆應受焚。

若謂有火於日來者應不須鏡。自能燒汝手中之艾。再既能燒艾。則來處林木皆應受焚。今既用鏡而來處林木不焚。是知此火無有於日來者。

三破從鏡出。

若鏡中出。自能於鏡出然於艾鏡何不鎔。

○紆汝手執尚無熱相。云何融泮。

初正破鏡出。若謂有火從鏡出者應不須對日自能於鏡出然於艾。再既能然艾即能鎔鏡。有鏡何不自鎔。夫鏡既不鎔然艾必須對日。是知此火無有從鏡中出者。

○紆汝下兼遮謬救。恐聞鏡何不鎔之破。遂謬救云。艾易然。鏡難鎔。時下既能然艾。經久自能鎔鏡。故為此遮。紆屈也。遮意以若果經久能鎔者。亦須先有熱相。今屈汝手執尚無熱相。云何經久便能融泮。惟謬計耳。融泮猶銷解也。

三破從艾生。

若生於艾。何藉日鏡光明相接然後火生。

若謂有火生於艾者則艾自出火。何藉日鏡光接然後火生。今現見求火者執鏡對日。是知此火無有從艾生者。破意以三處各無火生知非和合。以不如舍利弗等各各有身等故。先破各相竟。

二後破合相。

汝又諦觀。鏡因手執日從天來艾本地生火從何方遊歷於此。

○日鏡相遠非和非合。

○不應火光無從自有。

初詳審來方。汝又諦觀者教以詳細觀察勿使有藏火處也。鏡因手執者教以觀手。日從天來者教以觀天。艾本地生者教以觀地。如是諦審觀察曾無藏火之處。而火從何方遊歷於此。是雖智似鶖子辯擬富那不能知不能言也。

○日鏡下正破和合。言鏡等既無有火。手等又無藏火之處。恐謂日鏡和合共然於艾。故為此破。言現見日鏡相遠非和非合。豈能共然於艾。是知所謂和合有火者謬矣。

○末句預遮謬救。恐聞非和非合遂計無從自有。故為此遮。原阿難本以和合為宗。若果無從自有自宗相違。故以不應遮之。是知不了藏性者不唯和合不成。而不合更非。下文所謂但有言說都無實義者以此。先破和合竟。

三詳示中道二。

一正示中道。二取事驗知。

初。

汝猶不知。如來藏中性火真空。性空真火。清淨本然周徧法界。

猶字例前。言不惟地大。火大汝猶不知。以性相相類故。性火等同前。但以火易色即是。

二取事驗知(地大中此科不曲分。今有增益之文不便合釋)二。

一驗知清淨。二驗知周徧。

初。

隨眾生心應所知量。

○阿難。當知世人。一處執鏡一處火生。徧法界執滿世間起。起徧世間寧有方所。

初正以取驗。言事造之火亦是隨心應量。其清淨本然之義可知。

○阿難下兼折轉疑。恐聞隨心應量之語。遂轉疑云。地大寓目皆是可說隨心應量。火大或見不見現有方所。隨心應量之義似不極成。故為此折。言一處執鏡一處火生。是隨眾生心欲見便見也。徧法界執滿世間起。是應所知量能知便知也。然既起徧世間寧有彼此方所。則汝所謂或見不見現有方所者特生心知量之不及耳。

二驗知周徧。

循業發現。

言事造之火亦是循業發現。其周循法界之義可驗(問。執鏡火生似是循業。既已判屬上科。將指何者名為循業。答。執鏡火生約現緣說。謂求則隨心而見應量而知。循業發現約宿因說。如生則身俱煖相。處有煙炊一是暫現一是常生。似同而實異也)詳示中道竟。

四雙拂二計。

世間無知。惑為因緣及自然性。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義如地大中釋。火大竟。

三水大四。

一依性成相。二先破和合。三詳示中道。四雙拂二計。

初。

阿難。水性不定流息無恒。

○如室羅城。迦毗羅仙斫迦羅仙及鉢頭摩訶薩多等諸大幻師。求太陰精用和幻藥。是諸師等於白月晝手執方諸。承月中水。

初水性隨緣。水性亦即如來藏性。體雖不變用能隨緣。故曰不定。流息無恒者流無常流隨緣而息。息無常息隨緣而流。正顯其不定也。

○如室下引事以證。迦毗羅此云黃色。或云黃赤色。以其髮黃兼赤故。正脈云青色。或別有所據。斫迦羅此云輪。以自執所見理圓能摧他宗故。正脈云鴛鴦。義取輪必具二如鴛鴦鳥故。鉢頭摩此云赤蓮華。池名也。以池為名者近此住故。訶薩多梵語之略。灌頂云。阿迦薩謨多羅。此翻海水。依於海水住故。乃事水外道也。略出四仙餘以等字該之。以其善用幻術故稱諸大幻師。太陰精月中水也。用以和藥。自計服之長生。空說無驗故世以幻名。又幻藥者或依此藥幻出種種境界。眩惑心目也。白月晝者正脈云。十五夜為望。望前為白月。望後為黑月。月當正午光皎如晝也。方諸者淮南子曰。方諸見月則津而為水。高誘曰。方諸陰燧向月則水生。許慎曰。諸珠也。方石也。正脈云。水精珠也。王充論云。十一月壬子日。夜半子時北方煉五方石為之。狀如盃盂向月得津。今云承月中水。大同此計。是皆不達藏性隨緣義耳。

二先破和合(準火大中此處有牒執舉喻之文。今不具者。例上可知故)二。

一先破各相。二後破合相。

初二。

一就水徵本。二逐緣為破。

初。

此水為復從珠中出。空中自有。為從月來。

佛意以三處各有水出方成和合之義。故此徵云。此水為有從珠中出者。為有從空自有者。為有從月中來者。是不可以不審也。

二逐緣為破三。

一破從月來。二破從珠出。三破從空生。

初。

阿難。若從月來。尚能遠方令珠出水所經林木皆應吐流。

○流則何待方諸所出。不流明水非從月降。

初正破月來。若謂有水從月來者是義不然。以月在天珠在手相去遠矣。尚能從遠方來令珠出水。則中間所經林木皆應吐流有是事乎。

○流則下轉顯二謬。若謂林木吐流者則應隨處可承。何待方諸所出。若謂林木不流者明知此水非從月降。以遺近著遠不應理故。

二破從珠出。

若從珠出則此珠中常應流水。何待中宵承白月晝。

若謂有水從珠出者是不藉餘緣矣。不藉餘緣則珠中常應流水。既爾則隨時可承。何待中宵。必承仗於白月晝乎。中宵半夜也。破意以既待中宵承白月晝。明知此水不從珠出。

三破從空生。

若從空生。空性無邊水當無際。從人洎天皆同滔溺。云何復有水陸空行。

若謂有水從空生者。但空性無邊所生之水亦當無際。如是則從人洎天皆應同為滔流。俱成陷溺。不應復有餘物。乃云何於其中間復有水行陸行及與空行。是知所謂水從空生者謬也。先破各相竟。

二後破合相。

汝更諦觀。月從天陟。珠因手持。承珠水盤本人敷設。水從何方流注於此。

○月珠相遠非和非合。

○不應水精無從自有。

初詳審來方。諦觀即詳審也。陟猶升也。月從天陟天無藏水之處。珠因手持。手無藏水之處。承猶擎也。承珠水盤本人敷設。盤無藏水之處。既三方皆無藏水之處。而水從何方流注於此。是不可以不審也。

○月珠下正破和合。言月等既無有水天等又無藏水之處。恐謂月珠和合共生於水。故為此破。言現見月珠相遠非和非合。豈能共生於水。是知所謂和合有水者謬矣。

○末句預遮謬救。恐以無從為救。故遮以不應。以自宗相違故。水精者順彼所計。以彼計此水為水中之精也。先破和合竟。

三詳示中道二。

一正示。二驗知。

初。

汝尚不知。如來藏中性水真空。性空真水。清淨本然周徧法界。

二驗知。

隨眾生心應所知量。一處執珠一處水出。徧法界執滿法界生。生滿世間寧有方所。

○循業發現。

初驗知清淨。於中有取驗折疑二義。俱準前釋。

○末句驗知周徧亦準前。詳示中道竟。

四雙拂二計。

世間無知。惑為因緣及自然性。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水大竟。

四風大四。

一依性成相。二先破和合。三詳示中道。四雙拂二計。

初。

阿難。風性無體動靜不常。

○汝常整衣入於大眾。僧伽黎角動及旁人。則有微風拂彼人面。

初風性隨緣。風性亦即藏性。無體者無有定體也。無定體故隨緣而動。隨緣而靜。故曰不常。

○汝常下引事以證。乞食說法等事。應著伽黎。故曰常整。入大眾者隨僧例故。灌頂云。僧伽黎唐言重複衣。清涼云。義翻和合。新者二重。故者四重。以重成故稱曰和合。三依中第一衣也。亦名雜碎衣。剪碎製成條相多故。具有三等九品。如沙彌律儀衣鉢名相中說。動衣乃有。反顯不動則無。其不常無體之義於此可見。

二先破和合二。

一先破各相。二後破合相。

初二。

一就風徵本。二逐緣為破。

初。

此風為復出袈裟角。發於虗空。生彼人面。

袈裟此云壞色衣。清涼云。不正色衣。律以青黑木蘭三色壞正好色故。真諦云。此是三衣通名。或名離塵服斷六塵故。亦名消瘦服割煩惱故。又稱蓮華服無染著故。此中徵意亦是要其先有各相。然後可合。

二逐緣為破三。

一破從衣出。二破從空發。三破從面生。

初。

阿難。此風若復出袈裟角汝乃披風。其衣飛搖應離汝體。

○我今說法會中垂衣。汝看我衣風何所在。不應衣中有藏風地。

初正破衣出。風出袈裟則是袈裟中有風。故難以披風。然風以動搖為性。果其披之其衣自應飛搖。故又難以離體。破意以現見衣不離體披風之義成。不是衣中無風。則此風不出袈裟明矣。

○我今下兼防謬辨。恐聞離體之難。遂謬辯云。衣若動時乃有風出。衣若垂時風但藏之而已。豈可以飛搖離體為難。故為此防。若謂衣若垂時風但藏之者。即如我今說法會中垂衣。亦應藏風。汝且看我之衣風何所在。據實而論不應衣中有藏風地。以衣是布屬非有孔穴也。

二破從空發。

若生虗空。汝衣不動何因無拂。

○空性常住。風應常生。若無風時虗空當滅。滅風可見滅空何狀。

○若有生滅不名虗空。名為虗空云何風出。

初約無衣不生破。風生於空自不關衣。故難以衣不動時何因無拂。是空無生風義也。

○空性下約因果不類破。空性常住。若生風者則應常生。以因常果必常故。若爾則無風之時空亦當滅。以果斷因必斷故。然滅風之時人人可見。若言滅空有何形狀。是知虗空無滅。風性有滅。果不類因云何從生。此必無之事也。

○若有下約名義不符破。虗空原以不生滅為義。設若有生滅者則不名虗空。今既名為虗空自應無有生滅。若有風生名義不符。故難以云何風出。以出即是生生必有滅也。灌頂云。風從空生凡小常執。故展轉詳破。

三破從面生。

若風自生被拂之面。從彼面生當應拂汝。自汝整衣云何倒拂。

若謂有風自生於被拂之面者義亦不成。以從彼面生當應拂汝。今既不見拂汝已知不生彼面。乃自汝整衣之時云何倒拂彼面。其不生彼面之義益可見矣。先破各相竟。

二後破合相。

汝審諦觀。整衣在汝面屬彼人。虗空寂然不參流動。風自誰方皷動來此。

○風空性隔非和非合。

○不應風性無從自有。

初詳審來方。汝審諦觀者教以審辨諦實而觀。勿得過目了事也。整衣在汝汝無藏風之處。面屬彼人彼無藏風之處。虗空寂然等空無藏風之處。既三方皆無藏風之處而風自誰方皷動來此。又不可以不審焉。

○風空下正破和合。恐謂衣空面既無有風。審諦觀又無藏風之處。和合而有理應無疑。故為此破。言現見風動空澄其性相隔。無和合義故曰非和非合。衣礙風通例此可知。是皆無和合義也。

○不應句預遮謬救。準前。先破和合竟。

三詳示中道二。

一正示。二驗知。

初。

汝宛不知。如來藏中性風真空。性空真風。清淨本然周徧法界。

宛字有深怪意。言地火水三番詳示。風性可以類推。觀汝動靜宛然不知如來藏中不變隨緣義也。餘俱準前可思。

二驗知。

隨眾生心應所知量。阿難。如汝一人微動服衣有微風出。徧法界拂滿國土生。周徧世間寧有方所。

○循發業現。

初驗知清淨。法界世間國土一義耳。拂動也。徧法界拂者。謂徧法界中人皆微動服衣也。滿國土生者謂滿國中皆有風生。是知此風周徧世間寧有方所。

○末句驗知周徧可知。詳示中道竟。

四雙拂二計。

世間無知。惑為因緣及自然性。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風大竟。

五空大四。

一依性成相。二先破和合。三詳示中道。四雙拂二計。

初。

阿難。空性無形因色顯發。

○如室羅城去河遙處。諸剎利種及婆羅門。毗舍首陀兼頗羅墮旃陀羅等。新立安居鑿井求水。出土一尺於中則有一尺虗空。如是乃至出土一丈中間還得一丈虗空。虗空淺深隨出多少。

初空性隨緣。空性二字且指不變之體。由不變故是曰無形。謂無長短大小等形因色顯發。乃指隨緣之用。由隨緣故是曰因顯。謂因彼色相差別乃顯虗空各有差別。

○如室下引事以證。室羅城地廣人稠。去河近不須鑿井。故唯約遙處言之。西域貴賤族分四姓。剎帝利略云剎利。此翻田主。即王種也。婆羅門此翻淨行。守道居正潔白其操。有類此方儒道。毗舍此云商賈。行販坐賣者是。首陀此翻農夫。耕田種地者是。四姓之外別有智愚二族。故云兼也。頗羅墮此云利根。如六藝百工之類。旃陀羅此云嚴幟。如屠兒魁膾之類。新立安居興作須水。去河遙處擔運費繁故須鑿井求之。出尺尺空。出丈丈空。其因色顯發之義亦自可見。末二句迺重牒上義。為下作徵起之端。

二先破和合二。

一先破各相。二後破合相。

初二。

一就空徵本。二逐緣為破。

初。

此空為當因土所出。因鑿所有。無因自生。

因土所出即是從土而生。因鑿所有即是從鑿具生。無因自生者。謂別無所因從自體生。猶言從徧界空出井空也。

二逐緣為破三。

一破從自生。二破因土出。三破因鑿出。

初(據義乃是破從空生。但以空是自體。故云自生。古德多作破無因釋。今疏不爾者。以與破和合義相違故)。

阿難。若復此空無因自生。未鑿土前何不無礙。唯見大地逈無通達。

破意以若計此空別無所因。從自體生者應不藉乎鑿之與土。既爾則未鑿土前即應無礙。乃何故不能無礙。不惟不能無礙具唯見大地逈然無有通達之相。是知所謂無因自生者謬矣。

二破因土出。

若因土出。則土出時應見空入。若土先出無空入者云何虗空因土而出。

○若無出入則應空土元無異因。無異則同。則土出時空何不出。

初正破土出。若謂此空因土出者。則土從井出之時應見虗空從外而入。以土在外故。若土先從井出無空從外入者。云何而言虗空因土而出。

○若無下預遮謬救。恐阿難救云。空本內生實無出土入井之意。故為此遮。若謂虗空無出土入井之義者。則應未鑿土前空土元無異因。因依也。無異因者謂空土相依而住。無別所依也。無異則同者。謂既無異因則同為一體。既同為一體出則同出。故難以則土出時空何不出。

三破因鑿出。

若因鑿出。因鑿出空應非出土。

○不因鑿出。鑿自出土云何見空。

初正破因鑿。若謂此空因鑿具出者。則唯鑿便能出空應當不用出土。今既必待出土成空。明知此空不因鑿出。

○不因下兼難不因。恐因鑿被破轉計不因鑿出。故為此難。若謂此空不因鑿具出者。則鑿自出土於外。云何於中見空。是不惟因鑿不成不因亦非。總以不了性具恁麼不恁麼總不是也。先破各相竟。

二後破合相。

汝更審諦諦審諦觀。鑿從人手隨方運轉。土因地移。如是虗空因何所出。

○鑿空虗實不相為用。非和非合。

○不應虗空無從自出。

初詳審來方。佛意以三處不生是我所說。設未心服汝更審諦。所謂審諦者謂諦審而辯其從來。諦觀而象其方所。何方更有藏空處也。鑿從人手者教以觀手。隨方運轉者教以觀方。土因地移者教以觀地。既徧觀三方俱無藏空之處。試問如是虗空。畢竟因何所出。當明以告我勿顢頇也。

○鑿空下正破和合。如上三處不生。三方又無藏空之處。恐謂和合共生故為此破。言現見鑿之與空一虗一實。彼此不相為用。無和合義。故曰非和非合。如鑿空既爾土空亦然。是皆無和合義也。

○不應句預遮謬救。可知。先破和合竟。

三詳示中道三。

一比例發明。二正示中道。三取事驗知。

初二。

一以空例四取大名。二以四例空顯圓義。

初。

若此虗空性圓周徧。本不動搖。當知現前地水火風均名五大。

佛意以若依上說。則此虗空既非和合而有。又非無從自出。明知其是性圓周徧本不動搖者矣。正脈云。圓周徧三字重一圓字。良以尋常論空亦言周徧。然有色法礙處即不圓融。是言周徧而非圓周徧也。今言空性周徧。色不為礙。故益之以圓義。又云不動搖者同後無生滅義。葢周徧表其非此有而彼無。此無而彼有。圓滿意也。不動表其非先無而今有。今有而後無。常住意也。此且按定下乃取例。言尋常但知地水火風名大。不知虗空亦大。今既性圓周徧。本不動搖。自應發用無限。以此取例。當知此空與彼現前地水火風均名五大。以同具大義故也。

二以四例空顯圓義。

性真圓融皆如來藏。本無生滅。阿難。汝心昏迷不悟四大元如來藏。當觀虗空為出為入。為非出入。

既均名五大。則空大性真地水火風亦性真。空大圓融地水火風亦圓融。以其皆是如來藏本無生滅性故。(問。取名以空例四。為其已向不知。顯圓以四例空。何所取義。答。此有二義。一者易知性真。二者易知圓融。易知性真者前云晦昧為空。後云空生大覺中。是知現前虗空親依性起若言性真則易信。至於地水火風人但見其依於虗空而不知由於性起。若言性真則難見也。易知圓融者前云出土一尺於中則有一尺虗空。出土一丈中間還得一丈虗空。後云虗空體非羣相。不拒諸相發揮。是知現前虗空亦自無礙。若言圓融則易信。至於地水火風人但見其相凌相滅。而不知其相涉相含。若言圓融則難見也。為此取例。葢是以易知例難見。令難見者成易知耳)此且例定下乃令觀。重呼其名者示警覺意故。言我今如是開示自可推類發明。設若汝心仍舊昏於權宗。迷於外計。不能開悟四大元如來藏者。當觀前之虗空為出為入。為非出入。非猶無也。佛意以有出有入則墮因緣。無出無入則墮自然。但不肯明明道破。惟令自觀自悟。必待信得虗空無出無入無非出入。元是如來藏性。則例推四大無不明矣。比類發明竟。

二正示中道。

汝全不知。如來藏中性覺真空。性空真覺。清淨本然周徧法界。

全字亦深怪意。言我前重重開示末復教以觀察。將謂因空得悟。汝竟全然不知如來藏中有性覺真空性空真覺等義也。(準上地水火風俱用本大。與空相對。今以性空真空文不可別。故以覺字易之)言性覺者覺即是動。有隨緣義。因有隨緣之義故可成頑空。雖可成頑空而體終不變故曰真空。謂頑空無體即真空故。言性空者空即是靜。有不變義。因有不變之義故常守自性。雖常守自性而用終不滯。故曰真覺。謂依性成空即真覺故。此上以文稍異前。故次第釋之。下二句準上。

三取事驗知。

隨眾生心應所知量。阿難。如一井空空生一井。十方處空亦復如是。圓滿十方寧有方所。

○循業發現。

詳示中道竟。

四雙拂二計。

世間無知。惑為因緣及自然性。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空大竟。

六見大(正脈云。即根大也。總攝六根但舉眼根為例。然亦唯取根中之性非取浮塵。故惟言見不言根也)四。

一依性成相。二先破和合。三詳示中道。四雙拂二計。

初。

阿難。見覺無知因色空有。

○如汝今者。在祇陀林朝明夕昏。設居中宵白月則光黑月便暗。則明暗等因見分析。

初見性隨緣。見覺者見性覺體也。體本不變故曰無知。無知者無局眼之知也。既無局眼之知何以稱見。故曰因色空有。謂因隨色空等緣而有局眼之知。見性之名葢緣斯立。

○如汝下引事以證。今者在林等即約目前事證故。朝明夕昏者晝間之明暗也。中宵等俱如水大中釋。則光便暗者夜間之明暗也。據此則是明暗等相現前因而有見於中分析。所謂因色空有者於此可見。文中言明暗等者等色空故(正脈云。此中全約見之與塵為同異等以破和合之妄執。然其別名塵相。二三開合不定。應先總釋不過色空明暗之四互為隱顯耳。如總言色空是合明暗以對空。只言明暗是開色攝空也。若言明暗空是開色以對空。對言見空是空攝色而對見也。至文再指庶不惑矣。今且明此科。初言因色空有即是合明暗以對空。末言此明暗等因見分析。又開色以攝空也)。

二先破和合二。

一先破各相。二後破合相。

初二。

一就見徵本。二逐緣為破。

初(此中徵本非徵其本從何來。但徵其與明暗等本來是同。本來是異等。則各相定矣)。

此見為復與明暗相并太虗空為同一體。為非一體。或同非同。或異非異。

見是根性。明暗太空皆見所緣塵。正脈云。此中乃開色對空也。佛意以凡言和合者或本同眾物。迺分彼少分共合而為一體。今徵其為同一體是也。又或各是一物乃分為多分別合而為多體。今徵其為非一體是也。又或一分同彼諸物。一分異彼諸物。乃取同合異。今徵其或同非同是也。又或一分與諸物異體。一分與諸物同體。乃取異合同。今徵其或異非異是也。至下逐緣為破。四義不成。則了無和合相矣。

二逐緣為破四。

一破為同一體。二破為非一體。三破或同非同。四破或異非異。

初。

阿難。此見若復與明與暗及與虗空元一體者。

○則明與暗二體相亡。暗時無明。明時無暗。若與暗一明則見亡。必一於明暗時當滅。滅則云何見明見暗。

○若明暗殊見無生滅。一云何成。

初按定同體。此中亦開色對空也。

○則明下正破一體。此下皆開色攝空。欲破一體且約二塵言之。故曰則明與暗。二體相亡者謂明暗二體彼此互相凌滅。不並存也。暗時無明明時無暗者正申明二體相亡之義。然既二體相亡則不可說見與一體。以此見若與暗一當明來暗亡時則此見應與暗而俱亡。以既為一體應同亡也。若此見必一於明當暗來明滅時則此見當與明而俱滅。滅則都無所見云何明來仍復見明。暗來仍復見暗。是明暗任殊而見性本無生滅。

○若明下。結示不成。意以若果明暗任殊而見性無生滅者。自然顯其非是一體。故難以一云何成。

二破為非一體。

若此見精與暗與明非一體者。

○汝離明暗及與虗空分析見元作何形相。離明離暗及離虗空是見元同龜毛兔角。

○明暗虗空三事俱異從何立見。

初按定非一。此亦開色攝空。

○汝離下正破非一。非一則兩不相到故教以離塵析見。作何形相。葢必離塵有見乃可說與塵非一故。離明暗等。元同龜毛等者。正明其離塵無見。以龜毛兔角皆有名無實也。

○明暗下結示不成。此與正破中皆開色對空。故云明暗虗空。異猶離也。意以此見果與三事俱離自應無所表示。故難以從何立見。

三破或同非同(或字雙貫同與非同。其義即是或同或異。葢非同即異耳)。

明暗相背云何或同。離三元無云何或異。

明暗相背。同此則異彼。同彼則異此。故曰云何或同。此亦開色攝空。離三元無有見。則不能異彼。故曰云何或異。三字亦是開色對空。正脈云。悉是上義。但撮合一處耳。

四破或異非異(文中首破非同。即或異也)。

分空分見本無邊畔。云何非同。見暗見明性非遷改。云何非異。

空見本無邊畔。明知無有異體。故曰云何非同。(非同即是或異)此以空攝色而對見也。見暗見明者明暗任殊。性非遷改者見無生滅。此則明知不是一體。故曰云何非異。(非異即是或同)此則又是開色攝空。破意亦是撮合上文義耳。先破各相竟。

二後破合相。

汝更細審微細審詳審諦審觀。明從太陽。暗隨黑月。通屬虗空。壅歸大地。如是見精因何所出。

○見覺空頑非和合。

○不應見精無從自出。

初詳審來方。佛意以四義不成。已知無和合相矣。設不信者汝更細審。謂微細審詳也。此是隨標隨釋。審諦者審辨諦細。務令來處分明。審觀者審實觀詳勿致有所遺漏。此又重明微細審詳之義。明從太陽者教以向晝而觀。日出日沒其間必周悉也。暗隨黑月者教以向夜而觀。日沒日出其間必詳盡也。通屬虗空者教以對空而看。東西南北四維上下用目悉循歷也。壅歸大地者教以憑地而視。遐邇高低曲直邪正著眼須徧到也。如是審諦審觀既無各相又無藏見之處。而如是見精畢竟因何所出。勿放過也。正脈云。此亦開色對空而加通壅。盡其詳耳。

○見覺下正破和合。恐謂空等和合而有。故為此破。言見有覺知空屬頑昧無和合義。故曰非和非合。明等對見例此可知。

○不應句預遮謬救可知。先破和合竟。

三詳示中道三。

一比例發明。二正示中道。三取事驗知。

初二。

一以見例五取大名。二以五例見顯圓義。

初。

若見聞知性圓周徧。本不動搖。當知無邊不動虗空并其動搖地水火風均名六大。

六性中文惟舉三。義實通攝。以元是一精明故。佛意以若依前說。則見聞知等明是性圓周徧本不動搖。此按定也。當知下取例。良以地水火風久稱大名。虗空前已新許。而見聞知等曾不知其為大。今既性圓周徧。本不動搖。發用自應無限。以此取例。當知此見與彼新許之空及久稱大名之地水火風均名六大。以皆徧皆常故。

二以五例見顯圓義。

性真圓融。皆如來藏本無生滅。阿難。汝性沈淪不悟汝之見聞覺知本如來藏。汝當觀此見聞覺知為生為滅。為同為異。為非生滅。為非同異。

言既均名六大則見聞性真。而空與地水等亦性真。見聞圓融而空與地水等亦圓融。以其皆是如來藏無生滅性故。(問。上科以四例空意取兩重易知。今以五例見何所取義。答。此亦二義。一者空等屬八識相分。見等是八識見分。雖相見皆依自證而起。而見等現有知覺。於性最親。若言性真則易信。至於空惟頑虗地等無情於性較踈。乍言性真固難信也。二者見聞等性。自顯見是心已來於不失無還無礙等科中。業已顯其為圓融周徧。今復言之。自應易信。至於空等圓融雖已新許而現見空處無地。地中無空。水火亦然。乍言圓融固難信也。據此亦是以易信例難信耳)此例定也。阿難下令觀性有二義。一者準上性即是心。沈謂沈於權宗。淪謂淪於外計。二者變文。性即藏性。沈淪者謂無始沈淪於見聞覺知中也。是等皆足以障蔽悟門故曰不悟。佛意以如我上說原為教汝因見悟五。設若汝性沈淪不悟見聞覺知本如來藏者。應當觀此見聞覺知為有生。為有滅。為同塵。為異塵。若果有生有滅有同有異則墮因緣。為非生滅。為非同異。若果非生非滅非同非異又墮自然。捨此諸途自信見聞覺知便是如來藏性。餘之五大亦可類悟。如來教以當觀非無謂也。(問。此之非生非滅與上本無生滅為同為異。同則此不應掃。異則異在何處。答。上言本無生滅乃由來自無。非教執無。此言非生非滅乃遣有立無。是執無耳。不執則是正見。執之則墮邪宗。毫釐之差。千里之謬不可不辯)。

比例發明竟。

二正示中道。

汝曾不知。如來藏中性見覺明覺精明見。清淨本然周徧法界。

佛意以我今如是開示汝所以終不悟者。想汝已向曾不知如來藏中有性見覺明等義也。言性見者謂如來藏中有依性成見之義。雖依性成見。而從緣無性當體即是本覺妙明。所謂雖隨緣而不變也。言覺精者謂如來藏中有覺體精真之義。雖覺體精真而依理成事。其用亦可轉明為見。所謂雖不變而隨緣也。正以隨緣不變故曰清淨本然。不變隨緣故曰周徧法界。此亦以文異於前故具釋之。

三取事驗知二。

一驗知清淨。二驗知周徧。

初。

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如一見根見周法界。聽齅甞觸覺觸覺知妙德瑩然。徧周法界。圓滿十虗寧有方所。

言事造之見。但見其隨眾生心欲用便用。應所知量欲周便周。初無使者。及與作者。其清淨本然之義可見。此正以取驗也。如一見根等乃折其轉疑。恐轉疑云。空等在境可說隨心應量。見等在根似乎各有方所。隨心應量之義未必極成。故為此折。如一見根欲用便用。見周法界欲周便周。如此。例知五根亦然。故次下即約五根言之。聽即聞性。齅甞觸。謂齅觸甞觸二性俱以觸名者。合中方知有類身根故。覺觸即身之覺性。覺知即意之知性。妙德者在根雖千二八百。約性則實無具缺。如後云。總括始終。六根之中各各功德有千二百是也。瑩然者清淨義。與見性體同。體同則用亦應同。故亦曰徧周法界。如是則超越六根圓滿十方太虗。隨心應量寧有一定方所。所謂見等在根似有方所者。亦生心知量之不及耳。

二驗知周徧。

循業發現。

循一人之業則現一人之見。循十人之業則現十人之見。乃至循千萬人之業則現千萬人之見。其周徧法界之義可知。(問。前折疑中已帶周徧之義何必又驗。答。前約一人此約多人。設若一人周徧不容多人。是周徧而非圓周徧也)詳示中道竟四雙拂二計。

世間無知。惑為因緣及自然性。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義並準上(問。此大既惟根中之性前已十顯。況入處界中一一融會於藏性之中至此何勞更融耶。答。十顯惟指一見。今則通會六性。又十顯中不失無還無礙等科。雖已略具圓融周徧之義而未大彰顯。今則內融五根。外融六大。理具事造。一一詳明。方盡圓融至極之義)見大竟七識大四。

一依性成相。二先破和合。三詳示中道。四雙拂二計。

初。

阿難。識性無源因於六種根塵妄出。

○汝今徧觀此會聖眾。用目循歷。其目周視。但如鏡中無別分析。汝識於中次第標指。此是文殊。此富樓那。此目犍連。此須菩提。此舍利弗。

初識性隨緣。識性無源者謂識性即是藏性。無別根源也。既即藏性識云何起。故曰因於六種根塵妄出。六種根塵謂六根六塵也。根塵為緣識生其中故曰妄出。出而云妄者無實體故。正脈云。是惟約於前六。所以無七八者以八即前之根大。而七亦即是意根故也。

○汝今下取事以證。汝今徧觀句根也。此會聖眾句塵也。此且略標根塵。下乃詳明。用目循歷句乃約色根緣境。循循謂歷序歷覽也。其目周視等又約根性緣境。周視者周徧瞻視也。雖周徧瞻視而了無作意。故曰但如鏡中無別分析。言鏡中照物但得其總相。無有差別分析。根性照境亦爾。故以為喻。此上即是根塵為緣之義。汝識於中者。謂汝識瞥起於根塵之中次第標指等。即是眼識及隨眼意識。然眼識名隨念分別但對性境。初起一念不帶名言。親緣文殊等同時有隨眼意識。名計度分別。亦對性境次起第二念計執名字標指文殊等名言。如眼家既爾。餘五亦然。至於意家獨頭意識緣獨影境亦在所生例中。大抵眼根但對文殊等境了無作意。眼識初起一念。不帶名言。同時意識雖帶名言。而無種種計執。至於獨頭意識。則於獨影境上種種計度分別以至不可挽矣。此上即是識生其中義也。

二先破和合二。

一先破各相。二後破合相。

初二。

一就識徵本。二逐緣為破。

初。

此識了知為生於見。為生於相。為生虗空。為無所因突然而出。

此中見即是根。相即是塵。四徵中生見生相。是徵其為異。以根生有知。相生無知。二體不同故為異。為生於空是徵其為同。以虗空體同。識生於空其體亦應同故。又生見生相是徵其為有。謂設許為異須有二體也。為生虗空是徵其為空。謂設許為同須空諸相也。末言無因突出是徵其非同非異。無因者不因見不因相是非異也。不因空是非同也。亦是徵其非空非有。葢以一句總翻上之文與義耳。(文謂生見生相生空。義謂為同為異為空為有)突字從穴從犬。如犬匿穴中伺人不防而出。今明無因而出其勢相似。故云突然。又此徵意。雖為破和合亦兼破非和合義。以若無因突出即墮非和合也。

二逐緣為破四。

一破因見生。二破因相生。三破因空生。四破無因生。

初。

阿難。若汝識性生於見中。如無明暗及與色空。四種必無元無汝見。見性尚無從何發識。

若謂汝識生於見中者自應不藉於相矣。設如無有明暗及與色空等相還能有見耶。要知四種必無元無汝之見性。以前云見覺無知因色空有故。是則能生之見尚且無體。況曰生識。識將從何發哉。

二破因相生。

若汝識性生於相中不從見生。既不見明。亦不見暗。明暗不矚即無色空。彼相尚無識從何發。

若謂汝識生於相中者自應不從見生。要知不從見生則既不見明。亦不見暗。以識非見生應無見故。據此則明暗不矚即應無有色空。以色空藉明暗顯故。是彼相尚且無有況曰生識。識又從何發哉。

三破因空生。

若生於空非相非見。非見無辯自不能知明暗色空。非相滅緣。見聞覺知無處安立。處此二非。空則同無有非同物。縱發汝識欲何分別。

若謂汝識生於空中者自應非藉於相。亦非藉於見矣。要知非藉於見則無以辨。自不能知明暗色空。是則離根並塵亦亡。而識無所緣。非藉於相則滅所緣。而見聞等無處安立。是則離塵并根亦失而識無所依。無所緣則無用。無所依則無體。體用既無識將安在。況夫處此二非惟是一空。空則同乎無有。設許空是顯色。得名為有。亦非同物類可別。是則縱發汝識欲將何所分別。但為虗名而已。

四破無因生。

若無所因突然而出。何不日中別識明月。

若謂此識無因突出者自應識月之識不因月有。故難以何不日中別識明月。葢必日中無月。突生識月之識方可言無因生故。先破各相竟。

二後破合相。

汝更細詳微細詳審。見託汝睛相推前境。可狀成有。不相成無。如是識緣因何所出。

○識動見澄非和非合。聞聽覺知亦復如是。

○不應識緣無從自出。

初詳審來方。言如我上說固知非和合矣。設不信者汝更細詳。謂微細詳審也。見託汝睛者教以勝義浮塵內外詳察也。相推前境者教以明暗色空同異審辨也。又根是有知。塵是無知。皆可狀成有。也須向可狀處看過。太虗渺漠晴空寂然皆不相成無。更須向不相處推求。然既微細詳審都無藏識之處。而如是識心緣慮畢竟因何所出。試親親切切。道一句看。

○識動下正破和合。溫陵曰。識有分別名動。見無分別名澄。既動澄相乖自應非和非合。如見與識既爾。聞聽覺知可例。故云亦復如是。

○不應句預遮謬救可知。先破和合竟。

三詳示中道三。

一比例發明。二正示中道。三取事驗知。

初二。

一以識例六取大名。二以見例識顯圓義。

初。

若此識心本無所從。當知了別見聞覺知圓滿湛然。性非從所。兼彼虗空地水火風均名七大。

佛意以如我上說此之識心本無所從。非和合有矣。此且按定下乃取例。良以地水火風久得大名。虗空已許。見聞又許。唯此識心一向許從緣生。執和合有不知為大。今既本無所從非和合有。應當了知此了別之識與前已許之見聞覺知同一圓滿湛然。以皆性非從所。若此則兼彼空地等五均名七大。宜因彼知此也。

二以見例識顯圓義。

性真圓融皆如來藏本無生滅。阿難。汝心麤浮不悟見聞。發明了知本如來藏。汝應觀此六處識心為同為異。為空為有。為非同異。為非空有。

言既均名七大。則不惟六識性真圓融而見等六精亦皆性真圓融。以其皆是如來藏無生滅性故。(問。上科以五例見。亦取兩重易知。今以見例識何所取義。答。此亦有意。良以見等六精似各有體。言其本如來藏猶覺難信。惟此六處識心。來無所從。去無所至。既無自體全妄全真。若言其為如來藏性固易信也)此亦例定下方令觀。見聞亦該六精以同體故。了知即是識心以前云此識了知故也。佛意以見聞等六精前已許其為如來藏性。汝等自應已悟。設若汝心麤而不細。浮而不深。依然不能開悟見聞等者。只須發明此了知之識本如來藏。設不能者汝應再觀此六處識心為同屬空生耶。為異屬見生相生耶。設許為同。還須觀其為空果能空諸相耶。設許為異。還須觀其為有果其有二體耶。設若同異空有叵得。即須觀其為非同異。為非空有。果係無因生耶。據此仍是取前所破各相而再問之。如來可謂眉毛拖地矣。比列發明竟。

二正示中道。

汝元不知。如來藏中性識明知覺明真識。妙覺湛然徧周法界。

佛意以我前教汝再觀依舊不悟。由汝素不留心。元不知如來藏中有性識明知等義也。性識者自性隨緣能成妄識。雖能成妄識而其體不變。故曰明知。明知者識不能昏了了常知。此明如來藏中。有隨緣不變義也。覺明者覺性不變明不由識也。雖明不由識而其用不無。故曰真識。真識者依真成識對境便熾。此明如來藏中有不變隨緣義也。前云清淨本然。此云妙覺湛然者以前六大宛似有體。惟是不礙清淨。故曰清淨本然。今識大明知無實。自應全識全覺。故曰妙覺湛然。徧周法界准前可知。

三取事驗知。

含吐十虗寧有方所。

○循業發現。

初驗知湛然。言事造之識唯恐不到究竟地位。果到究竟地位。得大自在。有時含十虗於一念。有時吐一念於十虗。寧有一定方所。自脫境界羅籠。肇公云。干難殊對而不干其慮。萬機均赴而不勞其形。所謂妙覺湛然者即此可證。不言隨心應量者以心即是識。量亦識量。今已名大別無心之可隨。量之可應故。

○末句驗知周徧。亦準上。詳示中道竟。

四雙拂二計。

世間無知。惑為因緣及自然性。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釋義同前。正脈問。此經首先正破識心。如七處曲搜。三迷決了。名義皆妄畢竟無體。乃至顯見文中。又復旁兼相形而破。未嘗少假寬容。何後於十八界即許其為藏心真性。至此愈稱其周徧法界。含吐十虗。是即性之全體而同彼開顯見性之極量。何前乃妄之至而後則真之極乎。答。前約初心悟修。須從方便決擇真妄。捨生死根本取涅槃妙心。則識須破盡。決定不用。後約圓解普融無法不真。無法不如。乃至剎塵念劫無非一真法界。何況識心不融法界。此固至極之論無可議者。然愚亦有說。夫識之所以為患者要在不知是妄。良以不知是妄必至認以為真。認以為真遂不復更求真本。因將如來藏心日汩沒於情塵之中。從迷積迷浩劫不返。若果知其是妄不認為真。還須會歸如來藏性。如不然者必至全體灰泯。反將含吐十虗之妙覺明用永沈幻果。塵劫莫升。所以妙成二智。絕分於焦芽敗種者。豈曰無故。是知前之所以正破旁破者務令了識是妄。後之所以會性融相者務令達妄即真。得旨忘筌微智者不是不與道也。總結上來如來極顯真體竟。

三會眾同信空藏(任說周徧惟是空藏。為其方是會相歸性。全彰理法界也。任說了知。唯是信心。為其但是隨順佛語。非己智分也)二。

一承示啟信。二讚佛發願。

初二。

一通敘承示。二別明啟信。

初。

爾時阿難及諸大眾。蒙佛如來微妙開示。

正脈云。通承破妄顯真義來。良以此大開解功夫非近。今當總前撮其大要。令知微妙之實。破妄心有三。一七破以密示無處。二重徵以顯呵非心。三縱奪以決其無體。是所以破妄心者可謂極微細而盡精妙矣。顯真心亦三。一示見等尅就根性以指其實體。二示陰等廣融諸相以明其一體。三示地等極顯圓融以彰其全體。是所以顯真心者亦可謂極微細而盡精妙矣。故經家通敘於此。為向下啟信之本。

二別明啟信三。

一信通真實。二信圓真實。三信常真實。

初。

身心蕩然得無罣礙。

○是諸大眾各各自知心徧十方。

初知妄本空通承破妄義來。身指妄身。心指妄心。蕩然者灰壞義。罣礙者羈縛義。良以一切眾生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妄認六塵緣影為自心相。執我我所總成罣礙。今承破妄之示。信知六識元空。四大無主。頓覺現前身心。蕩然灰壞。自是離我我所無能羈縛。何罣礙之有哉。

○是諸下知真本徧。(徧者自內而外遐邇皆通。即通真實)通承顯真義來。良以頓根人只知近具根中不達遠該萬法。狂慧凡夫動言遠該萬法不知近具根中。一為自棄家寶。一為向外馳求。各據封疆自成畛域。今聞十番妙示。四科玄談。又復混融七大一一徧周。因信如來藏心通乎遐邇徧於方域故云各各自知等也。

二信圓真實。

見十方空如觀手中所持葉物。一切世間諸所有相皆即菩提妙明元心。

○心精徧圓含裹十方。

初信萬法唯心。良以一切眾生自想相為身已來。聚緣內搖趣外奔逸昏擾擾相以為心性。一迷為心決定惑為色身之內。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虗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今因心徧十方乃見十方虗空在於心內。以喻言之。如觀手中所持葉物。(葉即貝葉。物如菴羅果等)然虗空既在心內況一切世間諸所有物。如山河大地有情色身等依於虗空住者豈不皆即菩提妙明元心。是乃向所不知者今始知矣。

○心精下信心包萬法(包者巨細并容。即圓真實)良以一切眾生自結見為根以來。聽不出聲見不超色豈知心精徧圓(心精即見聞等六。離於妄見故稱心精)含裹十方。今了萬法惟心自信心包萬法。故云含云裹也。

三信常真實。

反觀父母所生之身。猶彼十方虗空之中吹一微塵若存若亡。如湛巨海流一浮漚起滅無從。

○了然自知獲本妙心。常住不滅。

初了色身無常。良以六十二見身見為本。既未脫於見網豈知身是生滅。今因知心徧圓之後。迴視七尺之軀渺乎微矣。倐焉歸盡故以虗空微塵巨海浮漚喻之。虗空喻心精徧圓。一微喻幻身渺小。既小且渺如有如無。故以若存若亡喻之。湛海喻真心不動。浮漚喻色身無常。當處出生隨處滅盡故云起滅無從。此亦向所不覺者今始覺矣。

○了然下知真心常住。了然者諦信無疑。自知者不假他力。具上二種真實曰妙心。妙非外得即性自具。曰本妙心也。常住者無始自爾。翻前若存若亡。不滅者盡際恒然。翻前起滅無從。良由身見未除無始寶愛。遂令見聞覺知受制於地水火風。本妙真常於中而枉受生滅。豈知雲駛而月自不運。舟行而岸未曾移。今為了身是妄因而信性元真。故云了然自知等也。按後揀選圓通。獨推耳根聞性具三真實。由此觀之則三真實義未許觀音獨證。然亦各各具足。但眾生迷之。觀音悟之。而此眾則信之也。承示啟信竟。

二讚佛發願二。

一敘禮標偈。二正陳偈詞。

初。

禮佛合掌得未曾有。於如來前說偈讚佛。

禮佛謝前。合掌請後。得未曾有者慶快寓於中。說偈讚佛者智辨流於外也。又不了義教素所習聞。今是了義之教故曰未有。西域記曰。偈者梵音略也。或偈他。梵音譌也。正音伽陁此云諷頌。謂諷功頌德也。灌頂云。法益受深。感報實切。故說偈讚。

