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楞嚴經指掌疏 1/4
2023/02/26 21:38:44瀏覽244|回應0|推薦1
楞嚴經指掌疏

No. 308-A 續夢始末

余先註法華指掌。肇始於雍正二年甲辰。脫槀於乾隆十一年丙寅。及欲就梓。苦力有未充不果。後於辛未冬。荷蒙
和碩莊親王
奏放香界寺住持。閱明年。有徧空元等由岫雲來參。請為過講楞嚴正脈。初講十門。即嫌其駮辨太甚。且前後次第。與清涼大有徑庭。不合賢宗家法。至題中繁言亂心。如洪闊等八義之類。亦私意之所不取。因不揣鄙陋。輙為籤釋。學眾喜其易明。請製新疏。於是研精竭思。三越寒暑。草本雖創。未及再修。又蒙
莊親王。舉授僧錄司副印。兼經呪館供職。嗣是協辦印務。對讀呪經。仍復募梓前疏。遂於是經新疏。無遑問矣。癸未夏。館事少停。避暑山菴。即今三山庵也。舊名麻家庵。歲久傾圮。不蔽風雨。拓其基而新之。易以今名。督工之餘。為興懷二子。過講是經。重訂新疏。甫一過又為二子。過講金剛般若。知無著菩薩。昔於覩史多天。慈氏尊處。親授八十行偈。於是有新眼疏經偈合釋之作。稿成之日。適萬壽戒壇寺。度博彚公過訪。力任刊行。紀其事在乾隆三十年也。三十一年丙戌。正印秀翁逝世。又蒙
莊親王。陞授僧錄司正印。未幾才不勝任。致干舊疾。四支不仁。難以任事。無何乞假還山。靜心調養。丁亥疾稍可。戊子取草本練覆。聊可自信。擬將募梓旋蒙
總管僧道錄司
皇六子。諭令銷假復印。兼
奏放拈華寺住持。嗣是留興子在山庵謄清。偕懷子隨拈華校字。陸續募資。料理壽棗。庚寅奉
旨照例於
圓明園佛樓行走。三十六年辛卯。恭逢
皇太后萬壽盛典
賜紫於皇壇供事。自惟理以貧子出家。何當際斯
隆恩。深生愧慚。無能仰報。訖今乾隆四十一年丙申。刊刻工竣。辭印潛修。祝延
聖壽答報
國恩。了此餘年。實所願也。余先於法華指掌編敘始末有云。二十餘年。自視若夢期也。住此住彼。迴想若夢中人也。幾踰四十萬言。皆夢中寱語。其間或逆或順。皆夢中境界。即今編序始末。依然夢中說夢。然既云夢中說夢。則是一夢猶未醒耳。今又以二十餘年之工。製斯楞嚴新疏。豈不是一夢未醒。又續一夢也。且思如來說法四十九年。尚不曾道著一字。況是經是疏。不足六十萬言。又豈能道著一字乎。伏望後之讀是經閱是疏者。幸勿於中說是說非。又作實法會也。

旹乾隆四十一年歲次丙申僧自恣日

賜紫沙門賢宗後學通理謹識

閱疏凡例

是經流傳震旦。疏記論解甚夥。採金集玉。誠讓會解。辨脈尋源。無偕交光。今為接引初機。漸入堂奧。異彼舊說。恐駭新聞。宜強周覽。勿輕間然。
是疏自名指掌。取其明而且易。不避訓詁。或涉繁蔓。智果超方。以任捨繁從要。立尚扶壁。且須由粗入微。勿嫌摘葉尋枝。莫便掛一漏十。
(通理)資愧學知。智無兼人。未能徧扣高明。博覽古著。疏中一言一句。多自胸襟流出。不善他文。未敢輙入。非有揀棄。勿強是非。
全經脈絡。有綱有目。目中復有綱目。如世祖父子孫。展轉相生。曾無少紊。若綱之與綱。目之與目。則如兄弟相次。先後適宜。依此分科。自有層次。楞嚴正脈。頗得此訣。今疏倣之。但交師分析過甚。多於應續反斷。初學不察。致義失貫。今疏別之。
是疏為避繁分。間有一科之中。含攝三二意者。若不眉目。莫決斷連。因於本文用○斷之。至疏中各標其意。如起首則曰初某意。釋竟又曰某某下某意等。庶不至繁分而節旨判然。
古疏隨文科目。多不俱提。如一科分三。但標初科。即復曲分。或入文。殊令初學艱於檢對。今遵彌陀疏鈔科式。分已俱標。標已取次會文。疏訖仍結某某科竟。若相鄰甚近者則不復結。為便觀覽。不至翻前揭後。
楞嚴正脈。交師用甲乙等字以別科目層次。伯亭老人。亦多承用。今疏全標科目。且疏竟仍結。前後次第。顯然可見。故不更置甲乙等字。
一音圓被。異解各呈。杵臼繩箕。共說象身之似。鵠雪貝稻。孰明乳色之真。因枝尋本。各選其由。入道從緣。不一而足。勿謂本疏多事。有礙此經廣傳。
古德著疏。間有與私意相符者。亦微有採掇。若全用其語。則標以名字。如言正脈云等。若少有更換。則標唯義取。如言正脈義云等。蓋不敢掩古之善也。
金鍮並列。玉石互陳。具眼者自能辨識。不在抑揚。按正脈立義雖精。駮古太甚。致令後學。一味在是非裏卜度。不知向關節處跟尋。迷本昧源。其失非細。故今疏惟竊取其義。而執戈欲鬬之詞槩不敢用。又正脈於難處過詳。於易處過略。唯逗利智。不接鈍根。今疏於難處不過指授分明。於易處亦必略用敷演。為令三根俱被。利鈍咸宜。

No. 308

楞嚴經指掌疏卷一

京都拈華寺賢宗後學達天通理敬述

嗣法門人(興宗祖旺謄清懷仁祖毓較字)

第九總釋名題者。謂名者實之賓。題者經之綱。一經大義。萃在名題。故言總釋。謂總釋一經大義於名題中也。又名謂能譯人名。題謂所譯經題。而言總釋者。謂人名經題以總釋之也。即分為二。

一經題二譯人。

初。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第一

釋此經題。略作五義。一先會五名。二正釋現題。三略備古法。四重申西名。五附釋卷次。

初。

按經中佛自所說。有五種題名。一曰大佛頂悉怛多般怛羅無上寶印。十方如來清淨海眼。(正脈云。境智為名。謂大等是境。十方下屬智)二曰救護親因。度脫阿難。及此會中性比丘尼。得菩提心。入徧知海。(正脈云。機益為名。謂阿難性尼為機。得菩提等是益)三曰如來密因。修證了義。(正脈云。性修為名。以如來密因屬性具。修證了義屬修得)四曰大方廣妙蓮華王。十方佛母陀羅尼呪。(正脈云。要妙為名。蓋上七字為顯為最妙。下八字為密為最要)五曰灌頂章句。諸菩薩萬行首楞嚴。(正脈云。因果為名。以菩薩萬行為因。首楞嚴即果也)今此題者。於五名中略取十九字。擇要該廣。次第攝經。乃結集者善巧所成。

二正釋現題四。一指法宗體。即大之一字也。所言大者。即眾生心。是心則攝一切世間出世間法。故稱為大。在華嚴即一真法界。而一真法界。該四法界。統攝乎因因果果。無量妙門。無邊妙義。不其大乎。諸經或目為實相。或目為佛性。或目為圓覺。或目為真如等。其實皆一心也。在本經即如來藏心。而如來藏心。非一切法。一切法莫能收攝。即一切法。一切法莫能逃遁。離即離非。是即非即。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不得已強名為大。非對小言大。以對小言大。則大有分限。非真大故。亦非先小後大。以先小後大。則大有始終。非本大故。是知此大。十方無盡。三際莫窮。在迷為如來密因。在悟為修證了義。在因為菩薩萬行。在果為首楞嚴王。一經要妙。不出此宗。十界紐樞。無踰茲體。以之冠首。良有以焉。

二顯法勝妙。即佛頂二字。所言佛頂者。即肉髻相上無見頂也。肉髻相。為三十二相之一。在青螺紺髮正中。如春山吐日。而頂不可見。如佛初降生。嵐毗尼林神。為佛乳母。捧持諦觀。不見其頂。又佛成道後。遊波羅奈。東方應持菩薩。欲窮佛頂。上歷沙界。終不能見。乃八十隨好之一。無見頂好也。用斯顯法者。略有二義。一佛頂最勝無上。顯此法最勝。依之修習。直趣無上菩提故。二佛頂最妙無見。顯此法至妙。唯佛究盡。一切所不能了故。又上但顯大。此復顯其勝妙。蓋直指法體為大為佛頂耳。又佛頂亦可作喻。但不如直指之為親也。

三別出義相曲分四。

一正因密熏。即如來密因句也。如來者。十號之一。倣同先德號。釋有二義。一隨相釋。謂佛佛道同。後佛出世。宛同先佛再來。故名如來。二入理釋。隨教淺深。難盡多種。今據終實。謂如為本覺。來為始覺。始覺究竟。即同本故。亦倣同先德義也。對下菩薩。即是果人。乃諸菩薩道後之號。密因者。即正因佛性。眾生等有。迷而不知。雖迷而不知。由內熏力故。遇緣信發。究竟可以成佛。正以可成佛故。名如來因。在迷不知故。復名為密。又因稱如來。復名為密者。為遣兩種人過。一如來二字。遣小教二乘。抱迷絕分之過。以彼不達即心即佛。自甘絕分。一向沈空。今聞因即如來。頓然夢覺醉醒。迴小向大。成佛有分。二密之一字。遣圓教狂慧廢置進修之過。以彼纔信自心。便謂是佛。一向廢修。今聞但是密具。自知非是已成。從性起修。冀果方能。然此即是二根本中真本。所謂識精元明。能生諸緣。緣所遺者。至文中十番顯見。且從眼根指出。以一例五。六根皆具。若擴而充之。不唯近具根中。實為遠該萬法。迨後會四科。融七大。明生續之因。示圓融之故。全彰三藏。不離一心。如來密因之旨。顯發無餘蘊矣。經文首從請定。至四卷前半。身意輕安。得未曾有。如來重重開示。令修奢摩。當機方以信順。四分中開示奢摩成信分。義齊於此。

二了因顯發。即修證了義句也。因信起觀曰修。蓋即以觀行為修。非歷事造修也。由行成解曰證。蓋即以解悟為證。非歷位取證也。良以圓頓行人。信時即兼解悟。解時已有證入。故前分末即許阿難等心悟實相。而此段即云修證了義。其實前方是信。此方是解。蓋以行布不礙圓融。取勝為言。然謂之了義者。有二義。一者了悟前義。二者了無餘義。了悟前義者。由前段當機信順。雖知有如來密因。猶未能現量體悟。故自喻云。我今猶如旅泊之人。忽蒙天王賜與華屋。雖獲大宅。要因門入。(請觀門。求悟入也)如是如來為之分門以定二義。驗證以釋二疑。綰巾以示倫次。冥授以選本根。蓋即令其以耳門三昧。修習證入。了悟前段。如來密因義也。了無餘義者。謂耳根圓通。超二十四聖而獨妙。依此修證。則因該果海。果徹因源。一修一切修。一證一切證。了無餘義可修可證。至下菩薩萬行。亦不過圓融中略示行布之義。經文義分兩段。首從四卷後半。請華屋之門。至六卷中十恒沙眾。皆得本心。遠塵離垢。獲法眼淨等。為開示理觀。次從六卷後半請安立道場。至七卷中頂光說呪。顯示利益。兩眾願護等。為開示事儀。總為令修三摩。四分中開示三摩成解分。義齊於此。

三緣因助修。即諸菩薩萬行句也。菩薩略梵語。具云菩提薩埵。此云覺有情。釋有三義。一約自利。謂覺雖分證。尚有情識故。二約利他。謂覺彼有情。令他同己故。三約兩利。謂上求大覺。下化有情故。對上如來。即是因人。乃如來道前之號。而言諸者。通指禪那中分證諸聖。五十五位之數。歷位所修。行應無量。如十信全根力而植佛種。十住生佛家而成佛子。十行廣六度而行佛事。十迴向迴佛事而向佛心。四加行泯心佛而滅數量。十地契真如而覆涅槃。等覺齊佛際而破生相。一具一切。主伴重重。緣起無礙。猶如帝網。今言萬明多。非局定數也。準前釋了義云。一修一切修。一證一切證。了無餘義。可修可證。今又言萬行者。良以行布既不礙於圓融。圓融又何嫌於行布。前為推重初心。解時即言證入。令知理由頓悟。此為對治狂慧。悟後仍分階差。令知事必漸修。但悟後之修。無勞肯綮。如彼鵬飛萬里。培風於未徙之先。龍驟千江。奮力在將行之際。是知圓頓行人。功業惟在初心。乾慧以後。即屬任運流入。故後識陰文云。從互用中能入菩薩金剛乾慧。於是乃超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四加行十地等覺圓明入於如來妙莊嚴海。然既曰超入。自非蟻山蠖樹可比。(蟻子登山。尺蠖上樹。皆用力難到者)經文自七卷後半。阿難請位。至八卷結示五名。中間歷談位行。皆為令修禪那。四分中開示禪那成行分。義齊於此。

四妙果究證。即首楞嚴三字也。梵語首楞嚴。涅槃經佛自釋云。首楞者。名一切事畢竟。嚴者名堅。一切畢竟而得堅固。名首楞嚴。古德依此。遂明其為徹法底源。不動不壞。據古德意。言一切事畢竟者。即是窮徹諸法根底本源。如法華究竟諸法實相之義。或有翻為健相三昧者。亦以能究竟諸法實相故也。而得堅固者。謂事到畢竟。即性常住。故即明其為不動不壞。以既能窮徹諸法根底本源。法法無非實相。求於去來生滅了不可得。有何動壞。如法華所謂世間相常住是也。承上即是歷前諸位。修練治習。至斯乃窮徹諸法。根底本源。不動不壞。證一切智。而成常住果矣。若以本經現文釋之。與上稍異。謂凡一切事畢竟堅固。即名首楞嚴。故古德亦有直翻為究竟堅固者。良以如來密因。久淪七趣。修證了義。動招五魔。菩薩萬行。多緣理障。由是如來精研七趣。而明其原無。詳辨五魔。而教以預識。重明五陰。而示以漸修。知此則七趣不淪。五魔不擾。理障不蔽。奢摩三摩禪那始終不壞。故直目之曰究竟堅固。所謂首楞嚴是也。是知首楞嚴義。通乎前之三分。以從前三離障得名。故初卷中阿難所請者。乃妙奢摩他。三摩禪那。而如來所許者。乃首楞嚴王。經文自八卷半請談七趣。至正宗分盡。無非令其成就乎此。四分中當開示楞嚴成證分也。已上別出義相竟。

四結示詮體。即經之一字也。華梵名義。略見於藏乘分攝門中。雜心論出五義。一涌泉。義味無盡故。二出生。出生諸法故。三顯示。顯示教理故。四繩墨。辨析邪正故。五結鬘。結成文相故。佛地論有二義。一貫穿。謂貫穿所說法義。二攝持。謂攝持所化眾生。此方訓釋有四義。一常。三世不易故。二法。十方同遵故。昭明太子意也。三徑。修行徑路故。四典。攝生定典故。隱士劉虬意也。此屬能詮。以大佛頂等是所詮故。通收聲名句文。故為體也。已上正釋現題竟。

三略備古法二。

一立題法。謂諸經立題。人法喻單複具足。例有七種。一單人。如淨名。二單法。如涅槃。三單喻。如寶積。四法喻複。如妙法蓮華。五人法複。如勝天王般若。六人喻複。如佛說梵網。七具足三。如大方廣佛華嚴。今例華嚴。謂佛頂亦可作喻。如來菩薩為人。餘皆是法。然既法喻合明。足顯幽深。況是如來菩薩境界。自非權小諸經可比。

二釋題法。正脈云。古式有二。一作對釋。二離合釋。今作對有五。一法喻對。謂大字是法。佛頂是喻。二體用對。謂大佛頂是體。如來密因等是用。以有生信發解成行致果等用故。三性修對。謂如來密因屬性。修證了義屬修。四因果對。謂萬行是因。楞嚴為果。亦動靜對。可知。五通別對。謂經是通題。以修多羅藏。皆名經故。上屬別題。以大佛頂等。非餘經故。又諸經通五人說。故名為通。大佛頂等。局在佛說。故名為別。

離合亦五。一大字是法。約理故勝。佛頂是喻。約相故劣。佛頂上加之字。依主釋也。二如來密因屬性。修證了義屬修。兩別雙舉相違釋也。下二句因果相違可知。三萬字是數。行字是體。萬下加即字。體挾數量帶數釋也。四經字是體。如來密因等是用。經上加即字。體持業用持業釋也。五大佛頂等是經之所有。經上加非字。分取他名有財釋也。隣近一釋。文不明顯。必欲作者。應云。大佛頂等是修多羅藏。故稱為經。即居近隣強隣近釋也。正脈云。此不廢古釋。略備參考。餘不悉。

四重申西名。謂此經。亦名中印土那爛陀大道場經。於灌頂部錄出別行。釋曰此別行題目也。印土即是天竺。於下譯人中釋。那爛陀。此云施無厭。西域記云。此伽藍南。菴沒羅林有池。其龍名那爛陀。據此乃是以龍名池。依池名伽藍。以其近彼池故。佛滅度後。六帝緝興。園林紺宇。都建一門。主客萬僧。住持高俊。印土名藍。無過此者。故以大道場稱之。經依道場。故即以道場名經。灌頂部者。彼經五部之一。此一部中。仍該多經。今此經者。乃於中錄出。各別行持。尤見其為至精至要法也。

五附釋卷次。卷者。對舒而言。謂舒之以便誦持。卷之以便供奉也。又古經書。多以軸為卷。今易制未易其名耳。第謂次第。一者數之始也。此經文有十卷。以次第論。此卷為始。故云第一。(後卷次例知)經題竟。二譯人四。

一主譯人。二譯語人。三證譯人。四筆受人。

初。

唐中天竺沙門般剌密諦譯

首言唐者。紀譯經時也。按譯經圖記。此經翻譯在則天罷政。中宗嗣位。神龍元年時故。中天竺。標譯人處也。灌頂云。天竺。或云乾竺乾豆身毒印度等。皆梵音輕重耳。此云月邦。以其有聖賢繼軌。導凡御物。如月照臨故。又以此大國。形諸小國。如星中月故。或云三垂大海。北背雪山。北廣南狹。如半月形故。地當閻浮中心。周九萬餘里。東西南北及中皆名天竺。譯主乃中天竺人也。沙門者。釋子通稱。此云勤息。謂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故。般剌密諦者。譯主別名。此云極量。謂自行化他。皆極盡其量故。或云到彼岸。或云成辦究竟。皆極盡其量之義。末言譯者。紀譯經之事也。譯謂翻易。謂翻易西梵之語。而為東華語故。正脈云。特科為主譯者。以此經未來。盛名先至。天台西向拜求。一十八年。竟未諧願。彼國禁為國寶。師潛匿航海賷來。於唐中宗初年。達廣州。適遇房相。請於制止寺譯成。速回以解責邊之難。(國王因師潛過。罪責守邊官吏故也)夫大師冒禁艱苦。志益此方。且具通方智辯。總統譯場。雖功成身退。而名不可泯。故首標主譯。以重元勳也。

二譯語人。

烏萇國沙門彌伽釋迦譯語

烏萇。奘傳名烏仗那。唐言苑。阿輸迦王之苑囿也。舊曰烏場。或烏茶。在北天竺境。彌伽釋迦。此云能降伏。以於內外魔怨。皆能降故。譯語即是翻音言。西梵語字。與此全殊。若觀梵本。非唯不知其語。兼亦不識其字。須先隨其梵音。以此方之字易之。名為翻字。翻字之後。方可讀之。然同於呪語。却須兼通兩國言音者。變梵語為華言。名為翻音。今云譯語是也。亦云度語。謂酌度兩國言音。務使彼此相當定言詞成章句故。不先列翻字人者。以私譯不備員。亦此師代之耳。

三證譯人。

羅浮山南樓寺沙門懷廸證譯

摸象云。古本並有第三羅浮沙門懷廸證譯一行。不知今本何以不載。後刻經者。宜增入之。灌頂云。廸師循州人。因住羅浮山南樓寺。故山寺俱稱。令遠近皆知故。廸者進也。循也。沙門名懷廸者。取其常懷精進。循道而行之意。證譯者。謂於翻字翻音二中。總為參詳較正。以師久習經論。備諳五梵。故於譯場之中。獨充此職。然前二師。身生西國。語精梵言。雖亦兼美唐文。乍來恐未盡善。經師參詳較正。不唯不謬佛意。兼亦善合機心。佛法流通。厥功非細。願諸後賢。各思報本。

四筆受人。

菩薩戒弟子前正議大夫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清河房融筆受

菩薩戒。大乘戒也。梵網經云。欲受國王位時。百官受位時。應先受菩薩戒。一切鬼神救護王身。百官之身。房相遵此受此。以菩薩為兄。以佛為父。故自以弟子稱之。此法銜也。次下明世職。前者先也。以下官名。皆其先任舊職故。正議史稱正諫。言官之名。大夫者。大正風化。扶樹人才。有維持世道之任。舉薦賢能之責也。同者兼同協理之義。中書門下。二俱內省。左右相府之名。中書省。多掌王言。門下省。多出政事。融乃權兼兩省。故並書之。平章者。書曰平章百姓。平均也。章顯也。謂均理政務。章顯法度也。事即政務法度之事。不言現職者。為諱被謫事故。清河地名。房相之梓里也。房相名融。其子名琯。父子俱相。而融事略出琯之傳文。筆受者。謂前三師已成草本。房相受之。秉筆潤色。務使文質相當。雅俗兼利。故正脈以潤文科之。夫如來滅度。佛法付囑王臣。因緣會遇。遭際各殊。詳融事。為相於武后末年。被謫於中宗元年。纔至廣州。便遇斯典。請譯筆受。成此莫大功德。以世情觀之。似可悲。以佛法觀之。則慶甚矣。總釋名題竟。

第十別解文義者。謂文分十卷。義派干差。若不解千差之義。難以銷十卷之文。空說名題。徒誦詞句。信解無以。行果安成。為此別解。不避煩分。然道安雄判。既雅合於親光。而指掌新疏。亦承用乎三分。一敘分。二正宗分。三流通分。

初二。

一六成證信敘。二二緣發起敘。

初(六成者。六種成就。謂信聞時主處眾也。六種闕一。大教不興。故云成就。言證信者。謂標記主伴。指說時方。證法有所授。令人生信故)二。

一總標五成。二別列聽眾。

初。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室羅筏城祇桓精舍。

如是者。信成就。為順此義。作信順之詞。以信者言如是。不信者則言不如是故。此隨相釋也。又一切事究竟堅固名如。離生滅去來等見名是。此入理釋也。又無上法王。是真實語。如所如說名如。不誑不妄名是。此據文釋也。又如佛所說。無有不是。亦信順義。智論云。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故為第一。若對下文。應作指法之詞。即指者一部經說。

我聞者。聞成就。亦結集者自述法有所授故。夫聖人無我。而云我聞者。蓋是隨世假我。亦法身真我。揀非妄我。及於邪我。聞謂親聞。非私淑讀古者可比。下云。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故為第二。若連上為句。應云如是一經。我從佛聞。

一時者。時成就。不紀年月。但云一時者。以如來說法。處無定方。滅後結集。傳通異域。約東西正建不同。約上下延促不等。彼此差互。難以考稽。故總言之。蓋取師資合會。說聽究竟。為一時也。古德云。欲識佛性義。當觀時節因緣。時節若至。其理自彰。故為第三。若對上句。應是追憶昔聞。漫言彼一時也。

佛者主成就。梵語佛陀。此云覺者。十種通號之一。覺有三義。一自覺。揀凡夫。二覺他。揀二乘。三覺滿。揀菩薩。者字訓人。通指能覺人說。若就今經。別指釋迦。以楞嚴會主。非餘佛故。法華云。唯有如來。我等所歸。故為第四。

在室下處成就。室羅筏。具云室羅筏悉底。舊云舍衛。或云舍婆提。此翻豐德。或翻聞物。謂國豐四德。(財寶五欲多聞解脫)為物所聞故。祇桓精舍。在室羅近境。祇即祇陀。亦云逝多。匿王太子也。此翻戰勝。以太子生時。匿王凱旋故名桓林也。是其所施故。精舍給孤園也。園中置舍。最極精奇。捨園從舍稱故。原園林俱屬太子。給孤長者。買園建舍。請佛說法。不辭布金之費。遂感太子并林施之。君尊臣卑。故桓先舍次。諸經多言祇樹給園。此稱校雅。下云屬諸比丘。休夏自恣。佛僧安居。非此不可。故為第五。(長者買園。事詳涅槃阿含賢愚等經。非急不載)總標五成竟二別列聽眾二。

一聲聞眾。二辟支眾。

初三。

一舉類標數。二明位歎德。三略出上首。

初。

與大比丘眾。

○千二百五十人俱。

初舉類顯勝。與者并與。兼及義也。大者揀小。非有學故。又三義名大。謂大多勝。大者天王大人。所共敬仰。非小德故。多者內外典籍。無不博通。非寡解故。勝者超出九十六種外道。非劣器故。比丘名含三義。一乞士。謂乞食乞法。資益身心故。二破惡。謂破見破思。滌除諸惡故。三怖魔。謂出家出界。魔怖失黨故。眾者梵語僧伽。此云和合眾。和合有二。一事和。謂戒見利身口意六事俱和故。二理和。謂同證擇滅無為法故。今但言眾。不言和合者。以眾則必和。不和非眾也。

○下句。標數顯同。報恩經云。初度陳如五人。次度耶舍門徒五十人。次度優樓頻螺門徒五百。次度伽耶門徒三百。次度那提門徒二百。次度身子門徒一百。次度目連門徒一百。共計一千二百五十五人。今減五人者。略零數故。俱猶同也。此等皆久修異道。空無所獲。遇佛得益。感恩常隨。今亦同聽。故云與俱。舉類標數竟。

二明位歎德。

皆是無漏大阿羅漢。

○佛子住持善超諸有。能於國土成就威儀。從佛轉輪。妙堪遺囑。嚴淨毗尼。弘範三界。應身無量度脫眾生。拔濟未來越諸塵累。

初據迹明位。皆是者。無異眾故。漏謂三漏。謂欲漏(欲界煩惱)有漏(上二界煩惱)無明漏(三界無明)也。具此者。如漏器不堪用故。又於生死中有漏落故。此眾已斷。故云無也。大有三義。一揀定性。能回心故。二揀實行。是權現故。三揀同類。稱上首故。阿羅漢。亦三義。一應供。堪為福田故。即乞士果。二殺賊。殺煩惱賊故。即破惡果。三無生。永絕後有故。即怖魔果。小乘久擅斯名。故為迹也。

○佛子下約本歎德。明位據迹。歎德約本者。引小乘向大乘故。外現聲聞。內祕菩薩。故稱佛子。既稱佛子。不屑逃形自守。故云住持。謂住世間持佛法化眾生故。雖住世間。不為諸有所繫。故曰善超。若一向沈空滯寂者。縱超非善。諸有者。略明有三。處中說九。廣演成二十五。其中因果不亡。故稱為有。國土王都也。繁華射眼。勝欲牽心。具威具儀。不易可得。曰能於曰成就者。自是塵中作主。非彼勉強詐飾者可比。從隨也。佛轉法輪。教化眾生。此眾常隨引攝同類故。超有則不著於有。具儀則不淪於空。空有不覊。故以妙稱。又以其從佛轉輪。緣結有素。故堪遺囑。謂遺命成佛。囑累度生。二俱堪故。此上歎自利之德。雖兼利他。乃借物成已。仍屬自利。毗尼者。戒律之總名。治身曰嚴。治心曰淨。又事戒則嚴。理戒則淨。今顯理事雙持。身心并治。故曰嚴曰淨。然亦非徒自利。故曰弘範三界。謂弘開法範於三界中也。應身者。隨機應現。無量者。機有無量。應身亦無量故。度脫眾生者。不惟現身。亦兼說法。如法華妙音觀音之類。未來者。總該盡際。塵累者。通攝塵勞。言眾生塵勞累墜。輪轉生死。如墮深淵。如沈巨溺。此眾能挽之令起。渡之令過。故曰拔曰濟。此上歎化他之德。雖兼自利。乃以己成物。仍屬化他。此化他德中。初云弘範三界。似局一土。次云應身無量。則該十方。末云拔濟未來。乃通盡際。則橫竪無不可化之生矣。(問。法華歎德。顯然聲聞。此經歎德。明是菩薩。古德據此。判楞嚴在法華之後。似為當理。若在前者。此云何通答。結集善權。本迹互影。法華處處顯本。故歎德惟迹。楞嚴在在皆迹。故歎德惟本。本迹原自無礙。互影方顯不遺。若不爾者。則法華惟本。不顯攝生之權。楞嚴惟迹。全迷實證之深。豈盡善哉。諸經亦有不爾。或但為一類機故)明位歎德竟。

三略出上首。

其名曰大智舍利弗。摩訶目犍連。摩訶拘絺羅。富樓那彌多羅尼子。須菩提。優波尼沙陀等而為上首。

舍利尊者母也。此云鶖鷺。以其母眼淨口利。可比此鳥。故以為名。弗翻為子。尊者是其所生。連母為號。亦云身子。以其母身形端正。猶云端正身者之子故。阿含云。我佛法中。智慧無窮。決了諸疑者。舍利弗為第一。故今以大智稱之。

目犍連。此云採菽氏。姓也。上古有仙。居山採菽而食。因以為姓。尊者其苗裔耳。名尼拘律陀。此云無節樹。以父母無子。禱樹神而生。即以名焉。阿含云。我佛法中。神通輕舉。飛到十方者。目犍連為第一。以其有大神化。故不名其名。惟姓上以摩訶揀之。

摩訶拘絺羅。此云大膝。身子舅也。往論勝姉。姊孕身子。則不能及。知其所懷智人。生必勝我。因而發憤。遊學南竺。讀十八種經。無暇剪爪。世稱長爪梵志。學優還家。詣佛索甥。佛令立論。乃曰我以一切法不受為宗。佛曰還受是見否。自思若受是見。自宗相違。(以立不受宗故)若不受是見。自宗則壞。(以不受故。還同眾見。不應立是宗故)義墮詞屈。向佛謝罪。佛令出家。證無學果。阿含云。我佛法中。得四辯才。觸問能答者。拘絺羅為第一。

富樓那。此云滿願。尊者父也。彌多羅尼。此云慈女。尊者母也。尊者是其所生。稱謂從略。故但云滿慈子。阿含云。我佛法中。善能廣說。分別義理者。滿慈子為第一。

須菩提。此云空生。以尊者生時。其家庫藏皆空。父母疑之。庫藏復現。故又名善現。相師占曰。既善且吉。故亦名善吉。常修無諍三昧。佛弟子中。解空第一。

優波尼沙陀。此云塵性。觀塵性空而得道故。又云近少。白骨微塵色將盡故。自陳圓通文云。以從不淨。白骨微塵。歸於虗空。空色二無。成無學道。如來印我名尼沙陀。餘眾不能俱列。故置等言。並是法門頭角。大眾綱領。故云而為上首。聲聞眾竟。

二辟支眾。

復有無量辟支無學。

○并其初心同來佛所。

○屬諸比丘休夏自恣。

初正敘無學。楞嚴聽眾。非止聲聞一類。故云復有。數稱無量者。極言其多故。辟支。具云辟支迦羅。名含二義。一獨覺。出無佛世。隨時觀變。體物自覺者。二緣覺。出有佛世。稟教觀緣。緣斷證真者。慈恩云。釋尊出世。五百獨覺。從山中來。(出無佛世。住山待佛者)仁王云。八百萬億緣覺大仙。皆來集會。今二類俱有。故存梵言。無學者。真窮惑盡。於自類中無所學故。

○并其下兼明有學。師偕其資。故云并也。初心即是有學。謂初發取證辟支心故。同來者。資隨其師。亦風行草偃義也。

○屬諸下總陳來意。屬附也。言此眾既非常隨。許於異處安居。今相將而來。意為附諸比丘。作自恣法耳。諸比丘指常隨眾。以是聲聞律儀僧故。休竟也。佛制比丘。夏月安居。一為結制辦道。一為護生避嫌。今當竟夏之日。即九旬解制時也。佛制於七月十五或十四十六日解制。考劾九旬德業。自知己過者。自己陳說。自不知過者。恣任僧舉。故曰自恣。葢恐稍有瑕玼。即玷清眾故也。然此中辟支。與上科聲聞。俱屬當機。以此經原為融其小心。成就大志。古德云。子期不遇。伯牙絕絃。法若無人。說將誰聽。故為第六。(此上六種成就。亦名通序。通於諸經故。亦名經後序。結集建立故。結集建立。有因有意。繁見諸疏解中不錄)六成證信敘竟。

二二緣發起敘(諸教興起。各有感發之緣。或多或少。各有取意。今具二緣)二。

一菩薩發起二聲聞發起。

初二。

一略示類引。二新舊機發。

初(咨決心疑。引發戒學。敷座晏安引發定學。宣示深奧。引發慧學。葢如來將示真戒定慧。先以一類之緣。引動本機。至正說時。自如時雨之化矣)。

十方菩薩咨決心疑。欽奉慈嚴將求密義。

○即時如來敷座晏安。為諸會中宣示深奧。

初妙機冥啐。菩薩奉命度生。各據一域。故以十方稱之。離佛既久。就正無緣。於諸大乘律儀。未能心無疑懼。今當休夏。歸來自恣。故云咨決。謂咨問於佛。請求決斷也。欽敬承。奉遵依也。佛具折攝二門。於所咨決。應析伏者。則如父之嚴。應攝授者。則如母之慈。而菩薩敬承遵依。無敢違越。以本為自恣來故。自恣已畢。妙機冥動。故曰將求。將求者。存諸心未及言也。密義者。定慧均等之義。良以二乘人等。不達自性本定。縱修禪寂。俱墮偏枯。及乎般若。却又惟尚虗慧。遂令定慧均等之學。轉成密義。菩薩知此。欲為引發。口雖未形。而意已彰著。故直記之曰將求密義。

○即時下深應時啄。佛智鑑機。應不失候。故云即時。真啐啄無違也。敷座者。敷具而坐。晏安者。晏靜而安。葢將有所說。少時入定。審機觀法。為物示軌耳。又晏而云安者。從容自然。不假造作。即天然本具之定也。出定酬機。故云為諸會中。會中亦兼聲聞。謂能引所引兩俱為故。宣示者宣演指示。深奧者。深微奧妙。即應前密義之求。而說定慧均等法故。準法華發起敘初。先說無量義經。次入無量義定。而為正說類引。今經先定後說。但未出經定名目。以義揆之。必是楞嚴一類。所謂先以定動。後以智發也。略示類引竟。

二新舊機發。

法筵清眾得未曾有。迦陵仙音徧十方界。

○恒沙菩薩來聚道場。文殊師利而為上首。

初舊住機發。敷座設筵。為眾說法。故曰法筵。清眾者。常隨眾及先來眾也。已經自恣。故曰清眾。對下新來。因稱舊住。密義深奧。向所不說。故曰未有。菩薩極領妙旨。二乘方聞絕唱。故云得也。迦陵。具云迦陵頻伽。此翻妙聲。鳥名也。音聲微妙。和雅不倫。故以仙音稱之。正脈云。在[聲-耳+卵]發聲。已踰眾鳥。知非凡鳥可比。取喻佛音者。以佛音之形眾聲。與迦陵之比凡鳥。略相似耳。其實佛音圓徧。豈迦陵可及哉。如寶積第十。目連試佛音聲。以神足力。飛過西方恒沙國土。還同近聞。今云徧十方界。可以例知。

○恒沙下新來機發。恒即恒河。正音殑伽河。此云天堂來。源自雪山頂阿耨達池流出。狀其來處最高故。河中沙細如麵。用計菩薩。極顯其數之多也。道場即指桓舍。以是佛僧辦道處故。來聚者。聞音而來。會聚於此。乃不約而同也。文殊師利。亦云曼殊室利。此翻妙吉祥。以菩薩生時。有祥光滿室之兆故。或云妙德。或云妙首。以其具勝妙德。為羣賢首故。古德云。過去成佛。號龍種尊王。現在北方。為歡喜摩尼寶積。當來成佛。名曰普現。葢為影嚮大化。示居因門。華嚴表根本智。今經作擇法眼。且為發起性定。率眾來茲。故以上首稱之。然舊住之眾。既得略教。自應進希廣談。新來菩薩。聞音而聚。明是要聆深法。機發之義。可以意會。(此上兩科。雖為引發正說。而亦為顯楞嚴會上。眾有菩薩。列眾中。不敘菩薩者。以此)菩薩發起竟二聲聞法起三。

一王臣齋供。二阿難誤墮。三如來救度。

初二。

一匿王齋佛。二臣民供僧。

初。

時波斯匿王為其父王諱日。營齋請佛。宮掖自迎如來。廣設珍羞無上妙味。

○兼復親延諸大菩薩。

初正請如來。時即眾僧自恣之時。諸佛歡喜之日。此日薦親。功倍尋常。如盂蘭經俱悉。波斯匿。本國王名。此翻勝軍。謂軍旅最勝。諸國無能敵故。為其下尋常作句欠妥。當於諱日下作句。請佛下作句。如來下作句。於詞既通。於理亦順。諱日者。親喪之日。諱有二義。一忌諱。謂忌舉吉事。哀切不勝故。二隱諱。謂隱而不言。言之即慟故。世禮如是。佛教則令修冥福。以資神道。匿王遵此。故云為其云云。營齋者。營辦齋供。請佛者。祈資冥福。以佛具大神力。有大慈悲。能追異世之魂。與當來之樂故。宮掖者。內庭左右門也。佛由中門。王不敢並。故但於左右迎之。言自迎者。為迓萬德之尊。自屈萬乘之貴故。珍羞者。貴重食品。廣設者。諸般俱備。盡世所有。以供甘旨。故稱無上妙味。

○兼復下兼延菩薩。既已隨佛。而重標親延者。但是神顧語及。非另迎也。正脈云。請佛以下有六重見敬之至。謂其處則內。其迎則親。其設則廣。其羞則珍。其味則妙。其伴則同。愚謂。非世尊無以成匿王之信。非匿王無以見世尊之德。請者受者。均為典型。匿王齋佛竟。

二臣民供僧。

城中復有長者居士同時飯僧。佇佛來應。

○佛勅文殊分領菩薩及阿羅漢應諸齋主。

初延僧佇佛。盂蘭儀範。上行下效。故云城中復有等。長者齒高德隆。居士守道居正。二皆有臣有民。如須達東坡。耶闍龐公之類。(須達有位長者。東坡有位居士。耶闍無位長者。龐公無位居士)同時者。不惟眾同。亦與王同。葢以僧自恣日。佛歡喜日。乃合正制故。飯僧者。以飯供僧。佇佛者。引領望佛。然飯僧必佇佛者。以佛來僧方至故。又分應須佛勅故。

○佛勅下佛勅分應。文殊身兼賓主。且為上首。故獨勅之。又佛勅分領者。非勅文殊自領。葢令其分派兩乘上首。各領大眾。依次赴請。如今主叢林者。命執事次第差僧之類。隨請者意。分眾多少。故云應諸齋主。(此上兩科。雖為引敘阿難墮事。而亦為顯楞嚴會上。眾有王臣。列眾中。不敘人天者。以此)王臣齋供竟二阿難誤墮二。

一誤墮之由。二誤墮之事。

初三。

一不矜小制。二妄擬大乘。三臨事假飾。

初。

唯有阿難先受別請。

○遠遊未還不遑僧次。

○既無上座及阿闍黎途中獨歸。

初離眾受請。唯有二字。直聲其過。言眾皆不爾。唯有阿難如此。豈得無過。別請者。別種事緣所請。如懺罪施物等。言先受者。受請在先。似應無過。但自恣在邇。海眾咸集。縱遇別請。亦不應受。此其不矜小制者一也。

○遠遊下故意愆期。遠遊二字。亦直聲其過。言縱受別請。事畢即宜速歸。乃乘便遠遊。屆期未還。豈得無過。遑暇也。不遑僧次者。謂自恣赴齋。俱不暇及眾僧班次。此其不矜小制者二也。

○既無下不依常度。上座者坐次居上。或齒尊。或戒先。或智廣。或德重。為眾所推。皆可稱之。論明三種。一生年。(即齒尊)二福德。(即德重)三法性。(兼智廣戒先)阿闍黎。唐翻軌範。隋言正行。謂能行軌範。糾正弟子行故。四分開五。一出家。(即剃度師)二教授。(即受具教儀)三羯磨。(即稟白羯磨)四受經。(即依之受經)五依止。(依住乃至一宿)首言既無者。亦直聲其過。言律制一僧遠出。必以二師翊從。所以嚴行止也。今言俱無。豈得無過。途中獨歸者。顯信意無拘。違越毗尼。致非招難。此其不矜小制者三也。如此行履。深位猶難。方證初果。便爾無忌。則下之誤墮婬室者。非無故也。

二妄擬大乘三。一無供循乞。二展轉釋意。三總出其由。

初。

其日無供。即時阿難執持應器。於所遊城次第循乞。

其日無供者。謂歸來之日。無人供齋。此有二因。一無侶獨歸。人不知故。二佛勅分應。數各備故。即時者。即於食時。應器者。受食之具。梵語鉢多羅。此翻應量器。應己食量而為大小故。又體色量三。皆應法故。執而持之者。用以乞食。翼三寶備六德也。聞物之國。地廣人稠。一人乞食。豈能徧歷。故但云於所遊城。顯經遊不到處。則不乞故。次第者。從外向內。循乞者。順序而乞。順序而乞。則持心平等。從外向內。則不揀種族。此菩薩行履。而阿難擬之。將必有畫鵠類烏之羞矣。

二展轉釋意。

心中初求最後檀越以為齋主。無問淨穢剎利尊姓。及旃陀羅。

○方行等慈不擇微賤。

○發意圓成一切眾生無量功德。

初釋循乞意。言小乘乞食。向揀五家。(官唱屠沽婬)今一旦次第循乞。其意何居。故以心中初求等釋之。檀越。此翻施主。或云檀翻為施。越是華言。謂以施福越貧窮海故。言最後者。指至穢至賤之家。雖至穢至賤。若等心觀之。皆為檀越。但向所不乞。今始發是心。欲得彼供。以為齋主。故曰。心中初求。穢賤尚求。何況淨貴。故總以無問。剎利者。具云剎帝利。此翻王種。或翻田主。謂帝王種族。奕世相承主國田者。四姓中尊。故曰尊姓。此淨而貴者也。旃陀羅。此翻屠者。亦名嚴幟。謂屠殺為業。不許與良民共處。行則持幟為嚴。見者避之。此穢而賤者也。

○方行下釋初求意。言初果力微。乞食應遵常法。初求最後檀越。何所為乎。故以方行等釋之。方行等慈者。謂倣效菩薩行平等慈也。行平等慈。自應無所揀棄。故曰不擇微賤。

○發意句釋方行意。言小貴安小。必欲方行菩薩。取何益耶。故以發意等釋之。發意者。發大乘意。圓成者。圓滿成就。一切眾生。總該淨穢貴賤。言菩薩等慈而乞。眾生隨意而施。各得無量功德。若乞者揀擇。則令一切眾生。有得圓成。有不得者。阿難不屑於此。所以方行菩薩。然善則善矣。第恐從井救人。非智者之所為耳。展轉釋意竟。

三總出其由。

阿難已知如來世尊訶須菩提及大迦葉為阿羅漢心不均平。

○欽仰如來開闡無遮度諸疑謗。

初曾見被訶。言如上所說。已知次第循乞意矣。但意不自興。感發有由。故云阿難已知等也。訶二聖事。古德指在淨名。又自會云。淨名訶。即知如來亦訶。又云。彼是金粟如來。與釋迦何別。此說雖亦可通。終不穩順。愚謂。不必定指。良以三藏聖教。未來此土者尚多。即已來此土目所不及者亦有。安知餘經餘論。別無訶責二聖之處。再俟參考。如來者。十號之首。世尊者。十號之末。為攝中間。故爾雙稱。正脈云。須菩提。捨貧乞富。意在與續善根。恐將墮落。且無減尅之難。大迦葉。捨富乞貧。意在憐其久苦。與植樂因。且無趨富之議。是以無學尊位。而為此不平之事。故佛訶責其非也。

○欽仰下欽仰改轍。如來訶彼二聖。言猶在耳。敢不欽敬。佛為銷其偏私。融歸平等。可不仰慕。正由欽敬仰慕。所以頓興大意。一則開啟闡揚無遮限之普心。一則度諸世間難聲明之疑謗。葢以心有遮限則疑謗難免。謂偏貧多致疑。偏富多致謗也。妄擬大乘竟。

三臨事假飾。

經彼城隍。徐走郭門。

○嚴整威儀。肅恭齋法。

初入城之儀。城隍者。城外濠壍。有水為池。無水為隍。從外而入。故先經此。郭門者。門外護門。即今甕城門也。將入城內。略加矜持。故曰徐步。謂安詳徐徐而步履也。

○嚴整下正乞之儀。嚴者慎其容。整者斂其服。慎其容。則有威可畏。斂其服。則有儀可仰。故曰威儀。肅謂嚴其心。恭謂敬其事。嚴其心則齋誠不亂。敬其事則法則不失。故曰齋法。戒經云。此丘入聚落。無違戾他事。但自觀身行。若正若不正。楞伽云。乞食出遊行。前視一尋地。攝念而行乞。猶如蜂採華。今阿難非不符式。但此要習之有素。用於臨期。自然從容中道。不思不勉。看他般若經中。世尊臨乞食時。着衣持鉢。便入舍衛。何曾有絲毫加意。而此中曰經彼。曰徐步。曰嚴整。曰肅恭。一味有心。全屬假飾。安得不令摩登伽女。伺得其便哉。此論實行。若就權現者。阿難實不如是。葢為詐現威儀已向不矜者。作覆轍耳。誤墮之由竟。

二誤墮之事。

爾時阿難因乞食次。經歷婬室遭大幻術。摩登伽女以娑畏迦羅先梵天呪攝入淫席。淫躬撫摩。將毀戒體。

爾時即加意嚴肅時也。次謂鱗次。不相越踰之義。因乞食不相越踰。淨穢無問。所以經歷淫室。遭遇也。墮也。謂不期而遇。墮落其中也。幻術者。虗幻呪術。眩惑心目。登伽經云。有摩登伽。神語符呪。能移日月墮地。亦能呪梵天使下。況沙門阿難耶。據此知非尋常幻術。故以大稱。依戒因緣經。摩登伽。翻小家種。亦下賤種。是其母名。女名鉢吉蹄。此翻本性。謂雖墮淫女。本性不失故。或翻石性。謂其性如石。不可轉移故。在俗名性女。出家名性尼。今云摩登伽女者。依母彰名故。以用也。上為能用人。下為所用術故。娑毗迦羅。冥性外道也。此云黃髮。亦云金頭。謂頭髮黃如金色故。先梵天。指過去梵天。呪祝詞也。本是邪呪。偽稱過去梵天所說。金頭傳。登伽用。故逆次標之。攝入者。準戒因緣經。鉢吉蹄白母。願以阿難為婿。其母。即以牛糞塗地。結綵然燈。燒香誦呪。阿難意便恍惚。隨其呪術。竟至其家。婬席者。登伽寢席。淫躬者。登伽欲身。撫摩者。撫揉摩按。言阿難既入席臨身。登伽自欲燄飛揚。其撫揉摩按之態。勢所不免。但如扶醉抱屍。莫可如何耳。戒體者。律儀戒無作體也。謂於受戒時。心力巨大。能生妙善無漏色法。由此從思種上。便有一分防發功能。名無表色。故曰戒體。是非色非心聚。持之則肥。犯之則羸。若破根本。則戒體毀矣。下云。心雖明了。力不自由。又云。心清淨故。尚未淪溺。故知阿難戒體。雖曰未毀。然已至危。故曰將也。(問。聲聞眾中。僧尼甚多。發起此經。必以阿難及登伽者何也。答。各有二義。阿難二義者。一顯聞不足恃。二顯他不足恃。聞不足恃者。謂阿難多聞第一。一遭幻術。便不能免況夫纔登講肆。方學讀文。遇境逢緣。寧不懼乎。他不足恃者。謂阿難是佛堂弟。從佛出家。彼此身心。尚不相代。況夫師非聖賢。遇若萍水。恃而不修。豈不誤哉。登伽二義者。一謂策發初心。二謂勉勵久修。策發初心者。以登伽破他淨戒。無自修心。一蒙呪力。便證三果。欲愛乾枯。成精進林。何況發菩提心。求佛利生。若更加持呪。則風帆順水。薩婆若海。不患其不至矣。勉勵久修者。以登伽宿為淫女。業障最深。一念熏修無漏善故。或得出纏。或蒙授記。況夫久修淨行。惑習已薄。若奮起精進。則斬絲染色。生死苦輪。誰謂其不出乎)阿難誤墮竟。

三如來救度三。

一佛歸眾隨。二化佛說呪。三勅救歸來。

初。

如來知彼淫術所加。齋畢旋歸。

○王及大臣長者居士俱來隨佛。願聞法要。

初佛知速歸。彼指阿難。如來法眼鑑徹。故能知也。淫術所加事在危急。戒體將毀。救不容緩。故齋畢旋歸。謂事訖作速轉來也。

○王及下眾隨希益。資中云。如來常儀。受請齋了。皆為說法。今日速歸。必有所為。故王臣等俱來隨佛。其意以佛頓越常儀。必談最勝之法。心要之義。各皆仰望。故曰願聞法要。正大機冥動也。

二化佛說呪。

於時世尊。頂放百寶無畏光明。光中出生千葉寶蓮。有佛化身結跏趺坐。宣說神呪。

阿難被術。王等機動。救應無違。故即於此時放光。光從頂放者。亦表所說神呪。最勝無上。最妙無見之意。光具百寶利益之色。表呪具攝授之慈。無善不成。光具無畏威烈之相。表呪具折伏之嚴。無惡不摧。光明有破暗照物之功。表神呪有破惑照真之用。既有破惑照真之用。自能出生無礙圓因。以千葉蓮華。表圓因無礙。一具一切。一切即一故也。既能出生無礙圓因。自能成就無為妙果。以有佛化身。表妙果無為。非空非有(有佛非空。化身非有)空有無礙故也。結跏趺坐者。雙疊其足。如龍盤結。諸坐法中最安隱。不疲極。攝手足。心不散故。佛如此坐。化佛亦然。表此呪即是權實同歸。不動法故。能表既備。所表斯彰。故以化佛無障礙心而宣說之。呪而言神者。力用難思。至下自見。

三勅救歸來。

勅文殊師利將呪往護。惡呪銷滅。提獎阿難及摩登伽歸來佛所。

上命曰勅。人王法王。皆可稱之。文殊所勅人也。佛不自救者。足三寶。作將來式故。如來佛寶。神呪法寶。文殊僧寶。法雖佛說。非僧不傳。僧寶所係。亦大矣哉。必勅文殊者。以阿難邪術魘。非大智莫能醒。登伽淫癡縛。非大智莫能解故。將猶持也。義通口意。謂口誦演。意觀念也。若兼身往。則三業俱持。護謂遮護。遮邪術。護正心故。真法幻術。力用霄壤。故神呪纔及。惡呪便銷。湯雪日暗。可為譬矣。所謂力用難思者以此。提謂提擕。獎謂獎勸。言阿難如醉初醒。不能自歸。故須提擕。登伽知非含羞。未便肯來。故須獎勸。總以大權示現。引發實行。曲盡其情耳。(此上二緣發起。亦名別序。別在當經故。亦名經前序。經前發起故)敘分竟二正宗分(正說本經性定宗旨)二。

一阿難哀求成佛妙定。二如來委示始終因果。

初二。

一阿難悲悔誠請。二大眾普同希益。

初。

阿難見佛頂禮悲泣。恨無始來一向多聞未全道力。

○慇勤啟請十方如來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禪那最初方便。

初悲悔前非。特標見佛者。幸得復面故。頂禮者頭面接足。雖是常儀。亦感謝佛恩。悲泣者哀切涕泗。雖是慚惶。亦感傷自失。感傷不已。轉成怨悔。故曰恨也。恨者隨惑之一。障慈助瞋。似不應有。若今日之恨。誠不可少。以阿難回小向大。反妄歸真。乃至當來成佛。皆由此恨以為前驅。無始一向等。正敘所恨。不得其始。故曰無始。極言其迷之遠故。一向者。一味趣向。多聞者。多於聞持。要知多聞無過。唯無始一味趣向。有誤真修。四果道力。尚未成全。固可恨也。

○慇勤下誠請妙定。慇勤諄切也。啟白請求也。十方如來等。正敘所求。言阿難已覺前非。重發深醒。縱全四果。亦非所願。故求十方如來。得成菩提之法。此處有兩重揀別。一得成菩提。揀小教二乘。以彼所修。縱得滅盡。不成菩提故。二妙之一字。揀權教菩薩。以彼所修。縱入唯識。不成圓妙故。良以奢摩等三。諸乘共有。錯亂修習。毫釐千里。故須揀也。奢摩他。此云止。以寂靜為義謂止散亂入寂靜故。若依今經。則了識非心名止。以了識非心。不須強制。自然不隨。乃真止故。識法皆性名寂。以識法皆性。不須強離。自然不動。乃真寂故。是知此之奢摩。與彼強制識心。閉目想空者。大不同也。三摩。具云三摩提。或三摩地。或三摩波提。三摩鉢底等。皆梵音賒切耳。此云等至。以銷幻為義。謂平等至定。銷幻妄故。若依今經。則動靜根解名等至。以動解不有。靜解不無。根解定深。乃真等至故。覺空滅解名銷幻。以覺解離照。空解離寂。滅解性現。乃真銷幻故。是知此之三摩。與彼暫住似定。(根不盡。名似定)竟守似真者。(滅不解。名似真)大不同也。禪那。此云靜慮。以寂滅為義。謂由靜起慮。思惟修習。至寂滅(即涅槃也)故。若依今經。則止觀平等名靜慮。以金剛觀察。十種深喻。奢摩他中。毘婆舍那。乃真靜慮故。從因至果名寂滅。以到茶無字可說。乃真寂滅故。是知此之禪那。與彼以悟為修。以分為滿者。大不同也。然成佛妙定。修之誠難。須知漸進之由。乃無躐等之弊。故繫之以最初方便。葢欲借方便以造正修故。古有多釋。莫決從違。繁言亂心。一槩不錄。今以三名所屬之文。各開為四。一最初方便。二初方便。三正修。四究竟。如奢摩中以了識非心為最初方便。領見是心為初方便。會四科。融七大。究生續之因。辨圓融之故。為正修。備顯一心三藏。無礙圓融。為究竟。三摩中以嚴持禁戒為最初方便。建立道場為初方便。解六結而越三空為正修。獲二勝而發三用為究竟。禪那中除亂想而修三漸為最初方便。由乾慧而發十心為初方便。三賢加地為正修。由等趣妙為究竟。至下自見。阿難悲悔誠請竟。

二大眾普同希益。

於時復有恒沙菩薩及諸十方大阿羅漢辟支佛等俱願樂聞。退坐默然承受聖旨。

於時者即於阿難啟請時也。成佛之法。海眾共仰。故云復有等。恒沙菩薩者。音感後至眾。及諸十方者。咨決先來眾。十方下應有菩薩二字。或譯者脫耳。羅漢者。常隨聲聞。辟支者。雲集二覺。等該初心及與人天。二序互影之眾。此則全出。菩薩隨位增進。二乘厭小求大。人天隨喜。故俱願樂聞。退坐默然者。凝神息慮。承受聖旨者。敬候佛音。樂聞之意。於此可見。華嚴云。如病思良藥。如饑思美食。如渴思冷水。如眾蜂依蜜。我等亦如是。願聞甘露法。智論云。聽者端視如渴飲。一心入於語義中。皆此義也。阿難哀求成佛妙定竟。

二如來委示始終因果四。

一開示奢摩成信分。二開示三摩成解分。三開示禪那成修分。四開示楞嚴成證分。

初三。

一為銷倒想說空藏。二為除細惑說二藏。三為發圓信說三藏。

初(銷倒想者。取阿難謝佛語也。認妄為真。以真為妄。皆為倒想。此想不銷。何以捨妄心而取真心乎。空如來藏。即是真心。葢以一心有真如生滅二門。今約真如門說空藏也。然此空非斷。非滅色。非相外等空。以一切法。不動不壞。當體即真。更無絲毫外法。如金獅子。不鎔不毀。全相皆金。更無雜質。所謂彌滿清淨。中不容他。即是第一義空。今以四科七大俱有如來藏名。故科為空藏也)二。

一斥破所執妄心以開奢摩他路。二顯示所遺真性令見如來藏體。

初(認見為心。即是奢摩他路。以三如來藏。皆由此而進故。向以執識為心。錯亂修習則奢摩他路。茅塞之矣。今令了識非心。將必認見為是。故云開也)三。

一取心顯錯。二備破三迷。三結斥誤認。

初二。

一探取所用之心。二形顯所用之錯。

初二。

一敘情探問。二據實酬答。

初。

佛告阿難。汝我同氣情均天倫。

○當初發心。於我法中見何勝相頓捨世間深重恩愛。

初敘情安慰。佛與阿難。不同父而同祖。故曰同氣。謂同一祖宗氣分來故。父子兄弟。皆稱天倫。以是天合之倫次故。情眷愛也。言不但同氣。其眷愛之私。實與孫陀羅等無有異視。故置均言。是先以世情而安慰之。其意有二。一者憐其悲哀。安慰令息。此承上也。二者令其無懼。據實答問。此起下也。

○當初下。探問發心。心分真妄。定別實虗。故問當初發心。乃欲得其所用之心而破斥之。如探病施藥也。見何勝相者。雖問所見。實為探其見後作麼生會故。深重恩愛。應云深恩重愛。葢世間恩之最深。莫過父母。愛之最重。莫過妻子。頓然俱捨。發心出家。非於佛法中的有所見者不能。故為此問。

二據實酬答。

阿難白佛。我見如來三十二相勝妙殊絕。形體映徹猶如琉璃。

○常自思惟此相非是欲愛所生。何以故。欲氣麤濁。腥臊交遘膿血雜亂。不能發生勝淨妙明紫金光聚。

○是以渴仰從佛剃落。

初答所見之相。能見之性。即是真心。所謂菩提涅槃元清淨體。阿難習矣不察。空言我見三十二相者。始於頂上肉髻。終至足下平滿。皆因修百福所感。相必具好。故不更言。輪王不及曰勝。菩薩莫比曰妙。殊者勝之至。絕者妙之極也。長短大小曰形。百骸四肢曰體。一一皆能外照內現。故曰映徹。琉璃青色寶也。內映外徹。同佛形體。故以為喻。

○常自下。明見後思惟。即思惟體。便是妄心。所謂無始生死根本。阿難一向誤認。故曰常自。此相亦兼形體。定慧熏修。故曰非欲愛生。徵起可知。釋中欲氣者。淫欲之氣。猥褻混淆。故曰麤濁。此總釋也。母血父精。會合成孕。故曰腥臊交遘。此別釋麤義。羯羅藍位。凝結滑膩。故曰膿血雜亂。此別釋濁義。然麤則不淨。濁則不明。況云勝妙。故直斷以不能發生。紫金光聚。總指佛身。以佛身如紫金光聚故。又此中思惟。略具二識。此相非欲愛生。乃隨念分別。尚屬明了。至云欲氣麤濁等。則是計度分別。仍落獨頭。是阿難無始病源。而世尊已得其脈矣。

○末二句結出家所以。佛身生身。淨穢懸殊。既常思惟。寧不傾慕。故云是以渴仰。欲以生身而易佛身。學出家法。故云從佛剃落。圓覺云。棄愛樂捨。還滋愛本。阿難以愛捨愛。發心豈盡善哉。探取所用之心竟二形顯所用之錯。

佛言。善哉阿難。汝等當知。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生死相續。

○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用諸妄想。

○此想不真故有輪轉。

初警指輪轉。佛言善哉者。有三義。一者似讚實怪。意言汝竟用如是心耶。二者讚善自喜。意以得其心可施教矣。三者善言安慰。意以安其心好施破矣。遺真認妄。已向不覺。今將次破顯。故教以汝等當知。葢深警之也。一切眾生。總該凡外權小。至下普示二本中自見。無始來者。謂自有無明以來。無明初相叵得。故云無始。生死相續者。輪轉不息之義。

○皆由下。出其深故。正脈云。常住則非生滅。真心則非妄心。性淨者。本自無染。明體者。本自不昏。即後文根中指出漸次開顯如來藏妙真如性。此其所迷之真。故曰不知。妄想者。識心分別。即上文所取思惟。下文所破緣塵。此其所執之妄。故曰用諸。諸助語詞也。

○末二句結示令知。良以此想本非真實。故眾生一向錯認。遭其誤賺。輪轉生死。浩劫漩澓。汝等其知之哉。取心顯錯竟。

二備破三迷(正脈云。此妄識有三種非真。一者本非是心。而似是心。眾生迷執以為是心。二者本非有體。而似有體。眾生迷執以為有體。三者本非有處。而似有處。眾生迷執以為有處。如來為之備悉俱破)三。

一密示妄識無處。二顯呵妄識非心。三推破妄識無體。

初(密示者。明知無處。而故意推徵。是佛密意。令其自悟。三迷中。不直破前二非心無體。且但就其所執心處。令其一一審察。自覺其妄。必待七番情盡。終不自悟。然後呵其非心。明其無體。試喻明之。譬如有賊。自據藪澤。以為巢穴。時時侵擾良民。致于國怒。發兵討除。應先搗其巢穴。令其無歸寧地。或可自此改業。倘猶不軌。隱匿鄉井。乍稱良民。密結餘黨。欲復舊業。有國者必當處處宣令。布告其名。聲正其罪。令其無所容於疆土。若歸心則已。設不爾者。再發強兵勁敵。必盡殺乃止。佛亦如是。今先搗其巢穴)四。

一教以直答。二問出心目。三徵定處所。四約識獨破。

初。

汝今欲研無上菩提真發明性。應當直心酬我所問。

○十方如來同一道故出離生死。皆以直心。

○心言直故。如是乃至終始地位中間永無諸委曲相。

初正教直答。前阿難啟請妙定。意欲研求無上菩提。真實發明自性。故如來原其意而教之曰。汝今欲研無上菩提云云。而教以直心酬問者。恐其口是心非。難以施教故。

○十方下。引佛示勸。意謂。我今教汝直心酬問者。以十方如來。同一道故。出離生死。所謂皆以直心。良以心直則志猛。志猛則信堅願固。無行不成。無果不就。如淨名云。隨其直心。則能發行。華嚴云。菩提妙法樹。生於直心地。是知出離生死。捨此無由矣。

○心言下。結顯利益。言直心一道。何以便出生死。謂以是心直則言直故。如是歷位進修。乃至成佛之時。終於其始地位。中間斷證。勢如破竹。永無委折曲屈之相。意顯若不如是。則因地不真。果招紆曲。不成無上菩提。滯窒權小。流入魔外者皆是也。(文中不言始終。而言終始者。謂縱成佛果。亦唯終其始初所發之心。上雖依此銷文。恐猶未明。故此重申)教以直答竟二問出心目。

阿難。我今問汝。當汝發心緣於如來三十二相。將何所見。誰為愛樂。

○阿難白佛言。世尊。如是愛樂用我心目。由目觀見如來勝相心生愛樂。

○故我發心願捨生死。

初雙問見愛。重呼其名者。另申問端故。意謂。汝果如我所教。我今還要問汝。據汝所說。當汝最初發心。緣於如來三十二相。乃至云是以渴仰。從佛剃落。然渴仰即是愛樂。但不知正當見我時。將何所見。渴仰我相時。誰為愛樂。必作是問者。為審見愛二種迷故。良以見本是心。眾生迷見為眼。愛本非心。眾生迷愛為心。棄子認賊。不可不辯。

○阿難下。具答心目。文有四句。上二句合答。下二句分釋。可知。

○故我下。結顯發心。文有二句。上句承上結顯。下句顯發心真實。以是為捨生死發故。要知迷見為眼。認愛為心。正是生死根本。乃依之願捨生死。其猶以薪益火。欲其速滅。豈可得哉。問出心目竟三徵定處所二。

一躡訶徵處。二承徵引答。

初。

佛告阿難。如汝所說真所愛樂。因於心目。

○若不識知心目所在。則不能得降伏塵勞。

○譬如國王為賊所侵。發兵討除是兵要當知賊所在。

○使汝流轉心目為咎。吾今問汝。唯心與目今何所在。

初躡詞按定。前阿難答佛。愛樂因於心目。佛欲施破。乃告之曰。如汝上來所說。果真愛樂因於心目者。吾將有以示之。葢是按定其詞。恐其改轉耳。

○若不下。顯處應知。良以由目觀見。心生愛樂。由愛樂故。塵勞競起。(塵勞即是煩惱。有染污義名塵。有擾動義名勞)要必知心目處所。始可以降伏塵勞。故曰若不識知等。乃反顯以決其應知之意。

○譬如下。借喻助明。國王喻見性真心。本為一體。故惟以王喻。媒賊相依。俱稱為賊。喻妄見妄心。由妄見而引起妄心。奔色塵而起諸塵勞。葢覆真心。擾亂性境。故以為賊所侵喻之。兵喻妙奢摩他三摩禪那。發喻依真而修。討除喻破妄顯真。是兵要當知賊所在者。喻修定之時要必知妄所起處。斷其本而枝末自盡矣。此下徵破識心。顯見後即剖妄見。皆為得其處而破之也。

○使汝下指過徵處。流轉由於塵勞。塵勞起自妄心。心不自舉。依妄見生。是知目為賊媒。心為賊主。塵勞則為賊伴。媒牽主動。伴乃為亂。心目為咎。可思而知。既知心目為咎。相應辯其處所。故即就其心目。雙徵兩在(此下本為破識。而心目雙徵者。其意有三。一為顯眼是浮塵。令覺別有見性故。葢以面上之眼。體是浮塵。阿難既認見為眼。必至遺彼見性。故此雙徵。令其於面上觀察。了得浮塵無見。自覺別有見體。其奈阿難不悟。必待十番顯示。方以漸領。二為顯眼是賊媒。令知防媒破主故。正脈云。阿難既認賊為子。佛欲破賊指迷。其奈眼實賊媒。引識奔色。欲破其識。須防乎眼。故此雙徵。令知眼若不馳。則識無所用而自破矣。三為顯眼有定處。令說識有定處故。正脈云。佛知眾生迷識為心。決定惑為色身之內。恐阿難逃遁。不肯直言。故借眼之顯然在面。取例而徵心在何處。葢是要其說出心處。必如眼之在面。顯然不混。此之三義。依後十番顯見。別有見性。則初義為正。依上由目觀見。心生愛樂。則次義為正。依下如是識心。實居身內。則後義為正。或云此處雙徵。後文雙破。義亦可通。以下十番顯見之後。別有剖除妄見文故)躡詞徵處竟二承徵引答。

阿難白佛言。世尊。一切世間十種異生。同將識心居在身內。縱觀如來青蓮華眼亦在佛面。

○我今觀此浮根四塵秪在我面。如是識心實居身內。

初引他為例。一切世間。雖通三種。今且約器。指依報言。十種異生。乃約有情。指正報言。隨業感報。受生不同。故曰異生。言十種者。十二類生中。除無色無有身相。無想無有心相。以彼不作心在身內計故。識心指第六意識。揀非前五。故居身內。此引生心在內。例己心也。生眼在面。姑置勿論。故曰縱觀如來等。西域有青蓮華。其瓣纖長。佛眼似之。故以為名。且指浮塵色相。揀非勝義。故亦在面。此引佛眼在面。例己眼也。

○我今下指已結答。浮根揀非勝義。以勝義淨色。不可見故。此以可見。名為浮塵。體通色香味觸。故言四塵。葢名體各稱。合論即是浮塵根也。秪在我面者。謂己眼雖劣。而在面與佛無異。非有別在。故置秪言。如是二字。例眼而言。良以眼既同佛。識心亦應同生。如是例知識心。實居身內。正脈云。此乃本計。如後云。一迷為心。決定惑為色身之內。足證此義。其餘六處。但是因佛一時破奪。逼成轉計。於中亦有同外異計。故須盡之。徵定處所竟。

四約識獨破七。

一破在內。二破在外。三破根裏。四破救內。五破合處。六破中間。七破無著。

初四。

一密設破法。二許定安心。三定非反難。四指計結破。

初(佛不直破其非。且就現前所見。分內分外。復於能見分先分後。阿難隨口應答。亦不知其所以。及被如來逐一反難。自覺所計之非。始知如來不是等閑說話。葢是密設破計之法。令以無所逃遁。如彼孔明八陣。當其設置時。人皆不知其故。乃後陸遜身陷其中。始知孔明當時。不是等閑排布耳)。

佛告阿難。汝今現坐如來講堂。觀祇陀林今何所在。世尊。此大重閣清淨講堂在給孤園。今祇陁林實在堂外。

○阿難。汝今堂中先何所見。世尊。我在堂中先見如來。次觀大眾。如是外望方矚林園。

○阿難。汝矚林園因何有見。世尊。此大講堂戶牖開豁故我在堂得遠瞻見。

初定境內外。汝指阿難。現在講堂。密顯所計心在身內。應同乎此。祇陀林。明在堂外。故意施問者。令其自說。至後反難中無所逃故。重閣者。簷廡層飛。清淨者。煩塵不到。講堂者。佛據談經。重閣言其相。清淨顯其德。講堂標其名也。在給孤園。密顯身在世界中。應同乎此。林在堂外。密顯眼前所有一切諸法。俱在身外。應同乎此。

○阿難下定見先後。問以先何所見者。亦明知故問。令其自說。以備反難。在堂先見如來。次觀大眾者。密顯心在身內。即應先見心肝脾胃。次覩爪生髮長筋轉脈搖。外望方矚林園者。密顯心在身中。即應最後方見身外一切諸法(至後反難中。一一皆不如是。而阿難只知順口答話。不知己之所計。已墮世尊羅籠中矣)。

○阿難下定外見由。因何有見。亦明知故問也。講堂戶牖開豁。故得遠見者。密顯心在身內。其計不成。以此身不如講堂之戶牖開豁也。密設破法竟。

二許定安心(前阿難哀求妙定。如來且問發心。葢以心分真妄。定別實虗。恐阿難認妄為真。錯亂修習。蒸沙作飯。終無實果。今徃復問答。再四徵詰。既得其所用之妄心。復探定所執之妄處。將次破斥。慮生驚惶。將謂不與說定。但見斥非。空懷攀仰。終成絕分。故如來許以有三摩提等。而阿難頂禮伏受。則內心既安。至下重重破斥。乃不為怪矣)。

爾時世尊。在大眾中舒金色臂摩阿難頂。告示阿難及諸大眾。有三摩提名大佛頂首楞嚴王。

○具足萬行。十方如來一門超出妙莊嚴路。

○汝今諦聽。阿難頂禮伏受慈旨。

初出定總名。舒臂摩頂。示憐愛安其心故。三摩提義通總別。若三名鱗次。則是別義。若三摩孤標。則是總義。別義翻為等至。如前所釋。總義翻為等持。或翻徧攝受。謂等徧攝持一切諸三昧故。如智論云。一切禪定攝心。皆名三摩提。此約總義。總攝前三故。復是通名。通於諸定故。首楞嚴。對前名總。對他名別。以雖總前三。別在當經故。其體即是一心。故名為大。論理最勝最妙。故譬佛頂。義詳名題。益之以王者。有二義。一者超出義。超出一切諸三昧故。二者自在義。任運成佛無障礙故。

○具足下義具別目。具足者。圓滿義。謂依此立位。斷惑證真。如斬絲染色。一斷一切斷。一證一切證故。此即禪那中萬行義也。捨此而求。歷劫終無實果。故曰一門。依此而修。彈指可超無學。故曰超出。此又奢摩中密因。三摩中了義義也。據此則生信發解起行。全依乎此。故曰妙莊嚴路。(佛果萬德莊嚴全修即性名妙)然阿難請處唯別。而世尊答處兼總者。葢以首楞嚴不共之名。阿難不知。故請處唯以奢摩等共名。特加妙字揀之。佛智鑑機。總別具示。別三總一。故大章開為四分。

○汝今下誡聽禮受。諦有二義。一審詳義。謂審詳語義。勿令漏失故。二真實義。謂真實心聽。離生滅心故。頂禮者。聞許暫謝。伏受者。伏俯領受。佛諭曰旨。以從真慈流出。故曰慈旨。許定安心竟。

三定非反難二。

一定不次見之非。二難在內不次見。

初。

佛告阿難。如汝所言。身在講堂戶牖開豁遠矚林園。

○亦有眾生在此堂中不見如來見堂外者。

○阿難答言。世尊。在堂不見如來能見林泉無有是處。

初按定前答。如汝所言等。按定是其所說。令其無所逃故。身在講堂下應有先見如來。次觀大眾之語。乃超略說故。

○亦有下故意反問。昧內見外。明知無有。故為反問。令其自說。

○阿難下知不次非。在堂不見如來。能見林泉。不次第也。已知其非。故云無有是處。此既無有。而心在身中之謬自見。以昧內知外。同乎此故。

二難在內不次見。

阿難。汝亦如是。

○汝之心靈一切明了。若汝現前所明了心實在身內。爾時先合了知內身。頗有眾生先見身中後觀外物。

○縱不能見心肝脾胃爪生髮長筋轉脈搖誠合明了。如何不知。

○必不內知。云何知外。

初句斥蹈前非。意言昧內見外。汝謂無有。想應有之。葢汝亦如是也。

○汝之下定理難問。汝之心靈者。心性靈變。一切明了者。遇事便通。實在身內先合知內者。判其正理。明知無有問以頗有者。故為難問。頗猶還可。謂徧觀世間。還可有是人否。意言有則在內之理成。無則所計之處非矣。

○縱不下。暫縱終奪。心指肉心火藏也。肝木藏。脾土藏。胃穀府。藏中舉三。腑中舉一。此皆近於內者。恐阿難逃云。目不見眉。只緣太近。今心肝脾胃等。於心太近。云何令見。故縱許之。謂心肝脾胃。縱許其不能見也。此是暫縱。下乃終奪。言在內甚近者不知可爾。至於爪云何生。髮云何長。筋云何轉。脈云何搖。此皆皮裏肉外。於心不甚近者。是誠所當明了。如何并此亦不能知。想究竟不能知內。在內之謬。已可見矣。

○末二句轉顯其謬。言甚近次近皆不能知。莫是為彼心肝脾胃所障。必不能在內有知。若爾則身外諸境。亦不應知。以不知講堂之戶牖開豁。而今云何反能知外。不益見其謬乎。定非反難竟四指計結破。

是故應知。汝言覺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內無有是處。

是故者。謂以是昧內知外之故。應知者。謂應知所計之非也。覺了能知者。謂纔有覺了。即便分別能知。似兼明了。及獨頭意識言之。亦為顯心性靈變。一切明了之義。住在身內。相應先見身中。後觀外物。今既不爾。故曰無有是處。破在內竟。

二破在外二。

一阿難轉計在外。二如來引事例破。

初。

阿難稽首而白佛言。我聞如來如是法音。悟知我心實居身外。

○所以者何。譬如燈光然於室中。是燈必能先照室內。從其室門後及庭際。一切眾生不見身中獨見身外。亦如燈光居在室外不能照室。

○是義必明。將無所惑。同佛了義。得無妄耶。

初承前轉計。稽首即是頂禮。謂以首至地。稽留少時也。如是法音。指前破內所說。悟知等者。正脈云。於不見身內。悟知不在身內。於了見身外。悟知必在身外。奪內執外。凡情必然。

○所以下。徵引燈喻。徵起可知。譬如者宗法既定。借喻以顯也。(識是有法居在身外宗。因云昧內知外故。同喻室外燈。異喻室內燈)燈然室中。先照室而後及庭際。(室外屏內也)此為正理。識既不爾。知非在內。一切眾生。不見內而獨見身外。識在身外。是其正理。故引燈在室外。不能照室為喻。

○是義下。自決同佛。是義即心在身外之義。法喻合顯。宗因極成。是為真量。故曰必明。將猶得也。非同似量。故無所惑。佛說不在身內。今亦知不在身內。故云同佛了義。了義者如來所說。義無不盡故。得無者猶言莫不是也。耶字非疑詞。葢是恐見破斥。預杜佛口之意。意言若不同佛。或有虗妄。今既同佛。莫不是仍有虗妄耶。想必無是理。可以自信。阿難轉計在外竟二如來借事例破四。

一借事問答。二例出謬理。三驗證令覺。四指計結破。

初二。

一非理故問。二據理正答。

初。

佛告阿難。是諸比丘適來從我室羅筏城循乞摶食。歸祇陀林我已宿齋。汝觀比丘一人食時諸人飽不。

是諸比丘。唯約聲聞言之。以菩薩事事無礙。自他融即。不成非問故。適來猶云方纔。佛及菩薩。赴匿王請。羅漢隨佛入城。分應齋主。故云從我。循乞二句。應作一氣讀之。循順也。言今雖赴請。仍順常儀。乞得摶食。歸林同眾食故。摶食亦名段食。謂有形段可摶取故。揀非觸食(鬼神觸氣而飽)思食(色天禪思資神)及識食(空天識想相續)故。宿留也。比丘皆歸來方食。唯佛及菩薩。齋畢而歸。故云我已宿齋。謂已於王宮留齋也。借此除佛。亦避自他融即非問不成之意。比丘雖能空我。未得亡身。明知一人食時。諸人不飽。而故為非問。以顯心在身外之謬。至下自見。非理故問竟。

二據理正答。

阿難答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是諸比丘雖阿羅漢軀命不同。云何一人能令眾飽。

初直答。何以句徵起。是諸下釋成。是諸比丘。雖證阿羅漢果。而身軀性命。各各不同。以子縛雖斷。果縛猶存故。如後云。各各有身。皆有所生氏族名字。足證此義。云何一人等。決言其必無是理。可惜阿難。只知隨口答話。不知自己舌頭已墮世尊手裏。借事問答竟。

二例出謬理。

佛告阿難。若汝覺了知見之心實在身外。

○身心相外自不相干。則心所知身不能覺。覺在身際心不能知。

初按定所計之語。覺了者。隨前五識。覺了前境。即明了識。因事會意曰知。似指獨頭。遇境取相曰見。似指前五。以同為虗妄。破則俱破。心在身外。是其所計。加以實字。則按定莫轉矣。

○身心下例彼相應無干。言心既外身。身亦外心。故曰身心相外。既身心相外。自然彼此不相干涉。同彼羅漢。軀命不同。食不互飽。如此則心所知者。身應不覺。覺在身者。心應不知。果其互不相知。可說心在身外。恐未必然也。例出謬理竟。

三驗證令覺。

我今示汝兜羅綿手汝眼見時心分別不。

○阿難答言。如是世尊。

○佛告阿難。若相知者云何在外。

初示手令驗。示謂伸而示之也。西竺有綿。名兜羅。約義翻為細香。謂細軟香潔故。佛手似之。故以為名。眼見身之知。心別心之知。纔見即別。似非身心相外。明知故問。令自驗之。

○阿難下依問實答。如是者。謂如佛所問。眼見心別。實是爾也。

○佛告下就示其謬。言既說眼見心別。則是身心相知。若果身心相知。義不同彼食不互飽。云何而言心在身外。其亦未之思耳。驗證令覺竟。

四指計結破。

是故應知。汝言覺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外無有是處。

是故者。以是眼見心別之故。眼見心別。明知此心不在身外。故教以應知。而以無有是處破之。破在外竟。

三破根裏二。

一阿難承前轉計。二如來就喻難破。

初三。

一領前轉計一處。二承徵指在根裏。三脫前在內二謬。

初。

阿難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言。不見內故不居身內。身心相知不相離故不在身外。我今思惟知在一處。

如佛所言者。通指破內破外所說。不見二句。別指破內之語。身心三句。別指破外之語。我今思惟者。二俱被破。另覓心處。知在一處者。知在非內非外。不墮二謬處也。然妄心本無處所。真心不容思惟。則思惟已非。況云知處。無怪乎為世尊所破矣。

二承徵指在根裏。

佛言。處今何在。

○阿難言。此了知心。既不知內。而能見外。如我思忖潛伏根裏。

○猶如有人取琉璃椀合其兩眼。雖有物合而不留礙。彼根隨見隨即分別。

初因計就徵。一處之言。籠同難破。故徵以處今何在。

○阿難下躡前定處。既不知內。固知不在於內。而能見外。却又不在於外。如我捨此兩途。更用思忖。必是潛伏根裏。

○猶如下借喻顯理。瑠璃椀。眼鏡類。喻眼根。所合眼。即眼根。喻識心。然瑠璃雖是有物合眼。而不礙眼見。喻眼根雖是有相合心。而不礙心知。故曰彼根隨見隨即分別。葢是以彼根隨見。合琉璃隨物能照。隨即分別。合眼根隨琉璃能見。法喻合明。自謂理極成矣。

三脫前在內二謬(初計在內。如來以昧內知外為破。因轉計在外。今以在外被破。無可遮救。遂依如來所說。昧內知外之義。而忖度之。其意以為潛伏根裏。則昧內知外。二謬俱脫矣)。

然我覺了能知之心不見內者為在根故。分明矚外無障礙者潛根內故。

覺了能知。重舉前心也。此心所以不見內者。為在根而不在內故。此脫昧內之謬。既以昧內。却又分明矚外無障礙者。潛根內而根如椀故。此脫知外之謬。要知在內之計。唯乖自宗。在外之執。猶通外計。至於在根之謬。展轉虗妄。自宗他宗。無不相違。總以自恃小慧。不務真脩。以致問著拶著。東觸西觸。妙哉權人。吾徒龜鑑。阿難承前轉計竟。

二如來就喻難破三。

一就喻定見。二難法不齊。三指計結破。

初。

佛告阿難。如汝所言潛根內者猶如琉璃。

○彼人當以琉璃籠眼當見山河見琉璃不。

○如是世尊。是人當以琉璃籠眼。實見琉璃。

初按定其喻。如汝所言者。按定是其所說。葢潛根之計。琉璃之喻。本不相齊。如來將欲施破。故先按定以發其詞。

○彼人下問見琉璃。言彼人當以琉璃籠眼。琉璃固不礙於眼矣。雖不礙於眼。而非無體之物。彼眼根者。尚能遠見山河。豈不近見琉璃。乃故問見不者。令其自說。以備法中成難。

○如是下答以實見。如是者先渾答。謂如佛所問者是矣。是人下次應問。謂琉璃籠眼。實見琉璃。乃應其所問答故。就喻定見竟。

二難法不齊。

佛告阿難。汝心若同琉璃合者當見山河何不見眼。

○若見眼者。眼即同境不得成隨。

○若不能見。云何說言此了知心潛在根內如琉璃合。

初正難不齊。意謂汝心在根。若同琉璃合眼者。則汝心同眼。眼根應同琉璃。汝心現今正當外見山河。先應見眼。乃何故不見。既法喻不齊。(以喻中琉璃籠眼。實見琉璃。法中眼根籠心。不能見眼故)則所計在根者。不極成矣。

○若見下兼防謬應。(恐謬應云。當見山河。亦能見眼。故為此防)言汝心若能見眼。則眼同所對之境。設許同境。是對非隨。汝前所云。彼根隨見隨即分別者。亦不極成矣。

○若不下還歸正破。(恐聞見眼之非。還計不見。故歸正破)言心若不能見眼。則非潛根。以不同眼根在琉璃中故。云何說言心在根內。如琉璃合。真妄計也。

三指計結破。

是故應知。汝言覺了能知之心潛伏根裏如琉璃合無有是處。

見與不見。俱無潛根之義。以是之故。應知所計之非。故曰無有是處。破根裏竟。

四破救內(舊云。破內外。細詳其文。阿難固無雙計之語。如來亦無並破之詞。正脈云。確論此計。仍歸最初在內之執。但惟脫前二謬為異。又云。名雖別列。實惟救前在內負墮之失。故今疏以破救內科之)二。

一阿難轉救在內。二如來就詞難破初。

阿難白佛言。世尊。我今又作如是思惟。是眾生身。腑臟在中竅穴居外。有藏則暗有竅則明。

○今我對佛。開眼見明名為見外。閉眼見暗名為見內。是義云何。

初思惟申理。在外固錯。在根尤非。仍還在內之執。轉思脫過之理。故云又作如是思惟。腑同府。謂六府也。(胃為水穀之府。小腸為盛受之府。大腸為行道之府。膀胱為津液之府。膽為清淨之府。三焦為孤府。素問曰。其傳化物而不藏者曰府)臟亦作藏。謂五藏也。(腎為精藏。心為神藏。肝為魂藏。肺為魄藏。脾為志藏。素問曰。能藏精氣而不泄者曰藏。故次下即用藏字)然腑臟皆身內之物。故曰在中。竅穴。謂七竅孔穴也。(眼二耳二鼻二口一)皆面上所有。故曰居外。藏者包藏義。故有處則暗。竅者通洞義。故有處則明。此阿難欲脫前過。先申內暗外明之理。

○今我下救難請決。因前計在內。如來難以二謬。一者在內昧內謬。二者在內知外謬。今以有竅則明。正同戶牖開豁。故開眼見明。名為見外。此脫在內知外之謬。又以有藏則暗。暗者即是臟腑。故我閉眼見暗。名為見內。此脫在內昧內之謬。其意以如來前難非理。依然以在內為是。但屢被破奪。不敢自決。故曰是義云何。是又向世尊口角邊討分曉也。阿難轉救在內竟。

二如來就詞難破三。

一就詞開欵。二依欵成難。三指計結破。

初。

佛告阿難。汝當閉眼見暗之時。此暗境界為與眼對。為不對眼。

此就其所計之詞。雙開對眼與不對眼為難欵也二依欵成難二。

一難對眼之非。二難不對之謬。

初。

若與眼對。暗在眼前云何成內。

○若成內者。居暗室中無日月燈。此室暗中皆汝焦腑。

初正難對眼。相對成見。世間共許。故先約對眼難之。對則在前成外。故難以云何成內。

○若成下。兼難成內。謂設許在前成內。則暗室無光時。此暗亦在眼前。亦許成內。如此則室是汝身。暗中所有。皆汝焦腑。豈理也哉。焦腑者三焦也。黃帝難經云。三焦者。水穀之道路。氣之所終始也。上焦在胃上。中焦在胃臍之間。下焦在臍下。六腑中一。故曰焦腑。謂焦即是腑耳。