二正陳偈詞四。

一讚佛恩深。二發願圖報。三誓成三德。四結申不退。

初。

妙湛總持不動尊。首楞嚴王世希有。銷我億劫顛倒想。不歷僧祇獲法身。

初句讚能說佛。證通真實曰妙湛。以通則彌滿清淨中不容他。故曰妙湛。證圓真實曰總持。以圓則無法不包。無物不攝。故曰總持。證常真實曰不動。以常則不生不滅無去無來故曰不動。阿難初信此理例知佛必久證。故即以此讚之。又以佛證此理為世所推。故益以尊稱。次句讚所說法。首楞嚴義見題中。纔說奢摩便稱首楞嚴者。以是三法總名隨便皆可稱故。又以能總統諸法故益以王稱。法華云。諸佛出於世懸遠值遇難。正使出於世說是法復難。今經亦爾。故云世希有也。銷我二句明所受益。倒想即六識心也。倒有二義。一體即是倒以因迷妄有故。二用亦是倒如無我計我無法計法等。正以其體用俱倒故以顛倒稱之。無始與俱略言億劫耳。今因破妄以來密示知其無處。顯呵知其非心細推知其無體。故全銷也。法身即如來藏也。法亦二義。一體即是法可軌可持故。二用亦是法依此成佛依此說法故。正以其體用俱法故以法身稱之。按小始終實諸教。雖淺深不同率皆由於三祇煉行。因滿成佛方能契證。今由顯真以來指見知其在己。會科知其該法融大知其互圓故即獲也。然雖曰銷曰獲。不過知無知有尚未歷於觀行。豈能造乎事修。葢由阿難信心猛利懸解懸會如此。非真能到此地位。若以圓頓二教會之亦無不可。

二發願圖報。

願今得果成寶王。還度如是恒沙眾。將此深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

初句願成佛果。今字語略應云今而後也。言阿難既信法身本有自知成佛有分。故發願於自今而後歷事造修。得究竟果。坐大寶華。說諸法門成寶華王也。次句願度眾生。言雖成寶生不捨慈門。還入塵勞行度生事。必將如是恒沙眾生一一度盡願無終窮也。將此二句迴向報恩。言既成佛果又入塵勞度生是曰深心。將此深心又復迴奉塵剎眾生。皆共成佛。是則名為報佛恩於萬一耳。

三誓成三德。

伏請世尊為證明。五濁惡世誓先入。如一眾生未成佛。終不於此取泥洹。大雄大力大慈悲。希更審除微細惑。令我早登無上覺。於十方界坐道場。

初誓成恩德。伏請者伏俯而請。表請之誠故。證明者證知分明。明誓無妄故。良以上科發願度生是成佛以後事。又思未成佛前亦須以度生而為資糧。故請佛作證也。五濁者。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也。乳峰云。劫濁者。約後四濁立此假名。而無別體。四濁增劇聚在此時即其相也。見濁者五利使為體。諸見熾盛為相。煩惱濁者五鈍使為體。三灾招感為相。眾生濁者攬五陰見慢果報為體。惡名穢稱為相。命濁者色心連持為體。催年減壽為相。然此與經後所說不同。彼約根本。此約枝末。細相麤相異故。按教中人壽二萬歲時即入劫濁。展轉增劇至人壽百歲時諸惡熾盛。剛強難化。轉名惡世。法華云。劫濁亂時眾生垢重。成就諸不善根是也。然此世人多怯入今願先入有二義。一倡先率眾勇猛心也。二苦重救先悲愍心也。泥洹涅槃梵音輕重之異。一生未成佛終不於此取證者廣大心也。此則與眾生有大恩德成就化身。大雄二句誓成斷德。能摧眾生深惑曰大雄。能除深惑種習曰大力。能與二嚴之樂曰大慈。能拔二死之苦曰大悲。欲求智斷二德須憑加被之力。故約智斷之義稱之。希求也。細惑指所知障言。言倒想既銷從此加功用行。煩惱障自可斷除。其如所知細惑無緣可滅。故希更審除。謂求佛更為審辯斷除細惑法耳。此則於無明有大斷德成就法身。末二句誓成智德。無上覺即究竟菩提。令我早登者願佛慈悲加持速得成佛之義。於十方界者即徧入華藏。坐道場者即具嚴說法。成寶華王也。此則於菩提有大智德成就報身。三德既具。三身已圓。自後倒駕慈航還入塵勞。度脫眾生皆共成佛。方了圖報佛恩願耳。

四結申不退。

舜若多性可銷亡。爍迦羅心無動轉。

溫陵曰。舜若多此云空。爍迦羅此云堅固。謂空性無體尚可銷亡。我心堅固終無退轉。灌頂云。銷有二義。一空決不可銷。下云空非可作無壞滅故。今言空尚可銷心必不動。如虗空可量。無盡佛德義也。二發真歸元。虗空銷殞漚滅空本無。況復諸三有。理實空可銷亡心不可殞。如劫壞之時海涸山崩。而如來藏心豈傾竭耶。又云。密部爍迦羅斫羯羅并翻金剛。心如金剛。寧有壞哉。正脈云。總承前上求下化而深誓其心。即虗空有盡我願無窮也。從阿難請定以來至此說法當為一周。名破妄顯真周。總結為銷倒想。說空藏已竟。

楞嚴經指掌疏卷四

京都拈華寺賢宗後學達天通理敬述

嗣法門人(興宗祖旺謄清懷仁祖毓較字)

二為除細惑說二藏(上文倒想既銷。空藏已信。若能歷事造修煩惱障自可斷除。至於所知之障仍須審辨。況夫生相無明猶為細中之細者哉。故前云希更審除者蓋欲如來審辨斷除之法兼所知及生相而盡除之。佛為酬此故假滿慈請問以說後二藏也。正脈云。古德解釋三藏有二義。一者圓覺疏。以隱覆含攝出生為三。二者華嚴疏。以體相用三大順次釋空等三藏。今似後義。而亦稍不同。上之空藏全同。以所顯之真正惟體大。合下二藏意旨便殊。乃惟約體用單雙會釋空等三藏。而合相於用亦非有缺漏矣)二。

一滿慈躡前以質二疑。二如來釋疑以說二藏。

初(正脈云。此以滿慈請發者表下所談惑細理玄無學深位。皆當究心。非獨為有學說也。故今表兩重勝前當機。一者四住惑盡勝前惑未盡也。二者四辨能說勝前但能強記也)三。

一總讚妙示。二泛敘有疑。三確陳以請。

初。

爾時富樓那彌多羅尼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大威德世尊。善為眾生敷演如來第一義諦。

爾時者阿難等已銷倒想已信空藏時也。細惑尚存二藏未信故滿慈子將有所問。在眾座起者將問之狀。袒肩互跪身業虔誠。合掌恭敬意業精專。白佛讚善口業慇懃。以此感佛佛必應故。無始倒想折伏令銷。故以大威德讚之。久迷空藏攝受令信。故以善為等讚之。第一義諦即前阿難所請中道了義無戲論法也。破識以闢道路。指根以接初機。會科示堂。融大顯室。以其循循有序故曰善為敷演。第一上冠以如來者。以此義諦是諸佛之所證故。

二泛敘有疑二。

一敘自疑。二敘他疑。

初。

世尊常推說法人中我為第一。今聞如來微妙法音。猶如聾人逾百步外聆於蚊蚋。本所不見。何況得聞。

○佛雖宣明令我除惑。今猶未詳斯義究竟無疑惑地。

初極顯法妙。增一云。善說諸法廣別義理。諸弟子中滿願第一。智論云。富樓那說法中大。又云種種因緣譬喻說法能利眾生。樓那第一。是知滿慈說法如來素所推許。故自敘世尊常推等也。微妙法音總指上來所說。以破妄顯真一一皆極微細盡精妙故。聾人耳鈍自喻未得大乘智慧。百步去遠自喻未到一乘境界。由斯二緣所以雖聞微妙之音但領麤淺之義。故以聆於蚊蚋喻之。聆聽也。蚊虻蟲蚋醯鷄也。本指昔日。不見者未覩斯會。以斯會發起施設便自與昔不同。故至於所說法義猶是昔所未有。故云何況得聞。此所以如百步外聆蚊蚋也。

○佛雖下略明悟淺。宣明者即指破妄顯真已來。重重宣示重重發明也。當機雖在阿難。佛意實兼會眾。故滿慈亦云令我除惑。除惑者且約斷疑生信言之。斯義者仍指前說。未詳者未能詳盡。以但信空藏猶未知不空及空不空義故。然既未能盡信是亦未到究竟無疑惑地。由斯故有下之疑生疑續疑礙等也。

二敘他疑。

世尊。如阿難輩雖則開悟。習漏未除。

○我等會中登無漏者。雖盡諸漏今聞如來所說法音尚紆疑悔。

初敘有學疑。阿難輩通指一類有學人說。前此自陳開悟亦惟隨順佛語。非己智分故置雖言。謂雖則開悟而實未得開悟。以習漏未除故。習漏即是思惑。以是無始積習任運現起者也。然既思惑尚在煩惱障猶未全離。固知其前之開悟非真現量。

○我等下敘無學疑。我等者自指一類無學人說。己向自謂漏盡亦惟暫斷見思。非真無漏。故置雖言。謂雖盡諸漏而實未能盡漏。以今聞說法尚紆疑悔故。疑謂疑清淨之非。悔謂悔周徧之誤。是二皆為法執。正被所纏故云尚紆。紆即纏縛義也。然既法執未脫所知障自應俱在。固知其向之漏盡非真究竟。是則阿難等以習漏未除知開悟之非真。滿慈等以尚紆疑悔知漏盡之是妄。同為未詳斯義。俱是未到無疑惑地耳。泛敘有疑竟。

三確陳以請二。

一確陳二疑。二請佛慈誨。

初二。

一確陳萬法生續疑。二確陳諸大周徧疑。

初。

世尊。若復世間一切根塵陰處界等皆如來藏清淨本然。

○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諸有為相。次第遷流終而復始。

初領前所示。復決定也。世間揀出世。以根塵陰處界等皆屬世間有為。非出世無為法故。一切根塵皆如來藏。乃領前顯見中意。以前顯見不分科中有此見及緣元是菩提妙淨明體等文約義領也。陰處界四科舉三。六入七大皆以等字該之。皆如來藏清淨本然。乃領前會科及融大中意。以前會科中一一皆許其為如來藏性。融大中兼許其有清淨本然義故。

○云何下躡以成疑。正脈義云。此疑有二。一疑始之忽生。二疑後之相續。若於次第上重讀云何二疑自顯。山河大地即後之世界。諸有為相兼眾生業果。齊此乃疑始之忽生。意謂既皆藏心。則無始之時自應清淨本然。乃云何無端忽生世界眾生及業果耶。次第二句乃兼上世界眾生業果而通言之。生住異滅。遷變流轉。前後分齊不相踰越。故云次第遷流。滅已又生故云終而復始。此方疑後之相續。意謂既皆藏心。自應清淨本然。縱使忽生。既滅不應相續。又云何竟至次第遷流終而復始耶。生續兩問至下答處自見。

二確陳諸大周徧疑。

又如來說。地水火風本性圓融。周徧法界湛然常住。

○世尊。若地性徧云何容水。水性周徧火則不生。復云何明。水火二性俱徧虗空。不相陵滅。世尊。地性障礙空性虗通。云何二俱周徧法界。

初領前所說。再陳深疑故曰又也。文雖局於四大義實兼於虗空。至下致難處自見。準則空大文云。若此虗空性圓周徧。本不動搖。當知現前地水火風均名五大。蓋前之性圓即今之本性圓融。屬圓真實。前之周徧即今之周徧法界。屬通真實。前之本不動搖即今之湛然常住。屬常真實。然既均名五大。則地水火風亦應俱此三真實義。故滿慈例領以為下水火相妨等之疑案。

○世尊下躡以成疑。地性堅礙。水性融泮。堅礙既成而融泮必壞。故曰若地性徧云何容水。不容水是地性不能圓融。融泮壞是水性不能常住。此一疑也。水性潤濕。火性乾燥。潤濕既生而乾燥必滅。故曰水性周徧火則不生。火不生是水性不能圓融。乾燥滅是火性不能常住。此二疑也。如地不容水。水不容火既爾。火不容水。水不容地亦然。如是則圓融周徧湛然常住之義皆不得成矣。復云何明等且約水火以難。言佛語無虗必有發明。但不知復有云何發明。能以成立水火俱徧不相陵滅之義。不難地水者可例知故。地性障礙等為欲顯出空大。以足五大之義。障礙起而虗通盡。虗通得而障礙失。如彼水火互不相容。此三疑也。云何二句亦是就疑致難。確陳二疑竟。

二請佛慈誨。

而我不知是義攸往。惟願如來宣流大慈。開我迷雲。及諸大眾作是語已五體投地。欽渴如來無上慈誨。

是義者即指前清淨本然圓徧常住等義。攸所也。往歸趣也。言山河大地等既有生續似違清淨。而如來說清淨本然。地水火風等既有妨礙似乖圓徧。而如來說周徧圓常。滿慈既不敢以佛為非。直得歸咎於己。故云而我不知云云。疑深悔重非佛莫釋。故曰惟願如來。大慈如風故曰宣曰流。迷惑障智故曰開曰雲。至下如來出生續之由無違清淨。明周徧之故無乖圓常。則是慈風宣而迷雲開。智日朗而性天露也。及諸大眾句乃普為眾請。有學習漏未除縱悟非真。無學尚紆疑悔雖斷未極。同為迷雲所障。均待慈風所吹故請亦及之。作是語已口請也。五體投地身請也。欽渴慈誨意請也。慈誨稱無上者有二義。一者慈無上。佛慈至極。無能越故。二者誨無上。能空法執。盡生相故。滿慈躡前以質二疑竟。

二如來釋疑以說二藏(釋生續之疑。明從真起妄即是說不空藏。釋周徧之疑明性相無礙即是說空不空藏)三。

一普許獲益。二誡聽欽承。三據疑別示。

初。

爾時世尋告富樓那及諸會中漏盡無學諸阿羅漢。

○如來今日普為此會宣勝義中真勝義性。

○令汝會中定性聲聞及諸一切未得二空迴向上乘阿羅漢等。皆獲一乘寂滅場地。真阿練若。正修行處。

初別告無學。正脈云。經標無學特顯法深。

○如來下普許勝法。正脈云。佛言普為仍彰慈廣。以普為則不惟無學。雖有學乃至人天等類皆為所被機也。勝義等者。惟識偈云。此諸法勝義。亦即是真如。又勝義諦有四種。一世間勝義。謂蘊處界等。二道理勝義。謂苦等四諦。三證得勝義。謂二空真如。四勝義勝義。謂一真法界。今此科文局二藏之初。義通三藏之後。故云勝義中真勝義性。以後文圓彰三藏不離一心(如空藏名本妙圓心。不空藏名元明心妙。空不空藏名妙明心元)即一真法界也。

○令汝下預示深益。定性聲聞謂二乘不回心者。未得二空等謂二乘已迴心者。言二乘已得人空。雖有志法空猶未能得。雖未能得業已厭小趣大。故云迴向上乘。既已迴向上乘即是菩薩。而猶稱羅漢者據迹名故。等字亦兼無性。以一切眾生莫不有心。凡有心者皆當作佛。終實教中無所揀故。皆獲一乘者。謂既聞此法畢竟成佛有分。同為佛乘中人故。雖同為佛乘中人而所入隨機略分三名。若已向迴心欲速成佛者即此便是寂滅場地。謂法性寂滅即菩提場故。若定性二乘厭諠求寂者即此便是真阿練若。謂即諠而寂不須更厭故。若無性闡提深著邪見者即此便是正脩行處。謂能離邪見起正善根故。若依三藏配釋者。空不空如來藏離即離非是即非即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依此可以成佛。即寂滅場地。不空如來藏即一切法一切法無非佛法。全體住持全體受用即真阿練若。空如來藏離一切法一切法無能繫縛。楖栗橫肩直入千峯即正修行處。要知三藏不離一心。三處不離一乘。故總以一乘冠之。以一乘即一心也。

二誡聽欽承。

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富樓那等欽佛法音默然承聽。

初誡聽許說。諦聽者真實心聽。不以生滅心聽也。

○富樓下欽默承旨。欽敬遵也。佛法音且指誡勅法音也。默然者屏息諸緣。繫心一境。承聽者心領妙義。耳接玄文。正符諦聽義耳。

三據疑別示二。一說不空藏以釋生續之疑。二說空不空藏以釋周徧之疑。

初二。

一正為說藏以釋疑。二兼為折難以生信。

初四。

一牒問取解。二辯定妄本。三歷明生續。四應問結答。

初。

佛言。富樓那如汝所言。清淨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

○汝常不聞如來宣說。法覺妙明本覺明妙。富樓那言唯然世尊。我常聞佛宣說斯義。

○佛言。汝稱覺明。為復性明稱名為覺。為覺不明稱為明覺。富樓那言若此不明名為覺者。則無所明。

初略牒前問。按樓那所領中略一切皆藏牒清淨本然。所問中牒云何忽生山河大地。略諸有為相次第遷流等。正脈云。佛牒語略意必具含。

○汝常下問答常聞。汝常不聞等是問詞。非決詞。猶言汝尋常不曾聞我作如是說耶。性覺本覺二義無別。合云性本自具之覺即起信本覺義也。妙明者即寂而照。明妙者即照而寂。此明本覺體上自具寂照互融義故。此義尋常多為菩薩演說。聲聞在座亦應與聞。故舉以為問。正脈云。先舉此者有二義。一顯無明萬法離此無依。二顯寂照具足不假妄明。答以唯然者隨問承當。常聞斯義者居然無疑。而實不知所聞未嘗異。所解未嘗同耳。正脈云。此問全似初問阿難見何發心。皆是借舊見聞以發開示之端。

○佛言下取定謬解。正脈云。此首句覺字即性覺本覺之覺。明字即妙明明妙之明。然不取妙字而獨用明字者。以有真妄二明。而妄明獨為大迷之體故也。問意以汝既常聞覺明必亦稱說覺明。但不知汝稱覺明為復性本自明不須更明稱名為覺即俱於明耶。為是覺本不明起心明之稱為明覺乃俱於明耶此二問。上是真覺真明。下是妄覺妄明。雙開二義。欲令滿慈自決取捨。正脈云。此問全似徵問阿難心在何處及以何為心。皆欲逼出平生所誤認者而破斥之。答意以若此覺體不須更明名為覺者。則但名曰覺實無所明豈稱覺明。是乃深取乎起心對境之妄明而反排乎性本自具之真明矣。正脈云。此答全似阿難諍言。若此發明不是心者我乃無心。同諸土木。皆是被佛徵出素所迷執而猶不覺其非也。

二辨定妄本。

佛言。若無所明則無明覺。有所非覺。無所非明。無明又非覺湛明性。

若無所明句全是按定滿慈所答之義。但語略耳佛意以若果不明便無所明者。則是覺體元屬無明之覺矣。既爾則進退有過。謂進若起心欲明。及至有所明時反非是覺。以與體相違故。退若不起心欲明。守於無所明時終非是明。以本體自若故。然既非覺非明舉體全是無明。莫即以無明為覺明乎。要知無明非真。即墮生滅。便是癡暗。生滅則不湛。癡暗則不明。故曰又非覺湛明性。此乃破其起心對境之妄明。令深領乎覺體本具之真明也三歷明生續二。

一初之忽生。二後之相續。

初二。

一能生妄本。二所生九相。

初(正脈云。此於十惑之中為第一惑。親依真心本覺獨居九相之先。別名獨頭生相。根本不覺。曰癡曰迷。及無住本皆目此也。有二功能。一者能隱真覺之體。二者能發萬有之相。下文自見。問。生相無明等覺未了。今言加明於覺意何淺近。答。此惑在三細前本非下位所知。如來有勝方便能令初心比量而知。借言加明於覺。即是其相。捨此方便則如啞人見賊叫喚不出矣)。

性覺必明。妄為明覺。

承上無明既非覺湛明性。便是妄生之源。良由無始以性覺必待明了。妄為起心欲明覺體。豈知一念纔生覺體便晦。自此轉成根本無明。萬妄依之托始。下之世界眾生業果莫不由此以為深本。起信謂不覺心起而有其念。即此分齊。

二所生九相(此釋云何忽生之疑)二。

一忽生細相。二轉成麤相。

初。

覺非所明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無同異中熾然成異。異彼所異因異立同。同異發明因此復立無同無異。

初業相。上雖妄為起心欲明覺體。其奈覺體本非所明。如水之靜相。不可以搖動求之。然覺體既非所明因堅執要明。遂於覺體立成所相。如纔一動搖遂於水體起成動相。起信云。以依不覺故心動說名為業。即此分齊。所既下轉相。言所相既已妄立。復於所相上轉起能見之心。故曰生汝妄能。起信云。依於動心能見相故。即此分齊。無同下現相無同異中即指業相之中。以惟識云。相見皆依自證起故。而言無同異者。以業相初立空界未分也。熾然者顯著貌。成異者世界相。此由上妄能對彼業相。遂於無同異業相中顯然有世界相現。故曰熾然成異。異彼所異者上異字作不同義。下異字仍指世界。言世界既現復有無世界處。故曰異彼所異。謂不同彼世界別異處也。既不同彼世界別異。廓然有虗空相現。故曰因異立同。謂因彼世界之異成立虗空為同也。同異發明者。謂由同與異形顯發明。恍然有眾生相現。故曰因此復立無同無異。此無同異與上不同。上是本無。此是形顯。以眾生相異無彼虗空之同。眾生性同無彼世界之異故。然此世界虗空眾生雖有相現尚在本識。猶未執為心外實有故屬細相。猶彼鏡中之影非即鏡外取法。起信云。依能見故境界妄現。即此分齊。

二轉成麤相。

如是擾亂相待生勞。勞久發塵自相渾濁。由是引起塵勞煩惱。起為世界。靜成虗空。虗空為同。世界為異。彼無同異真有為法。

初智相。如是者承上現相而言。始而無中現有。繼而因異立同。末復以同異相形顯出無同無異。其猶目瞪晴空。狂華起滅。故云擾亂。待猶對也。相待生勞者。謂以此相分待彼見分起於智相分別。其猶目見狂華轉生勞相。故曰生勞。蓋智相即見分之勞相也。起信云。依於境界起分別愛與不愛。即此分齊。勞久二字相續相。謂智相分別起相續心。數數不斷。其猶目既生勞認華不已。故云勞久。起信云。依於智故生起苦樂覺心。起念相應不斷。即此分齊。發塵二字執取相。塵即染著義。謂由分別既久取著轉深。計我我所。其猶認華不已轉生執實之想。故云發塵。起信云。心起著故。即此分齊。自相句計名字相。自相即心之自相。謂由染著故循相計名。令彼心之自相永絕奠定。其猶執華為實妄計蠅翼垂髮等。令彼勞目無復少湛。故曰渾濁。起信云。依於妄執分別假名言相。即此分齊。由是下起業相。塵勞即是煩惱。上喻下法。以煩惱有染污擾動二義。如塵如勞也。通論有八萬四千。以十結使為體。約身口七支及三世四心疊滿其數。總即見思。約未起身口屬惑。已起身口屬業。今云引起者謂由執取計名。引發身口造一切業。其猶妄計蠅翼垂髮等引動身手。用力撲捉故屬起業。起信云。依於名字循名取著。造種種業。即此分齊。起為下業繫苦相。謂由業因已成果報隨至。於起成有相處則為世界。於靜而無相處則為虗空。虗空二句為明同異相形顯出無同無異處故。彼無同異者。謂彼同異之間無同無異處也。無同無異處則是眾生。故云真有為法。眾生稱真有為法者以是正報主故。為揀虗空世界。雖屬有為但是所依。無眾生則無為故。然此中虗空世界眾生。所以與上不同者上是惑現。屬同分境。此是業招。屬別業境。謂由業所繫染淨勝劣。不得自由。其猶用力撲捉傷身致痛故是業繫苦相。起信云。以依業受報。不自在故。即此分齊。要知此上雖正釋滿慈云何忽生之疑亦兼酬阿難審除細惑之請。良以次第十惑約順生以無明居先。約逆斷以無明殿後。將令行人觀順生之次第。易於開悟而不至迷悶。了逆斷之次第。易於脩證而不至僭亂。若果是上根利智知無明為九相之源。了一念為無明之機。當下離念頓斷無明。則根本既除而枝末自枯矣。結答之義尚在後文。此處勿勞蛇足。初之忽生竟。

二後之相續三。

一世界相續。二眾生相續。三業果相續。

初(此即詳明起為世界之義。不詳靜成虗空者以虗空但是顯色。無世界處即虗空故。又世界未成空漚先發。既為世界所依。合於世界中故。又虗空無形無可斷亦無可續。故不詳也)三。

一初成四大。二轉成四居。三結成相續初。

覺明空昧相待成搖。故有風輪執持世界。

○因空生搖堅明立礙。彼金寶者明覺立堅。故有金輪保持國土。

○堅覺寶成搖明風出。風金相摩故有火光為變化性。

○寶明生潤火光上蒸故有水輪含十方界。

初先成風大。承上世界雖由業招。無始亦由覺明而起。良以性覺加明真空便昧。明昧相待悶極心動故曰成搖。搖久不息動蕩成風。由斯故有風輪。風而言輪者。隨彼當土眾生業感依報分齊成輪相也。執持世界者。世界最下全依風輪而得住故。如俱舍云。謂諸有情業增上力。最下先依虗空有風輪是也。是知世間諸風全是妄心動蕩所感。

○因空下次成地大。因空生搖者。因以覺待空生起動搖之妄明也。此句全是牒上下乃出其搖動之意。蓋為空體晦昧堅執欲明耳。其奈空體本不可明因堅執故。及與業增上力。遂於虗空之中結成有質之色。故曰立礙。立礙云者且約地大言之。至若彼金寶者又為地大之精。更是依於能明妄覺立成堅礙之相。堅久不息積而成輪。如是故有金輪保持國土。保持云者一切國土皆依金輪而得住故。如密部中說。地大最下有金剛際是也。

○堅覺下次成火大。堅覺寶成者堅依於覺而寶成。承上金輪言也。搖明風出者搖空欲明而風出。承上風輪言也。風金相摩者風動金堅相摩相蕩也。摩蕩既久熱性燥發。如是故有火光於金輪之下為變化性。變化云者由有火大增上力故。能令金輪之上諸地大種變起無情。化生有情。如一切萬有皆依和氣得生是也。

○寶明下後成水大。寶明者寶體明淨也。明極冷發故生潤。火光者火大之光也。光勝熱溢故上烝。潤烝烝潤氣積成水。如是故有水輪積聚於風輪之上。含受十方世界。如華嚴諸世界種皆依香水海住是也。準華嚴經。俱舍論。皆謂地輪依水輪。水輪依風輪。風輪依虗空。虗空無所依。今經約生起次第似與華嚴俱舍不同。而本疏釋安立上下實與華嚴俱舍無異。但彼經論無火。以火無含持不成輪用故。

二轉成四居。

火騰水降交發立堅。濕為巨海。乾為洲潬。以是義故。彼大海中火光常起。彼洲潬中江河常注。

○水勢劣火結為高山。是故山石擊則成燄。融則成水。土勢劣水抽為草木。是故林藪遇燒成土。因絞成水。

初水陸二居。謂火氣上騰。水性下降。彼此交過氣發於地結土而為堅礙。由此則有二種器界。一者潤濕下坳之處積水而成巨海。二者燥乾起垤之處環水而成洲潬。灌頂云。浮土可棲曰洲。聚沙堪住曰潬。則洲潬皆水環陸地。惟洲大而潬小也。此上且示其由生。下乃驗其氣分。以是義故等。謂以是水火交成義故。彼大海中猶有火之氣分。而火光常起。彼洲潬中猶有水之氣分。而江河常注。如世子女必有肖父母處也。

○水勢下山林二居。水勢劣火水隨火而上升。由上升故結為高山。以是義故。彼山與石擊則成燄。顯然帶火之氣分。融則成水隱然有水之氣分。是知山石亦水火為緣成也。土勢劣水土隨水而生潤。由生潤故抽拔生長而為草為木。以是義故。彼木多成林。與草多成藪處。遇焚燒則成土隱然有土之氣分。因絞急則成水顯然帶水之氣分。是知林藪乃水土為緣成也(正脈云。此中義理雖似外論中五行相生之意。而實不盡同。不可一一附合。有二不便。一者五行反明。經義反晦。二者令外教之人將謂不出己意。夫外教多歸化機於陰陽。而吾宗直指生本於心性。則彼晦此。推內濫外。失計之甚。文句云。舊以五行生剋訓者甚違經旨。經顯一切惟心。何用世間妄計為解。且如山石擎焰融水五行說者。若以石為金。金能生水烏又生火。若以石為土則水火皆不應生。又林燒成灰可云火能生土。因絞成水豈是木反生水。故知不應以彼釋此。問。待空成搖堅明立礙等義徑庭杳茫。誰復信之。答。此固靈心不思議力。業感必然之理。惟佛現量親見親知。博地凡夫誠鮮能信然現。見悶極莫開則心動身轉。執堅不遂則氣結身僵。甚至有拍案擊物凝心化石者。是更可為待空成搖堅明立礙之驗。又問。洲潬江河人所共見。大海火光誰復能見之耶。答海舟夜泊者固常見之。又涅槃經。佛涅槃後。大海龍王持水中火至茶毗所。即其證也)。

三結成相續。

交妄發生遞相為種。以是因緣世界相續。

首句結初成四大。交通也。言上來風金火水四大雖次第發生。而遡流窮源亦通依妄覺妄明。故云交妄發生。次句結轉成四居。遞互也。言上來水陸山林四居雖依大為種。而性各周徧。亦彼此互為因依。故云遞相為種。如海中火起則海為火種。洲中河注則洲為河種。乃至林燒成土則林為土種。藪絞成水則藪為水種等是也。末二句結因緣相續。謂以是交妄發生四大為因。遞相為種。四居為緣。自是山河國土一切世界生滅滅生相續不已。是即詳前起為世界至若靜成虗空。即指無世界處不言可知。世界相續竟。

二眾生相續三。

一初成四性。二轉成四生。三結成相續。

初。

復次富樓那。明妄非他覺明為咎。

○所妄既立明理不踰。以是因緣聽不出聲。見不超色。色香味觸六妄成就。由是分開見覺聞知。

初總標。復次等者謂復於己說世界之次。重呼當機示以眾生相續義也。明妄二句言欲明真有為法所以展轉成妄者非有他故。亦以真覺妄明和合成咎耳。

○所妄下別明。所妄者真妄和合而成所依妄識即業相也。既立者謂業相既已成立。明理者謂復於業相上轉出能見見分。欲明本覺之理即轉相也。然轉相原為明理奈為本識所障。不能越踰。以是不能越踰因緣。欲聽而明不能出乎本識之聲。欲見而明不能超乎本識之色。即現相也。準起信明現相謂五塵對至即現。今但約聞見以明聲色二塵。餘可例知。而此之聞見惟是性具。尚未結根。聲色唯是惑現尚非業招。至若業招之色香味觸六種妄塵成就。則麤相既定而執有心外境矣。由是黏湛發見見精映色。則結色成眼。乃至黏湛發知知精映法。則結法成意。是則於一見分分開而成見覺聞知。如後云。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是也。

二轉成四生。

同業相纏。合離成化。

○見明色發明見想成。異見成憎同想成愛。流愛為種納想為胎。交遘發生吸引同業。故有因緣生羯羅藍。遏蒲曇等。胎卵濕化隨其所應。卵唯想生。胎因情有。濕以合感。化以離應。

初總標。上科雖結塵成根且約人類言之。以最初從真起妄尚無雜業感招故也。今此科乃約人類眾生。造業各別。受報不同。故云同業相纏合離成化。同業相纏者謂父母己三者業同。互相牽纏而受胎卵二生。如人畜龜蛇之類。合離成化句取義應云合成離化。謂不因父母但由己業。或合潤成形而受濕生如含蠢蠕動之類。或離此化彼而受化生如天獄飛行之類。

○見明下別明。復二。一詳明胎生。合轍云。中有身投胎時。其無緣處大地如墨。惟於父母有緣處見有一點明色發現。今云見明色發是也。又云此中有身即趣其處。今云明見(謂明色既見)想成(謂妄想自成)是也。異見等者灌頂云。男子投胎見父是男。異見故憎。見母想妻同想故愛。女子投胎反此。準涅槃經。無明有二。一發業謂過去煩惱。二潤生即投胎時於父母邊。起憎愛想也。流愛心於父母則為受生因種。納想心於根門則為所依胎分。及乎赤白二滴交遘發生。又復吸引同業當為其子。由是故有己業為因父母為緣。胎相既定。生羯羅藍遏蒲曇等。俱舍云。胎中凡有五位。一七名羯剌藍。大集云。歌羅邏此云凝滑。亦云薄酪。亦云凝酥。義翻雜穢。謂父精母血相和名雜。自體不淨名穢。二七名頞部曇此云皰。猶如瘡皰之形。表裏如酥未生肉故。三七名閉尸此云凝結。亦云輭肉。謂凝結如輭肉故。四七名健南此云凝厚。亦云堅肉。謂肉漸凝厚而堅硬故。五七名鉢羅奢佉此云形位。亦云肢節。謂生諸根形一身四肢骨節分位有差別故。大集更有六七名髮毛爪齒位謂四法漸生故。七七名具根位謂諸根具足故。今經略舉前二餘以等字該之。正脈云。獨委悉開示於胎生者一則急於為人。二則眾生悉以淫欲而正性命。胎生偏顯故。胎卵下略明四生。正脈云。胎卵濕化皆應也。情想合離皆感也。隨其所應者謂隨其所感而應之以四生也。卵唯想生者懸思曰想。謂卵生眾生於中有身時。妄見有勝妙處心生懸想。惟此為感而有生也。胎因情有者親愛曰情。謂胎生眾生於中有身時。妄見有欲樂境心生親愛。因此為感而成有也。濕以合感者就新曰合。謂濕生眾生於中有身時。妄見新境可托急欲附就。以此為感而受形也。化以離應者厭舊曰離。謂化生眾生於中有身時。妄見舊境可憎急欲厭捨。以此為感而致應也。後二生中雖感應錯落。而義實互具。意會自見。然胎生上已詳明。此又隨例略明者蓋詳明為兼眾緣以例餘三。略明為顯要因各具一種。將使眾生於生前練習。超出情想合離四心則四生路斷而輪迴可出矣。

三結成相續。

情想合離更相變易。所有受業逐其飛沈。以是因緣眾生相續。

首二句結上四感。更相變易者或情變為想。或想易為情等。次二句結上四應。受業指報形說。以報形為受業主故。飛沈即上下義。以飛沈有上下相故。言能感四心既有變易。所感四生報形自相隨逐而為上下。所謂乘善業以上升。隨惡緣而下墜是也。末二句承言總結。以是因緣者上之四性為因。此之四生為緣。以是故有眾生相續。眾生相續竟。

三業果相續三。

一初成根本。二轉成枝末。三結成相續。

初三。

一欲貪為本。二殺貪為本。三盜貪為本。

初。

富樓那。想愛同結愛不能離。則諸世間父母子孫相生不斷。是等則以欲貪為本。

已知四生差別唯在臨時一念。未知累劫循環尤以恣貪為本。今為明此故再詔富樓那也。承上既有眾生。則有彼此情染。由情染故未遇則異地懸想。既遇則互相親愛。綢繆莫釋故云想愛同結。如磁吸鐵。似膠粘木。故云愛不能離。由此不能離故。改形易報互為親因。故曰則諸世間父母子孫相生不斷。是等者總指父母子孫。既已相生不斷。則以淫欲成貪為後業果相續之本。

二殺貪為本。

貪愛同滋貪不能止。則諸世間卵化濕胎隨力強弱遞相吞食。是等則以殺貪為本。

又承上既有眾生則有彼此身命。由身命故未盡則貪求盛壯。已盡復愛樂久生。滋養情均故云貪愛同滋。只知保護不顧殘忍故云貪不能止。由此不能止故異類相飡。恣殺無度故云卵化濕胎隨力強弱遞相吞食。是等者總指卵化濕胎。既已強弱相食則以殺害成貪。為下業果相續之本。

三盜貪為本。

以人食羊。羊死為人人死為羊。如是乃至十生之類死死生生互來相噉。惡業俱生窮未來際。是等則以盜貪為本。

又承上既有眾生則有彼此凌奪。由凌奪故現前莫報。易羊身而酬債滋彼口腹。故曰以人食羊。後文云。鬼業既盡與元負人冤對相值。身為畜生酬其宿債是也。若討還過分負屈不甘則羊死為人。後文云。若彼酬者分越所酬。此等眾生還復為人反徵其剩是也。此既反徵彼必倒還。然倒還有二。一約有福人中遭其侵害。二約無福墮落反為畜生。今言人死為羊乃就彼無福者言。後文云。如彼有力兼有福德。則於人中不捨人身酬還彼力。若無福者還為畜生償彼餘直是也。如是者指上人羊為例。乃至等例彼十生皆爾。十生之類者十二生中除去空散銷沈。土木金石。以彼不可食故。然既通十類。則死者死生者生往復無已。盜業不休。故云死死生生互來相噉。如是惡業積習與生俱生。若無因緣(自力為因佛加為緣)斷除必至窮未來際。後文云。若用錢物或役其力償足自停。如於中間剎彼身命。或食其肉。如是乃至經微塵劫相食相誅等是也。(問。此與殺貪何異。答。殺貪由殺心起。盜貪由盜心起。雖業報似同而因心各異。故分二類言之)是等者總指十生之類。既已往復相酬則以盜取成貪。為下業果相續之本。(問。世教論殺惟以不殺人為重。而害物不與焉。論盜唯以劫財取罪。而食肉不與焉。今經何論殺極至害物。論盜偏取食肉耶。答。世教急於止亂。且圖養民。故唯禁殺人劫財。而不制害物食肉。今經欲斷生死須盡業緣。故須併斷。且世界之亂究其深本多起於害物食肉。如釋種遭琉璃之誅。人但知近緣罵詈而不知遠因食魚。故此方不長太平。緣太平時恣意食噉。三五百年人之享福者。福終禍起。畜之酬報者。報盡為人。怨對相值遂成亂世。是知今經乃聖智深遠。拔本塞源之意。古德云。世上欲免刀兵劫。須是眾生不食肉。外教君子幸依佛言。即不能全斷亦應於釣弋割烹之際稍存一點不忍之心。漸養仁惠終致慈祥。且莫妄生非毀自干罪戾)初成根本竟。

二轉成枝末。

汝負我命我還汝債。以是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生死。汝愛我心我憐汝色。以是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纏縛。

承上殺盜二業熏成貪習。怨對相值現行斯發。故云汝負我命我還汝債。灌頂云。汝負二句影略多詞。具當八句。應云汝負我命汝還我命。我負汝命我還汝命。此屬殺貪。我負汝債我還汝債。汝負我債汝還我債。此屬盜貪。習種為因現行為緣。以是因緣相資生生世世不出輪迴。故云經百千劫常在生死此殺盜流末也。承上婬欲之業熏成貪習。恩情相遇現行斯發。故云汝愛我心我憐汝色。此中亦有影略。具足應云汝愛我心我愛汝心。我愛汝心汝愛我心。此約恩言。謂恩以心重故。我憐汝色汝憐我色。汝憐我色我憐汝色。此約情言。謂情以色重故。因緣同上。生生世世不得解脫。故云經百千劫常在纏縛。此欲貪流末也。然上云常在生死。此云常在纏縛者謂怨對相值誓不兩立。必至一生一死。恩情知遇誓不兩離。必至永纏永縛。其實生死亦名纏縛。纏縛亦名生死。各以顯著者言之。又此中殺盜合顯。欲貪別明者。怨親相對故(問根本枝末文中俱含多生。本末之義云何分耶。答。本約多生積習以成貪根。末約多生輪轉以至無已。其猶生住之與異滅前後分齊異故)。

三結成相續。

唯殺盜淫三為根本。以是因緣業果相續。

承上負還不休而常在生死。憐愛無已而常在纏縛者。非有他故。惟以前來殺盜淫欲三種貪習而為根本。若眾生聞此力除貪習。則根本既盡而枝末不生矣。以是因緣者。根本為因枝末為緣。因緣相資以此故有業果相續。(問。業果相續與眾生相續有何差別。答。業果相續即依眾生開出。但眾生相續惟約受生一念。業果相續統約歷劫積習。積習既深。而輪轉靡停。一念之差而變易無定。若果能頓絕一念。漸治積習。則變易可定。而輪轉可停矣。要知眾生不離業果。業果不離眾生。為成兩益故各言之)合前眾生相續是即詳明真有為法。歷明生續竟。

四應問結答。

富樓那。如是三種顛倒相續皆是覺明明了知性。

○因了發相從妄見生。山河大地諸有為相次第遷流因此虗妄終而復始。

初總指妄因。如是三種者指前忽生三種顛倒相續者。指前相續三種。以相續無別即是續彼忽生。但忽生中合業果於眾生。相續中合虗空於世界。其實無異法也。覺明指真明言。前云性覺妙明本覺明妙是也。明了知性指妄明言。前云性覺必明妄為明覺是也。皆是二字乃依上指下之詞。言初之忽生及後之相續。若究其深本皆是於本覺妙明無端起心欲明。妄加了知之性而為其咎。

○因了下結答二問。因了發相者。謂因於妄加明了發出業轉現之三相。從妄見生者。謂從於智續等之妄見生成同異無之三種。山河大地句舉世界攝虗空。即異同二相。諸有為相句舉眾生攝業果。即無同無異。此答云何忽生之問。然有生必有住。有住必有異。有異必有滅。故云次第遷流。因此次第遷流虗妄無實。約世界則遞相為種。約眾生則更相變易。約業果則怨親往復。故云終而復始。此答云何相續之問。總結正為說藏以釋疑竟。

二兼為折難以生信二。

一滿慈以因難果。二如來折難生信。

初。

富樓那言。若此妙覺本妙覺明。與如來心不增不減。無狀忽生山河大地諸有為相。

○如來今得妙空明覺。山河大地有為習漏何當復生。

初躡前舉例。意謂若此如來所說。則妙明明妙之覺體乃本來自妙。本來自覺。本來自明矣。既本來自妙應無世界之礙。本來自覺應無眾生之迷。本來自明應無業果之昏。自與如來之心無二無別。故云不增不減。謂生心不減於佛心。佛心不增於生心也。無狀者無端無故也。言生心佛心既不增不減。乃眾生無端無故加明於覺。以致忽生山河大地諸有為相。是生心本真而今有妄矣。

○如來下依例成難。上約生心在纏故曰本妙。今約佛心出纏故曰妙空。謂本妙之心而又空諸惑染也。又上約生心在纏故曰覺明。今約佛心出纏故曰明覺。謂因明而覺也。總以離彼世界眾生業果立名。但性修異耳。山河大地者舉世界。攝虗空。有為習漏者依眾生。開業果。葢習漏即是業果。謂積聚業習成有漏果也。何當復生句正是難詞。言如來今得妙空明覺與本生心無異。彼既無狀忽生山河大地等佛亦應爾。故難以何當復生(灌頂云。圓覺經金剛藏全難有三。一真能生妄即前萬法生續。二說妄為真即後索妄有因。三佛妄何生即此何當復生。故正脈云今滿慈所問同彼第三。彼云十方異生本成佛道。後起無明。一切如來何時復生一切煩惱。大意總以執眾生因性有始。疑如來果德有終。而豈知夫。昔本無迷似有迷覺。覺迷迷滅覺不生迷義乎)二如來折難生信二。

一先為折難。二次令生信。

初二。

一約智德折難。二約斷德折難。

初二。

一借喻顯非。二約義為折。

初二。

一喻無明無因。二喻覺不生迷。

初。

佛告富樓那。譬如迷人於一聚落惑南為北。此迷為復因迷而有。因悟所出。富樓那言。如是迷人亦不因迷。又不因悟。何以故。迷本無根云何因迷。悟非生迷云何因悟。

迷人喻眾生。謂眾生一念無明晦昧真覺。如迷人迷悟時性故。聚落者村店異名。謂人煙聚集坐落之處。喻業相。以業相即是八識有積聚種子起現行義故。南為明喻空為智境。北為暗喻有為惑境。言眾生於業識境界相中執空為有。如迷人於一聚落惑南為北也。迷因迷有迷因悟出皆非理為問。喻無明因無明有因本覺出二皆非理。佛意令其自審故就喻為問。迷不因迷又不因悟乃據理為答。喻無明不因無明而有。不因本覺而出。二皆正理。滿慈不知但就喻為答也。迷本無根云何因迷者。謂迷前本無迷根云何因迷而有。喻無明之前本無無明。云何因無明有。悟非生迷云何因悟者。悟與迷背不生於迷。云何因悟而出。喻本覺與無明相背云何因本覺出。然滿慈亦但就喻釋而已。要知既不因迷又不因悟則正在迷時元自徹體虗妄。用此為[1]俞。應顯眾生正在無明晦昧之際即無無明。以當體虗妄故也。

二喻覺不生迷。

佛言。彼之迷人正在迷時倐有悟人指示令悟。富樓那。於意云何。此人縱迷於此聚落更生迷不。不也世尊。

迷人仍喻眾生。正在迷時喻正在無明晦昧之際。悟人者已悟之人。喻佛為先覺。指示令悟者謂指示悟境令其自悟。喻開示本覺令其自覺。自覺者取智德圓滿即是果人。非指尋常名字相似及隨分覺也。佛意以眾生正在無明晦昧之際忽遇如來開示本有覺性。令其從性起修以至自覺聖智圓滿。如彼迷人正在迷時倐有悟人指示令悟相似。故為喻也。於意云何句乃就喻審定。令因喻而知法故。此人縱迷等者。謂此已悟之人縱先原迷。而今悟後於此聚落之中決無更迷之事。喻聖智已圓之人縱昔有執。而聖智既圓之後於此業識境相中決無重執之理。而云更生迷不者。就喻反問令自審也。答以不也者。滿慈於喻中已知。而法中猶未之諭耳。借喻顯非竟。

二約義為折。

富樓那。十方如來亦復如是。此迷無本性畢竟空。昔本無迷似有迷覺。覺迷迷滅覺不生迷。

十方如來。自覺聖智圓滿。義似已悟之人故云亦復如是。此迷無本者取前迷本無根之義。喻無明無因。性畢竟空者。既無有本徹體虗妄。喻無明亦爾。當體無實。昔猶向也。言既性畢竟空。足知向在迷時即本無迷。喻無明亦爾。向在無明晦昧之際即無無明可得。似有迷覺者。謂既本無迷向之所以惑南為北者不過似有迷時覺知非是真有。喻無明亦爾。昔之所以執空為有者不過似有無明妄覺非是實有。覺迷迷滅者既似有非真不悟則已。設遇悟人指示覺悟是迷則心中迷惑即滅。喻無明亦爾。不覺則已設遇覺人開示覺得無明是妄則心中無明自滅。後云心中達多狂性自歇。即此意也。覺不生迷者取前悟不生迷之義。喻如來亦爾。聖智圓滿時真覺現前。決無重起無明復生山河等理。是知此科雖總取前喻。而佛意唯欲成就覺不生迷一語以折滿慈之難。約智德折難竟二約斷德折難二。

一借喻顯非。二取解為折。

初二。

一喻惑盡法空。二喻更生非理。

初。

亦如翳人見空中華。翳病若除華於空滅。

翳人喻眾生。言眾生以無明惑晦昧本覺。如翳人以雲翳障清淨目。見似見喻妄見。以妄見依無明起如似見依雲翳生。空虗空喻真空。以真空元自清淨。如虗空法爾寂然。華狂華喻山河大地有為習漏。以山河等於真空中妄生妄滅。如狂華於虗空中時有時無。翳病若除淨目現前。喻無明若滅覺智顯現。華於空滅者。謂淨目現前惟見虗空。不見狂華喻覺智顯現唯見真空。不見山河大地有為習漏。如是則三法無復生續。真空常自寂然。而滿慈所難之非已略見矣。

二喻更生非理。

忽有愚人於彼空華所滅空地待華更生。汝觀是人為愚為慧。

○富樓那言。空元無華妄見生滅。見華滅空已是顛倒。勅令更出斯實狂癡。云何更名如是狂人為愚為慧。

初就喻設問。愚人喻滿慈。以佛雖宣明令其除疑。而自云未得究竟無疑如愚人也。又以其無端起問故以忽有喻之。空華所滅空地喻真空理地。以如來覺智現前。會法歸空。如空華所滅地也。待華更生喻滿慈致難。以滿慈致難佛得妙空明覺山河大地等何當復生。如待華更生也。明知是人為愚故問為愚為慧者。佛意令其自覺而自責耳。

○富樓下據理直答。答以空元無華妄見生滅者。謂虗空元無狂華。特以翳目妄見先生後滅。喻真空理中元無山河大地等法。特以無明妄見在因時有在果時無也。見華滅空已是顛倒者。謂空既無華。若見實有狂華滅於虗空。已是執無為有顛倒分別。喻真空既無諸法若見真有諸法會歸真空者。已是認妄為真顛倒執著也。勅令更出斯實狂癡者。謂見滅已是顛倒何況勅令更出。斯人不但為愚實為狂而且癡。喻見法歸空已是倒執。何況難以復生。斯人不但未得究竟無疑實為深入邪見全然無所明也。云何更名等。正滿慈不知自己所難之非反怪如來所問不當。亦權人曲盡迷態意耳。借喻顯非竟。

二取解為折。

佛言。如汝所解云何問言諸佛如來妙覺明空何當更出山河大地。

如汝所解者滿慈於喻知非。佛即按定所解而反難之。言如汝喻中所解已知勅華更生實為狂癡。云何汝前竟作如是問言如來妙空明覺何當更出山河大地等耶。是則汝今不但未得究竟無疑實為深著邪見全無所明。如彼狂而且癡者無異。問。前云妙空明覺。此云妙覺明空。同異何如。答。空指真空即斷德體。覺指本覺即智德體。然空非頑空故前曰妙。此曰明。覺非妄覺故前曰明。此曰妙。佛語自在與滿慈交互言之。其實空之與覺即是如如理智。皆明皆妙也。先為折難竟。

二次令生信。

又如金鑛雜於精金。其金一純更不成雜。如木成灰不重為木。

○諸佛如來菩提涅槃亦復如是。

初喻說。無明晦昧本覺如金鑛雜於精金。正脈云。金鑛者蘊金之砂石也。尚雜於鑛。即稱精金者取其精真不變喻覺體不變也。其金一純者融金去砂唯一惟純。喻脩智除惑以至惑盡智淨無二無雜。是謂智德成矣。智德既成再不起於無明。故以更不成雜喻之。令其生信以自修也。木喻煩惱。灰喻涅槃。言行人以智斷惱。離生死而證涅槃。如以火燒木離烟燄而成寒灰。是謂斷德成矣。斷德既成不復更起煩惱。招致生死。故以不重為木喻之。令其生信以自斷也。

○諸佛下法合。菩提智果謂翻轉煩惱。完復本有如如智性乃即寂之照也。涅槃斷果謂翻轉生死。完復本有如如理性乃即照之寂也。又此菩提涅槃與初卷中菩提涅槃不同。彼約真性菩提性淨涅槃。此約實智及圓淨耳。亦復如是者。灌頂云。菩提智光類於精金明淨。成智果後不復煩惱。亦猶精金銷後不復重為鑛也。涅槃寂滅類於木灰燒盡。成斷果後不復生死。亦猶燼木灰後不復重為木也。法喻合明真信斯生。始知生續在因得成不空藏義。總結前文說不空藏以釋生續之疑竟。

二說空不空藏以釋周徧之疑(前空藏約真如門說。不空藏約生滅門說。然真如即是生滅生滅即是真如。以不離一心故。故此雙躡前二以說空不空藏。據此中所釋之疑亦是法執細障。故與上科同為審除細惑說也)二。

一正為說藏以釋疑。二兼為防難以生信。

初二。

一牒其所疑。二法喻為釋。

初。

富樓那。又汝問言地水火風本性圓融。周徧法界。疑水火性不相凌滅。又徵虗空及諸大地俱徧法界。不合相容。

已釋生續之疑。次牒周徧之疑。故置又言。據前滿慈確陳周徧疑中有二問。一問地水等本性圓徧云何水火不相凌滅。今云又汝問言等是也。二問地與空不合相容。云何二俱周徧法界。今云又徵虗空等是也。是知如來但是牒彼之義。文不全同。勿過拘溺。

二法喻為釋三。

一通喻性相。二釋疑總合。三依喻別合。

初二。

一喻依性成相。二喻無實似有。

初(謂空即不空也)。

富樓那。譬如虗空體非羣相。而不拒彼諸相發揮。

○所以者何。富樓那。彼太虗空日照則明。雲屯則暗。風搖則動。霽澄則清。氣凝則濁。土積成霾。水澄成映。

初總以略喻。虗空體喻藏性。由有空義故以非相喻之。由有不空義故以不拒諸相等喻之。拒違礙也。發揮者顯現義。然此唯喻性不礙相。而相不礙相之義亦自寓於言表。以既同時不拒。則同時發揮何礙之有。

○所以下別以詳喻。正脈云。徵意非推其故。但欲演略成詳耳。虗空非明却具成明之性。故藉日照為緣則有明現。虗空非暗却具成暗之性。故藉雲屯為緣則有暗現。此義可喻如來藏性體非水火。却具成火成水之性。因藉日鏡月珠為緣則有水火相現。又當知明中有暗。暗中有明。設若明中無暗明去暗從何來。暗中無明暗滅明從何起。是明暗必不相妨。如水火何有凌滅。此略取明暗以喻水火餘可思准。又此喻中七相。略取明暗動靜清濁昧映互相乖違。以喻七大中燥濕通礙等相。非局於次第配合。幸勿穿鑿過當。反令正義成晦。喻中雲屯謂陰雲屯聚也。霽澄則清句對上為靜。對下為清。故通成四對。氣凝謂鬱氣凝結也。土積成霾者。山獸騰踏令土積空。以成昏霾之相。水澄成映者。如海水澄靜萬象映現也。餘皆易知。

二喻無實似有(謂不空即空也)。

於意云何。如是殊方諸有為相為因彼生。為復空有。

○若彼所生。富樓那。且日照時既是日明。十方世界同為日色。云何空中更見圓日。若是空明空應自照。云何中宵雲霧之時不生光耀。

○當知是明非日非空。不異空日。

初指相徵生。日照之處則明。雲屯之處則暗等。不定在於一方故云殊也。藉緣而現故曰有為。此喻水火等大皆世間有為法故。人但見日照則明多執明從日現。為破此執故徵以為因彼生。彼指日言。暗等准此可知。法中即是徵以從緣生也。人又見明依於空遂執明從空出。為破此執故徵以為復空有。法中即是徵以從性有也。然性有則墮自然。緣生則墮因緣。故就喻雙徵。而下乃為之俱破。

○若彼下承徵別破。謂別破日生及空生也。破日生中若彼所生者總牒緣生。且日照時等別約日破。雖別約日破原為破一例諸。故置且言。謂且就日照時言之。既是日明必日所至處方明。而十方世界同為日照明色。應通成一日。云何空中更見圓日在一處耶。據此則知明非日生。後破空生中若是空明應不藉日。故云空應自照。空既自照照應常照。云何中宵無日雲霧障月之時空性宛然。而不生光耀耶。據此則知明非空有。法中水火等大非因緣非自然准喻可思。

○當知下就喻結顯。明徧而日體不徧故結以非日。空在而明耀不生故結以非空。雖曰非空。而十方空中同為日色。故結以不異於空。雖曰非日。而中宵雲霧不生光耀。故結以不異於日。如是結顯。佛意以非日非空喻水火等徧計無實。以不異空日喻水火等依他似有。既無實似有。何凌滅不容之有哉。通喻性相竟。

二釋疑總合。

觀相元妄無可指陳。猶邀空華結為空果。云何詰其相陵滅義。

○觀性元真唯妙覺明。妙覺明心先非水火。云何復問不相容者。

○真妙覺明亦復如是。

初約相釋疑。意謂若以前來非日非空不異空日。例觀水火等相則其相元妄。以無實似有故。既無實似有則無可指陳。如虗空華豈可以捉摩得哉。若必欲指陳水是濕相。火是燥相。其猶邀空中華更欲結為空果。必無是處。汝今云何詰其有相陵滅義。

○觀性下約性釋疑。意謂若以前來空非羣相不拒發揮。例觀水火等性則其性元真。以同依藏性故。既同依藏性則惟是妙覺明心。而妙覺明心於未現水火之先元非水火。如鏡未現像時豈是像哉。然既先非水火若更言不容則是心不容心。決無是理。汝今云何復問其有不相容者。

○末二句總合前喻。(雖示性相。恐猶未明。故先總合。蓋急欲釋其疑也)言真妙覺明所以先非水火。而水火等相所以無實似有者。亦復如前所說之喻是也(舊謂觀相觀性二段宜接後文無可憑據之下。今錯簡於此。乃繕寫之誤。亦有曲就上喻。暫約釋疑銷會至後無可憑據之下另立申義釋疑之虗科。以辨定經文誵譌。今疏以佛語自在無適不可。既前後語脈俱可聯屬。而聖經常法仍舊為妙)。

三依喻別合二。

一依性成相。二無實似有。

初(合前虗空現明暗等)。

汝以空明則有空現。地水火風各各發明則各各現。若俱發明則有俱現。

承上所謂真妙覺明。亦復如是者。言真妙覺明即是如來藏性。合太虗空也。汝以空明則有空現者。謂汝等眾生若以感空之業發明於藏性之中則藏性中自有空現。如晦昧為空及析色歸空等。此合日照則明地水火風各各發明則各各現者。謂設有一人作感地之業於東。一人作感水之業於西。一人作感火之業於南。一人作感風之業於北。各各發明於藏性之中。則藏性中各各異現。如東方業感劫成。西方業感水災。南方業感火災。北方業感風災等。此合雲屯處則暗。風搖處則動。乃至土積處成霾。水澄處成映。若俱發明則有俱現者。謂設若眾多眾生俱於一處。各造水火等業俱時發明於藏性之中。則藏性中水火等相俱時顯現。如一恒河人見水。鬼見火等。此義前喻無文。蓋法中增出以起下文無實似有之喻。

二無實似有(合前明非日空不異。空日等。據文中先喻似有後喻無實。科順前喻顯文殊義同也)。

云何俱現富樓那。如一水中現於日影。兩人同觀水中之日。東西各行則各有日隨二人去。一東一西先無準的。

○不應難言此日是一云何各行。各日既雙云何現一。宛轉虗妄無可憑據。

初喻依他似有。單現各現前喻已有。無實似有之義亦自可見。故此中惟徵俱現。水現日影喻藏性中具諸大性。兩人同觀喻眾多眾生俱在一處。東西各行喻俱時各造感水感火等業。各有日隨喻俱時循業現水現火不同。佛意以第一日影總喻大性。而各行之日即喻水火等相。東西各隨喻相反而不相陵。如諸天同食一器而麤妙各得。生佛同處一土而淨穢異見。足證此義。準定也。的實也。言日影既惟是一而忽分一東一西。已自先無定實喻大性是一。而忽現一水一火等。明知其為依他似有法也。

○不應下喻徧計無實。雙猶二也。宛轉即是展轉。言二日既無準的置之不論可也。若更難其是一云何各行。既雙云何本惟現一。則是展轉虗妄無有正理可憑。喻水火等相既唯依他似有。離於徧計可也。若更周徧計度。是一云何相反。是異云何相容。則是妄中生妄究無圓成正理可據。故喻中遮以不應。法中即是為佛所訶以立折之也。看教者多謂此科是以喻合喻。愚謂此科既惟喻俱現。不合前喻亦可。若必欲合者亦唯約依他似有。徧計無實之義合之。不必局配。正為說藏以釋疑竟。

二兼為防難以生信(前文滿慈疑佛諸妄何當復生。是已起現行故言折。此處滿慈疑我現見有礙。是未起種子。故云防。又前文既為折難。復恐不信。故重舉鑛金木灰二喻令以生其真信。此處既為防難亦恐不信。故重舉佛得無礙之故令以生其正信。而前後文勢亦頗相類)二。

一先為防難。二後令生信。

初(恐承上難云。如佛所說果是無礙。而我云何現見有礙。故為此防)。

富樓那。汝以色空相傾相奪於如來藏。而如來藏隨為色空。周徧法界。是故於中風動空澄。日明雲暗。

○眾生迷悶背覺合塵。故發塵勞有世間相。

初循業成礙。汝字以滿慈例眾生也。世間諸法不出色空。色若成時則傾滅於空。空若現處則陵奪乎色。故曰相傾相奪。眾生不知是妄依之造業。故云以也。合能依所依皆為性海緣起。故云於如來藏。於者在義。正以在於如來藏故遂致藏性循業。又復現為色空周徧一切法界。故云而如來藏等。是故於中等者謂以是色空周徧義故。所以於法界中互成違礙。如風搖處則動。空寂處則澄。是動靜相礙也。日照處則明。雲屯處則暗。是明暗相礙也。此則略舉四相兩對。若例而推之乃至水火潤燥空地堅通等。總成違礙永無還復時矣。

○眾生下約義結防。不了色空是妄。以惑障智是曰迷悶。由此與真日疎。與妄日親是曰背覺合塵。起諸煩惱造種種業。是曰故發塵勞。藏性循業重現色空是曰有世間相。此總約上義以結防有礙之難。

二後令生信(此明佛得無礙之深故也)。

我以妙明不滅不生合如來藏。而如來藏唯妙覺明。圓照法界。是故於中一為無量。無量為一。小中現大。大中現小。不動道場徧十方界。身含十方無盡虗空。於一毛端現寶王剎。坐微塵裏轉大法輪。

○滅塵合覺故發真如妙覺明性。

初稱行成融。佛自稱我例一切佛也。妙明指六根中性。元自不滅不生如十番顯見中說。諸佛悟此是真。依之起行故云以也。依之起行行行契真。故云合如來藏。正由契合藏性遂致藏性隨緣。惟現妙覺明用。圓照一切法界。然妙覺圓照則是以理融事。先成理事無礙以為事事無礙之由。是故於中等者謂以是妙覺圓照義故。事得理融所以於法界中互成容即。如一得理融則可為無量。無量若得理融則可為一。是一多相即也。小得理融則中可現大。大得理融則中可現小。是大小相即也。此且標定四義。下乃出其相狀。不動道場徧十方界者。一身能作無量身即一為無量相也。身含十方無盡虗空者無量空作一身空。即無量為一相也。於一毛端現寶王剎者。毛端本小而大可容剎即小中現大相也。坐微塵裏轉大法輪者。佛會本大而小可入塵即大中現小相也。此則略舉四義四相。若例而推之乃至延促俱在。隱顯交成等無盡妙義。總成容即永無重礙時矣。

○滅塵下約義結示。了悟根性是真。塵日益忘性日益入是曰滅塵合覺。歷位成行歷位證真是曰故發真如。事得理融一多大小同入無礙。是曰妙覺明性。此總約上義以結示無礙令信。為除細惑說二藏竟。

三為發圓信說三藏。(此中三藏即是前之三藏。但前約次第而說歷然成三。雖已隨分成信而未極圓融。所謂是似信而非真信。以未能洞達本源故也。今明三藏唯是一心。一心圓具三藏。則滿慈等正信空藏時即信不空藏及空不空藏義。正信不空藏時即信空不空藏及空藏義。正信空不空藏時即信空藏及不空藏義。圓極至此方稱真信。有時把住則水洩不通。有時放行則凡聖俱入。有時放行不礙把住。把住不礙放行。以能洞達本源永不受一切惑也)三。

一正為說藏。二兼為釋疑。三眾發圓信。

初二。

一圓彰三藏。二普責思議。

初三。

一依圓說空藏二依圓說不空藏。三依圓說空不空藏。

初。

而如來藏本妙圓心。

○非心非空。非地非水。非風非火。非眼非耳鼻舌身意。非色非聲香味觸法。非眼識界如是乃至非意識界。非明無明。明無明盡。如是乃至非老非死非老死盡。非苦非集。非滅非道。非智非得。非檀那。非尸羅。非毗梨耶。非羼提。非禪那。非般剌若。非波羅蜜多。如是乃至非怛闥阿竭。非阿羅訶。三耶三菩。非大涅槃。非常非樂。非我非淨。

○以是俱非世出世故。

初能非之心。而字緊躡上文。言上來所說空即不空不空即空。似屬圓融無礙之心。而自阿難請定已來。破識指根等文何乃偏說空藏。故云而如來藏本妙圓心。謂雖是圓心而實本來自妙。以其從本以來。不與一切雜染等法而共相應故(問。四聖淨法何亦不相應耶。答。對染立淨淨亦成染。古德云。佛之一字吾不喜聞。乃極力發揮此旨)。

○非心下所非之法復二。一非世間。二非出世。非世間中先明非七大義。心即見識二大。前云見見之時見非是見。後云汝暫舉心塵勞先起。故俱非也。並非空等者。後云一人發真歸元十方虗空銷殞。前云妙覺明心先非水火。餘可例知。又此中亦攝五陰。以心攝四心。空等皆色陰故。非眼下次非三科。單非眼等即是六入。並非色等即是十二處。合非眼識界等即是十八界。准前六入中眼等皆指性言。目未揑時元無二月。故非也。非六塵者。如淨目觀空逈無所有故。非六識者。以境風未動識海無浪故。據此則如來藏非世間法矣。非出世中先非小乘。明無明者。依於本明而起無明十二因緣中第一支也。後云識迷無因妄無所依。故曰非明無明。此約流轉門說。明無明盡乃約還滅門說。後云尚無有生欲何為滅。故並盡亦非。如是乃至者超略中間十支。謂行支。(即前陰所作之業。合上無明乃過去二支因)識支。(即投胎八識)名色支。(即胎中五陰。名即四心。以胎中受想行識尚無實用。但有其名故)六入支。(即出胎六根。現陰初生之位)觸支。(謂六根初能觸對前境。約未成欣戚時說)受支。(謂對境能生欣戚也。自識至此名現在五支果)愛支。(謂受後復起貪欲)取支。(謂由貪欲故追逐營求。合上愛支同過去無明屬惑)有支。(謂作種種事。同過去行屬業。自愛至此名現在三支因)生支。(謂由現在業復感當來受生。合下老死二支并上識等五支總屬苦道)此約流轉門說。若各加盡字即是還滅十支。然此皆依無明。無明尚非此不待言。故以如是乃至而超略之。生相漸衰曰老。老極頓壞曰死。此二共為一支。(合上生支名未來二支果)乃十二因緣中最後一支。依於生支而有。生支尚無況於老死及老死盡。故俱非也。據此則如來藏非緣覺法矣。苦以逼迫為性。三苦八苦等即世間果。集以招感為性。十使煩惱等即世間因。滅以可證為性。滅盡諸苦等即出世果。道以可脩為性。正助道品等即出世因。苦集屬有為。道滅屬無為。後云真性有為空。緣生故如幻。無為無起滅。不實如空華。故一一俱非。據此則如來藏非聲聞法矣。次非大乘中復分因果。因人中非智非得者非權教菩薩也。以權教菩薩隨相修行實有能得之智及所得之法。如來藏中都無是事。以本惟一體絕對待故。此與上二頗似心經語。但彼直約諸法空相故言無。而此唯顯一心絕染故言非也。非檀那等非實教菩薩也。檀那此云布施。尸羅此云持戒。毗梨耶此云精進。羼提此云忍辱。禪那此云靜慮。般剌若此云智慧。六俱究竟名波羅蜜多。此云到彼岸。(以西域凡事究竟皆稱到彼岸故)據尋常波羅蜜多贅於各度之下。今以一句總之。然如來藏中本無慳貪布施何立。乃至本無愚癡智慧安名。六行既已不有說誰究竟。故并彼六行及波羅蜜多而俱非之。據此則如來藏非菩薩法矣。如是乃至者。超略四等四攝諸菩薩行故。果人中怛闥阿竭此云如來。阿羅訶此云應供。三耶三菩此云正徧知十號中三即目能證人也。涅槃此云無生滅。遠離生死故。又云圓寂。無真不圓無妄不寂故。即是所證法也。於中復有總別。蓋涅槃是其總體。常樂我淨是其別相。灌頂云。二死永亡曰常。解脫受用曰樂。證真法身曰我。絕無障染曰淨。圓覺云。妙圓覺心本無菩提及與涅槃。亦無成佛及不成佛。故一一俱非。據此則如來藏非佛法矣。然既非世間。又非出世。則染法所不能染。淨法所不能淨。是謂彌滿清淨中不容他。知此義者雖萬有當前而與我無與焉。

○以是下結成妙義。謂前自阿難請定以來。破識指根等文所以偏說空藏者。蓋即以是俱非義故。依圓說空藏竟。

二依圓說不空藏。

即如來藏元明心妙。

○即心即空。即地即水。即風即火。即眼即耳鼻舌身意。即色即聲香味觸法。即眼識界。如是乃至即意識界。即明無明。明無明盡。如是乃至即老即死。即老死盡。即苦即集。即滅即道。即智即得。即檀那。即尸羅。即毗梨耶。即羼提。即禪那。即般剌若。即波羅蜜多。如是乃至即怛闥阿迦。即阿羅訶。三耶三菩。即大涅槃。即常即樂。即我即淨。

○以是俱即世出世故。

初能即之心。即字亦緊承上文。言據上所說非世出世乃是心之妙相。而佛答萬法生續中何乃偏說不空藏耶。故云即如來藏元明心妙。謂即此如來藏雖是心之妙相。又元來自明。以其從本以來具足顯現恒沙性淨功德於其中故(問。世間染法何亦具足現耶。答。既稱性淨染亦是淨。古德云。拈一莖草作丈六身。乃極力發揮此意)。

○即心下所即之法亦二。一即世間。二即出世。即世間中先明即七大者。以前云體非羣相不拒諸相發揮故也。次明即三科者。色心惟是心所現故。即出世中先明即小乘法者。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故。次明即大乘法者。以一切因果皆依一心而得建立。如三覺五位不離一真法界。其義可見。然既即世間又即出世。則六凡無能逃其明。四聖無能逾其照。故正脈云。十界諸法離此心無片事可得。是謂塵塵混入。剎剎圓通。知此義者雖一真不動。而應用無遺焉。

○以是下結成明義。謂前佛答萬法生續所以偏說不空藏者。蓋即以是俱即義故。

三依圓說空不空藏。

即如來藏妙明心元。

○離即離非。是即非即。

初能融拂心。此中即字乃雙躡前之二藏。言據上非世出世唯顯藏心之妙即世出世惟顯藏心之明。既妙明歷然體用攸分。而佛釋諸大周徧中何乃俱說空不空義。故曰即如來藏妙明心元。謂即此如來藏又是妙二明心之元本也。

○離即下所融拂法。言既以一心為元則正相非時即便隱。故曰離即。正相即時非便隱故曰離非。此約互奪兩亡以明雙拂之義。又既具妙明二義。則正相非處不礙俱即故曰是即。正相即處不礙俱非故曰非即。此約互成兩立以明雙融之義。然既雙拂雙融存泯自在。言語之所不到。心思之所不及。是謂惟佛與佛乃能究盡。知此義者。雖干難殊對而不干其慮焉。准前二科亦應有結成元義之文。今不具者。以方標心元便出即離。未涉多文不須更結故。又此三藏皆云依圓義說者。謂三藏惟是一心。一心圓具三藏。則隨舉一藏之時餘之二藏亦皆同時具足。信果至此自不被諸人舌頭瞞矣。圓彰三藏竟。

二普責思議。

如何世間三有眾生。及出世間聲聞緣覺。以所知心測度如來無上菩提。用世語言入佛知見。

○譬如琴瑟箜篌琵琶雖有妙音。若無妙指終不能發。

○汝與眾生亦復如是。寶覺真心各各圓滿。如我按指海印發光。汝暫舉心塵勞先起。

○由不勤求無上覺道。愛念小乘得少為足。

初正責。世間指器世間。三有眾生謂有情世間。出世聞緣謂正覺世間。不言菩薩者對滿慈說以正為攝兼為故。如何者怪責之詞。佛意以上說三藏一心圓具。果中證之則為無上菩提。因中悟之則為佛知佛見。然既即三而一。即一而三。同時具足。不可思議。只可以智知。不可以識識。只可以心印。不可以言明。如何世間三有眾生出世聞緣。以所有妄知之心(指六識妄想)欲得測度。用世間戲論語言(指因緣自然生續不容等)欲得悟入。其猶以升量海。將螢燭夜。不亦難乎。

○譬如下喻明。琴古五弦。今七弦。琴者禁也。謂禁制邪婬納之雅正也。瑟古五十弦。今二十五弦。瑟蕭也。謂其聲蕭蕭然而清也。箜篌十四弦。乃師延所作。靡靡之樂。後出於桑間濮上之地。以是空國之候所存故以空候從竹為名。琵琶四弦。用手前推曰琵。後却曰琶。取作時運指為名。四皆樂器。喻眾生聞緣性也。有妙音者謂妙音內蘊。喻眾生聞緣性中各具三如來藏義。可稱菩提可成佛知見也。無妙指者謂指不善作。喻眾生聞緣。以所知心測用世語言入也。不能發者謂妙音不作。喻眾生聞緣不能證得無上菩提不能悟入佛知見也。

○汝與下法合。汝指滿慈。眾生亦該聞緣。各各有性同彼四種樂器。故云亦復如是。寶體無垢即空如來藏。覺用徧圓即不空如來藏。真心渾具二義即空不空如來藏。各各圓滿者。喻眾生聞緣性中本自具足。合前有妙音義。按指者略作定相。離分別絕語言故。海印者三昧之名。華嚴賢首品云。眾生形像各不同。行業音聲亦無量。如是一切皆能現。海印三昧威神力。是知定心澄清應物而形。其猶海水湛寂有像斯印。故以為名。發光者依彼海印三昧。現出菩提智光。指示佛知佛見。此意似指經前敷座晏安宣示深奧義說。但喻中無文。若將喻中雖有妙音下益以必有妙指方發妙音八字則法喻備矣。汝暫舉心者指前加明於覺。覺尚未明而無明已熾。故曰塵勞先起。塵勞既起障菩提而礙知見。此合喻中若無妙指終不能發義也。

○由不下結斥。上言汝暫舉心塵勞先起。尚未明言其故。今乃說出以示激勸之意。無上覺道不生滅果也。勤求此者須用不生滅性以為因心。由不勤求不用無生滅心。所以不能如佛按指海印發光。小乘涅槃有生滅果也。(以未離變易故)愛念此者惟用有生滅心。所以纔欲舉心明覺塵勞先起。欣化城之暫安作終止想。故云得少為足。聞此結斥應發深省。下滿慈請問妄因殆由此耳。正為說藏竟。

二兼為釋疑二。

一釋滿慈執妄有因疑。二釋阿難執真成自疑。

初二。

一滿慈執勤求而疑妄有因。二如來示無因而教以頓悟。

初。

富樓那言。我與如來寶覺圓明真妙淨心無二圓滿。

○而我昔遭無始妄想久在輪迴。今得聖乘猶未究竟。世尊諸妄一切圓滅。獨妙真常。

○敢問如來。一切眾生何因有妄。自蔽妙明受此淪溺。

初推本無二。富樓那言者。由前佛斥不求。發言請問也。我與如來者。正脈云。就己對佛推論以例眾生無不皆然。見生佛本覺無不同也。前云寶覺真心。此云寶覺圓明。真妙淨心。蓋寶以圓稱取清淨彌滿之義。仍屬空藏。覺以明稱取用現諸法之義。仍屬不空藏。至若真心以妙淨稱者。妙則取其空有雙照。淨則取其空有雙遮。仍屬空不空藏。其實三藏不離一心。故總以心字結之。無二圓滿者。均稟同賦領上各各圓滿。但上對生說。此對佛論耳。

○而我下較末懸殊。昔字泛指曠劫。妄想且指麤識。以二乘不知有細識故。然亦稱無。始者謂雖屬麤識究之莫得其初相故。依之起惑造業不能出離生死故曰久在輪迴。正以久在輪迴常受其害故云遭也。今得聖乘者現前已證四果。但去佛菩提尚在遙遠。故云未得究竟。此滿慈自陳返末尚在中途耳。諸妄圓滅者。不惟能斷麤識中惑乃至最細生相亦皆盡遣。獨妙真常者。不唯能離分段生死乃至最後變易亦皆普離。此滿慈讚佛抵本已至極證耳。由此觀之。則佛與滿慈較之。固天淵懸殊矣。

○敢問下索請妄因。冒昧陳情曰敢問。不為自求故約眾生問也。問以何因有妄者。欲除其妄先窮其因自蔽妙明者。由妄想故蓋覆真覺。受此淪溺者。凡夫淪於分段二乘溺於變易。咸遭其誤。應求盡除滿慈推因意在斯焉。

二如來示無因而教以頓悟二。

一正釋無因。二結示頓悟。

初四。

一牒惑示問。二法喻合明。三示不須滅。四應問結答。

初。

佛告富樓那。汝雖除疑餘惑未盡。我以世間現前諸事今復問汝。

正脈云。汝雖除疑一句是許其大疑已盡。蓋據其推本無二是信已本真。稱佛圓常是信佛永證。乃至萬法生續之疑諸大周徧之惑皆已除矣。餘惑未盡者尚不達無明無因。強索之也。現前諸事者謂現前眼所共見。耳所共聞。諸事中有此一事可喻非假設之也。今復問汝者示以就事為問。令因喻而知妄本無因義故。

二法喻合明二。

一就事為喻。二約義法合。

初。

汝豈不聞室羅城中演若達多。忽於晨朝以鏡照面。愛鏡中頭眉目可見。瞋責己頭不見面目。以為魑魅。無狀狂走。於意云何。此人何因無故狂走。富樓那言。是人心狂更無他故。

汝豈不聞者反言以決其必聞。以屬現前事故。室羅城生佛同依。喻寶覺圓明真妙淨心。無二圓滿。演若達多此云祠授。從神乞得故。乃城中狂人。喻滿慈及生皆依真成迷人故。忽於者喻滿慈忽起一念。一念為始故以晨朝喻之。以鏡照面喻以識緣佛。緣佛故則於自識中變起佛之影像。如彼鏡中之頭。不達惟識正理不知外佛全是自識影像。而反羨慕佛果妄滅真常。故以愛鏡中頭眉目可見喻之。己頭喻自心之佛。言自心本來是佛故喻以己頭。不知自心本來是佛。而自悔遭妄受淪自蔽妙明。故以瞋責己頭不見面目喻之。魑魅古釋為山澤鬼。愚謂魑字從离可喻二乘出離。魅字從未可喻凡夫迷昧。凡夫自計為凡分段未出。二乘自計為小變易方熾。如彼以為魑魅無狀狂走。是知滿慈自謂今得聖乘猶未究竟。依然魑魅狂走類也。問以此人何因無故狂走者。正對滿慈問佛一切眾生何因有妄等語。佛意蓋欲借口為喻令其類會法中義故。答以是人心狂更無他故者是滿慈於喻中已知。法中妄無所因恐猶未之會耳。

二約義法合。

佛言。妙覺明圓本圓明妙。既稱為妄云何有因。若有所因云何名妄。

妙覺明圓約佛心說。諸妄圓滅。獨妙真常。故稱妙覺。明則取其能照。圓則取其能徧。前文所謂唯妙覺明圓照法界是也。本圓明妙約生心說。言不惟佛心為妙為明為圓。而生心亦本圓本明本妙。但能離念生心即是佛心。是知滿慈羨慕佛心悔恨自心同為妄想。此約義合前愛鏡中頭瞋責己頭。以彼愛瞋皆狂正同滿慈羨悔皆妄也。據前滿慈問云。一切眾生何因有妄。而此云既稱為妄云何有因。此結示滿慈之語。據前滿慈問意蓋為深究妄因而盡斷之。此云若有所因云何名妄乃反顯其決無所因。無庸妄斷。約義合前佛以喻問滿慈以喻答也。然此中合詞雖略。義乃具含。從古類皆含糊釋之。今依滿慈所問喻中所詳約義配合。詳之。法喻合明竟。

三示不須滅二。

一責以已說不返。二示以欲滅不須。

初(今於佛上起念。正同昔於覺上加明。前既已說猶不能返。故責之也)。

自諸妄想展轉相因。從迷積迷以歷塵劫。雖佛發明猶不能返。

承上起念緣佛。既同演若照鏡則無始動心明覺亦類此可知。蓋自諸動心明覺成立微細妄想。如是由細至麤次第生起。故云展轉相因。麤相既定則是迷已成矣。由是已成之迷而又展轉迷執以成三種相續。故云從迷積迷。相續既成輪轉無休。故云以歷塵劫。如是等義雖佛如來前已為汝發明。觀汝何因有妄之問是猶未能返本還源。迷何深哉。

二示以欲滅不須。

如是迷因因迷自有。識迷無因妄無所依。尚無有生欲何為滅。

如是者指滿慈羨佛悔已問妄何因而言。言此雖今日之迷亦同無始之妄也。要知如是迷因非真別有。蓋因迷而不知是妄。乃自覺其有體。前云似有迷覺是也。識迷無因者。謂識得是迷則當體全空。豈復有因。前云識迷迷滅是也。妄無所依者。言今日之迷既爾無始之妄亦然。以此例彼則諸妄皆無所依矣。既無所依則無能生。能生既無所生何有。是知諸妄尚無有生欲將何者為滅而欲滅之。示不須滅竟。

四應問結答。

得菩提者。如寤時人說夢中事。心縱精明。欲何因緣取夢中物。況復無因本無所有。

○如彼城中演若達多。豈有因緣自怖頭走。忽然狂歇頭非外得。縱未歇狂亦何遺失。

○富樓那。妄性如是因何為在。

初應問示妄。佛意以汝前問佛何因有妄。以為佛得菩提已滅諸妄。必能說妄及妄因緣。要知得菩提者雖能說妄。亦如寤時之人說夢中事。本無所有。若更令說出何因有妄。雖佛智辯具足亦所不能。猶彼寤人。心縱精明。欲以何等因緣取夢中物而示人乎。是知欲滅諸妄不必求因。況復元來無因。以本無所有故。

○如彼下就喻以明。上雖有喻但是法中帶言。此則仍就演若達多之喻而發明之。豈有因緣自怖頭走者。正明狂走無緣喻諸妄無因。何以見其狂走無緣以忽然狂歇頭非外得故。不惟狂歇。縱於未歇狂時頭亦可曾遺失。據此則真本無失。前之所謂遭妄受淪者亦妄計耳。

○富摟下結答無因。妄性如是者謂妄性本無。如我所說如是。因何為在者謂妄且不有況夫更推其因。自應無在。正釋無因竟。

二結示頓悟二。

一法說。二喻明。

初。

汝但不隨分別世間業果眾生三種相續。三緣斷故三因不生。則汝心中演若達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勝淨明心本周法界。不從人得。

○何藉劬勞肯綮脩證。

初教以頓悟之方。汝但不隨等者謂不必更求妄因。但自不隨於妄可也。分別即六麤中前五。世間業果眾生等即六麤中後一。合此六麤能起殺盜淫業是為三者之緣。若但能不隨則麤相既除而三者之生緣斷矣。三因即指細相。以細相中具含殺盜婬種是為三者之因。因必藉緣方得生起。故曰三緣斷故三因不生。如世五穀種子必假水土為緣。設無水土則雖種不芽也。達多狂性即指一念妄動。以是根本無明最初生相故。自歇者不待用力。自然歇滅。如種既不芽置之則生性自壞故。但離妄念即如如佛。故云歇即菩提。菩提即是佛心。超出一切曰勝。離諸惑染曰淨。具足智照曰明。體萬法而無遺曰本周法界。非佛祖之外傳曰不從人得。

○末二句結顯不須勤求。言既不從人得則本來是佛。不涉功勳故云何藉劬勞云云。肯綮出莊子。彼養生主篇云。技經肯綮之未甞。吳興曰。骨間肉曰肯。筋肉結處曰綮。依管見作勞筋苦骨剋苦脩行之義。愚謂肯指無明謂斷之如析骨間肉也。綮指煩惱謂斷之如理筋肉結也。大意即是何須劬勞斷妄如肯如綮妄脩妄證為哉。

二喻明。

譬如有人於自衣中繫如意珠。不自覺知。

○窮露他方乞食馳走。雖實貧窮珠不曾失。

○忽有智者指示其珠。所願從心致大饒富。方悟神珠非從外得。

初喻本有不覺。有人總喻凡小。正脈云。衣喻三緣顛倒分別。三因微細流念及狂性根本無明。重重包裹之相。珠喻菩提勝淨明心。由此枝末與根本無明重重包裹。故雖有而不覺也。

○窮露下喻迷之非失。正脈云。纏空而乏於妙用曰窮。滯有而無所退藏曰露。空有二皆邊地故如他方。求人天樂取偏小益猶乞食馳走。萬妄交馳一真宛在。猶雖貧珠在。所謂縱未歇狂亦何遺失是也。

○忽有下喻悟之非得。吳興曰。佛如智者。教如示珠。正脈云。致大饒富喻本周法界。末二句喻不從人得也。愚謂不從人得乃明其本自現成。無勞修證。是知圓人脩行唯重頓悟。正脈云。如其悟未大徹而妄撥事脩。自成陷墜亦愚惑之甚也。釋滿慈執妄有因疑竟。

二釋阿難執真成自疑二。

一阿難執佛語而疑真成自。二如來明非自而教以漸脩。

初二。

一躡現說以申疑。二約背昔以陳請。

初。

即時阿難在大眾中頂禮佛足。起立白佛。世尊現說殺盜婬業三緣斷故三因不生。心中達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不從人得。斯則因緣皎然明白。云何如來頓棄因緣。

即時者即於佛答滿慈時也。滿慈之疑方了。阿難之疑又興。故於眾中立白。現說者通指前科中汝但不隨等語。殺盜淫業以六麤為緣。以三細為因。六麤既除。而三細無用。故曰三緣斷故三因不生。三細無用而無明自灰。故曰心中達多狂性自歇。此諸妄俱滅也。妄滅真現故曰歇即菩提。不從人得句義攝何藉劬勞。肯綮脩證之語。以人尚不須。自無煩脩證矣。斯之一字乃總牒前語。如云若依此說也。阿難意以若依此說乃因緣妄滅而得菩提。則因緣之義豈不皎然明白。然因緣之理既成云何如來又要頓棄因緣。而說不從人得何藉劬勞等耶。

二約背昔以陳請。

我從因緣心得開悟。世尊。此義何獨我等年少有學聲聞。今此會中大目犍連及舍利弗須菩提等。從老梵志聞佛因緣發心開悟。得成無漏。

○今說菩提不從因緣。則王舍城拘舍棃等所說自然成第一義。

○唯垂大悲開發迷悶。

初敘因緣成益。我從因緣心得開悟者。由聞因緣之法發明初果道也。世尊此義等。乃極顯此因緣不可背故。其意以若獨我等。因之開悟尚不足重。以我等生年尚少果在有學法或淺近。此義不爾故云何獨等也。今此會中指老年無學者說。大目犍連等略舉三人。餘以等字該之。此等皆先依邪師習外道法。故云從老梵志。如舍利目連。先師沙然梵志。餘可例知。聞佛因緣句約捨邪歸正時說。與上句稍欠眉目。中間略斷一斷讀之則不混矣。佛初成道。為破無因及與邪因。與其說正因緣故得聞也。但聞該多眾。或親從佛聞。或展轉傳聞。皆得言聞故。發心有二。一發心出家。二發心出界。開悟者開悟四諦法也。依之斷見思惑證無學道故曰得成無漏。是則老年無學亦由因緣成益。而因緣豈可遽背乎哉。

○今說下明今說背昔。上云歇即菩提等即是不從因緣義也。則王舍城等。不惟顯其背昔兼恐濫於邪故。拘舍棃外道名也。舉一該類故置等言。說自然者以是其所宗故。然因緣自然相待而立。因緣既非極旨自然乃為勝說。是彼反成第一義諦。夫豈可乎。

○唯垂二句求大悲開發。開謂開岐二之迷。發謂發混一之悶也。阿難執佛語而疑真成自竟。

二如來明非自而教以漸脩。(良以理由頓悟。事必漸修。設或執漸修而迷頓悟。塵劫終無實果。若乃執頓悟而迷漸修任說總成狂解。故世尊前釋滿慈之疑惟重頓悟。今開阿難之惑尤重漸修。其猶良醫用藥。消補隨時。則世無不活之人。而遇皆可治之症。至後選根直入歷位曲成即頓悟漸修之明證也)二。

一正明非自。二結勵漸脩。

初(文中雖兼破因緣佛意惟是破其自然。科從正立故)三。

一牒執斥理。二喻明非自。三應求結示。

初。

佛告阿難。即如城中演若達多狂性因緣若得滅除。則不狂性自然而出。

○因緣自然理窮於是。

初牒其所執。欲釋其疑故告之也。即如者仍就喻言。達多狂性即是無明。能障菩提故稱因緣。若得滅除者達妄本空。此即牒前所執三緣斷故三因不生狂性自歇義也。不狂性即是菩提。妄滅即真故云自然而出。此即牒前所執歇即菩提不從人得義也。

○末二句就疑斥理。佛意以我說狂性因緣本非因緣。我說歇即菩提亦非自然。汝等不知乃以因緣自然。妄理推窮於是何其謬之甚也。

二喻明非自三。

一喻菩提非自。二喻無明非自。三喻本覺非自。

初二。

一正喻菩提非自。二兼以喻防轉計。

初。

阿難。演若達多頭本自然。本自其然無然非自。何因緣故怖頭狂走。

仍以喻明者取易顯其非也。前以己頭喻自心之佛。此喻菩提。以自心之佛即菩提故。喻中若謂頭本自然則應本自其然無有變易。此是正明下句反顯。無然者無是理也。既無是理則非是自。反顯是自者必然無有變易。法中菩提亦爾。果是自然亦應本自其然無有變易。若爾則一切眾生不應遭妄受淪。故仍就喻中以何因緣故怖頭狂走為難。以滿慈自悔遭妄受淪。正同達多怖頭狂走事故。法喻合顯而菩提非自然明矣。

二兼以喻防轉計。

若自然頭因緣故狂。何不自然因緣故失。本頭不失狂怖妄出。曾無變易何藉因緣。

恐聞前喻轉計菩提屬於因緣。如彼自然之頭有因緣故亦可成狂。故世尊以此防之。佛意以若謂自然之頭因緣故狂者。及至狂心歇時何不并自然之頭因緣故失。今見其狂心歇處本頭不失。明知其狂怖妄出曾無變易於頭。是頭何藉因緣有哉。菩提亦爾。諸妄滅盡本自現成。並非藉因緣而有。若必捨自然而就因緣。其猶出囿入網終非解脫之計耳。喻菩提非自竟。

二喻無明非自。

本狂自然。本有狂怖。未狂之際狂何所潛。

由前佛答滿慈明妄無因。恐阿難不達又執無明屬於自然。故以本狂自然為喻。其意以本狂喻無明也。喻中若執本狂為自然者則是達多本有狂怖之性。試問其未狂之際狂性何所潛藏。想必無是事。法中無明亦爾。若自然者則是眾生本有妄性。當其一念未起時妄性何所潛藏。想必無是理。法喻合顯明知無明非自然矣。