二難不對之謬三。

一正難不對。二兼防謬辯。三展轉顯謬。

初。

若不對者。云何成見。

對既不成。自計不對。故次約不對難之。不對而見。世間相違。故難以云何成見。

二兼防謬辯(恐謬辯云。我言閉眼見暗。名見內者。謂閉眼之時。此心已離外見。旋轉內對臟腑。所以成見是仍歸在內之計。故世尊以此防之)。

若離外見內對所成。合眼見暗名為身中。

○開眼見明何不見面。若不見面內對不成。

初原謬縱許。意云。若汝謬謂閉眼之時。此心離於外見。旋轉內對臟腑。所以成見者。則汝所計合眼見暗。名為身中者是矣(令眼二句。即前所計閉眼見暗。名為見內。異變其文)。

○開眼下取例顯非。意云。閉眼之時。此心既能旋轉內見臟腑。開眼之時。亦應旋轉內見面目。汝今正當開眼見明。何不見面。若謂開眼之時。不能見面。是不能旋轉也。以此為例。則閉眼之時。亦不能旋轉。則汝所言內對之義。亦不得成。內對不成。云何而言閉眼見暗。名為見內。是固知所計者非矣。

三展轉顯謬。

見面若成。此了知心及與眼根乃在虗空。何成在內。

○若在虗空自非汝體。

○即應如來今見汝面亦是汝身。

○汝眼已知身合非覺。

○必汝執言身眼兩覺應有二知。即汝一身應成兩佛。

初心眼在空謬。(本為辯心。兼帶於眼者。以凡小等通計心隨於眼。如前云。彼根隨見隨即分別是也)意云。設許開眼亦能旋轉。則見面之義成矣。若此則心與眼根。乃在虗空。以相對方能成見。對面豈不在空乎。設許在空。乃屬於外。故難以何成在內(正脈云。阿難本計心仍在內。故今結難心與眼根。俱不成在內。責其自語相違也)。

○若在下轉自成他謬。意云。若定執心眼在空者。不唯不成在內。且在空離汝。自非汝體。乃成他心矣。

○即應下轉他成自謬。意云。若強謂雖離於汝。不妨還是汝體者。即應如來今見汝面。亦是汝身。以既許離汝還是。應通許故。此上二謬。乃責其壞世間相也。

○汝眼下身成不覺謬。意云。自他互轉。已壞世相。況夫汝心隨眼。彼眼離身。已具覺知。則汝身合同無情。非有覺知。以一人唯有一心。在眼則不在身故。

○必汝下一身二果謬。意云。必汝執言在身在眼。兩俱有覺。則汝阿難。應有二知。人唯憑此覺知。修因證果。汝今既有二知。即汝一身。當來成佛時。應成兩佛。此理所必無。唯是謬妄而已。依欵成難竟。

三指計結破。

是故應知。汝言見暗名見內者無有是處。

以是對眼與不對眼。展轉謬妄之故。則見內之義不成。故曰無有是處。然閉眼見內。既其不成。已足破其救內。至開眼見外之義。無勞更破。正脈云。單結見內。足見此計同在內矣。破救內竟。

五破合處二。

一阿難引教謬計。二如來牒計難破。

初。

阿難言。我常聞佛開示四眾。由心生故種種法生。由法生故種種心生。

○我今思惟即思惟體實我心性。隨所合處心則隨有。

○亦非內外中間三處。

初謬引昔教。常聞者。昔教曾聞。以心生法生等。通大小乘。昔教共說故。今約二乘。且指六識為心。六塵為法。灌頂云。由內心而攀緣外境。境隨心起。故曰心生法生。由外塵而激發內心。心逐境現。故曰法生心生。正脈義云。心生法生。見法不自生也。法生心生。見心不自生也。正顯心法互倚妄現。俱無實體。阿難失旨。反證緣心。隨合隨有。可謂迷之甚矣。

○我今下妄計隨有。思惟者。思惟心法互生義也。然正當思惟時。妄識力用。行相昭然。自覺別無心性。認此為真。故曰即思惟體。實我心性。而不知如來重重破斥。皆為此想不真。故有輪轉。是阿難孤負如來為不少矣。隨合隨有者。隨所攀緣何法。心則隨有。如現今思惟佛所說法。儼有心生。若更思惟別法。心生亦爾。例而推之。豈非隨所合處心隨有乎。正脈義引。經云。聚緣內搖。趨外奔逸。昏擾擾相。以為心性。古德謂攀緣妄想。狀如野燒。豈可謂之真心。今阿難四番被斥。乃認隨合隨有。宛爾內搖外奔。真稱昏擾。正是攀緣妄想。何異野燒。良由屢被挨拶。露出本相。然猶不覺其妄。亦曲盡迷態而已。

○亦非句總遮前非。言隨合隨有。處乃無定。非定在三處也。中間且指根裏。以根內臟外為中間故。阿難引教謬計竟。

二如來牒計難破三一牒其所計。二分宗兩難。三指計結破。

初。

佛告阿難。汝今說言由法生故種種心生。隨所合處心隨有者。

前阿難所引。雖有四句。其意但取後二句。以前二句心先有故。不可言隨合隨有。故此如來。亦唯約後二句牒之。

二分宗兩難二。

一難無體非合。二難有體無據。

初。

是心無體則無所合。

○若無有體而能合者則十九界因七塵合。是義不然。

初正難非合。承上法生而心始生。則心無自生之體。體尚不有。憑誰說合。故曰無所合也。是則隨合已非。況云隨有。不益妄乎。

○若無下防其謬執。恐謬執云。心雖無體。不妨暫現能合。故為此防。意謂。凡言合者。必二俱有體。如十八界。因六塵合。(謂六根六識以六塵合之。則成十八界)此昔教所許。若必謂無體而能合者。則如妄計十八界外。有十九界。且說因七塵合。今教昔教。皆所不許。以界唯十八塵唯有六。本無十九及七之說。豈有能合之義。故曰是義不然。難無體非合竟。

二難有體無據二。

一約二義成難。二約四相成難。

初二。

一正難二義。二兼破謬辯。

初。

若有體者。如汝以手自挃其體。汝所知心為復內出。為從外入。

○若復內出還見身中。若從外來先合見面。

初按定令驗所自。承上無體。既不成合。自執有體。故又約有體以難。意謂汝今若言此心有體者。當自驗之。如汝以手自己挃觸其體。當正挃時。自有知痛知痒之心。汝即驗其所以能知之心。為復內出。為從外入。要必有所據。乃可言有體耳。

○若復下分途取前例破。意謂若復內出。同前在內。還應先見身中。若從外來。同前內對。先合遠見汝面。今俱不爾。則杳無所據。所謂有體者唯虗妄計度而已。

二兼破謬辯二。

一阿難謬辯。二如來難破。

初。

阿難言。見是其眼。心知非眼為見非義。

因被如來內出見中外來見面之難。遂謬辯云。見是眼家之用。心但能知。非同眼之能見。如佛所云。內出還見身中。外來先合見面者。是欲責心為見。如果能見。則非心之義矣。如來其欺我哉。

二如來難破。

佛言。若眼能見汝在室中門能見不。

○則諸已死尚有眼存應皆見物。

○若見物者云何名死。

初約人生識在破。言心在身中如人在室內。眼唯通明。而能見者。是身內之心。喻門唯通明。而能見者。是室內之人。法中若謂眼能見者。喻中須是門亦能見。但眼之能見。二乘猶不知非。門之能見。舉世盡覺其謬。故就喻為難。令自覺其非。

○則諸下約人死識去破。言既以喻問。仍不知非。必謂眼能見者。喻中須是死人能見。故約已死者為難。已死者心離其身時也。心雖離身。尚有眼存。此時若能自見。則是眼見。故難以應皆見物。葢明知必不能見。而故意為難。

○末二句約義不符名破。言人唯不能見物。方可名死。若見物者。即是生人。故難以云何名死。如是則人死無見。眼唯空存。以識去故。知此義者。而見是其眼。心知非眼之謬。益可見矣。約二義成難竟。

二約四相成難二。

一牒體總徵。二約相別難。

初。

阿難。又汝覺了能知之心若必有體。為復一體為有多體。今在汝身為復徧體為不徧體。

前難二義。已顯有體之謬。恐未心服。定執有體。故重牒再徵。下乃一一難破。一體者。四支共一心體。多體者。四支各有心體。此約數徵。徧體者。一心徧滿四體。不徧者。局在一體不徧。此約量徵。葢必有數有量。有體之宗。方可成立。

二約相別難二。

一難數二相。二難量二相。

初。

若一體者。則汝以手挃一支時四支應覺。若咸覺者挃應無在。若挃有所則汝一體自不能成。

○若多體者則成多人。何體為汝。

初難一體不成。四支一體。有生通計。故先約一體為難。意謂。若四支共一心體者。即今挃一支時。四支應當咸覺。以一體故。若汝聞我此語。謬謂咸覺者。則所挃之處。即應無所偏在。以成覺故。若其觸頭頭知。觸足足覺。而挃有所偏在者。則汝所計一體之義。自不能成。以四支不共故。

○若多下難多體仍非。破一計多。情所必至。故又約多體為難。意謂一人一心。是其正理。若謬謂心有多體者。則汝阿難應成多人。設許成多。應有多名。今汝現前。四體中何體為汝。以當阿難之名。試自思之。唯是展轉虗妄。無可憑據。則多體仍非矣。難數二相竟。

二難量二相。

若徧體者同前所挃。

○若不徧者當汝觸頭亦觸其足。頭有所覺足應無知。今汝不然。

初難徧體不成。同前所挃者。取例一體中難。良以一體者。四支共一心體。徧體者。一心徧滿四支。雖能所往復。而會義無殊。不須別立難詞。故但取例於前。而云同前所挃。謂同前挃一支時四支應覺等也(問。既一體徧體。會義無殊。何必重列。答。數量異故。又為與不徧作對說故)。

○若不下難不徧仍非。徧體招難。自計不徧。故次約不徧以難。意云若謂此心不徧體者。理應局在一支。請試驗之。當汝觸頭之時。亦觸其足。若頭有所覺。則是汝心局在於頭。則足應無知。若足有所知。例此可思。無煩具說。此先斷定其理。今汝不然句。乃破斥其非。謂齊觸齊覺。不如上之所說。不徧之宗。豈能成立。所謂有體者此又無所據矣。分宗兩難竟。

三指計結破。

是故應知。隨所合處心則隨有無有是處。

是字指上所辯無體非合有體無據二義。故字起下應知隨所合處心則隨有二非。言無體非合。隨合之義不成。有體無據。隨有之義安在。故斥云無是處也。破合處竟。

六破中間二。

一阿難引教立中。二如來就中難破。

初二。

一謬引昔教。二思惟立中。

初。

阿難白佛言。世尊。我亦聞佛與文殊等諸法王子談實相時。世尊亦言心不在內亦不在外。

例上常聞。故曰亦聞。雖未的指何經。然追述昔聞。應在般若會之前半及方等深密時也。與文殊等者。以方等深密般若會中。時常以文殊等為當機故。方等如淨名。般若如文殊問等。諸法王子。指文殊一類。如普賢觀音等。迹示隣極者言之。所談實相。略明有三。一者無相之相。名為實相。如般若云。是實相者。即是非相。始教意也。二者諸法皆真。名為實相。如淨名云。觀身實相。觀佛亦然。終教意也。三者真空絕相。名為實相。如無量義云。其一法者。所謂無相。無相不相。名為實相。頓教意也。若據阿難得聞。應屬第一。以是引小乘入大乘故。若約一聞異解。無妨兼聞後二。觀下謬引。無庸過揀。非內非外。方等般若諸會。歷有是語。多約真心言之。如淨名舍利章云。心不住內。亦不在外。阿難真妄不分。謬引謬證。多聞人循名昧義。固如是也。其自意以昔亦曾聞。今仍計內計外。無怪乎為世尊所破矣。謬引昔教竟。

二思惟立中。

如我思惟。內無所見外不相知。內無知故在內不成。身心相知不相離故在外非義。

○今相知故復內無見當在中間。

初思前兩非。如我思惟者。依佛昔教。詳佛今說也。今因我計在內。佛以內無所見難之。以不能見心肝脾胃等故。又因我計在外。佛以應不相知難之。以應同彼一食不飽眾故。據佛之意。葢以內無知故。在內不成。身心相知不相離故。在外非義。仍符昔教不在內不在外之義也。

○今相下待成中相。言昔教今說。既已相符。我又驗之於己。現今身心相知故。亦知不在身外。復於身內無見故。亦知不在身內。捨此兩途更用思惟。當在中間。無可議矣。阿難引教立中竟。

二如來就中難破三。

一正難在中。二兼遮謬救。三指計結破。

初二。

一就中徵在。二依在成難。

初。

佛言。汝言中間中必不迷。非無所在。

○今汝推中中何為在。為復在處為當在身。

初據理定有。言中中必不迷者。以迷則不言。言則必能了故。非無所在者。能了必能指授。指授必有所在。

今汝下。雙徵兩在。言在雖不無。答應珍重。故教以推中。謂細推中相也。中何為在句。謂總徵中相以何為在。為復在處等者。言一切諸法。不出內之根身。外之塵處。故別約身處兩問。要必有定在。乃可以施破耳。

二依在成難二。

一在身不成。二在處亦非。

初。

若在身者在邊非中。在中同內。

首句按定在身。下二句中邊皆過。邊附皮。中據內也。言在身有中有邊。如謂在邊。則不可言中。是自宗相違。如謂在中。則還同在內。於前來已破。既二俱有過。在身尚非。況夫言中。自不成矣。

二在處亦非。

若在處者為有所表。為無所表。無表同無。表則無定。何以故。如人以表表為中時。東看則西。南觀成北。表體既混。心應雜亂。

首句按定在處。次二句徵表有無。有表色處。無表空處也。言在處有有表。有無表。如在無表。則同於空無。汝心乃成斷滅。如在有表。則絕無定相。汝心廼成雜亂。既二俱有過。在處已謬。況夫言中。憑何立乎。何以故等。廼徵釋表則無定之義。良以無定言渾。非釋莫諭。故須徵釋。相連二表字。上表字。指能表之物。下表字。謂表顯中相。故云以表表中。正脈云。表者標竿。修房舍者立之。以表中位。灌頂云。如周官土圭測景立標之類。東看則西。南觀成北。文影西看則東。北觀成南。可以意會。末二句言能表之體。既其四方混淆。所表之心。豈能自立中相。故應雜亂。謂四方交雜。稱謂混亂。所謂無定者以此。正難在中竟。

二兼遮謬救二。

一阿難謬救中相。二如來就謬遮中。

初。

阿難言。我所說中非此二種。

○如世尊言。眼色為緣生於眼識。

○眼有分別色塵無知。識生其中則為心在。

初異佛現說。意言我所說中。另是一理。非此如來所說二種。謂身中處中也。

○如世下。同佛昔教。世尊言者。指在深密教中。如唯識第五云。此中教者。如契經言。眼色為緣。生於眼識。又契經說。若根不壞。境界現前。作意正起。方能生識。葢眼能發識。是增上緣。色能牽生。為所緣緣。雖有餘緣。此二為要。以根境和合。識乃得生故。

○眼有下妄斷謬理。破合處中以門喻眼。已顯眼無分別。而此又云眼有分別。固為妄斷。其意以眼有分別屬內身。色塵無知屬外境。內外各有定相。識生其中。歷然不混。故曰則為心在。然謂之謬理者。略明其謬有三。一者眼色為緣。生於眼識。是昔教所說。今於實教。一一破其相妄。顯其性真。而為奢摩他體。阿難求此。而乃引彼為證。是權實不分謬。二者眼根浮勝。俱屬色法。無有分別。識乃有別。縱指根性。後文亦云。其目周視。但如鏡中。無別分析。汝識於中。次第標指。今云眼有分別。是根識不分謬。三者前云心生愛樂。屬於意識。此云識生其中。乃是眼識。徵者在彼。答者引此。是五六不分謬。此亦多聞人循名昧義之故。阿難謬救中相竟。

二如來就謬遮中(明知其謬。且不與之分析。但且遮其中相)二。

一按定總問。二分遮兩中初。

佛言。汝心若在根塵之中。此之心體為復兼二為不兼二。

汝心句先以按定。謂按定阿難謬救之語。此之下方乃總問。謂總問心體兼二與不兼二也。然阿難計帶三謬。如來不與分析。即就謬為問者。亦有三義。一者不了義教。素所習聽。了義之教。難以遽領。姑且破其舊見。新悟尚待後聞。二者眼無分別。前已喻明。今復重執。知難頓革。姑且破其中相。餘容悟後自分。三者眼意二識。用異體同。破則俱破。阿難既認眼為意。如來即就便為破。阿伽他遇病即除。初無論先之與後。

二分遮兩中二。

一遮兼二之中。二遮不兼二中。

初。

若兼二者物體雜亂。物非體知成敵兩立。云何為中。

兼猶連帶。兼二者。謂外連塵物。內帶根體也。外連塵物則雜。內帶根體則亂。曰雜曰亂。難以分中。此約兩合言之。若約兩離者。物塵無知。非同根體有知。汝心在中。一半外連塵物則相敵。一半內帶根體則相成。半敵半成。分中兩立。自無中相。是則兩合兩離。俱不可言中。故總以結難云何為中。

二遮不兼二中。

兼二不成非知不知即無體性。中何為相。

兼二不成。即是不兼二也。然根是有知。塵是無知。各有相狀。心若不兼於二。非同有知之根。無知之塵。相狀可見。故曰非知不知。如此則漫說無心。縱使有心。亦同龜毛兔角。故曰即無體性。體性尚無。況復云中。故難以中何為相。兼遮謬救竟。

三指計結破。

是故應知。當在中間無有是處。

承上在身在處。言中招過。兼二不兼。立義不成。是故應知。汝言當在中間者。唯是妄計。無有是處可憑。破中間竟。

七破無著二。

一阿難引教謬計。二如來據理難破。

初。

阿難白佛言。世尊。我昔見佛與大目連須菩提富樓那舍利弗四大弟子共轉法輪。常言覺知分別心性既不在內亦不在外不在中間俱無所在。

○一切無著名之為心。則我無著名為心不。

初引昔所說。我昔見佛。指在般若。以般若時。佛勅轉教。故置與言。如大品云。如是種種法門。汝當為菩薩說。即佛勅轉教義也。目連等華梵釋見敘分。學後曰弟。謂學在師後也。法生曰子。謂智從法生也。僧首稱大。謂佛弟子中四人為上首也。領受佛勅。從佛轉教。故置共言。說般若法。摧無明惑。故以輪喻。如法華云。我乘佛教。為大菩薩。以諸因緣。說無上道。即指般若會上。領受佛勅。共轉法輪義也。般若宗於無住。故曰常言。覺知分別。即是妄心。圓覺呼為六塵緣影。此經斥是虗妄相想。既無實體。焉有定在。故於內之根處。外之塵處。中之識處。覓心了不可得。是曰不在。雖已各言不在。猶恐稍涉簾纖。有礙放捨。故復總結云。俱無所在。大品云。若住一切法。不住般若。不住一切法。方住般若。又云。般若者。是無住義。金剛般若云。應生無所住心。若心有住即為非住。然既曰常言。似是義引。或諸部般若中亦照樣有是語也。

○一切下臆斷請決。言佛意葢以俱無所在。以顯識心虗妄。而阿難不諭其旨。反以一切無著。名之為心。真憑臆妄斷也。雖憑臆妄斷。因屢被破奪。不敢自是。依然請決於佛。故曰則我無著。名為心不。(昔二祖於達磨大師處請求安心。師云。將心來與汝安。祖云覓心了不可得。師云。與汝安心竟。葢必到覓心了不可得處。方是真無著。妙明寂常心性。亦即於此顯現。今阿難實未到此。強說無著。而又不敢體認。脚根不點地者類多如此)阿難引教謬計竟。

二如來據理難破三。

一按定雙徵。二有無並難。三指計結破。

初。

佛告阿難。汝言覺知分別心性俱無在者。

○世間虗空水陸飛行諸所物象名為一切。汝不著者為在為無。

初按定所言。雖是佛語。阿難引用。即是阿難之語。故云汝言。此將為破斥。先以按定也。

○世間下徵境有無。意謂汝言俱無在者。即是一切無著。然無著且置。何為一切。如世間虗空。屬於依報。水陸飛行。屬於正報。依正二報。品類差別。名為諸所物象。諸所物象。總統該括。此即名為一切。汝前言不著者。為是一切俱在。汝自不著。為是一切俱無。汝故不著。葢明知二俱不成。乃故問以發其端。

二有無並難(上云在者即是有也)。

無則同於龜毛兔角。云何無著。有不著者不可名無。

○無相則無。非無則相。相有則在。云何無著。

初正難有無。意謂若言俱無名無著者。其意不成。以無則同於龜毛兔角。有名無實。且道不著何法。故難以云何無著。若言俱有自無著者。義亦不成。以既執為有。早已是著。故難以不可名無。

○無相下轉釋難詞。意謂我言無則同於龜毛兔角者。以既云無相。則全無實體。非龜毛兔角而何。我言有則不名無著者。以非無則相。相有則在。言非無則相者。非無即有。猶云有則有相也。相有則在者。在即是著。猶言相有則著也。相有則著。故不可名無。是則為在為無。俱無無著之義。故總以云何無著難之。無著尚不可說。況夫認為是心。不益妄乎。有無並難竟。

三指計結破。

是故應知。一切無著名覺知心無有是處。

是故等者。謂以是有無俱非無著之故。應當了知。若計無著名心者。渾然俱非。無有一是處也。(問。賊人改業。即是良民。念舊而殺。豈稱善治。然識心之所以為害者。為有著故。今既無著。妄即是真。認此為心。何必更破。答。真心如海。妄心如浪。浪起拍舟。所以為害。若不拍舟。須待浪息。浪息風停。唯覩湛海。諸有智者。豈復離海尋浪。今阿難果其無著。自然覓心叵得。覓心叵得。自見真心。豈復遺真認妄。既猶認妄。則其所言無著。亦未足信。故我前言。阿難實未到此。亦如賊人口說改業。心實未革。有討賊之責者。豈可置而不問。此如來所以為之更破。正脈云。詳此七番。確定成處者。一內二外三根裏六中間四處而已。以四還在內。五則無定處。第七則并處亦無也。又一四引眾同計。二三己意推度。後三引教謬釋。孤山曰。總上七番。似破四性。在內潛根。救內破自性。在外破他性。中間破共性。隨合無著破無性。龍樹云。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說無生。據此則七番情盡。全身放捨。即入無生忍矣。阿難雖未及此。而平日所恃以為心者。亦杳無住處可跟究矣)密示妄識無處竟二顯呵妄識非心(前已搗其巢穴。此方聲正其罪)二。

一阿難責躬請教。二如來示本呵非。

初二。

一自責己誤當迷。二求佛開示修路。

初。

爾時阿難。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我是如來最小之弟。蒙佛慈愛。雖今出家猶恃憍憐。所以多聞未得無漏。不能折伏娑毗羅呪為彼所轉溺於淫舍。

○當由不知真際所詣。

初經家敘儀。爾時者。七處破竟時也。情盡計窮。望佛哀愍。故即從座而起。露肉曰袒。偏袒右肩者。偏露肉於右邊之肩也。右表順從。亦表便於服役意故。灌頂云。此土謝罪順命則肉袒。西域覲王請命則偏袒。今阿難求佛。禮同覲王。顯至敬也。右膝著地者。涅槃疏有三義。一右膝有力。跪能安久。二右膝有力。起止便易。三右膝躁動。著地令安。古德云。三處翹聳。右膝著地。名為互跪。如此者表謙卑遜順。合掌者表收攝散動。上皆身業。嚴肅曰恭。尊重曰敬。屬意業。上示曰告。下啟曰白。屬口業。三業虔誠。足以感佛。故特為敘出。

○我是下自責己誤。四王八子。阿難居末。是故最小之弟。小則偏邀眷注。故蒙佛慈愛。出家尚帶俗情。故猶恃憍憐。恃倚仗。憍矜恤。憐愍念也。由有此恃。所以從侍佛來。未受惡辣楗槌。養成憍恣情態。專尚多聞。不務真修。未得無漏。方證初果。一遇娑毗羅呪。不能屈折治伏。而反為彼所轉。溺於淫舍。不能自出。若非如來呪護。文殊提獎。唯有遠遁。何顏見佛。此猶已往之誤。然已不可挽矣。

○當由下猶慮當迷。由字註多不訓。講者率以因義釋之。細玩上文。殊無著落。良以歷敘前誤。次第各有因起。初則因最小而蒙佛慈愛。繼則因蒙愛而久恃憍憐。次則因恃憐而尚聞誤證。後則因誤證而力不勝邪。既次第各有因起。而又云當由。若作因義。如何銷會。今釋當由者。謂當來之所經由。真際者真心實際。是即以妄識為真心。以所在為實際。實不知別有真心實際耳。詣者在也。謂究竟所在處也。其意以從前已誤。知不可諫。當來所由。冀猶可追。但自覺七番情盡。尚不知真心實際。究竟所在。憑何進修。是所慮焉。觀下請示奢摩他路。其為慮當來所由。意自可見。自責已誤當迷竟。

二求佛開示修路。

惟願世尊。大慈哀愍開示我等奢摩他路。

○令諸闡提隳彌戾車。

○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及諸大眾傾渴翹佇。欽聞示誨。

初正求修路。除佛一人。無可歸投。故云惟願世尊。不求小乘之樂。故望大慈哀愍。以必興大慈。方能與大樂故。哀者哀前已誤。愍者愍後尚迷。請示奢摩路者。即求知心處。以不知心處。奢摩無路可修故。然阿難只知求路。不知認見為心。即是進步坦衢。只知求開。不知了識非心。即是闢道良吏。至下呵心顯見。乃如來密符其請。

○令諸下兼隳惡見。闡提。此云信不具。不信因果。無慚愧故。亦云斷善根人。如楞伽云。闡提者焚燒一切善根。彌戾車。或翻邊地。或翻惡奴。或名弊惡地處。或名樂垢穢人。此皆不符本經。興福曰。惡見。資中云。邊邪不正見人。二說合會。是今經義。以闡提知見不正。非邊即邪。甚至謗佛謗法。撥因撥果。惡見特甚故。隳壞滅也。言向以奢摩路壅。正修人亡。類多流入邊邪。積成惡見。永墮一闡提中。今示修路。不唯阿難等。從此離妄證真。亦令闡提輩。自是改邪歸正。故惡見自隳也。按如來行菩薩道時。凡遇加害者。不唯不報。且憐其愚迷。發願度彼。今阿難無力勝邪。身受其辱。而乃請示修路。令隳惡見。亦菩薩願度之意。

○作是下同眾佇誨。五體投地者。肘膝首俱投於地。七禮中恭敬禮也。將請互跪合掌。請已撫心結拜。亦常儀耳。請意及他。故上云我等。佇誨兼眾。故此云及諸。乃經家敘事精詳。前後相照。傾渴者傾心渴仰。翹佇者翹首佇望。正脈云。如渴思水。如鳥張望。欽敬也。知如來將為示誨。敬心承聽。揀彼隨班備數。漫不經意聞也。阿難責躬請教竟。

二如來示本呵非二。

一普示二本。二直呵非心。

初二。

一現相密。示二發言顯示。

初。

爾時世尊從其面門放種種光。其光晃耀如百千日。

○普佛世界六種震動。

○如是十方微塵國土一時開現。

○佛之威神令諸世界合成一界。

○其世界中。所有一切諸大菩薩皆住本國合掌承聽。

初密示根性將現。面上眼耳鼻口。近通身處。遠通意處。故名為門。能所合論。即表六處根性。言六根各具根性。即是二根本中真本所謂菩提涅槃元清淨體。亦復各具自性光明。如眼見耳聞等。但眾生遺此本明。一向不覺。性雖不無。光乃不現。今將捨妄求真。從眼顯現。例餘五顯現亦爾。故以放種種光表之。種種者。青黃赤白等。交映互現。色乃無盡故。此性一現。諸法頓朗。如後四科七大。全彰自性光明。十界三藏。無非本體朗照。故以其光晃耀表之。一日在空。照四天而無遺。況夫百千。明耀罔及。用表自性光明。輝天鑑地。一切光無能匹故。

○普佛下密示六識將破。佛世界。一佛化境也。統該四方上下。可表六處識心。言六處識心。即是二根本中妄本。所謂用攀緣心。為自性者。然既屬攀緣。即非自性。其柰眾生。一向堅執。難為動搖。阿難時節已至。不久放捨。故以六種震動表之。六種者。震兼吼擊。動兼起誦。形聲各具三動。共為六也。

○如是下密示化他同己。如是者。承上一界震動而言。一界震動。展轉及他。如是相連十方微塵國土。俱於一時開通顯現。若作表法者。言阿難捨妄。會眾同聞。見賢思齊。通行放捨。仍復展轉化導。有生皆然。故以塵國開現表之。

○佛之下密示融妄歸真。言上雖開現。猶有分隔。見量雖通。畛域宛在。復以佛之威神。擲鐵圍而偃須彌。會江湖而通香海。無復多地。唯有一天。故云令諸世界。合成一界。若作表法者。融妄歸真。須憑三昧之力。故以佛威令合表之。諸界表妄。一界表真。合會融通。能表所表。義亦相似。

○其世下密示三昧成就。其世界仍指十方塵國。塵國已合。仍云其界者。以未合時。各有分齊。從先為言。大菩薩者。揀非初心。必至登地以上。廼可名大。本國承聽者。既成一界。無復隔越。在彼即同在此。常得聞故。若作表法者。融妄歸真。識心本自無礙。故仍以其界表之。化眾同己。有生從此發心。故即以菩薩表之。既已歸真。無復真妄之別。識即是智。常契本覺。故以本國承聽表之。智契本覺。即是三昧。若時時常契。即是首楞嚴三昧也。現相密示竟。

二發言顯示(上智之人。目擊而道存故上以相示。中根者流耳聞而心會。故此以言顯。若有眼不見。有耳不聞者。則是下根。亦令隨分結緣)二。

一歎迷標本。二總徵別示。

初二。

一指所歎人。二標所迷本。

初。

佛告阿難。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業種自然如惡叉聚。

○諸修行人不能得成無上菩提乃至別成聲聞緣覺。及成外道諸天魔王及魔眷屬。

初無知造業者。一切眾生。通指汎爾凡夫。不知修行之人。從無始來者。指自有妄識已來。違真逐妄。背覺合塵。無我計我。無法計法等。故云種種顛倒。此屬惑道。由顛倒故。造種種業。作將來因。故名為種。此屬業道。惑道如薪。業道如火。依薪逸火。自相燒然。法身受其熏蒸。慧命由茲懸危。此屬苦道。起惑造業。苦果隨之。三事相因。故云如惡义聚。惡叉聚。西域果名。灌頂云。此云綿貫珠。一蒂三果。同聚而生。相似三道。故以為喻。

○諸修下有志修行者。凡夫起惑造業。輪轉生死。固為可愍。縱令有志修行。中道紆曲。猶在可傷。諸者大率義。雖云修行。乃指不依正修者言。菩提此云覺道。三乘皆有。深淺不同。唯佛無上。所以不能成者。正由不依正覺修故。乃至者。超略權教菩薩。大乘也。聲聞緣覺。釋見敘分。小乘也。雖別成乎此。猶是出世聖賢。然更有誤之甚者。故云及成外道等。外道心遊道外。趣邪修者。諸天三界諸天。著有漏者。魔王居欲界頂。躭欲樂者。魔眷精靈妖魅。侶魔羅者。此等亦是住世凡夫。但較彼無知造業者。猶為難救。不益可傷乎哉。指所歎人竟。

二標所迷本。

皆由不知二種根本錯亂修習。

○猶如煑沙欲成嘉饌。縱經塵劫終不能得。

初出由標迷。言如上所說。無知造業者。固無論矣。至於諸修行人。本期得道得果。而乃中途紆曲。滯窒權小。甚至誤入魔外。欲潔偏染。求昇反墜。其故何哉。故云皆由不知云云。二本者一真本。至下十番所顯者是。二妄本。如上七處所破者是。前取心顯錯文云。從無始來。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用諸妄想。義亦同此。但未明其為本。今言本者。以一切真因真果。妄因妄果。無不由此生故。錯亂修習者。用妄想為真心。指偽果作實證。不唯錯真用妄。且以妄亂真也。

○猶如下舉喻顯錯。言諸修行人。用妄想為因心。期證真果。如煑沙欲成嘉饌。沙非饌本。經劫徒勞。故曰終不能得。妄非真因。亦復如是。由此所以不成菩提。誤入權小及外道天魔隊耳。歎迷標本竟。

二總徵別示二。

一總徵。二別示。

初。

云何二種。

將欲別示。先總徵以發其詞。

二別示二。

一先示妄本。二後示真本。

初。

阿難。一者無始生死根本。

○則汝今者與諸眾生用攀緣心為自性者。

初出名。無始以來。浩劫生死。遡流窮。源不出妄心。故曰根本。

○則汝下示相。欲令悟妄。指在現前。故云則汝今者。凡未了真者。無不認妄。故云與諸眾生。攀緣心。即六識心也。六識緣境。隨處生著。如猿猴攀樹。似尺蠖緣木。故以為名。然此本非是心。亦非自性。而眾生執為心性。故前云。即思唯體。實我心性。後云。即能推者。我將為心。今則分明指出。是生死本。而阿難猶自不覺。亦可悲矣。

二後示真本。

二者無始菩提涅槃元清淨體。

○則汝今者識精元明能生諸緣。緣所遺者。

○由諸眾生遺此本明雖終日行而不自覺。枉入諸趣。

初出名。此中無始。與上科不同。上科兼於中間。謂無始至今也。此科惟指初際。謂無始之時也。菩提有三。一實智。二方便。三真性。此是真性菩提。以性本自覺。即菩提故。涅槃亦三。一性淨。二方便淨。三圓淨。此是性淨涅槃。以性本自淨。即涅槃故。元清者。非澄之使清。謂本來離生死濁。即顯其為性淨涅槃。元淨者。非治之使淨。謂本來離煩惱染。即顯其為真性菩提。能為一切淨法之本。故名為體。餘二菩提。及二涅槃。亦依此故。是體即根本義也。又二本應作二釋。妄本中生死下加之字。作依士釋。真本中清淨下加即字。作持業釋。

○則汝下示相。欲令現前體認。故云今者。不言與眾者。不比妄心。有生同認故。識精即是第八賴耶。本經呼為陀那細識。最極微細。故曰識精。於諸識中最為精故。又精者精瑩。有明照義。以此明非磨之使明。乃本來自明。故曰元明。如後云。見精映色聞精映聲等。又揀選圓通偈云。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是知體唯賴耶。應根成六。故下文破識之後。即於根中指出。能生諸緣等者。正脈云。諸緣者前六轉識也。楞伽云。藏識海常住。境界風所動。種種諸識浪。騰躍而轉生。是知前六皆此識海。所生諸浪。但前六能徧緣一切。而獨於本生識海。自緣不及。如眼所起見。能徧見一切。而自不見眼。故云緣所遺者。縱使悟時。須一念不生。方能默契。六識若動。體即隱矣。故學人不捨緣心。畢竟如生盲不見性也。(愚謂。前六轉識。六字應是七字。如八識頌云。淵深七浪境為風。則七識皆是識海中浪也。且彼疏亦自問云。唯識何言七緣第八見分為我。答。偈云。隨緣執我量為非。既是非量。豈真能緣。此以第七緣八。不合緣所遺者。故為此問。若既唯約前六。則此問無從。或交師意是而筆誤耳。智者詳之)然此本是真心。而眾生不知。今已分明指其為菩提涅槃元清淨體。至下阿難猶未敢認。如云我雖識此見性無還。云何得知是我真性。又云見必我真。我今身心復是何物。所謂把手相牽行不得也。

○由諸下顯過。良以阿難不能捨妄。全由迷真。故如來於示真本後。特顯其過。過在遺真之故。故曰由諸眾生。遺此本明。行猶歷也。謂六根各歷自所緣境。如眼見色耳聞聲等。無時暫歇。故曰終日行也。見色不知能見者誰。聞聲不知能聞者誰等。故曰而不自覺。既不覺真。必至妄認緣塵。起惑造業。隨業受報。故曰枉入諸趣。諸趣即是六道。謂生而趣此。死而趣彼。如旋火輪無休息故。枉謂自屈。言眾生本具菩提涅槃元清淨體。而乃流入諸趣。豈非自屈乎哉。葢深警之也。普示二本竟。

二直呵非心二。

一阿難依舊遺認。二如來痛呵非心。

初二。

一依舊遺真。二依舊認妄。

初二一乍驗似領。二再勘實迷。

初。

阿難。汝今欲知奢摩他路願出生死今復問汝。

○即時如來舉金色臂。屈五輪指語阿難言。汝今見不。阿難言見。

初將問預示。意謂汝若不求奢摩他路。則是甘受生死。無庸問矣。據汝今者所請。是欲知奢摩他路。依之願出生死。但此事大非草草。今復問汝。汝宜悉之。

○即時下作相驗問。佛身金色。其臂亦然。千輻輪相。指端俱有。即時舉屈者。先以相驗。若不循塵流轉。自然從此見性。故溫陵云。金拳舉處。直下要識本明。天龍一指。竊比此耳。語言見不者。既驗復問。令其無所假飾。所謂放過即不可也。阿難言見者。見中迷悟雙關。迷則見塵。悟則見性。科為似領者以此。

二再勘實迷。

佛言。汝何所見。阿難言。我見如來舉臂屈指為光明拳耀我心目。

○佛言。汝將誰見。阿難言。我與大眾同將眼見。

初勘定循塵。因上來阿難答見。塵性未分。故復問以汝何所見。其意以見性者必能忘塵。見塵者自然迷性也。答以見拳。足見循塵。且言耀我心目。更是流轉。所謂依稀似曲纔堪聽。又被風吹別調中也。

○佛言下。勘定迷見。明知阿難不悟。未便放捨。仍復親切提持。故問以汝將誰見。誰字最宜珍重。肘後具符者自能薦取。阿難不悟見性。依舊認見為眼。但前云見是其眼。已被佛破。若唯言我者。恐見呵斥。故曰與眾同將。所謂臨坑拉伴者阿難是矣。正脈義云。此上有三審試。太煞叮嚀。一問見不。二問見何。三問誰見。而阿難初答能見。次答見拳。末答眼見。如來可謂重重顯示。阿難可謂頭頭錯過矣。依舊遺真竟。

二依舊認妄。

佛告阿難。汝今答我如來屈指為光明拳。耀汝心目。汝目可見。以何為心當我拳耀。

○阿難言。如來現今徵心所在。而我以心推窮尋逐即能推者我將為心。

初牒答縱見徵心。屈指為拳。光耀心目。是前阿難答佛之語。今欲就此徵心。故言汝今答我等以牒之也。唯目本不能見。因其引眾同計。暫以縱許。故曰汝目可見。至下盲燈二喻。終顯其謬。當猶對也。重徵對境之識。故曰以何為心。當我拳耀。然如來於密示科中。已知阿難認取思惟為心。今復重徵者。以屢施破斥。將謂有所移耳。

○阿難下。答以能推即是。徵心所在。即指前來密示七徵。應徵察思曰推。計盡再搜曰窮。反復義路曰尋。七處跟究曰逐。然正當推窮尋逐之時。似有心相。且覺現前得力。便爾誤認。不知生死過患。正在乎此。故溫陵云。塵相未除。依舊認賊為子。去指見性。良有以也。阿難依舊遺認竟。

二如來痛呵非心。

佛言。咄。阿難。此非汝心。

○阿難矍然避座合掌起立白佛。此非我心當名何等。

○佛告阿難。此是前塵虗妄相想惑汝真性。

○由汝無始至於今生認賊為子。失汝元常故受輪轉。

初振喝直斥。咄。振威痛喝也。臨濟一喝具四義。一如金剛王寶劒。今則斬除妄本。即金剛劒也。二如踞地師子。今則驚散狐疑。即師子吼也。三如探竿影草。今則試聞遮解。(試探聞性。遮障解路)即探竿影草也。四不作一喝用。今則隨心薦取。即不作一喝用也。座有知音。自應吐舌。而又呼名示以非心者。因其耳尚未聾。帶累世尊墮老婆禪也。

○阿難下。驚索名目。矍然者。驚愕貌。正脈云。經久自恃。唯知有此。一旦奪之。無有不驚者矣。避離也。離座者。恐懼不安之貌。無可如何。唯有待教。故合掌起立。合掌者。待教之意。起立者。白佛之儀。白佛者。反以質索。索以此非我心。當名何等者。以阿難雖聞非心。猶未悟妄。無所稱謂。恐落斷滅故。

○佛告下。指以妄名。前塵色聲等。性境也。虗妄相法塵獨影境也。想有二釋。一通指六識。以前五識。對性境起。第六識。對獨影境起。故合云前塵及虗妄相上之想。同為妄本。破則俱破。二唯指第六。以第六意識。是前塵落謝虗妄影相上所起之想。正顯境且至虗。意識豈實有哉。一向遺真。皆由認此。故云惑汝真性。

○由汝下。出其過患。亦是釋上惑真之義。如來意謂。我言惑汝真性者。由汝於無始來。至於今生。以妄作真。猶如認賊為子。其禍患可勝言哉。然如來以賊喻妄心者。以能損法財。滅功德故。以子喻真心者。以能持性德。續佛果故。既唯認妄。必至遺真。故云失汝元常。元常者即真心對彼妄心無常立名。正脈云。失元常者。如人既認賊為子。更不求覓真子矣。受輪轉者。元常之心既失。無常之心益熾。起惑造業。六道往復。如人真子既失。賊子益縱。必至家私蕩盡。馳騁求食。知此者。當預為辯之。不受其惑。則輪轉息。而元常立矣。顯呵妄識非心竟。

三推破妄識無體(上已聲正其罪。此乃斬其首級。族其餘黨)三。

一阿難驚怖求示。二如來示有推無。三會眾知非無辯。

初二。

一歷述得力。二怖無求開。

初二。

一已往由心。二例知將來。

初。

阿難白佛言。世尊。我佛寵弟。心愛佛故令我出家。

寵者重愛義。前云我是如來最小之弟。因小見寵。亦常情也。心愛佛故。令我出家者。見佛相好。知非欲生故愛。願得佛身。厭家思修故出。又出家義含供佛。以現為侍者故。觀下何獨句可知。

二例知將來。

我心何獨供養如來。乃至徧歷恒沙國土承事諸佛及善知識。發大勇猛行諸一切難行法事皆用此心。

○縱令謗法永退善根亦因此心。

初作善由心。意謂我言心愛佛故。令我出家。是出家唯用此心。出家後。為侍供佛。例此可知。此且約已往言之。若從此迴小向大。我心何獨供養如來一佛。或更供多佛。乃至徧歷恒沙國土。親承供事一切諸佛。亦用此心。不唯供佛。或有具正知見。兼大智識者。亦必親承供事。又不唯親承供事。仍復於彼諸佛及善知識所。披精進鎧。發大勇猛。立堅固志。上求下化。於諸一切難行法事。周徧修行。一一皆用此心。設離此心。則無所能為矣。

○縱令下。作惡由心。縱令者。必無之事。而設言之也。意謂我今只是不敢謗法。縱令被呵生瞋。從此不信佛法。反生誹謗。因而退失善根。墮一闡提。亦因此心所使。是知此心功魁罪首。既得力於已往。知必需乎將來。呵為非心。詎能忘情。因歷歷敘述。希將有以教我矣。歷述得力竟。

二怖無求開。

若此發明不是心者。

○我乃無心同諸土木。離此覺知更無所有。

○云何如來說此非心。我實驚怖兼此大眾無不疑惑。

○惟垂大悲。開示未悟。

初按定佛語。若此者指前呵示而言。如來既呵其非。又斥為虗妄相想。皆發明不是心義。

○我乃下自申怖由意。謂功魁罪首。唯是此心。已往將來。勢所必用。此既非是。而我乃成無心之人。人若無心。自應同諸土木。以離此覺知。更無所有故。

○云何下正述驚怖。云何說非者。怪如來所說不宜。我實驚怖者。明自己聞之失措。兼此大眾者。仍指小乘一類。以彼唯以六識建立染淨根本。乍聞非心。無不疑惑。

○末二句結請開示。驚疑不安。殊屬可愍。故惟冀垂大悲心。未悟有二。一者未悟此識。何故不得名心。二者未悟離此。何得不同土木。為釋自怖。及決眾疑。故求佛開示。至下安慰示有。正開示不同土木。驚怖釋焉。對塵推無。正開示不得名心。疑惑決矣。阿難驚怖求示竟。

二如來示有推無二。

一安慰示有。二就塵推無。

初二。

一摩頂引說惟心。二況顯真心有體。

初。

爾時世尊。開示阿難及諸大眾欲令心入無生法忍。

○於師子座摩阿難頂而告之言。如來常說諸法所生唯心所現。

○一切因果世界微塵因心成體。

初經家敘意。開示阿難者。以驚怖故。及諸大眾者。以疑惑故欲令句原佛開示本意。言阿難等。向以識心分別。妄見生滅。今開示無體。令其離於分別。則入無生忍矣。華嚴云。無生忍者。不見有少法生。仁王云。一切法空。得無生忍。又忍者信也。謂深信諸法無生義故。

○於師下摩頂為說。師子座者。製座像師。或不必像。但以師名座。表說法無畏義故。以其驚怖。故摩頂相告。示安慰意也。三界唯心。萬法惟識。是佛教之大宗。故云常說。灌頂云。諸法者。略唯色心二種。所生者。所以得生也。所以得生。不離藏識。故曰惟心所現。楞伽云。心亦是唯心。非心亦心起。解深密云。諸識所緣。唯心所現。下文亦云。色心諸緣。及心所使。諸所緣法。唯心所現。足證常說。

○一切下據說以斷。謂據常所說。斷定因心。成體義故。一切因果。約正報言。有二釋。一聖凡各有因果。二從劣向勝。前因後果。世界微塵。約依報言。亦因果義。以聚塵為因。成界為果。如是皆依藏識所現。意顯心必不無。至下自見。故曰因心成體。摩頂引說惟心竟。

二況顯真心有體。

阿難。若諸世界一切所有其中乃至草葉縷結。詰其根元咸有體性。縱令虗空亦有名貌。

○何況清淨妙淨明心。性一切心而自無體。

初舉諸有體。若諸者統舉現前諸法。於中有總有別。總惟世界。別則一切所有。其中者一切所有之中。兼顯微該巨細言。乃至者超略之詞。言顯者巨者。固自有體。乃至最微最細。如草之一葉。縷之一結。若詰其根本元始。咸有體性可據。如葉以草為體。結以縷為性故。然此猶屬有色有礙。縱令無色之虗。無礙之空。亦有狀之可名。相之可貌。以虗空即名。蒼翠即貌故。

○何況下況顯真心。此中清淨。即指下帶妄所示之見。以性本無染故。妙淨即指下剖妄所出之真。以離染獨妙故。清淨故。在纏不昏。妙淨故。出障圓明。故總號明心。性徧四科七大而為如來藏體。故又名性一切心。統為一真心也。如此之心。豈當無體。取例況顯。令易發明。言葉結尚有體性。虗空且具名貌。如何比況。反說真心而自無體。葢深怪阿難不應作是說故。安慰示有竟二就塵推無三。

一據理應有全性。二就塵驗其虗偽。三教以微細推審。

初。

若汝執恡分別覺觀所了知性必為心者。

○此心即應離諸一切色香味觸諸塵事業別有全性。

初按定所執。執謂堅執舊見。恡謂慳恡不捨。分別覺觀等。正所執所恡之心。分別者。對境起念。覺觀者。內守幽閑。至下驗偽中自見。灌頂云。粗心初念名覺。細心後念名觀。所了知性者。謂正當分別覺觀時所有能了知性也。然此性全是識心。正屬妄本。而阿難堅執不捨。認為是心。如來將欲施破。故先按定。如文中曰若曰必皆按定意。

○此心下就執以難。即應者據理論。謂上已況顯故。色香味觸。略舉四塵。餘有聲法二塵。總以諸塵該之。事業者。世間所作。初營曰事。既辦為業。言世間所作事業皆依塵成。能所合論。故云諸塵事業。對此分別覺觀。方顯所了知性。須臾有離。了知便虧。豈能別有全性。乃故意為難。

二就塵驗其虗偽。

如汝今者承聽我法。此則因聲而有分別。縱滅一切見聞覺知內守幽閒猶為法塵分別影事。

如汝句指在現前。謂欲顯虗偽。指現前為驗故。承聽我法。因聲有別。例知瞻仰我相。因色有別。齅我爐烟。因香有別等。超略言之。故曰縱滅等也。見聞眼耳二識。鼻舌身三通名為覺。以同是合中知故。知即意識。此復有二。一明了識。與前五識俱時而起。亦名五俱意。緣境明了。親得法之自體。故以為名。二獨頭識。此復有三。一散位獨頭。緣獨影境。二夢中獨頭。緣夢中境。三定中獨頭。緣定中境。今云滅者。約定中言。以定中眼不觀色。耳不聽聲等。亦無散心及與夢想。則前五識與五俱意及散夢獨頭。一切皆悉不行。然縱能如此。亦非真滅。以猶有定中獨頭。守定中境。故曰內守幽閑。葢內守之心。即是定中獨頭。幽深閑靜。即是定中之境。定中之境。雖微細不離法塵。定中獨頭。即綿密亦屬分別。不唯分別。且屬影事。以離於法塵。即無體性故。

三教以微細推審。

我非勅汝執為非心。但汝於心微細揣摩若離前塵有分別性即真汝心。若分別性離塵無體。斯則前塵分別影事。

勅強命也。如來意謂汝前執為是心。我雖重重破奪。亦非強命於汝。令汝轉執此為非心。但不可錯認。汝自於心微細揣摩。設若離塵有性。即真汝心。以真心必有體故。若如我上來所說。離塵無體。斯則依附前塵所起分別。乃屬虗妄影事。豈真心哉。如來示有推無竟。

三會眾知非無辯。

塵非常住。若變滅時此心則同龜毛兔角。則汝法身同於斷滅。其誰修證無生法忍。

○即時阿難與諸大眾默然自失。

初出過顯非。承上既屬影事。又惟依附前塵。執為是心。則有二過。一者塵是緣生。非常住法。設若緣盡變滅時。此心無所依附。則同龜毛兔角。化為烏有。此有名無體過也。二者心即法身。屬於性具。依之修習。證無生忍。屬於修得。心既無體。則法身同於斷滅。法忍憑誰修證。此性修俱失過也。

○即時下知已無辯。即時者如來教以推審時也。微細揣摩。已知無體。又聞成過。情盡詞窮。阿難既爾。法會亦然。故云與諸大眾。既不知何者為真。又不敢依舊認妄。唯有默然。自覺兩失。觸藩之羊。可為譬也。總結備破三迷竟。

三結斥誤認。

佛告阿難。世間一切諸修學人現前雖成九次第定。不得漏盡成阿羅漢。皆由執此生死妄想誤為真實。

○是故汝今雖得多聞不成聖果。

初結斥大眾。世間學人。前三果也。三界未出。故稱世間。四果未證。故稱學人。現前者。從是進修。成次第定。第四果也。以前八(四禪四空)凡位所成。後一(滅盡定也。若但滅六識。名無心定。兼滅七識。名滅盡定。又偏厭受想。亦名滅受想定)聖位所成故。若論四果。於小乘法中。已為漏盡。即是羅漢。今云雖成不得等者。以向屬權許。理實未得。皆由執此等。乃出其未得之故。妄想即指六識。以是生死根本。故稱生死妄想。誤為真實者。不了識空。正由不了識空。雖成滅盡。不過如石壓草。似繩縛賊。縱能度百千劫。終有壞時。然滅定既非真實。所謂漏盡羅漢者。豈真實哉。

○是故下結斥阿難。是故者承上羅漢非真言之。言羅漢深修滅定。漏盡尚屬權許。阿難唯事多聞。聖果豈是實證。故斥以雖得不成(問。正脈釋九定云。前八凡位所成。第九無漏聖位所成。今云不得漏盡成羅漢者。當知彼所謂無漏聖位者。乃一時權許耳。今疏亦云。向屬權許。理實未得。與交師為同為異。答。語雖似同。意實有異。葢正脈以五住究竟。方為漏盡。故深許長水以十地為漏盡。無可疑也。殊不知。若以五住究盡為漏盡者。唯佛一人。可當此名。故十號中。第二名阿羅訶。而訶字即漢字之變音。至等覺猶存生相。尚非漏盡。況十地乎。今之所釋但以妄心不除。斷總非真。若能達妄識本空。則一斷永斷。滅盡正當四果。多聞堪入聖流。所謂但去其病。不毀其身。此則與交師異耳)通結大科斥破所執妄心。以開奢摩他路竟。

二顯示所遺真性令見如來藏體(正脈云。上科即是妄本。已破而不用矣。此科即是真本。正修必用。佛云。眾生遺此本明。故科名承用遺字。然而現具六根之中。遍為一切法體。故此科始從眼根開顯。以至四科七大也)三。

一阿難捨妄求真。二如來極顯真體。三會眾同信空藏。

初二。

一悲感悔責。二知過請求。

初。

阿難聞已。重復悲淚。五體投地長跪合掌。而白佛言。自我從佛發心出家恃佛威神。常自思惟無勞我修。

○將謂如來惠我三昧。不知身心本不相代。失我本心。

○雖身出家心不入道。譬如窮子捨父逃逝。

初悲前迷妄。阿難聞已者。聞如來備破三迷已竟也。中有所感。不覺悲泣流淚。對前淫室歸來。頂禮悲泣。故云重復。正脈云。凡深悟者。而後發悲。或悟妄而悲久苦。或悟真而悲久失。今是悟妄之悲。五體投地者。有所進求。應再拜故。長跪者。兩膝齊跽。合掌者。一心歸命。而白佛言者。備述迷遺。此上皆進求之儀耳。自我二句。從初敘起。顯打頭即錯也。佛之威德。能遮魔障。佛之神力。能資果證。己向蒙佛慈愛。故自以為恃。常自思惟者。思惟有佛。無勞我修者。加被即是。殊不知思惟即是妄想。不修終無實證。此正阿難迷妄。為妄所轉也。

○將謂下悔現遺真。言當其思惟之時。將謂如來慈惠。施我三昧。自然道成。何勞自修為哉。此自追昔誤也。不知二字。反上將謂二字。言將謂如彼。不知竟不能也。身心句正明其不能之義。言佛與阿難。雖屬天倫。身心各異。身異故食不互飽。心異故智不互明。至於修因證果。豈能相代。此語亦今日方能言之。失我本心。有二釋。一者身心不相代。失我望佛慈惠之本心。此義於上似順。以上有將謂惠我之意故。二者三昧不能得。失我寂常妙明之本心。此義於下似合。以下有寂常妙明之請故。若按下捨父逃逝之喻。後義為正。

○雖身下責當受輪。葢以失本心故。蓄聞成過。有剃髮染衣之相。無修因證果之實。故曰身雖出家。心不入道。不入道故。依舊輪轉。故向下以喻明之。窮子即阿難自喻。失三昧福。乏功德財。故以窮喻。幸唯佛性不斷。可以子稱。捨父即喻失心。逃逝即喻背道。以背道不入。枉受輪轉。如彼逃逝他國馳騁四方者無以異故。然阿難以如來為兄。且又依之出家。彼此身心。尚不相代。故正脈云。觀此則不知修行而但求加被者。可以知警矣。悲感悔責竟。

二知過請求。

今日乃知雖有多聞若不修行與不聞等。如人說食終不能飽。

○世尊。我等今者二障所纏。良由不知寂常心性。

○唯願如來哀愍窮露。發妙明心。開我道眼。

初知聞無功。今日乃知者。因誤墮始知也。言阿難已向恃佛。專事多聞。將謂佛所說法。聞而能說即是。及乎登伽事起。乃知說丈不及行尺。少修勝似多聞。故云雖有多聞。不修與不聞等。阿難身受其誤。作如是說。尚恐好聞一類。未便革習。故次下仍以喻明。言如來法味。聞而能說。宛似說食。不修無功。聖果失望。何異不飽。蓮師彌陀疏云。話餅何益饑腸。亦是此意。夫阿難以多聞得名。且歷劫憶持妙嚴。尚曰若不修行。與不聞等。故正脈云。觀此則徒恃學問而不務實修者亦可以知警矣。

○世尊下知障由迷。我等者自指同等一類。即就現前地位言之。故曰今者。二障者。唯識論云。一煩惱障。謂執徧計所執實我。薩迦耶見(即身見也)而為上首。百二十八根本煩惱及彼等流諸隨煩惱。此皆擾惱有情身心。能障涅槃。名煩惱障。二所知障。謂執徧計所執實法。薩迦耶見而為上首。見疑無明愛恚慢等。覆所知境無顛倒性。能障菩提。名所知障。又煩惱障亦名事障。續諸生死。所知障亦名理障。礙正知見。圓覺云。先除事障。未斷理障。但能悟入二乘境界。若事理障。已永斷滅。則入如來大圓覺海。又煩惱即界內見思。見謂分別起者。思乃任運起者。所知即界外塵沙無明。塵沙謂於外境不達唯心。遇事生執。無明謂於所修證不達性空。隨分起愛。又煩惱障即是我執。依我執起。能障我空理故。所知障即是法執。依法執起。能障法空理故。此時阿難方證初果。所知固是俱在。煩惱亦未全離。況不了識空。斷非真斷。故如來斥以不成聖果。而自己謂為二障所纏。然障不自起。纏非無因。故次下出其所由。良猶誠也。寂常心性。是其意中所求。葢自覺妄識搖動。生滅無常。想應別有寂常心性。誠由不知此性。方乃認彼妄識。執我執法。無由解脫。所謂二障所纏是也。

○唯願下請求開發。其意以二障所纏無由解脫。乏功德財。離涅槃舍。故曰窮曰露。窮則修證無資。故求哀。露則輪轉無依。故求愍也。發謂啟發。妙明心者。二死不能繫。二障不能昏故。必求發此者。以不得此心。妄識難捨。奢摩無路可修。菩提涅槃無緣可證故。(問。上迷寂常。此發妙明。何緣迷發不相應耶。答。在迷屬本覺。既發成始覺。本覺惟寂惟常。始覺便妙便明。前後異稱。其實唯一心耳)開謂開通。道眼者。見道之眼。即是始覺。仍前妙明心也。妙明雖發。前途尚遙。稍有絲毫凝滯。便是道眼未通。故此求開。葢為由始覺而至究竟覺故。阿難捨妄求真竟。

二如來極顯真體二。

一現相密顯。二發言顯發。

初二。

一正為現相。二教以親領。

初。

即時如來從胸卍字湧出寶光。

○其光晃昱有百千色。十方微塵普佛世界一時周徧。

○徧灌十方所有寶剎諸如來頂。旋至阿難及諸大眾。

初密顯全體俱現。如來胸前有紋。十字右旋。名萬德吉祥相。謂有此相者。必具萬德。為吉祥人故。因翻為萬。但翻音不翻字。以字是佛相。翻則失其相故。前從面門放光。表六根各局之性。此從胸前湧出。表藏性渾然之體。恒沙性德。悉皆具足。故又以卍字表之。

○其光下密顯大用全彰。言其體既現。其用自顯。故以其光晃昱表之。晃昱者明耀義也。百千色者。表用隨緣變之義。用隨緣變。法法全彰。故又以塵界周徧表之。

○徧灌下。密顯上合下同。寶剎者。名譯集云。剎摩。正音掣多羅。此翻土田。謂一佛化境也。是則仍指塵界。但從佛尊稱。名為寶剎。灌注也。徧灌佛頂者。表此用一現。上合佛界。所謂與諸如來同一慈力是也。旋者迴注義。至阿難及大眾者。表此用一現。不唯上合佛界。亦且下同眾生。所謂與諸眾生同一悲仰是也。據此。則藏性全體。圓通勝用。皆於一光處現矣。正為現相竟。

二教以親領。

告阿難言。吾今為汝建大法幢。亦令十方一切眾生獲妙微密性淨明心。得清淨眼。

此科義有兩向。一指前令其現領。二許後教以預知。科依初義。應先明之。既已現相。又復告言者。恐密顯不薦。仍用顯教故。藏性全體。圓通勝用。即是大法。藏性顯而妄識摧。圓通立而邪行滅。故喻如幢。以幢有顯立摧滅義故。卍字流光。正為顯此體用。故云建也。法幢既建。流光則已。必令十方塵界一時周徧者應另有所表。故云亦令十方眾生(云云)。獲得也。妙等七字。即前所求心性。始本異稱迷悟同體曰妙。此心性合讚也。微密性淨明心。乃各別立名。性即本覺。無動搖生滅之相。故稱微密。即前寂常義也。心即始覺。有內瑩外照之功。故稱淨明。即前妙明義也。依此心性。起於觀照。觀智現前。明見心性。為清淨眼。即前道眼義也。是則阿難所求一光俱應。恐猶未明。此復明明告示。令其親領。若作許後釋者。義通奢摩盡處及三摩禪那之文。如吾今為汝等。許示奢摩他體。以建大法幢。即該三如來藏之全體大用。亦令十方等。許示奢摩他路。以微密淨明。即該近具根中。遠通萬法之妙真如性。得清淨眼者。許示三摩禪那。以三摩中從根入圓。禪那中中中流入。皆清淨眼也。佛音圓妙。或領前或佇後。一點水墨。兩處成龍。信有之矣。現相密顯竟。

二發言顯發三。

一就根性以指真心。二會四科而歸藏性。三融七大以拂情計。

初(就根指心者。以此經最殊勝處。全在破識心而不用。取根性為因心。良以用識用根。乃權實兩教之所由分。如云以生滅為因心。如蒸沙作飯。以不生滅為因心。如依金作器。今阿難欲求無上菩提。故先就根指出。令其取為因心。則果地圓成。可希冀矣)二。

一帶妄顯真。二剖妄出真。

初(良以根中之性。其體即是阿賴耶識。真妄和合。非純真者。因阿難急欲捨妄求真。其如眾生位中。別無純真之心可指。若先言有妄。恐其不敢認取。姑且帶之。但唯顯其是真而已)十。

一顯見是心。二顯見不動。三顯見不滅。四顯見不失。五顯見無還。六顯見不雜。七顯見無礙。八顯見不分。九顯見超情。十顯見離見。

初(六根中性。雖同一精明。而就眾生位中。最便於領略者。無踰眼中見性。故唯從此顯發。餘可例知)三。

一取例引發。二正與辯見。三結顯是心。

初(欲辯見乃是心。無由發端。故取拳例見。引起正辯義也)二。

一徵定拳見。二取例問答。

初。

阿難。汝先答我見光明拳。此拳光明因何所有。云何成拳。汝將誰見。

○阿難言。由佛全體閻浮檀金赩如寶山。清淨所生故有光明。我實眼觀五輪指端屈握示人。故有拳相。

初雙徵拳見。汝先答我等者。是前直呵非心中語。此以阿難見相不悟。故重理前話而勘問之。見光明拳。正是見性家用。明知阿難不諭。必至循塵流轉。故問以光因何有。云何成拳。所謂也須驗過也。汝將誰見者。以正當見拳之時。真妄二心。同時俱現。若但如鏡中。無別分析。則是真心。若推窮尋逐。光因何有。拳云何成。即是妄心。故重為此問。欲其真妄分明。一無所混耳。

○阿難下。各答其由。閻浮檀。樹名也。須彌山南有此樹。果汁入水。沙石成金。此金最勝。故古德義翻勝金。由佛全體同此。故赩如寶山。赩赤燄也。以金體而具赤燄。如十寶山故。多劫熏修。非欲愛致。故云清淨所生。正由清淨所生。故得全體同金。而有光明。全體既爾。手拳可知。此答光因何有之問。我實眼觀者。不知見乃是心。謬計為眼。此答汝將誰見之問。輪指屈握。故有拳相。廼答云何成拳之問。不依問次答者。隨語便故。

二取例問答。

佛告阿難。如來今日實言告汝。諸有智者要以譬喻而得開悟。

○阿難。譬如我拳。若無我手不成我拳。若無汝眼不成汝見。以汝眼根例我拳理。其義均不。

○阿難言。唯然世尊。既無我眼不成我見。以我眼根例如來拳。事義相類。

初許以說喻。如上徵拳問見。無非指示。因其不能薦取。故許以實言。謂據實而言。不同上文。猶帶密意說故。諸眾也。有智即指中根。以上智無多。不言諸故。要以等者。謂出廐良駒。已搖鞭影。沈水俊鯉。須設香鈎。如法華譬喻品初亦云。諸有智者。以譬喻得解。則有智指中根明矣。

阿難下。取例問均。無手無拳。無眼無見。迷觀似同。悟見實異。今如來以見例拳。用手譬眼。問以其義均不者。正勘其為迷為悟耳(此中眼根。應是眼所成見。拳理應是手所成拳。能例所例各有不足。應善會之可也)。

○阿難下。答以相類。見不屬眼之理。究竟不悟。故曰既無我眼。不成我見。正以究竟不悟。故曰以眼例拳。事義相類。佛意亦為問出此語。引發下文辯見之義。取例引發竟。

二正與辯見二。

一辨無眼有見。二辯無明有見。

初。

佛告阿難。汝言相類。是義不然。

○何以故。如無手人拳畢竟滅。彼無眼者非見全無。

○所以者何。汝試於途詢問盲人汝何所見。彼諸盲人必來答汝。我今眼前唯見黑暗。更無他矚。

○以是義觀。前塵自暗見何虧損。

初斥其所答。不類答類。故斥以不然。

○何以下。徵辯不類。正脈云。手外無拳。故手無拳滅。眼見各體。故眼滅見存。非全無者。見體無虧。唯見明之用。根闕不現也。

○所以下。教以事驗。將令取事驗證。故重徵所以。試即驗義。必令於途者。眾所同聽。乃可憑信故。特教詢問盲人者。以無眼有見。非盲人無以證也。汝何所見句。乃示以詢問之法。猶云你問他何所見也。彼必答汝等。是諒其所答。不出此故。唯見黑暗者。見暗之用故在。更無他矚者。見明之用暫隱。所謂非見全無者信矣。

○以是下。結顯有見。意謂以是盲人矚暗之義觀之。葢由根缺障明。而前塵自暗。既依然矚暗。而見何虧損。理既如是。誰不憑信。所以汝言相類。我謂不然者此也。噫。夫眾生聚見於眼。迷性為根。但謂眼見。不知性明。所謂終日行而不自覺。今以此喻。顯彼見性。判然有離眼之體。全不係根而為有無。曉了此者。豈唯根具根缺。此性了不相關。乃至捨身受身。亦湛然不動。下之所顯不動不滅不失等義。亦即於此可見。辯無眼有見竟。

二辯無明有見。

阿難言。諸盲眼前唯覩黑暗云何成見。

○佛告阿難。諸盲無眼唯觀黑暗。與有眼人處於暗室。二黑有別為無有別。

○如是世尊。此闇中人與彼羣盲二黑校量曾無有異。

初不許暗見。阿難意以見明為見。人所共許。覩暗成見。世間相違。故諍以唯覩黑暗。云何成見。葢不許無明有見也。

○佛告下。取例令審。無眼見黑。有眼處暗。約見似異。根有具缺故。論境實同。均稱黑暗故。問以有別無別者。令其自審。即有眼見暗成見。知無眼見暗。亦成見也。

○如是下答以無異。校量者。比校量度。無異者。總是暗塵。然阿難既答二暗無異。自覺二見是同。故如來不復更結。設結之者。應云以是義觀。無明有見。噫。夫眾生自結見為根以來。一向迷己為物。見不超色。聽不出聲。不唯無眼謂其無見。而無明亦謂無見。今以二黑校量。顯彼見性歷然有離塵之體。全不係塵而為有無。曉了此者。豈唯明去暗來。此見一無所礙。乃至神入重泉。識沈幽冥。亦全不相妨。古德所謂不是上天堂。定將下地獄者。亦唯此可恃耳。正與辨見竟。

三結顯是心。

阿難。若無眼人全見前黑。忽得眼光還於前塵見種種色。名眼見者。彼暗中人全見前黑。忽獲燈光。亦於前塵見種種色。應名燈見。

○若燈見者。燈能有見自不名燈。又則燈觀何關汝事。

○是故當知燈能顯色。如是見者是眼非燈。眼能顯色。如是見性是心非眼。

初恐辯牒防(恐辨云。見暗之見。或不係眼。若謂見明。定屬眼根。如無眼全黑。得眼見色。既因眼見色。非眼見而何。故為此防)若無眼人。全見前黑。乃至見種種色句。全是牒其致辨之詞。名眼見者句。乃是按定所立之宗。欲破其宗。特用異喻反難。故曰彼暗中人云云。意以無眼得眼而後見。既名眼見。無燈得燈而後見。應名燈見。葢燈不名見。人所共知。眼不名見。人所共迷。故用燈反難。令自知眼見之謬。

○若燈下展轉成謬。言設許燈見。則有二謬。一有見自不名燈。為轉燈成眼謬。二燈觀何關汝事。為轉見成他謬。既展轉成謬。則燈不名見明矣。眼不名見。例此可知。

○是故下正為結顯。是故當知者。謂以是展轉成謬之故。應當了知。自有正義可申。所謂燈能顯色。是眼見。非燈見。例知眼能顯色是。心見。非眼見。然如來如是顯發。可謂婆心太煞。聞者極宜深省。試徧觀外教經書及問諸明人達士。凡未親佛教者。誰不曰見屬於眼。今乃顯其是心。且明其為逈脫根塵。靈光獨耀。盡古今之迷根。啟凡聖之性源。劈破天荒之論。唯吾佛有之耳。顯見是心竟。

二顯見不動三。

一未悟更希進示。二如來借昔顯今。三普責知而故違。

初。

阿難雖復得聞是言。與諸大眾口已默然心未開悟。猶冀如來慈音宣示。合掌清心佇佛悲誨。

正脈云。是言者是心非眼之言。默然者此中亦有微解。仍具三重。一者已向但知有眼有見。無眼便謂無見。今驗盲人覩暗。始知無眼有見。二者已向但知見明成見。見暗不得成見。今例有眼暗同。始知見暗成見。三者已向但知見唯是眼。不名為心。今聞眼但顯色。始知見乃是心。默然中反復研味此意耳。心未開悟者。未大開悟。意謂我前原以妄識動搖生滅粗浮昏暗。別求寂常妙明之心。今雖知見性是心。不知此心。還具寂常妙明等義與否。所謂似悟非真悟也。冀猶望也。如來凡有音聲。無非與樂。故以慈稱。宣示者。宣演指示。冀因之而得樂故。合掌者收攝散動。清心者專注一境。如來凡有訓誨。總為拔苦。故置悲言。佇者翹首以待。冀依之而離苦故。又音但言慈。誨但言悲者。以與樂必能拔苦。離苦自然得樂。相因不離。互影說故。

二如來借昔顯今(謂借昔客塵。顯今身境動搖。借昔主空。顯今見性不動也)二。

一辨定昔悟。二啟發今迷。

初三。

一如來詢究原悟。二陳那詳辯客塵。三如來印許其說。

初。

爾時世尊。舒兜羅綿網相光手開五輪指。

○誨勅阿難及諸大眾。我初成道於鹿園中為阿若多五比丘等及汝四眾言。一切眾生不成菩提及阿羅漢皆由客塵煩惱所誤。

○汝等當時因何開悟今成聖果。

初引見現前。兜羅輪指。於前已釋。手稱網相光者。以如來兩手指間。皆有縵網相連之相。兼有光明。即三十二相中指間縵網相也。無端舒開者。將欲顯見不動。引令現前之意。言當時阿難大眾。正爾合掌清心。翹首佇望。而如來舒手開指。一眾同見。各有能見之性。湛然分明。設能於此直下承當。則無勞費詞矣。

○誨勅下述昔所說。誨勅二字。義攝不動科盡。謂誨以見性不動。勅令勿更錯認也。我初成道句。指昔說時。謂三七日後。猶是初成時故。於鹿園中者。指昔說處。此處在波羅柰境。上古國王曾養鹿於此。相沿立名。為阿若多等。指昔聽眾。五比丘者。一阿若多。此云最初解。或云已知。謂如來初轉四諦法輪。尊者最初稱解。自言我已知故。二十力迦葉。十力華梵未定。迦葉此云龜氏。此是母族二人。三頞鞞。此云馬勝。四跋提。此云小賢。五拘力。華言未詳。即摩訶男。斛飯王長子也。此是父族三人。如來初出家時。淨飯王命五人伴修。後以不耐苦行。自奔鹿園。各修異道。佛初成道。演大華嚴。雖稱本懷。不契時機。欲開方便之門。乃思誰應先度。悲二仙而已逝。喜五人而猶在。三七日後。就彼園中。轉四諦法輪。令五人得度。今之所述。即其事也。等該八萬諸天。四眾指僧俗弟子。彼時僧俗弟子。即今現前四眾。對今述昔。故云及汝四眾云云。眾生言富。總該凡外及諸學人。故云一切。菩提大乘果。羅漢小乘果也。客塵煩惱。即見思二惑。見惑分別。行相不停如客。思惑任運。行相微細如塵。此是三乘通惑。大小共斷。如不斷此。小果尚不能成。況復大果。故云皆由此誤。此如來於四諦法中略述集諦語耳。

○汝等下正問悟由。當時者當彼鹿園說是時也。本以佛說客塵煩惱。開悟證果。乃故問因何等者。佛意欲令詳敘客塵主空。用例現前身境見性。動不動之義耳。(此中今字欠妥。或是得字。以五人一時證果。非今成故。再詳)如來詢究原悟竟。

二陳那詳辨客塵二。

一總答悟由。二別明二義。

初。

時憍陳那起立白佛。我今長老於大眾中獨得解名。因悟客塵二字成果。

憍陳那。亦云憍陳如。亦云拘鄰如。即阿若多之姓也。此云火器。以先世事火命族。起立白佛者。承佛下問。擬將有對故。我今長老者。語帶自負之意。意謂設言別事。則某不敢對。今問鹿園之事。則我今為長老矣。以我當時最初稱解。於彼大眾之中。獨得以解為名。法性長老。聊可自信。佛既有問。敢不實答。然我當時。即因悟得客塵二字。得成聖果。據此則陳那於四諦法中從集諦入也。

二別明二義二。

一先明客義。二次明塵義。

初。

世尊。譬如行客投寄旅亭或宿或食。食宿事畢俶裝前途不遑安住。若實主人自無攸往。

○如是思惟不住名客。住名主人。以不住者名為客義。

初即喻觀惑。(當時陳那。聞說客塵煩惱。不知煩惱何以名客。故即以客字觀之)。已知客是比語。故云譬如。名利所牽。離鄉在外。曰行客。喻境牽心生。背真逐妄。名見惑也。見惑分別。對境橫生。如彼投寄旅亭。旅亭者途旅亭舍。即行客食宿處也。見惑緣境。久暫無定。如彼或宿或食。以宿喻長時分別。食喻少時分別故。食宿事畢者。食則既飽。宿則既翌。喻或久或暫。分別一定也。俶裝前途者。整頓行李。預備他往。喻印定舊境。轉思新境也。遑猶暇也。新境既現。分別從起。如彼不遑安住。攸猶所。往猶去也。若實主人。自無攸往者。謂果是旅亭主人。自無所去。喻偏真法性。在小乘中即許其為常住不滅性故。

○如是下。思惟開悟。如是思惟者。既觀察已。即以如是客義思惟。所言客煩惱者。葢以見惑不住名客。法性常住名主。是我當時開悟。以不住者名為客義。

二次明塵義。

又如新霽清晹升天。光入隙中發明空中諸有塵相。塵質搖動虗空寂然。

○如是思惟澄寂名空。搖動名塵。以搖動者名為塵義。

初即喻觀惑。(已知客義。復不知煩惱何以名塵。故又以塵字觀之)亦知塵是比語。故云又如。雨後初晴曰新霽。喻見惑已斷。初入見道位也。清晹者。日從雲中初出。喻見道之智。乍離分別見也。乍離分別。顯現於見道心中。故以升天喻之。初入見道。其智眇劣。於法性理。亦惟少分相應。故以光入隙中喻之。隙謂門窗縫間空處。少分法性。義同於此。由有少分相應。乃覺思惑任運。故以發明空中諸有塵相喻之。空中塵相。微細難見。云何發明。葢以塵質搖動。虗空寂然。相形易見。其意乃以塵質搖動。喻思惑任運。虗空寂然。喻法性不動也。

○如是下。思惟開悟。如是思惟者。既觀察已。即以如是塵義思惟。所言塵煩惱者。葢以法性澄寂名空。思惑搖動名塵。是我當時開悟。以搖動者名為塵義。然陳那既悟客塵主空。必能捨客塵而取主空。斷見思而證法性。今之身境見性。動寂亦然。若果能觸類旁通。即客塵而悟身境動搖。即主空而悟見性寂然。始知如來詢究原悟。不是等閒說話耳。陳那詳辨客塵竟。

三如來印許其說。

佛言如是。

此但印其所說客塵主空動靜分明。堪以啟發現悟。非印其當日所證也。辨定昔悟竟。

二啟發今迷二。

一約外境啟發。二約內身啟發。

初三。

一例示客主。二啟發開悟。三一言印定。

初。

即時如來於大眾中屈五輪指。屈已復開。開已又屈。謂阿難言汝今何見。阿難言。我見如來百寶輪掌。眾中開合。

既已印定昔說。就此啟發現會。故云即時。如來觀彼大眾。望其觸類旁通。故例彼所說。先約外境見性。以示客主義也。如來輪指。以阿難觀之。則為外境。屈開反復。正顯外境不住義故。問以何見者。為是見境。為是見性耶。答以見掌等。只是見境。不復見性也。掌稱百寶輪者。如來掌中有千輻輪相。可尊可貴。擬百寶故。然如來於詢究原悟之前舒手開指。大眾俱見。至此屈已復開。開已又屈。大眾又俱見。是則始終無異者見也。屈開無定者境也。宛爾主客。宜應類悟。乃竟只是見境。不復見性。所謂絲毫假飾不得者唯此事耳。

二啟發開悟。

佛告阿難。汝見我手眾中開合。為是我手有開有合。為復汝見有開有合。阿難言。世尊寶手眾中開合。我見如來手自開合。非我見性有開有合。

○佛言。誰動誰靜。阿難言。佛手不住。而我見性尚無有靜。誰為無住。

初啟悟開合。佛告阿難者。因其不悟。仍欲向親切處提持也。問以手有開合見有開合者。提醒阿難。類會客主義故。答以手自開合。非見開合者。因如來提醒。始覺現前境性。宛同昔日客主。故其詞不謬。

○佛言下。啟悟動靜。阿難答處依稀。如來未便儱侗。故復問其誰動誰靜。要知動靜二字。較前開合無開合。更深一層。言開合者。暫時動。猶有不動之時。無開合者。暫時靜。猶有不靜之時。今問誰動誰靜者。令知誰為永動。誰為永靜也。答以佛手不住者。不惟目前開合。名為不住。即當未開合前。既開合後。亦始終不住。以本是不住法故。答以見性尚無等者。上說無有開合。乃對動言靜。其實見性從本以來。無有動時。對誰說靜。故云尚無有靜。靜相尚無。況復說動。亦不可得。故曰誰為無住。無住即動也。是則動靜二相。逈無所有。乃真不動。曉了此者。則楞嚴大定。常住妙果。不患其不得矣。

三一言印定。

佛言如是。

談理入微。見處自真。故印言如是。正脈云。當知此中。但舉佛手。為一切外境之例。既知佛手開合。與見性無干。則凡一切萬象及諸世界。任其紛亂動止。皆與見性無干矣。若人於萬象中。忽然覰見此不動之性。常恒不昧。何至為境所奪。妙之至也。約外境啟悟竟。

二約內身啟悟(外境與性尚疎。動靜易見。內身與性最親。動靜難分。故此復約內身啟悟)三。

一例示塵空。二啟發開悟。三一言印定。

初。

如來於是從輪掌中飛一寶光在阿難右。即時阿難迴首右盻。又放一光在阿難左。阿難又則迴首左盻。

阿難已悟外境同客。見性同主。正當舉一三反之時。故如來即於是時。例彼所說。次約內身見性而示塵空義也。飛光左右者。為欲引頭令動。乃因之以辨見性耳。頭在阿難。即為內身。迴首左右者。光引頭動。宛同空裏之塵。左盻右盻者。頭動見靜。宛同塵外之空。但此義人所難知。其猶雲駛舟行。宛似月移岸動。究竟月岸本無移動。只可以意會。不可以見分。今頭動見靜亦然。唯有慧心者。乃可神契。

二啟發開悟。

佛告阿難。汝頭今日何因搖動。阿難言。我見如來出妙寶光來我左右。故左右觀頭自搖動。

○阿難。汝盻佛光左右動頭。為汝頭動。為復見動。世尊。我頭自動。而我見性尚無有止。誰為搖動。

初啟悟頭動。明知頭因光動。乃故意為問者。令知一向循塵。因而身不自在。設不循塵。則內身自若矣。答以見妙寶光來我左右者。已知循塵也。故左右觀頭自搖動者。既已循塵隨觀。頭自然動。設欲不動。亦不可得。以此為例。則此身從朝至暮。勞碌奔波。竟年無休息之日。畢世絕安逸之時。總為循塵。更無他故。此自悟頭隨境轉。宛同空裏之塵也。

○阿難下。啟悟見靜。以阿難雖悟頭隨境轉。未說見性無干。恐墮似是。終非真領。故復問其為汝頭自動耶。為復兼見亦動。答以頭自動搖。而我見性尚無有止等者。自字與上不同。上是自然義。此是揀他義。言一向迷見為眼。只說頭搖眼轉。并見亦動。今則不然。明其頭為自動。與彼見性了不相關。以此為例。則此身千里萬里。乃至死此生彼。亦唯自動。逈然與見性無關。此悟頭動見靜。宛同塵外之空也。又自者由來義。言我頭自動者。不唯顧盻佛光。名之為動。即在未顧盻前。既顧盻後。亦無不動。以由來便是動轉法故。而我見性尚無有止者。止即是靜。對動而言。言此見性。不唯於未顧盻前。既顧盻後。名之為靜。即正顧盻時。亦無有動。以由來元自無有動故。對誰說靜。故云尚無有止。止相尚無。況復動搖。益不可說。故云誰為搖動。此亦深一層義也。

三一言印定。

佛言如是。

如是者。印其所說身見塵空。動靜酷似。將必捨動搖之身。而取不動之見矣。正脈云。若人悟此。恒常不隨身轉。則日用動用中。行住坐臥。皆在自性定中。其與閉目想空。自墮法塵之影者。天淵懸絕。誌公云。無相光中常自在。即斯義也。如來借昔顯今竟。

三普責知而故違二。

一料其必知取捨。二責以故相違背。

初。

於是如來普告大眾。若復眾生以搖動者名之為塵。以不住者名之為客。

○汝觀阿難頭自動搖見無所動。又汝觀我手自開合見無舒卷。

初料其悟昔。於是普告者。因陳那已悟客塵。阿難俱識動靜。欲令大眾。同悟同識。與彼二士。把手共行也。若復眾生等者。雖泛言眾生。而意指現會。言陳那詳辯客塵。義亦甚悉。若復現前眾生。聞其所說。自應同彼。以搖動者名塵。以不住者名客。此料其於昔必悟也。

○汝觀下。料其知今。言於昔既悟。於今自應類知。汝觀阿難頭自動搖。見無所動。明是塵空。又汝觀我手自開合。見無舒卷。明是客主。此何所不明。想已知取捨矣。

二責以故相違背。

云何汝今以動為身。以動為境。從始洎終念念生滅。遺失真性顛倒行事。

○性心失真認物為己。輪迴是中自取流轉。

初責以故違。云何者。怪責意。意謂設若不知身境動搖之義。則是徹底迷昧。取捨顛倒。無足怪矣。云何汝今。亦知以動為身。同彼塵義。以動為境。同彼客義。猶故不捨。乃從始初生。洎終將死。一期在身境中執我我所。念念生滅。反將眼根中真常不動之性遺而失之。明是知而故違。真為顛倒行事。成可怪也。

○性心下。判其失利。性心失真。牒上遺失真性。認物為己。牒上念念生滅。以身境皆物。於中執我我所。則是認物為己耳。性心失真。必墮生死。認物為己。不出身境。故曰輪迴是中。是中即身境中也。無邊生死。浩劫往復。非有魔驅鬼制。豈是地設天成。原其所由。唯以知而故違。取捨顛倒。故曰自取流轉。言自取者。亦深警之意也。顯見不動竟。

楞嚴經指掌疏卷一


楞嚴經指掌疏卷二

京都拈華寺賢宗後學達天通理敬述

嗣法門人(興宗祖旺謄清懷仁祖毓較字)

三顯見不滅四。

一會眾因悟請益。二匿王疑斷求決。三如來通為顯示。四王等踊躍喜慶。

初。

爾時阿難及諸大眾聞佛示誨身心泰然。

○念無始來失却本心。妄認緣塵分別影事。今日開悟如失乳兒忽遇慈母。

○合掌禮佛願聞如來顯出身心真妄虗實現前生滅與不生滅二發明性。

初因悟慶快。阿難大眾。既聞是心之示。復聞不動之誨。則非心名何之驚離此更無之怖一時頓釋。故云身心泰然。泰然者安舒義。謂內心既安。外貌亦舒。所謂慶快平生是也。

○念無下念昔形今。遙憶最初莫窮其始故曰念無始來。晦昧本有轉成賴耶。雖能生諸緣乃緣所不及。故云失却本心。內搖外奔昏擾擾相以為心性。故云妄認緣塵。緣塵即六處識心。分別言其用。影事顯其相耳。今日開悟者悟見性是心。其體不動。法身再續。慧命更延。故云如失乳兒忽遇慈母。反顯失却本心如背母失乳。妄認緣塵如身懸命危。今昔相形何慶如之。上云身心泰然者以此。

○合掌下具儀希益。願聞等非彼言請。乃經家描寫其意。良以上科中境動而見性不動其理易明。至於頭搖見轉身動心移而言一動一不動者其義難分。故爾合掌禮佛。其意葢欲如來顯出此心所以為真為實。顯出此身所以為妄為虗。必令現前生滅之身。與不生滅之心。二者一一發明其性體。庶取捨定而不至顛倒行事矣。會眾因悟請益竟。