三喻本覺非自。

不狂自然。頭本無妄何為狂走。

恐聞前喻轉計本覺自然。然本覺與菩提無二前已明其非自。今復重執故以不狂自然等防之。不狂者未狂時性。喻本覺也。然未狂之時頭本自如。故云無妄。喻在本覺時菩提本真。非有為也。此且就喻按定。下乃顯其非自。言不狂果是自然不應成狂。既不成狂而本頭無妄。乃何為無狀狂走。喻本覺果是自然不應成迷。既不成迷而菩提宛在。乃何為無端迷淪。法喻合顯明知本覺非自然矣。(問。上喻菩提非自己足釋阿難之疑。而其次又喻無明非自本覺非自者何所取義耶。答。自然外計破須破盡。無明為生妄之源。本覺為證真之基。此既非自則一切皆非自耳)喻明非自竟。

三應求結示。

若悟本頭識知狂走。因緣自然俱為戲論。是故我言三緣斷故即菩提心。

滿慈執妄有因。阿難疑真濫自。皆由不悟本頭不失未知狂走是妄。若果悟得本頭識知狂走。則滿慈所執因緣阿難所疑自然俱為戲論。都無實義。此則正銷阿難之現疑。兼防滿慈之又執。以待自立因。勢所必至耳。是故者以是二俱戲論之故。我言者指前佛答滿慈之言。三緣斷故即菩提心正二皆不許之語。以故字顯非自然。即字顯非因緣。前以阿難不達故字之義以無因而欲立自然。後恐滿慈不達即字之義對非自而又執因緣。故仍以二語結示。令深思而自會之耳。正明非自竟。

二結勵漸脩三。

一承前開發。二正為策勵。三取例斥責。

初(謂開發增修進趣之行。為下策勵之端也)。

菩提心生生滅心滅此但生滅。滅生俱盡無功用道。

○若有自然如是則明自然心生生滅心滅此亦生滅。無生滅者名為自然。

○猶如世間諸相雜和成一體者名和合性。非和合者稱本然性。本然非然。和合非合。合然俱離離合俱非此句方名無戲論法。

初遣悟入脩。上云歇即菩提是頓悟菩提之心。名為菩提心生。乘此心力。漸以伏除二障現行麤相生滅之心名為生滅心滅。謂現行麤生滅心從此滅也。按終教位當初住至七。以終教信位伏現。入初住則煩惱現行先除。至七住而所知現行並盡故。此但生滅者以此但是待生言滅。依然是生滅心耳。乘此心力進以伏除二障種子細相生滅之心名為滅生俱盡。謂種子細相生滅心亦俱盡也。按終教位當初向至十。以終教行位伏種。入初向則二障麤種先除。至十向則二障細種並盡故。自此任運伏習故曰無功用道。

○若有下遣分入滿。若猶似也。以上云無功用道似有自然義故。依如是義則發明有箇自然心生。乘此心力進以伏除習氣。最細生滅之心名為生滅心滅。謂習氣最細生滅心亦復滅也。按終教位當十地等初。以終教四加伏習。十地中地地斷習一分入等覺初心。則十一分盡。而言此亦生滅者。以微細念相猶未盡故。乘此初心進斷佛地習氣一分是為無生滅者。謂最後微細念相亦無也。按終教位當等覺後心任運成佛。無復留礙故曰名為自然。

○猶如下遣待入絕。諸相雜合成體者如眾藥合而為丸。喻上兩重生滅。以生滅成位。如彼眾藥為丸者無異故云名和合性。非和合者如藥盡丸亦成空。喻上兩重自然。以自然成位。如彼藥盡丸空者無異故曰稱本然性。本然非然等即就喻以拂遣也。言上云歇即菩提似有本然之義。而菩提心生生滅心滅則上之本然者非本然矣。次云此但生滅似有和合之義。而滅生俱盡。則次之和合者非和合矣。合然俱離句又躡跡以重遣也。言上云滅生俱盡無功用道又似有本然之義。而自然心生生滅心滅。是又本然者亦復離也。次云此亦生滅又似有和合之義。而無生滅者名為自然。是又和合者亦復離也。統此二離故云合然俱耳。離合俱非句乃待絕而情盡也。言上云無生滅者名為自然。猶似有離因合果之義。然有離有合亦是對待。若並此離合俱非則對待盡矣。按終教位當妙覺。以終教妙覺現種習盡。即妄皆真。後更無位。無可離亦無可合故。對待既絕。一切和合因緣不和合自然等種種虗妄情計皆不能及。故云無戲論法。(問。此經亦兼頓圓何故判位唯取終教。答。以此經在般若會之後半接漸入頓。接終入圓。以為法華受記機故)承前開發竟。

二正為策勵三。

一不脩無益。二徒聞無功。三就事策勵。

初。

菩提涅槃尚在遙遠。非汝歷劫辛勤修證。雖復憶持十方如來十二部經清淨妙理。如恒河沙秪益戲論。

上云三緣斷故即菩提心。是悟證非脩證。按終教惟齊信位。去妙覺果猶隔四十五位。(謂住行向加地等也)故云菩提涅槃尚在遙遠。非者反顯詞。汝者面訓語。歷劫者從此向去。更歷多劫。辛勤修證者辛苦勤勞脩治現種習氣。證入賢聖等妙。如前重重遣立以至無戲論法是也。佛意以必得如此聞乃有益。若非如此縱多亦枉。故云雖復憶持云云。憶持者不惟能聞兼復能記。十方如來者不唯一佛所說。亦復能記諸佛所說。十二部經者不惟一經。亦復能記十二部經。清淨妙理者不唯小乘有漏麤顯理趣。亦復能記十二部中大乘無漏清淨微妙理趣。是則所憶所持重重無盡。不啻如恒河中沙矣。雖能如此亦不過徒資談柄。終無實效。故云秪益戲論。古德所謂說丈不及行尺者即此可見。

二徒聞無功。

汝雖談說因緣自然決定明了。人間稱汝多聞第一。以此積劫多聞熏習不能免離摩登伽難。何須待我佛頂神呪。

上說阿難不脩無益。恐未心服還以其事取實。故言汝雖等也。談說因緣自然者現前之事。詞無更義不爽。故云決定明了。人間稱汝多聞者平日之聲。無能勝不可匹。故許名擅第一。佛意以雖能如此非關修證。以此乃是積劫以來多聞熏習力故。如法華中說。佛與阿難同於空王佛所發心。佛常勤精進。阿難常樂多聞等。可證此義。不能免離等者正顯其無功也。何須句何字疑是尚字。不然則義稍不接。講演時隨語變通。亦無不可。

三就事策勵。

摩登伽心淫火頓歇。得阿那含。於我法中成精進林。愛河乾枯令汝解脫。是故阿難。汝雖歷劫憶持如來秘密妙嚴。不如一日修無漏業。遠離世間憎愛二苦。

一蒙呪力婬火頓歇。顯呪力能破障也。不惟淫歇兼得那含。顯呪力能成益也。阿那含小乘三果之名。此云不來。謂超斷見惑八十八使。頓斷欲界九思。再不來欲界生故。從此於佛法中進修無漏。歷斷上思故曰成精進林。林者一望無際。喻登伽此去精進不止於僅證四果已也。愛河乾枯者愛即三界愛也。沒溺眾生猶如瀑河。登伽已斷欲愛如瀑停水存。此去歷斷上二則並水亦枯矣。彼既離於愛纏此即免於鈎牽。故云令汝解脫。是故阿難等。乃承上登伽之事結告阿難。以示策勵之意。言汝雖歷劫以來。憶持十方如來秘密深奧之法。微妙嚴淨之理。不如一日發心進修無漏勝業。即能遠離憎愛二苦。彼登伽者將何從為難哉。又上但云愛此兼云憎者。以憎愛相對有愛必有憎故。憎苦會遇如阿難之與登伽。愛苦別離如登伽之與阿難。故二俱名苦。正為策勵竟。

三取例斥責。

如摩登伽宿為淫女。由神呪力銷其愛欲。法中今名性比丘尼。與羅睺母耶輸陀羅同悟宿因。知歷世因貪愛為苦。一念熏脩無漏善故。或得出纏。或蒙授記。如何自欺尚留觀聽。

如摩登伽者取登伽為例。宿世即為淫女不止今生。顯愛欲之重神呪力能銷除。由於果發顯修證之驗。又銷愛者淫火頓歇。愛河乾枯。即破惡益。法中者於佛法中成精進林。即生善益。名性者得阿那含漸入覺性。即入理益。比丘尼者得入清眾。不受僧遣。即歡喜益。意顯神呪具四悉義故。與猶同也。羅睺母名耶輸陀羅。昔為佛婦。今亦出家為尼。一樣曰同。言性比丘尼亦與耶輸陀羅一樣悟得宿世之因。此分得宿命通也。從前未悟宿因任說貪愛為苦亦不自信。今以悟得乃能知之。歷世因謂無始以來。經歷多世受生死因也。由貪愛而致生死故曰為苦。一念熏脩者謂厭苦生離。頓起勝進之念。熏修上地定也。上地之定能斷上地之惑。故稱無漏善法。或者不定之詞。若得少為足則或得出纏。謂證四果出三界纏。若迴小向大則或蒙授記。謂發大心蒙佛授記。意顯將來未可定耳。夫耶輸久脩也。性尼初學也。以初學而齊久脩佛意惟是讚性尼。非是與耶輸並讚。思之。古德見此處有授記之言遂判此經在法華之後。且欲將或字易為即字。若果依彼則壞佛經矣。如何二句正斥責阿難之語。言女身垢穢非是法器。況性尼宿為淫女尤為下劣。而乃一念熏修將來未可限量。如何汝以堂堂丈夫。赫赫種姓。不務真修實證自欺自誑。尚爾淹留於目之所觀。耳之所聞。一味在文字語言中生知生解。豈下劣女子之不若乎。兼為釋疑竟。

三眾發圓信。

阿難及諸大眾。聞佛示誨疑惑銷除。心悟實相。身意輕安得未曾有。

○重復悲淚頂禮佛足。長跪合掌而白佛言。無上大悲。清淨寶王。善開我心。能以如是種種因緣方便提獎。引諸沈冥出於苦海。

初信悟慶快。阿難大眾總該法會也。聞佛示誨者。既聞圓彰三藏之示復聞頓悟漸修之誨故疑惑銷除。心悟實相者實相即是無戲論法。亦即一心三如來藏。良以空如來藏和合非合。不空如來藏本然非然。空不空如來藏合然俱離。唯是一心離合俱非。超出一切虗妄分別顛倒戲論。故總以實相稱之。是知十番顯見之後。七大周徧之前。雖出實相之名。未是圓滿之號。如勺海示人一滴亦言海也。然實相既即三如來藏。而圓彰之後不即開悟者。皆以滿慈疑妄有因。阿難執真成自。一為事礙。一為理障。尚未自信何由開悟。今以如來示頓悟而銷滿慈之疑。明漸脩而除阿難之惑。舉眾咸聞故得疑惑銷除。從心信悟。身意輕安者。知妄無因不為事礙。則頓覺身輕了真非自。不為理障。則頓覺心安。雖非真悟而斯等圓信亦惟今日始發。故云得未曾有。古德於此即許真悟。愚謂若果真悟。則下之華門無庸更請矣。故知上但隨語生信。而經言悟者。以自是始知自心有如來密因義故。

○重復下悲禮稱謝。信悟既深愈覺佛恩難報。故致悲淚。言重復者對前四番言之。禮足長跪者就此科唯是謝前。望下文亦兼請後。無上大悲者就佛至極之悲。清淨寶王者喻佛真淨之慈。真淨無染故曰清淨。利樂自在故曰寶王。善開我心者善銷微細沈惑。開發本元心地。是稱佛以真淨之慈能與真淨之樂也。能以因緣等者舉事設權。提持獎勸是稱佛以至極之悲能拔至極之苦也。因緣如演若迷頭登伽銷愛耶輸知因等。重疊舉之故云種種。是皆如來觀機逗教因病設方故又以方便稱之。提獎者如狂心即歇歇即菩提。明是向上提持。至歷劫憶持不如一日真修。却又從容獎勸。無非引接沈淪凡夫冥寂二乘出二死之苦海。到二嚴之彼岸。洵哉如來眉毛拖地之恩億劫難酬矣。從滿慈質疑以來。至此說法復為一周名搜細罄圓周。合前周即阿難所請奢摩他也。按常途奢摩他翻為止。以寂靜為義。今經自阿難請定以來。銷倒想除細惑究極而至於離合俱非乃真寂靜也。圓覺疏釋為泯相澄神。葢泯相即同止義。而今經中顯見性示藏心究極而至於無戲論法乃真澄神也。正脈云。全取正因佛性。略兼了因而為奢摩他體。蓋正因佛性即是如來藏體。而阿難等聞法信悟。即略兼了因義也。題中如來密因義統乎此。總結大科開示奢摩成信分竟。

二開示三摩成解分二。

一選根直入。二道場加行。

初三。

一阿難喻屋求門。二佛示二門深入。三會眾承示獲益。

初三。

一領音述責。二說喻申情。三請示佇教。

初。

世尊。我今雖承如是法音。知如來藏妙覺明心徧十方界。含育如來十方國土。清淨寶嚴妙覺王剎。

○如來復責多聞無功不逮脩習。

初承領法音。如是法音通指前來所說。雖承者顯未全領也。雖未全領於中亦有微解。故云知如來藏等。妙覺明心徧十方界。即前說空不空藏後防難生信中義。以前云惟妙覺明圓照法界。由此解得心徧十方。既心徧十方。則化佛化土報佛報土唯心含容。惟心懷育。故云含育如來等。如來指變化身。十方國土指變化土。妙覺王指實報身。所依剎指實報土。身具萬德土聚七珍故以清淨寶嚴稱之。

○如來下述前責斥。前云人間稱汝多聞第一以此積劫多聞熏習不能免離摩登伽難。是責以多聞無功也。又云汝雖歷劫憶持如來秘密妙嚴不如一日脩無漏業。遠離世間憎愛二苦。是責以不逮脩習也。

二說喻申情(纔知心徧微覺有益。復聞勵責依然無憑。欲期真悟故說喻以申情也)。

我今猶如旅泊之人忽蒙天王賜與華屋。雖獲大宅要因門入。

阿難尚在有學故自以旅泊喻之。以旅泊乃未到家鄉者也。佛云菩提涅槃尚在遙遠可證此義。天王者奉天承運為帝為王。如春秋稱周天子為天王。用以喻佛為諸法中王故。賜與華屋者喻示以藏心。以華屋文質交成可喻藏心體用圓融義故。如此之示實出望外。故喻以忽蒙。謂不期而蒙賜也。雖獲大宅要因門入者。喻雖知心徧要假觀門悟入。蓋自知多聞無功。請觀門求悟入勵真修耳。

三請示佇教。

唯願如來不捨大悲示我在會諸蒙暗者捐捨小乘。畢獲如來無餘涅槃本發心路。令有學者從何攝伏疇昔攀緣得陁羅尼入佛知見。

○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在會一心佇佛慈旨。

初請求指示。不得觀門悟入涅槃無路可修。不得大悲接引蒙暗無由得明。故惟願如來不捨大悲。示在會等。且為無學人請。以下有有學對故。蔽於權宗曰蒙。昧於實理曰暗。捐捨句令棄小心。畢獲等令成大志。如來無餘者揀非二乘無餘。以彼唯離分段。此則兼盡變易。而云畢獲者期在畢竟獲得。雖期在畢竟獲得而行遠自邇。故且求本發心路。本謂因地。路指觀門。是知下之耳根圓通即因地發心之巨關也。令有學等次為有學人請。無學已斷見思但須迴心。有學攀緣正熾故問從何攝伏。攝伏云者謂收攝治伏。未起者不令起。已起者速令滅故。攀緣即指六識。然見思二惑雖皆六識為體。而疇昔攀緣似乎別約思分。以思分任運無始與俱故。陁羅尼釋見二卷剖妄出真文中。彼云將欲敷演。此乃請求必得。是知前分三如來藏即正為敷演。下之選根直入乃教以必得也。既得此已。即眾生知見成佛知見。義言入耳。

○作是下禮佛佇教。在會一心。大眾望同也。佇佛慈旨敬候示教也。阿難喻屋求門竟。

二佛示一門深入四。

一分門以定二義。二驗證以釋二疑。三綰巾以示倫次。四冥授以選本根。

初二。

一為機標示。二徵起釋成。

初。

爾時世尊。哀愍會中緣覺聲聞於菩提心未自在者。及為當來佛滅度後末法眾生發菩提心開無上乘妙修行路。

○宣示阿難及諸大眾。汝等決定發菩提心。於佛如來妙三摩提不生疲倦。應當先明發覺初心二決定義。

初經家敘置。會中緣覺聲聞偏指不定性者。以其小習未革大志難定故為世尊哀愍。於菩提心未自在者正見其是不定性也。謂雖已發心遇緣便退。全無自由分故。此敘正為現在。及為下敘兼為當來。佛滅無依已可哀憐。末法根鈍猶堪愍傷。況夫發菩提心難進易退。故聖心亦及之也。無上乘指所趣之果。即上云無餘涅槃。妙修行路指能趣之因。即上云本發心路。又圓通皆為脩路。妙字惟取耳門。以耳根圓通超二十四聖而獨妙故。是路一開涅槃可陟。故云無上乘路也。

○宣示下如來審示。示阿難及大眾。且指現在機言。汝等二字亦兼未來。以上科經家所敘機通現未故。決定發菩提心者。謂誓取菩提不退轉也。三摩不生疲倦者。謂精修耳門無中止也。是知三摩提乃諸定通名。揀以妙字則是阿難所請之三摩耳。又妙字已揀餘門。佛如來三字仍顯但是修路。以耳門三昧為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門故。此方審定因心下乃標示義門。應當先明者不明則錯亂修習終無實果。故儒典云。知所先後則近道矣。發覺初心即是發菩提之初心。以覺字梵言為菩提故。初心不決中途多舛故開二決定義。義言決定者。謂初心依之決定而不可易故。

二徵起釋成二。

一徵起。二釋成。

初。

云何初心二義決定。

云何者徵問義。謂徵問阿難云何初發心人有二種義。應決定依之耶。

二釋成二。

一決定以因同果澄濁頓入涅槃義。二決定從根解結脫纏頓入圓通義。

初二。

一教以以因同果。二示以澄濁入涅。

初(正脈云。以因同果便是第一決定之宗。澄濁入涅便是此宗之趣。宗先趣後故初明宗)三。

一就喻令審因心。二反顯要同果覺。三例明異同二相。

初。

阿難。第一義者汝等若欲捐捨聲聞修菩薩乘入佛知見。應當審觀因地發心與果地覺為同為異。

第一義者句牒所標門。若欲捐捨等定所發心。欲者願樂。即發心義。捐棄也。發心棄捨聲聞脩菩薩乘。即是迴小向大。入佛知見。即是漸臻極果。教以應當審觀者恐因差果謬故。因地心謂因地發行之心。果地覺謂果地取證之覺。因心若同果覺如依金作器。因心若異果覺如蒸砂作飯。為同為異是須審詳觀察。

二反顯要同果覺。

阿難。若於因地以生滅心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滅無有是處。

生滅心指六識心也。為本修因者作本地修因之心。佛乘即果地覺也。乘此成佛度生故云佛乘。其體真常故云不生不滅。無有是處者無有如是之處。用此反顯。正以見欲求佛乘須用不生滅心。乃有是處耳。

三例明異同二相。

以是義故。汝當照明諸器世間可作之法皆從變滅。阿難。汝觀世間可作之法誰為不壞。

○然終不聞爛壞虗空。何以故。空非可作由是始終無壞滅故。

初例明異相。以是義故者。謂以是生滅為因不得佛乘之故。汝當照明者。應當照例發明以辨生滅心與不生滅心也。諸器世間例六處識心。對境斯現。故以可作例之。離境便無故以從滅例之。令觀可作之法誰為不壞者。恐其不信教以自悟。悟得可作之法終竟有壞。便知六處識心生滅無常。決然不可用故。

○然終下例明同相。虗空例根性。根性常住故以不聞爛壞例之。徵意可知。空非可作等例根性不藉緣生。由是從於無始。乃至盡際。其性常住無有生滅。據此則欲取因心捨此無所從矣。教以以因同果竟。

二示以澄濁入涅三。

一結色成根。二漸現濁相。三詳示澄法。

初。

則汝身中堅相為地。潤濕為水。煖觸為火。動搖為風。由此四纏分汝湛圓妙覺明心。為視為聽。為覺為察。

因心既定。進可澄濁。濁不自濁由根而興。故曰則汝身中云云。堅相為地者如骨肉爪齒等。潤濕為水者如涕淚血髓等。暖觸為火者如燥熱溫和等。動搖為風者如氣息運轉等。由此四纏者。謂由此四大和合互相纏結而成身相也。有身相則有根門。有根門則彼此各別。而性亦隨根各用。故曰分汝湛圓妙覺明心。心字即指賴耶。謂真妄和合之體。以未和妄時元自清淨周徧。故曰湛圓。雖已和妄覺明猶自不失。故以妙稱也。為視者眼家見精。為聽者耳家聞精。為覺者鼻舌身三咸稱覺精。以同為合知故。為察者意家知精。今言察者顯是根性照察。揀意識分別知故。後云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即此科義也。

二漸現濁相(結色成根。五陰已具。自後依於五陰漸現五濁之相)二。

一總出濁相。二別示漸現。

初。

從始入終五疊渾濁。

○云何為濁阿難。譬如清水清潔本然。即彼塵土灰砂之倫本質留礙。二體法爾。性不相循。有世間人取彼土塵投於淨水。土失留礙。水亡清潔。容貌汩然。名之為濁。

○汝濁五重亦復如是。

初總標五濁。謂眾生自結色成根已來。從始則空見不分。入終而同異失準。合彼中間共有五疊渾濁之相。此識海所以不澄。而涅槃淨德終無由而證也。

○云何下徵喻濁相。徵義可知。喻中清水喻純真之心。亦即涅槃果體。由來不染故以清潔本然喻之。倫類也。塵土灰砂之倫喻空見及四大四性等類。由來障蔽故以本質留礙喻之。循順也。二體者水與土等。一清一礙故曰性不相循。喻純真之心。與空見等真妄性異也。有世間人喻阿難及生。取土投水喻執妄亂真。既執妄亂真將必以妄為真。以真為妄。故以土失留礙水亡清潔喻之。汩然者混擾不定之相。容貌既爾故曰名之為濁。法中真妄雜亂宛同乎此。故為喻也。

○末二句以法總合可知。

二別示漸現五。

一劫濁。二見濁。三惱濁。四生濁。五命濁。

初。

阿難。汝見虗空徧十方界。空見不分有空無體。有見無覺。相織妄成是第一重名為劫濁。

既已結色成根則有能見所見。能見以眼為首。所見以空為先。故以見空為劫濁體也。見空徧界者。不唯空徧而見亦徧也。空見俱徧故不可分。既不可分。則空即是見見即是空。空即是見則惟有空名而無空體。見即是空則惟有見名而無見覺。相織者有空無體是空織於見。有見無覺是見織於空。妄成者妄成一體眾生不知認為劫初之相。故曰是第一重名為劫濁。餘經劫濁以四濁集聚為體。人壽百歲時乃入。今則以空見相織為體。自結色成根後即入也。又餘經四為能濁。劫為所濁。今則劫為能濁。純真之性為所濁。以認劫亂性如以土投水故也。按後色陰破時即超劫濁。以無色則無空。無空則見無所織。故孤山云此濁依於色陰。

二見濁。

汝身現摶四大為體。見聞覺知壅令留礙。水火風土旋令覺知。相織妄成是第二重名為見濁。

首見虗空。次見自身。故曰汝身現摶四大為體。摶取也。謂現以圓湛妙覺明心。摶取四大而為根身體也。根身既備則分開見聞覺知。和合水火風土。故以四性四大為見濁體也。壅令留礙者。謂四性本自融通。一為四大壅隔遂成留礙。如是不超色聽不出聲等是也。旋令覺知者。謂四大本自無情一為四性旋轉遂成覺知。如水覺有潤。火覺有煖等是也。相織者四性成礙。是性織於大。四大有覺。是大織於性。妄成者虗妄成就。眾生不知。依此立為身見。而為諸見之本。故曰是第二重名為見濁。餘經見濁以五利使為體。蓋見即是濁。今則性大相織為體乃真性之濁耳。按後受陰破時即超見濁。以無受即無摶無摶則性大不織。故孤山云。此濁依於受陰。

三惱濁。

又汝心中憶識誦習性發知見。容現六塵。離塵無相。離覺無性。相織妄成是第三重名煩惱濁。

根有既備。妄想自生。故曰又汝心中憶識誦習。蓋心即六識。憶識誦習指六識中想。憶謂想過去境而生憶念。識謂想現前境而生識取。誦謂想未來境而生誦習。誦習者熟讀不忘而預待之也。性發知見者。謂六識之性發自六根。六根中但言知見者。舉後初攝中間故。容現六塵者。謂六識之容現於六塵。是知六識妄想外托塵現。離塵則無識相。內依根發離覺則無識性。離覺無性則性織於相。離塵無相則相織於性。如是虗妄成就。眾生不知依此起諸煩惱。故曰是第三重名煩惱濁。餘經煩惱濁以五鈍使為體。亦煩惱即濁。今則以性相相織為體。亦真性之濁也。按後想陰破時即超惱濁。以無想則六識無用。惟根與塵不成煩惱。故孤山云。此濁依於想陰。

四生濁。

又汝朝夕生滅不停。知見每欲留於世間。業運每常遷於國土。相織妄成。是第四重名眾生濁。

有識心即墮生滅。故云又汝朝夕生滅不停。仁王經云。一念中有九十剎那。一剎那中有九百生滅。況復從朝至暮念念相續。故曰生滅不停。此即行陰亦名為業。知見指六識妄想顛倒知見。欲留世間者。留戀三界不求出離也。業運謂行陰密移四相迭更。遷於國土者。死此生彼改形易報也。然知見欲留如經之直。業運常遷如緯之橫。經緯相織妄成諸趣。眾生不知認為實有。故曰是第四重名眾生濁。餘經眾生濁但攬見慢果報為體。直約自相渾擾名濁。今則以識行相織為體。渾擾真性名濁也。按後行陰破時即超生濁。以無行則無生滅。無生滅則識想盡而輪轉息矣。故孤山云。此濁依於行陰。

五命濁。

汝等見聞元無異性。眾塵隔越無狀異生。性中相知用中相背。同異失準相織妄成。是第五重名為命濁。

識想行業通依第八。故此科惟依第八體用而為命濁。見聞覺知本一精明。故云元無異性。此言八識體同。眾塵者六種塵相。隔越者隔別違越。如色惟可見。聲唯可聽等。第八識任運不意。對境分照。故云無狀異生。此言八識用異體同故。性中相知謂同一知覺也。用異故彼此互違。謂見非聞等也。用中相背不可言同。性中相知不可言異。故曰同異失準。謂言同言異俱不可以為準也。相織者謂同不可準則體織於用。異不可準則用織於體。妄成者虗妄成立。眾生不知執為命根。故曰是第五重名為命濁。餘經命濁以壽煖息三連持色心為體。亦唯自相渾擾名濁。今則以第八識體用相織為體。亦渾擾真性名濁也。按後識陰破時即超命濁。以無此識不能連持色心命根則斷。故孤山云。此濁依於識陰(此五濁中。古德多取四大六塵等合前灰土以四性六根等合前清水。然六根四性正是帶妄之見。取喻清水似與澄濁之文不合。今疏通以四性六根四大六塵等取喻灰土。却以本元自性取喻清水。是則五重起於淨心。正同清水混以沙土。真既非真。妄亦非妄。正同土失留礙。水亡清潔。目之曰濁不其然乎)漸現濁相竟三詳示澄法二。

一以法直示。二取喻合顯。

初。

阿難。汝今欲令見聞覺知遠契如來常樂我淨。應當先擇死生根本依不生滅。圓湛性成。

○以湛旋其虗妄滅生伏還元覺。得元明覺。無生滅性為因地心。

○然後圓成果地修證。

初定欲示法。汝今欲令等先以定其欲樂。見聞覺知且渾言六根。尚未揀示識與性耳。遠契者懸相契合之義。然見聞覺知因心也。常樂我淨果德也。以因心而遠契果德則是以因同果。前既教之。今復審定。猶云汝今欲樂如此耶。欲樂如此不可不辯。故曰應當先擇死生根本。死生根本乃指六識。以是二根本中妄本。既屬生滅不契果德。故應擇而去之。圓湛性乃指根性。以是二根本中真本。既不生滅即同果覺。應當依而成之。成謂成就因地心也。

○以湛下依法伏成。以湛二字著眼。言六根中性。雖以不生滅圓湛為名。其柰眾生位中猶為帶妄之見。與彼四大六塵諸識等織成濁相。欲取為因云何入手。故曰以湛。湛者不動義。謂直須不動。所謂眼不觀色耳不聽聲等是也。旋轉也。虗妄滅生。即指真見中一分妄見及四大六塵諸識等也。然湛字即是工夫。旋字即是效驗。言果能久湛便可以旋轉其虗妄滅生。下文所謂靜深不動沙土自沈。即喻此耳。伏還元覺者示以旋之分齊。言所謂旋其虗妄滅生者。非即能斷但不過暫伏二障現行。乍還元明覺性。下文所謂清水現前即喻此耳。得元明覺者自是得見元明覺性。所謂依本覺故而有始覺。是為真無生滅遠契佛德。故即教以用為因心。按終教位當信滿。以能雙伏二障現行故也。

○然後句因圓果滿。十住除現。十行伏種。乃至等覺妙覺現種習盡。無妄可斷。無真可證。故曰圓成果地修證。下文所謂去泥純水即喻此耳。

二取喻合顯。

如澄濁水貯於靜器。

○靜深不動沙土自沈。清水現前名為初伏客塵煩惱。

○去泥純水名為永斷根本無明。明相精純一切變現不為煩惱。皆合涅槃清淨妙德。

初喻定欲示法。言阿難欲令見聞覺知遠契常樂我淨。即如有人欲澄濁水也。擇去死生根本依不生滅性成。即如以水離動搖處貯於靜器也。

○靜深下喻依法伏成。言果能以湛自可旋其虗妄滅生。伏還元覺。即如靜深不動沙土自沈。清水現前也。得元明覺為因地心。位當信滿。雙伏二障現行故曰名為初伏客塵煩惱。按初卷顯見不動科中。客塵喻見思煩惱。今乃喻二障現行。以現行不停。如客如塵故也。

○去泥下喻因圓果滿。言既得因心漸次伏除。乃至現種習盡圓滿果地修證。即如去泥純水也。無妄不盡故曰名為永斷根本無明。無真不圓故曰明相精純。倒駕慈航。還度眾生。一切神通變現。如貪瞋癡等不為煩惱。其猶以金作器器器皆金。故云皆合涅槃清淨妙德。總結前來決定以因同果澄濁頓入涅槃義竟。

二決定從根解結脫纏頓入圓通義二。

一教以從根解結。二示以脫纏入圓。

初(正脈云。從根解結便是第二決定之宗。脫纏入圓便是此宗之趣。亦初明宗)三。

一叮欲令以審詳。二反顯要當知處。三正明決定從根。

初。

第二義者。汝等必欲發菩提心於菩薩乘生大勇猛。決定棄捐諸有為相。應當審詳煩惱根本。此無始來。發業潤生誰作誰受。

第二義者句牒所標門。汝等下叮所發心。准前第一義中云捐捨聲聞。此云發菩提心。然捐捨聲聞即是發菩提心。但前云若欲。是方以審定。此云必欲乃重為叮囑。殆恐其發心不真旋發旋悔也。又前云修菩薩乘。此云於菩薩乘生大勇猛。復恐其立志不堅旋修旋退也。又前云入佛知見此云棄捐有為。以欲入佛知佛見須是棄捐有為。故益以決定之言。其諄切叮嚀之意已可見矣。古德云。不是劒客休贈劒。為其無用也。今如來先叮發心。後示解結之方。殊教不浪施耳。應當下令審結處。言欲捐有為須離煩惱。欲離煩惱須絕根本。故教以應當審詳。煩惱即枝末無明。根本即最初生相。最初生相和合於八識之中。結縛於六根之內。能生枝末故以根本稱之。此指枝末無明。若論枝末亦該所知。今對阿難。就其功能顯著且約煩惱言之。從無始來有二功能。一發業。二潤生。發業如因緣中過去無明。現在愛取。潤生如投胎時異見成憎。同想成愛。誰作誰受者正以詰其根本。言此發業潤生二種煩惱。竟是誰之作使。誰所容受。其意皆指六根中性。但不肯明明道破俟其自悟耳。

二反顯要當知處。

阿難。汝修菩提若不審觀煩惱根本。則不能知虗妄根塵何處顛倒。處尚不知云何降伏。取如來位。

○阿難。汝觀世間解結之人不見所結。云何知解。

○不聞虗空被汝隳裂。何以故。空無相形無結解故。

初法說。承上必欲教以審詳者。由汝決定發心為修菩提人也。修菩提人必要斷除煩惱。欲斷煩惱必先究其根本。故示以若不審觀云云。然根塵雖同稱虗妄而顛倒起處在根。佛不明說但教以審觀二處。究從何處起於顛倒。蓋顛倒即是煩惱。何處即是究根。是須審觀乃知。故以若不審觀等而反顯之。又以斷除煩惱。勢如討賊必先擣其窩巢。滅其主使。令其無所依仗。無所留藏。則自殞自散不伏而伏。是須知處乃能。故以處尚不知云何降伏而反顯之。取如來位者。根盡惱除菩提可以立證。亦如寇平疆靜可南面稱孤矣。

○汝觀下舉喻。世間解結之人即喻修菩提人也。修菩提人勢必斷除煩惱。故以解結喻之。不見所結謂不見所結起處。喻處尚不知云何知解。謂不知解裂之法喻云何降伏。

○不聞下引證。上說不見所結云何知解。恐猶未省。故重引虗空無裂之喻以證。虗空喻純真之心。純真之心無可斷除。故以不聞隳裂喻之。何以句徵。空無相形者喻真心離虗妄相。既離虗妄之相自不見有起處。此證不見所結。既不見有起處自應無妄可斷。故以無結可解喻之。此證云何知解。又此喻雖為證前。亦是教以離於生滅。守於真常。若果守於真常則常光現前。根塵識心應時銷落。復有何惱可斷。何根可除哉。

三正明決定從根三。

一略示由根成結。二備顯功德數量。三教以從圓而入。

初。

則汝現前。眼耳鼻舌及與身心。六為賊媒自劫家寶。由此無始眾生世界生纏縛故。於器世間不能超越。

則字緊承上文。謂欲知結處。則六根是也。眼指見性。耳指聞性。乃至心指知性。約現前言顯是帶妄體故。六為賊媒者。不惟勾引外賊亦能作使容受。前云誰作誰受今乃說出也。自劫家寶者作使容受顛倒煩惱。擾心性損法財滅功德故。此且示其為處。下乃顯其為結。由此無始等者謂由此六根中性。從無始來在於眾生世界中也。眾生世界指內四大。以是三世間中情世間故。生纏縛者。謂生生世世攬以為身。執以為我也。器世間指外四大。不能超越者。不惟生生世世不能出離即現前亦為所礙。如見不超色聽不出聲等。此且略言根塵二結。若約反妄歸真微細分之。則六結具足。信乎起結之處惟根中性矣。

二備顯功德數量三。

一徵釋眾生世界。二涉成本所數量。三揀示六根具缺。

初。

阿難。云何名為眾生世界。世為遷流。界為方位。汝今當知。東西南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上下為界。過去未來現在為世。方位有十。流數有三。一切眾生織妄相成。身中貿遷世界相涉。

欲假世界相涉疊成千二之數。故躡前眾生世界。而徵起之。釋中世為遷流者。過現未來遷變流易故。界為方位者。東西南北方所位置故。既釋其義。理應明了。故教以汝今當知。東西南北等。且約外之方位而結以界名。過去未來等。且約外之遷流而結以世名。方位二句結上外世界數。例下內世界數。以外數易見內數難明故先結定外數。至下內數則無勞費詞矣。然世界本屬虗妄由眾生攬以為身。依身相織故曰織妄。謂以世織界以界織世雖虗妄而似實有也。相成者遞互相成。以無世則界無所依。無界則世無由顯故。身中貿遷者本屬外之世界。今則轉入身中界相則貿換不定。如轉左為右轉前為後等。世相則遷流不停。如轉現為過轉未為現等也。世界相涉者。以世涉界則界中攝世。以界涉世則世中攝界。言此以為下文疊數之本耳。

二涉成本所數量二。

一釋明涉法。二疊顯德量。

初(恐疑界數具十。世數唯三。多寡不倫云何相涉。故約減界成四以釋成之)。

而此界性設雖十方。定位可明。世間只目東西南北。上下無位中無定方。四數必明。與世相涉。

界性謂界之體性。設謂立標設向。如人以標表為中時依標周視也。雖者不盡許意。謂十不定十故下約定位可明者言之。謂十方之中。實有定位可以發明者。世間之人只目東西南北。目猶稱說也。上下無位者。指著上下皆是四方之上下。除此別無上下故曰無位。中無定方者。中謂東西南北交接之中。所謂東南西南東北西北是也。合之似有離之實無。故曰無定。末二句乃結示相涉之法。言上說世界相涉者。蓋惟取東西南北。四數必定可發明者。與世數之三遞互相涉耳。

二疊顯德量。

三四四三宛轉十二。流變三疊。一十百千總括始終。六根之中各各功德有千二百。

三四者以四方而涉入三世。則三世中攝四方也。四三者以三世而涉入四方。則四方中攝三世也。宛轉十二者宛轉往復貌。謂三四四三宛轉往復。皆為十二之數此一疊也。流變三疊者依上一疊之數為本。展轉從本流末變少為多成第二疊。以至第三疊也。第一疊成十二。第二疊成百二。第三疊成千二。經文取整略零故云一十百千。一十即是十數。如諺稱十數為一十是也。三疊之法有異舊說。今先以方中攝世起首宛轉以明三疊。謂初以東西南北四方各能攝世。世各有三成十二數。為第一疊。次依十二世各能攝方。方各有十(謂一方之中大相雖四。若微細分之復有上下四隅。如諸經中皆言十方)成百二數。為第二疊。次依百二方各能攝世。世各有十(謂一世之中總相雖三。若微細分之三各有三成九。此為長劫。再加現前一念。名為短劫。長短合而為十。如華嚴經說有十世)成千二數為第三疊。方中攝世起首既爾。世中攝方起首可例而思。必取三疊者。初則方中攝世。次則世中攝方。末復方中攝世。取周而復始之意。恐猶未明繪圖於後。

此圖約方中攝世起首。若約世中攝方起第一疊者第二疊則是以方攝世。變為百二。第三疊則是以世攝方變為千二。增數之法亦准上可繪。總括始終者。謂總括三疊之數從始至終也。六根之中謂六種根性之中。言眾生六種根性各各周徧身心。身心既為世界相織變成千二百分齊而六種根性亦各隨彼身心變成千二百覺知。故云各各功德有千二百。蓋功德即指覺知。謂功能德用也。(問。此與法華六根功德為同為異。答。此約理具。謂性中自有。彼約事造。謂經功感現。彼若不仗經功亦唯理具此若既解根結亦齊事造。是則同中有異。異中有同。不可言同。不可言異。思之)涉成本所數量竟。

三揀示六根具缺二。

一總問克定。二別示具缺。

初。

阿難。汝復於中克定優劣。

克猶能也。言六根中性雖各具千二功德。而迷位中為根所局為境所限不無優劣。汝復於中能評定優與劣乎。如來明知不能故意示問。為下文揀示之端。

二別示具缺六。

一眼根缺劣。二耳根具優。三鼻根缺劣。四舌根具優。五身根缺劣。六意根具優。

初。

如眼觀見後暗前明。前方全明。後方全暗。左右旁觀三分之二。統論所作功德不全。三分言功一分無德。當知眼唯八百功德。

觀見即見性功德。由眾生聚見於眼故曰如眼觀見。前後左右即身之南北東西。此是以世涉方。方顯世隱。故即約前後左右以分德數。前方指正南兼東南西南兩隅言之。後方指正北兼東北西北兩隅言之。前後既各兼兩隅。分齊寬廣應各具四百功德。後暗者後方功德。為根所局暗而不見故。前明者前方功德。因根而通明而能見故。又恐其不知兼於兩隅故各加全字曉之。亦為顯前方功德皆具。後方功德總缺也。左右惟指正東正西。以四隅隨前後說故。分齊既狹應惟各具二百功德。旁觀者以能左顧右盻故也。三分之二者。既前方後方各具四百功德。應各為一分。左古兩方既各具二百功德應合為一分。揀去後方全暗。所餘功德惟三分中之二分。據此則眼家功德尚有缺減故曰統論所作巧德不全。所作者謂所有作用也。三分言功者。謂一千二百功德約三分言之。一分無德應缺四百功德。所謂後方全暗者是也。既缺一分唯餘二分故惟八百功德。所謂前方全明及左右旁觀者是也。

二耳根具優。

如耳周聽十方無遺。動若邇遙靜無邊際。當知耳根圓滿一千二百功德。

周聽即聞性功德。由眾生聚聞於耳故云如耳周聽。謂周圓俱聽也。周圓俱聽故十方無遺。後云十方俱擊鼓十處一時聞。亦約以世涉方方顯世隱論之。動若邇遙者就其聞動之性似有遠近分齊。既以有遠近分齊應惟四百功德。靜無邊際者。就其聞靜之性實無邊涯際畔。既無邊涯際畔應具八百功德。據此則三分言功。(聞動為一分聞靜為二分)無少缺減。故能圓滿一千二百功德。

三鼻根缺劣。

如鼻齅聞通出入息。有出有入而闕中交。驗於鼻根三分闕一。當知鼻惟八百功德。

齅聞即齅性功德。由眾生聚聞於鼻故曰如鼻齅聞。通出入息者。謂性具功德雙通出息與入息也。有出者有通出之用。謂出而送舊。有入者有通入之用。謂入而齅新。新舊皆約香塵言之。然出入既皆有用。應各具四百功德。而缺中交者。中間交接之際出入少停之時作用不顯也。既作用不顯則是中交無用。應缺四百功德。驗於鼻根者。謂澄心考驗鼻根功德。三分缺一者。謂三分言功一分無德。既一分無德惟餘二分。分各四百故惟八百功德。此中論德既約出入中交。應是以方涉世。世顯方隱。三疊中世中攝方起首者意取於此。

四舌根具優。

如舌宣揚盡諸世間出世間智。言有方分理無窮盡。當知舌根圓滿一千二百功德。

宣揚即舌性功德。然舌性功德有二。一嘗味功用則劣。合中知故。二言說功用則勝。詮義理故。今約言說故云如舌宣揚。盡諸世間等者。謂宣揚俗諦則能窮盡世間智慧。宣揚真諦則能窮盡出世智慧。言有方分者。言真言俗各有方向分齊。謂既落言詮則彼此淺深各不同故。理無窮盡者。真諦俗諦二皆無有窮盡。謂果能神會則彼此淺深無能限故。然言有方分應惟具四百功德。理無窮盡應通具八百功德。故曰當知舌根圓滿一千二百功德。按此中曰方曰分。乃方世俱顯。三疊時任攝皆得。

五身根缺劣。

如身覺觸識於違順。合時能覺離中不知。離一合雙驗於身根三分缺一。當知身唯八百功德。

覺觸即身性功德。聚覺於身故曰如身覺觸。識於違順者。謂依於所覺之觸識知違順二境也。合時能覺者。言雖識違順。亦惟諸觸合於身時乃能覺知。離中不知者。謂若諸觸離於身時於中別不覺知。離一合雙者離唯一境。合則雙通。謂雙通兩境也。一境能覺具四百功德。兩境能覺具八百功德。今既離中無知應少四百功德。故曰驗於身根三分缺一。既三分缺一惟餘二分。故曰當知身唯八百功德。然此中既約離時合時為言。亦是世中攝方。

六意根具優。

如意默容十方三世。一切世間出世間法。惟聖與凡無不包容。盡其涯際。當知意根圓滿一千二百功德。

默容即知性功德。聚知於意故云如意默容。謂口不言心自諭也。十方約知性橫徧。三世約知性竪周。即下世出世法等。所依方位及時分也。然此既方而俱顯。疊時亦任攝皆得。世間法總該陰處界等。出世法總該諦緣度等。既各總該故統言一切。惟語詞也。聖該四聖。凡該六凡。合上句則法與人耳。無不包容者性德自爾。若更兼事造。則於上若人若法一一皆能窮其涯量。盡其邊際。是知意根圓照法爾無遺。故能圓滿一千二百功德。備顯功德數量竟。