二匿王疑斷求決。

時波斯匿王起立白佛。我昔未承諸佛誨勅。見迦旃延毗羅胝子。咸言此身死後斷滅名為涅槃。

○我雖值佛今猶狐疑。云何發揮證知此心不生滅地。

○今此大眾諸有漏者咸皆願聞。

初曾聞斷滅。灌頂云。域中四大道為第一。人法王中出世為勝。今問道於法王。禮須起白。我昔指楞嚴已前。諸語詞也。如上兩科誨勅楞嚴乃有。故已前未承此明正法未及染神。顯邪說易入也。見迦旃延等出先入邪說。迦旃延此云翦剃種。姓也。名迦留鳩陀。此云牛領。其人計罪福苦樂皆自在天作。毗羅胝此云空城。是其母名。子上加之字依主釋也。自名刪闍耶此翻圓勝。其人計修苦行以酬往因。此外道六師中二。雖說道不同皆宗斷見。故曰咸言。死後斷滅者謂靈隨氣散無復後世。此方迂儒亦多同此計。但不名涅槃其為害少細。涅槃此云圓寂。或滅度或寂滅等。雖有多義猶以不生滅為要。彼迦旃延等反以斷滅名之。信其說者必至撥無因果妄為聖證。正言不入。諸佛不度。其為害不可勝言。此匿王未聞正法先受其惑也。

○我雖下述疑求決。值佛即指今日。染邪既久領見未深。捨非決定取無果敢。故自述猶疑。疑而云狐者以狐性多疑。渡冰聽水再四不果。人之多疑者似之。既猶狐疑但是似領未到不生滅地。故求如來云何發揮。云何者云何設方。發揮者極力顯示。其意葢欲現量親見體證。了知此心必到不生滅地而後已也。

○今此下代眾達情。諸有漏者意指生死凡夫。現在人天中者。以彼唯慕有漏。方欲捨生趣生。一聞斷滅各各驚疑。故云咸皆願聞。後文與王同喜即此眾也。匿王疑斷求決竟。

三如來通為顯示(真妄混淆會眾請示。死後斷滅匿王求決。如來圓音一唱。隨機各符其心。故云通為)三。

一顯示此身虗妄。二顯示此心真實。三結示現前二性。

初(此與下二科。乃尅就經文而立。以前文顯出身心真妄虗實等極難銷會。故分而科之。庶請酬相應對閱自知)二。

一略彰變滅。二詳敘變滅。

初三。

一徵定此身終滅。二問答必滅之由。三印其所說不謬。

初。

佛告大王。汝身現在。今復問汝汝此肉身為同金剛常住不朽。為復變壞。

○世尊。我今此身終從變滅。

初問身常變。佛告大王者。欲於此身顯示虗妄生滅性故。正脈云。以王發起者有二意。一就王老相易示遷變。二顯身無常至貴不免。愚謂此二意似合四悉前二。若兼對治斷見指示不生滅性。則四悉具矣。就匿王示會眾。故言汝身。世人多以身之現在不覺遷變。故特約現在問之。因求反徵故曰今復問汝。金剛帝釋寶也。有堅利二義。今取堅義故曰常住不朽。惟法身可以同此。若復肉身乃父母所生。有為有漏安得不壞。如來明知故問者。恐其躭著世樂不復警念無常法故。

○世尊下答以終滅。終者究竟義。從猶歸也。言此身本屬無常。縱以宿因報感長年。而會必有離究竟歸於變滅。此亦因聞斷滅懼其速死。時時體驗此身故所答不謬。

二問答必滅之由。

佛言大王。汝未曾滅云何知滅。

○世尊。我此無常變壞之身雖未曾滅。我觀現前念念遷謝。新新不住。如火成灰漸漸銷殞。殞亡不息。決知此身當從滅盡。

初問知滅由。人皆曰少壯同體。百齡一質。所謂徒知年往不覺形隨。而匿王獨能超出常情。審知變滅必有所由。故問以汝未曾滅云何知滅。

○世尊下答以觀知。我此句。先以判定此身是無常變壞法故。因是無常變壞。所以雖未曾滅諦觀自知。我觀現前者即諦觀現前生滅身也。念念遷謝者如前念延至後念。則此身故熊已隨前念而遷謝故。故態既謝。則後念之身又是一新人矣。故仲尼曰。回也見新。交臂非故。但新無常新故曰新新。謂新而復謝。謝而又新也。一念既爾。念念皆然。故曰不住。由不住故。須臾變新作故。故曰如火成灰。灰無常灰。頃刻轉故為新故曰漸漸銷殞。謂銷殞故灰顯露新火也。亡亦殞義。正由殞而復新。新而復殞。無所底止故曰殞亡不息。現前既爾將來亦然。故云決知此身當從滅盡。正脈云。只此數語便可警念無常。劇貪世務者寧不惕然。

三印其所說不謬。

佛言如是。

觀現前遷謝。知當歸滅盡。於理極成。故印以如是。略彰變滅竟。

二詳敘變滅三。

一今昔殊異。二時年遷變。三細沉知滅。

初。

大王。汝今生齡已從衰老。顏貌何如童子之時。

○世曾。我昔孩孺膚腠潤澤。年至長成血氣充滿。而今頹齡迫於衰耄。

○形色枯悴。精神昏昧。髮白面皺。逮將不久。如何見比充盛之時。

初佛令自較。王重出世以佛為尊。佛尊世法以王為大。遞互相恭。則佛法得世法以行。世法資佛法以立也。齡同年。從猶隨也。言匿王生年六十有二。雖未極衰極老已隨衰老之列。顏色相貌自不如昔。況復童時。問以何如者令其自較。何所似於童子時也。

○世尊下承教歷述。始生曰孩。始行曰孺。所謂孩提之童是也。皮不枯悴文不粗澁故曰膚腠潤澤。膚者身之皮表。腠者身之文理。滋潤滑澤。亦孩提所固然耳。年至長成者。謂二三十歲長大成人時也。精神方以周足故云血氣充滿。而今頹齡者。即現前六十二歲已覺頹敗時也。不久便至極暮故云迫於衰耄。迫近也。七十曰衰。八十曰耋。九十曰耄。至此則極暮矣。

○形色下結顯逈異。形色者形容顏色。枯悴者枯槁憔悴。非若童時之膚腠潤澤。精神者精血神氣。昏昧者血衰氣微。非若少時之血氣充滿。髮白面皺者迫於衰。逮將不久者近於耄。逮猶及也。如何見比者猶言怎麼能相比也。充盛即少壯之時。少壯之時尚不可比況復童年。自覺其逈異矣。

二時年遷變。

佛言大王。汝之形容應不頓朽。

○王言世尊。變化密移我誠不覺。寒暑遷流漸至於此。

○何以故。我年二十。雖號年少顏貌已老初十歲時。三十之年又衰二十。於今六十又過於二。觀五十時宛然強壯。

初如來引說。意謂據汝所說形容朽於昔年。想從昔至今應非頓然便朽。汝向亦自覺乎。

○王言下答以漸至。變化者變少為壯。化壯為老。密移者行遷業運。密密變移。此係幽隱妄想凡夫粗心莫辯。故曰我誠不覺。莊生喻夜壑負舟孔子謂不知老至皆此意也。寒暑漸至者據理擬對。言我雖不覺。以理擬之。葢是寒來暑往遷變流易漸漸至此。誠如佛言不頓朽耳。

○何以下徵釋漸義。我年二十等長不如幼。三十之年等壯不如長。於今六十等耆不如艾。葢十歲名幼。二十為長。三十曰壯。四十謂強。五十稱艾。六十號耆。中缺艾不如強強不如壯者超略言之。可例知故。由此後後不如前前則寒暑漸至可知其槩矣。灌頂云。因果經。釋迦譜。並明匿王與佛同日而生。則楞嚴說當佛六十二歲。屬般若時非餘會攝。

○三細沉知滅。

世尊。我見密移雖此殂落。其間流易且限十年。

○若復令我微細思惟其變寧唯一紀二紀。實為年變。豈唯年變。亦兼月化。何直月化兼又日遷。

○沉思諦觀剎那剎那。念念之間不得停住。故知我身終從變滅。

初牒前粗推。我見密移者謂如我上說。是我所見密密遷移之行相也。殂落者死之異名。古釋云。魂升於天曰殂。魄歸於地曰落。今則但取遷變之義。猶云雖此遷變尚未是不覺之密移。以其間遷流變易且限十年言之。

○若復下就中細思。言上來十年一變尚屬可見。降斯似非所覺然亦未之思耳。設若令我微細思惟。自覺不待十年。故曰其變寧唯一紀二紀。紀謂十二年也。今則不必十二。但是牒前十年以變其文。猶云豈唯十年二十年一變也。實為年年有變。月化日遷准此可知。

○沉思下沉觀知滅。沉思者沉靜其意而思。諦觀者諦審其幾而觀。剎那翻最少時。俱舍云。時之極長名劫波。時之極少名剎那。重言剎那者言不唯日遷。實為剎那剎那之間即有變更也。仁王云。一念中具九十剎那。一剎那有九百生滅。是知剎那猶在念中。既剎那有變。則一念一念之間皆不得停住矣。既念念不得停住。驗知將來畢竟無常。因云故知我身終從變滅。顯示此身虗妄竟。

二顯示此心真實二。

一問答許示。二借事顯發。

初。

佛告大王。汝見變化遷改不停。悟知汝滅。亦於滅時汝知身中有不滅耶。

○波斯匿王合掌白佛。我實不知。

○佛言。我今示汝不生滅性。

初牒悟示問。佛告大王者。欲於此心顯示真實不生滅性故。見變知滅是王所悟。牒之為發問之端。滅中不滅正王所迷。問之為發悟之機也。

○波斯下秉心實對。匿王正恐斷滅。忽承不滅之問。急於求示。故合掌秉心而白。我實不知者非是謙偽。若果其知之自不惑於斷見。

○佛言下許示不滅。言汝既不知我今即於生滅身中示汝不生滅性。

二借事顯發二。

一引敘觀河。二例水顯見。

初。

大王。汝年幾時見恒河水。王言。我生三歲慈母擕我謁耆婆天經過此流。爾時即知是恒河水。

問以幾時見水者。欲取童時之見與今耆零之見顯不變也。答以三歲即知者。正顯孩提之年已同耆零時之性故。恒河正音殑伽河。此云天堂來。以此水自雪山頂阿耨達池流出。狀其來處最高故。提抱曰擕。朝禮曰謁。耆婆此云長命。國俗祀之乞壽。慈母為子因擕之而謁焉。

二例水顯見二。

一先辯能例之水。二次顯所例之見。

初。

佛言大王。如汝所說二十之時衰於十歲。乃至六十。日月歲時。念念遷變。

○則汝三歲見此河時。至年十三其水云何。

○王言。如三歲時宛然無異。乃至於今年六十二。亦無有異。

初牒身有變。二十之時等牒前粗推。約十年一變也。乃至等超略三四五十。言六十故。舉整略零故不言二。日月歲時等牒前細推。極念念不停也。時即剎那。日月歲逆次說故。

○則汝下例身問水。三歲至十三且約十年問也。其水云何者。言身既十年一變。未知十年之內水性亦有變不。亦故問也。

○王言下答以無異。言宛然無異者但取其濕性不改。碧色同前。若以水勢言之。則十年之內不無泛漲縮消之異。乃至等超略三四五十。言六十二亦且以十年不變答之。

二次顯所例之見。

佛言。汝今自傷髮白面皺。其面必定皺於童年。

○則汝今時觀此恒河與昔童時觀河之見有童耄不。

○王言。不也。世尊。

初牒面有變。前科牒時年遷變之文。此科牒今昔殊異之語。其面必定等據所傷以斷其必變也。

則汝下例面問性。今時與童時者約今昔相形為問。見有童耄者耄取衰老之義。非指九十歲言。言面既今昔有異。未審二時觀河見性亦有異不。以童耄即異也。

○王言下答以無異。例上水性不改。因悟見性體同故直以不也答之。然亦唯取始終能見。若以根言。則六十年內不無清明昏華之異。(問。不動科中。已知身動而見性不動。與此何異。答。前雖已知。但一時覺照而已。至若現前生滅與不生滅實無智以自分。今佛假匿王歷歷顯出。而阿難等前此所覺所照自應轉更增明。非彼若也)顯示此心真實竟。

三結示現前二性二。

一正以結示。二怪責輪迷。

初。

佛言大王。汝面雖皺而此見精性未曾皺。皺者為變。不皺非變。變者受滅。彼不變者元無生滅。

皺約顏貌仍取殊異中文。變約時年仍取遷變中語。然面皺而見性不皺身心之妄真判然。皺變而不皺非變身心之虗實攸分。變滅而不變無滅則生滅性與不生滅性各有發明。會眾之請至此酬矣。

二怪責輪迷。

云何於中受汝生死。而猶引彼末伽黎等都言此身死後全滅。

云何者怪責之詞。言既具不生滅性依之修證便超生死。汝等云何不取。反在生滅身中甘受汝之生死。自取輪轉。已是錯矣。而猶引彼末伽黎等一類外道都言此身死後全滅。豈非錯之又錯。真為迷之甚者。末伽黎此云不見道。其人謂罪福苦樂不因行得。與迦旃延等同宗斷見。佛恐匿王捨彼從此。故互出之。都言即同咸言。全滅者身滅性亦隨滅。理實不然。故爾結責。匿王斷滅之疑自此永盡。如來通為顯示竟。

四王等踊躍喜慶。

王聞是言信知身後捨生趣生。

○與諸大眾。踊躍歡喜。得未曾有。

初聞言生信。王聞是言雖通承前文。而得力處在結責中末後二句。葢匿王本不求取真心。雖聞不變無滅不以為喜。又匿王本不求出生死。雖聞受汝生死不以為驚。唯聞不許全滅顯有後世。頓銷斷見之疑。故云信知身後云云。捨生趣生正四相中人相。匿王迹居凡位故唯信此。

○與諸下與眾同喜。大眾者唯就匿王一類。位在人天中者樂著生死。懼成斷滅。信與王同故不禁踊躍於身。歡喜於心也。向謂身後全空。今知身後有性。且得捨生趣生。故云得未曾有。(問。大眾語寬何得但指凡位。答。權小信此喜此是損非益。然彼非無喜。但喜其較前不動科中轉更增明。既非新悟。故不敘也)按阿難所請四義中此科正明常義。顯見不滅竟。

四顯見不失二。

一阿難執此疑前。二如來顯倒無失。

初。

阿難即從座起禮佛合掌長跪白佛。

○世尊。若此見聞必不生滅。

○云何世尊名我等輩遺失真性。顛倒行事。

○願興慈悲洗我塵垢。

初起座具儀。疑佛語而致請。非同常說故須禮跪而白。

○世尊下按定現說。若此者指上所說。上唯舉見。此復兼聞者。以元是一體。見既不生不滅。聞性可例說故。而言必不生滅者正按定佛語。為下致疑之端。

○云何下反疑前言。意謂據佛現說。似應無所遺失。云何世尊前來名我等遺失真性。且責以顛倒行事。此又所不解也。

○願興下求佛除疑。興謂發起。謂願佛發起慈悲心故。纖疑在念。塵垢障心。若蒙慈悲洗除庶能獲不滅樂。出遺失苦矣。

二如來顯倒無失二。

一法喻合明。二普為開示。

初二。

一借臂為喻。二約身以合。

初三一垂臂為倒喻。二竪臂為正喻。三相換無失喻。

初。

即時如來垂金色臂。輪手下指示阿難言。汝今見我母陀羅手為正為倒。阿難言。世間眾生以此為倒。而我不知誰正誰倒。

垂臂下指者喻違真逐妄。示阿難言者令因喻詳法。母陀羅此云印。手以印名者以能隨事結印。成益破惡神用不思議故。問以為正為倒者。欲假此以喻正徧知身及性顛倒身也。答以世間眾生以此為倒者。喻建化門頭。以違真逐妄號性顛倒身故。而我不知誰正誰倒者顯臂無定相。喻實際理地。性顛倒身即是正徧知身。正徧知身即是性顛倒身故。然此中答文雖出阿難。亦佛意借口為喻。故無妨配釋。

二竪臂為正喻。

佛告阿難。若世間人以此為倒。即世間人將何為正。阿難言。如來竪臂兜羅綿手上指於空則名為正。

佛意既建化門頭以違真逐妄號性顛倒。即問建化門頭更說何者為正徧知。故仍就喻中問云。若世間人以此為倒。即世間人將何為正。答以竪臂上指者喻反妄歸真也。反妄歸真。約建化門頭說為正徧知身。故以則名為正喻之。

三相換無失喻。

佛即竪臂告阿難言。若此顛倒首尾相換。

佛即竪臂者喻建化門頭有反妄歸真事也。若此者指上竪為正言。意謂若此上竪為正。則所稱顛倒者不過將手稍之首與臂根之尾上下相換而已。豈離正臂外別有所謂倒者。用此為喻。喻建化門頭若以反妄歸真為正徧知。則所稱性顛倒者不過違真逐妄真妄交錯而已。豈離正徧知外別有所謂性顛倒者。是則妄非真外。因認妄而說遺真。正為倒本。緣背正而稱顛倒。知此喻者自不疑名為遺失及責以顛倒語矣。借臂為喻竟。

二約身以合二。

一總合。二別合。

初。

諸世間人一倍瞻視。則知汝身與諸如來清淨法身比類發明。

一倍者三分之二。猶云多一倍也。言上竪為正。下垂為倒。諸世間人多一倍皆如是瞻視。似可為憑矣。若以此為例。則知汝之雜染色身。與諸如來清淨法身。所以稱倒稱正者不過以違真逐妄反妄歸真比類形顯約義發明而已。豈真有正倒哉。

二別合。

如來之身名正徧知。

○汝等之身號性顛倒。

○隨汝諦觀汝身佛身稱顛倒者名字何處號為顛倒。於時阿難與諸大眾瞪矒瞻佛目睛不瞬。不知身心顛倒所在。

初合竪臂為正喻。如來之身即清淨法身。若以阿難之身。比類形顯。約義發明則名正徧知身。葢以反妄歸真成正知見徧知一切。與彼輪手上指者無異。

○汝等下合垂臂為倒喻。汝等之身阿難及眾身也。未證清淨法身。皆為雜染色身。若以如來之身。比類形顯。約義發明則號性顛倒身。葢以違真逐妄成顛倒見認妄遺真。如彼輪手下指者無異。

○隨汝下合相換無失喻。名字處宜連上為句。意謂比類發明似有正倒。其實本無正倒。如不信者隨汝諦審觀察。此是汝身。此是佛身。汝身所以稱顛倒者不過以佛身比類假立名字。究竟何處號為顛倒。葢如來明知無處而故為難問。令自覺也。於時者即如來示問時也。阿難大眾承教諦觀故曰瞪瞢。瞪直視。瞢不明。謂瞪久反昏也。瞻佛者先觀佛身以求正處。以正倒相對欲因正而識倒故。目睛不瞬者求正處不可得也。正處既不可得。反觀自己身心何處為倒。故亦不知。是知佛身生身本無正倒。雖名倒無失。不過真妄交錯。亦如金臂輪手首尾相換者無異。法喻合明竟。

二普為開示三。

一示以正見。二責以倒執。三就喻結歎。

初。

佛興慈悲。哀愍阿難及諸大眾。發海潮音徧告同會。

○諸善男子。我常說言色心諸緣及心所使。諸所緣法唯心所現。

○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現物。

初敘意標告。佛興慈悲者欲與正徧知樂。及拔性顛倒苦也。瞪瞻不瞬。如盲如癡。故可哀愍。不唯阿難大眾亦爾。故及之也。正脈云。應不失時名海潮音。以此時阿難大眾。適當可教之時。佛即及時而應故。徧告同會者一音圓被之義。

○諸善下引說唯心。灌頂云。常說者大乘深密等經也。色即十一色法。心即八識心王。諸緣者生心有四緣。謂親因緣。所緣緣。增上緣。等無間緣。生色唯二緣。以不須所緣及無間故。心所使即五十一心所法也。隨心驅役故名為使。諸所緣法即二十四種不相應行。及六種無為。以不相應行亦是識之所緣。六種無為又是智所緣故。廣如唯識百法論說。現變起也。心之一字。雖即見聞覺知。乃指離妄純真之體。無明不覺三細俄興。境界為緣六粗兢作。故云唯心所現。作是觀者名為正見。

○汝身下直指令悟。汝身者直指阿難四大之身。汝心者直指阿難六識之心。皆是者無不是故。從來不昏曰妙明。即心之照用。從來不變曰真精。即心之寂體。寂照互融。體用無礙。故總以妙心稱之。依起信即一心本源。依華嚴即一真法界。諸法皆為所現。阿難身心自應亦是中所現物。此如來直指阿難即現前身心證諸法本體。成正知正見也。示以正見竟。

二責以倒執二。

一法說。二喻明。

初二。

一違真逐妄。二認妄遺真。

初。

云何汝等。遺失本妙圓妙明心寶明妙性。認悟中迷。

○晦昧為空。空晦暗中。結暗為色。色雜妄想。想相為身。

初責以違真。云何者怪責之詞。遺失等皆所責之咎。本妙即上科妙心。以是本來自妙非修得故。圓乃通融流動用之相也。寶乃清淨堅實體之相也。用則從妙起明故曰妙明。顯是即體之用。體則即明而妙故曰明妙。顯是即用之體。是則心之與性用體暫分。亦有不分。以義既互融開合無礙。故經中或單言心。或單言性。或心性對舉。講演者隨文立義勿拘執也。認悟中迷者以此乃悟時心性。下之昏擾擾相乃迷時心性。然妄依真起。迷從悟生。故是悟中之迷不認則即妄即真。全迷全悟。正由誤認。所以與真永違。與悟永隔也。

○晦昧下責以逐妄。言心性本妙。云何遺失。又正在悟中云何便迷。故約晦昧為空等出其由也。始由一念妄動隱覆本妙故曰晦昧。此處即是賴耶。以正晦昧時即是真妄和合時故。次由賴耶轉出見分。於本無一法之中妄作空相故云為空。後云迷妄有虗空是也。葢空唯頑虗。亦晦暗相。但見分不守暗相。堅執欲緣。遂於空晦暗中凝結暗相而成世界之色。後云依空立世界是也。然世界有二。一情。二器。至此乃三細具足。以賴耶即業相。見分即轉相。空界即現相。下乃六粗。色即上之所現。依此為緣起於智續二相。故云色雜妄想。謂於境界色中雜以二種妄想心故。想相者想彼色相。執取計名起業。由此能感未來之生故云想相為身。至此乃六粗成就。以身即業繫苦相。此責其由細向粗展轉逐妄而不返也。違真逐妄竟。

二認妄遺真。

聚緣內搖。趣外奔逸。昏擾擾相以為心性。

○一迷為心決定惑為色身之內。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虗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

初先明認妄。聚緣二句指前七識言。上來既有身相即分內外。由是於八識體上現起前七轉識。第六意識。聚集前五識所緣塵影。在內分別名曰內搖。前五識趣逐前五外塵。馳騁放縱名曰奔逸。不言七識者以義攝故。(以七識為自體用。內依八外借六也)內搖外奔無暫清寧故曰昏擾擾相。眾生不知。反謂有實體用故曰以為心性。所謂認悟中迷者以此。

○一迷下次顯遺真。一迷者纔一迷也。定惑者無能脫也。言眾生不迷則已。一迷則定謂在內。無有能脫此惑者。如阿難云。一切世間十種異生同將識心居在身內是也。色身屬正報。洎及也。山河虗空大地皆屬依報。此等皆依妙明真心隨緣變現。而仍依彼建立故曰咸是中物。其如眾生自認身內之心。謂其能廣能大。有實體用。遂於此本來廣大之心依正通依之體而不能知。所謂遺失本妙者以此。法說竟。

二喻明。

譬如澄清百千大海棄之。唯認一浮漚體目為全潮。窮盡瀛渤。

澄清者海之德。喻真心彌滿清淨。百千者海之量。(猶云百千頃也)喻真心包含萬有。餘海莫及故稱為大。喻心海非識海所及。一向遺失故曰棄之。此喻違真。不喻逐妄者以違真必逐妄故。浮漚水上泡也。略具二義可喻識心。一者依海暫現。喻識心依真妄起。二者有無不定。喻識心生滅不停。一向誤執故曰唯認。全潮者全海潮漲也。泛濫無際唯真心緣起妙用。可以類此。而眾生既唯認妄。將必以妄想攀緣視為真心妙用。故曰目為。瀛渤者海外之海唯海能潛通。喻如來究竟覺心唯本覺可以密契。而眾生既以妄想攀緣視為真心妙用。將謂即此可以成佛。故曰窮盡。此喻認妄。不喻遺真者以認妄必遺真故。責以倒執竟。

三就喻結歎。

汝等即是迷中倍人。如我垂手等無差別。

○如來說為可憐愍者。

初就喻顯倒。違真認妄而又視為真心妙用。且謂其可以成佛。如棄海認漚已是迷矣。而又目為全潮。且言其窮盡瀛渤。則是迷而復迷故曰迷中倍人。無倒成倒非失說失故曰如我垂手等無差別。

○末句結歎可愍。言果其有倒有失尚不足愍。正以無倒成倒非失說失如垂手然。故可憐愍。是知欲正不難竪手即是。復真亦易。反妄無非。聞佛結歎之語。宜發深省。(問。帶妄顯真。尚未深領。遽指真源寧無河漢。答。顯見原為契真。是佛密意。乘阿難不知有妄就便顯其殊勝。令其領見也)按阿難所請四義中此亦足前常字。正脈云。上科約未來說。如云盡未來際究竟不滅。此科約過去說。如云從無始來本有不遺。既唯約竪論。定屬常字無疑。顯見不失竟五顯見無還(正脈云。還者去也。科名獨標去意。文中兼有來意。顯無去來耳)三一阿難求決取捨。二如來破顯二心。三結歎自受輪溺。

初。

阿難承佛悲救深誨。垂泣叉手而白佛言。

○我雖承佛如是妙音。悟妙明心元所圓滿。常住心地。而我悟佛現說法音。現以緣心允所瞻仰。徒獲此心未敢認為本元心地。

○願佛哀愍。宣示圓音。拔我疑根。歸無上道。

初悲感白佛。正脈云。悲救者救其顛倒受淪。深誨者誨其極領正徧知也。垂泣者有二義。一者感佛救誨悲深難報。二者傷己愚迷取捨未決。由斯二義所以叉手而白。

○我雖下自陳未決。雖者暫縱義。謂縱悟真心也。如是妙音即指上科所說。稱性開示迥異昔談故稱妙音。悟者隨語生解。非是真悟。觀下未敢認為之語可知。妙明等即上科所示真心。上稱妙明真精。此但云妙明者用必有體。不言可知故。元所圓滿者本自圓具一切。滿足無欠。此領上科心現諸法法在心中之義。既聞無倒成倒。自知說失非失故曰常住心地。而字有畏難義。以下有畏捨難捨意故。其意以悟佛現說。現用緣心。捨此緣心憑何開悟。此畏捨意也。允誠也。瞻仰者戀慕義。謂戀慕緣心不忍遽捨。此難捨意也。徒者終枉義。謂枉獲此心也。此心仍指真心。上云元所圓滿等。明知其是本元心地。而猶云未敢認者以認此必至捨彼。恐向後聞法開悟無所憑耳。

○願佛下。求佛宣示。良以緣心為生死根本不能遽捨。真心為二果淨體未敢遽認。自知愚而且迷故求佛哀愍。圓滿音輪。高低普應。故求佛宣示。緣心難捨是為疑真之根。拔而除之。庶可以取真心而歸無上道矣。阿難求決取捨竟。

二如來破顯二心二。

一破緣心有還。二顯見性無還。

初二。

一先破所緣之法。二正破能緣之心。

初(正脈云不捨緣心。既全為於重法故須破法。而緣心自捨矣)四。

一直斥其法。二異喻反顯。三同喻正明。四結合警悟。

初。

佛告阿難。汝等尚以緣心聽法此法亦緣。非得法性。

汝等句寓有深責之意。意謂我已重重破斥令捨緣心。將謂永棄。不料汝等尚以緣心聽法。誠為辜負。良可憐愍。此法亦緣者以能聽既屬緣心。所聽即屬緣塵。既唯是緣。則正智迷於妄想。如如蔽於名相。故云非得法性。法性者諸法實性。以一切諸法唯心所現故也。

二異喻反顯。

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應當看月。

斥以非得法性恐未心服。故先用異喻而反顯之。言如來說教原為顯發心性。開示智者。如人以手指月示人。上人字喻佛。手喻教。月喻心。下人字喻智者。對愚迷者言。若果是智者自能依教觀心。如彼人因指應當看月。反顯阿難等不能如是。足見其不得法性。

三同喻正明。

若復觀指以為月體。

○此人豈唯亡失月輪亦亡其指。何以故。以所標指為明月故。

○豈唯亡指亦復不識明之與暗。何以故。即以指體為月明性。明暗二性無所了故。

異喻反顯恐猶未了。故復以同喻而正明之。文分三段。初喻迷心性。言愚迷之人。以攀緣心。聞教便謂悟心。如若復有人。觀指為月。此中人喻愚者正明阿難等愚迷同此。

○此人下喻迷教體。言如是愚迷之人不但不知心性。亦復不識教體。如彼觀指為月之人。豈唯亡失月輪亦亡其指。此中亡失皆不知義也。何以句喻中徵亡指所以。法中徵迷教所以。言如是愚迷之人所以謂其不知教體者何以故耳。釋中由彼即以能詮之教為所詮之心。如彼觀指為月之人即以所用能標之指為所標明月。豈識指者之所為乎。要知識指者自不以指為月。而知教者豈復以教為心哉。

○豈唯下喻迷二相。明即月相。喻靈覺為心相。暗即指相。喻頑塵為教相。言如是愚迷之人不但不識教體兼亦不識靈之與頑。如彼觀指為月之人。豈唯亡指亦復不識明之與暗。何以下喻中徵釋不識明暗所以。法中徵釋不識靈頑所以。言如是愚迷之人。所以謂其不識靈頑者何以故耳。葢教以頑塵為相。心以靈覺為相。而彼既以教體為心。是靈頑二相亦不能了。如彼觀指為月之人即以指體為月明性。明暗二性無所了故。此不唯不得法性尤見其愚迷之甚也。

四結合警悟。

汝亦如是。

此雖結合之語。寓有警悟之意。意謂如我上說指月雙失明暗俱昧者豈是他人。而汝等之心教雙迷靈頑莫辯亦復如是。幸宜自悟。勿至為智者所哂也。(此上四科。總為破所緣法。不分亦可。但以法喻重疊難以銷釋。故不厭煩析也)先破所緣之法竟。

二正破能緣之心三。

一詳破耳識。二略例餘五。三總以結破。

初(現惜緣聲之心不能遽捨。故須詳破)二。

一據執反難。二法喻合明。

初。

若以分別我說法音為汝心者。此心自應離分別音有分別性。

所緣既非法性。能緣豈是真心。恐其固執故爾反難。意謂若汝必以分別我說法音之影子為汝心者。但心非無體。而今此心自應離却所分別音時別有能分別性。然前已就塵推破豈遽忘耶。

二法喻合明。

譬如有客寄宿旅亭。暫止便去終不常住。而掌亭人都無所去。名為亭主。

○此亦如是。若真汝心則無所去。云何離聲無分別性。

初喻說。客喻能緣之心。旅亭喻所緣之境。客非亭主。偶來棲託曰寄宿。喻識非法性。倐爾攀緣但依附也。亭不適意。一宿即捨。曰暫止便去。喻識心遇不可意聲不耐久緣。方生即滅也。終不常住者縱使適意。非比故鄉。三朝五日定要捨離。喻識心縱遇可意之聲。而所之既倦。情隨事遷。終有謝滅時也。此是同喻。以緣心正同此故。掌亭人謂執掌旅亭之人。喻真心能成立諸法非同宿客。故都無所去。喻真心非比緣心故常住不滅。又以無所去故名為亭主。喻真心以常住不滅故是稱法性。此是異喻。以緣心不同此故。

○此亦下法合。此指緣心。或生滅。或常住。亦應如是客主相似。此總合也。若真下別合。意謂果若真是汝心則應如亭主無所去也。此合異喻。云何下合同喻。據前推破無體文云。如汝今者承聽我法。此則因聲而有分別。是則離聲無性。阿難已知。故就此為難。意謂既不如主云何反如暫止便去之客。如我前說離聲無分別性則其非真也明矣。詳破耳識竟。

二略例餘五(現執緣聲為心前已詳破。餘五雖現執未起種子方眠。方眠故須例破。未起故惟略言)。

斯則豈惟聲分別心。分別我容。離諸色相無分別性。如是乃至分別都無。非色非空。拘舍離等昧為冥諦。離諸法緣無分別性。

斯則句牒前為例。謂聲分別心離聲無性已知之矣。豈惟此也即如分別我容之心離諸色相無分別性亦但如暫止之客。非亭主也。如是者重牒上二為例。言二心既皆如是。則分別香味觸法之心離四無性可以例思。今超略而言。乃至分別都無其內守幽閑之心亦復如是。分別都無者六識不緣六塵。唯留定中獨頭內守幽閑。今云非色非空是也。已離六塵粗相故曰非色。猶有幽閑細境故曰非空。拘舍離此云牛舍。即末伽黎之異稱。灌頂謂是其生處。正脈謂是其母名。愚謂既屬異稱生處為是。如此方以生處立奶諱之例。等指同計。如數論師等。彼以定力能通八萬劫外則冥然莫辯。立為冥性。且謂是諸法實性故稱為諦。要知冥然莫辯正同非色非空。幽閑之境猶是微細法塵。由彼不知妄立故曰昧為。妄立昧為。即同內守之心。猶是微細分別。離於法塵為緣依然無性。如彼聲分別心等無以異也。(據正脈懸示。略言識心有五種勝善之用。一者緣佛色相心。二者緣佛聲教心。三者聞法領悟心。四者止散入寂心。五者界外取證心。愚謂此五種心。從正宗以來至此方已破盡。如前阿難云。我見如來三十二相心生愛樂。如來斥以此想不真故有輪轉。此云分別我容離色無性。皆破第一緣佛色相心也。又前云。如汝今者承聽我法。此則因聲而有分別。乃破第二緣佛聲教心也。又此阿難云。而我悟佛現說法音。現以緣心。如來示以緣心聽法此法亦緣等即破第三聞法領悟心也。又前云。縱滅一切見聞覺知內守幽閑猶為法塵分別影事。此云分別都無離諸法緣無分別性即破第四止散入寂心也。又前云。現前雖成九次第定不得漏盡成阿羅漢等已破第五界外取證心也。良以無始生死皆為誤認此心。若唯破其劣惡。恐尚留勝善。今既破其勝善則劣惡之心。自知其不可用也)略例餘五竟。

三總以結破。

則汝心性各有所還云何為主。

則汝心性總指六種緣心。離塵無性故云各有所還。明是客義故曰云何為主。既非是主急當捨離。此且為阿難等拔除疑根。至下乃令其歸無上道。破緣心有還竟。

二顯見性無還二。

一阿難求示無還。二如來詳為顯示。

初。

阿難言。若我心性各有所還。則如來說妙明元心云何無還。唯垂哀愍為我宣說。

若之一字寓有不自信意。意謂若依佛說我此六種心。性各有所還。此既有還則如來已前所說妙明元心自應無還。但不知云何無還。進取未定。退捨莫決。智墮兩楹如羊觸藩。若非如來哀愍宣說何由解脫。故云唯垂等也。

二如來詳為顯示三。

一抑揚許示。二能所對辯。三警覺取捨。

初。

佛告阿難。且汝見我見精明元。此見雖非妙精明心。如第二月。非是月影。

○汝應諦聽今當示汝無所還地。

初略為抑揚。佛告阿難者應其哀愍之求。且汝見我等酧其宣說之請。如來意謂汝既求我哀愍。我亦不必牽藤引蔓。姑且就汝見我言之。當斯時也能見之情體明用即是本元真心。但以二妄未除尚欠於妙耳。要知此見雖非妙精妙明之心。而見妄一除當體即真。亦如揑目所現之第二月放手即是真月。非與真月。實有異體可尋。月影者水中月影其與真月上下懸殊。虗實不倫。見精明元之心自不類此。故曰非是(正脈云。月有三相。第一是天上淨月。第二是揑目所現旁輪。第三是水中月影。其意以第一月。喻純真之心。第二月。喻見精明元。第三月。喻緣塵分別。知此則抑其未妙。揚其切真之意。亦自可見。問。何不即指純真之心而乃用此曲示。費此申明乎。答。離妄純真之心唯佛乃具。等覺尚帶生相。何況地前諸位。乃至五住凡夫又焉有純真之心可指。而此見性真雖不純。體終不變。如金在鑛非金師莫能辯識。故佛如金師。略為抑揚意在明其切真。但欠於妙。亦如指鑛說金。雖欠於精終不如鍮石之逈然非真也)。

○汝應下誡聽許示。無所還地即前阿難所稱本元心地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直以無所還地稱之。蓋為應前云何無還之請而許示耳。抑揚許示竟。

二能所對辯二。

一所見有還。二能見無還。

初二。

一具列所見。二備明有還。

初。

阿難。此大講堂洞開東方。日輪升天則有明耀。中夜黑月雲霧晦暝則復昏暗。戶牖之隙則復見通。牆宇之間則復觀壅。分別之處則復見緣。頑虗之中徧是空性。鬱[土*孛]之象則紆昏塵。澄霽斂氛又觀清淨。

此中具列八相而分四對。一明暗對。講堂洞開者是戶皆張洞然大開也。東方二字宜連下為句。言日輪始自東方故云東方日輪。升天者謂漸次上升轉歷於中天也。光射講堂故云則有明耀。中夜子夜也。黑月月朔也。晦暝掩蔽也。言子夜已昏況當月朔。又值雲掩霧蔽。則不唯微昏且昏極而至於暗矣。戶牖下通壅對。隙謂中間空隙處也。內外不隔故云則復見通。牆謂牆壁。宇謂屋四垂也。內外不通故云則復觀壅。壅者窒塞之義。分別下色空對。分別之處謂諸識所分別境。如色聲香味觸。俱屬所緣色塵故云則復見緣。頑虗異色處也。冥然無知故以頑稱。通以太空為體故云徧是空性。鬱[土*孛]下染淨對。氣結曰鬱。沙飛曰[土*孛]。紆綰環也。言鬱不自鬱乃綰彼昏昧之氣。[土*孛]不自[土*孛]乃環彼塵揚之沙。古德云。此與空虗。體相顛倒。餘皆上體下相至下還處自見。澄霽者天澄雨霽之時。斂收也。氛塵氣也。塵氣既收。蒼然一色。故云又觀清淨。

二備明有還。

阿難。汝咸看此諸變化相。吾今各還本所因處。

○云何本因。阿難。此諸變化。明還日輪。何以故。無日不明。明因屬日。是故還日。暗還黑月。通還戶牖。壅還牆宇。緣還分別。頑虗還空。鬱[土*孛]還塵。清明還霽。

○則諸世間一切所有不出斯類。

初現前許還。咸看者現前俱見也。明暗通壅等時相凌奪。故云諸變化相。本所因起之處。即是後來還滅之處。許示此義故云吾今各還。謂各令其還也。

○云何下詳一例餘。徵起語略。具足應言云何各還本因。此諸變化等。八相之中且約明相言之。明隨日滅即是還日。何以故等徵釋還日所以。無日之時不能見明。則明所因起之處屬於日輪。如影隨形。形銷影滅故云是故還日。暗等七還唯列標詞。不具徵釋者可例知故。

○則諸下以類該盡。明該一切明類。乃至淨該一切淨類。故云不出。據此則諸世間中一切所有無不還者。所見有還竟。

二能見無還。

汝見八種見精明性當欲誰還。何以故。若還於明。則不明時無復見暗。雖明暗等種種差別。見無差別。

汝見八種等。帶所見之相以標能見之性。以正見八種之時。見精明性湛然盈滿。易覺知故。當將也。誰何也。問以當欲誰還者令其自審。於八相中將欲因何者俱還。亦明知必無而故為難問。何以句徵非問。謂以何以故作如是問。若還下顯正理。謂設若見還於明。則不明無見自應無復見暗。今實不爾。試觀前塵雖明暗等相傾相奪種種差別。而見性明來見明暗來見暗始終無有差別。其猶明鏡當臺有物斯現。鏡豈有去來於其間哉。見無所還亦復如是。能所對辯竟。

三警覺取捨。

諸可還者自然非汝。不汝還者非汝而誰。

諸可還者指八相言。俱屬前塵故曰自然非汝。不汝還者指見性言。不離汝而與物俱還。明是自性故曰非汝而誰。據此則一向循塵忘失自性者亦可以知警矣。如來破顯二心竟。

三結歎自受輪溺。

則知汝心本妙明淨。汝自迷悶喪本受輪。於生死中常被漂溺。是故如來名可憐愍。

則知者承上無還而言。無還故不為諸相所遷曰本妙。不為明暗通壅所轉曰本明。不為色空染淨所奪曰本淨。明知有此而乃惑於緣心。無智自解是為自迷自悶。由此所以喪其本妙明淨之心未能薦取。隨彼不妙不明不淨之識受於輪轉。在凡流於分段。習小墜於變易。於二生死中常被漂溺。其猶佩珠作丐親友見傷。是故如來於前名汝等為可憐愍者。嗚乎。阿難親於佛前耳提面命。猶自取捨纏綿動佛憐愍。況夫末世凡流情識俱在。動以見道自矜。嗤他不如。聞佛結歎之語宜知慚愧。按阿難所求四義中此科兼具寂常三義。謂八相任遷而不動寂也。八相任去而不滅常也。顯見無還竟。

六顯見不雜二。

一阿難以物見混雜為疑。二如來以物見分明為釋。

初。

阿難言。我雖識此見性無還。云何得知是我真性。

阿難意謂承佛上示。雖識見性不與諸相俱還。但正見諸相時此見即徧在諸相。似非局於自己。云何得知不屬於物而是我之真性。此疑見性有時在物有時在我依然與彼有去有來者無異。是此科但為增明上科之義(問。見性周徧。物我同體。正是妙悟。何不就其所見。引令玄會。而乃強與分析令成局見。其猶驅海作漚豈智者之所為乎。答。阿難尚未深領豈成妙悟。若但以其口角相似。過為接引。反成狂解。今之本參未破妄擬高遠者類多由於盲師瞎印。如來知機知法豈若彼哉)。

二如來以物見分明為釋三。

一通明十界見量。二別就阿難顯示。三結責疑問不當。

初(良以聖凡體同遠近用別。是知正見諸相時徧在諸相。但是用之所及。豈可以此而疑見屬於彼哉)。

佛告阿難。吾今問汝。今汝未得無漏清淨。承佛神力見於初禪得無障礙。而阿那律見閻浮提如觀掌中菴摩羅果。

○諸菩薩等見百千界。

○十方如來窮盡微塵清淨國土。無所不矚。

○眾生洞視不過分寸。

初二乘見量。(文中雖無辟支取例應有)吾今問汝句問字應是示字。以此下皆示教之語。無問詞故。阿難方證初果。纔斷見漏故未得無漏清淨。見量雖通初禪未必無礙。故是承佛神力此初果見量也。阿那律此云無貧。亦云不滅。因中以稗飯施辟支佛。果感九十一劫不受貧窮享福不滅故。尊者是佛從弟。因樂睡被訶精進失目。如來示以三昧。修習證果。遂獲天眼。自陳圓通文云我不因眼觀見十方。精真洞然如觀掌果。維摩經。那律答嚴淨梵王亦云。吾見此三千世界如觀掌果。今云見閻浮提豈反劣於初果。詳後顯見無礙科中阿難自述觀勝藏殿居日月宮。其見周圓徧娑婆國。然居日月宮其見只合徧閻浮提。或因兩科鱗次筆授互誤。再詳。菴摩羅此云難分別。桃柰相似。生熟難分。此方所無。故存梵名。此四果見量也。