三教以從圓而入二。

一教以自驗圓根。二示以入一解六。

初。

是難。汝今欲逆生死欲流返窮流根至不生滅。當驗此等六受用根誰合誰離。誰深誰淺。誰為圓通。誰不圓滿。

○若能於此悟圓通根。逆彼無始織妄業流。得循圓通。與不圓根日劫相倍。

初定欲令驗。逆猶返也。生死為欲流之果。欲流為生死之因。言一切眾生皆以六根於欲境流浪。故致六道生死。今如來定其欲逆等者。謂設若汝今欲返生死苦果及欲境流浪苦因又欲返窮能流之根以至不生滅性者。當自沈心考驗。不然則泛濫修習不克速效也。六根以受用稱者以能受用六欲境故。誰合誰離者。令驗六根之中誰為合知。誰為離知。蓋以鼻舌身三合知而難修。根耳意三離知而易入也。誰深誰淺者。令驗離知根中誰為淺顯易明。誰為深隱難知。蓋以眼耳二根淺顯而便用。意根深隱而不便用也。誰為圓通。誰不圓滿者。令驗淺顯根中誰為功具圓通。誰為功缺不滿。蓋以眼根功缺而宜揀。耳根功具而宜取也。於此一一沈驗。庶知所取捨而不至枉施功矣。

○若能下顯圓超勝。謂若能於此六根離知淺顯之中悟得圓通一根。依之修習。逆彼無始以來生死相織之妄輪。起業逐欲之流浪。便得循順圓通契合不生滅性。是彈指超無學。與彼不圓之根枉施功用者較之難易不倫。故云日劫相倍。謂圓根一日之功倍勝於不圓根之一劫也。又倍與背同。謂圓根如一日之速。不圓根如長劫之遲。遲速相背莫可較量。故後文殊揀選而云遲速不同倫焉。

二示以入一解六。

我今備顯六湛圓明本所功德。數量如是隨汝詳擇其可入者。吾當發明令汝增進。

○十方如來於十八界一一修行皆得圓滿無上菩提。於其中間亦無優劣。

○但汝下劣未能於中圓自在慧。故我宣揚令汝但於一門深入。入一無妄。彼六知根一時清淨。

初牒德令其詳擇。備顯者備悉顯示孰圓孰缺也。六即六根。湛圓明指六根中性。由來清淨曰湛。法爾周徧曰圓。本自不昏曰明。前云由此四纏分汝湛圓妙覺明心。為視為聽。為覺為察。故知六根中性即是湛圓明性耳。本所功德謂現前本具。不假修得者也。數量者或千二。或八百。前已揀示分明故但以如是牒之。隨汝詳擇者。佛意以數量既明又令驗知。不須更說。但隨汝意詳擇則是也。可入者密指耳根。以是六根中之離知。離知中之淺顯。淺顯中之圓通根故。吾當發明者。許以既擇定已更為發明其中漸次。漸次既明隨分修習。自可以解結入圓故曰令汝增進。

○十方下示以聖性平等。十方如來指諸佛因地中說。根器超勝。故於十八界中一一可修可成故曰皆得圓滿云云。於其中間者仍指十八界中。既門門可修可成自亦無優之與劣。後文殊偈云。聖性無不通。順逆皆方便。即斯義也。

○但汝下因機教以專修。但汝下劣者抑其不似諸佛根器超勝也。十八界中對機則通。不對則窒。故曰未能於中圓自在慧。自在慧者。如諸如來門門可入是也。故我宣揚者。指前此令驗令擇之語。令驗令擇總為教其專依圓根。故云令汝但於一門深入。言深入者必至六結盡解。故云入一無妄。後文殊偈云。一根既返元。六處成解脫。故曰彼六知根一時清淨。以元依一精明故。教以從根解結竟。

二示以脫纏入圓二。

一阿難躡前請益。二如來開廣發明。

初。

阿難白佛言。世尊。云何逆流深入一門。能令六根一時清淨。

云何者致問之詞。所問之義略為三段。前云若能於此悟圓通根。逆彼無始織妄業流。今問云何逆流。前云故我宣揚。令汝但於一門深入。今問云何深入一門。前云入一無妄彼六知根一時清淨。今問云何能令六根一時清淨。據此則三段皆當有云何二字。今惟冠首者言總意別。蓋由前佛示言界而請益也。

二如來開廣發明四。

一就機勸修。二徵根破迷。三正答所問。四結示利益。

初。

佛告阿難。汝今已得須陀洹果。已滅三界眾生世間見所斷惑。

○然猶未知根中積生無始虗習。彼習要因修所斷得。

○何況此中生住異滅分齊頭數。

初揚其見惑已滅。須陀洹此云預流。謂初見真諦乍預聖流故。亦云入流。金剛般若云。須陀洹名為入流。此是小乘初果。阿難現證齊此。故云已得。三界眾生。泛指界內修學出世人也。修學出世先斷世間之惑。然世間之惑有二。一見惑。謂八十八使我執分別見煩惱也。二思惑。謂八十一品我執俱生思煩惱也。此言見所斷者即是見惑。以是見道位中所斷故。阿難初果位當見道。故云已滅。

○然猶下抑其思惑未斷。根中指現前根中。積生指歷劫以來。無始指最初之際。虗習謂虗妄習氣。即思煩惱也。言此煩惱雖具現前根中。而積生已來乃至無始與俱。二果已去方斷。故云未知。修所斷得者修道位中所斷得也。言要因者正顯不入修道不能斷故。

○何況下況顯從細至麤。此中者仍指根中。生住異滅乃約從細至麤而總言之。意言只此虗妄習氣尚要修斷。何況從細至麤俱有生住異滅四重分齊。而分齊中又有許多微細頭數。若非逆流深入豈能脫纏縛而入圓通。是不可以不知也。按起信論。三細中業相為生。以最初心動故。轉現二相及六麤中智續二相為住。以法執堅住故。執計二相為異。以人我執異故。第五起業為滅。以周盡終極故。第六業繫苦相屬當來果。非惑業攝。分劑者約大段言。即指四相。頭數者約細分言。如一生相中仍復具含重重生住異滅。乃至滅相中亦爾。其頭緒數量雖麻粟未足喻焉。

二徵根破迷。

今汝且觀現前六根為一為六。

○阿難。若言一者耳何不見。目何不聞。頭奚不履。足奚無語。若此六根決定成六。如我今會。與汝宣揚微妙法汝。門之六根誰來領受。阿難言。我用耳聞。佛言。汝耳自聞何關身口。口來問義。身起欽承。

○是故應知非一終六。非六終一。終不汝根元一元六。

初命觀總徵。四相非可遽斷。深入必由一門。故教以且觀六根。蓋欲就六根中選取一門。以為下手處故。問以為一為六者。為欲顯示非一非六令其薦取圓通妙性。

○阿難下一六別破。復有二義。一破一不成。二破六非義。破一中先牒次難。佛意以若言一者則耳可作眼。眼可作耳。故難以耳何不見。目何不聞。若果眼耳互通例知頭可作足。足可作頭。以兩根尚通何況一身。故又難以頭奚不履。足奚無語。然一身尚不互通況復六根各異。是知所謂是一者非也。破六中先牒六問一。次答一難通。牒六問一者。佛意以若此六根決定成六者。應彼此不能相知。故問以今與說法六根誰來領受。答一難通中答以我用耳聞者。單用一根也。佛言汝耳自聞者縱許其單用一根也。單用一根應不通於餘根故。難以何關身口。然現見口來問義身起欽承。明是耳與身口彼此相通餘根例爾。是知所謂決定成六者亦非也。

○是故下總遣妄計。是故應知者謂以是俱非之故。又復應知說非亦不是也。三終字俱作畢竟之詞。意謂若果非一則畢竟是六。故曰非一終六。若果非六則畢竟是一。故曰非六終一。蓋上是以非遣是。此復以是遣非。恐聞以是遣非。仍歸元計。而言元一元六。故末以終不等遣之。謂畢竟不可作如是說也。

三正答所問四。

一立理。二舉喻。二法合。四結答。

初。

阿難。當知是根非一非六。由無始來顛倒淪替。故於圓湛一六義生。

○汝須陀洹。雖得六銷猶未亡一。

初承上立理。言是一是六既不可說。非一非六又不可說者。當知是中各有理路存焉。良以是根未結理絕數量。故曰非一非六。正由非一非六。故我上來不許說是一及與是六。無始約是根已結。背覺合塵故曰顛倒。自是沈淪於色香味觸。更替乎見聞覺知。凡夫位中既攬塵而成六。已入見道即離境而成一。是故於彼圓滿湛然本無一六之性。而有一六之義生焉。然既有一有六。故我上來。亦不許說非一及與非六。

○汝須下指人證有。金剛般若云。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然塵既不緣根無所偶。是曰六銷。言雖得者有未許真銷之意。以未能絕待故。六用暫伏似惟一體。故曰猶未亡一。既未亡一是猶有待。故知所謂六銷者非是真銷。蓋必并一亦亡乃真銷耳。正脈云。不止初果四果亦然。以彼道成盡灰六用。為灰斷涅槃故也。

二舉喻。

如太虗空參合羣器。由器形異名之異空。除器觀空說空為一。

○彼太虗空。云何為汝成同不同。何況更名是一非一。

初正喻前理。太虗空喻圓湛之性。依根緣塵故以參合羣器喻之。器形異喻六塵各別。六塵各別性亦似異。由此凡夫妄執為六故以名之異空喻之。除器觀空喻忘塵觀性。忘塵觀性性乃似一。由此初果妄計為一故以說空為一喻之。

○彼太下就喻遣情。言虗空正除器時並不為汝除器成同。正參器時亦不為汝安器成異。是則除器自除器。安器自安器。而彼虗空云何為汝除器成同。安器成不同(不同即異)也。據此則見同見異已屬妄情。何況更為安立名言而說是一非一。(非一猶云是異)不益見其妄耶。此義宛似前文。終不汝根元一元六之義。故釋為就喻遣情。法中義可以意會。

三法合二。

一總合。二別合。

初。

則汝了知六受用根亦復如是。

了知二字有二釋。一是教誡之語。謂既已說喻。教以了知根性亦同太虗空也。二是召根之言。謂了了常知之體。領納受用之用。義同太虗故云亦復如是。

二別合二。

一合參器成異。二合除器成一。

初六。

一因色成見。二因聲成聞。三因香成齅。四因味成嘗。五因觸成覺。六因法成知。

初。

由明暗等二種相形。於妙圓中粘湛發見。見精映色結色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眼體如葡萄朵。浮根四塵流逸奔色。

明暗者色塵總相。別攝多種故置等言。雖攝多種總則惟二。故仍云二種。相形者互相形顯。如對暗顯明。對明顯暗等。妙圓者妙覺圓明。即指真心。黏猶引也。言真心本湛元無見聞等相。緣以明暗相形遂於妙圓之中引起湛然不動之體。發而為能見之精故。見精映色者。謂能見之精既發。仍復映現乎色。前云如太虗空參合羣器。即喻此耳。結色成根者。既已映現乎色自能結取乎色。因之以成浮勝根也。根元目為等者。目即是名言初成勝義根時元只名為清淨四大。尚無濁染之號。正脈云。目為清淨四大者。明其雖屬四大而其相最為微細。聖目天眼方能見之。凡夫莫覩。非浮根所能比也。因名眼體等者。灌頂云。聖眼可見非無相狀。故表其如葡萄朵。令不見者知其有細色故。顯宗論云。眼根極微居眼星上。體清徹故如秋泉水。浮根四塵者。諸至於浮根成時凡夫共見。四塵濁染則無復清淨名矣。灌頂云。浮勝二根麤細雖殊。皆以能成地水火風所成色香味觸八法為體。今於勝義說能造四大。浮塵說所造四塵者。就名互影耳。愚謂塵者以濁染為義。勝義初結濁染不形。故但言四大。大者以因種得名。浮根既成因種便蘊。如桃杏果若成時。能生因種便蘊蓄於內。故但言四塵耳。流逸奔色者。浮根既成日與色塵相對。遂令見精流蕩縱逸日奔於色。不能超越。自此與耳等諸根永成相背。前云因器形異名之異空。即喻此耳。

二因聲成聞。

由動靜等二種相擊。於妙圓中粘湛發聽。聽精映聲卷聲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耳體如新卷葉。浮根四塵流逸奔聲。

此下五根之文大義與眼根俱同。不須詳釋。唯略明變換字義而已。動靜者聲塵總相。別攝多聲名等。總惟動靜曰二。相擊者互相攻擊。如動來攻靜則靜塵隱。靜來攻動則動塵滅也。卷者收攝義。謂音聲虗散取之唯收攝而已。新卷葉即初出荷葉也。顯宗論云。耳根極微居耳穴內。旋環而住如卷樺皮。

三因香成齅。

由通塞等二種相發。於妙圓中粘湛發齅。齅精映香納香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鼻體如雙垂爪。浮根四塵流逸奔香。

通塞者香塵總相。別攝多香曰等。總惟通塞曰二。相發者互相顯發。如因通顯塞。因塞顯通等。納者吸引義。謂香塵屬氣取之唯吸引而已。雙垂爪即雙爪下垂也。顯宗論云。鼻根極微居鼻頞內。背上面下如雙埀爪。

四因味成嘗。

由恬變等二種相參。於妙圓中黏湛發嘗。嘗精映味絞味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舌體如初偃月。浮根四塵流逸奔味。

恬者靜義。約離時言。變者動義。約合時言。此亦味塵總相。別該多味名等。總惟恬變名二。相參者互相參比。謂比恬知變。比變知恬也。絞者旋卷義。謂味塵無相旋卷方知。故舌根取味唯用旋卷而已。初偃月即初出偃仆之月。如朔後三四日者是也。婆沙論云。舌根極微布在舌上。形如半月。

五因觸成覺。

由離合等二種相摩。於妙圓中黏湛發覺。覺精映觸摶觸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身體如腰鼓顙。浮根四塵流逸奔觸。

離合者觸塵總相。等則該乎別相。二則唯約總言。以此別乃總中之別故。相摩者互相交過。謂離去合來。合去離來。如兩手相摩互交而互過也。摶者領取義。謂觸塵合知無庸外緣。惟有領取而已。腰鼓顙者灌頂云。顙鼓筐也。兩頭圓闊。中央狹少。即今之杖鼓。俱舍論云。身根極微徧住身分。女如鼓顙。男如指鞘。

六因法成知。

由生滅等二種相續。於妙圓中粘湛發知。知精映法攬法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意思如幽室見。浮根四塵流逸奔法。

生滅者法塵總相。等義准前。總唯生滅故言二種。生滅不停故言相續。謂生已復滅滅已又生也。攬者總持義。言法惟影事要須總持。始得緣之耳。意思心根也。依於勝義。今以能依顯於所依。為顯有意思處即勝義根耳。幽室見者。內照法塵如幽暗室中能見相似境故。浮根四塵指肉團心也。狀如蓮華。朝開暮合。不同相宗惟取末那思量為意根故。參器成異竟。

二合除器成一。

阿難。如是六根。由彼覺明。有明明覺失彼精了。粘妄發光。

○是以汝今離暗離明無有見體。離動離靜元無聽質。無通無塞齅性不生。非變非恬嘗無所出。不離不合覺觸本無。無滅無生了知安寄。

初極顯六妄。如是六根仍指六根中性。其性亦由覺上加明展轉成妄。故曰由彼覺明云云。覺明二字先出所依之真。謂本覺妙明也。有明明覺者次明所起之妄。謂妄為明覺也。然此即是無明。晦昧真心故云失彼精了。謂失彼本覺妙明精真了然之體。真妄和合而成賴耶識也。賴耶既已成立。轉生見相二分。見隨相異故云粘妄發先。謂粘染相分中六塵之妄發起見分中六性之光也。據此則有明明覺已是虗妄。況夫失彼精了黏妄發光。猶為妄之極矣。

○是以下正合前喻。言六性既由粘妄發光。不粘則光沈六寂。故云離暗離明無有見體。乃至無滅無生了知安寄。是六性已銷也。六性已銷惟有賴耶獨存。二乘不知認為涅槃。是未能亡一也。前云除器觀空說空為一。即喻此耳。總上法合竟。

四結答。

汝但不循動靜合離恬變通塞生滅明暗如是十二諸有為相。

○隨拔一根脫黏內伏。伏歸元真發本明耀。

○耀性發明。諸餘五粘應拔圓脫。不由前塵所起知見。

初答云何逆流。(準前阿難有三問。一問云何逆流。今世尊以汝但不循等答之)佛意以逆流無別但不循塵則是也。是則汝但不循四字便是圓通下手功夫。與前第一義中以湛二字皆切教耳。動靜等塵不依尋常次序列者。佛意密示耳門先入餘可互解矣。俱稱有為相者。以體是可作之法又能招致生死果故。據此則有為即含生死。循塵便隨欲流。不循即逆。此釋不獨與阿難問處相應。即前佛教自驗圓根科中欲逆生死欲流之語。亦因此益明。

○隨拔下答深入一門。(二問云何深入一門。今世尊以隨拔一根等答之)拔者選取義。佛意以一門非定。但隨自機宜於六根中選取一根可耳。脫粘內伏等乃示以解脫之法。脫黏者脫離粘塵。即入流亡所動靜不生也。內伏者內伏根性。即如是漸增聞所聞盡也。伏歸元真者。伏之又伏並伏亦遣。還歸本元真體。即盡聞不住。覺所覺空。乃至生滅既滅寂滅現前也。發本明耀者。靜極光通。寂照含虗。即圓通極致。獲二勝而發三用也。一門深入之義於此備見。

○耀性下答六根清淨。(三問云何能令六根一時清淨。今世尊。以耀性發明等答之)佛意以欲得諸根圓脫只須耀性發明即現成也。耀性發明句乃重牒上義。謂本體光耀之性既已發明顯現。所謂常光現前是也。後云常光現前。根塵識心應時銷落。此言諸餘五黏應拔圓脫。斷可知矣。五粘者餘五粘塵之根。應拔者應其所拔之一。圓脫者即時圓滿脫落。雖即時圓滿脫落亦非全無。但自後所起知見不由前塵耳。正答所問竟。

四結示利益(即圓通妙用也)三。

一寄根互用。二根塵雙銷。三例顯圓妙。

初二。

一正示。二驗知。

初。

明不循根寄根明發。由是六根互相為用。

承上知見不由塵起。照用唯從性發。故曰明不循根。謂本有之明不更循彼六根。見聞異稱也。寄猶託也。寄根明發者。謂知見起時六根中隨寄一根。六明俱發。所謂不由前塵者以此。由是六根等者。謂由是隨寄一根。六明俱發之故。或用眼作耳。或用耳作眼等。隨用皆得故曰六根互用。此圓通勝妙之用。已略見於此矣。

二驗知。

阿難。汝豈不知。今此會中阿那律陀無目而見。跋難陀龍無耳而聽。殑伽神女非鼻聞香。驕梵鉢提異舌知味。舜若多神無身覺觸。如來光中映令暫現。既為風質其體元無。諸滅盡定得寂聲聞如此會中摩訶迦葉久滅意根。圓明了知不因心念。

重呼阿難者。欲假現會以證互用之實也。汝豈不知者乃返問語。意言其朝夕聚首斷無不知之理故。阿那律陁白飯王子。此翻無貧。以多劫巨富為名。初出家以樂睡[1]彼呵精進失目。後以三昧力故別有天眼。半頭而發故云無目而見。此見不循眼寄頭明發者也。跋難陀此云善歡喜。摩竭陀國龍名。按聾字從龍從耳故知龍非無耳。但不能聞聲如無耳故。或曰用角為聽。此聞不循耳寄角明發者也。殑伽河名。即是恒河。神女為主河之神。如此方洛神湘妃之類。非鼻聞香者不用鼻而聞香。驕梵鉢提此云牛呞。食後虗呞如牛。佛恐世人生謗。敕令久住天上。異舌知味者離於舌而知味。此上二人皆不循本根寄餘明發者也。舜若多此云空。神以空名。即主空神。無身覺觸者。無有身形惟心能覺。此覺不循身寄心明發者也。恐問無身誰知有神。故曰如來光中映令暫現。蓋以空神苦無身形不能為佛作禮。佛慈攝授光映令現。雖光映令現其質如風。暫時即滅。故云既為風質其體元無。後云空行神祇并風神王無色界天同時稽首。皆光映令現也。滅盡定者九次第最後之名。亦名滅受想定。受想二陰俱不行故。又九次第中前八凡位所修。後一聖位所修。此定一成即證涅槃。故曰得寂聲聞。佛弟子中成此甚多。故首置諸言。如此會中等舉一例諸也。摩訶迦葉此云大龜氏。佛弟子中頭陀第一。久滅意根者意根指第七識言。迦葉自得滅盡定時六識不行。第七思量亦盡。故云久滅。圓明了知者。餘之五根根根圓明。皆能了知。初不假於第七心根。及第六念慮。故云不因心念。此知不循意寄五明發者也。然此以上六人。三是業報感現。三是小乘修得。尚能互用如此。況獲真實圓通。寄根明發其互用之妙自應別有不可思議者矣。寄根互用竟。

二根塵雙銷。

阿難。今汝諸根若圓拔已內瑩發光。如是浮塵及器世間諸變化相。如湯消冰。應念化成無上知覺。

選一根而俱該六根。一即一切故曰諸根圓拔。設由塵而至滅結。次第解了名為若圓拔已。內瑩發光者體淨用現也。浮塵即內之根身。器世即外之世界。此二皆屬有為。總歸壞滅。故云諸變化相。然既屬變化則舉體全空。唯是一心。皆由不了唯心執為實有。遂致內外定位情器攸分。今既諸根圓拔一性圓通。內瑩發光。六妄不起。一性圓通而理可融事。故云如湯消冰。六妄不起而全事皆理。故云應念化覺。雖佛所證亦不外此。故又以無上稱之。

三例顯圓妙。

阿難。如彼世人聚見於眼。若令急合暗相現前。六根黯然頭足相類。

○彼人以手循體外繞。彼雖不見頭足一辨知覺是同。緣見因明暗成無見。不明自發則諸暗相永不能昏。

○根塵既銷。云何覺明不成圓妙。

初舉理具似礙。上科情器即該根塵。而言應念化覺。人或疑之故先舉世人為例。世人即指凡夫。聚見於眼者。根身既成結聚見性於眼中也。急合者緊閉貌。不見於明故云暗相現前。此似為根礙矣。由塵暗故自覺六根俱昧。故曰黯然。黯然者全黑貌。頭足相類者。一類無所覺知此似為塵礙也。

○彼人下明無礙為例。彼人者即指合眼之人。手循體繞者。從頭至足順體捫摩也。彼雖不見者。雖字顯非真實不見。但未辨故。頭足一辨者。謂頭與足共辨能摩之手。頭既覺知是手。足亦覺知是手。故云知覺是同。既知覺是同全不藉眼。則根固無礙於性矣。若爾正合眼時何故不見。故曰緣見因明等。謂緣以見明之時因明而發。至於暗相現前似成無見。豈知不明之際見暗之性自發。暗不能昏。則塵又何礙於性哉。是知凡夫理具已自無礙。用此為例。則下之事造圓妙可想見矣。

○根塵下顯事造圓妙。根塵既銷意指圓通聖人。根謂浮塵即前情世間。塵謂外境即前器世間。前云如湯消冰。故云既銷。又云應念化成無上知覺。故曰云何不成圓妙。是知云何者。非問詞乃決詞。言凡夫根塵未銷其性已自無礙。況夫圓通聖人根塵既銷。云何覺明而有不成圓妙之理。此必無也。(正脈云。通前二義論之。前一義為略示因果全功。令懸知究竟極果。後一義為詳示初心方便令切曉下手功夫)總結大科分門以定二義竟。

二驗證以釋二疑二。

一驗釋根性斷滅疑。二證釋別有結元疑。

初二。

一阿難錯解謬難。二如來以事驗釋。

初三。

一難因果相違。二難先後異說。三請大慈開發。

初。

阿難白佛言。世尊。如佛說言。因地覺心欲求常住。要與果位名目相應。

○世尊。如來位中菩提涅槃真如佛性菴摩羅識空如來藏大圓鏡智。是七種名稱謂雖別。清淨圓滿體性堅凝。如金剛王常住不壞。

○若此見聽。離於明暗動靜通塞畢竟無體。猶如念心離於前塵本無所有。

○云何將此畢竟斷滅以為修因。欲獲如來七常住果。

初按定第一義宗。如佛說言者指第一義門中說。彼云。若於因地以生滅心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滅無有是處。是顯因心要與果覺相應。今阿難義取彼說。故云因地覺心云云。因地覺心者。謂因地中發覺初心即前本修因心也。欲求者即前佛乘。常住者即前不生滅義。名目相應者不必名同。但義符彼名即是耳。

○世尊下引顯果名常住。菩提智果。轉煩惱成。即下佛性之號。涅槃斷果離。生死證。即下真如之號。真如者不妄不變即上涅槃之體。佛性者純覺無情。即上菩提之體。蓋上二以出纏為名。此二乃指體為目。菴摩羅識義翻無垢。乃佛性純淨之相。空如來藏意顯離染。乃真如純淨之相。此二又是以相為名。大圓鏡智轉第八識相應心品與無垢識同時而發。普照十方圓現塵剎乃果位之勝用。此一又是以用為名。通收出纏二名。指體二名。顯相二名。召用一名。故曰是七種名。或名菩提。或名涅槃。乃至或名鏡智。故云稱謂雖別。雖別者顯非真別。以同具淨圓堅凝常住義故。清淨圓滿者揀異因位。以凡夫染而不淨。二乘菩薩淨而不圓。唯佛獨淨獨圓。此又以七名中除淨識鏡智。餘皆通於因位故以此揀也。體性堅凝者。堅固凝定即常住不動之義。金剛帝釋之寶其體最堅。稱之為王者以最勝故。用此為喻顯上七名。同一常住不壞惟佛所證也。

○若此下謬解根性斷滅。前云離明離暗無有見體。離動離靜元無聽質等。意明離於所緣唯一精明。以合除器觀空。說空為一之喻。非言其畢竟斷滅。阿難不知而云若此見聽。(舉二性該六性)離於明暗動靜通塞(舉三塵該六塵)畢竟無體。蓋謬解佛語根性為斷滅也。既已謬解仍復謬證。而云猶如念心念心即六識心也。離塵無有是佛破識中義。今根性實不如彼。其宗因不成已自可知。

○云何下難佛自宗相違。斷滅為因欲獲常果。是因地覺心與果位名目全不相應。故難以云何將此畢竟斷滅等也。難因果相違竟。

二難先後異說。

世尊。若離明暗見畢竟空。如無前塵念自性滅。

○進退循環微細推求本無我心及我心所。將誰立因求無上覺。

○如來先說湛精圓常。

○違越誠言終成戲論。云何如來真實語者。

初重牒謬解之義。意謂若果離於明暗等塵見聞等性畢竟空無。如前破識中無有前塵六識念盧自性滅者。仍有大過。敢為世尊言之。

○進退下慮其並因亦無。進退者前思後想。循環者周而復始。微細推求者著意跟尋如來所說義也。我心指識心言。心所指根性言。以根為識所依故。言阿難初以六識為心。三番破奪遂不敢認。及別求真心。佛乃示以見性。今因謬解佛語並見亦不敢認。故曰本無我心及我心所。既二者俱無則法身斷滅。無法可為因心。故曰將誰立因求無上覺。

○如來下迴述顯見之語。先說者即指顯見中說。不動不雜曰湛。超情離見曰精。無礙不分曰圓。不滅不失不還曰常。雖以四義統收要皆取於畢竟不斷義也。

○違越下難佛自語相違。言如來說法素以誠言自許。如金剛般若經云。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本經前文亦云。無上法王是真實語。今觀如來現說離明離暗無有見體。先說湛精圓常畢竟不斷。後先異說豈不違越誠言。違越猶背離也。背離誠言自近矯亂。豈不終成戲論。戲論則誑妄無實。故難以云何如來等也。

三請大慈開發。

惟垂大慈開我蒙悋。

雖則兩陳難問終不敢決定疑佛。故仍求垂慈開發也。蒙謂昧於現說。悋謂執於先聞。取捨未決勢須求開。阿難錯解謬難竟。

二如來以事驗釋三。

一許以除疑。二即事驗證。三結示因果。

初。

佛告阿難。汝學多聞未盡諸漏。心中徒知顛倒所因。真倒現前實未能識。

○恐汝誠心猶未信伏。吾今試將塵俗諸事當除汝疑。

初切責顛倒。汝學多聞者責以專於憶持。以學即篤志研習義也。未盡諸漏者責以緩於修行。四漏中但盡見漏。尚餘三漏故曰未盡。是皆由於修行力緩智斷不猛耳。顛倒即指識心。所因即指根性。言識由根現以根為所依因故。觀上文阿難指根性為心所。是已知此義。但知猶未盡故言徒也。真倒指以根為斷言之。言識心雖稱顛倒不過出入生死。而根性果若斷滅則為永墮佛種。是知執根為斷者正是真倒現前。觀阿難引同識心正見其不自覺知。故責以實未識也。

○恐汝下正許除疑。佛意以責其未識。雖似信伏未必出於誠心。故曰恐汝誠心猶未信伏。若順義迴文。應云恐汝猶未誠心信伏。蓋知其不是心悅誠服也。吾今試將等者仍用方便引發。務令誠服之意。試用也。塵俗諸事即指下擊鐘引夢。以擊鐘引夢皆塵勞中世俗事故。當除汝疑者許以因事必能除疑。而冀其誠心信伏之意。即寓於中矣。

二即事驗證二。

一擊鐘驗常。二引夢驗常。

初三。

一問聞答聞。二問聲答聲。三詳與斥破。

初二。

一三番問答。二雙以審定。

初。

即時如來敕羅睺羅擊鐘一聲問阿難言。汝今聞不。阿難大眾俱言我聞。

○鐘歇無聲佛又問言。汝今聞不。阿難大眾俱言不聞。

○時羅睺羅又擊一聲佛又問言。汝今聞不。阿難大眾又言俱聞。

初問答定有。問以聞不者令其自驗有無。答以我聞者自驗有聞也。

○鐘歇下問答定無。鐘歇非實無聞知其必定錯會。故重為審問。答以不聞者果然錯會也。

○時羅下問答顯違。言果其無聞則聞性斷滅。理實不爾故三為致問。又言俱聞者。明係違前不聞猶不自覺也。

二雙以審定。

佛問阿難。汝云何聞云何不聞。

○阿難大眾俱白佛言。鐘聲若擊則我得聞。擊久聲銷音響雙絕則名無聞。

初雙審。聞性真常不從緣起。恐其不知故雙審也。

○阿難下雙定。鐘聲若擊則我得聞者依然錯會有聲乃有聞也。擊久聲銷則名無聞者依然錯會無聲則無聞也。聲餘曰音。音餘曰響。此且審定。至答聲之後乃為破斥。問聞答聞竟。

二問聲答聲二。

一三番問答。二雙以審定。

初。

如來又敕羅睺擊鐘問阿難言。爾今聲不。阿難大眾俱言有聲。

○少選聲銷佛又問言。爾今聲不。阿難大眾答言無聲。

○有頃羅睺更來撞鐘佛又問言。爾今聲不。阿難大眾俱言有聲。

初問答定有。問以聲不者令其驗聲有無。悟知聞非有無也。俱言有聲者。但知聲有不悟聞非無也。

○少選下問答定無。少選須臾時也。聲銷自是無聲。非是無聞。恐其混亂故重為審問。答言無聲者。但知聲無不悟聞非無也。

○有頃下問答顯亂。有頃頃刻間也。聲銷既惟聲無。非是聞無。更撞亦唯聲有。作是聞有。知其必然混亂故三為致問。俱言有聲者。只知隨口答話。不知醉翁之意不在酒也。

二雙以審定。

佛問阿難。汝云何聲云何無聲。

○阿難大眾俱白佛言。鐘聲若擊則名有聲。擊久聲銷言響雙絕則名無聲。

初雙審。聲是無常。有無從緣。恐其不知故雙審也。

○阿難下雙定。答以擊則名有不擊名無者。亦知聲是無常。有無從緣。惜其於聞性真常不以緣有緣無。終竟不悟也。聞聲答聲竟。

三詳與斥破三。

一責以矯亂。二破其謬說。三總為結斥。

初。

佛語阿難及諸大眾。汝今云何自語矯亂。

○大眾阿難俱時問佛。我今云何名為矯亂。

○佛言。我問汝聞汝則言聞。又問汝聲汝則言聲。唯聞與聲報答無定。如是云何不名矯亂。

初佛責矯亂。云何者怪責之詞。明係聲有聲無而言聞有聞無。不是無知強說。定是知而混說。故責以自語矯亂。

○大眾下眾未心伏。云何者辯正之詞。意言聲有則聞。無則無聞。鐘擊則聲不則無聲。據實而答分明不混。故辨以云何矯亂。

○佛言下佛以義折。佛意以聞有聞無。聲有聲無。理無二是。我前問汝聞有聞無。汝則答我聞有聞無。我又問汝聲有聲無。汝亦答我聲有聲無。唯此聞之有無與聲之有無籠侗報答。兩無定實。如是強混云何不名矯亂。而固辨之耶。

二破其謬說。

阿難。聲銷無響汝說無聞。若實無聞聞性已滅。同於枯木。鐘聲更擊汝云何知。

○知有知無。自是聲塵或無或有。豈彼聞性為汝有無。

○聞實云無。誰知無者。

初據說為破。破意以聲銷無響汝便說為無聞。若實無有聞者則是聞性已滅。同於枯木杳無生性。及乎鐘聲更擊則應不知。汝又云何能知。是汝所謂無聲無聞者謬矣。

○知有下約義申明。申義以汝之聞性。既於聲有之時知有。聲無之時知無。自是聲塵在汝聞性中或無或有。豈彼聞性為汝聲塵為有為無。此約正義論也。

○末二句防其謬辨。(恐謂知有之時於境能別。可說有聞。知無之時於境不別。豈真有聞耶。故此防云)聞實云無誰知無者。云猶是也。謂若聞性實是無者則應並知亦無。以元是一精明故。果其並知亦無又是誰來為知無之者。要知既有知無之者。即有聞無之者。是汝所謂知無之時不許有聞者。特謬辨耳。

三總為結斥。

是故阿難。聲於聞中自有生滅。非為汝聞聲生聲滅令汝聞性為有為無。

○汝尚顛倒惑聲為聞。何怪昏迷以常為斷。

○終不應言。離諸動靜閉塞開通說聞無性。

初牒結正義。上云知有知無自是聲塵或無或有。今云聲於聞中自有生滅。上云豈彼聞性為汝有無。今云非為汝聞聲生聲滅。令汝聞性為有為無。明是牒前所說而結常住之正義也。

○汝尚下深斥昏迷。汝尚顛倒者斥其無正知見。由無正知見故明是聲有聲無。而言聞有聞無。故曰惑聲為聞。既惑聲為聞聲無便謂聞無。何怪乎前之昏昏迷迷以聞性真常謂為畢竟斷滅。猶如念心。此如來深責其顛倒特甚。雖語似不怪正所以深怪之耳。

○終不下極顯性常。動靜聲塵諠寂也。閉塞開通耳根缺具也。言此聞性。不惟離於塵之動靜不可說其無性。即便離於根之閉塞開通亦不可說其無性。故以終不應言等遮之。總結擊鐘驗常竟。

二引夢驗常(因上科根塵雙離理深難信。故此科舉夢中不無驗之。又為假此例出形銷命謝聞性不無義也)三。

一睡夢有聞。二寤覺猶憶。三極顯性常。

初。

如重睡人眠熟牀枕。其家有人於彼睡時搗練舂米。其人夢中聞舂搗聲別作他物。或為擊鼓。或為撞鐘。即於夢中自怪其鐘為木石響。

重睡者揀輕睡。眠熟者揀暫昏。言輕睡之人雖眠熟聞聲必醒。即重睡人若暫昏聞聲亦醒。惟重睡人而又眠熟聞聲不醒方成夢事。故以重熟二字揀之。槌砧打衣曰搗練。杵臼細谷曰舂米。此二皆聒耳聲也。夢中聞聲顯聞性真常。別作他物顯意識昏昧。雖曰昏昧猶是隨念分別。至云或為擊皷或為撞鐘。又屬計度分別。然必帶識言者以識依根現因識之有益顯根之有故。即於夢中等乃展轉計度也。自怪其鐘不言皷者。與下科互出。以夢中昏昧為鐘為皷二一無定故。木響石響元是槌砧杵臼之聲。夢中不能分辨故自怪也。

二寤覺猶憶。

於時忽寤遄知杵音。自告家人。我正夢時惑此舂音將為皷響。

於時忽寤者聒甚自醒也。遄速也。纔寤便了故曰遄知。能搗能舂皆可稱為杵音。自告家人者即說以夢中事也。舂音亦該搗音以二字義同故。惑為皷響不言鐘者。互出如上。又寤後說夢。不能全憶及全同故。必兼寤後言者。以寤後不憶。夢中有聞或可不信。既寤後猶能憶述。益顯夢中有聞為不虗矣。

三極顯性常。

阿難。是人夢中豈憶靜搖開閉通塞。

○其形雖寐聞性不昏。縱汝形銷命光遷謝此性云何為汝銷滅。

初證前可信。靜寂搖動塵也。開閉通塞根也。一往閉即是塞。開即是通。或可閉約病障。塞約物壅。開謂病去。通言物離也。豈憶者言眠熟則根塵俱忘。況夫夢中豈能記憶。既不憶而能聞。則前之所謂根塵雙離而聞性不無者信矣。

○其形下以睡例死。言如我上說人當眠熟之時。其形雖寐而聞性不昏。以此為例則知形銷不銷。命謝不謝。故云縱汝形銷等也。命光即是命根。而言光者以有虗妄明了義故。此性即指聞性。云何為汝等者。乃反顯之詞。正以極顯聞性不為汝之形銷命謝便隨之而俱銷俱滅也。(正脈問云。既此根性動靜無關。生死不礙。如來何言離動離靜元無聽質耶。答云。佛言離塵無聽質者為無聚聞於耳。結滯為根之聽質也。此質若忘則徧周法界之聞性方以全彰。豈令反成斷滅乎。此方明出元無聽質之故。顯其自是阿難謬解。非佛自語相違耳。吳興曰。前阿難通疑六根離塵無體。而如來別顯聞性為常。誠為發起耳根圓通機也)即事驗證竟三結示因果二。

一結示生滅因果。二結示真常因果。

初(聞性真常。人各性具。現見眾生墮於無常。應有因果故此結示)。

以諸眾生從無始來循諸色聲逐念流轉。曾不開悟性淨妙常。不循所常逐諸生滅。由是生生雜染流轉。

從無始來者極言其迷之久也。循諸色聲者見色奔色。聞聲趣聲。六塵中舉二以攝餘故。逐念流轉者。謂既循色聲必逐妄念。(六識也)既逐妄念則生住異滅流轉不停也。正以流轉不停蔽於真常。妄念紛紜違於淨妙。視若永失故曰曾不開悟。性即本元自性。約未結根時言之。塵不能染曰淨。根不能繫曰妙。生不能生滅不能滅曰常。雖三義並稱而唯重常字。下文自見不循所常者。不循所有常性逆流深入也。逐諸生滅者。唯隨六處識心內搖外奔也。此該惑業二道。為生滅之因。由是者承上生滅之因言之。謂由是生滅之因。生生世世在於六道雜染法中輪流轉變無休息也。此屬苦道。為生滅之果。

二結示真常因果。

若棄生滅守於真常。常光現前。根塵識心應時銷落。想相為塵識情為垢。二俱遠離。則汝法眼應時清明。云何不成無上知覺。

若棄生滅者。不逐生滅識心攀緣妄境。守於真常者。唯依真常之性亡塵盡根。前文所謂脫黏內伏是也。常光現前者。從真常之體發圓照之光。明明歷歷不昧不昏。前文所謂伏歸元真發本明耀是也。根塵識心應時銷落者。謂常光既已現前遇事便融。根塵識心俱不可得。前文所謂耀性發明諸根圓拔。一切浮塵及器世間諸變化相如湯銷冰是也。(前不言識者。以識無自體。託根塵現。根塵尚銷不言可知故)想即是識。所緣塵相即是法眼中塵。識即是想。所依情根即是法眼中垢。二俱遠離則垢不能染。塵不能昏。故曰應時清明。法眼者。見道眼也。清明則前途易辨。亦該修道。此為真常之因。云何不成等有二義。一者法眼清明。觸目無非道場。前文所謂應念化成無上知覺是也。二者前途易辨。無上菩提可成。此屬證道。乃為真常之果。然此兩番結示。依生滅則不出輪迴。依真常則能成正覺。其抑揚勸勉之意已自可見。驗釋根性斷滅疑竟。


楞嚴經指掌疏卷五

京都拈華寺賢宗後學達天通理敬述

嗣法門人(興宗祖旺謄清懷仁祖毓較字)

二證釋別有結元疑二。

一阿難別求結元。二如來證無他物。

初三。

一躡前申理。二述迷求元。三作禮佇示。

初。

阿難白佛言。世尊。如來雖說第二義門。今觀世間解結之人。若不知其所結之元。我信是人終不能解。

如來前說第二義門教以從根解結。阿難自覺不知結元故置雖言。謂雖說無益也。今觀世間等正申明無益之理。所結之元指成結之元物。後文云。汝知此巾元止一條是也。言解結之人必知巾是一條。當於結心解即分散。若不知者勢必左右牽掣。徒勞。無功故曰我信是人終不能解。是知所結之元即指真心。然亦不離六根中性。阿難不知將謂別有。故躡前所說義門以申明不知結元之無益也。

二述迷求元。

世尊。我及會中有學聲聞亦復如是。從無始際與諸無明俱滅俱生。雖得如是多聞善根名為出家。猶隔日瘧。

○惟願大慈哀愍淪溺。今日身心云何是結。從何名解。亦令未來苦難眾生得免輪迴不落三有。

初舉類述迷。無學深位不敢謂其不知。故偏舉有學一類。如彼解結之人不知結元。故云亦復如是。從無始際者約今經則妄為明覺。約起信則不覺心起時也。妄為明覺因明立所。業相自是真妄不分生滅與俱。故云與諸無明俱滅俱生。要知真心即是結元。正以無始與無明俱所以迷而不知。既不知真徒聞無益。故曰雖得如是多聞善根。意顯其不能解結修證也。既不能解結修證徒稱剃染。故曰名為出家。以其無出家之實故。瘧瘧疾也。其疾時寒時熱有日一發者。有隔日發者。今阿難自以雖斷見惑。分證我空。而處胎之迷隔陰之昏猶所未免。故以隔日之瘧喻之。

○惟願下求示利後。真心淪於無明。溺於生滅。非大聖真慈無能拔濟。故惟願大慈哀愍。初果已超凡界未及無學。前此後此姑置勿論。故惟求如來約今日之身心言之。言身心現在六根本自無恙。佛前教我從根解結。但不知云何是結。佛其為我言之。再結不自起必有所結之元。又不知元在何處。從何處下手得名為解。佛亦為我言之。此令既行。不惟使現前有學得出淪溺。且將傳示末法永濟苦輪。故云亦令未來等也。苦難眾生即身在輪迴中者。以輪迴不出苦難不能免故。遒教修習出離生死。故云得免輪迴。三有即輪迴之處。輪迴既免。乘願度生。自不墮落於其中也。

三作禮佇示。

作是語已普及大眾五體投地。雨淚翹誠佇佛如來無上開示。

言請雖局有學。意請亦兼法會。故云普及大眾。良以解結修證雖無學深位。乃至圓實菩薩亦所當求也。五體投地者。四支傾布頂禮佛足也。雨淚翹誠者。感愧涕泗聳身互跪也。佇者候望義。無上開示者。以下之所說乃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門故。阿難別求結示竟。

二如來證無他物五。

一本師憐愍安慰。二諸佛現相證示。三阿難未明請益。四如來解釋除疑。五大眾承示開悟。

初。

爾時世尊憐愍阿難及諸會中諸有學者。亦為未來一切眾生。為出世因作將來眼。以閻浮檀紫金光手摩阿難頂。

憐愍阿難及諸有學者。以前阿難請求。偏為有學人故。根結宛然猶自不知。從根即解。馳心別求故世尊憐而愍之。未來眾生即身在輪迴。未離苦難中者。依法解結可以出離生死。故云為出世因。此應阿難得免輪迴之求。遵教修證可以超脫迷途。故云作將來眼。此應阿難不落三有之求。以手摩頂者攝受安慰。亦表下之所說即是最勝頂法。兼應阿難無上開示之請。

二如來現相證示二。

一諸佛現相。二眾生聞證示。

初。

即時十方普佛世界六種震動。微塵如來住世界者。各有寶光從其頂出。其光同時於彼世界來祇陀林。灌如來頂。是諸大眾得未曾有。

十方佛界六種震動者。表此法既行。一切有情六結俱可解故。一一世界各各有佛。統論其數如大地塵。故云微塵如來。現坐道場揀非過未。故云住世界者。各有寶光從其頂出者。表諸根圓拔內瑩發光。又表下之所說即是最勝最妙法故。其光同時於彼來林者。表浮塵器界諸變化相應念化成無上覺故。灌如來頂者。表許為作證。是諸大眾等慶當有巨益。以此瑞非常也。

二眾聞證示。

於是阿難及諸大眾俱聞十方微塵如來異口同音告阿難言。善哉阿難。汝欲識知俱生無明使汝輪轉生死結根。惟汝六根更無他物。汝復欲知無上菩提令汝速證安樂解脫寂靜妙常。亦汝六根更非他物。

得未曾有感佛加被。故阿難大眾俱得遠聞。十方如來異口同音者。顯道同。明可信故。華嚴十方共證。法華諸佛同示。彌陀六方勸信。皆此意耳。獨告阿難者是請主故。善哉者讚美詞。以其所問為解結修證之關鍵故。汝欲識知等證以結惟在根。前阿難問以云何是結則是欲知耳。俱生無明即本經妄為明覺之妄明。無始與俱故云俱生。前云與諸無明俱滅俱生是也。此妄一動。三細六麤展轉生起。故曰使汝輪轉生死。是知俱生無明義當初結。餘之五結依此而生。故名為根。體合於八識之中。用現於六根之內。離根問結總無是處。故云唯汝六根更無他物。此證云何是結義也。汝復欲知等證以解惟從根。前阿難問以從何名解則是復欲知耳。無上菩提不可溺於果覺。且約因心言之。葢以因該果海無妨以無上稱之。是六性之真體同所結之元巾。用為因心解結修證。不歷三祇頓獲二果。故云令汝速證等。安樂即是智果。受用諸法故。解脫即是斷果。遠離眾苦故。此二約修德言。寂靜亦是斷果。謂寂然晏靜體自不動故。妙常亦是智果。謂微妙真常性自無礙故。此二約性德言。然既曰速證似屬修德。必兼性德言者以果徹因源故。又真性既為結元結在即是性在。解雖順性仍不離根。故云亦汝六根更非他物。此證從何名解義也。諸佛現相證示竟。

三阿難未明請益。

阿難雖聞如是法音心猶未明。稽首白佛。云何令我生死輪迴安樂妙常同是六根更非他物。

如是法音指上諸佛所說。雖聞未明者有二義。一疑根塵識三共為一聚。何故結解唯根。二疑結解唯根。根應是元何故取菩提性。至下世尊釋疑處自見。云何令我等正持疑以問也。此中安樂妙常與下科涅槃真淨二果各出者。以理智一如可互攝故。

四如來解釋除疑(謂解釋諸佛所說以除阿難未明之疑)二。

一長行。二偈頌。

初。

佛告阿難。根塵同源。縛脫無二。識性虗妄猶如空華。

○阿難。由塵發知。因根有相。相見無性同如交蘆。是故汝今。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無漏真淨。云何是中更容他物。

初釋何故結解惟根疑。文中縛脫即結解也。佛意所以不取塵者以根塵雖內外有殊。而攝末歸本同出一源。所謂相見皆依自證起故。於是根縛則塵亦成縛。根脫則塵亦隨脫。初無有二。故惟取有情之根不取無情之塵。以有情有知與性為近故。若爾則識亦有情。何不并取。以識乃前塵虗妄相想。猶如空華起滅無從。無可縛亦無可脫。此所以結解唯根也。

○阿難下釋何故結元取性疑。佛意以由塵發知。無塵則知見不有。因根有相無根則塵相元空。是則塵相知見皆無實性。同於交蘆互相依住。(交蘆異卉也。生必二莖相依。單一則不能自立)以是義故唯一自性真知真見獨存。無容更立知見。若於真知真見上立知立見。其猶性覺必明妄為明覺。故曰即無明本。若了真知真見無復更立知見。其猶伏還元覺。得元明覺。故曰斯即涅槃無漏真淨。此所以結元取性也。涅槃斷果總名。無漏真淨斷果別相。無漏即前解脫。修德也。真淨即前寂靜。性德也。不言智果者如上科說。云何句乃結示速證之語。言結元既唯取性。苟得其性則說根已非。云何是中更容他物而為結縛。知此義者。則安樂解脫寂靜妙常可立證矣。

二偈頌二。

一標頌。二正頌。

初。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重宣者長行義未周故。說偈者貫華易憶持故。或為根性稍鈍者設。

正頌分二。

一正頌長行。二結示法妙。

初二。

一頌釋初疑。二頌釋次疑。

初(長行初疑即結解唯根疑也)。

真性有為空。緣生故如幻。無為無起滅。不實如空華。言妄顯諸真。妄真同二妄。

○猶非真非真。云何見所見。中間無實性。是故若交蘆。結解同所因。聖凡無二路。

初超頌識性虗妄。識有二種。一有為。謂凡夫對有起者。二無為。謂二乘對空起者。偈中首二句先頌有為。真性二字總標所依之真。以下有為無為皆依真性起故。對境熾然名有為識。空謂無實也。然既對境熾然而又云空無實者。以是從緣而生如幻法故。灌頂立量云。真性有為是有法。空為宗。因云緣生故。同喻如幻。正脈云。幻法從緣生。幻法空無性。有為從緣生。有為空無性。無為二句次頌無為。強制不動名無為識。無動故無起。以動與起相因故。無起故無滅。以起與滅相待故。無起則無所從來。無滅則無所從去。徹體虗妄故曰不實。不實即空。但遮詮表詮異耳。以喻言之猶如空華。若以三支比量宗因顛倒。灌頂立量云。真性無為是有法。不實為宗。因云無起滅故。同喻如空華。良以空華無起滅。空華無有實。無為亦爾。葢比量標宗出因。經偈依因立宗。義無違也。若不置真性之言。當有何過。以濫彼空宗。又失惟心義故。言妄二句預防疑問。(恐問云。權教小乘率以有為為妄。無為為真。今何并無為亦斥其不實耶。故為此防)按權小言有為為妄。顯諸無為為真。明是待妄立真。既待妄立真真固非真。是則合妄與真同為二妄。如掌珍論云。若有有為法。則有無為法。中論云。若法為待成是法還成待。足證此義。

○猶非下追頌根塵同源。言識固無體宜乎不取。塵能引根現有功用。何亦不取。以根之與塵同依賴耶。即就賴耶論之猶然非真非真。葢上一非字乃總遣之詞。謂總遣真與非真。以是真妄和合。不可言真不可言非真故。既真與非真俱不可言。是賴耶先無定體。況夫見相二分。益無有實。云何而分能見之根所見之塵。據此則根塵互倚中間都無實性。以是義故。我前說以猶若交蘆。既若交蘆則同源無二。故結解同以六根為所依因。而成聖成凡皆依六根而修。順修成聖逆修成凡無二路也。頌釋初疑竟。

二頌釋次疑(長行次疑即結元取性疑也)。

汝觀交中性空有二俱非。迷晦即無明發明便解脫。

汝觀交中性者。教以向根塵相交之中著力參究。畢竟云何是我本元自性清淨心也。適言其空萬有以形。適言其有一亦莫守。故曰空有俱非。空有俱非中道純真。即是本元自性真心。一念纔起便成迷晦。即是無明。長行所謂知見立知即無明本是也。果其一念不生。自然發明便成解脫。長行所謂知見無見斯即涅槃是也。知此義者。則結元唯取真性無庸更疑矣。重頌長行竟。

二結示法妙四。

一趣果妙。二顯理妙。三成行妙。四立教妙。

初。

解結因次第。六解一亦亡。根選擇圓通。入流成正覺。

上科已示結元。今當進示解結。然結則從細至麤如人著衣。解乃從麤向細如人脫衣。故云因次第也。對結之六說元是一。結既不有元復何名。故云六解一亦亡。六解一亡純真斯現。但六根有圓不圓修習日劫相倍。故須於根中揀選。擇得圓通一根依之入流亡所。便可以漸次解結乃至成正覺矣。其所趣之果不亦妙乎。

二顯理妙。

陀那微細識習氣成暴流。真非真恐迷我常不開演。

承上根選擇圓即許其入流成覺者。以根中之性即是陀那識故。陀那即賴耶異名。具云阿陀那此翻執持。有三義。一執持根身令不壞爛。二執持種子令不散失。三執取結生相續。或有翻為無垢識者非今經意。言微細者。非同前六行相麤顯。凡小皆知故。習氣即指無明。無明稱習者無始與俱故。正以無始與俱展轉熏變。生滅不停。漸起諸結。如暴流水故云成也。然成結既由以妄熏真。而解結只須以真熏妄。真妄同在此識。結解易如翻掌。所謂入流成正覺信矣。若爾尋常經中何故不專說耶。良以此識乃真妄和合。若非時而說將恐利根眾生執妄為真而墮增上之慢。鈍根眾生迷真為妄而起絕分之[億-音+(天*天)]。以是之故。我於尋常經中曾不開演。以無益而有損也。今以時節既至應機而說。滅妄復真端在此舉。其所顯之理不益妙乎。

三成行妙。

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不取無非幻。非幻尚不生幻法云何立。是名妙蓮華金剛王寶覺。如幻三摩提。彈指超無學。

承上所謂習氣成暴流者謂以無明熏習力故。於陀那識變起見相二分。同是自心而分能取所取。故曰自心取自心也。既同是自心元無能所。故非幻。變起見相能所角立。故成幻。是知非幻者乃待成幻立名。設若不取則能所泯同自心。失待幻之名故無非幻。無非幻故陀那不生。陀那非幻尚自不生。況夫見相幻法復云何立。如是則真心獨朗是名妙法。依此為因。因該果海故喻以蓮華。葢取其方華即果可比因該果海義故。依此斷惑無惑不斷。故喻以金剛。葢取其擬之即壞。可比無惑不斷義故。依此降魔無魔不摧。故喻之以王。以王能勝怨到處咸服也。依此利生無生不利。故喻之以寶。以寶能濟物有窘皆周也。依此觀法無法不了故名之以覺。以覺即是佛具一切智也。依此而修修即無修。故曰如幻。修既無修動元不動。故無妨以三摩稱之。得此三摩者獲二殊勝。發三妙用。故能彈指修習功超無學。其成行何其妙哉。

四立教妙。

此阿毗達磨。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門。

此指上來所說昔教莫及。故以阿毗達磨稱之。以阿毗達磨翻無比法故。薄伽梵即佛之異號。略翻聖尊。詳具六義。謂自在熾盛端嚴名稱吉祥尊貴。五不翻中多義不翻。十方亦該三世。後揀圓偈云。過去諸如來斯門已成就。現在諸菩薩今各入圓明。未來修學人當依如是法。是知十方薄伽梵同依此教而修。故曰一路。無餘大涅槃。無越此教而證。是名為門。其立教又何其妙哉。如來解釋除疑竟。

五大眾承示開悟。

於是阿難及諸大眾。聞佛如來無上慈誨。祇夜伽陀。雜糅精瑩。妙理清徹。心目開明歎未曾有。

前此阿難及眾雨淚佇示。此之開悟亦然。是知前之雨淚正此之開悟機也。佛指諸佛。如來指本師。證示無他。解釋除疑皆為無上慈誨。祇夜此云應頌。應長行義故。亦云重頌重為鈍根或後來眾故。伽陀此云諷頌。諷功誦德故。亦云直頌徑以偈說故。又名孤起頌不應長行故。祇夜如真性有為空等諸偈。伽陀如解結因次第等諸偈。雜糅約祇夜言。雜謂偈對長行前後交錯。糅謂偈糅長行碎為段章故。精瑩約伽陀言。精謂精純。不雜長行。瑩謂瑩徹。單偈即明透故。雜糅故詮義玄微。精瑩故顯法明朗。故云妙理清徹。長行未悟者因偈而悟。長行已悟者因偈轉增。故曰心目開明。心目即是智慧。依心運用。擇法辨修。有目義故。既已開悟增明不惟兩疑并銷。且喜二果有分。所以自歎其未曾有也。驗證以釋二疑竟。

三綰巾以示倫次。

(上云解結因次第。六解一亦亡。阿難未達故如來以一巾綰成六結示之。令其以綰巾次第。知根中成結次第。既知成結次第。又復因之以示解結次第。其六解一亡之義即在兩楹帶言。故科中惟標示倫次也)。

(○正脈云。前人見其結數偶同於根數。遂謂六結即喻眼耳等六。以致喻中六結實有次第。法中六根本無次第。宛有法喻不齊之過却又不敢歸過於佛。而強教後人不可以喻難法。是何言歟。佛號一切智人。而說法先已帶過其何以折伏魔外。而垂範人天哉。決不然也。葢佛說六結本非喻眼等橫列之六。乃是豎推其由真起妄從細向麤展轉六層而後根相備著。及其反妄歸真從麤向細亦展轉六層而後根相解除。且經中結之次第與解之次第皆叮嚀俱載。但文詞含攝不甚開顯。至後觀音圓通逆次推之。六結宛然。取彼釋此何有法喻不齊之過。智者詳之)三。

一阿難敘聞請益。二如來法喻巧示。三阿難蒙示無疑。

初。

阿難合掌頂禮白佛。我今聞佛無遮大悲。性淨妙常。真實法句。

○心猶未達。六解一亡舒結倫次。唯垂大慈。再愍斯會及與將來。施以法音洗滌沈垢。

初述聞意謝。合掌禮白者謝前請後之儀。為拔結縛之苦。普及現未之眾故云無遮大悲。又無遮有二。一人無遮。不擇勝劣普施上法。此揀非機恐述。二法無遮。不悋祕妙合盤托出。此揀常不開演。大悲心中具此二義。方能流出性淨妙常真實法句。性淨妙常指長行所說。說結元則在纏不染性本自淨。說結解則出纏勝妙常住不壞。乃偏約所詮言之。真實法句指重演偈頌。長行已說偈頌又說。是出自如來真心實心演斯五言有法章句。此偏約能詮言之。要知能詮所詮必不相離。長行偈頌互攝無礙。按此中大悲而云無遮。法句而曰真實。雖不言謝而意已寓之矣。

○心猶下陳闕言請。言如上所聞理雖麤領而義尚闕然。故云心猶未達。未達之義有二。一六解一亡。二舒結倫次。至下如來答處自見。無煩預釋。既未深領豈甘自棄。故求佛垂慈再愍。斯會將來仍前普為現未請也。良以倫次不明則垢結難除。對六立一則更是沈染。故請施法音示以二義而洗滌之。

二如來法喻巧示二。

一巧示成結倫次答六解一亡。二巧示解除方便答舒結倫次。

初二。

一先示成結倫次。二後答六解一亡。

初三。

一從一成六。二同名為結。三倫次不亂。

初二。

一攬几取巾。二綰結問答。

初。

即時如來於師子座整涅槃僧斂僧伽黎攬七寶几。引手於几取劫波羅天所奉華巾。

即時者就於阿難請益之時。顯有求便應故。涅槃僧具云泥縛些那。此翻內衣。唐言裙即下裳也。僧伽黎此翻雜碎衣。即大衣也。坐久披靡故整之斂之。整謂提掩。斂謂收攝。葢將欲攬几取巾恐其有礙也。七寶几即座前案几。體以七寶成故。攬謂取近於身。以便凭藉。引伸也。伸手於几凭之以便取巾綰故。劫波羅或云夜摩。此翻時分。欲界天之第三。寶疊華巾是彼天人之所奉故。佛取此巾以喻純真之性。前文所謂結元是也。

二綰結問答。

於大眾前綰成一結。示阿難言此名何等。阿難大眾俱白佛言。此名為結。

○於是如來綰疊華巾又成一結。重問阿難此名何等。阿難大眾又白佛言。此亦名結。

○如是倫次綰疊華巾總成六結。一一結成皆取手中所成之結持問阿難。此名何等。阿難大眾亦復如是次第詶佛此名為結。

初問答一成。交錯相繫曰綰。示問名何者。教以自說結名以喻滅結也。答以此名為結者。已知有結之名本巾之舒相隱矣。

○於是下問答二成。疊與[疊*毛]同。正脈云。疊華西域之帛。價值無量。今天獻猶為尊貴。觀下文加寶字可知。又成一結示問名何者。令其自說第二結名以喻空結也。答以亦名為結者。已知二次於一兩結之倫次現矣。

○如是下問答六成。如是倫次等者。謂照上第一第二倫次。復綰四結總成六箇結也。一一結成持問名何者。令說三四五六結名。以喻覺根靜動四結。相隣而起耳。次第詶佛此名為結者。已知三四五六法爾之前後具矣。灌頂云。如此一一問名答結是結時元有倫次。足知非喻眼等六相。以彼乃同時生起非先眼後耳等故。從一成六竟。

二同名為結。

佛告阿難。我初綰巾汝名為結。此疊華巾先實一條。第二第三云何汝曹復名為結。

○阿難白佛言。世尊。此寶疊華緝績成巾雖本一體。如我思惟如來一綰得一結名。若百綰成終名百結。何況此巾秪有六結。

○終不至七亦不停五。云何如來秪許初時。第二第三不名為結。

初如來許初難後。初綰名結理在可許。以此巾先實一條。一巾一結正相當故。然一巾既已成結已失巾名。巾既不復名巾。二綰三綰亦應不復名結。故難以第二第三云何汝曹復名為結。曹猶輩也。

○阿難下阿難答百況六。寶疊華或是天上之華。可以紡織故曰緝績成巾。緝績猶紡織也。雖本一體翻佛先實一條之語。葢佛以先實一條所以只許一綰名結。二綰三綰即所不許。阿難以雖是一體不如佛之所說。但如我思惟亦似可採。以如來一綰既許得一結名。例知若百綰成終名百結。何況此巾秪有六結焉得不許耶。

○終不下固諍不許之言。言既僅有六結。是六結已盡巾量。五結巾尚有餘。已盡巾量無容再綰。故終不至七。巾尚有餘。勢必至六。故亦不停五。終不至七。七應不名為結。亦不停五六應還得結名。是則六尚名結云何如來秪許初時。第二第三不名為結。此固我所不知想必有以教之耳。按此中如來故為致難。阿難抗詞以諍。不為無故。準後文耳根圓通所解六重結相。約生起則從細向麤。約還滅則由麤至細。設不說麤相名結。將恐初心者忽於麤而始入無門。設不說細相名結。又恐深修者住於細而終無究竟。故假阿難固諍顯示麤細同名為結。庶使初心從麤而無躐等之弊。深修盡細而無中止之德矣。

三倫次不亂。

佛告阿難。此寶華巾汝知此巾元止一條。我六綰時名有六結。汝審觀察。巾體是同因結有異。

○於意云何。初綰結成名為第一。如是乃至第六結生。吾今欲將第六結名成第一不。

○不也世尊。六結若存。斯第六名終非第一。縱我歷生盡其明辨。如何令是六結亂名。

○佛言如是。六結不同。循顧本因一巾所造。令其雜亂終不能得。

○則汝六根亦復如是。畢竟同中生畢竟異。

初令審同異。結未綰時明明一巾。故許其已知。及乎六綰宛爾成異。故名其有六。一六既定同異攸分。而又教以審觀等者。令知由同成異滅異還同也。

○於意下擬將亂名。於意云何者。欲將第六名一先商之也。初綰名一如是則次綰名二。三綰名三。若超略言之乃至六綰則第六結生。顯倫次一定也。倫次一定而欲將六名一明知不可。乃故意為問令阿難定之耳。一字下文稍未備。若加一得字而問意始現。

○不也下阿難不許。直判不得故以不也答之。六結若存等乃申明其不得之故。縱我歷生等者又決言其不可亂名意也。意謂佛既問我將謂我擅多聞。必能名六為一。殊不知如佛所問縱我以多聞之力。從此更歷多生窮盡智慧之明。口才之辯。亦覺無理可申。如何遽能令是六結亂名。誠不敢以自欺也。

○佛言下如來印定。如是者如汝所說是矣。六結不同者現見彼此各異。雖彼此各異若各是一物或可易彼為此。乃循顧本因一巾所造。既一巾所造。先後次第莫可改移。故欲令其雜亂終不得成。

○則汝下以法結合。雖言六根實指六根中結。所謂動靜根覺空滅也。結未生時畢竟是同。合此巾元止一條。結既生已畢竟是異。合一六不得亂名。然既知由同成異。自信滅異還同。則解結之功又烏可少哉。先示成結倫次竟。

二後答六解一亡。

佛告阿難。汝必嫌此六結不成願樂一成。復云何得。

○阿難言。此結若存是非鋒起。於中自生此結非彼。彼結非此。如來今日若總解除。結若不生則無彼此。尚不名一。六云何成。

○佛言。六解一亡亦復如是。

初就喻設問。嫌六不成者。謂憎嫌六結各異不欲其成。願樂一成者。謂羨慕一巾元同還欲其成。復云何得者。明知須解乃故意設問。令自薦法中意故。

○阿難下依問裁答。此結若存謂不知求解也。不知求解而欲六結亂名眾所不許。故曰是非鋒起。謂說是說非之機已動。如兩軍未交鋒鋩先起也。鋒鋩既起兩軍自交故曰於中自生等。謂於六結之中自生彼此相非之辯故。總解除者謂由六至一次第解盡也。解盡不生還復元巾故云則無彼此。無彼此故絕諸對待。說一亦是強名故曰尚不名一。以一名乃待六立故。六云何成者。謂一尚不立何況於六。自然不得成矣。

○佛言下指法結合。葢阿難前此喻屋求門。是嫌此六結不成願樂一成也。不知從根解結。凡小各住自位。是此結若存彼此相非也。如來六結盡解純真絕待是總以解除。尚不名一也。如來欲令阿難同佛解盡。故指彼所問六解一亡而結合之。言六解一亡者。非並真體俱失但不立乎相待之名而已。巧示成結倫次答六解一亡竟。

二巧示解除方便答舒結倫次二。

一先示解除方便。二後答舒結倫次。

初二。

一舉法發起。二就喻指示。

初二。

一細相三結。二麤相三結。

初。

由汝無始心性狂亂知見妄發。

欲示解方先出結由。故云由汝無始等也。心性指所依真體。以是結之元故。一念妄動曰狂。即初起無明義當滅結。以是解盡相故。真妄和合曰亂。即次成業相義當空結。以轉現未分故。知見妄發者。能見所見虗妄發起即轉現二相。義當覺結。以覺有能所相故。

二麤相三結。

發妄不息勞見發塵。

○如勞目睛則有狂華。於湛精明無因亂起。

○一切世間山河大地生死涅槃皆即狂勞顛倒華相。

初法說。發妄不息者。謂依於能覺所覺發起虗妄分別。相續無間即智續二相。仍屬覺結。但行相稍顯著耳。既已顯著必至勞亂見分。結色成根即執取相。義當根結。根相始著故。根相既著計名起業故發塵勞。有世間業繫苦相。義當動靜二結。以有世間即有動靜明暗等諸塵相故。

○如勞下喻明。勞目指帶勞浮根。喻帶妄結根之見以妄即見之勞故。湛精明指根中之性。喻清淨本心。葢喻中勞雖在根而華起却翳於見性。法中妄雖在見而塵起却障乎淨心。佛意要以狂華無因喻明塵結是妄。知妄不循便是初心入手解結處也。

○一切下法合。一切世間總該三世間也。山河大地別指器界。生死別指有情。涅槃別指正覺。均為塵結。咸同華相。近依智續勞見顛倒(無中見有。執取計名起業是也)發起。遠依無明不覺業轉現生。故云皆即狂勞等也。(問。佛舉細相反略。麤相却詳者其意何居。答。初心入手。雖麤難知。故以法喻詳明。至麤相既解便入深修。前途分齊自能比量而知。無庸詳辨)舉法發起竟。

二就喻指示二。

一左右不解。二中心乃解。

初。

阿難言。此勞同結云何解除。

○如來以手將所結巾偏掣其左。問阿難言如是解不。不也世尊。旋復以手偏牽右邊。又問阿難如是解不。不也世尊。

初進問解方。此勞同結者應云此則從狂至勞。及與塵相同名為結。但譯語傷略以義會之可耳。既同為結應須解除。但不知解除之方。故問以云何。

○如來下顯偏不能。將所結巾偏掣其左者。喻凡夫迷性為有偏住有為。偏住有為明知不能解除。乃故就喻問。阿難於喻中已知直以不也答之。旋遂也。遂復以手偏牽右邊者。喻二乘執性為無偏住無為也。問答準上可知。

二中心乃解。

佛告阿難。吾今以手左右各牽竟不能解。汝設方便云何解成。

○阿難白佛言。世尊。當於結心解即分散。

○佛告阿難。如是如是。若欲除結當於結心。

初教以另設方便。偏住有為既在動而終不能靜。偏住無為雖離動而亦非真離。是則後結尚不能解何況於前。故就喻示以左右各牽竟不能解。汝設二句法中正教以離却二邊另尋方便。必云何解乃得成。

○阿難下。答以當於結心。結心者元巾首露之處。喻自性現前處也。自性現前首在於境。但為動塵所障。故須入流亡所則動結解而靜性現矣。解即分散者。不惟動結若如此從中解去。則靜等五結亦與之俱散。佛令自說良有以焉。

○佛告下印定令其自悟。如是如是者重言深許之也。既已深許而又重印其說者。顯離此別無方便令即喻以悟法中義故。先示解除方便竟。

二後答舒結倫次四。

一示法可信。二明結須解。三就喻辯定。四以法結合。

初。

阿難。我說佛法從因緣生。非取世間和合麤相。

○如來發明世出世法。知其本因隨所緣出。如是乃至恒沙界外一滴之雨亦知頭數。現前種種松直棘曲鵠白烏玄皆了元由。

初防承前疑聞。(恐承前疑云。自指見是心已來。屢破因緣。今聞解結之喻似乎佛法亦從緣生。前後相背云何會通。故為此防)佛意以我今所說成佛之法固亦從緣而生。葢即以清淨本心為因。解結修證為緣。妙合中道是真因緣。至若世間和合麤相。如輪繩水土因緣和合而成瓦器。精血業識因緣和合而成眾生。凡夫取以為有。二乘取以為空。妄計非真是曰麤相。類此宜破。今非彼也。

○如來下顯佛語無妄。世間法六凡染法界。出世法四聖淨法界。世間法以業識中本具染法種子為因。宿世所造善惡不動等業為緣。出世法以自性中本具淨法種子為因。宿世所修諦緣六度等行為緣。凡小不知。縱有發明皆屬妄計。無可憑據。如來凡有發明真能知其本因。又能知其隨所緣出。理在可信矣。不惟依正二報中之麤相。如是乃至恒沙界外一滴一滴之雨亦能知其頭數。至於現前法中種種差別。如松生便直。棘生便曲。鵠生便白。烏生便[1]元。亦皆了其元由。以各有因緣故也。據此則依正二報中最微細者尚能審知諦說。況夫今說佛法因緣豈不益可信哉。

二明結須解。

是故阿難隨汝心中選擇六根。根結若除塵相自滅。諸妄銷亡不真何待。

承上以是佛言可信之故。則根結須解。但六根各當其機。今即隨汝心中選擇六根。自覺何根可入即便依修可也。果其依修根中之六結自除。根結若除則動靜二塵再不復生。根覺空滅諸妄永以銷亡。此若不真更何所待。有志復真者其勿忽諸。

三就喻辨定。

阿難。吾今問汝。此劫波羅巾六結現前。同時解縈得同除不。

○不也世尊。是結本以次第綰生。今日當須次第而解。

○六結同體。結不同時。則解結時云何同除。

初故問同解。首舉劫波羅巾者顯其元止一條。喻清淨本心。次舉六結現前者顯其業已成六。喻妄相已定。縈繫縛也。六結繫縛明知不能頓解。乃故問同時得不。令其自詳以知法中義耳。

○不也下判其不能。阿難於喻中已知故直以不也判之。既已判定不也仍須申明其故。故曰本以次第綰生應當次第而解。

○六結下應問結答。言設欲同時解者須六結各是一物。或成結元是同時庶乎可耳。其奈六結同體而成結又不同時。則解結之時云何便能同除。決不然也。

四以法結合。

佛言。六根解除亦復如是。

○此根初解先得人空。空性圓明成法解脫。解脫法已俱空不生。

○是名菩薩從三摩地得無生忍。

初總合。由阿難於喻中已知故先為總合。令以得其要故。言六根中隨拔一根。解除六結。亦復如彼解結還巾是也。

○此根下別合。既已總合。復恐其迷於分齊故次為別合。令以得其詳故。於中復三。初先解麤結。按後圓通文云。初於聞中入流亡所。即解動結。所入既寂動靜不生即解靜結。如是漸增聞所聞盡即解根結。今云此根初解者。謂依此根性初解動結靜結及根結也。塵亡根盡人無所依故曰先得人空。空性下次解細結中覺空二結。按後圓通文云。盡聞不住覺所覺空即解覺結。空覺極圓空所空滅即解空結。今云空性圓明者。即後圓通中覺所覺空空所空滅義也。謂必至覺所覺空空性始圓。空所空滅空性始明。以對上但得人空為偏空為昧空故。既圓且明不惑於法故云成法解脫。解脫二句方解細結中最後滅結。按後圓通文云。生滅既滅寂滅現前即解滅結。今云解脫法已俱空不生者。即後圓通中生滅既滅寂滅現前義也。謂既成法脫法不能縛。名為解脫法已。至此則人法雙空。故云俱空。然此俱空猶屬待立。依然生滅。若知有既不存空亦不立。則是俱空不生所謂生滅既滅是也。如是則六結圓銷。真如孤朗。正是圓通中寂滅現前境矣。

○是名下結證。良以捨此而修餘門非真三摩地。未到俱空不生非真無生忍。故曰是名菩薩等也。(准古德判此處位屬十信。今細詳其義似唯齊於第三漸次。如彼文云。塵既不緣根無所偶。反流全一六用不行。即此根初解先得人空也。次云十方國土皎然清淨。譬如琉璃內懸明月。身心妙圓得大安隱。即空性圓明成法解脫也。又云一切如來密圓淨妙皆現其中。即解脫法已俱空不生也。況彼結云是人即獲無生法忍。宛同今之結證。以此對彼分齊正等。是知此中得人空成法脫得無忍但是悟證。非是修證。理論實能徹於妙覺。事說尚不及於乾慧。若能從是漸修乃可安立聖位。以悟為修恐增上慢。故因古略為辨析)如來法喻巧示竟。

三阿難蒙示無疑。

阿難及諸大眾蒙佛開示慧覺圓通得無疑惑。

蒙示者蒙佛開導指示。六解一亡及舒結倫次義也。慧覺圓通者。以聽聞慧。覺得六根中性本自圓通。如寶華巾元止一條也。法喻巧示。諦解分明。故曰得無疑惑。綰巾以示倫次竟。

四冥授以選本根二。

一阿難請示本根。二如來冥授耳門。

初三。

一述益申疑。二慶遇恐錯。三三業誠請。

初。

一時合掌頂禮雙足。而白佛言。我等今日身心皎然快得無礙。

○雖復悟知一六亡義然猶未達圓通本根。

初禮謝述益。一時者會眾同一時也。合掌者秉其心。禮足者敬之至。葢以其慧覺圓通而謝佛開示也。內不執我故身心皎然。皎然者清淨皎潔離煩惱障故。外不執法故快得無礙。無礙者解脫法縛。離所知障故。此亦由於慧覺圓通暫得如是耳。

○雖復下因悟申疑。前阿難答佛有云。此結若存是非鋒起。乃至云。若總解除則無彼此。尚不名一六云何成。是彼已能悟知一六俱亡義也。既能悟知而云雖復者。顯未達圓通本根雖知無益故。言本根者有二釋。一約世間。二約機宜。約世間者以十方世界修習圓通各有其根。今指娑婆本根如後文殊揀選偈云。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欲取三摩提。實以聞中入。是知耳根圓通獨為娑婆本根。約機宜者。以一切眾生機宜不同。隨機修證各據一根。今指阿難本根如佛勅文殊云。我今欲令阿難開悟二十五行誰當其根。文殊揀選云。願加被未來。於此門無惑。方便易成就。堪以教阿難。是知耳根圓通又為阿難本根。前如來有云。我今備顯六湛圓明本所功德。數量如是。隨汝詳擇其可入者吾當發明令汝增進。今以自覺無智不能辨識。故曰然猶未達。

二慶遇恐錯。

世尊。我輩飄零積劫孤露。何心何慮預佛天倫。如失乳兒忽遇慈母。

○若復因此際會道成。所得密言還同本悟。則與未聞無有差別。

初傷昔慶遇。我輩飄零者自傷往昔飄蕩生死零落諸趣也。零落諸趣不得聖眷濟拔曰孤。飄蕩生死無有涅槃依歸曰露。言積劫者極顯其孤露之久。孤露之久不至永沈惡道則幸甚矣。何能尚有心思何能尚有智慮敢希預佛天倫。則今之預佛天倫者誠望外也。望外之慶無可為喻。故云如失乳兒忽遇慈母。其意以失乳將死喻昔在飄零。慧命懸危遇母還生。喻今預天倫蒙化再甦。其望外之慶已自可見。阿難與佛自稱天倫者。正脈云。父子兄弟。以天合者為天倫。君臣朋友。以義合者為人倫。

○若復下感今恐錯。言預佛天倫固為望外之慶。若復因此者番際會道果得成誠為不負所遇矣。設於今日所得密言全無新證。還同本以文字會悟則與未聞無有差別。恐錯過此機再會不知為何如耳。

三三業誠請。

唯垂大悲惠我秘嚴。成就如來最後開示。作是語已五體投地。退藏密機冀佛冥授。

此機錯過仍前飄零。故惟願如來乘大悲心也。欲截飄零須假秘嚴。故並求慈惠。秘嚴二字密指耳門。以是秘密深奧微妙嚴淨法故。成就如來等者。其意以果其惠我不惟現會受益亦能成就如來為最後際眾生而作開示。譬之慈父。本為現前子孫製作家訓。及其傳之後世雖遠裔殘枝尚如面命。是不期成就後世而自然成就也。此上皆屬口請。作是語已五體投地者。俯伏虔誠以身業請故。密機者祕密之機唯佛能知。非機不授。阿難微諭其旨。不敢當場洩露惟是避而復位。隱而不發故曰退藏密機。冀望也。望佛不須顯說恐障悟門。但令二十五聖各陳悟由。則聽者自能默契是曰冥授。此意請也。阿難請示本根竟。

二如來冥授耳門三。

一佛問眾聖。二眾說本因。三文殊揀選。

初。

爾時世尊。普告眾中諸大菩薩及諸漏盡大阿羅漢。

○汝等菩薩及阿羅漢。生我法中得成無學。

○吾今問汝最初發心悟十八界誰為圓通。從何方便入三摩地。

初標所告眾。按後文佛言彼等修行實無優劣。是知此中諸聖名位大小法門偏圓皆同一味圓實。正脈灌頂咸同此說。

○汝等下按定現果。菩薩大乘分果。羅漢小乘滿果。生我二句有分不分。分則生我法中指菩薩說。以彼乃從佛口生。從法化生。得佛法分故。得成無學指羅漢言。以彼乃小乘法中真窮惑盡故。若不分者二句亦可通指。以菩薩雖屬分果。例觀音普賢等亦皆帶果行因。羅漢雖屬小乘。例滿慈陳那等亦皆內祕外現。或分不分本迹無礙。

○吾今下詢其初因。吾今問汝句意有兩向。一問圓通。二問方便。問圓通中佛意以聖性互通十八界中門門可入。但圓與不圓日劫相倍。吾今問汝當最初發心悟得十八界中誰為圓通法門耶。問方便中佛意以圓通法門非可遽修。必有方便。吾今問汝最初從何方便入三摩地耶。依正脈問含二意。一顯二十五門徧該諸法門門可入。非謂聖性惟通一門。二取諸聖各門。並皆親修實證。非空談無驗之法。今疏亦二意。一證佛說無虗。謂前文佛說四科七大皆如來藏。阿難雖隨語生信終非現量。今問諸聖令其各陳悟處。則皆如來藏不待辨而明矣。二順阿難所請。謂上文阿難意請。退藏密機冀佛冥授。設佛直言顯示反障悟門。今問諸聖令其各陳悟處。則觸類旁通當自有神會者矣。

二眾說本因二。

一諸聖略說。二觀音廣陳。

初(灌頂云。以其不當此方根性不欲行人亂修故但略說。均是入圓方便擴人圓融見解何礙眾陳)四。

一六塵圓通。二五根圓通。三六識圓通。四七大圓通。

初(正脈云。相宗謂塵是賴耶相分。斯經謂是如來藏心。行人能於一塵發悟則塵塵皆圓通矣)六。

一陳那聲塵。二優波色塵。三香嚴香塵。四藥王味塵。五跋陀觸塵。六迦葉法塵。

初(六塵以色為首。今先聲。塵者以陳那年臘俱高。佛初度先稱解故。又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故)三。

一作禮陳白。二歷述二證。三結答圓通。

初。

憍陳那五比丘。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

憍陳那此云火器。姓也。以事火命族。名阿若多此翻最初解。或云已知。詳見初卷顯見不動科中。五比丘者。佛初棄國入山修道。父王淨飯乃命五人伴修。一阿濕婆此云馬師。二跋提此云賢。三摩訶男拘力。此是本族三人。又舅氏二人一憍陳那。二十力迦葉。後以不耐苦行自奔鹿苑。各修異道。佛成道三七日後前往度之。陳那先解為五人首。今舉首標總故云憍陳那五比丘。座起意敬。禮足身敬。白佛口敬。世尊詢問。理應肅儀也。

二歷述二證。

我在鹿苑及與鷄園。觀見如來最初成道。於佛音聲悟明四諦。

○佛問比丘我初稱解。如來印我名阿若多。妙音密圓。我於音聲得阿羅漢。

初述悟證。鹿苑鷄園皆古王養畜之地。鹿苑亦名仙苑。五仙居修處也。鷄園亦名鷄林。灌頂云。昔有野火燒林。雉鷄入水漬羽以救其焚。故名。按諸經論皆言憍陳那等在鹿苑聞四諦法成阿羅漢。今云及與鷄園者。或五人根有利鈍聞法同在鹿苑。悟證有在鷄園者故。去佛成道不遠故無妨說觀見初成。於佛音聲者。謂三轉四諦法輪聲也。悟明四諦者。悟得苦是逼迫性。集是招感性。道是可修性。滅是可證性故。乘悟併銷見思雖道符四果未涉事修故判悟證。

○佛問下述修證。佛問比丘者詢其所解。我初稱解者述其所悟。所悟審實故蒙佛印。阿若多名已於上釋。妙音密圓者。進觀聲性從緣緣滅聲銷。銷無所銷融歸藏性。自是悟得藏性真心本具微妙之聲。收來則密。放去即圓。乘此妙悟歷事造修。永斷見思實證四果。故曰我於音聲得阿羅漢。此約現前修證言之。然所悟既深前途不止此耳。

三結答圓通。

佛問圓通。如我所證音聲為上。

陳那意以佛問圓通餘門非我所知。若如我所證者惟以音聲為上。正脈云。音聲為上者。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是音聞皆為教體。今陳那於音聲得力也。陳那聲塵竟。

二優波色塵三。

一作禮陳白。二歷述二證。三結答圓通。

初。

優波泥沙陀。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

優波泥沙陀或云鄔波泥沙曇。此翻近少。謂諦觀微塵近於虗空。餘有少分色性析則成無。以此心開故名也。詳於敘分中釋。

二歷述二證。

我亦觀佛最初成道。觀不淨相生大厭離。悟諸色性以從不淨。白骨微塵歸於虗空。空色二無成無學道。

○如來印我名泥沙陀。塵色既盡妙色密圓。我從色相得阿羅漢。

初述悟證。自述遇佛之時同於陳那。故云我亦觀佛最初成道。觀不淨相者五停心中不淨觀也。以其初見佛時性多貪欲。佛令觀身不淨。始而於男女身分生大厭離。究極而至於悟諸色性終歸於盡。此約大略言之。若詳明其法應俱九想。一肨脹想。二青瘀想。三壞想。四血塗想。五膿爛想。六蟲噉想。七分散想。八白骨想。九燒想。九中前七皆屬不淨之相初起觀之。故云以從不淨。所謂生大厭離者由觀此故。後二想末後觀之。故云白骨微塵。葢微塵即是燒想。謂燒已成灰析為微塵故。微塵近於虗空進析成無。故云歸於虗空。所謂悟諸色性者由觀此故。空色二無者。又觀此空待色而立。色既不有空復何存。由此空之與色二者俱無。體達我我所空故云成無學道。然亦惟是悟證非修得也。

○如來下述修證。印以泥沙陀名者。以其觀塵性空而得道故。塵色既盡乃牒上空色二無。以空色皆名塵色。二無即是既盡故。妙色密圓者。盡無所盡融歸藏性。自是悟得藏性真心本具微妙之色。清淨本然曰密。周徧法界曰圓也。乘此妙悟歷事造修。見思二惑先已永斷。故云我從色相得阿羅漢。此亦且約現證言之。

三結答圓通。

佛問圓通。如我所證色因為上。

首句牒問。如我下述答。色因者色塵為二證之因自覺得力於此故為上也。優波色塵竟。

三香嚴香塵三。

一作禮陳白。二歷述二證。三結答圓通。

初。

香嚴童子。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

由悟香塵嚴淨心地故以香嚴為號。下云由是意銷發明無漏是也。童子者不取稚齒。以其不壞童真堪進道故。餘可知。

二歷述二證二。

一述悟證。二述修證。

初。

我聞如來教我諦觀諸有為相。我時辭佛晏晦清齋。

○見諸比丘燒沈水香。香氣寂然來入鼻中。我觀此氣非木非空。非煙非火。去無所著來無所從。

○由是意銷發明無漏。

初蒙教退修。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非諦觀不能體悟。故如來教以諦觀。辭佛者承教退修也。退修須避諠韜光。故曰晏晦。晏者晏靜。即避諠義。晦者晦迹。即韜光義。清齋者清淨齋室。即退修之處。不云室而云齋者齋之為言齊也。意取其清淨嚴潔可以齊思慮修觀行故。今人名晏居之室為齋者以此。

○見諸下遇境成觀。比丘燒香者以香塵為佛事故。梵語阿伽嚧此翻沈香。灌頂云。有等香樹。斫著地久。外朽心堅置水則沈。名曰沈水。華嚴云阿耨達池邊出沈香名蓮華藏。若燒一丸普熏閻浮。據此則鼻不蒙煙可知。香氣寂然者無形無聲。既無形無聲而言來入者。但鼻中覺有香氣。非比常香必蒙煙也。我觀此氣者以香氣為觀境。欲假一相以通一切有為相故。非木者徒木不遠達故。非空者香氣不常生故。非煙者寂然無形聲故。非火者餘火無香氣故。不聞香時不見去至何所。故曰去無所著。既聞香時不知來自誰方。故云來無所從。此言香氣本無所有耳。

○由是下解通四果。香既不緣。鼻無所偶。自無影相落於意識。故並意識亦銷。意識既銷頓覺煩惱無所由起。故云發明無漏。雖發明無漏但是乘悟併銷。非次第盡也。

二述修證。

如來印我得香嚴號。塵氣倐滅妙香密圓。我從香嚴得阿羅漢。

印以香嚴之號。自信所悟非虗。雖依舊聞香而不成障垢。故云塵氣倐滅。滅無所滅融歸藏性。自是悟得藏性真心本具微妙之香。體備於中曰密。用現於外曰圓。乘此妙悟。漸除我執。功由香觀嚴淨心地。故曰我從香嚴得阿羅漢。設能不住亦可進斷法執而入菩薩位矣。歷述二證竟。

三結答圓通。

佛問圓通。如我所證香嚴為上。

首句牒前如來所問悟十八界誰為圓通也。次句揀非他證。以非自境界未敢品評。故唯約自證言之。香嚴為上者。惟以香觀嚴淨心地勝餘門也。香嚴香塵竟。

四藥王味塵三。

一作禮陳白。二歷述二證。三結答圓通。

初。

藥王藥上二法王子。并在會中五百梵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

藥王藥上經云。過去有佛號瑠璃光。比丘日藏宣布正法。時有長者名星宿光。聞說法故。將訶黎勒諸藥奉日藏大眾。願我來世能治眾生身心兩病。舉世歡喜立名藥王。其弟名電光明。以醍醐上妙之藥供養佛僧。立名藥上。此二士得名之深因也。下文自陳云。我無始劫為世良醫。是其得名之由又不必以琉璃光王始耳。法王子者。佛為法王菩薩稱子。以能住法王家習法王業紹法王位故。昆季皆然故云二也。灌頂云。五百梵天乃是同行法道眷屬。

二歷述二證二。

一述悟證。二述修證。

初二。

一口嘗世藥。二心悟法藥。

初。

我無始劫為世良醫。口中嘗此娑婆世界草木金石。名數凡有十萬八千。如是悉知苦酢醎淡甘辛等味。并諸和合。俱生變異。是冷是熱。有毒無毒。悉能徧知。

無始者遠敘多劫。謂世智莫能究其始故。自爾已來便為良醫。則乘願普濟經劫忘疲可見。準阿含經良醫有四。一善知病相。二知病因起。三善知方治。四畢竟不發。一有不能即非良醫。口中嘗此等者如上古神農之類。特言娑婆世界者。顯嘗藥濟世即在此土。故偏於此土有緣。草木金石者。灌頂云。草如菖蒲紫蘇。木如桑皮松節。金如金箔水銀。石如雄黃滑石。凡總括也。十萬八千者以類相攝合名與數總統該括言之。如是悉知等者。謂於如是等藥悉知其何者為苦。何者為酢。乃至何者為甘。何者為辛等故。并諸和合等者。言不惟知其為何等味。又復能知孰為和合性如多藥共治一病。孰為俱生性如一藥單治一病。不須和合修治。孰為變異性如修煉炮炙方有對治之功。孰為冷性能治溫熱。孰為熱性能治寒涼。孰為有毒無毒可用不可用須解不須解如是一一悉能徧知故。既悉能徧知則世無難療之疾。手無不活之命。所謂能治身病是也。