○諸菩下菩薩見量。一界一佛土也。心地觀云。初地見百佛土。二地見千佛土。乃至十地見無量土。今云見百千界者謂或見百界。或見千界等。非一定也。

○十方下諸佛見量。清淨國土諸佛受用土也。散在華藏不啻如佛剎微塵之數。其間種種形相。種種名字等。如來究竟明了故曰窮盡。雖至纖悉亦皆洞然無礙。故曰無所不矚。

○眾生下凡夫見量。洞視者約現量言。言眾生現量所見。能以洞然無礙者唯在障內。設有分寸之隔則不過矣。(正脈云。不過分寸者有二意。一者對勝說劣意。自諸聖極於如來。較至眾生。縱窮其量。亦不過分寸而已。二者收盡含生意。上既齊於如來。下必齊於蜎蝡。故上至窮盡國土。下至不過分寸也)通明十界見量竟二別就阿難顯示二。

一正為顯示。二預防謬執初三。

一教以自分。二代為揀擇。三結示不混。

初。

阿難。且吾與汝觀四天王所住宮殿。中間徧覽水陸空行。雖有昏明種種形像。無非前塵分別留礙。

○汝應於此分別自他。

初具列能所。此中曰觀曰覽皆為能見之性。曰四宮曰三行曰昏明等。皆為所見之境。且吾與汝等。即就現前所見言之。如來意謂汝今已超凡見。聖見尚非所及。縱見初禪亦仗佛神力方得無礙。俱非汝之現量。即今且就吾之與汝現前所觀處言之。四天王宮在須彌四面。東方持國天王居黃金埵。南方增長天王居琉璃埵。西方廣目天王居白銀埵。北方多聞天王居水晶埵。宮殿皆是眾寶所成。平山腰而齊日月。去地四萬二千由旬。猶是阿難現量所及。中間者地上天下。地上有水有陸。天下有空。水行如魚躍蛟馳。陸行如人來畜往。空行如雲騰鳥飛等。一一用目循歷故云徧覽。此約物體言之。其間雲屯則昏。日照則明。山隔則塞。風過則通。分別成色。異色顯空。塵起則染。澄霽則淨。故曰種種形像。此約變相言之。此等俱屬前塵由分別顯。於汝見性而作留礙故曰無非。是能所已自歷然特阿難自混耳。

○末二句因其自混。故教以汝應云云。

二代為揀擇(佛雖教以自分。阿難終竟不悟。故復代擇。所謂憐兒不覺醜也)。

今吾將汝擇於見中。誰是我體。誰為物象。

○阿難。極汝見源。從日月宮是物非汝。至七金山周徧諦觀。雖種種光亦物非汝。漸漸更觀雲騰鳥飛風動塵起樹木山川草芥人畜咸物非汝。

初許以代擇。將與也。代也。擇於見中謂揀擇於能見所見中也。二誰字乃教以著意。言物象我體必代汝揀辯誰是。決不混也。

○阿難下正與揀示。極盡也。見源即是眼根。謂教以盡其眼根之量觀之。從者除上不論。言二宮齊於四王正阿難現量所見。再上則非仗佛加不能無礙故。是物非汝者。日月雖明無靈覺故。七金山次日月而下也。持雙持軸擔木善見馬耳象鼻魚嘴環繞須彌。間以香水共有七重。其體皆金。一一用目循歷故曰周徧諦觀。種種光即金山之光。雖映物而成種種終為頑明。故云亦物非汝。漸漸更觀者次金山而下以至地上也。雲騰鳥飛風動塵起皆屬空中所有。樹木山川草芥人畜兼於水陸所明。通為所見故曰咸物非汝。如此開示。如來可謂眉毛拖地矣。代為揀擇竟。

三結示不混。

阿難。是諸近遠諸有物性雖復差殊。同汝見精清淨所矚。

○則諸物類自有差別見性無殊。

○此精妙明誠汝見性。

初牒前能所。近指地上。遠指二宮。其間種種差殊故云諸有物性。正脈云。諸物羅列於見性之中者千態萬狀是也。所見雖有差殊。能見實無二體。故曰同汝見精清淨所矚。見精言清淨者以有清淨本然義故。正脈云。見性徧見於諸物之上者朗然一照是也。

○則諸下示以不混。物自差別者不混於見。見性無殊者不混於物。是物自物。而見自見矣。

○末二句教以認取。然既瓜豆分明。理應無疑。故直教之曰此精妙明誠汝見性。如此開示。有何不明。而阿難猶未敢認。所謂知法者懼矣。正為顯示竟。

二預防謬執二。

一自語相違防。二世間相違防。

初(此科義稍隱晦。不避煩分)四。

一防謬執。二遮轉救。三破他宗。四成自宗。

初(恐阿難謬執云佛雖如是開示。而我自覺此見一涉於外即同諸物。云何不是物耶。故如來以此防云)。

若見是物則汝亦可見吾之見。

意謂。若汝一定執言見是物者。是物則成可見。彼此應同。則汝今者既能徧見諸物。亦可見吾之見。若不見吾之見而言見是物者。則自語相違矣。

二遮轉救(恐彼救云。我與如來同見一物之時我見佛見正相會遇。即為見佛之見。云何不見耶。故如來以此防云)。

若同見者名為見吾。吾不見時何不見吾不見之處。

意謂若汝謬言。同見一物之時名為見吾之見者。吾今閉眼不見。當斯時也吾見已離彼物。自應顯然有吾不見之跡。汝亦應見。汝今云何不能見吾不見之處而指其分齊。葢如來明知見性無跡可憑。為遮轉救故作如是難耳。

三破他宗(恐又謬云。佛既閉眼不見。我即但見彼物即是見佛不見之處。云何如來謂我不見。故如來以此防云)。

若見不見自然非彼不見之相。

意謂若汝謬言。但見彼物即是見吾不見之處者。既但見彼物。則吾見已離於物矣。既離於物自然非彼不見之相。(不見之相即指物言。猶云自然非彼物也)汝前所立見性是物之宗則不成矣。

四成自宗(恐被破迴護。順前佛所難云。我實不見佛所不見之地。故如來就此成立自宗云)。

若不見吾不見之地自然非物。云何非汝。

意謂若我閉眼不見之時。汝實不能見吾不見之地者。則我開眼見物之時汝亦不能見吾之見。是則物是有相。見是無相。吾見自然非物。反以成立我前所說物見無混之宗。云何不是汝耶。自語相違防竟。

二世間相違防二。

一牒執轉難。二遮救警悟。

初。

又則汝今見物之時。汝既見物物亦見汝。體性紛雜。則汝與我并諸世間不成安立。

又字重牒前執。如云。又若見是物者。則汝今見物之時彼物亦應是見。遂據此難云。汝既見物彼物亦應見汝。物若有見則轉成有情。以此為例汝應轉成無情。如是則有情無情體性紛然雜亂不可分矣。有情無情。尚不可分。況汝之與我益不可分。是則汝之與我并諸世間所有不成彼此安立之相。又墮一分世間相違過矣。

二遮救警悟(恐彼救云。我今見佛之時自是我見於佛。非佛見於我。何得雜亂。故如來據此遮云)。

阿難。若汝見時是汝非我。見性周徧非汝而誰。

意謂若汝見我之時。是汝見我。非我見汝。而汝我不紛雜矣。以此為例。則見性周徧一切物時亦應無有紛雜。非汝真性而是誰之真性。此如來明明提撕。所謂警悟者以此。別就阿難顯示竟。

三結責疑問不當。

云何自疑汝之真性。

○性汝不真取我求實。

初責疑不當。言如上所擇物我分明。云何自疑汝之真性不敢認取而恐其有混耶。

○性汝下責問不當。言真性在汝不自以為真。反取我語以求真實。其猶種種問橋宜乎為智者所呵矣。然此科既唯增明前義。仍是足前寂常二字。若約不混似亦兼於明字。以下文超情離見自有正顯明字之文。此不預焉。顯見不雜竟。

七顯見無礙二。

一阿難以不定有礙為疑。二如來以忘塵無礙為釋。

初。

阿難白佛言。世尊。若此見性必我非餘。

○我與如來觀四天王勝藏寶殿居日月宮。此見周圓徧娑婆國。退歸精舍秪見伽藍。清心戶堂但瞻簷廡。

○世尊。此見如是。其體本來周徧一界。今在室中唯滿一室。為復此見縮大為小。為當牆宇夾令斷絕。

○我今不知斯義所在。願垂弘慈為我敷演。

初按定是我。是我應當認取。有礙恐其非真。故先按定是我。而下方出其有礙以明自己。非是推諉不認乃竟由未敢認耳。

○我與下自陳不定。勝藏殿天王貯珍寶處也。初成之時請佛說法。以邀吉祥。阿難隨佛因得同觀。故云我與。二宮天子乘便請佛。故又云居日月宮。灌頂云。日宮縱廣五十一由旬。月宮縱廣四十九由旬。皆摩尼寶成。天人充滿其中。起世經云。五風所持。(謂持風令不墜。住風令安住。隨順轉風令順行。攝風令緩急。將行風令得中也)此見周圓者自二宮而遠觀。然二宮雖圍繞須彌。從閻浮而升。且約南面言之。據此則徧娑婆國應是徧閻浮提。前後互誤。上科已辯。孤山云。初天唯見一四天下。而言徧娑婆國即指一小剎而言。非大千也。俟再考。退歸精舍者。謂自天而下還到祇桓也。樹垣圍繞外則不覩。故云秪見伽藍。伽藍即指精舍。具云僧伽藍摩。此云眾園。以是僧眾和合處故。清心戶堂即指講堂。以聞法能清心地濁故。戶內堂中不能遠見。故云但瞻簷廡。簷廡謂飛簷廊廡也。此約一見而大小不定。為下文致疑之端。

○世尊下躡以成疑。上陳見有三相。一徧界二見園三瞻廡。今為躡前後二相。但要顯出不定之義。上云瞻廡此云滿室者。廡內即室略變其文也。二為字乃持疑不決之詞。言在天本徧。在室則局。是必為室之所礙。然有二義可思。一者為室所拘。縮一界之大而為一室之小。如過卑門身則鞠脊。二者為牆所夾。斷周徧之一而成不徧之二。如築高隄水則兩分。是二皆為受礙。兩疑不決故云為復此見云云。

○我今下求慈敷演。斯義即見性大小之義。在縮在夾實未明了。故云我今不知。疑深障重非弘慈不能決。事玄理微非敷演無以明。故云願垂弘慈云云。阿難以不定有礙為疑竟。

二如來以忘塵無礙為釋三。

一略出大旨。二詳以喻明。三原理直示。

初。

佛告阿難。一切世間大小內外諸所事業各屬前塵。不應說言見有舒縮。

世間雖通三種。今論前塵且約器世間言。從天至地。難盡多種。故云一切。大如一界。小如一室。內如園中。外如垣外。此諸所有皆是眾生隨心所造。隨作所成。故云事業。前塵雖通五種。今對見性且約色塵言。各屬者謂大亦前塵自大。小亦前塵自小。內亦前塵自內。外亦前塵自外。正顯大小內外與見性無與焉。舒縮應言縮斷。方應阿難所疑。葢譯者略失意耳。見性體同。隨緣用異。但自忘緣。見本無差。若言見有縮斷。何異掬空截光故不應也。

二詳以喻明二。

一喻四相屬塵。二喻見無縮斷。

初二。

一正喻。二斥問。

初。

譬如方器中見方空。吾復問汝。此方器中所見方空為復定方。為不定方。若定方者別安圓器空應不圓。若不定者在方器中應無方空。

方圓喻大小內外。今取釋便。且約大小言之。方器喻一界。方空喻一界之見。言汝之見性在天本徧一界。譬如方器中見方空。吾復下就喻推徵。以喻明而法自明故。問以方器方空定方不定方者正令自審一界之見定大不定大也。定大則入室之時見應不小。亦如空若定方。別安圓器空應不圓。不定大則離室在天見應不大。亦如空若不定方者更令在方器中應無方空。今俱不爾。是知見無大小大小屬塵。亦如空無方圓方圓在器。知此義者自不以縮夾為疑焉。

二斥問。

汝言不知斯義所在。義性如是。云何為在。

汝言句牒其所問。義性下斥以不應。意謂汝前問言不知見性大小內外如斯四義所在。然此四種義性各屬前塵。亦如方圓在器是也。既知如是。云何謂其為在縮在夾。故我前云不應說言云云。喻四相屬塵竟。

二喻見無縮斷二。

一正喻。二斥問。

初。

阿難。若復欲令入無方圓但除器方。空體無方。不應說言更除虗空方相所在。

阿難所以不敢遽認見性為心者葢為嫌其有礙。欲令入於無礙。故如來原其意而譬之曰。若復厭虗空之方圓欲令入無方圓者事亦不難。但除二句正明不難之義。是中二方字非對圓之方。乃方向之方。以方圓長短大小等皆方向也。而言但除器方空體無方者。謂但能除却器之方向而空體自無方向。喻阿難等但能忘却前塵而見性自無大小等礙。若必欲除却見性礙相。其猶鑿空削虗。欲除其方向相狀秪益自勞。故云不應說言云云。方相所在者謂方向相狀所在之處。觀此益知上二方字非對圓說方。字同用別。應須善會。

二斥問。

若如汝問。入室之時縮見令小。仰觀日時汝豈挽見齊於日面。若築牆宇能夾見斷。穿為小竇寧無續跡。是義不然。

陳疑原為致問。故無妨說問也。入室之時等且按定所疑。仰觀下乃約挽以難。言入室之時既因縮之而小。觀日之時必緣挽之而長。理所必無故以豈挽為難。挽者牽挽引伸義也。若築二句亦按定所疑。穿為下又約續以難。言築牆之時既能夾之使斷。穿竇之時必因續之方連。亦理所必無故以寧無為難。竇孔也。續者接聯綰結義也。末句結斥。言說挽說續既非見理。而疑縮疑夾豈是性義。故直斥之曰是義不然。詳以喻明竟。

三原理直示。

一切眾生從無始來迷己為物。失於本心為物所轉。故於是中觀大觀小。

○若能轉物。則同如來。身心圓明。不動道場。於一毛端便能含受十方國土。

初物轉成礙。一切眾生總該凡外權小。凡未能深達法空無有能出此礙者。從無始來者謂自有妄識已來。有妄識即有分別。由分別故不了唯心。執諸法為實有故曰迷己為物。由迷己故遺失本來周徧之心。由執實故為彼諸物之所轉動。如纔見一物便行取著是也。由取著故為彼所礙。故於是物之中觀大觀小。緣此所以宛似見性有大小耳。

○若能下轉物便融。轉物者始而以觀行力。忘塵入性。(理法界)繼而以脩習力。以性融塵。(理事無礙法界)然後以證入力。旋事同理。(事事無礙法界)事既同理。妙用等佛。故云則同如來。既同如來則不唯見性周徧。而現前若身若心一一皆稱性圓明。徧照法界。是故毗盧遮那名徧一切處。亦名光明徧照尊也。雖徧照法界而不違本處。故云不動道場。以如來本所在處即道場故。此是廣正不礙狹依。毛端謂一毛頭也。稱性普融。故能含十方國。此是狹正不礙廣依。今取文理顯然。且約廣狹無礙釋之。以義推求更該餘玄。按阿難所請。此科義當妙字。顯見無礙竟八顯見不分。(正脈云。夫見性量括十方。體含萬法。其與萬法非即非離。唯其非即也故能靈光獨耀。逈脫根塵。身界無干。生死不繫。眾生不達斯義。則混淆真妄。沉溺輪迴。既無智以自分。終何由而得脫乎。唯其非離也故能塵剎混融。萬物一體。用彌法界。存泯自由。眾生未達斯義。則沉溟滯寂。灰斷纏空。既自昧其家珍亦何由而能用乎。故前自指見以來不動不滅不還不雜及無礙之前半。皆約不即之義。分真析妄以決擇乎離塵獨立之體。今此不分之科。乃約不離之義。泯合真妄以顯洩乎與物混融之妙。雖不失科。與無礙之後半辭義亦融。非今不分之正義矣。將使眾生明乎不即之義則不淪生死。明乎不離之義則不滯涅槃。若相背而實相成也。愚讀正脈至此。頓覺顯見之旨眉目判然。則是經流傳震旦不可無交師也)二。

一阿難執見在前出過求開。二如來破其前相指體為示。

初。

阿難白佛言。世尊。若此見精必我妙性。今此妙性現在我前。

○見必我真。我今身心復是何物。而今身心分別有實。彼見無別分辯我身。若實我心令我今見。見性實我而身非我。何殊如來先所難言物能見我。

○惟垂大慈開發未悟。

初領我擬前。佛於不雜科中教以認見為我。阿難猶恐有礙尚未敢認。今蒙無礙之示。乃隨順佛語。而暫以領認。故曰若此見精必我妙性。觀若必二字亦似領而未領耳。因聞轉物同佛大用無礙。故以妙性稱之。又以聞佛所說反復體認。自覺見物之時見性盈滿於前。故以在前擬之。

○見必下謬出四過。一者身心無歸過。言見既在前與我身心無涉。見若必定是我真性我今現前身心。復是何物。乃無所歸屬矣。二者世間相違過。言我今現前身心能分別一切。有實體用。而彼見性無有分別。尚不能分辯我身況復餘物。然世間共許。有分別者為我。無分別者為物。今若認見遺身則世間相違矣。三者名實不符過。言見性若實是我心者應為能見。而乃令我今見反成所見。是名實不相符矣。四者自語相違過。言見性既為所見又實是我體。而我現前能見之身反非是我而是物矣。若爾。則如來自語相違。以如來前已難我必謂見是物者。則汝既見物物亦見汝。壞世間相。今身既是物。而又能見彼實我。正墮前難故云何殊如來先所難言云云。

○末二句請慈求開。阿難雖出四過。又思佛為一切智人離諸過失。究是自己昏昧未能了悟。故仍干大慈開發。

二如來破其前相指體為示三。

一泯是非而破前相。二因失守而教諦思。三緣代問而指真體。

初三。

一直斥其非。二正破前相。三極盡妄情。

初。

佛告阿難。今汝所言見在汝前是義非實。

周徧無跡莫可指陳。豈有前相可得。故斥以所言非實。

二正破前相四。

一在前定其可指。二例物教以指陳。三阿難對以無是。四如來印其所說。

初。

若實汝前汝實見者。

○則此見精既有方所非無指示。

初按定其說。若實汝前句是按定阿難今此妙性現在我前之語。汝實見者句是按定阿難若實我心令我今見之語。

○則此下定其可指。在前即是方所故曰既有。令見則可指示故曰非無。此如來將欲例物令指。以示其不可混也。

二例物教以指陳三。

一指物為例。二如例令指。三顯無索析。

初。

且今與汝坐祇陀林。徧觀林渠及與殿堂。上至日月。前對恒河。汝今於我師子座前舉手指陳。是種種相陰者是林。明者是日。礙者是壁。通者是空。如是乃至草樹纖毫。大小雖殊但可有形無不指著。

且今與汝等者。謂且就現前共見之境例明有方所可指示義也。林木渠池殿閣堂舍先約近境言之。日月在上恒河當前次約遠境言之。此以諸物各有方所例見性既有方所也。教以座前指陳者。眾所共見示不可混故。陰陰而暗者是林。明明而照者是日。窒然而礙者是壁。虗焉而通者是空。且約明暗通塞四相言之。如是乃至者超略色空染淨等相。草樹纖毫者謂草上一纖之細。樹上一毫之微。對上林渠殿堂等故曰大小雖殊。但可有形無不指著者。有形即有相有相即可指故。此以諸物皆可指著例見性非無指示也。

二如例令指。

若必其見現在汝前。汝應以手確實指陳何者是見。

初按定在前。汝應下逼以確指。言口說尚可支梧。手指難以蒙混。且教以的確真實。葢恐其儱衕顢頇耳。

三顯無索析。

阿難當知若空是見。既已成見何者是空。若物是見。既已是見何者為物。

○汝可微細披剝萬象析出精明淨妙見元指陳示我。同彼諸物分明無惑。

初象外顯無。然既曰在前。為在萬象內為在萬象外耶。若在萬象外者。萬象雖繁總為空與物耳。物外即空。空外即物。若謂空是見者則壞空相。故云若空是見云云。若謂物是見者則壞物相。故云若物是見云云。既二俱非理則象外無見明矣。

○汝可下象內索析。言象外不成。若轉計此見在萬象內者。如玉在璞自可剖顯。如身在衣自可解露。故教以微細披剝。精明二字仍約體用對論。果從象內析出則益見其淨。益見其妙。益知其為能見真元。故以淨妙見元加之。指陳照例故索以同彼諸物分明無惑。例物教以指陳竟。

三阿難對以無是。

阿難言。我今於此重閣講堂遠洎恒河上觀日月舉手所指縱目所觀指皆是物。無是見者。

○世尊。如佛所說。況我有漏初學聲聞。乃至菩薩亦不能於萬物象前剖出精見離一切物別有自性。

初對象外無見。重閣講堂亦該林渠。應前佛說近境。遠洎恒河上觀日月應前佛說遠境。近境則舉手所指。遠境則縱目所觀。觀亦為指故云指皆是物。象外覓見見何所憑。故云無是見者。

○世尊下對象內無見。如佛所說者謂依佛言教披象出見也。雖無漏無學亦所不能。故曰況我有漏等自知其不能矣。不唯二乘故云乃至菩薩等。謂縱使菩薩亦不能也。准前如來教析有二義。一教披剝萬象析出精明。此阿難以不能於象前剖出對之。二教同彼諸物分明無惑。此阿難以不能令離物有性對之。

四如來印其所說。

佛言。如是如是。

既知象外象內。俱無是見。則妙性在前令我今見之執自應瓦解。故重言如是而印許之。正破前相竟。

三極盡妄情(言是者非之對也。上以為造前相故顯無是。若更因無執非猶是妄情未了。故此兼破非相預杜種疑。葢必是非雙忘忘心亦忘。而一體混融之妙性始現前矣)四。

一躡前按定無是。二對物教以明非。三阿難對以無非。四如來印其所說。

初。

佛復告阿難。如汝所言。無有見精離一切物別有自性。則汝所指是物之中無是見者。

如汝所言等躡前象內無見之語。葢以不能析出即是無有也。則汝下即就無有以按定無是見者(問。何不躡象外無見語耶。答。象外無見或可在於象內。不可定其必無。是必象內亦無乃可定焉)。

二對物教以明非。

今復告汝。汝與如來坐祇陀林更觀林苑。乃至日月。種種象殊。必無見精受汝所指。汝又發明。此諸物中何者非見。

為杜非見種疑故復告也。汝與如來等教以更觀前境。苑者園囿異名。義攝渠流殿堂。乃至者超略恒河。仍前所列內外遠近境耳。象內象外俱無是見。故云必無等。謂必無是見精者受汝所指著也。離是計非情所必至。故又教以發明非見。

三阿難對以無非。

阿難言。我實徧見此祇陀林不知是中何者非見。

○何以故。若樹非見云何見樹。若樹即見復云何樹。如是乃至若空非見云何見空。若空即見復云何空。

○我又思惟是萬象中微細發明無非見者。

初直答不知。言見所至處乃能有見。今既徧見祇林則見性徧至明矣。但明明徧彼而却與彼分疏不下。故直以不知答之。

○何以下反覆致詳。言若樹非見則樹上無見。無見則彼此不偶。故曰云何見樹。今既見樹似乎樹見相偶。而又分疏不下。莫非樹即是見。若樹即見仍蹈前非。故曰復云何樹。如是乃至者超略一切諸物。若空非見等義可例思。據此則不唯無非。且因此而益知其無是矣。

○我又下結答無非。言是者非之對也。設若有是方可說非。今反覆致詳。不唯無是實亦無非。因無有非轉復思是。既決定無是亦究竟無非。故我又作如是思惟。是萬象中一一微細發明無有一法非我見者。是知此之無非。乃一體混融絕諸對待不可思不可議之義也。

四如來印其所說。

佛言。如是如是。

是非雙絕。妄情俱盡。一體混融何有前相。故如來亦重言如是而印證之。泯是非而破前相竟。

二因失守而教諦思二。

一有學失守。二佛教諦思。

初。

於是大眾非無學者。聞佛此言茫然不知是義終始。一時惶悚失其所守。

非無學者即是有學。謂阿難一類。無學聞此或可彷彿。有學智劣轉更盲聾。故曰茫然。謂渺茫蒙昧然也。是義者即指無是見無非見之二義。正脈云。凡義之淺者即始可以見終。由終必不昧始。今是二義。後以度佛未說不測其歸趣是為不知其終。前以推佛已說莫尋其由來是為不得其始。重增迷悶故一時惶悚。惶悚者恐懼貌。是非不決故失其所守。以或是或非決於一定乃可持守故。

二佛教諦思。

如來知其魂慮變慴心生憐愍。安慰阿難及諸大眾。

○諸善男子。無上法王是真實語。如所如說。不誑不妄。

○非末伽黎四種不死矯亂論議。汝諦思惟無忝哀慕。

初知懼愍慰。魂慮者神魂思慮。變慴者更變驚慴。即惶悚在心也。知其者佛以他心觀其外而悉其內故。憐愍者矜其失守。安慰者釋其惶悚。及諸大眾者兼於同類。上云非無學者是也。

○諸善下顯說應信。普詔所為故曰諸善男子。自明可信。故曰無上法王。言世間端人尚可信憑。況復無上法王耶。真實語等不唯據人可信。所說猶可信故。顯示真諦曰真語。如云無是見是也。顯示俗諦曰實語。如云無非見是也。顯示中道曰如所如說。謂如己所證真如之理而說。如上反覆致詳是非雙絕妄情俱盡是也。不誑者不欺初學。不妄者不異彼此。此示義同五語相應深信。佛豈自伐乎哉。

○非末下揀邪教思。不死者不決定義。四種者亦變亦恒。亦生亦滅。亦有亦無。亦增亦減。於後行陰魔中詳明。以其不決定故名為矯亂謂矯強混亂也。佛意恐聞無是無非反執亦非亦是。有類矯亂。故以非末伽黎等揀之。又不死者謂彼妄計有不死天。四語是其所傳。一生依此答人當生彼天。如來斥為矯亂論議者以彼不解三諦義故。教以諦思者言既非矯亂必有定理。若能諦審思惟。何故無是而又無非。驀直看去。看到無可措心處自有筩底脫落時節。此正如來教以離心意識參。非教以分別思惟幸勿錯解。忝者孤負意。言阿難自捨妄求真以來。重重哀求總為仰慕寂常妙明。佛意以果能諦思則寂常妙明即於自心中現。自無孤負哀求仰慕心也。因失守而教諦思竟。

三緣代問而指真體二。

一文殊愍眾代問。二如來指體發明。

初三。

一愍眾具儀。二代彼達情。三求示元本。

初。

是時文殊師利法王子愍諸四眾。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合掌恭敬。

是時者即佛教思惟時也。雖教以思惟而依然惶悚。故文殊愍之座起禮足。表代問之誠。合掌恭敬示將白之意。然代請必以文殊者。以無上法王玄言妙旨不得法王真子。根本大智。無足以昭明佛日而啟迪四眾也。

二代彼達情。

而白佛言。世尊。此諸大眾不悟如來發明二種精見色空是非是義。

○世尊。若此前緣色空等象。若是見者應有所指。若非見者應無所矚。而今不知是義所歸故有驚怖。非是疇昔善根輕尠。

初指眾不悟。文殊意謂。前如來兩番推問特為發明二種深故。所謂精見與色空是義及非是義之所以也。阿難雖各以無對。如來惟權且印許尚恐其迷於深故。重教諦思。葢冀其有所會悟以決謬疑。及觀其動靜依然惶悚。是究竟不悟如來發明二義之深故。此機惟佛能鑑之。亦唯佛能啟發之耳。

○世尊下推情代陳。將欲代陳故重稱世尊。希原其情也。上若字。應作如字。言會眾惶悚非疑佛語矯亂。其意以如此前緣色空等象。若是見則應有所指。若非見則應無所矚。今既無指有矚兩義俱非。究不知是中義趣何所歸屬。以是故有驚怖。觀其魂慮變慴者以此。疇往也。往昔指華嚴方等二會言之。華嚴悶絕躃地。方等除糞甘心。皆由善根輕尠。今非昔比故云非是。文殊言此者略有二意。一顯己聞無疑佛矯亂之失。二顯進示有開解明了之益。故下科即代為求示。

三求示元本。

惟願如來大慈發明。此諸物象與此見精元是何物。於其中間無是非是。

善根既非輕尠。妙心應為進示。故惟願如來大慈發明元是何物者詰本窮源之問。言諸物象。與此見精。設有二體。方可說是及與非是。今既二義俱無。將必無有二體。但不知元是何物。而乃於其中間無是。亦無非是。我且不知況復阿難等。宜乎其終不悟也。然阿難等只知在是非裏卜度。不解向無是無非處追求。歷覽二際。自在畏懼。試觀文殊元是何物之問。真如霹靂震嚮眾聵咸開。所謂到底還他真作家者文殊是也。文殊愍眾代問竟。

二如來指體發明三。

一直指真體。二借喻發明。三結示正義。

初。

佛告文殊。及諸大眾。十方如來及大菩薩於其自住三摩地中。見與見緣并所想相如虗空華。本無所有。此見及緣元是菩提妙淨明體。云何於中有是非是。

告文殊者以代問故。及大眾者由惶悚故。如來菩薩者出能見真體之人。顯所說有據也。菩薩云大者指圓頓教中地上之機。揀非權漸及地前人故。三摩地乃諸定總名。不揀恐濫故以自住揀之。顯是自性本定。揀非強制識心權漸共住。剋論即是首楞嚴定也。見即見精。見緣即是物象。為順前文且約眼家性境言之。其實見性亦該六精。見緣亦該六塵。據此則并所想相即指六識。以是根塵中間所起想相影故。此等皆以無明不覺展轉妄現。今以住定覺了。從緣無性故曰如虗空華。言空華乃目瞪勞相。淨眼觀之了不可得。故以為喻。本無所有者。由來自無非作得故。後云。觀相元妄無可指陳是也。此見及緣不言想相者。以分別影事畢竟無體。如水中月影。非比見性緣塵。忘情即真。如第二月故。元是菩提等者。謂正當無所有處全體即真故。菩提者三種中真性菩提。從本以來見妄所不能拘。緣塵所不能染。分別所不能昏。故以妙淨明體稱之。後云。觀性元真唯妙覺明是也。准前文殊問云。元是何物於其中間無是非是。此云元是菩提等。既元是菩提。絕諸對待。尚無有是況復說非。故曰云何於中等也。(正脈問云。佛初惟以見為性。而曲明其不與身心萬物為侶。似謂見獨真而餘皆妄。令人獨依見性也。今乃論妄。則降見性同是空華。論真則升諸法同為真體。固是理極之論。其奈人之用心將何所適從乎。今疏答云。初以眾生位中無有純真之心。就其日用尋常最便於指示者唯有眼家見性。故且從眼顯示。又恐其受轉萬物。混淆根識。不能立薦。故復曲明其不與身心萬物為侶。葢以初心貴專。擇法宜精。故謂見獨真而餘皆妄。令人獨依見性。今恐得少為足不復更求真心。故論妄則降見性同於空華。又恐其局見於眼不復徧融萬法。故論真則升諸法同為真體。葢以學貴窮源理宜融徧。故復為是理極之論。令徹證而圓悟也。行人用心不同。因病投藥亦異。對症取服無弗痊理。彼疏自有答詞欲知往檢)。

二借喻發明二。

一取喻文殊。二以法合顯。

初二。

一就喻兩問。二依問各答。

初。

文殊。吾今問汝。如汝文殊更有文殊。是文殊者為無文殊。

直指難明須喻以顯。故又呼名示問。如汝文殊者。即借文殊本體以喻真體也。問以更有文殊等者。意以離此本體更有文殊方可說是。如云彼是此也。問以為無文殊者。意以并此本體亦無方可說非。如云本非是也。

二依問各答。

如是世尊。我真文殊。無是文殊。何以故。若有是者則二文殊。

○然我今日非無文殊。

○於中實無是非二相。

初先答無是。意謂如佛所問如是。世尊容我裁答。自惟我真文殊。只此一箇本體更無是文殊者。何以句徵。可知。若有下釋。以若有是者除非有二文殊。方可說彼即是此。今既唯一真將誰說是。故我言無也。

○然我下次答無非。非無文殊者非是并此本體亦無。全無文殊。意以既非全無自亦不可說非。不言可知矣。

○於中句總結俱無。言既已無是。又非全無。恐惑眾聽。故總結之曰於中實無是非二相。於中者於一真體中也。據佛借口說喻。意以我真文殊。喻菩提妙淨明體實無二相。喻云何有是非是。至下合處自見。取喻文殊竟。

二以法合顯二。

一合我真文殊。二合實無二相。

初。

佛言。此見妙明與諸空塵亦復如是。本是妙明無上菩提淨圓真心。

此見指見性。無始在纏。靈光自若。故以妙明稱之。空塵指物象。以物象雖繁不出空與塵故。此合喻中我字。上云此見及緣是也。本是者由來便是。非假修得。正以非假修得故曰妙明。雖至佛果亦不外此。故曰無上菩提。隨緣不變故曰淨心。不變隨緣故曰圓心。體用無礙。言思不及。異彼緣心畢竟虗妄故曰真心。此合喻中真文殊義。上云元是菩提妙淨明體是也。

二合實無二相。

妄為色空及與聞見。如第二月。誰為是月又誰非月。

○文殊。但一月真。中間自無是月非月。

初迷墮二計。色空即賴耶相分。聞見即賴耶見分。皆以無明不覺展轉幻起。故曰妄為。由妄為故計有二相。於中說是說非不能超出。故重以二月為喻。如第二月者以二月乃揑目所成。同妄為故。不知揑目所成放手即真。妄計誰為是月又誰非月。正同阿難不知色空聞見離念即真。只知在是非裏卜度也。

○文殊下悟超是非。重呼文殊者教以著意。亦旁警阿難也。言說是說非皆由執二。若知但一月真。中間自無是月之議及非月之論。知此喻者。則色空聞見無是非之義可例會矣。此是以喻合喻。恐猶未明。故次下重為結示。借喻發明竟。

三結示正義。

是以汝今觀見與塵種種發明名為妄想。不能於中出是非是。

○由是真精妙覺明性故能令汝出指非指。

初結示迷墮二計。此中汝字仍指阿難。言上來既已發喻合明。將欲結示。重向阿難言之。意謂由上月喻及前文殊之喻觀之。是以阿難。汝今觀見與塵只須看他元是何物。不須種種發明。設若種種發明仍前說是說非。總屬分別名為妄想。縱說到驢年亦不能於中超出是與非是。與彼執有二月妄計誰為是月。又誰非月相似。

○由是下。結示悟超是非。意謂既不能超出是非。而我前來逐一問汝。竟不能確實指出誰為是見。誰為非見者。良由見之與塵同是真精妙覺明性。我依此問故能令汝依俙得悟。超出是見之指。及非見之指。與彼但一月真。中間自無是月非月相似。此中真精即是本覺。稱為妙覺明者。以雖是因心即同果體。如佛所證妙覺圓明之性不離此故。按阿難所請。此科仍是足前妙字。正以超出是非方顯性體之妙。顯見不分竟。

九顯是超情二。

一阿難以濫外為疑。二如來以超情為釋。

初二。

一領性徧常。二疑濫外計。

初。

阿難白佛言。世尊。誠如法王所說覺緣徧十方界。湛然常住性非生滅。

誠果實也。法王所說總指前八所顯。覺緣即指見性。謂親依覺心變起能緣。真妄和合故以覺緣稱之。不分科中。色空同體。無礙科中身心圓明。故云徧十方界。此領徧義。不雜科中離塵獨立。是心科中并根亦脫。故云湛然。不遺科中。由來無失。不動科中。非靜非搖。故云常住。不還科中無來無去。不滅科中究竟無盡。故云性非生滅。此領常義。領性徧常竟。

二疑濫外計二。

一疑濫外性。二疑濫外宗。

初。

與先梵志娑毗迦羅所談冥諦。及投灰等諸外道種說有真我徧滿十方有何差別。

先梵志古昔梵志也。其人自謂是梵天苗裔。志生梵天。即婆羅門種。娑毗迦羅名見序分。灌頂云。是數論師。冥諦見前。即二十五諦中第一諦也。彼數論師計冥性是常。能生大等二十三法。與今所說湛然常住性非生滅。義似有濫。投灰或云塗灰。言有時以身投灰。有時以灰塗身。無益苦行也。更有拔髮熏鼻眠針臥刺躶形自餓之類。故置等言。此等皆心遊道外。各立種族。故云諸外道種。說有真我等者。準識論外道計我相有三。一大。二小。三不定。徧滿十方是說大我。與今所說覺緣徧十方界義似有濫。末句結問。言佛說覺緣是常。外計冥性亦常。佛說覺緣是徧。外計神我亦徧。佛說外計有何差別。若不善為淄澠。恐毫釐之差。將致千里之謬矣。

二疑濫外宗。

世尊亦曾於楞伽山為大慧等敷演斯義。彼外道等常說自然。我說因緣非彼境界。

○我今觀此覺性自然非生非滅。遠離一切虗妄顛倒。似非因緣。

○與彼自然云何開示不入羣邪。獲真實心妙覺明性。

初舉昔所揀。亦曾者謂昔日亦曾也。楞伽山即佛說楞伽經處。梵語楞伽此云不可往。非有神通者不能到故。依此說經表法殊勝。非二乘所及。大慧等舉當機該餘眾也。敷演斯義者。揀外宗立自宗故。彼外道等。常說自然者。清涼云。無因論師計一切物無因無緣。自然生自然滅。如彼偈云。誰開河海堆山嶽。誰削荊棘畫獸禽。一切無有能生者。是故我說為自然。斯則撥無因果。不立脩證。佛以因緣破之。故云我說因緣非彼境界。如楞伽經頌云。我說唯鈎鎖。(鈎鎖即是因緣取相因不斷義故)離諸外道過。若離緣鈎鎖別有生法者。是則無因論彼壞鈎鎖義。一切諸世間無非是鈎鎖。無明與愛業是則內鈎鎖。種子泥輪等如是名為外。此中首句即我說因緣立自宗也。次句即非彼境界。揀外宗也。若離等四句明所以揀者。以墮無因成自然種。壞因緣義故。一切等六句明所以立者。以是正理。世間共許。不墮無因及邪因故。無明與愛二皆為因。行業為緣能生識名色等而成內之根身。名內鈎鎖。種子為因水土為緣而生芽。泥團為因輪繩為緣而成瓶。餘之器界例此可知。名外鈎鎖。故教中十二因緣亦名十二鈎鎖。

○我今下明今似濫。覺性自然句。先以斷定有濫。非生非滅等。乃謬取佛所立義以證成之。非生非滅不滅不失中義也。有動有還有混有礙有分等。俱屬妄倒。不動無還不雜無礙不分等。皆為遠離。然遠離云者。正顯超乎情計。絕諸戱論。而阿難不知。反欲以此謬證自然。故曰似非因緣。其意以既非因緣非自然而何哉。

○與彼下求佛開示。言楞伽既揀豈今自濫。故求如來以今之所說與彼自然之計云何開示。以便定其取捨。取捨既定。則不入羣邪而獲真實心妙覺明性矣。阿難以濫外為疑竟。

二如來以超情為釋四。

一正釋前疑。二兼破轉執。三總遣妄情。四結斥分別。

初二。

一責惑索體。二詳與難破。

初。

佛告阿難。我今如是開示方便真實告汝。汝猶未悟惑為自然。

○阿難。若必自然自須甄明有自然體。

○汝且觀此妙明見中以何為自。此見為復以明為自。以暗為自。以空為自。以塞為自。

初述說責惑。如是開示即指前八顯見之文。或曲暢旁通。或明彰暗示。無非權巧故云方便。原佛本意。總為破除妄計顯示真本。故云真實告汝。此如來自述所說無妄可信也。汝猶二句責其當悟不悟。不當惑而惑焉。

○阿難下依惑索體。若必自然句先以按定。自須甄明等乃教以自須甄察。要必明明歷歷有自然體也。

○汝且下就中詰問。言妙明真見。徧見諸相。汝且觀此妙明見中以見何為自然體耶。此且總詰。此見為復等乃逐一別問。以明為自者謂唯以見明為自然之體。以暗為自等。例此可知。

二詳與難破。

阿難。若明為自應不見暗。若復以空為自體者應不見塞。如是乃至諸暗等相以為自者則於明時見性斷滅。云何見明。

自然者不隨緣變故。見明為自者應不見暗。以不隨暗緣。如水中魚遇陸則滯死耳。以空為自等例此可知。如是乃至者超略以塞為自應不見空。諸暗等相者。子夜黑月雲霧晦暝等。皆為暗相。既以見暗為自。自應不隨明緣。故難以明時見滅。云何見明必作如是難者。以見性明來見明。暗來見暗等。不如此之所說何有自然之義。正釋前疑竟。

二兼破轉執二。

一阿難轉執因緣。二如來就執為破。

初。

阿難言。必此妙見性非自然。我今發明是因緣生心猶未明。咨詢如來是義云何合因緣性。

必此妙見等先以按定非自。我今發明等乃轉執因緣。良以因緣自然敵體相翻。前以似非因緣疑為自然。此又以佛破自然轉執因緣。豈知因緣自然二俱戱論。凡不了唯心無有能出此惑者。言發明者謂對待發明。非是真知。既非真知故須咨決詢問。是義者即性非生滅遠離妄倒等義。本不合於因緣。雖因被破轉執自覺於理難通。故復以云何問也。

二如來就執為破二。

一破因義。二破緣義。

初。

佛言。汝言因緣吾復問汝。汝今因見見性現前。

○此見為復因明有見。因暗有見。因空有見。因塞有見。

○阿難。若因明有應不見暗。如因暗有應不見明。如是乃至因空因塞同於明暗。

初牒執定因。汝言句總牒所執。吾復等定因見有。正脈云。因見下應補明暗等字。言對境始現也。

○此見下總徵四義。因明有見者以明為生見之因。餘准知。

○阿難下破二例二。因明有者明為生見之因。明去暗來生見之因已亡。無種求苗必無得理。故云應不見暗。如因暗有等准知。如是乃至等。又例上明暗以破因空因塞義也。

二破緣義。

復次阿難。此見又復緣明有見。緣暗有見。緣空有見。緣塞有見。

○阿難。若緣空有應不見塞。若緣塞有應不見空。如是乃至緣明緣暗同於空塞。

初總徵四義。緣明有見者以明為發見之緣。餘准知。

○阿難下破二例二。緣空有者空為發見之緣。空為塞礙發見之緣已壞。離水發蓮亦無得理。故云應不見塞。若緣塞有等准知。如是乃至等。又例上空塞以破緣明緣暗義也。兼破轉執竟。

三總遣妄情。

當知如是精覺妙明非因非緣亦非自然。

○非不自然。

○無非不非無是非是。

○離一切相即一切法。

初牒遣。上雖因緣自然。二俱排擯。恐其尚未透脫故教以當知。示以決定雙非也。精覺者不變之體。妙明者隨緣之用。由有不變之體故非因非緣。由有隨緣之用故亦非自然。此重牒遣詞。尤見其畢竟非故。

○非不句躡遣。恐聞雙非遂執非為是。故躡遣云非不自然。謂若執不自然亦非。以攝用歸體。隨緣中許有不變義故。此下亦應有非不因緣之句。謂若執不因緣亦非。以從體起用。不變中許有隨緣義故。文不具者。或是譯人脫漏。私見如是。仍俟高明者教之。