二心悟法藥。

承事如來了知味性。非空非有。非即身心。非離身心。分別味因從是開悟。

承事如來或即釋迦。以釋迦無始於此界成佛。如梵網寶積等明。菩薩無始於此界修因因得承事。由承事故蒙佛開示。即味明理故云了知味性。非空非有等者。正脈云。舌與藥觸熾然味現故非空。雖熾然味現實無體性故非有。又味之為塵乃不可見有對色。以有對故非空。以不見故非有。此初起覺心了其無體。身心即舌與舌識。非即非離者。正脈云。諸藥不來舌與識不自現於苦等。故非即身心。舌識不嘗諸藥豈能自現苦等。故非離身心。此後念觀察知其無從。又非即身心者不從根生。非離身心者不從藥生。如是分別味因來無所從。去無所著。當體全空。空亦不立。分別都無。無分別智朗然現前。故曰從是開悟。又開悟非空破斷見。開悟非有破常見。開悟非即身心破權宗因緣之計。開悟非離身心破外計自然之宗。所謂能治心病是也。述悟證竟。

二述修證。

蒙佛如來印我昆季藥王藥上二菩薩名。今於會中為法王子。因味覺明位登菩薩。

蒙印仍指過去。以下云今於會中乃指現在也。昆季即是兄弟。以其能治身心二病故印以藥王藥上之名。亦為酬其宿願力。故雖蒙佛印不肯得少為足。利生嚴土進學法王之行。故今示於佛會為法王子。增修前觀仍復因味覺明。謂前此分別味因但惟開悟一切叵得。此則因於味塵兼復覺得自性圓明。自是任運度生永無退轉故云位登菩薩。言位登者顯是真修實證。非同初悟但憑如來印記已也。按前陳那等三人悟處雖通大乘。修證暫齊小果。今藥王藥上二證俱大。歷述二證竟。

三結答圓通。

佛問圓通。如我所證味因為上。

最初以藥供養佛僧。願當來治眾生身心兩病。行願俱在味塵。以味為因正當其機。故自以為上。藥王味塵竟。

五跋陀觸塵三。

一作禮陳白。二歷述二證。三結答圓通。

初。

跋陀婆羅并其同伴十六開士。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

跋陀婆羅此云善守。或云善護。謂能以善法自守。又能以善法護他。或守自護他各有方便。故二俱名善。亦翻賢首。以位居等覺為眾賢之首故。同伴者同行道伴。開士者菩薩異名。正脈云。自能開悟兼能開悟眾生者之號。

二歷述二證二。

一述悟證。二述修證。

初。

我等先於威音王佛聞法出家。於浴僧時隨例入室。忽悟水因。既不洗塵亦不洗體。中間安然得無所有。

我指自己。等指同伴。皆威音慢眾後遇不輕教化者也。先即過去謂過去於威音王佛時也。佛稱威音王者。法華云。神智無量將導一切。要解云。以大音聲普徧世界。為諸法王說法無畏故也。準法華威音王佛相繼有二萬億數。跋陀婆羅當在初佛像法之中以與不輕同時。如彼經佛結會云。爾時常不輕菩薩者則我身是。爾時四眾常輕是菩薩者今此會中跋陀婆羅菩薩等是。初為慢眾後見不輕神力又復信服隨從。故得聞法出家。葢是從不輕邊聞佛遺法出世俗家也。今文中直言於威音王佛聞法出家者。以是略述往事不詳盡故。浴僧時即半月眾僧用浴時也。隨例入室者隨眾僧例。入室受浴。以佛制七眾淨浴律儀應遵從故。忽悟水因者。謂忽悟澁滑等觸惟是以水為因。無實性也。即如初洗塵時覺有澁觸。後洗體時覺有滑觸。若既不洗塵。又不洗體。而根塵中間唯是平常安然。得無所有自是分別不起。論悟證已齊無學。非修得也。

二述修證。

宿習無忘。乃至今時從佛出家。令得無學。彼佛名我跋陀婆羅。妙觸宣明成佛子住。

宿習無忘者。謂宿世悟證習氣中間猶未忘也。按法華從初威音相繼二萬億同名諸佛。復有日月燈雲自在王等。方值今佛出世。超略言之故云乃至今時。親為及門之徒故云從佛出家。承教斷惑實證羅漢。故云令得無學。然既曰宿習無忘則是悟證猶在。及今佛出世乃曰令得。明是修證無疑。彼謂彼時即指令得無學時說。准法華慢眾以瞋恚意輕賤不輕。二百億劫常不值佛。不聞法。不見僧。千劫於阿鼻地獄受大苦惱。如是猶能宿習無忘守護善根。故佛以跋陀婆羅名之。雖蒙佛印不住小道。進觀佛果微妙觸塵本自如來藏性發現故曰宣明。以宣明即發現義故。自是任運度生。隨緣住世。故云成佛子住。歷述二證竟。

三結答圓通。

佛問圓通。如我所證觸因為上。

觀觸入道宿習無忘。今復以觸為因自覺易入故曰為上。言如我所證者。但就己為論非強他同己也。跋陀觸塵竟。

六迦葉法塵三。

一作禮陳白。二歷述二證。三結答圓通。

初。

摩訶迦葉及紫金光比丘尼等。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

摩訶迦葉此云大龜氏。姓也。以其先人修道感靈龜負圖而應。遂以為姓。名畢鉢羅。以其父母無子禱此樹神生故。又翻飲光。以尊者身光蔽餘光故。紫金光尼即其婦也。夫婦因緣至下詳明。等謂等其徒眾。下自述云。即我眷屬同時發心。葢相隨出家者也。

二歷述二證二。

一述悟證。二述修證。

初二。

一隨因感報。二觀法得果。

初。

我於往劫於此界中有佛出世名日月燈。我得親近。聞法修學。佛滅度後供養舍利。然燈續明。以紫光金塗佛形像。自爾以來。世世生生身常圓滿紫金光聚。此紫金光比丘尼等即我眷屬。同時發心。

往劫者。準法華即過去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於此世界者顯非他土。佛號日月燈者。日照晝令人作務。喻俗智照事。月照夜令人清涼。喻真智照理。燈接日月喻無礙智。理事雙照不異不一。乃三智圓明之號。准彼經日月燈明佛相繼二萬。今迦葉所引似當最後一佛。以直言佛滅後事則已。不言餘故。若更直餘佛應略說故。我得親近者初遇燈明。聞法修學者方始發心。舍利此翻靈骨。滅後供養者受化感恩。如佛在故。然燈續明紫金塗像皆供養事也。灌頂引付法藏云。毗婆尸佛滅後。塔像金色缺壞。時有貧女丐得金錢。倩匠為薄。金師歡喜。治瑩佛畢誓為夫婦。九十一劫人中天上身恒金色。心恒受樂。據此則紫金塗像乃後時事。或翻譯脫漏毗婆尸世之文。不然則向下便云自爾以來等。無時可容貧女金師事故。亦可本地難思各說異見。但取成益亦無妨礙。自爾以來者。自然燈塗像以來迄於今也。身常圓滿紫金光聚者。隨因感果果必類因故。紫金光尼即昔之貧女。彼金師者即今之迦葉。由昔誓故今為夫婦。故云即我眷屬。等字如前所釋。同時發心者有二義。一指過去謂同時發心塗像。二指現在謂同時發心出家。二義之中後義理長。

二觀法得果。

我觀世間六塵變壞。唯以空寂修於滅盡。身心乃能度百千劫猶如彈指。

正觀法塵而言六塵者。兼前五說故。良以法無別體惟是前五落謝之影。倘外之五塵不滅則內之影事終未全銷。故觀者須於前五塵起。謂先觀五塵遷變不常。當下離念。自無影事落於意識。再觀法塵自然一時壞滅。惟以空寂等者。所緣既滅。能緣亦銷。自是六識不行名無心定。定久功深進滅第七末那麤分。名滅盡定。修此定時偏厭受想。亦名滅受想定。此定成時惟留第八賴耶持身。及第七末那微細思量。不受業牽故能度百千劫。無所勞慮故覺如彈指頃。灌頂云。今持金襴袈裟在鷄足山待彌勒下生即此定也。然此定即四果所住。但由悟心猛利所得。非關修證。至定壞時仍須強持。述悟證竟。

二述修證。

我以空法成阿羅漢。世尊說我頭陀為最。妙法開明銷滅諸漏。

承上雖住滅定。但我唯以悟得空法成阿羅漢。非修證也。欲屆修證堪忍苦行。故蒙世尊印許說我頭陀為最。頭陀或云杜多此翻抖擻。增一云。佛言汝年老大可捨十二頭陀。迦葉不捨。佛言善哉。我佛法中頭陀苦行大迦葉為第一。言十二者大品云。一阿蘭若。二塚間坐。三樹下宿。四露地坐。五常坐。六常乞食。七一坐食。八節量食。九中後不飲漿。十次第乞。十一糞掃衣。十二但三衣。以堪忍行此便足抖擻塵勞。故稱頭陀行也。塵勞既淨。進觀佛果微妙法塵。如來藏中開明顯現。論悟證懸契佛果。覈修斷唯齊二乘。故云銷滅諸漏。謂欲漏有漏見漏無明漏永以盡故。是知此中修證惟同陳那等三人。不同藥王等三士。以三士二證皆大。故歷述二證竟。

三結答圓通。

佛問圓通。如我所證法因為上。

准增一。其家巨富千倍瓶沙。然竟能捨而出家。是其宿根已能空諸所有。觀法變壞為因。自應易入故以為上。六塵圓通竟。

二五根圓通(正脈云。六根缺一者。留耳根為殿後以當此方機故。參詳五根四中俱有旋反字面。以根性法門均是旋根脫塵。塵識不爾。細玩可見)五。

一那律眼根。二周利鼻根。三憍梵舌根。四畢陵身根。五空生意根。

初三。

一作禮陳白。二歷述合證。三結答圓通。

初。

阿那律陀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

阿那律陀亦云阿[少/兔]樓陀或阿泥樓豆此翻無貧。亦云如意。亦云無滅。由往昔以稗飯供辟支佛。自爾以來。九十一劫不受貧窮。常得如意受福無滅故。今為白飯王子。佛之堂弟。阿難之從兄也。

二歷述合證(精進猛利悟證即兼修證。故不分說。惟合而明之也)。

我初出家常樂睡眠。如來訶我為畜生類。我聞佛訶啼泣自責。七日不眠失其雙目。

○世尊示我樂見照明金剛三昧。我不因眼觀見十方。精真洞然如觀掌果。如來印我成阿羅漢。

初自述被訶失目。最初出家。聞法不解。故常樂睡眠。訶為畜生者。見其愚癡之甚深激之也。聞訶愧甚故啼泣自責。責不徒責痛發精進。故七日不眠。精進過度。浮根見傷。故失其雙目。增一云。佛在給孤園為眾說法。那律於中眠睡佛說偈訶云。咄咄何為睡。螺螄蚌蛤類。一睡一千年。不聞佛名字。那律精進。七日七夜眼不交睫。肉根隨壞。今那律自述略也。

○世尊下自述蒙教得果。世尊愍其失明故示以三昧。三昧名樂見照明金剛者。謂初起觀時只須樂見照明之性。亦入流亡所也。若所入既寂明暗不生。如是漸增見所見盡。則受金剛之名。謂依此盡根之力進破深惑。通解餘結如金剛之利。亦同耳門三昧。名金剛王寶覺義也。三昧既成發本明耀。故不因眼觀見。灌頂云。十方者大千界中之十方也。逈脫根塵故曰精真洞然。謂見精真性洞然無礙。若以喻言之如觀掌果。據此則天人報得天眼恐未能與尊者較左右比勝劣耳。印成羅漢者。以其精進猛利二證俱發。非比陳那等悟證之後仍須修證。

三結答圓通。

佛問圓通。如我所證旋見循元斯為第一。

旋見者。旋彼緣塵之見外脫塵累。循元者循其元有真見。內脫根結。按後耳根圓通。義齊聞所聞盡。准前舒結倫次義當此根初解。三昧名樂見照明是也。乘此勝進。則後之諸結可立而解。三昧名金剛是也。然那律正患迷塵世尊教以旋見忘塵。那律正憂根壞世尊教以循元離根。正對其機自然易入。故云斯為第一。那律眼根竟。

二周利鼻根三。

一作禮陳白。二歷述二證。三結答圓通。

初。

周利槃特迦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

周利法華云周陀。此翻路邊。兄名也。槃特迦法華云莎伽陀。此翻為小。合云路邊小。若順義迴文當云小路邊。弟名也。或云繼道。謂其母隨夫他國。兩度垂產歸家路邊生子。兄名道生。其弟以繼別之二歷述二證二。

一述悟證。二述修證。

初二。

一根鈍蒙教。二觀息悟證。

初。

我闕誦持無多聞性。最初值佛聞法出家。憶持如來一句伽陀。於一百日得前遺後得後遺前。

○佛愍我愚教我安居調出入息。

初述昔根鈍。我闕誦持等者。謂自述根鈍闕念誦憶持無廣多聽聞性故。最初值佛等正詳引闕無之事。增一云。其兄先入佛道。怪弟無知遺令還俗。槃特詣祇桓門泣淚。佛回憐愍牽詣靜室。教執掃箒誦之。今云最初值佛聞法出家憶持如來一句伽陀是也。又云誦掃忘箒。誦箒忘掃。今云於一百日得前遺後得後遺前是也。又一句伽陀者。准大論佛愍槃特教一偈云。守口攝意身莫犯。如是修行得度世。又法句經云。槃特出家稟性暗塞。佛令五百羅漢日日教之。三年不得一偈。又譬喻經云。槃特於迦葉佛時作三藏沙門。有五弟子。三藏悋惜經義不肯訓導。從昔至今諸根暗鈍。然諸經論。雖因緣稍異。大意皆為顯其根鈍故并引之。以備參考。

○佛愍下蒙教調息。佛愍我愚等者。自述如來愍其愚暗。苦於誦習。且教以晏安靜室調息攝心也。息謂鼻中氣息。而有四相。謂有聲曰風。結滯曰氣。出入不盡曰喘。不聲不滯出入俱盡曰息。正脈云。經雖云調即兼於數。調者按天台止觀。當離風氣喘等。而幽綿自在也。數則從一至十。或至百。而後逆數至一。良以暗鈍遠因雖本愚癡。近緣亦由散亂故令數息攝心。亦對症施藥耳。

二觀息悟證。

我時觀息微細窮盡。生住異滅諸行剎那。其心豁然得大無礙。

我時觀息者。謂正數正調之時諦觀此息。來何所從。去何所至也。微細窮盡等者。謂精心研究生無生相。住無住相。異無異相。滅無滅相。以此諸行唯在剎那。剎那無體惟在一念。念性不實唯是一心。研究至此頓覺全息全性。故曰其心豁然。豁然者貫通義。既已貫通。則根身器界應念化成無上知覺。故云得大無礙。是悟證已齊佛境界矣。述悟證竟。

二述修證。

乃至漏盡成阿羅漢。住佛座下印成無學。

既悟證已齊佛境似應無惑可斷。但理由頓悟乘悟併銷。事非頓除因次第盡。故云乃至漏盡等。謂不以悟證為足仍復歷事修斷。乃至諸漏永盡等。是修證唯齊小涅槃也。既惟齊小尚須依佛。故云住佛座下。恐墮增慢不復進求姑且印成小果。令知前途更有事故。歷述二證竟。

三結答圓通。

佛問圓通。如我所證反息循空斯為第一。

反息者不緣外塵。反觀息相。循空者窮諸行空。循順空理。良以齅性本圓。香塵元空。都緣出息吐故入息納新以致齅性局於香塵。香塵雜乎齅性。今既反息循空。則出息不涉眾緣。入息不住陰界。常轉如是經百千萬億卷。回視前後互遺分若天淵。故自稱第一。周利鼻根竟。

三憍梵舌根三。

一作禮陳白。二歷述二證。三結答圓通。

初。

憍梵鉢提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

憍梵鉢提此云牛呞。謂食後虗哨如牛呞故。准下自敘。乃輕弄沙門之報。增一云牛跡。因過去作比丘摘他粟田。後五百歲作牛償之。今雖證無學猶有餘跡也。

二歷述二證二。

一述悟證。二述修證。

初。

我有口業。於過去劫輕弄沙門。世世生生有牛呞病。如來示我一味清淨心地法門。

○我得滅心入三摩地。觀味之知非體非物。應念得超世間諸漏。

初因病蒙教。我有口業者自述往昔有因口所造業也。於過去劫等正明其因口造業事故。弄謂戲弄。即譏誚義。灌頂云。昔見老僧無齒而食。誚其如牛轉哨。世世感生牛舌。常如牛呞。故云有牛呞病。(均提往昔為三藏法師。見老比丘音聲鈍重。毀其如狗吠。後感五百世為狗。噫。口業既有如是過患。可不慎哉)一味清淨法門。或指念佛。如溫陵云。佛為遮謗賜以數珠。令常念佛是也。愚謂文既不顯念佛不必定指。或可因其報感牛舌不得飲食正味。佛令忘諸塵味反觀舌根一味清淨。即是本元心地。依之修習可成三昧。故曰法門。

○我得下觀知悟證。我得滅心者滅緣味心。忘諸塵味也。入三摩地者。反觀舌根工夫綿密也。於綿密中精研嘗性。故曰觀味之知。謂諦觀嘗味之知來自何所也。非體者非根體生。非物者非塵物現。以唯根唯物皆不能有知故。准四卷末結示真常因果文云。若棄生滅守於真常。常光現前。根塵識心應時銷落。今此中我得滅心即棄生滅也。入三摩地即守真常也。觀味之知非體非物即常光現前也。若爾則根塵識心應時銷落。故曰應念得超世間諸漏。良以世間諸漏發起皆由於根塵識故。而言應念得者顯是乘悟併銷。非次第盡故。

二述修證。

內脫身心。外遺世界。遠離三有。如鳥出籠。

○離垢銷塵法眼清淨。成阿羅漢。如來親印登無學道。

初牒前悟證。謂由非體故悟得此性。不屬根結故云內脫身心。由非物故。悟得此性不為塵縛故云外遺世界。由超漏故。悟得此性永脫輪迴不受界繫故曰遠離三有。如鳥出籠。

○離垢下成後修證。識由悟證力故歷事漸修。不惟內脫身心并能脫之根性亦亡。不惟外遺世界并所遺之塵習亦盡。故曰離垢銷塵。如前云想相為塵識情為垢二俱遠離是也。二俱遠離正見豁開。故云法眼清淨。如前云。則汝法眼應時清明是也。乘此法眼清明進斷見思得證四果。故云成阿羅漢。是上之所謂應念超漏者至此乃次第盡矣。如來親印者即就現證印之。登無學道者謂印其權果已極。令發進求佛道心故。歷述二證竟。

三結答圓通。

佛問圓通。如我所證還味旋知斯為第一。

還味者還滅味塵。旋知者反觀知性。正對舌病之機故自稱第一。憍梵舌根竟。

四畢陵身根三。

一作禮陳白。二歷述二證。三結答圓通。

初。

畢陵伽婆蹉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

畢陵伽婆蹉此云餘習。因過去五百世為婆羅門。性多憍慢。今雖證果猶有餘習故。如每過恒河便呼河神云。小婢斷流。神雖為斷懷瞋白佛。佛令向神求懺。遂合掌向神曰小婢莫瞋。大眾皆笑。佛言實無慢心。乃餘習耳。

二歷述二證二。

一述悟證。二述修證。

初。

我初發心從佛入道。數聞如來說諸世間不可樂事。

○乞食城中心思法門。不覺路中毒刺傷足。舉身疼痛。

○我念有知知此深痛。雖覺覺痛覺清淨心無痛痛覺。

○我又思惟。如是一身寧有雙覺。攝念未久身心忽空。

初發心蒙教。發心者發小乘心。從佛者從佛剃落。入道者入出世道。此自述機在小乘也。聲聞入道以苦諦為初門。如來鑑機時常為說苦諦。故得數聞也。世間不可樂事即是苦諦。如三苦八苦等是也。

○乞食下思法遇苦。乞食猶思法門者。顯時時處處不忘苦諦境也。只顧思法忘其有身。故不覺毒刺傷足。雖一時不覺而毒發難當。故致舉身疼痛。正脈云。奉教思苦而適遇苦事亦發悟之機也。

○我念下念知會覺。我念有知知此深痛者。謂正當疼痛時。自念身中宛爾有箇能知之性及所知之痛也。雖覺覺痛句二覺字即是上之知字。以知覺同體變文互用故。覺清淨心無痛痛覺者。謂承上雖有能覺之性及所覺之痛。而正當能所歷然時又分明有箇覺清淨心。其間亦無所覺之痛及覺痛之覺。是又於妄覺之中會得真覺清淨心矣。

○我又下深思悟證。二覺縈懷轉復深思故曰我又思惟。如是一身寧有雙覺者。謂一身一覺自他共許。今有雙覺自亦難信。故曰寧有。葢深疑之耳。攝念者澄心觀察。未久者少時便悟。身心忽空者常光現前。根塵識心應時脫落也。

二述修證。

三七日中諸漏虗盡。成阿羅漢。得親印記發明無學。

上云身心忽空固已無惑可斷。但是乘悟併銷非次第盡故。復於三七日中而研斷之。諸漏者。謂見漏欲漏有漏無明漏也。既斷現行曰虗。無發業用故。又斷種子曰盡。窮眠伏體故。惑盡真窮道證四果故曰成阿羅漢。得親印記。許以發明無學道者。顯小果已圓當進求大乘故。歷述二證竟。

三結答圓通。

佛問圓通。如我所證純覺遺身斯為第一。

思惟寧有雙覺。悟得純覺。未久身心忽空便能遺身。遺身故三七可證小果。純覺故回心便入佛乘。故曰斯為第一。畢陵身根竟。

五空生意根三。

一作禮陳白。二歷述二證。三結答圓通。

初。

須菩提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

須菩提或云蘇部底。什公云。秦言善業。稟性慈善。將護物心不令起礙。嫌行即住。嫌住即行。故稱無諍第一。餘如序分中釋。

二歷述二證二。

一述悟證。二述修證。

初。

我曠劫來心得無礙。自憶受生如恒河沙。初在母胎即知空寂。如是乃至十方成空。亦令眾生證得空性。

我曠劫來者自敘遠本也。心指意根。無礙者正脈云。無隔陰之昏。處胎之昧也。自憶受生者謂自能記憶曠劫受生事故。曠劫受生捨身受身算數莫及。強以喻明故曰如恒河沙。華嚴云。所積身骨如毗富羅山。所飲母乳如四大海水。可證此義。初在母胎即知空寂者。自憶恒沙身命次第銷亡。比知母胎之身亦復不有。當體空寂喚誰為我。此述在母胎時已悟人無我理也。如是乃至者。謂如是念念在空乃至出胎亦然。我既不有界復誰名。故云十方成空。此又以人無我比知法無我理耳。厥後助佛揚化。常以二無我理開示眾生。故云亦令眾生證得空性。此又以自悟二無我理轉復為人演說二無我理也。

二述修證。

蒙如來發性覺真空空性圓明得阿羅漢。頓入如來寶明空海。同佛知見。印成無學。解脫性空我為無上。

上雖悟空說空。不達全空全性。由此蒙佛如來發明此空。非離色非析色乃全體即性即覺故曰性覺。雖即性即覺不妨性覺雙寂故曰真空。然上云母胎知空我空也。十方成空法空也。令眾證空以空為是也。性覺真空。遣以空為是之執顯空性圓明之體也。圓則顯其非偏。明則顯其非斷。乘此妙悟先斷見思。故曰得阿羅漢。雖得羅漢不以小果自足。又復重觀性空空亦不立。故能頓入如來寶明空海。言寶即是體。明即是用。同一第一義空。甚深廣大猶如大海。故易名空海。言頓入者。謂佛發性覺真空原為遣執。縱使空性圓明亦屬待立。今以重觀性空並此空性亦亡。故得頓入佛空。既頓入佛空其知見亦自廣大無際。故云同佛。印成無學者按漸修已屆四果。解脫性空者就圓解可同佛證。超前諸聖故為無上。此大小雙印。異前印小不印大也。歷述二證竟。

三結答圓通。

佛問圓通。如我所證諸相入非非所非盡。旋法歸無斯為第一。

始而人法雙空故云諸相入非。非即空也。繼而空執亦除故云非所非盡。謂能空之執與所空之相二俱盡也。此乃以意旋法歸於空性圓明。若於此不住小聖自然進入佛空。故云斯為第一。五根圓通竟。

三六識圓通(問。經初破識呵為生死根本。眾生誤認枉入輪迴。權小依修竟無實果。今何菩薩聲聞。依之入圓通乎。答。識雖至妄離真無別自體。如依水現影全影全水。凡夫認識忘真隨識流轉。如癡人認影忘水逐影漂泊。二乘制識昧真永沈斷滅。如癡人止影棄水并水俱失。此經初所以畢竟破也。若果能了識無體即識見真。亦如智人悟影無實全影全水不復逐影漂泊。且能因影得水。此四科七大中所以不畢竟破。而此中菩薩聲聞所以依之入圓通也)六。

一身子眼識。二普賢耳識。三孫陀鼻識。四滿慈舌識。五波離身識。六目連意識。

初(準正脈意前五識有二似難辨。一似根難辨。言前五識雖有分別。而是隨念麤略。頗似無分別之根性。二者似意難辨。言前五識。雖是麤略。而有隨念分別頗似有計度之意識。今欲辨之者如前識大文云。汝今徧觀此會聖眾。但如鏡中無別分析。此眼根也。次云汝識於中次第標指此眼識也。以是隨念分別但對性境。初起一念不帶名言故。及云此是文殊此富樓那等。則屬五俱意識。以與眼等識同時起故。亦云明了識。乃計度分別以對性境。起第二念計執名言故。至若獨頭意識離眼等識獨自現起。緣獨影境屬周徧計度。謂於落謝塵影周徧追究計度思慮也。今惟取於眼識不可混亂。下四准知)三。

一作禮陳白。二歷述二證。三結答圓通。

初。

舍利弗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

舍利弗此云鶖子。或身子。釋見敘分。灌頂云。師事梵志沙然。道術盡得。然有弟子悉付與之。及出家七日佛法皆通。佛說一句為本過七日已。更出異句異味宣無窮盡。增一稱為智慧第一。葢以眼識明利一見則通。故成大智也。

二歷述二證二。

一述悟證。二述修證。

初。

我曠劫來心見清淨。如是受生如恒河沙。世出世間種種變化。一見則通獲無障礙。

○我於中路逢迦葉波兄弟相逐。宣說因緣悟心無際。

初眼識本利。曠劫者遠敘多生。心即眼識。見即隨念分別。以似根難辨故亦名見。清淨者境不能擾正以如是。故雖受生如恒沙而無隔陰之昏及處胎之昧也。世間六凡法界。出世四聖法界。六凡法界隨善惡以升沈。四聖法界由勤惰而進退。故云種種變化。此約因果釋之。若約法門釋者。謂法無定相施設隨機。機既始終殊根。法亦前後異說。亦變化義也。一見則通者。一念初起本末洞然。不似眼識昏昧者必待五俱及獨頭識故。獲無障礙者塵不能障。根不能礙。所謂心見清淨者此耳。

○我於下逢教增悟。中路者半路途中。逢值遇也。迦葉波此云龜氏。以龜為姓。緣見前疏。佛弟子中同姓甚多。今是優樓頻螺。兄弟兼伽耶那提也。三人追隨而行故云相逐。宣說因緣者準增一云。舍利目連同師沙然梵志。盡得其術。更求勝法。無師可事。後遇[1]額鞞(即是馬勝)見其威儀庠序。問以師為是誰。所說何法。答云。諸法從緣生。諸法從緣滅。如是滅與生。我師如是說。舍利聞已即得初果。今云逢迦葉波等者長水云。同時所遇。非獨一人。經互舉耳。則師亦云。宣非一人。彼此互出。悟心無際者悟得從緣無性。舉識全真。真既無際識心豈有際乎。此約融事歸理言之。又悟心無際者。悟得藏海不動識浪從緣。緣起無際識心自應無際。此約依理成事言之。又悟得依理成事則理隨事變。一多緣起無際屬理事無礙。悟得融事歸理則事得理融。千差涉入無際屬事事無礙。是知身子雖跡居小乘論悟證已齊四法界矣。

二述修證。

從佛出家。見覺明圓得大無畏。成阿羅漢。為佛長子。從佛口生從法化生。

聞法開悟知師非常。故亦從佛出家。蒙佛開示轉更增明。隨見即覺無障無礙。故云見覺明圓。是又於眼家識性成就無障礙智也。智無障礙故千難殊對而不滯。萬機感應而無違。故云得大無畏。為接樂小之儔權取四果。故云成阿羅漢。欲彰幹蠱之力跡示智魁。故云為佛長子。親蒙印記故云從佛口生。慧依教成故云從法化生。歷述二證竟。

三結答圓通。

佛問圓通。如我所證心見發光。光極知見斯為第一。

即眼識而成無障礙智故云心見發光。光即智也。雖權在小乘。若究而極之則是佛知佛見。依此修習決定成佛。故云斯為第一。身子眼識竟。

二普賢耳識三。

一作禮陳白。二歷述位行。三結答圓通。

初。

普賢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

梵語邲輸跋陀。此云普賢。古德釋云。起大悲願曰普。廣度眾生曰賢。此約地前資加二位所謂位前普賢是也。又云行彌法界曰普。位隣極聖曰賢。此約十地等覺所謂當位普賢是也。又云果無不極曰普。不捨因門曰賢。此約帶果行因所謂位後普賢是也。此下自敘為法王子正是當位普賢。

二歷述位行(當位普賢非初心從悟而修。故惟述已證之位及現前之行也)二。一述已證之位。二述現前之行。

初。

我已曾與恒沙如來為法王子。十方如來教其弟子菩薩根者修普賢行。從我立名。

恒沙如來者顯事佛之多。為法王子者顯入位之深。所謂位隣極聖是也。華嚴三昧品諸菩薩讚云。佛子我曹常見汝。諸如來所悉親近。又行願品云。一切如來有長子彼名號曰普賢尊。此二偈可證此語。十方如來深知普賢之行徧於法界。窮乎盡際。故教其弟子中菩薩根者倣效修習。名普賢行。故自敘從我立名。必從普賢立名者有二義。一者為令行人知所宗襲故。二者為令普賢有所[1]如被故。

二述現前之行。

世尊。我用心聞分別眾生所有知見。若於他方恒沙界外。有一眾生心中發明普賢行者。我於爾時乘六牙象。分身百千皆至其處。縱彼障深未得見我。我與其人暗中摩頂。擁護安慰。令其成就。

我用心聞者。惟用耳識心聞不假五俱及獨頭識故。眾生知見有邪有正。有大有小。有權有實。是等尋常必假明了及與獨頭方能分別。今則不爾。葢由多劫修習耳識圓通。如後云。心聞洞十方。生於大因力是也。若於他方者指娑婆之外。至云恒沙界外又他方之最遠者也。一生修行似應無足加被。乃必為現身者統上有三重況顯。一者他方尚加況於娑婆。二者恒沙界外尚加況於近者。三者一生尚加況於多生。自應無不加矣。發明普賢行者謂先悟毗盧性海。後入普賢行門。所謂稱性起修。徧法界窮盡際故。我於爾時者及時而應。乘六牙象等現相以加。象必六牙者。準法華象是白象。總表梵行清白。象具六牙別表六度施設。乘之者表以此為因到如來地也。法華云。其有讀誦法華經者。我爾時乘六牙白象現其人前。守護安慰等。大同此意。分身百千者。雖一界一生。若多界則有多生。一一分身徧應。或現百身。或現千身。非定言一百千也。一身一機故云皆至其處。此明中現相也。下乃暗中摩頂。障深者惑重業強報劣。由此能障遇聖善根。故云未得見我而言縱彼者。謂縱彼如此我亦不忍遽捨。仍於暗中摩頂而加被之。擁護二字承上摩頂。葢為擁護加持令其內障外障以潛消故。安慰二字承上現身。葢謂安慰提獎令其若身若心而俱進故。身心俱進則深位可階。內外障銷而前途有望。故曰成就。謂能成就普賢廣大行願心故。歷述位行竟。

三結答圓通。

佛問圓通。我說本因心聞發明分別自性斯為第一。

答意謂佛問圓通如我上來所說是也。若欲令我說其本因亦由心識能聞。發起智慧之明。於一切法分別自在。即今現前位行莫不資始乎此。故曰斯為第一。普賢耳識竟。

三孫陀鼻識三。

一作禮陳白。二歷述二證。三結答圓通。

初。

孫陀羅難陀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

孫陀羅亦云孫陀利。此云極端正。妻名也。難陀此云歡喜。佛之親弟。為揀牧牛難陀及阿難陀。故連妻為名。慈恩譯為豔喜。以其妻為豔色。自名歡喜。合而稱之約義略翻也。四月九日生。短佛四指。容儀挺特與世殊異。若入眾中有不識者謂是佛來。功德論云。阿難二十相銀色。難陀三十相金色。佛度出家。詳如雜寶藏說。茲不繁引。

二歷述二證二。

一述悟證。二述修證。

初。

我初出家從佛入道。雖具戒律於三摩地心常散動。未獲無漏。世尊教我及俱絺羅觀鼻端白。

○我初諦觀經三七日。見鼻中氣出入如煙。身心內明圓洞世界。徧成虗淨。猶如琉璃。

初因機蒙教。我初出家者出世間家。從佛入道者入出世道。雖具戒律者但能以事制身。三摩常散者未能以理澄心。由此雖能防非不能斷惑故曰未獲無漏。俱絺羅身子之舅。俱云摩訶俱絺羅此云大膝。雖觸問能答而三摩常散。與難陀同。故於教難陀時亦及之也。觀鼻端白者致心一境對治散亂心故。良以修三摩時色聲味觸俱可迴避。唯是香氣寂然來入鼻中。鼻識首起明了隨之。展轉引生餘識故致心常散動。若依教諦觀於白。自能忘情於香而致心一境矣。古德云。鼻端白氣息相也。愚謂非氣息相。即垂目自視鼻尖微有白色。至下見鼻中氣又定深別境耳。

○我初下觀鼻悟證。諦觀者諦觀白相。三七者尅期攝心。攝心既久定力轉深故得見鼻中氣。以尋常散心不見今乃見之如煙。視微若著其定力轉深可知。身心即指鼻識。以肉形同身故無妨借稱。內明者內自發明。全識全性也。全識全性徹照無遺故能圓洞世界。然世界本自虗淨。皆由眾生分別執有遂成礙染。今以內明離於分別故不惟圓洞。且徧成虗淨也。虗淨莫狀取喻琉璃。以琉璃內外明徹。淨無瑕穢。當世界虗淨時有類乎此。可以意會耳。暫得如是尚屬悟證。至下自見。

二述修證。

煙相漸銷鼻息成白。心開漏盡。諸出入息化為光明。照十方界。得阿羅漢。世尊記我當得菩提。

不住悟證仍依本修。定益深氣方靜故得煙相漸銷。轉氣成息。化濁為清。故曰鼻息成白。自是不唯內明外洞兼復內外一體。故曰心開。謂如來藏心全體開現也。全體開現無復能所對待。見思二惑無所從起。故曰漏盡。謂諸漏永盡也。心開故鼻息稱性。化為光照十方。漏盡故永以不生得成大阿羅漢。世尊知其不甘小乘故記以當得菩提。今自述也。歷述二證竟。

三結答圓通。

佛問圓通。我以銷息息久發明。明圓滅漏斯為第一。

始而觀鼻攝心見氣如煙。繼而煙相漸銷鼻息成白。故曰銷息。銷息謂銷氣成息。非并息全銷。以并息全銷自屬下句故。息久發明者。謂鼻息久靜稱性化光也。光照十方故曰明圓。得阿羅漢故曰滅漏。佛記當得菩提。亦權輿於斯門。故稱第一。孫陀鼻識竟。

四滿慈舌識三。

一作禮陳白。二歷述二證。三結答圓通。

初。

富樓那彌多羅尼子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

富樓那亦名布喇那。此云滿願。彌多羅尼亦名梅呾麗衍尼。此云慈女。梵語弗呾羅此云子。從略合稱云滿慈子。釋見敘分。然舌識功能有二。一別味。二流辨。滿慈於曠劫已來不循味而復性。故能令舌識稱性。流演洪辯而無礙也。

二歷述二證二。

一述悟證。二述修證。

初。

我曠劫來辯才無礙。宣說苦空深達實相。如是乃至恒沙如來祕密法門。我於眾中微妙開示。得無所畏。

準法華佛稱滿慈於過去九十億諸佛所護持助宣佛之正法。故自述我曠劫來辯才無礙。至究其所以得辨之故。文雖不顯殆亦由於不染味塵諦觀識性無我遂能流辨演說苦空等諸小乘法也。深達實相者。謂於正說苦空等諸小乘法時。進觀識性虗妄舉體全真。所謂即識性而深達實相。非別有也。如是者謂深達實相如是。不惟宣說一佛之法。乃至恒沙如來之法。不惟宣說小乘苦空等法。乃至大乘祕密深奧法門皆能宣說。故云我於眾中微妙開示。然既曰眾中則根器不齊。既曰微妙則高低普應。根器不齊故未免奇攻異難。高低普應故頓令屈於言下。魔外捲舌人天歸心故云得無所畏。

二述修證。

世尊知我有大辨才。以音聲輪教我發揚。我於佛前助佛轉輪。因師子吼成阿羅漢。世尊印我說法無上。

悟證事在過去故上云我曠劫來。修證事在今生故此云世尊知我。世尊即指今佛。以今佛而知過去之辯者。為有宿命。及他心智故。佛以說法音聲。轉入機心。名音聲輪。又輪有運載摧碾二義。如來說法音聲能運載眾生從因至果。能摧碾眾生麤惑細障。故借以為喻。令其如佛所說。開敷展演即是教以發揚。自是當隨於佛遵教宣揚。名為助佛轉輪。因說法無畏降魔制外同獅子之善吼。借眾生砥石磨盡殘思成羅漢之正果。智冠餘眾辨勝羣賢故世尊印其說法無上。歷述二證竟。

三結答圓通。

佛問圓通。我以法音降伏魔怨。銷滅諸漏。斯為第一。

法音降魔者準法華魔有四種。一煩惱。二五陰。三死。四天。惱亂自他故稱為怨。滿慈以說法無畏二利俱成。故能降伏。四魔既降諸漏永殄。故云銷滅。然說法本為化他。盡漏反成己利。一點水墨兩處成龍。斯為第一。誠哉是言。慕斯門者只須諦觀此識。於諸味未來之前體何所潛。諸味正來之際用自何起。諸味既去之後滅向何去。於此一一參詳。識得潛處起處滅處。則滿慈妙辨即在吾人舌端上現矣。滿慈舌識竟。

五波離身識三。

一作禮陳白。二歷述二證。三結答圓通。

初。

優波離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

優波離此翻近執。以佛為太子時彼為親近執事臣故。或翻上首。以其持律為眾綱紀故。正音鄔波離今云優者譌耳。據下自敘乃相隨太子伴修者也。然身識功用亦二。一別觸。二持戒。吾人若能於別觸之際離諸分別。則全識全性。全性全識。以斯治身而身無不治。以斯調心而心無不調。是為轉別觸之功成持戒之用。波離圓通如是而已。

二歷述二證二。

一述悟證。二述修證。

初。

我親隨佛逾城出家。親觀如來六年勤苦。親見如來降伏諸魔。制諸外道。解脫世間貪欲諸漏。

逾越也。逾城出家者。準普曜經佛為太子時。於十九歲願求出家。父王嚴兵防守。夜令車匿鞁犍陟。(馬名也)從北門出行三由旬。至閑靜林以劍自剃鬚髮。身服袈裟。波離既為近侍之臣自應相隨。彼經不出者非所急故。彼言從北門出。今言逾者或是從北門上故。六年勤苦者。準普曜經既出家已。進伽闍山苦行林。天獻麻米日食一粒等。波離伴修。故應親觀。降伏諸魔者。準處胎。經菩薩坐閻浮樹四十八日。波旬夢見三十二變。從覺恐怖。告四魔女先往令壞。現三十二媚相。佛令變為老母。又準觀佛三昧經。三女粧飾盻目妖冶。菩薩身心寂然不動。白毫擬之。女身九孔二藏八萬蟲戶自見厭惡嘔吐而去。魔怒興兵並不得近。此亦波離目覩之事故曰親見。此下應有成道之語。以魔降道成不言可知。故略之也。制諸外道乃成道以後之事。如三迦葉波等向屬外道。俱蒙如來制伏攝歸正法。然此中曰親隨。曰親觀。曰親見者。意顯悟證有由。葢以從始至終目覩親見。信出世之有益厭世間之無常。深知貪欲為諸漏之本。狂心頓歇歇即菩提。故能解脫世間貪欲諸漏。貪欲諸漏而言世間者。且約見思二惑言之。然亦但是乘悟併銷非次第盡也。

二述修證。

承佛教戒如是乃至三千威儀。八萬微細性業遮業悉皆清淨。身心寂滅成阿羅漢。

○我是如來眾中綱紀。親印我心持戒修身眾推為上。

初持戒證果將謂頓悟即是。不知漸修故承佛教以持戒。教以持戒正令其漸修意也。如是者遵佛所教如是修持。不唯篇聚無虧乃至三千威儀八萬微細亦所不遺。葢言其防之嚴守之密耳。溫陵曰。行住坐臥律儀各二百五十。對三聚成三千。(是為三千威儀)復以三千配身口七支成二萬一千。復配貪瞋癡等四分煩惱成八萬四千。(經文略零只言八萬微細)按法數所載。及灌頂所說。與此亦未全同。大約皆以兩乘戒相展轉配對。雖已凑合數目於理似有未妥。愚以寡聞未閱律藏。不敢輒為定評。但既曰威儀似惟持身。或是小乘戒外細行。既曰微細似兼持心。或是大乘戒外細行。姑令闕疑再俟參考。性業遮業總該兩乘戒品。性業者。性元是罪。不待佛制。持即是善。犯即是惡。犯之得兩重罪。一業道。二違制。如殺盜淫妄等。遮業者制前無犯。制後犯罪。犯之者但結違制。如飲酒墾土等。悉皆清淨者言如上所說細行尚然不遺。況夫性業遮業。自應如水去泥如玉絕瑕也。身心寂滅者小乘制身故身識寂然不動。大乘制心故心意滅而不生。見思二惑。自此永盡。故曰成阿羅漢。

○我是下首眾蒙印。總統曰綱。維持曰紀。以波離能持戒故。佛令稽察持犯。處斷重輕。總統佛眾維持律學故自云我是等也。大乘制心之學唯佛能知故親蒙印許。小乘持戒修身眾所同許故眾推為上。如智度論云。長老優波離。於五百羅漢中持律第一。據此則大乘制心是其密行。小乘制身是其顯跡。今以落草槃桓乃真贓畢露耳。歷述二證竟。

三結答圓通。

佛問圓通。我以執身身得自在。次第執心心得通達。然後身心一切通利斯為第一。

先以小乘執身身識不行。於觸塵中得大自在。次第以大乘執心意識無別。於法塵中獲妙通達。然後身心互用乃至眼耳等識一切皆能通利。據此則斯為第一句。語雖似通。意實別指執身。以是最初入手方便。又此科亦特為標顯身識故也。波離身識竟。

六目連意識三。

一作禮陳白。二歷述二證。三結答圓通。

初。

大目犍連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

目犍連此云采菽氏。姓也。大揀同族。又以其神通大故。詳見敘分。然人皆知目連神通不知其得通之由。今自敘由於旋識復湛。心光發宣。

二歷述二證二。

一述悟證。二述修證。

初。

我初於路乞食。逢遇優樓頻螺伽耶那提三迦葉波。宣說如來因緣深義。我頓發心得大通達。

初指未出家時。準增一舍利目連同師沙然梵志。盡得其術。然臨終微笑。問其故。乃曰。我見金地國王沒夫人投火。願共生一處。後見金地商人問之果然。二人追悔未盡其術。更求勝法無師可事。一日路遇頞鞞聞說因緣。隨至佛所得度出家。今云路逢三迦葉波者已於舍利圓通中辨。優樓頻螺此云木瓜林。依林住故。亦云木瓜癃。胸前有癃如木瓜故。伽耶山名。那提河名。為揀同族。各以住處立號。皆佛之弟子。依佛所說為彼敷揚。故云宣說如來因緣深義。然因緣之義。一往而論似唯對治無因及與邪因。若究極而言實能導達佛乘。如中觀論云。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是亦名為假亦名中道義。夫既三觀齊舉。三諦並照。何教不收。何道不致。非局小道權宗故義言深也。我頓發心者頓發改邪歸正之心。得大通達者圓悟即空即假即中之義。自是旋分別虗妄之識。復湛然不動之性。論悟證可齊佛境界矣。

二述修證。

如來惠我袈裟著身。鬚髮自落。我遊十方得無罣礙。神通發明推為無上。成阿羅漢。寧唯世尊。十方如來歎我神力圓明清淨自在無畏。

一見佛時即蒙如來慈惠。但呼善來比丘即具僧相。故云袈裟著身。鬚髮自落。自是心光發宣故得遊方無礙。良以神通發自性明眾中推為無上。涉世既久見思永寂故曰成阿羅漢。是修證先且獲效於四果也。寧唯世尊者。言我之神力。豈獨為世尊心許。即十方如來亦皆歎我神力。徧遊十方作諸佛事故曰圓明。一真不動纖塵無干故曰清淨。此嘆其涉世無礙德也。任運施為不假作意故曰自在。是魔皆降有怨皆摧故曰無畏。此歎以任運折伏德也。如降龍經佛昇兜率。毒龍為障。目連化身大小。龍懼鑽齧遂服。又志心經外道移山制之不動。目連平為大地。與民除患等皆自在無畏之驗。歷述二證竟。