○無非下總遣。言非與不非固不可說。是與非是亦不可說。故以兩無字而總遣之。所謂遣之又遣以至無可遣也。

○末二句結示。恐上一切盡遣失善巧慧。故又扶之曰離一切相。即一切法。兩一切皆指色空見聞等也。通稱曰法。別狀為相。通別互具上下影略說故。云離云即者。以一切諸法唯心所現。因眾生不了唯心妄生執取。計有因緣自然等相。種種分別總屬戱論。故須要離。謂於一切相上離於分別及執取故。既能於一切相上離於分別執取。則一切法從緣無性。舉體全真無庸更生揀棄。故須要即。謂即於一切法上了達惟心所現義故。既能於一切法上了達惟心所現。則凡有所說皆成利益。如說因緣為破外計。說自然為拂權宗。說非因緣為顯不變義故。說非自然為顯隨緣義故。說非不自然為顯隨緣中即具不變之義。說非不因緣為顯不變中亦具隨緣之義。是知菩薩攝生善巧諸佛御世方便皆由證得離一切相。即一切法耳。

四結斥分別。

汝今云何於中措心以諸世間戱論名相而得分別。

○如以手掌撮摩虗空。祇益自勞。虗空云何隨汝執捉。

初正為結斥。由上重重拂遣。則知精覺妙明離名絕相。非措心可得分別。故斥以云何於中云云。措施也。謂於精覺妙明中施以妄想心也。以諸世間等正是其措心處。世間者按相宗中有學者世間權乘也。有非學者世間外道也。今說因緣固屬學者戱論。仍說自然猶為非學者戱論。以都無實義故。名相者因緣自然為名。權宗邪見為相。而得分別四字連上云何等一氣念下。其徒勞無益之意自見。言既屬戱論則無實義。名相愈繁而本體愈晦。云何而得分別著也。

○如以下仍以喻明。手掌偶對喻戱論名相。撮摩摶揉喻分析辨別。言阿難以名相分別覺緣。如愚人以手掌撮摩虗空。分別覺緣徒增妄想。如撮摩虗空祇益自勞。覺緣不墮名相云何以分別能得。如虗空本無形跡云何隨執捉可取。法喻歷然可對。(問。阿難所疑有二。一疑濫外性。二疑濫外宗。如來惟釋次疑。不釋初疑者何也。答。外計冥性真常真我徧滿皆以自然為宗。宗既不實性亦非真。性既不真。所說真常徧滿亦屬妄計。佛說覺緣斷不類此。是故濫性之疑不須更釋)顯見超情竟。

十顯見離見二。

一阿難以今昔相背為問。二如來以權實不同為答。

初。

阿難白佛言。世尊必妙覺性非因非緣。

○世尊云何常與比丘宣說見性具四種緣。

○所謂因空因明因心因眼。

○是義云何。

初按定今破。上云精覺妙明。此云妙覺性。皆密指真見。非因非緣如上所破。不言非自然者以是外宗。今昔俱破故。因緣自宗昔立今破。欲有所問故先按定。

○世尊下怪疑昔說。常與比丘等指昔教言。具四種緣者以昔教中有四緣生識之說。據此則四緣生見已為錯解。況妙覺性又非見性可及。是不惟鹿馬錯指兼亦象兔不分也。

○所謂下具列四緣。空明心眼。依小乘論。明空境作意根也。因此生識似為確論。如目前不空不明固無所見。若無心作意及無眼根者更不待言。至論見性盲暗已許有見。不空可知。果其無心作意見更明朗。豈同眼識必待緣生。是今昔所說原自不同。阿難不知反疑相背。所謂愚法聲聞根識不分。信矣。

末句總以結問。是義者昔立今破之義。云何者謂云何會通乃得不相背耶。

二如來以權實不同為答四。

一直斥昔宗。二詳辯今教。三例破種疑。四斥迷勉進。

初。

佛言阿難。我說世間諸因緣相非第一義。

四緣生識阿難迷為生見。如來知其心粗且不與分。但就語斥之。我說者仍指昔教。世間者總該情器。此等皆以因緣和合虗妄有生故云諸因緣相。蓋以佛未出世。邪師說法。謬謂無因及與邪因。賺誤眾生深入邪見。佛既出世立正因緣。為對彼故一時權說。故云非第一義。據此則縱屬因緣亦非究竟。況妙覺性決定非因緣生。以今難昔豈所應也。

二詳辯今教二。

一先辯離緣。二正辯離見。

初。

阿難。吾復問汝。諸世間人說我能見。云何名見云何不見。阿難言。世人因於日月燈光見種種相名之為見。若復無此三種光明則不能見。

○阿難。若無明時名不見者應不見暗。若必見暗。此但無明云何無見。

○阿難。若在暗時不見明故名為不見。今在明時不見暗相。還名不見。如是二相俱名不見。

○若復二相自相陵奪非汝見性於中暫無。如是則知二俱名見。云何不見。

初探定見緣。我為能見有生共執。今詰以云何名見云何不見者為探其藉緣不藉緣故。答以因光乃見無光不見者正顯其必藉緣也。此且約明緣論藉。餘可例思。

○阿難下對待顯離。正脈云。無明便謂無見常情皆然。故躡此以應不見暗詰之。若必見暗者顯決無不見故。此但無明云何無見者顯所見雖無能見故在。其不藉緣之意亦自可見。

○阿難下兼防謬執。(恐阿難謬執云。所言見者必須顯然見明。在暗之時既不見明豈得稱見。故佛以若在暗時等防之)意謂在暗不見明既名不見。以此為例。則在明不見暗還名不見。如是則在暗在明二相俱名不見。將一向冥冥豈理也哉。

○若復下結申正義。(上說二俱不見。不過因謬反難。決無其理。故此乘其必悟而申其正義焉)意謂若復能知明暗二相自相陵滅。自相傾奪。非是汝之見性於二相中暫時滅無。如是則在暗在明二相俱名為見。云何不見耶。以此為例。則在空在塞有心無心具眼不具此見一無所損矣。

二正辯離見(問。既辯離緣。已足釋疑。今又辯離見其意何居。答。前斥權宗非第一義。要必還他第一義乃可無詞。若見猶帶妄仍是第二。必兼妄見亦離。乃可稱第一義耳)。

是故阿難汝今當知。見明之時見非是明。見暗之時見非是暗。見空之時見非是空。見塞之時見非是塞。

○四義成就。汝復應知。見見之時見非是見。

初承示離塵。意謂以是二俱名見之故。阿難汝今當知。既見明之時見性非是藉明。見暗之時見性非是藉暗。以此為例。則見空之時見性非是藉空。見塞之時見性非是藉塞。如是則一切不藉其離塵獨立之體益可見矣。

○四義下例示離見。四義者即非明非暗等也。成就者謂其理不謬。一切無能破故。以此為例。則見見之時見性非是藉見。義自可了。故教以汝復應知云云。言見見者以見性即是賴耶。乃真妄和合而成。今此中上見即真明。下見即妄明。然既已和合。則真不復現而亦不能見妄。若能以觀行力入流亡所。以至寂滅現前。則真見現矣。真見既現。乃知起心動念即乖法體。是為見於妄見。當此之時真明常自周徧。非是藉於妄明故曰見非是見。佛以此義難明。故牒前四義成就而例顯之。自下剖妄出真進退合明無非發明此義。詳辯今教竟。

三例破種疑。

見猶離見見不能及。云何復說因緣自然及和合相。

見猶離見者謂如上所說。妙明真見不但離緣猶且離於見精中一分妄見。是則妄見尚不能及。況夫因緣自然等相益不能及。故斥以云何復說等也。和合下應有與不和合四宇。或譯者脫漏。觀後阿難述未開處可知。問。和合與不和合阿難未說。何故與已說並斥耶。答。此有二義。一者相關例言。謂因緣與和合相關。自然與不和合相關。是則說因緣者必說和合。說自然者必說不和合。故彼雖未說為防言說。蓋取例斥之耳。二者例現破種。謂因緣自然屬現行疑。是已說者。和合不和合屬種子疑。是未說者。前雖未說後來必說。故兼帶言之。蓋欲例前已破現行。盡破未破種子。科以例破種疑者以此。

四斥迷勉進。

汝等聲聞狹劣無識。不能通達清淨實相。吾今誨汝當善思惟。為得疲怠妙菩提路。

汝等聲聞通指有學無學。局執因緣曰狹。兼惑自然曰劣。由斯智無超脫慧乏明辯故曰無識。清淨實相即是空如來藏。離諸戱論曰實相。中不容他曰清淨。由無識故執諸法為實有。依實有而起戱論。迷於清淨障乎實相故曰不能通達。此斥迷也。吾今誨汝者教以捨權從實。棄邪取正。當善思惟者思惟今之所說畢竟如何是離見之見。思到思所不及處自有雲開月現時節。如是思惟方名為善。既思惟已還須從性起修。精進無屈便是妙菩提路。若稍有疲怠即滯中途。故以無得誡之。此勉進也。按阿難所請。此之離見與上之超情乃是酧彼明義。以情見皆屬無明。但有粗細之異。曰超。曰離。真明自現前矣。(正脈云。通上十科論之初科則顯其脫根脫塵逈然而靈光獨耀。二科則顯其離身離境凝然而本不動搖。三科則顯其盡未來際究竟不滅。四科則顯其從無始來本有不遺。五科則顯其無往無還挺物表。而常住。六科則顯其不雜不亂超象外以孤標。七科則顯其性元自在能轉物而大小何局。八科則顯其體本混融譬一月而是非莫辨。九科則顯其諸情不墮遠越乎外計權宗。十科則顯其自相已離轉入於純真無妄。顯見至此可謂顯之極矣。但究未說出如何見見而又如何非見。故總科為帶妄顯真)帶妄顯真竟二剖妄出真(正脈云。二種顛倒見妄如璞蘊玉。而見之真精如玉在璞。故帶妄顯真如指璞說玉。雖珍貴非虗而粗石未剖。美玉未瑩此科剖妄出真如剖璞出玉。精瑩煥發矣)二一阿難並陳二請。二如來各為開示。

初。

阿難白佛言。世尊。如佛世尊為我等輩宣說因緣及與自然。諸和合相與不和合。心猶未開。

○而今更聞見見非見重增迷悶。

○伏願弘慈。施大慧目。開示我等覺心明淨。

○作是語已。悲淚頂禮承受聖旨。

初述其未開。將述未開之疑先約已開者發起。故云如佛世尊等。言世尊於超情科中已為阿難等宣說因緣及與自然。二計俱非。此其所已開者。和合與不和合。佛既未說爾時已有疑惑。此其所未開者(問。離見科末既已相關帶言。何必更問。答。語略未詳耳。又此中已開未開稍欠眉目。一往觀之。似是望佛通拂四相。然因緣自然前已詳破。何必重拂。或譯人略失檢校。若將諸字易為而字。則妥協矣)。

○而今下陳其迷悶。言心猶未開已是迷悶。更聞見見之時見非是見。又添一層迷悶故曰重增。

○伏願下并請開示。伏願者伏俯願望。弘慈者無盡之慈。即哀懇重說之意。正脈云。慧目觀空者也。佛啟清淨實相。而阿難又乞慧目。則此下圓發空如來藏無疑矣。開謂開其未開。示謂釋其迷悶。正脈云。纖疑在念則覺不明淨。是須釋迷悶而開未開。夫然後覺心無不明淨矣。

○作是下悲禮承旨。悲淚者感佛慈悲。傷己愚迷也。頂禮者一心歸命五體翹勤也。息慮凝神虗己待教故曰承受聖旨。阿難並陳二請竟。

二如來各為開示二。

一釋其迷悶。二開其未開。

初(阿難雖並陳二請。而迷悶情急故先釋之)二一斥迷許示。二剖見釋迷。

初。

爾時世尊憐愍阿難及諸大眾。將欲敷演大陀羅尼諸三摩提妙修行路。

○告阿難言。汝雖強記但益多聞。於奢摩他微密觀照心猶未了。汝今諦聽。

○吾當為汝分別開示。亦令將來諸有漏者獲菩提果。

初經家敘意。憐愍者矜其愚迷。感其誠懇也。阿難迷悶等輩皆同。故佛憐愍亦及大眾。大陀羅尼指後歷談三如來藏。梵語陀羅尼此云總持。謂總一切法持無量義。故有多字一字無字之別。多字者如下頂光所說。一字者如密部唵字吽字等。無字者如圓覺云。有大陀羅尼名為圓覺。今取無字。以三如來藏亦同圓覺。即是總持。依之而起觀行即是諸三摩提。如後二十五聖所陳。依之而立行位即是妙。修行路。如後五十五位所歷。自下酬二請後便為開敷展演。故云將欲。預示於此。為顯領見是心為彼之初方便故。

○告阿下斥迷誡聽。記識則心恒外馳。雖強無功故曰但益多聞。以無益於定也。正以無益於定。所以奢摩觀照心猶未了。奢摩他此云止。以寂靜為義。正當寂靜時。自覺六根門頭本有一段光明。昭昭不昧。義言觀照揀非起心對境能所熾然故以微密稱之。能了此者始信自心有如來密因。以縱至成佛不離此故。如來斥以心猶未了者。顯菩提涅槃尚在遙遠。以此既未了況曰三摩禪那。益無庸問矣。教以諦聽者示將為說故。

○吾當下利益現未。分別開示者謂分別見見非見之義。開示奢摩觀照以利現會也。亦令將來等謂展轉流通。利及後世以至盡際也。諸有漏者通指具縛凡夫。亦兼有漏二乘。獲菩提果者謂既聞見見非見。依奢摩而獲微密觀照。自不至永沉生死終滯灰斷果矣。斥迷許示竟。

二剖見釋迷三。

一雙標二見。二各舉易例。三進退合明。

初。

阿難。一切眾生輪迴世間由二顛倒分別見妄。當處發生當業輪轉。

○云何二見。一者眾生別業妄見。二者眾生同分妄見。

初指輪出由。正脈云。一切眾生不止凡夫。亦兼小聖輪迴世間不止七趣分段。亦兼二乘變易。以此是凡小俱迷之境。而結尾期在圓滿菩提不生滅性故。二顛倒者即於同別二境上所起執著見也。良以同別二境本屬唯心所現。眾生不了執為心外。故曰顛倒。以顛倒故於中立自立他。故曰分別。此即真見中一分妄見。故曰見妄。由此於彼當同分境處越分追求。展轉發生別業而為異世之因。又復於彼當別業境中非理愛染。住復輪流轉變而成當來之果。因果循環周而復始。此生界所以不盡。輪迴所以不息也。而處之與業俱言當者。各有深意。言當處者顯是自心所現。當業者顯是自業所招。非離自心自業外別有境故。

○云何下徵起標列。同分即同分境也。灌頂疏引瑜伽論。指三千世界以是眾生共業所感。貴賤人畜相依而住名為同分。今經則不惟依報亦兼正報。不惟此界亦兼十方。以後文明言諸有漏國及諸眾生故。於此不了唯心執為實有。即是妄見。別業即別業境也。依灌頂疏引瑜伽論。指眾生自身以是各隨己業。貴賤苦樂不同飛走鱗甲類別名為別業。今經則不唯根身亦兼器界。不唯身之所到亦兼目之所及。以後文明言以目觀見山河國土及諸眾生故。於此不了唯業執為實有。亦是妄見。大抵別業境唯約現在。以是宿業所招。現在依止受用各有分齊之不容紊故。同分境亦兼過未。以是無始惑現。今雖不得依止。不得受用。過去未來一定有分。非彼一二之所能私故。雙標二見竟。

二各舉易例二。

一易知別業。二易知同分。

初三。

一徵舉能所。二就所辯偽。三結示正義。

初。

云何名為別業妄見。

○阿難。如世間人目有赤眚。夜見燈光別有圓影五色重疊。

云何句徵起。上既先標別業。釋亦應爾。故先徵也。

○阿難下舉例。良以別業妄見有易知者。有難知者。此先舉易知者為能例。故云如也。世間人目有赤眚例眾生依真見而有妄見也。由赤眚故夜見燈有圓影。例眾生由妄見故於迷位中見同分境上有別業境也。別業境類分色等五塵。故又以五色重疊例之。是則人例一切眾生。目例真見。眚例妄見。夜例迷位。燈光例同分境。圓影重疊例別業境。下可准思。

二就所辯偽二。

一即燈即見辯。二離燈離見辯。

初二。

一雙徵即燈即見。二詳辨二俱不成。

初。

於意云何。此夜燈明所現圓光。為是燈色為當見色。

能例之法準上。唯見字約眚見例妄見也。此夜燈明所現圓光。例迷位中同分境上重現別境。問以為是燈色。為當見色者。例別業境為是同分境上實有為當別業見中實有耶。

二詳辯二俱不成。

阿難。此若燈色。則非眚人何不同見。而此圓影唯眚之觀。

○若是見色。見已成色則彼眚人見圓影者名為何等。

初辯即燈不成復二。此若句牒即燈。則非下辯不成。言非眚不見唯眚之觀。顯圓影非燈上實有。用此為例。明知別業境非同分境上有矣。

○若是下辯即見不成亦二。若是句牒即見。見已下辨不成。言見已成色。應不名見。故難以名何。顯既各有體知圓影非眚見上實有。用此為例。明知別業境非別業妄見有矣。即燈即見辨竟。

二離燈離見辯(捨即執離勢所必至。故對以立破)。

復次阿難。若此圓影離燈別有。則合傍觀屏帳几筵有圓影出。

○離見別有應非眼矚。云何眚人目見圓影。

初辯離燈不成復二。若此二句牒離燈。則合下辨不成。言既離燈有何必燈上方見。故難以屏張几筵應有影出。意以彼等不出。顯圓影非離燈有體。用此為例。則別業境非離同分境別有可知。

○離見下辯離見不成亦二。離見句牒離見。應非下辯不成。言眚見託於眼根。既離眚見并眼亦離。故難以應非眼矚。云何句正見其必用目見。既用目見知圓影非離見有體。用此為例。則別業境非離別業見自有亦可知。就所辯偽竟。

三結示正義三。

一法說。二喻明。三結合。

初。

是故當知色實在燈。見病為影。影見俱眚。見眚非病。終不應言是燈是見於是中有非燈非見。

是故當知者。承上言以是四義推求俱不可得之故。當知別有正義可申也。色實在燈見病為影者。為猶作也。言圓影之色實在燈上但非實有。乃眚見病目所作之影。例別業境。實在同分境上亦非實有。乃別業妄見所現似境耳。影見俱眚者言此影既屬病作。則合圓影與眚見俱係淨目眚相。例別業境與別業見同為真見妄相。故前文以見與見緣同為空華也。見眚謂能見此俱眚者。就能例中且指根言。謂隨順世俗皆以根是有知。自知有眚即是見眚。此乃常時淨目故云非病。所例中謂能見妄見者自是真見。非是妄見。前文云。見見之時見非是見者以此。終不應言者深戒之詞。謂決定不應作是說也。言既知見眚非病惟有淨目獨存。若更於中說是燈說是見。纔聞是義不成。又復於中說非燈說非見。其猶接虗斷風無可憑據。故不應也。所例中言既知見見非見。惟有真見獨存。若更於中說因緣說和合。纔聞因緣和合不成。又復於中說自然說不和合等。總屬妄情計度無有實義。前文云。見猶離見見不能及。云何復說因緣自然等者以此。

二喻明。

如第二月非體非影。何以故。第二之觀揑所成故。諸有智者。不應說言此揑根元是形非形離見非見。

第二月喻燈輪。非體者非是真月實體。非影者非是水中月影。蓋言其本無所有喻燈輪之虗妄。若依古德約見體月影對釋。似與下科相背。以下文不唯不許言是。並非亦不可說故。何以句徵。第二下釋。言正唯揑成。所以非體亦非影也。此揑根元指淨目說。言不惟二月本無揑亦是妄。唯淨目是其根元。若更於淨目上說是形非形說離見非見者。非愚即狂。凡諸有智之人必不類此。故云不應言也。此中形即月形喻燈光。見即揑見喻眚見。是之一字雙貫形與非形。離之一字雙貫見與非見。其意以是形喻即燈。是非形喻離燈。離見喻離眚見。離非見喻即眚見。智者不說。喻前終不應言。蓋前以易知例難知。此復以最易知者喻易知耳。

三結合。

此亦如是。目眚所成。今欲名誰是燈是見。何況分別非燈非見。

此指燈輪。亦如是者謂亦如二月是也。目眚所成。合二月乃揑所成故。今欲名誰等者。言既知目眚所成。則輪眚皆妄惟淨目獨存。欲以名誰是燈名誰是見。謂二俱無所指也。是則是燈是見尚不可說。何況分別非燈非見益不可說。此即合前諸有智者不應說言此揑根元是形非形等也。然如來既以二月喻燈輪。以燈輪例別境。則不了別境者當觀燈輪。不了燈輪者當觀二月。即二月之非有了燈輪之無實。即燈輪之無實悟別境之虗妄。境既是妄見亦非真。識此非真是名見見。能見見者自非是妄。故前云見見之時見非是見。而後云覺所覺眚覺非眚中。前後關楗盡在於此矣。(正脈云。以此眚影為例即有兩重易知。一者易知其為別業。以於燈輪明知其為自己獨見之境。二者易知其為妄見。以又明知燈輪非實有也)易知別業竟。

二易知同分三。

一徵舉洲國。二例明所見。三略顯虗妄。

初。

云何名為同分妄見。

○阿難。此閻浮提除大海水中間平陸有三千洲。

○正中大洲。東西括量大國凡有二千三百。其餘小洲在諸海中其間或有三兩百國。或一或二。至於三十四十五十。

初徵起。易知別業已明。易知同分應說。故次徵也。

○阿難下舉洲。正脈云。大海即七金山外鹹水海也。平陸即無水地。水環陸地曰洲。一大餘小數有三千。此須彌之南一面洲也。

○正中下舉國。復二。一大洲國數。正中大洲者。三千洲內此洲最大。又居正中。蓋即迦毗羅國及周維諸國所依洲也。大國凡有等者先舉大國。其餘下小洲國數。觀餘之一字亦皆散布於大洲之外者也。本在一海各有方隅故以諸海名之。其間者一洲之間。或者不定之詞。謂或有一洲唯三百國。或有一洲惟二百國也。或一者或唯一國。約最小之洲。或二者或有兩國。約次小之洲。三四五十皆各據一洲為言。然此等雖屬同分尚非所取之例。但為敘出洲國。為下科作源本耳。

二別明所見。

阿難。若復此中有一小洲只有兩國。唯一國人同感惡緣。則彼小洲當土眾生覩諸一切不祥境界。或見二日。或見兩月。其中乃至暈適珮玦彗孛飛流負耳虹霓種種惡象。

若復此中者即上文所敘洲國之中。有一小洲者即上文所敘次小之洲。多不至三少不住一故曰只有兩國。必取兩國者唯一國不顯妄故。兩國同感亦不顯妄。故曰唯有一國。同感惡緣者謂共行不善。同感之以惡業因緣致天垂應也。當土者即同感惡緣之土。感既惟惡應自非休。故覩諸不祥。不祥境界類含多種。故云一切。此總標也。或見二日等乃各別明之。孔子曰。天無二日。民無二王。既見二日兩月自非吉祥之兆。如夏桀亡時兩日并照是也。雜氣環繞曰暈。黑氣薄蝕曰適。白氣在旁相連如衡璜曰珮。中斷如半環曰玦。此亦日月灾象。如漢高祖圍於平城月暈七重。藥師經日月薄蝕名列七難。餘可知矣。正脈云。星芒偏指曰彗。芒氣四出曰孛。橫去曰飛。下注曰流。此皆星辰災象。如宋襄公時星隕如雨。秦始皇時彗星四現。即藥師經亦云星宿變怪難也。夾日而成負耳。映日而現虹蜺。又在上為負。在旁為耳。明者為虹。暗者為蜺。又負耳月亦或有。如諸侯謀叛月生牙爪。虹蜺唯對日出。如朝現則西。暮現則東。此陰陽灾象也。災象尚多總屬不善。故以種種惡象該之。然此惡象。明知其是當土眾生惡緣所現。例後閻浮提三千洲乃至十方有漏依正皆由眾生同惑所現總一虗妄。唯是妄見而已。

三略顯虗妄。

但此國見。彼國眾生本所不見。亦復不聞。

此見彼不見者。如春秋傳。魯哀公六年楚有雲如赤烏夾日以飛三日。杜預註。雲在楚上惟楚見之。禍當王身不及他國。又魯昭公二十六年。齊有彗星。杜預註。彗出齊之分野而不出魯。故魯不見。亦復不聞者。言此國眾生縱或不見亦必得聞。若彼國則并聞亦無。以無感業故。然既同一天象。此有彼無。其為妄見明矣。(正脈云。然此亦有兩重易知。一者易知其為同分。以其明知與舉國同見也。二者易知其為妄見。以又明知他國不見也)各舉易例竟三進退合明二。

一總標例法。二依法例明。

初。

阿難。吾今為汝以此二事進退合明。

吾今為汝等謂許以例明也。以此二事者。謂以此易知二事與難知二事文雖不顯難易。義必具耳。進退合明古釋多舛。正脈立義雖精。而穿鑿過當。今則但就經文自具之進退釋之。蓋進者進前易知。例後難知。退者退後難知。合前易知。此例合顯自有發明。至下分科自見。

二例法例明二。

一例明別業。二例明同分。

初三。

一進易例難。二退難合易。三警釋迷悶。

初二。

一取前易知。二進例難知。

初。

阿難。如彼眾生別業妄見。矚燈光中所現圓影。雖現似境終彼見者目眚所成。眚即見勞非色所造。然見眚者終無見咎。

如彼句指前目有赤眚者言。赤眚自招故屬別業。見境不真故屬妄見。此易知也。矚通能所上妄見為能矚。下燈光圓影為所矚故。雖現似境者。言圓影雖在燈現。但是似境非實有也。終者究竟義。言既非實有云何現見。至究彼所以見者全是目眚所成。前云色實在燈見病為影者即此。勞字即指圓影。以眚目難見。強見成勞。圓影斯現故。而言眚即見勞者。謂有眚之人即見如斯勞相。此重以申明目眚所成義也。色指地水火風。能造一切。而言非色所造者。謂眚見似有淨眼觀之實無。此重以申明雖現似境義也。又非色所造者全託眚見。是則合影與見俱為淨目眚相。前云影見俱眚者即此。言見眚者指淨目言。謂隨順世俗皆以根是有知。自知有眚即是見眚。見咎即是眚病。而言終無者。謂不能見眚之人以有眚故。將謂目病。今既見眚則眚自是病。而淨目終無有病。前云見眚非病者即此。是知此科全是取前易知別業中義。蓋為將前所說取之於此。以備進例也。

二進例難知(取已說例未說。如人入宅從前向後故為進也)。

例汝今日以目觀見山河國土及諸眾生。

例者比例。謂以前易知。比例難知。俾難知者亦成易故。目見亦該耳聞。言不唯足所踐履。身所受用。大凡目之所見。耳之所聞。皆為別業。如舍衛九億家。或見佛。或聞名。或不見不聞。豈非感佛之業深淺有無各別不同乎。山河國土依報境也。及諸眾生正報境也。依報有遠有近。正報有親有疎。人但知近者親者為別。而不知遠者疎者於中亦有別業。故總以眚見燈輪例之。進易例難竟。

二退難合易(以現說合前說。如人出宅自後翻前故為退也)。

皆是無始見病所成。見與見緣似現前境。元我覺明見所緣眚。覺見即眚本覺明心覺緣非眚。

皆是者無不是也。無始見病即指別業妄見。成謂作成。言如上所說依正。雖在同分境上然非實有。究竟而論。皆是無始已來別業妄見之所作成。此即退合雖現似境終彼見者目眚所成義也。見字仍指妄見。見緣仍指依正。依正非實故云似現前境。是則見下應逗。與者并也。見緣似現前境。宜相連為句。必言似現者顯其全託妄見。是則合境與見同為真見中眚病。故云元我覺明等也。此中元我覺明應連下四字為句。蓋覺明見指本覺妙明真見。所緣眚通指見之與境。言見之與境同為真見眚病。唯真見能見此故稱所緣。此即退合眚即見勞非色所造及影見俱眚義也。覺見即眚句重釋上義。言見之與境同稱為眚者。以覺無二真。既為真覺所見即名為眚。本覺明心純真見體也。純真見體。能覺所緣之眚自不墮於眚中。故云覺緣非眚。此即退合然見眚者終無見咎義也。

三警釋迷悶。

覺所覺眚覺非眚中。此實見見。云何復名覺聞知見。

○是故汝今見我及汝并諸世間十類眾生皆即見眚。非見眚者彼見真精。性非眚者故不名見。

初牒前釋悶。覺所覺眚者謂真覺覺於所覺眚時。覺非眚中者謂真覺自不墮於眚中。此即牒前本覺明心覺緣非眚義也。此實見見者。謂此中覺所覺眚實即我前所說真見見於妄見。然覺非覺眚時真覺既不墮於眚中。見於妄見時真見自不墮於妄見。故曰云何復名等。言不得復名為見也。覺聞知見名異體同。故兼帶言之。此即釋前重增迷悶意也。

○是故下指現令悟。是故汝今者。承上義指現前也。正脈云。見我者觀佛相好也。故知自惑未除雖觀佛勝相亦是眚影。及汝者指阿難自身也。世間即山河國土。十類即十種異生。合能見與所見同為無明幻出。故云皆即見眚。見眚謂妄見眚病也。非見眚者謂其非是能見眚之真體。此教以悟妄也。彼見真精乃指能見眚之真體。是為真性。無關妄眚故曰性非眚者。此教以悟真也。末句乃結會前語。佛意正以是真性非妄眚。是故前來不許復名為見。由此觀之則一切依正。無論勝劣遠近親疎。凡目之所見耳之所聞等。均為別業所招唯是虗妄。真如燈輪。若更執為實有則是妄見不了。由不了故必至非理愛染。由愛染故生生世世。不能出離。前文所謂當業輪轉者以此。若復知是業現頓息執持。妄見既了愛染亦除。唯憑願力受生。不隨結業輪轉。此則於別業境中得解脫身。於別業見中得清淨見矣。例明別業竟。

二例明同分三。

一進易例難。二退難合易。三誡令取證。

初三。

一取前易知。二詳顯虗妄。三進例難知。

初。

阿難。如彼眾生同分妄見。例彼妄見別業一人。

彼眾生指上同感惡緣者言。惡緣共造故屬同分。見境不實故屬妄見。此易知同分也。例彼妄見等者轉取例於易知別業。蓋由前來易知同分中顯妄文略。(如云但此國見。彼國眾生本所不見等)易知別業中顯妄義詳。(如就所[1]〔辦〕偽中有即燈即見辨。離燈離見辯。結示正義後。又舉第二月之喻等)故轉取例。乃為借易知別業之虗妄顯出易知同分之虗妄。然後進例難知不費詞而自明。

二詳顯虗妄。

一病目人同彼一國。彼見圓影眚妄所生。此眾同分所見不祥。同見業中瘴惡所起。俱是無始見妄所生。

言上以易知同分轉取例於易知別業者。由彼一病目人所見之境同彼一國之人所見之境一類虗妄故也。彼見圓影眚妄所生前已詳顯其妄。此眾同分所見不祥。即同彼見圓影。同見業中瘴惡所起。即同眚妄所生。既事義相類不須更為詳顯而虗妄明矣。文中言同分所見者謂大家共見之境。同見業中瘴惡所起者謂同造見境之業於中自有災癘不善之氣。故云瘴惡。由斯上干天怒現諸不祥。故云所起。末句乃依枝尋根之論。言上來一人所見眚影多人所見灾象雖同一虗妄。且約枝末言之。若尋其根本俱是無始真見中一分妄見所生。良以真見即是真心。妄見即是無明。真妄和合而有業識。有業識即有見相二分。由見相二分復分別業同分。由別業同分展轉現起眚影灾象。故曰俱是無始等。必言此者。一則顯其虗妄之至例後難知。一則顯其同出無明教令頓斷。拔其本而枝末自盡矣。

三進例難知。

例閻浮提三千洲中兼四大海。娑婆世界并洎十方諸有漏國及諸眾生。

上文以易知同分取例於易知別業。且又顯其同出無明。已知其為虗妄之至。故躡之以進例難知。閻浮提等即難知同分也。三千洲既在閻浮。應屬須彌南面海中而云兼四大海者則盡該三洲。合此通為一四天下。如此數至一千則為小千。小千數至一千則為中千。中千數至一千則為大千。由三次言千名為三千大千世界。便是一娑婆國。乃釋迦一佛所化之境。洎及也。并及十方者兼於東西南北四維上下諸佛化境言之。諸有漏國者。總上娑婆十方。同為無明現起故云有漏。此為依報。末句乃正報也。既兼異域誰信同分。無始成立誰信虗妄。故以兩重易知者而比例之。進易例難竟。

二退難合易。

同是覺明無漏妙心。見聞覺知虗妄病緣。和合妄生。和合妄死。

總上若依若正萬殊一本故云同是覺明者本覺妙明純真之性也。體惟不變故曰無漏。用能隨緣故曰妙心。即此便是真見。此退合一國人心。易知中雖不顯心義則必有。以惡緣從心造故。見聞覺知即指妄見。以真唯一體無四名故。此乃以真見起於妄見。退合一國人心同感惡緣義也。虗妄病仍指妄見。以妄見即真見之虗妄病故。緣字乃指依正。以是虗妄病見上現起所緣境故。此以所緣依正退合覩諸不祥等義也。和合妄生者。不了唯心於中越分追求名為和合。由和合故遂致攬為別業。於無生中受生故曰妄生。故業未畢新業復造亦是和合。新業既成故報將盡遂致業牽識走於無死中受死故曰妄死。此以妄受生死退合此見彼不見等義也。

三誡令取證。

若能遠離諸和合緣及不和合。則復滅除諸生死因。圓滿菩提不生滅性。清淨本心本覺常住。

諸和合緣固為分段之因。若不了唯心。縱不和合仍招變易之果。故須二俱遠離方能滅除生死因也。言遠離者知是唯心頓銷妄見。不趣不避。不趣故離和合緣。除分段因。不避故離不和合。除變易因。二因既滅。二死永亡。智斷一時究竟。故曰圓滿菩提不生滅性。(不生滅性。即該斷果)自是如金出鑛愈煉愈精。故曰清淨本心本覺常住。由此觀之。則一切依正無論見與不見聞與不聞但屬有漏均為同惑所現。皆如災象不實。若乃妄見不了越分追求必至攬為別業。成異世因。前文所謂當處發生者以此。然既知是惑現勿更執持。追求都盡。怕怖亦空。乘願行以彌綸。延劫海而嚴淨。此則於同分境中得自在力。於同分見中得無礙眼矣。釋其迷悶竟二開其未開(正脈云。前阿難先述未開後述迷悶。而佛先與釋迷悶者先其所急也。今迷悶已釋。次應開其未開矣。愚謂此復有意。以眾生所以不能遠離和合與不和合者。皆由未悟本覺妙明非和合不和合義。若果其能悟。自不與妄境和合。亦無不和合想。是知此科雖為遠。釋前疑。亦近承上文。以示遠離法耳)二。

一據詞牒意。二依迷為開。

初。

阿難。汝雖先悟本覺妙明性非因緣非自然性。而猶未明如是覺元非和合生及不和合。

前阿難請詞中云。如佛世尊為我等輩宣說因緣及與自然。葢自述已悟也。如來據此故云汝雖先悟等。又請詞中云。諸和合相與不和合心猶未開。葢自述尚迷也。如來據此故云而猶未明等。

二依迷為開二。

一先破和合。二次破俱非。

初二。

一破和義。二破合義。

初三。

一就塵問和。二詳破和明。三例破餘義。

初。

阿難。吾今復以前塵問汝。

○汝今猶以一切世間妄想和合諸因緣性而自疑惑。證菩提心和合起者。

○則汝今者。妙淨見精為與明和。為與暗和。為與通和。為與塞和。

初示以問法。復以塵問者例前法故。以前破因緣等皆以前塵問也。良由見對塵顯離塵無可憑故。

○汝今下按定妄惑。猶字有怪責意。言和合與因緣相關。前既破因緣則和合亦應無疑。故以猶疑等而怪責之。一切世間者。既破和合且約學者世間言之。和合言妄想者。以真見本非和合但妄想計有耳。正破和合兼帶因緣者。益見其有相關之義。證菩提心即指真見。以是如來密因故也。由來不變非和合起。故責其而自疑惑。

○則汝下先問和義。已經剖顯。故稱妙淨見精為與明和等。逐一問過乃可以施破故。

二詳破和明。

若明和者。且汝觀明當明現前何處雜見。見相可辯雜何形像。

○若非見者云何見明。若即見者云何見見。

○必見圓滿何處和明。若明圓滿不合見和。

○見必異明雜則失彼性明名字。雜失明性和明非義。

初約和相以破。意謂凡言和者必有和相可辯。如朱和粉粉中必雜赤色。故即就觀明難之。當明二句對明塵以索和相。見相二句例明塵而防混。應言所見之相如青黃赤白等。既分明可辯雜亦應爾。故難以雜何形像。

○若非下約和義以破。意謂凡言和者必有義之可尋。故雙約非見即見而難問之。非見謂明與見異也。異體則兩不相遇。故難以云何見明。今既見明是初無相離之義。即見者明與見一也。一體則全明成見。故難以云何見見。今既非見見是後無相即之義。蓋必先離後即方可說和。今既二無豈有和義耶。

○必見下約和體以破。意謂凡言和者必二體各虧其半方可容和。汝今自覺見之與明各有所虧乎。必其見性圓滿却向何處和明。若其明塵圓滿是又不合容見與之相和。此如來明知二俱周徧故為難問耳。

○見必下約和名以破。意謂凡言和者必當壞其本名。如水既和土轉名為泥。不復名水與土。故以見必異明等而難問之。言未和之時見是見。明是明。見性必異於明塵。既已和雜則見固非見。明亦非明。應當失彼性明名字。既因雜而失性明名字。若更說見性和明者非其義矣。

三例破餘義。

彼暗與通及諸羣塞亦復如是。

若一一俱破但換塵中一字。義皆取例於上。故云亦復如是。破和義竟。

二破合義(問。和義合義云何揀別。答。和如水土和泥。合如函蓋相合。一則不可分。一則務相對也)三。

一就塵問合。二詳破合明。三例破餘義。

初。

復次阿難。又汝今者。妙淨見精為與明合。為與暗合。為與通合。為與塞合。

亦逐一問過然後破也。

二詳破合明。

若明合者。至於暗時明相已滅。此見即不與諸暗合。云何見暗。

○若見暗時不與暗合與明合者。應非見明。

○既不見明云何明合。了明非暗。

初正破合明。意謂凡言合者必如函蓋相合。若見與明合者如圓蓋合於圓函。暗時明滅如以方函而易去圓函。此見即不與諸暗合如圓蓋即不與方函合也。不合則相背。相背則不見。故難以云何見暗。

○若見下兼防謬計。(恐謬計云。前見明時實與明合。今雖見暗却不與合。故以此防)意謂若見暗時不與暗合者。是見時不合矣。既見時不合。則應合時不見。是則汝言與明合者應當不見於明。今既見明自非與明合矣。

○既不下轉顯其非。(恐又謬云。所謂與明合者不過藉明而有。有後方見。當其合時實不能見。故以此顯)意謂凡言合者必須先見。見已與合。然後了知是明非暗。若既不能見明。云何能與明合了知是明不是暗耶。是益見其非矣。

三例破餘義。

彼暗與通及諸羣塞亦復如是。

例上可思。先破和合竟。

二次破俱非二。

一阿難轉惑俱非。二如來分徵別破。

初。

阿難白佛言。世尊。如我思惟。此妙覺元與諸緣塵及心念慮非和合耶。

和合不成轉惑俱非。故白佛以問。如我思惟者謂佛說如是。如我思惟亦然。但未敢決定耳。此妙覺元仍指根性。純真無妄曰妙。朗然現前曰覺。不係新得曰元。此以剖妄之後乃立斯名。與諸緣塵即指明暗通塞。及心念慮即指六處識心。以心為識體。念慮為識之用故。據上如來唯言不與塵和。今兼識言者。以根塵識三恒時不離。既已不與塵和自應不與識和故兼言之。非耶二字是疑詞。非決詞。以決定猶待佛故。

二如來分徵別破二。

一徵破非和。二徵破非合。

初三。

一對塵問非。二詳破非明。三例破餘義。

初。

佛言。汝今又言覺非和合。吾復問汝。

○此妙見精非和合者。為非明和。為非暗和。為非通和。為非塞和。

初依言示問可知。

○此妙下先徵非和。雖承惑具牒而對塵單問非和。為先破故。非和者如磚石并砌彼此不相入也。

二詳破非明。

若非明和。則見與明必有邊畔。

○汝且諦觀何處是明。何處是見。在見在明自何為畔。

○阿難。若明際中必無見者則不相及。自不知其明相所在。畔云何成。

初據理定畔。意謂設若見性不與明和。則見與明兩不相入。如磚石并砌必有彼此邊畔。此據理論也。

○汝且下教令諦觀。意謂既有邊畔。必有處所。汝且諦觀何處是明。何處是見。又既有處所必有遠近。試問在見在明自何為畔。要必遠近處所一一分明。乃可說有邊有畔。

○阿難下破畔不成。意謂設許有畔則明際中無見矣。若果明際中必無見者則見性不能及於明中。既不能及於明中自應不知明相所在。明且不知憑何立畔。故曰畔云何成。畔既不成。所言非和者亦無可據矣。

三例破餘義。

彼暗與通及諸羣塞亦復如是。

既知對明無非和之義。對暗對通對塞義可例思。故云亦復如是。徵破非和竟。

二徵破非合三。

一對塵問非。二詳破非明。三例破餘義。

初。

又妙見精非和合者。為非明合。為非暗合。為非通合。為非塞合。

既破非和。則非合之義似應不必更破。但恐其依舊堅執故此重牒云。又汝必謂見精非和合者。或非合之義有所據乎。為非明合等乃逐一問過也。

三詳破非明。

若非明合。則見與明性相乖角。

○如耳與明了不相觸。

○見且不知明相所在云何甄明合非合理。

初據理定乖。意謂設若見性不與明合。則見之與明。一屬性。一屬相。彼此乖違。如角兩立自然不相符合。此亦據理論也。

○如耳下取喻以明。意謂眼能觸色。耳能觸聲。有相符義。世所共許。今既性相乖角。則如耳之與明了然不相觸矣。了猶逈也。

○見且下就謬結破。意謂設許不觸則不能見。既不能見亦不能知。是見且不知明相所在此出謬也。既不知明相所在。則合與不合俱應無所甄別。以無所憑故。汝今云何而又甄別合非合理。是知說合固為虗誕。說非合尤為謬妄。此結破也。

三例破餘義。

彼暗與通及諸羣塞亦復如是。

例義可知。此後無結文者。以剖妄出真已終一章之義。此但超情科中餘疑釋之則已耳。正脈云。自此顯見已極。奢摩他從根指心方便已盡。向後轉名如來藏性不復呼為見性之偏名矣。就根性以指真心竟。