三結答圓通。

佛問圓通。我以旋湛心光發宣。如澄濁流久成清瑩。斯為第一。

首句牒問。我以下結答。旋湛者圓悟因緣無所用其分別。旋意識而復湛然性故。但前以意含此方說出。心光發宣者。見佛出家旋湛既久即分別而化心地光故。由此發宣運用故有神通。亦前以意含此方說出也。如澄濁流者。謂旋識復湛。如澄濁流還復湛水也。久澄清瑩者。謂旋湛既久心光發宣故有神通。如水久澄便成清瑩之水有像斯鑑也。斯為第一句語雖似通。意實偏指旋湛。良以圓悟因緣為旋湛之前導。心光發宣為旋湛之後功。是知不有旋湛則圓悟徒成狂解。心光惟許性有。既不能涉塵勞而漸修。又何由斷見思而實證。宜乎其以旋湛為第一也。若依古德前無意含之義。則此中旋湛等語無所從矣。六識圓通竟。

四七大圓通。(正脈云。前五大即塵。後二大即識與根。雖不出前根塵識三而特具周徧廣大之象。故別得大名)七。

一烏芻火大。二持地地大。三月光水大。四琉璃風大。五空藏空大。六彌勒識大。七勢至根大。

初三。

一作禮陳白。二歷述二證。三結答圓通。

初。

烏芻瑟摩於如來前合掌頂禮佛之雙足。而白佛言。

溫陵曰。烏芻瑟摩此云火頭。灌頂云。即火首金剛神也。示為護法法不應坐。故不言座起而直云於前。特標合掌者。以先是擎拳持杵不合掌故。又特標禮佛雙足者。以較之諸聖禮佛分外加敬故。

二歷述二證二。

一述悟證。二述修證。

初。

我常先憶久遠劫前性多貪欲。

○有佛出世名曰空王。說多淫人成猛火聚。教我徧觀百骸四支諸冷煖氣。

○神光內凝。化多淫心成智慧火。從是諸佛皆呼召我名為火頭。

初昔性多淫。常與嘗同。猶曾也。我常先憶久遠者。自述曾於先世記的久遠劫前事故。性多貪欲者。謂歷世著婬積習成性。生來即多貪欲。如普門品多於淫欲者是也。

○有佛下佛教觀火。佛名空王者。深證第一義空於諸法中得自在故。法華經佛顯阿難本云。我與阿難同於空王佛所發心。是知烏芻瑟摩亦與佛同時發心。但為護法現力士之迹。遠究深本實難思議。說多淫人成猛火聚者。令其知懼息多淫心。亦對症施藥也。灌頂云。淫本暖觸迫發。多淫即成多火故云火聚。火者以焚燒為義。然欲火不唯燒諸善根而內外相感。實能燒諸形命。天祠焚身火床等報可為明證。教以徧觀冷煖氣者令其自驗之意。言百骸四支於淫心未動之時本自清冷。及欲念一交則舉體燥熱。以冷形煖自信火聚之言非虗妄矣。

○神光下成觀得名。火觀既成淫心頓息。火氣不能外洩反以資益精神。故稱神光。內凝者。凝聚於內不洩於外。如世少欲之人多身輕體徤。即神光內凝之驗。諺云。精滿不思欲。今既神光內凝自應欲念永銷。故云化多淫心。然婬心熾盛必至癡迷燥熱。淫心既化自應轉癡迷作智明。變燥熱為慧燄。照耀性地焚燒惑薪故云成智慧火。從是上契佛乘。與諸佛心印懸通。故蒙諸佛召以火頭之名。火頭云者。正印其由火觀而入為圓通之首也。

二述修證。

我以火光三昧力故成阿羅漢。心發大願。諸佛成道我為力士親伏魔怨。

觀火成定故稱火光三昧。以此定力先斷見思故得成阿羅漢。云心發大願者不住小乘法故。大乘之願應有多門。今以護法為門。故云諸佛成道我為力士。力士即金剛神也。親伏魔怨者正法念經云。昔有國王。第一夫人生千子。欲試當來成佛次第。俱留孫探第一籌。釋迦當第四籌。乃至樓至當千籌。第二夫人生二子。一願為梵王請千兄轉法輪。一願為密跡金剛神護千兄教法。今云諸佛成道或指賢劫千佛。我為力士或即密跡金剛。良以道重魔高行芳見嫉。故凡諸佛成道說法多有天魔橫生留礙。誓願親伏決不姑容。意以借此嚴土利生圓滿菩薩行也。歷述二證竟。

三結答圓通。

佛問圓通。我以諦觀身心煖觸無礙流通。諸漏既銷生大寶燄。登無上覺。斯為第一。

身熱心燥皆為煖觸。由身及心乃名諦觀。故前約初起但教觀身。此兼深修并言觀心。必至身心並觀乃成三昧。無礙流通者。三昧既成兼身與心無能礙於煖觸。自上而下時覺流轉通融。所謂神光內凝是也。化多淫心因而諸漏永盡。成智慧火故云生大寶燄。降伏魔怨名大。護法利生名寶。爍惑照真名燄。所謂火光三昧是也。迹為力士本契佛乘故云登無上覺。然貪為惱本。婬稱罪魁。一火觀而俱盡故曰斯為第一。烏芻火大竟。

二持地地大三。

一作禮陳白。二歷述修證。三結答圓通。

初。

持地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

菩薩名持地者準寶雲經。地有十義。一廣大。二眾生依。三無好惡。四受大雨。五生草木。六種子所依。七生眾寶。八生眾藥。九風不動。十師子吼不驚。菩薩持心如之。若別合者能發廣大菩提心故。能與生死眾生作依止故。於諸眾生無揀擇故。承受諸佛大法雨故。生長一切諸功德故。菩提種子所依托故。出生利益眾生法故。出生對治煩惱法故。世間八風所不動故。聞說深法不驚疑故。依本經則外平界地。內平心地。持此為因用求佛果。故名也二歷述修證。(此菩薩初修即依事行。非同前之諸聖先悟後修。故直言修證)二一歷修事行。二因悟證果。

初三。

一初修唯事平地。二中間兼事代持。三後修更兼濟溺。

初。

我念往昔普光如來出現於世。我為比丘。常於一切要路津口田地險隘有不如法妨損車馬。我皆平填。或作橋梁。或負沙土。

往昔者亦約過去世言。佛名普光者身光智光二俱周普。乃五十三佛之首也。見佛發心出家具戒故云我為比丘。要路者陸行緊要之路。往來所必由故。津口者水陸交接之口。津濟所必經故。田地者田間種植之地耕穫所便行故。高下不平曰險。溝岸迫陜曰隘。葢要路津口田地皆有此等處也。不惟此等。但有不如法處必至妨損車馬。如車有失轄折軸之憂。馬有陷脛失足之苦。車馬尚損餘可知矣。我皆平填者平高填下因其勢而夷之。或作橋梁者架木負石掠其勢而避之。或負沙土者掩水覆泥逆其勢而治之。務使險者坦。隘者博。車無妨。馬無損也。

二中間兼事代持。

如是勤苦經無量佛出現於世。或有眾生於闤闠處要人擎物我先為擎。至其所詣放物即行。不取其直。

如是勤苦者。謂如是平填道路架橋負河可謂極其勤勞極其辛苦矣。經無量佛出現於世者。顯常行不輟。是知菩薩漸修之行已非羣賢可及。此是結前平地。下乃兼明代持。或有眾生者。謂正修前行之時設或遇有眾生。指劣弱少力者言。於闤闠處要人擎物者。灌頂云。市垣曰闤。市門曰闠。愚謂二皆貿易之處。要人擎物者。謂貿得之物自力所不能勝故。我先為擎者。人且索直菩薩倡先為擎。即攝三施。一身擎財施以身為內財故。二索者感化法施。三物主無畏即無畏施。詣猶往也。謂至其所往處也。放物即行者不索其直。不取其直者與亦不取此。又於財施中足外財義故。

三後修更兼濟溺。

毗舍浮佛現在世時世多饑荒。我為負人無問遠近唯取一錢。或有車牛被於泥溺。我有神力為其推輪拔其苦惱。

佛名毗舍浮梵言也。此云徧一切自在。謂於諸法中得自在故。乃過去莊嚴劫最後佛也。據此則持地菩薩始從普光佛所發心。中間經歷五十三佛及莊嚴劫九百九十九佛至最後毗舍浮佛出世時。常行平地及代持之行。是知上云經無量佛者乃大略言之。或可千佛之上。更有別佛足成無量。亦未可定。現在世時揀非佛滅已後事故。世多饑荒者。穀不熟食不給也。上云擎此云負者。謂輕則手擎。重則背負。前後各出。其實互具。總一代持之行。遠近有二。一路徑遠近。二人情遠近。二俱無問者一顯難易不較。一明怨親平等。總一無分別心。惟取一錢者。以時世饑荒乞食難得。略取資身無多貪故。此上皆屬舊行。下乃更兼濟溺。或有車牛被於泥溺者。車以牛駕非同馬之利便。兼以泥溺則執御者並受其累。我有神力者積劫願行所致。福報所感。為其推輪者助牛出車。拔其苦惱者不唯牛脫泥溺。并執銜者亦令免其累焉。歷修事行竟。

二因悟證果二。

一蒙教開悟。二漸次證入。

初。

時大國王延佛設齋。我於爾時平地待佛。

○毗舍如來摩頂謂我。當平心地則世界地一切皆平。

○我即心開。見身微塵與造世界所有微塵等無差別。微塵自性不相觸摩。乃至刀兵亦無所觸。

初仍修本行。延請也。國王請佛者。為國修福屈九五之尊。迓萬德之聖故。廣列珍羞無上妙味故曰設齋。平地是其本行。且又知佛降臨。故即於爾時待之。

○毗舍下佛教平心。摩頂者愍其事行久勞。攝授加持令其以理融事故。當平心地者。如來藏心本無高下。一念瞥起淨染繁興。若果能離於念相則內心平矣。內心既平外相斯夷。雖陵谷變遷而常自如如。滄棄更易而由來坦坦。故曰則世界地一切皆平。維摩云。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天台云。娑婆心險感陵谷之高深。極樂心平致平地之如掌。皆斯義也。

○我即下得大開悟。我即心開者。聞佛平心之教念相離而藏心開現也。藏心開現無分別智湛然。根身器界應念化成無上知覺。故曰見身微塵與造世界所有微塵等無差別。既等無差別則世界地一切皆平矣。然身界俱以微塵稱者以同是微塵所造。依所造彰能造。亦欲顯示同為大地故也。微塵自性者。由上等無差別。進觀身界二塵同一自性。既同一自性於中實無能觸所觸能摩所摩故曰不相觸摩。豈唯身之與界不相觸摩。乃至身臨刀兵亦無所觸。如六祖延頸。刺客三揮利刃俱如斬影。即其證也。又此以上通以四法界會之其義更明。如前但平外地專務事修即事法界。蒙教平心以理奪事即理法界。心開見塵則理不礙事。身界無差則事不礙理。即理事無礙法界。至於微塵法界不相觸摩則互相容即。刀兵臨身無所觸傷則互相涉入。即事事無礙法界。但此且約見處言之。所謂得大開悟者以此。

二漸次證入。

我於法性悟無生忍。成阿羅漢。迴心今入菩薩位中。聞諸如來宣妙蓮華佛知見地。我先證明而為上首。

身界二塵該一切法。彼既同一自性則一切法皆同一自性。誰為能生。誰為所生。由此於一切法性悟無生理。忍信不疑。按悟處已齊八地。但以伏斷分齊方盡見思。故云成阿羅漢。悟處既深不住淺證故於賢劫迴心。至今永入菩薩位中。諸如來指賢劫前三佛。兼他方諸佛言之。妙蓮華即指楞嚴。以此經亦名大方廣妙蓮華王故。佛知見即經中所顯如來藏心。在眼名見。在意名知。六用舉二以攝其餘。以同一體故。我先證明者。倡先領修引攝後進故。既為引攝後進眾皆推崇故曰而為上首。此約其從賢劫迴心已來說也。歷述修證竟。

三結答圓通。

佛問圓通。我以諦觀身界二塵等無差別。本如來藏。虗妄發塵。塵銷智圓成無上道。斯為第一。

正脈云。此備述前悟而已。諦觀二字即前蒙教心開。以無分別智諦審觀察也。因了二塵無差知其本於藏性。依本求末無別自體。故云虗妄發塵。然發塵雖屬虗妄。而動念即成違礙。若能奮起精進永離念相。妄塵既銷真智斯圓。無上覺道不成何待。是據持地修證惟以平地為門。故云斯為第一。持地地大竟。

三月光水大三。

一作禮陳白。二歷述修證。三結答圓通。

初。

月光童子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

菩薩名月光者月為水大之精。故前云諸婆羅門和合幻藥。手執方諸承月中水。由此菩薩觀水入圓得水之精。承此精華照臨法界。與諸眾生而作利益。若彼月光故以為名。此約本經義釋。若依華嚴月有四種奇特。一映蔽星宿。二示現虧盈。三有水現影。四見皆對目。菩薩映蔽二乘。示有智斷。有感必應。眾生各見對我。與彼月光義相似也。正脈云。童子乃菩薩別名。表童真德也。亦可童子即法王之子。如文殊師利亦有以童子稱者。

二歷述修證(菩薩自云。我今已得阿羅漢道。久離病緣。據此則是迴小向大。理事雙修。非同諸聖先悟後修。故亦直言修證)二。

一遇佛教觀。二依教修證。

初。

我憶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為水天。教諸菩薩修習水觀入三摩地。

○觀於身中水性無奪。初從涕唾。如是窮盡津液精血大小便利。身中旋復水性一同。見水身中與世界外浮幢王剎諸香水海等無差別。

初教以觀水。事在過去故云往昔。時經多世故云沙劫。謂逆推從此至彼所過劫數如恒河中沙也。佛名水天者。因觀水性徹證第一義天。乃三十五佛之一。如決定毗尼經明。教諸菩薩者。非特為一人說故。如其所證以度一類之機。故唯教修習水觀。觀成得忍故云入三摩地。

○觀於下詳示修法。復有二義。一先觀內水。外水懸遠難以攝心。故先教觀於身中。水性無奪者。水性在身餘大無能奪故。初從涕唾等轉釋無奪之義。在鼻曰涕。在口曰唾。此水之近於外顯然而易見者。在咽下嚥曰津。在喉外溢曰液。此水之近於內隱然而可覺者。在骨在髓者曰精。在筋在肉者曰血。此水之寓於內幽微而難見難覺者。飲食變退曰大小便利。此又水之入於上運轉而注於下者。如是從外向內由上至下一一推窮極盡無非徧體流動。故云身中旋復。旋復即流動義也。水性一同者。正脈云。涕唾津液水之清相。精血便利水之濁相。清濁雖異水性無別。愚謂一同者。一體通同地火風等不能陵滅。上云水性無奪是也。見水下次觀外水。言雖一體通同未免為身所礙。是須引伸外觀故曰見水身中等。謂一向見水之在身中者。又觀其與世界外香水通也。乳峰摘脈云。按華藏莊嚴世界海下有大蓮華名種種光明蕊香幢。此華生於普光摩尼香水海中。此華內有十佛剎微塵數香水海。一一海中各有一剎種。每一剎種皆有二十重佛剎。累高如幢。愚又補之曰。超出如王合名幢王剎也。今此中世界外指總香水海。所謂普光摩尼。以此海在蕊香幢大蓮華下屬世界之外故。浮幢王剎指別香水海。所謂十佛剎微塵數。以此海在蕊香幢大蓮華內。如幢如王之佛剎於中浮故。總別合論故云諸香水海。若分別論之。應云與世界外總香水海及浮幢王剎別香水海也。等無差別者一體通同故。既內外一體通同則不見有身為礙。若進能亡界則性合真空耳。然此上自觀於身中下古德直作領旨修觀解釋。今細詳其文並無領旨之義。葢是水天如來既教修習水觀。復為詳示修習法也。遇佛教觀竟。

二依教修證三。

一初成內觀。二次修外觀。三證水合空。

初。

我於是時初成此觀。但見其水未得無身。

○當為比丘。室中安禪。我有弟子窺窻觀室。唯見清水徧在室中。了無所見。童稚無知。取一瓦礫投於水內。激水作聲顧盻而去。我出定後頓覺心痛。如舍利弗遭違害鬼。

○我自思惟。今我已得阿羅漢道。久離病緣。云何今日忽生心痛。將無退失。

○爾時童子。捷來我前。說如上事。我則告言汝更見水。可即開門。入此水中除去瓦礫。童子奉教。後入定時還復見水。瓦礫宛然。開門除出。我後出定身質如初。

初證水局身。是時者依教修習時也。境智相應是曰初成此觀。證得水性一同餘大無能奪滅故云但見其水。雖但見其水依然在身中旋復故曰未得無身。是雖知身中無我尚未了五蘊皆空也。

○當為下顯身為礙。言既未得無身仍是小乘。故云當為比丘。謂當時尚在比丘位故。室中安禪者仍是修習前觀。禪而云安者。以境智相應不勉而中故。弟子者執侍巾瓶之人。見其久在室中不敢直入。故惟窺窗觀室意為探其動與靜也。唯者揀餘。言地水火風咸同一性。無緣不興興必待緣。今以水觀為緣餘緣不復興起。故唯見清水徧室餘則了無所見。灌頂云。此即實定果色。後梁法聰禪師。漢州水觀和尚。室為水淹可證此義。童稚即指童子。凡八歲以上十五以下者皆可稱之。事理未諳故曰無知。由無知故起二種疑。一疑明知比丘安禪何得室中無人。二疑明知室是觀堂何得惟見於水。二疑交懷故取瓦礫投水。葢為試其有人無人是水非水耳。激振起也。水既作聲信知是水。雖信知是水。猶唯恐有人。且看且走故云顧盻而去。出定心痛者。雖是瓦礫在中。以未得無身為身所礙故也。如舍利弗遭違害鬼者。灌頂云。身子於恒河岸居蘭若中入定。被違害鬼以手掌之出定頭痛。今出定心痛同一為身礙故。

○我自下不知反疑。思惟者自疑自怪意也。今我已得等者。自謂阿羅漢道不惟今日始得亦早已得故。病緣有二。一宿業所感。二現業所招。言久離者以既得羅漢自應無有現業。早已便得亦應無有宿業。如是則不應有痛故自疑云何忽生。自怪將無退失。不知但是未能亡身為身所礙耳。

○爾時下以除為驗。爾時者正當自疑自怪時也。童子捷來者欲釋其疑怪意故。捷猶速也。說如上事者。謂如上見水徧室投礫於中等事一一詳報故。我則告言等者。謂自覺由於身礙。教以汝更見水開門除礫。為試其猶痛否耶。童子奉教等亦但解遵諭除礫。其教以除礫之意依然不知耳。我後出定等乃自驗知。所以心痛者為有身故。

二次修外觀。

逢無量佛。如是至於山海自在通王如來方得亡身。

自知心痛由於身礙。擬欲引伸外觀求佛攝受。故又逢無量佛。如是於無量佛所引伸外觀至於山海自在通王如來外觀始成也。如來名山海自在通王者亦水大圓通之號。言水本流通遇山成礙。佛以水性圓通融山成水。故於若山若海同一自在流通。然山屬地大。地大既融而為水餘大可知。是知此佛惟以水大圓通。逈超餘門故稱為王。而月光進修外觀必至此佛乃成者。亦同氣相求同聲相應義也。外觀既成則見水身中與世界外浮幢王剎諸香水海等無差別。故曰方得亡身。

三證水合空。

與十方界諸香水海性合真空。無二無別。今於如來得童真名。預菩薩會。

上科雖引伸外觀。惟約一華藏界諸香水海。是雖得亡身未能亡界。以界相未空故。今於亡身之後更以深觀之力擴充外水。與十方華藏莊嚴世界諸香水海一體通同。外此則無界可融。無水可觀。但見其依於真空。與真空合其體故曰性合真空。既性合真空則空水融即故曰無二無別。前文所謂性水真空性空真水清淨本然周徧法界者此則極證之矣。今於如來者如來即指今佛言。前此雖得亡身未能亡界。名跡猶是羅漢。今於如來出世方得童真之名。參預菩薩之會。以我證得水性合空。已到法空地故。歷述修證竟。

三結答圓通。

佛問圓通。我以水性一味流通得無生忍。圓滿菩提。斯為第一。

味氣分也。答意謂我以觀於內外水性同一氣分。不過流動通融尚未亡水。及至性合真空並水亦亡。由此證得無生法忍。法忍既成菩提不遠。若欲取證。不須更求餘門故曰圓滿菩提。斯為第一。月光水大竟。

四琉璃風大三。

一作禮陳白。二歷述修證。三結答圓通。

初。

琉璃光法王子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

琉璃內外明徹。淨無瑕穢。下文菩薩自敘身心發光洞徹無礙即得名之由。故正脈云。取後所悟洞徹得琉璃號。又梵語吠琉璃此云青色寶。由此菩薩常放青色光明同彼琉璃故取以為名。灌頂云。此即涅槃經中琉璃光菩薩放青色光至釋迦座前者也。

二歷述修證(菩薩自敘云。逢佛未幾得無生忍。義同善財一生圓證。不可以先悟後修論之。故亦直言修證)二。

一遇佛教觀。二依教修證。

初。

我憶往昔經恒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聲。開示菩薩本覺妙明。觀此世界及眾生身。皆是妄緣風方所轉。

佛名無量聲者以修習風觀為號。言一切諸法莫不有聲。聲不自聲因風而有。若直觀於風。恐隱顯不常難以成觀。是須以聲觀風。然聲既無量則風亦無量。如是而觀則在在皆成觀境。故佛以之名。俾修習風觀者知所從也。又觀成之時融風歸性。然後依於性風發而為無量音聲。應機說法故佛以之名。俾成就風觀者知所用也。開謂開顯理性。示謂指示觀法。菩薩即所被機也。本覺妙明句正明所開之理。由來靈鑑曰本覺。無始不昏曰妙明。前文所謂性覺妙明本覺明妙是也。觀此世界等正明所示之觀。觀字指能觀智。世界眾生即所觀境。妄即一念妄動。世界眾生依此而有。故名為緣。而又言風力者。以妄動屬風能與身器為緣。即名為力。轉猶變也。謂初依本覺妙明一念妄緣風力而有業相。由業故轉成能見而有轉相。由能見故有境界妄現而成現相。是世界眾生之細相現矣。至於智續執計起業。由此而有業繫苦相。則世界眾生之麤相著焉。是知世界眾生始於一念妄緣風力展轉變起。故云皆是等也。然彼佛為顯本覺妙明而却示以此觀者。葢以覺雖本具。明雖妙成。奈為一念妄緣風力展轉變起根身器界。內封我執。外結法縛。流蕩忘返。愈趣愈下。則本覺反成不覺。妙明永沈無明。佛示此觀。令知風力無依。身器元空。內不執我而分段無因。外不縛法而變易絕絆。即本覺而頓成妙覺。緣妙明而轉入圓明。圓通極致盡於是矣。

二依教修證四。

一觀風體同。二了風性虗。三觀成得忍。四心開證果。

初。

我於爾時觀界安立。觀世動時。觀身動止。觀心動念。諸動無二等無差別。

我於爾時者。即於彼佛開顯理性指示觀門時也。為資風觀以復本覺妙明。故於世界身心周徧觀察。觀界安立者。謂先觀東西南北四維上下。必由動而安立。設無有動誰為安立。觀世動時者。謂次觀過去現在未來必由動而成時。設無有動誰為遷流。觀身動止者。謂更觀前後左右必由動而成止。(止定相成)設無有動定相誰分。觀心動念者。謂又觀生住異滅必由動而成念。設無有動念相誰立。如是次第徧觀。情器各二。故云諸動。所動之法雖異能動之體不分故曰無二。唯一風性故云等無差別。此觀異歸同約初心入手言也。

二了風性虗。

我時覺了此羣動性來無所從。去無所至。十方微塵。顛倒眾生同一虗妄。

前觀既成又復細心體察故云我時覺了。此羣動性即指風言。來無從去無至者。顯當處出生隨處滅盡。徹體虗妄杳無實體可跟究耳。十方微塵即指器界。以是聚微成故。顛倒眾生即指根身。以因迷倒有故。然迷倒固為業緣聚微亦屬風力。咸為動性但內外異耳。彼且來無所從。去無所至。況夫聚微而成十方世界。迷倒而有異類眾生。若狂華起於翳睛。類幻人成於術力故曰同一虗妄。此體一歸盡約深修增進言也。

三觀成得忍。

如是乃至三千大千一世界內所有眾生。如一器中貯百蚊蚋啾啾亂鳴。於分寸中鼓發狂閙。逢佛未幾得無生忍。

承上多界眾生既已虗妄如是。況夫少界眾生乃至一界眾生其益為虗妄可知。三千大千等即近指一世界內所有異類諸眾生也。然體察虗妄必由遠而至近者。以遠境邈茫易信其虗。近境現在難知其妄。葢是以易信例難知耳。雖已例明猶恐難知。故又以器貯蚊蚋喻之。一器者或瓶或鉢之類。方言楚曰蚊。秦曰蚋。其嘴如針。刺人作癢。而夜間尤甚。乃飛蟲之最小者。啾啾微小聲也。喻意以三千大千隨風飄皷。如一瓶鉢小器隨手運轉。其中眾生種類各別。如撲捉百頭蚊蚋貯放器中。各以妄緣風力諍人競我。如啾啾亂鳴。至於諍王圖覇。開疆展土。建功立業等事。亦不過如在分寸之中皷發狂閙。皷動也。狂亂也。上云亂鳴此言狂閙者。形聲異故。要知一器非久長之物。蚊蚋非大年之生。一朝器壞而蚊蚋撲滅。彼啾啾亂鳴皷發狂閙者。竟何所有。用此為喻。則根身器界同一虗妄之旨益昭昭矣。逢佛未幾者謂總計逢佛教觀。依教修習未經幾多時也。由遠而近。體觀身器虗妄。當下離念。於三界內不見有少法生滅。名為得無生忍。此體似歸真。約觀成悟證言也。

四心開證果。

爾時心開乃見東方不動佛國。為法王子。事十方佛。身心發光。洞徹無礙。

無生理顯本覺妙明自現。故曰爾時心開。梵語阿閦鞞此云不動。五十三佛中一也。國名歡喜。亦名妙樂。或名妙喜。異譯不同故。夫東方為羣動之首佛名不動者。表即動而證不動之理。菩薩觀風得忍與彼心印懸通。故曰乃見。顯未契此理者不能見故。法王即指彼佛。菩薩所證克肖於彼能傳其道故為子也。雖為彼佛之子。亦能徧事十方諸佛。以所證之理圓通一切諸佛法故。下文所謂合十方佛傳一妙心者以此。即幻身而證法身。即妄心而證真心。故身心皆能發光。由發光故表裏洞徹。猶如琉璃。映現諸法而無障礙。如法華身根清淨文云。雖未得無漏法性之妙身。以清淨常體。一切於中現。菩薩所以名琉璃光也。歷述修證竟。

三結答圓通。

佛問圓通。我以觀察風力無依悟菩提心。入三摩地。合十方佛傳一妙心。斯為第一。

來無所從去無所至故曰風力無依。然根身器界皆以妄緣風力所轉。風既無依則根身器界一切皆空。所謂諸妄銷亡是也。諸妄既銷本覺妙明自然現前故曰悟菩提心。所謂不真何待是也。從此不見有法得無生忍。即動而證不動之理故云入三摩地。所謂那伽常定是也。以自所證質之十方諸佛。而彼諸佛遞代相傳之妙心不越乎此。故云合十方佛等。是知斯門為真實圓通故稱第一。琉璃風大竟。

五空藏空大三。

一作禮陳白。二歷述體用。三結答圓通。

初。

虗空藏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

因觀四大無依銷礙入空。得無邊身故以虗空為名。依此出生無礙神力故名為藏。前云虗空體非羣相不拒諸相發揮。菩薩之身體用同此。至下經文自見。

二歷述體用(此菩薩批空便說體用。至於修證唯末後略顯耳)四。

一以理奪事。二理事無礙。三事事無礙。四結由原證。

初(身界為事。虗空為理。唯顯虗空不留身界故為以理奪事)。

我與如來定光佛所得無邊身。

○爾時手執四大寶珠。照明十方微塵佛剎。化成虗空。

初先空內身。我與如來者如來即指釋迦。顯同佛一時修因也。定光佛乃指因中所事之佛。梵語提洹竭。瑞應經翻為定光。無量壽經翻為錠光。法華經翻為然燈。大論云。太子生時身光如燈。直至成佛亦名然燈。是釋迦如來第二僧祇授記本師故得與同事也。得無邊身句乃菩薩自述所證。未必與如來同得。但譯者略欠眉目。若於得字上加時我二字則分明矣。正脈云。無邊身。即佛十身中虗空身也。清涼云。混虗空為體性。大集會中菩薩來時純現虗空相。謂阿難言。我身即是虗空。以虗空證知一切法。為虗空所印。又菩薩言。我以虗空為庫藏雨十方無量阿僧祇世界所有寶物衣服飲食。偈云。虗空無邊量。亦無有高下。故知無邊身即虗空身焉。而不言云何得者留待後文中出故。如後云。由我諦觀四大無依妄想生滅虗空無二。既四大無依妄想生滅自不以色心和合為身。既虗空無二即惟以虗空為身。此其所以得無邊身也。

○爾時下。次空外器。言當爾之時雖得無邊之身。若外器不空有二不便。一者身相不純以有世界礙故。二者界不我用以不能隨空轉故。故須并外器亦空。手指空慧。言菩薩既以空性為身即應以空慧為手故。以空慧手保任前之四大空性不令有失。即是執持四大寶珠。四大空性稱為寶珠者。可珍重故。能轉照故。保任既久四大空性不失。仍復以內例外即是照明十方。內之四大既空例知外之四大亦復不有。故云微塵佛剎化成虗空。後云佛國本同。葢以外之四大本同內之四大。以內例外二俱成空。不見有少法生滅。故後云於同發明得無生忍。

二理事無礙(自心理也。現鏡放光流灌不礙事也。幢剎事也。來鏡入身同空不礙理也)。

又於自心現大圓鏡內放十種微妙寶光。流灌十方盡虗空際。

○諸幢王剎來入鏡內涉入我身。身同虗空不相妨礙。

初理不礙事。上科身界俱空得無生忍。即是自性真心現前時也。但已得其體未獲其用。恐墮理障。終礙事修。故又於自心現大圓鏡。大圓鏡即是無障礙智也。依自心現理事並照。如大圓鏡色空俱現故。內放十種微妙寶光者。即是依於無障礙智對十法界機現起十種差別智也。流灌十方盡虗空際者。即是依於十種差別之智演出十種差別法門。展轉流通十方空際。所謂無不從此法界流也。

○諸幢下事不礙理。諸幢王剎略於水大中釋。今依灌頂引華藏圖說更詳釋之。彼云世界最下有十層須彌山微塵數風輪。持上普光摩尼香水海。海中出生一大蓮華名種種光明蕊香幢。此華內有無量香水海。海有無量剎種。每一剎種皆有二十層佛剎。累起如幢高大稱王今云諸幢王剎。即無量香水海中諸剎種也。而云來入鏡內者且約觀想之力致故。言說法善巧如上已明。欲彰嚴土方便故運想諸幢王剎。(即照華嚴華藏世界品義想也)想久觀成。則諸幢王剎時時顯現於無障礙智中。故云來入鏡內。又觀智從心現故帶剎從心而涉入身內。雖涉入身內。由前已得無邊之身同於虗空不相妨礙。所謂無不還歸此法界也。據此則智流光徧。度盡十方眾生。唯依自心。剎入我身嚴淨無邊佛土。不須遠到。是且以理事無礙而為度生嚴土之大善巧大方便也。

三事事無礙。

身能善入微塵國土。廣行佛事得大隨順。

上科理事無礙猶資觀照融通。此則不假觀照任運現起。不離本處而徧應塵國。故云身能善入。於一塵中而轉大法輪故云廣行佛事。無機不應有感即通故云得大隨順。據此則妙用等佛。非心思所能到。惟證乃知。豈言語之可及。此乃以事事無礙而為嚴土利生之真功德真妙用也。

四結由原證。

此大神力。由我諦觀四大無依妄想生滅。虗空無二佛國本同。於同發明得無生忍。

此大神力。指上理事無礙事事無礙二科。以是從體起用。非跛驢所能為故。由我諦觀等先空內身也。言一切眾生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妄認六塵緣影為自心相。執我我所妄受生死。菩薩為出生死先觀內身。言諦觀者。謂離於分別。驀直看去也。看得地水火風從因緣有。妄想分別依塵境生。因緣別離則四大無依。塵境變壞則妄想亦滅。心色俱空幻身不有。故與虗空無二。所謂得無邊身者即在此時。佛國本同句次空外器也。言佛國亦是四大所成。本同內之四大。內之四大既空以內例外則外之四大亦空。所謂微塵佛剎化成虗空者即在此時。於同發明者。謂於此內外同空之理既已發明。自不見有少法生滅故曰得無生忍。已得全體當起大用。是知理事無礙事事無礙皆發端於此。歷述體用竟。

三結答圓通。

佛問圓通。我以觀察虗空無邊。入三摩地。妙力圓明斯為第一。

身剎俱空故無邊際。住忍不動即是三摩。由理事無礙而至事事無礙故曰妙力圓明。謂微妙神力圓徧而明照也。空藏得力於此故曰斯為第一。空藏空大竟。

六彌勒識大三。

一作禮陳白。二歷述修證。三結答圓通。

初(此菩薩先言修。後言證。雖有神用攝在證果中故)。

彌勒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

彌勒。清涼云。具曰迷帝隸。西域記名梅怛麗耶。溫陵曰。正音梅怛利曳那。此翻慈氏。姓也。名阿逸多此云無能勝。謂依惟識觀起同體慈力最強故。正脈云。慈隆即世。悲臻後劫。愍物迷識示迹發明也二歷述修證三。

一遇佛教觀。二修習證果。三果後勝用。

初。

我憶往昔經微塵劫。有佛出世名日月燈明。我從彼佛而得出家。心重世名好遊族姓。

○爾時世尊教我修習唯心識定。入三摩地。

初自述好名。法華云。如過去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爾時有佛號日月燈明。如是相繼有萬佛皆號日月燈明。彌勒埀跡乃在最後佛時。去前所過之劫。惟取後佛至今僅可以塵數計之。故云經微塵劫。佛號日月燈明者日有導至成熟二義。月有除熱得涼二義。燈有破暗傳照二義。故玄贊云。佛能導迷至覺成器熟根日也。除煩惱熱得涅槃涼月也。永破愚癡化生傳法燈也。亦可以識性圓明無微不燭如日月燈故。又法華文殊謂其是妙光弟子。今云從佛出家者。或出家後轉師妙光。如明燈八子事例。名與利相因。既心重世名則身為利役可知。既身為利役必將奔走豪門趨逐權勢故曰好遊族姓。法華云。貪著於名利。求名利無厭。多遊族姓家。棄捨所習誦是也。

○爾時下佛示唯識。世尊因其貪名著利向外馳求。令知三界惟心萬法唯識。故教以修習唯心識定。依修故名利所不能牽。族姓所不能屈。其心常澹泊。未曾有散亂。身體及手足。靜然安不動。故曰入三摩地。

二修習證果。

歷劫以來。以此三昧事恒沙佛。求世名心歇滅無有。

○至然燈佛出現於世。我乃得成無上妙圓識心三昧。乃至盡空。

初以藥除病。歷劫以來者。從昔至今經歷塵劫以來。以此三昧者。用此攝心轉馳名逐利之役。成嚴土利生之因。隨順諸佛行菩薩道。故云事恒沙佛。法華云亦行眾善業。得見無數佛。供養於諸佛。隨順行大道是也。惟識定深。萬境如電。視虗名若谷響。鄙微利為蠅摶。故將從前求世名心歇滅無有。

○至然下藥病雙亡。然燈即是定光。從什譯故。準法華燈明八子相繼成佛。最後者號曰然燈。今云至然燈。則彌勒初於燈明佛所出家。至第八子成佛時猶在菩薩地故。雖在菩薩之地而內證漸深。故曰我乃得成無上妙圓識心三昧。然識心三昧仍前唯心識定。而無上妙圓乃寓有淺深之義。言歷劫以來修習此三昧時。先觀一切諸法唯依賴耶變現。賴耶具足一切諸法名圓識心。以此事恒沙佛求世名心歇滅無有。次觀賴耶唯依真如隨緣成立。雖隨緣而不變名妙識心。如是至於然燈佛時。又觀真如乃待妄而立。待妄立真妄真同妄。唯依一心而為本源名無上識心。今云無上妙圓等乃原始要終言之。葢初得圓識心時惟是以識遣法。次得妙識心時又復以性遣相。後得無上識心時乃是以一遣待。要知待既不立說一亦是強名。況復三昧又從誰立。故曰乃至盡空。是知三昧方也。立法立相立性病也。無上妙圓皆對症之藥也。及乎病盡藥除并方亦無所用。夫是之謂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乃究竟真唯識性也。

三果後勝用。

如來國土淨穢有無皆是我心變化所現。世尊。我了如是唯心識故。識性流出無量如來。今得授記次補佛處。

已得其體當現其用。如來國土等先現國土為所依之處。國土有三。一法性土無淨無穢。二受用土有淨無穢。三變化土有淨有穢。故統言淨穢有無。並非惑現及與業招故云皆是我心等。葢由菩薩乘本願力。從於一切盡空之清淨心中神通變化之所示現。謂雖空而不礙於有也。又既云變化即非實有。又雖有而不礙於空也。世尊我了等次現如來為教化之主。言如來國土淨穢有無本惟心變。眾生不知謂是實有。唯菩薩能了能知。以是之故例知佛亦唯心。故又於識性流出無量如來。是彼時雖未成佛。已能現土現佛成辨諸佛所應作事。今佛知此乃與授記補處。故云得也。歷述修證竟。

三結答圓通。

佛問圓通。我以諦觀十方唯識。識心圓明入圓成實。遠離依他及徧計執。得無生忍。斯為第一。

我以諦觀等者謂初修此觀時。先觀十方所有根身器界唯是識心之所變現。此觀成時則識心具一切法。照一切法。故曰圓明。若更觀識心從緣。真如有待。唯是一心。乃至盡空一切是為圓滿成就真實之性。故曰入圓成實。從此名相依他妄想徧計二俱不立。故曰遠離依他及徧計執。清涼引護法釋三性云。一切心及心所由熏習力所變見相二分從緣生故皆依他起。以斯妄執定實有無一異俱不俱等此二方名徧計所執。二空所顯圓滿成就諸法實性名圓成實。徧計如蛇有名無體故。依他如繩有相無性故。圓成如麻是彼體性故。灌頂云。離徧計執無我也。遠離依他無法也。入圓成實即得無生法忍也。彌勒以此修證故曰斯為第一。彌勒識大竟。

七勢至根大三。

一作禮陳白。二歷述教修。三結答圓通。

初。

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

灌頂云。梵語摩訶那鉢此云大勢至。觀經云。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離二途得無上力是故名大勢至。思益云。我投足處震動大千及魔宮殿故名大勢至。悲華經寶藏佛言。由汝願取大千世界今當字汝為大勢至。法華列眾中名得大勢以其能成辨一切所應作事故。若依本經釋者。謂菩薩以念佛心得無生忍大勢力故。攝念佛人不勞而化。故益以至言。同倫有二。一同修。二同化。同修者謂恒河沙劫同修念佛三昧。同化者謂今在娑婆。同攝念佛眾生。同修淺深不同。有住乾慧者。有住信位住位乃至等覺位者。同化示現不同。有示乾慧者。有示信位住位乃至等覺位者。故總以五十二數計之。

二歷述教修(此菩薩述先佛教示意多。自己修證意少。故標教帶修。以攝於證也)二。

一詳述佛教。二略述依修。

初三。

一總教念佛。二別詳念法。三結示利益。

初。

我憶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光。十二如來相繼一劫。其最後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

梵語阿彌陀。此翻無量光。或翻無量壽。葢名含二義翻譯互出。但既云往昔且言恒河沙劫。似非現在彌陀。乃古彌陀也。十二如來者。準大本彌陀經。阿彌陀佛自具十三號。謂無量光。無邊光。無礙光。無對光。燄王光。清淨光。歡喜光。智慧光。不斷光。難思光。無稱光。超日月光。合本號為十三。今始終二號既同或中間亦同。以佛道通同古今無異故。言相繼一劫者。似是前前後後轉相補處。未必即是一佛異名。然諸佛境界不可思議。但能成就利益無所不可。是一是異是古是今勿甚拘泥。教其念佛者或亦因其多障緣故。念佛三昧有事有理。事念則專注一佛念念相繼。念久成定名曰三昧。理念則正念佛時反觀自心。觀久心開名曰三昧。灌頂云。念佛法門有四。一持名。二觀像。三觀想。四實相。前三後一。事理對論。正脈云。據下文即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也。

二別詳念法。

譬如有人一專為憶。一人專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見非見。二人相憶。二憶念深。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同於形影。不相乖異。

○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

初如同人相憶。生佛雖異心性無殊。故總以人喻。如法華經喻以親友之類。一專為憶者。喻佛生生世世常念眾生。心性同佛皆應成佛也。一人專忘者。喻眾生展轉流浪不知念佛求佛攝授接引往生也。若與或同。不期而遇曰逢。有意而會曰見。若逢不逢者。喻眾生生值佛世不知念佛。依舊沈淪也。或見非見者。喻諸佛現相人中人不念佛佛亦難度也。二人相憶者。謂彼此互相憶念。喻佛念眾生眾生亦念佛也。二憶念深者。喻眾生念佛悲感情切。佛念眾生慈應恩深。如是則感應道交。不惟現前成益。乃至生生世世佛常護念眾生。眾生常近諸佛。故又喻以同於形影。不相乖異。既爾常護常近則緣勝因深。生可成佛而佛可如願矣。

○十方下如母子相憶。(上以同人相憶為喻。猶恐其憶念不切。故又舉母子相憶喻之。以同人較之母子其情稍疎故)眾生久沈生死故為如來所憐。雖久沈生死而佛性不失。故又為如來所念。既憐且念無時能已。故喻云如母憶子。諺云。兒行千里母擔憂。則母之憶子無時能忘可知。若子逃逝者。喻眾生不知念佛流浪生死。雖憶何為者。喻佛雖憐念亦無如之何矣。子若憶母如母憶時者。喻眾生設若念佛亦如佛念眾生時之諄切。如是則感應道交自然生生世世常得見佛。故喻以母子歷生不想違遠。然彼佛既教念佛而又連舉二喻者。葢欲念佛眾生始而如同人相憶。久則如母子相憶。庶念佛之功日親日近。當必獲其效矣。

三結示利益。

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

○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

初示決定見佛。若眾生心者。謂設若眾生心信我說也。心信我說自然憶佛念佛。憶佛者繫心佛境。如觀像觀想之類。念佛者事理一心。如持名實相之類。又憶念雖各分二種。四者亦互用無礙。現前見佛者。如禪觀之中夢寐之際得見阿彌陀佛金色之身。得歷阿彌陀佛寶嚴之土。當來見佛者。如臨命終時捨報安詳生極樂國華開見佛。而言必定者。確許其決無不見用以堅行人之心故。

○去佛下示自然心開。承上既必定見佛則是去佛不遠。既去佛不遠則護念緣勝。故不假方便自得心開。謂不假餘門為方便只此念佛。便得心開。所以華嚴妙嚴品。謂念佛三昧名無邊海藏門。以能總攝一切諸法門故。染襲近也。襲近於香被香所熏自然身有香氣。與彼去佛不遠蒙佛護念自然心開見佛。事理相類故以為喻。據此則念佛三昧亦可名香光莊嚴。以念佛者去佛不遠蒙佛光莊嚴其心。亦如樂香者襲近於香被香光莊嚴其身故。詳述佛教竟。

二略述依修。

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

我本因地即指昔在超日月光佛時也。蒙佛所教如法憶念不假方便自得心開。故曰入無生忍。謂正當心開之時。一念不動萬有皆空。不見生滅法也。因中以念佛得益。果上以念佛度生。故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此界即指娑婆。或亦分身他土。今對釋迦且約此界言之。淨土即指安養。不歸他土唯歸安養者。略明五義。一勢至菩薩本修因處故。二諸大菩薩尚願生彼故。三阿彌陀佛願力深重故。四三輩九品皆得往生故。五十方諸佛同讚西方故。此皆事論。若以理論者。自心即是彌陀。法性即是淨土。違真逐妄背覺合塵即是捨安養而生娑婆。反妄歸真背塵合覺是其所宜。故惟攝歸淨土。歷述教修竟。

三結答圓通。

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

那律選眼空生擇意等。各有選擇。勢至不爾。故云無也。都攝六根者。謂眼不觀色耳不聽聲等。攝六和合歸一精明也。一精明心離於分別。如是念佛名曰淨念。常念常淨。常淨常念名曰相繼。入無生忍證不退轉名曰得三摩地。較之餘門獨為直捷簡易。故曰斯為第一。(此七大中以火大為首者。貪欲為煩惱根本宜先治故。以勢至殿後者。隣於觀音耳根。娑婆眾生不能修彼者便修此故)總結諸聖略說竟。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ilene&aid=153966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