二會四科而歸藏性(四科謂陰入處界也。藏性即如來藏性。準後有三。一空如來藏非一切法二不空如來藏即一切法。三空不空如來藏離即離非。是即非即。此言空如來藏也。然此性雖為因心。亦即果體。故稱如來。雖局根中亦該萬法。故云藏性。藏者以含藏為義。以向下陰入處界皆融會以入於此性中故。問。既云含藏豈得名空。況陰入處界一一會入其中。即本屬空藏亦成不空。而大科中空藏之義云何會通。答。所言含藏者唯是性具。非關事造。豈礙名空。況陰入處界既言會入。則全相皆性更無別法。如融冰成水不見冰相。故無妨說空也。問。此與根性為同為異。答。本唯一性親疎廣狹異耳。良由阿難捨妄求真。如來急欲令其薦取。故就其最親近者而指示之目曰根性。若但執此為真則知見狹矣。故又兼於最疎遠者而擴充之易曰藏性。蓋欲傳一燈之火展轉以至無盡燈矣)二一取例總以融會。二分科別為顯示。

初二。

一取例至虗之法。二融會似實有法。

初(正脈云。此一類法顯然不實人皆易見。而凡外權小亦皆但知其相之妄實皆不達其性之真。故佛特為剖相而出性焉。愚謂剖相出性四字與今疏科義不合。若易為會相入性則妥)。

阿難。汝猶未明一切浮塵諸幻化相。當處出生隨處滅盡。幻妄稱相。其性真為妙覺明體。

佛謂阿難妄見中真見汝已知矣。幻相中實性汝猶未明。試當更為說。浮塵者虗浮塵相。如陽焰空華燈輪乾城等。故云一切。無而忽有有而忽無故云幻化。當處出生者顯來無所從。隨處滅盡者顯去無所至。如是則有名無實故曰幻妄稱相。稱即是名。謂徒有幻妄名相耳。雖徒有名相而起必由真。故曰其性真為妙覺明體。然妙覺明體望前即是真見。望後即是藏性。蓋同一本妙覺明隨緣異稱也(問。此等乃至虗之法取以為例者何也。答。正脈云。有二妙義存焉。一者比例知妄。謂因幻化等相不實而知陰入處界皆不實也。二者比例信真。以彼至虗之法尚是真體。況陰入處界等似實有法。益信其即真體矣)二融會似實有法(正脈云。此一類法與前法雖皆依他起性。而前法人易知其為妄。斯法人難覺其為虗。是故凡外執為實有。二乘計為心外。大乘法相宗人猶言似有不無。惟圓實宗人方了依他。無性即是圓成。今會相入性正同圓實宗義也)。

如是乃至五陰六入。從十二處至十八界。因緣和合虗妄有生。因緣別離虗妄名滅。

○殊不能知生滅去來本如來藏常住妙明不動周圓妙真如性。

○性真常中求於去來迷悟生死了無所得。

初例顯四科相妄。如是者如上所說至虗之法如是。以此為例則盡世間所有乃至陰入處界皆如是也。陰五入六處十二界十八。至下別為顯示自見。正脈云。別經三科。此加六入而已。各盡萬法不出色心。對機開合故廣略殊。此等皆以賴耶中自類種子為因。色心二法互相由籍為緣。(如云由心生故種種法生。由法生故種種心生)和合會遇妄現無實故云虗妄有生。色心二法不籍自類種子不起。別離分散妄壞不真故云虗妄名滅。生滅俱以虗妄名者以因緣無性故。

○殊不下斥以迷性真實。殊不能知謂絕然不知也。生滅去來者謂因緣和合則生來。因緣別離則滅去。然既屬虗妄。總非真實。同彼浮塵。猶若幻化。識冰則冰元是水。了妄則妄無不真。故曰本如來藏。常住等八字皆藏性中德相。體自不變曰常住。用恒隨緣曰妙明。由不變故離於生滅去來曰不動。由隨緣故通為一切法體曰周圓。具此多義名妙。彼此無異曰真如性也。其奈凡夫執陰等為實有。二乘迷諸法為心外。自蔽妙明。枉受淪溺。故斥以絕然不知。激以速發深省。所謂慈悲之故有落草之談也。

○性真下結示悟真無妄。性即藏性。真常偏約體言。求於去來等即就體以示真空義也。良由陰入處界全妄皆真。秪緣一向不知。妄見有彼此去來。聖凡迷悟。(凡夫執我為迷。小聖無我為悟。既皆法執未了。亦權分勝劣而已)始終生死。若知從緣無性舉體全真。真亦強名況復更求去來迷悟等。自應了無所得。據此則益信下之所說為空如來藏矣。取例總以融會竟。

二分科別為顯示四。

一約陰顯示。二約入顯示。三約處顯示。四約界顯示。

初二。

一總徵。二別示。

初。

阿難。云何五陰本如來藏妙真如性。

云何者徵起詞。良以色等五陰本是世間有為之法。一旦許為藏性故須徵起。然後釋明耳。正脈云。陰者蓋覆義。謂蓋覆真性。新翻為蘊。蘊者積聚義。謂積聚有為。愚謂二義交資互為過患。正以積聚有為故能蓋覆真性。又以蓋覆真性故致積聚有為。對下處界此為迷於心不迷於色者合色開心。又為上根人聞略得悟者說也。不言常住妙明等義但言妙真如性者舉總以該別故。

二別示五。

一色陰。二受陰。三想陰。四行陰。五識陰。

初(色即十一色法。俱舍云。始自眼根。終乎無表。皆名為色。清涼云。形質可緣曰色。變礙為義。蓋變謂變壞。變顯剎那無常。壞顯同分無常。礙謂質礙。以眾微集聚自成形質能為障礙。如一紙即能障眼。一墻便能障身是也)三。

一取喻空華。二就喻辯妄。三承辯結示。

初。

阿難。譬如有人以清淨目觀晴明空。唯一晴虗。逈無所有。其人無故不動目睛瞪以發勞。則於虗空別見狂華。復有一切狂亂非相。

○色陰當知亦復如是。

初別以喻顯。人喻本源真心。起信云。初唯依一心為本源。淨目觀空喻真如門中真智契真也。真智契真一法不立故喻以唯一晴虗。逈無所有。目貴自如。無故而欲要不動。喻生滅門不守自性也。起信云。次依一心開二門。一者心真如門。二者心生滅門。若欲已即覺即喻覺義。今乃久瞪不轉喻不覺義。起信云。次依生滅門明二義。一者覺義。謂心體離念等。二者不覺義。謂不如實知真如法一故。不覺心起等。勞目病喻業相。見病見喻轉相。狂華亂動喻現相。起信云。次依後義生三細。謂初依不覺故心動名業相。由業故。轉成能見名轉相。由能見故。則有境界妄現名現相。現相既成。凡夫於中執有攬為色陰。二乘於中析無妄謂色空。故喻云復有一切狂亂非相。狂亂云一切者。謂華相眾多。如垂髮蠅翼金星等。喻五根六塵即凡夫攬為色陰者也。非相者對待見無。如先有後無。此有彼無。喻析色離色。即二乘妄謂色空者也。

○色陰下。總以法合。喻已別明。玩味自知。故總以色陰合之。教以當知者有二義。一者當知相妄。如狂華親依瞪勞現故。二者當知性真。如狂華轉依人目起故。是知違本逐末色陰固是不實。遡流窮源真外曾無異法。且莫於狂華亂起處執有執無。宜須向瞪勞未發時守目安人。亦復如是富哉言乎。取喻空華竟。

二就喻辯妄二。

一標非二處。二分文各破。

初。

阿難。是諸狂華非從空來。非從目出。

空喻性空。雖曰性空亦但取真如理境本來清淨言之。非此頑空也。目喻真智。雖曰真智亦但取真如心相自具靈明言之。非比事智也。意言狂華無實惟依勞見現起。故曰非從空來。非從目出。喻色陰虗妄。唯依業轉幻興。非性空起。非真智現。正顯其違本漸遠而逐末漸深也。

二分文各破二。

一破從空來。二破從目出。

初。

如是阿難。若空來者既從空來。還從空入。

○若有出入即非虗空。

○空若非空自不容其華相起滅。如阿難體不容阿難。

初因出定入。當處出生。隨處滅盡。本無出入。若謂從空來者則是從空而出。然來時既從空出。去時還從空入。此必無之事也。

○若有下難以非空。若果其有出入者則空有內外。空有內外則成有相。故曰即非虗空。

○空若下轉顯其謬。言空若非空是果成有相矣。相豈容相故曰自不容其華相起滅。如汝阿難體是有相。自應不復更容阿難於中出入。然既展轉成謬。決知狂華不從空來。以此為喻則色陰非性空起也。

二破從目出。

若目出者。既從目出還從目入。

○即此華性從目出故當合有見。

○若有見者。去既華空旋合見眼。

○若無見者。出既翳空旋當翳眼。

○又見華時目應無翳。云何晴空號清明眼。

初因出定入。若謂從目出者目出必在見華時也。見華時既從目出。不見時則應還從目入。說出說入二俱招難。至下自知。

○即此下由出定見。謂既此華性果從目出者。自得目之氣分。而狂華當合有見。華若無見豈從目出。此說出招難也。

○若有下有見不成。若必謂有見者雖說出無過。而入尤招難。以從目出去之時既能見之華在於虗空。若不見時是又旋入於眼。而狂華即應見眼。華豈有見眼之理哉。此說入招難也。

○若無下無見不成。若謂雖從目出不妨無見者。無見則同彼諸物乃有礙之法矣。若果有礙則入仍招難。以從目出去之時既翳礙於空。若旋入眼中之時自當翳礙於眼。華豈有礙眼之時哉。

○又見下重難無見。又若狂華無見而有礙者。則見華之時華既在空。目應無翳。若爾。則晴空無華乃華入於目。目應有翳不得清明。云何舉世皆以目見晴空逈無所有時號清明眼。然既展轉成謬。決知狂華不從目出。以此為喻。則色陰非真智現也。就喻辯妄竟。

三承辯結示。

是故當知。色陰虗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以是空出目出展轉成謬之故。應知色陰非性空起。非真智現。來無所從。去無所至。同彼狂華一類虗妄。但能消業轉之勞見。全色皆真如之智境。還同淨目晴空。故曰本非因緣非自然性。然性即藏性。其體不變故非因緣。其用隨緣故非自然。為業轉之元始。是現相之宗極。故曰本也。色陰竟。

二受陰(正脈云。此下開一心法。為四陰也。前三即徧行心所。行陰即思。後一仍合八識心王略開為四耳。今此受者領納為義。唯識云。領以為境。令生覺受。敷不出三。謂對違順雙非之境而生苦樂捨之三受)三。

一取喻幻觸。二就喻辨妄。三承辯結示。

初。

阿難。譬如有人手足晏安。百骸調適。忽如忘生。性無違順。其人無故以二手掌於空相摩。於二手中妄生澁滑冷熱諸相。

○受陰當知亦復如是。

初別以喻顯。譬如有人仍喻一心本源。手足晏安喻真如不動。以晏安者寂靜義也。百骸調適喻性德自如。以調適者和順義也。忘生者忘其有生。南郭子綦所謂喪我是也。先已有生忽而如忘。喻生滅門中覺義。性無違順者喻覺則心體離念。無受陰故。其人無故者無故要動。喻生滅門中不覺義也。要動故手分為二。喻不覺則真妄和合而成阿賴耶識。名為業相。有手必有掌。喻由業故轉出能見名為轉相。有掌欲摩。無物可摩故自摩空。喻由能見故。於本無境界中妄見境界名為現相。初摩之而澁冷喻苦受。後摩之而滑熱喻樂受。形顯兩楹唯覺中庸喻捨受也。言妄生者以空本無物。澁冷滑熱惟是手中妄生。喻境界非真。苦樂捨受唯依業相幻起。葢佛以幻觸喻妄受者以受因觸顯。借觸易施破故。又諸識皆有覺受今取賴耶中覺受。言賴耶近真。覺受尚是虗妄。況餘諸識體唯虗妄者乎。

○受陰下總以法合。亦唯顯受之與觸一類虗妄而已。取喻幻觸竟。

二就喻辯妄二。

一標非二處。二分文各破。

初。

阿難。是諸幻觸。不從空來不從掌出。

既云幻觸則體唯虗妄。豈從空來掌出。喻諸受亦然實不從轉相現相起也。

二分文各破二。

一破從空來。二破從掌出。

初。

如是阿難。若空來者既能觸掌。何不觸身。

○不應虗空選擇來觸。

初正破空來。如是者謂如上所說如是。阿難者呼其名而再告之也。若謂諸觸從空來者。空無邊際。諸觸亦應無其邊際。若爾。則既能觸掌何不觸身。

○末句兼防謬辯。(恐謬辯云。空雖出觸亦有選擇。何妨觸手而不觸身。故為此防)言不應者。謂虗空無知何能選擇。若有選擇則非虗空矣。是則虗空無擇。而又但能觸掌知諸觸不從空來。以此為喻。顯受陰不從現相起也。

二破從掌出。

若從掌出應非待合。又掌出故合則掌知。離則觸入。臂腕骨髓應亦覺知入時踪跡。

○必有覺心知出知入。自有一物身中往來。何待合知要名為觸。

初正申兩破。若謂此觸從掌出者未合即應出觸。應不待合方出。此約未合不出破也。又若此觸從掌出者。合則掌知有觸是觸從掌中出矣。若爾則離開之時不覺有觸。是此觸又從掌中而入。若果從掌中入者近則通於手腕。遠則通於肘臂。而臂腕骨髓中應亦覺知入時踪跡。此約離時不入破也。

○必有下兼防謬應。(恐謬應云。離開之時實從掌入。臂腕骨髓中亦實有覺心知出知入。何勞以此為難。故為此防)若必謂實有覺心知出知入。自應有一澁滑冷熱之物在汝身中往來。爾時即合名之為觸。何待合掌之後。知有澁滑冷熱乃要名為觸。此益見其謬也。既展轉成謬。知此觸不從掌出。以此為喻。顯受陰不從轉相起也。就喻辨妄竟。

三承辨結示。

是故當知。受陰虗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準上色陰可知。受陰竟。

三想陰(想謂懸想。謂於不現前境懸遠想像。故灌頂引唯識云。想謂於境取像為性。施設種種名言為業。為要安立境分齊相方能隨起種種名言。雖八識俱有唯第六最勝。今所破者似惟第六中想。葢以勝況劣也)三。

一取喻酢說。二就喻辨妄。三承辨結示。

初。

阿難。譬如有人。談說酢梅口中水出。思踏懸崖足心酸澁。

○想陰當知亦復如是。

初並陳兩喻。先約酢說喻之。有人喻一切眾生。凡想陰未盡者皆是。談說喻能想之心。酢梅者謂梅酸如酢。喻所想之境。喻中酢梅未至。說惟懸說。法中境界不現。想唯懸想義相似也。然說雖懸說能令口中水出。喻想雖懸想能令心中愛生。愛即屬水。如後云。貪求財寶舉體光潤。心著行淫二根流液是也。思踏二句次約崖思喻之。思踏懸崖亦喻能想所想。葢酢說喻順境上想。崖思喻逆境上想。故兩陳之。足心謂足底中間也。言踏崖雖屬懸思能令足底酸澁。喻逆境雖屬懸想能令心中忿恚。以酸澁忿恚皆對逆境生起。故為喻也。

○想陰下總以法合。準上二陰可知。

二就喻辯妄三。

一標非二處。二分文各破。三崖思類明。

初。

阿難。如是酢說。不從梅生非從口入。

如是酢說初說不從梅生。說已非從口入。無出無入顯酢說之無實。喻懸想初起不從境生。暫滅非從心入。無出無入知想陰之虗妄。曰不曰非。至下各破自見。

二分文各破二。

一破從梅生。二破從口入。

初。

如是阿難。若梅生者梅合自談。何待人說。

恐謂無梅憑何說酢。初說必從梅生。故為此破。若必謂從梅生者是梅能生說矣。梅能生說即合自談。何必待人而說。既必待人則初說不從梅生。以此為喻。知懸想初起不從境生也。

二破從口入。

若從口入。自合口聞何須待耳。

○若獨耳聞。此水何不耳中而出。

初正破口入。恐謂聞說口中出水說已必從口入。故為此破。若必謂從口入者自合口即能聞矣。口若能聞何須待耳方聞。既猶待耳則說已非從口入。以此為喻。知懸想暫滅不從心入也。

○若獨下兼防謬辨。恐謬辯云。說唯從口聞唯從耳。難口令聞世間相違。故為此防。若謂獨耳能聞是酢說惟入於耳矣。若爾。此水何不耳中而出而必待口出。此轉見其謬也。分文各破竟。

三崖思類明。

想踏懸崖與說相類。

喻中懸崖之思。同彼酢梅之說。法中逆境之想。同彼順境之想。故云相類。令準彼而知此也。就喻辯妄竟。

三承辨結示。

是故當知。想陰虗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既知梅說崖思。出入無從。自了取境想陰。當體虗妄。知妄即離。不真何待。故曰本非因緣非自然性。想陰竟。

四行陰(行者以造作遷流為義。俱舍云。造作遷流二義名行。雜集云。造作是行相。由此行故令心造作。謂於善惡無記品中驅役心故。今經云。譬如瀑流波浪相續。雜集偏顯造作。今經偏顯遷流。其實造作遷流相資為患。故俱舍兼二義言之。體即徧行中思。於百法內攝法最多。除色受想及八識心王。其餘四十九心所及二十四不相應行皆行陰攝。然既屬徧行中思則八識俱有。唯第七最勝。以恒審思量故。今所破者似指七思。亦以勝況劣也)三。

一取喻流性。二就喻辨妄。三承辯結示。

初。

阿難。譬如瀑流波浪相續。前際後際不相踰越。

○行陰當知亦復如是。

初別以喻明。瀑流者急流水也。喻七識中行。波浪者鼓動騰躍。喻行陰有造作義。相續者新新不住。喻行陰有遷流義。前際後際喻前念後念。不相踰越喻各有分齊。所謂一念中有九十剎那。一剎那中有九百生滅是也。

○行陰下總以法合。以行陰合瀑流。以造作遷流合波浪等。如上可思。

二就喻辯妄二。

一標非即離。二分文各破。

初。

阿難。如是流性不因空生。不因水有。亦非水性。非離空水。

不因空生喻行陰不因性空而有。不因水有喻行陰不因識體而興。亦非水性喻行陰亦非識性。此總一非即義也。非離空水喻行陰亦不離性空及識。此且總標。至下乃一一俱破。

二分文各破二。

一破即空水。二破離空水。

初。

如是阿難。若因空生。則諸十方無盡虗空成無盡流。世界自然俱受淪溺。

○若因水有。則此瀑流性應非水。有所有相今應現在。

○若即水性。則澄清時應非水體。

初破因空生。瀑流下依於水。上臨於空。恐謂因空有流故為此破。若謂瀑流因空生者。則應凡有空處皆悉生流。若爾。則十方虗空應成無盡流矣。果其成無盡流。而世界之中自然俱受淪溺。今既不爾則瀑流非因空生。以此為喻知行陰不因性空有也。

○若因下破因水有。恐謂既不因空定是因水。故為此破。若謂瀑流因水有者。則水如父而流如子矣。若爾。則瀑流性應非水。性猶體也。應非水者如子因父生。子體決定不是父也。是則水為能有。流為所有。能所二相今應現在可別。既無可別則瀑流非因水有。以此為喻知行陰不因識體有也。

○若即下破即水性。恐謂既非因水而有想應即是水性。故為此破。若謂瀑流即水性者是水以瀑流為自體矣。若爾。則澄清無流之時應反非水體。豈理也哉。是知瀑流非即水性。以此為喻知行陰不即是識性也。

二破離空水。

若離空水。空非有外水外無流。

空非有外者空性周徧。水外無流者水為流本。空性周徧離空流在何所。水為流本離本焉能有流。用此為喻知行陰非離性與識也。是則上科唯是顯其相妄。此科兼為顯其性真。故下科承此而結示之。就喻辯妄竟。

三承辨結示。

是故當知。行陰虗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不即性識。則觀相元妄無可指陳。不離性識。則觀性元真唯妙覺明。若果能達妄本空。知真本有。則正當遷流處實即不遷。肇論云。旋嵐偃嶽而常靜。江河競注而不流等。蓋有見於此矣。行陰竟。

五識陰(識以了別為義。雜集云了別是識相。謂由此識故了別色聲香味觸法等種種境界。小乘唯六。大乘有八。前五識緣性境。第六識緣獨影境。第七緣帶質境。第八緣根器種子。今此中所破似指第八。以受熏持種為諸識本。破其本而枝末自盡矣)三。

一取喻瓶空。二就喻辨妄。三承辯結示。

初。

阿難。譬如有人。取頻伽瓶塞其兩孔。滿中擎空千里遠行用餉他國。

○識陰當知亦復如是。

初別以喻明。有人喻眾生。凡識陰未盡者皆是也。西域有鳥名迦陵頻伽。此翻妙聲。像此作瓶故即以頻伽名之。今云取頻伽瓶者。喻眾生由識陰故攬四大以為身也。塞喻二執。孔喻二空。言眾生既以四大為身。於中執我我所障蔽二空故以塞孔喻之。兩孔者瓶有二口也。空喻識陰。言眾生二執未破不能脫此軀[穀-禾+卵]。遂致周徧之識受局於地水火風之中。故以滿擎喻之。千里遠行喻發心修行趣果也。言眾生從初發心。中歷信住行向暖頂忍世地等十重行位。故以千里喻之。位位皆有修證故以遠行喻之。餉饋送也。用餉他國者。喻發心脩行斷二執。證二空。轉有漏識入於佛果無漏身中而為無垢淨識。至下云開孔倒瓶正喻斷執證空等義也。

○識陰下總以法合。可知(問。此識去後來先為受報之主。古德謂業牽識走如瓶擎空行。捨身受身如用餉他國似甚有理。今約轉有漏入無漏釋之而有何理可據。答。此識固為受報之主。亦是成佛之源。故前文呼為菩提涅槃元清淨體。而後文識陰盡處。則曰超出諸位。入於如來妙莊嚴海。況此識即是六根中性。而是經之所以獨為推重者。正以其用為因心決定成佛故。是知此經不取捨身受身之功。但取脩因契果之力。為順佛意故作此配)二就喻辨妄二。

一標非來入。二分文各破。

初。

阿難。如是虗空。非彼方來非此方入。

如是虗空指已到他國之空。喻佛果無垢識也。非彼方來者非彼本處地方擎來。喻無垢識非從凡夫有漏身中帶來。非此方入者亦非既到此方始入缾中。喻無垢識亦非既到佛地轉入無漏身中。葢以性識周徧。隨緣異稱。因位有賴耶異熟之名。果地擅無垢淨識之號。其猶虗空任器。春色分和。本無去以無來。又何出而何入。是此科不惟顯識相之虗妄。抑以見識性之真實也。

二分文各破二。

一破彼方來。二破此方入。

初。

如是阿難。若彼方來。則本瓶中既貯空去。於本瓶地應少虗空。

前云擎空遠行似從彼來。故為此破。若謂此空從彼方擎來者。則是於本瓶中貯得一塊虗空去了。若爾。則本所置瓶之地應少一塊虗空。空既不少知此空非彼方來。以此為喻則無垢識非從有漏身中帶來。

二破此方入。

若此方入。開孔倒瓶應見空出。

恐謂既非彼來。定從此入。故為此。破。若謂此空乃既到此方始入缾中者。必是倒出前空乃可容此空令入。若爾。則開孔倒瓶時應見前空從瓶中出。前既不出。知此空非此方入。以此為喻則無垢識非既到佛地乃入無漏身中。就喻辨妄竟。

三承辨結示。

是故當知。識陰虗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從凡至聖隨緣異稱。說轉說入循業各現。故云當知虗妄。性識本無增減。真空豈有入來。故曰本非因緣非自然性也。然此已上五陰。據後文從真起妄因相織而成濁相。反妄歸真緣作證而受羣邪。要皆由於不達相妄。罔識性真。若果能了相元妄無復從前相織。知性皆真不向中途作證。則解結入圓通。澄濁入涅槃之方便無越此矣。有志斷證者其勿忽諸。約陰顯示竟。


楞嚴經指掌疏卷三

京都拈華寺賢宗後學達天通理敬述

嗣法門人(興宗祖旺謄清懷仁祖毓較字)

二約入顯示(諸經無此。故世間法惟三科。今經加此成四。若以尋常六入似是開色合心。以前五皆色。後一是心。今則不爾。以六入皆約根性言之。乃開一心法為六種根性也)二。

一總徵。二別示。

初。

復次阿難。云何六入本如來藏妙真如性。

復次阿難者。重呼當機示以六入義也。六入即眼等六根。既同五陰許為藏性亦須徵也。根以能生為義。偏取浮勝能生識故。非今經意。今經乃指六性。入有二義。一涉入。如下云發見居中。二吸入。如下云吸此塵象。

二別示六。

一眼入。二耳入。三鼻入。四舌入。五身入。六意入。

初三。

一比例顯妄。二出名辯偽。三承辨結示。

初。

阿難。即彼目睛瞪發勞者。兼目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

即就也。目瞪發勞乃色陰中喻。今即就之以發明眼入。故云即。彼又雖云即彼而取義不同。以彼惟是喻。此則直就目勞說故。者字訓人。上加之字。意則顯矣。目字意取見性。以性不自顯寄根說故。勞字亦該狂華。以勞雖瞪發因境顯故。曰兼曰與曰同是等者比例發明故。此有二義。一者比例信真。言目中見性本於真性菩提。人或易信。瞪發勞相亦本於真性菩提。人皆難明。故云同是菩提。佛意以根性本真。例彼勞相亦本真也。二者比例知妄。言瞪發勞相唯是虗妄無實。人皆易知。目中見性亦惟是虗妄無實。人或難信。故曰同是瞪勞。佛意以瞪勞虗妄例彼見性亦唯妄也。二義中比例信真。乃是兼釋前疑。以前云浮塵幻化其性真為妙覺明體。今此瞪發勞相亦屬浮塵幻化。前疑未了者於此重釋。比例知妄乃是本科正義。觀下文即為辨妄可知。

二出名辨偽二。

一出名略顯。二推因詳辯。

初。

因於明暗二種妄塵發見居中。吸此塵象名為見性。

○此見離彼明暗二塵畢竟無體。

初托塵似有。明暗相傾故稱妄塵。因塵發見還緣於塵故曰居中。吸引也。謂吸引塵象為自境也。正以有此功能得稱見性。而言名為者亦顯其唯是幻妄稱相而已。

○此見下。離塵實無。若論明暗二相。恒時相續無有離時。所言離者乃指了境惟心。觀心忘境。境既不有見從何起。故曰畢竟無體。如耳根中入流亡所。動靜不生。乃至聞所聞盡正齊乎此。六結之中亦唯解得前三結。若更能覺所覺空乃至寂滅現前時則本如來藏妙真如性矣。是知雖曰無體。但為頓了相妄。進達性真。非同前之識心畢竟破也。餘五入准知。

二推因詳辯二。

一總標無從。二分文各破。

初。

如是阿難當知。是見非明暗來。非從根出。不於空生。

正脈云。約世情根出乃為正計。餘二防轉計而已。

二分文各破。

何以故。

○若從明來暗即隨滅。應非見喑。若從暗來明即隨滅。應無見明。

○若從根生必無明暗。如是見精本無自性。

○若於空出。前矚塵象歸當見根。又空自觀何關汝入。

此中有四義。初承前徵起。可知。

○二破從塵來。若謂此見從明來者是見以明為因矣。既以明為因。暗時明滅。見即隨滅。以無生因故。果其隨滅。即應不見於暗。云何依舊見暗。若從暗來等。准知。

○三破從根生。若謂此見從根生者必無藉於明暗。要知無明無暗見精本無自性。以離塵無體如上已辯故。

○四破從空出。若謂此見於空出者空出入眼。前矚塵象固其宜矣。然出必有歸。若還歸於空反當見根。既無是事知非空出。又縱許空出亦是空自能觀何關汝入。此益見其謬也。出名辨偽竟。

三承辯結示。

是故當知眼入虗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三處無從宛同勞相。故曰虗妄。識是菩提瞪發。不瞪則依然菩提。故曰本非等也。眼入竟。

二耳入三。

一比例顯妄。二出名辨偽。三承辨結示。

初。

阿難。譬如有人以兩手指急塞其耳。耳根勞故頭中作聲。兼耳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

雖曰譬如。只是作設若義。下皆准此。上科取瞪目發勞。此科取塞耳成勞。事義相類隨根異說故。目勞以空華為驗。如前色陰中說。耳勞以虗響為驗。故云頭中作聲。兼耳與勞等。亦是以耳中聞性例塞成勞相。顯其本真。以塞成勞相例耳中聞性。顯其惟妄也。若順耳根應云塞發勞相。因六性同為賴耶見分。有類眼見故通云瞪發。

二出名辯偽二。

一出名略顯。二推因詳辨。

初。

因於動靜二種妄塵發聞居中。吸此塵象名聽聞性。此聞離彼動靜二塵畢竟無體。

義皆準上。唯根塵異耳。

二推因詳辯二。

一總標無從。二分文各破。

初。

如是阿難當知。是聞非動靜來。非於根出。不於空生。

亦準上。

二分文各破。

何以故。

○若從靜來。動即隨滅。應非聞動。若從動來。靜即隨滅。應無覺靜。

○若從根生。必無動靜。如是聞體本無自性。

○若於空出。有聞成性即非虗空。又空自聞何關汝入。

此亦有四。初承前徵起。

○二破動靜來。

○三破從根生。

○四破從空出。若謂此聞於空出者是空有聞矣。空若有聞空乃成性。空既成性即非是空。何言空出。又縱許空出。亦空自聞何關汝入。是知所謂空出者尤為謬妄。出名辨偽竟。

三承辯結示。

是故當知。耳入虗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耳入竟。

三鼻入三。

一比例顯妄。二出名辨偽。三承辯結示。

初。

阿難。譬如有人急畜其鼻。畜久成勞。則於鼻中聞有冷觸。因觸分別通塞虗實。如是乃至諸香臭氣。兼鼻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

畜縮也。鼻中氣息出入自有常度。急而畜之則乖常致變。畜之既久則自成勞傷矣。聞有冷觸即勞所現境。如目勞見空華之類。因觸分別等者。謂因於此觸分別兩孔之中孰為通而虗。孰為塞而實。如是分別不已。乃至微覺有香則分別為何等香。微覺有臭又分別為何等臭。皆由不知妄勞無實遂致展轉成妄。不知妄齅無實。亦復如是。故云兼鼻與勞等。謂兼鼻中齅性與畜成勞相同是菩提性上瞪發勞相也。比例中二義皆準上知。

二出名辨偽二。

一出名略顯。二推因詳辨。

初。

因於通塞二種妄塵發聞居中。吸此塵象名齅聞性。此聞離彼通塞二塵畢竟無體。

二推因詳辯二。

一總標無從。二分文各破。

初。

當知是聞非通塞來。非於根出。

不於空生。

二分文各破。

何以故。

○若從通來塞則聞滅。云何知塞。如因塞有通則無聞。云何發明香臭等觸。

○若從根生必無通塞。如是聞機本無自性。

○若從空出是聞自當迴齅汝鼻。空自有聞何關汝入。

亦分四義。初承前徵起。

○二破通塞來。云何發明等者。以香臭等觸依通塵現。通時無聞自應不能發明。

○三破從根生。聞機即指根性。以是聞所發動處故。

○四破從空出。空出入鼻能齅香臭等觸。若還空時自應迴齅。空自有聞等顯縱許尤非。出名辯偽竟。

三承辨結示。

是故當知。鼻入虗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鼻入竟。

四舌入三。

一比例顯妄。二出名辯偽。三承辯結示。

初。

阿難。譬如有人以舌舐吻。熟舐令勞。其人若病則有苦味。無病之人微有甜觸。由甜與苦顯此舌根不動之時淡性常在。兼舌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

以舌取物曰舐。今非取外物。惟是舐自唇吻。熟舐者舐之再四。令勞者令成勞傷。苦味甜味皆勞所現境。但有病無病異故。淡性常在者相形而顯。益屬虗偽。此亦由不知妄勞無實展轉成妄。不知妄知無實亦復如是故取例云兼舌中知性。與舐所成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

二出名辯偽二。

一出名略顯。二推因詳辨。

初。

因甜苦淡二種妄塵發知居中。吸此塵象名知味性。此知味性離彼甜苦及淡二塵畢竟無體。

甜苦皆動。合為一種故及淡為二也。知味性即甞性。以是甞味之知故。餘准上。

二推因詳辯二。

一總標無從。二分文各破。

初。

如是阿難當知。如是甞苦淡知非甜苦來。非因淡有。又非根出。不於空生。

二分文各破。

何以故。

○若甜苦來淡則知滅。云何知淡。若從淡出甜即知亡。復云何知甜苦二相。

○若從舌生必無甜淡。及與苦塵。斯知味根本無自性。

○若於空出。虗空自味非汝口知。又空自知何關汝入。

亦四義。初承前徵起。

○二破從塵來。

○三破從根生。

○四破從空出。虗空自味者謂虗空自能甞味。非汝口知者非借汝之口知。又空自知者又若必謂從空而出。空自能甞亦唯空自能知。尚不借口何關汝入。出名辯偽竟。

三承辨結示。

是故當知。舌入虗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舌入竟。

五身入三準前。

初比例顯妄。

阿難。譬如有人以一冷手觸於熱手。若冷勢多熱者從冷。若熱功勝冷者成熱。如是以此合覺之觸顯於離知。涉勢若成因於勞觸。兼身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

兩手相觸本無外境。唯是冷熱互勝以成相涉之勢。是合覺之觸虗妄如是。又復以此合覺之觸顯於離知。其益為虗妄可知。然此科與上四入不同。按上四入皆先出根勞。次顯境妄。此科則先顯境妄。次出根勞。涉勢二句即出成根勞之義。若猶誰也。言上來冷熱相涉之勢竟是誰之所成。乃因於兩手久觸。勞其能觸之根虗妄顯現。若乍然一觸冷熱各住自不能相涉矣。兼身與勞等准前可知二出名辨偽二。

一出名略顯。二推因詳辯。

初。

因於離合二種妄塵發覺居中。吸此塵象名知覺性。此知覺體離彼離合違順二塵畢竟無體。

離合違順明是四塵。而言二塵者。正脈云。違順即合離中之違順。故惟二塵。葢或離或合。覺苦即是違。覺樂即是順也。

二推因詳辨二。

一總標無從。二分文各破。

初。

如是阿難當知。是覺非離合來。非違順有。不於根出。又非空生。

二分文各破。

何以故。

○若合時來離當已滅。云何覺離。違順二相亦復如是。

○若從根出必無離合違順四相。則汝身知元無自性。

○必於空出。空自知覺何關汝入。

亦四義。初承前徵起。

○二破從塵來。云何覺離下似有闕文。具足應云。若離時來合當已滅。云何覺合。離合二相既爾。違順二相准知。故云亦復如是。

○三破從根出。

○四破從空出。出名辯偽竟。

三承辨結示。

是故當知。身入虗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身入竟。

六意入三準前。

初比例顯妄。

阿難。譬如有人勞倦則眠睡熟便寤。覽塵斯憶。失憶為忘。是其顛倒生住異滅。吸習中歸不相踰越。稱意知根。兼意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

勞倦睡熟皆指意根。謂意根勞倦不耐緣境則妄現眠相。意根睡熟不甘滯寂。則妄現寤相。此皆約忽寐忽覺言之。非夜寐晝覺也。以夜寐晝覺雖曰虗妄。人所難知。故取此至虗至妄者比例。令易知故。憶忘即生滅二塵。然亦眠寤皆具。如寤則歷覽法塵斯能記憶屬生。偶爾失於記憶則名為忘屬滅。眠則夢覽習塵亦名記憶。偶爾夢沈境寂亦名失憶。然睡眠既依勞現。而因眠現寤亦名為勞。況夫於中轉現憶忘真為妄之至矣。忽寐忽寤憶忘不清。故是顛倒生住異滅。唯識云。本無今有名生。生位暫停名住。住別前後名異。暫有還無名滅。正脈云。初憶名生。正憶名住。始忘為異。忘盡為滅。據此則雖曰四相。亦惟是二。以住即生際。異即滅際故。吸習中歸者。謂雖曰顛倒亦能吸取習境中歸於內。且四相歷然前後不相踰越。亦屬意中知性。故曰稱意知根。兼意與勞等。亦准前。

二出名辨偽二。

一出名略顯。二推因詳辯。

初。

因於生滅二種妄塵集知居中吸撮內塵。見聞逆流流不及地名覺知性。此覺知性離彼寤寐生滅二塵畢竟無體。

此中生滅二塵與上科憶忘不同。上科憶忘約勞倦忽寐忽寤時說。此中生滅約平常有記無記時言。集者招致義。謂由生滅二塵招致意根中性故。又前五向外云發。知性在內名集。集之為言止也。吸撮者引取義。內塵即是法塵。復有二相。見聞逆流即生塵之相。見聞者所見所聞。舉二塵該餘三也。五塵已謝。所餘習影反落意地故云逆流。流不及地即滅塵之相。謂見聞逆流不能及於意地。意則唯緣滅相也。正以有此功能相似有體。故立覺知之名。寤寐生滅者。寤中寐中各有生滅。離此無體明知虗妄。

二推因詳辯二。

一總標無從。二分文各破。

初。

如是阿難當知。如是覺知之根非寤寐來。非生滅有。不於根出。亦非空生。

二分文各破。

何以故。

○若從寤來寐即隨滅。將何為寐。

○必生時有滅即同無令誰受滅。若從滅有生即滅無。誰知生者。

○若從根出。寤寐二相隨身開合。離斯二體此覺知者同於空華畢竟無性。

○若從空生。自是空知何關汝入。

此有五義。初承前徵起。

○二破寤寐來。文缺破寐來。義可例思故。

○三破生滅有。受者領以為境。即知義也。

○四破從根出。根指肉團心也。故下言身以肉屬身分攝故。破意以若從根出自應不關寤寐。但寤寐二相乃隨身肉開合。以肉根如蓮華狀開則成寤。合則成寐。設許不關寤寐。亦應不關開合。何言根生。且若離斯寤寐二體。而此覺知亦同空華無性。以不能緣生滅二種塵故。

○五破從空生可知。出名辯偽竟。

三承辨結示。

是故當知。意入虗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因塵立名則名惟假有。從緣辨體則體本無生。名體既其非真意入由來虗妄。然妄不自妄依真而起。事不自事攬理而成。要知因水成波。無庸撥波覓水。果了緣金成器。自能就器得金。故云本非因緣。非自然性。約入顯示竟。

三約處顯示二。

一總徵。二別示。

初。

復次阿難。云何十二處本如來藏妙真如性。

徵意准上。十二處謂六根六塵也。處者方所義。謂眼唯對色。耳惟對聲等。各有方所。又定在義。謂根一定在內。塵一定在外。各有定在。亦名十二入。謂取境則以根入塵。受境則以塵入根。通為能入。亦通為所入。對陰對界此為迷於色不迷於心者。開色合心。又為中根人聞中得悟者說也。

二別示六。

一眼色二處。二耳聲二處。三鼻香二處。四舌味二處。五身觸二處。六意法二處。

初三。

一現前定處。二就處辨妄。三承辯結示。

初。

阿難。汝且觀此祇陀樹林及諸泉池。

教以且觀者定能見根處。樹林泉池者定所見塵處。

二就處辯妄二。

一雙徵兩計。二分文各破。

初。

於意云何。

○此等為是色生眼見眼生色相。

首句總相徵。

○此等下分別徵也。舉根兼塵故曰此等。離色則見無可表似是色生眼見。離見則色無可憑似是眼生色相。二俱非實故爾分徵。至下乃各為詳破。

二分文各破二。

一破眼生色相。二破色生眼見。

初。

阿難。若復眼根生色相者。見空非色色性應銷。銷則顯發一切都無。色相既無誰明空質。

○空亦如是。

初正破生色。破意以若計眼根生色相者。當其見空之時非是色相。而眼根中生色之性應即銷滅。然色性既銷則滅性顯發一切色相應都無所有。若爾。則不惟無色亦復無空。以空乃待色而顯。色相既無無所待故。誰明空質。謂縱有空質誰復能明哉。是知所謂眼生色相者謬矣。

○末句例破生空。例上應云。若復眼根生空相者。見色非空空性應銷。銷則顯發一切都無。空相既無誰明色質。為避文繁。故總取例云。空亦如是。謂眼生空相亦如生色中破(問。據前徵詞。但云眼生色相。而此各破。必例破生空者何也。答。空亦是色。生則俱生。破須俱破。方得無疑)二破色生眼見。

若復色塵生眼見者。觀空非色見即銷亡。亡則都無誰明空色。

破意以若計色塵生眼見者。當其觀空之時非是色相。是生見之因已滅而是見即應銷亡。然見既銷亡則都無所見。既都無所見誰明空色。謂縱有空色誰復能明哉。是知所謂色生眼見者亦謬矣。準上科亦應云空亦如是。謂空生眼見亦如色生中破。文中無者。準上可知故。就處辯妄竟。

三承辯結示。

是故當知。見與色空俱無處所。即色與見二處虗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見即根處。色空皆塵處。俱無處所者。以眼不生色則色無處所。色不生眼則見無處所。此且明其無內外處。即色與見等者。言不惟無處即彼二處之體亦屬虗妄。以本惟一性。此性非因緣非自然起心即錯。動念即乖。喚誰名見及於色空。眼色二處竟。

二耳聲二處三。

一現前定處。二就處辨妄。三承辯結示。

初。

阿難。汝更聽此祇陀園中食辦擊鼓。眾集撞鐘。鐘皷音聲前後相續。

聽即根處。此祗下皆塵處。食辦集眾故擊鼓。眾集受齋故撞鐘。今之叢林擊梆鳴牌者鎚隨國變故二就處辯妄二。

一雙徵兩計。二分文各破。

初。

於意云何。此等為是聲來耳邊耳往聲處。

聞不自聞因聲故有。或計聲來耳邊。聲不自聲因聞故有。或計耳往聲處。二計俱非故須徵破。

二分文各破三。

一破聲來耳邊。二破耳往聲處。三破無來無往。

初。

阿難。若復此聲來於耳邊。

○如我乞食。室羅筏城在祇陀林則無有我。此聲必來阿難耳處。目連迦葉應不俱聞。

○何況其中一千二百五十沙門。一聞鐘聲同來食處。

初牒聲來耳。

○如我下法喻合辨。喻中如來乞食城中林裏則無。法中聲來阿難耳邊餘耳則無。故連葉應不俱聞。今既不爾。則法喻不齊矣。

○何況下極顯其謬。意以連葉俱聞則法喻不齊。何況眾多沙門一聞同來。尤見其不齊之甚。是知所謂聲來耳邊者謬也。

二破耳往聲處。

若復汝耳往彼聲邊。

○如我歸住祇陀林中。在室羅城則無有我。汝聞皷聲其耳已往擊皷之處。鐘聲齊出應不俱聞。

○何況其中象馬牛羊種種音響。

初牒耳往聲。

○如我下法喻合辯。喻中如來歸住林中城裏則無。法中耳往擊皷之處鐘處則無。故齊出應不俱聞。若俱聞者亦法喻不齊矣。

○何況下極顯其謬。意以鐘聲齊出則應不能俱聞。何況象馬牛羊種種音[1]嚮益應不能俱聞。今既不爾。是知所謂耳往聲邊者亦謬也。

三破無來無往。

若無來往亦復無聞。

恐聞來往不成轉計無來無往。故為此破。若謂聲亦無來。耳亦無往。則是根塵各住自不成聞。如二人一在林中一在城裏兩不相到。自不能和合成事。是知所謂無來往者益謬也。必兼此破者。以有來有往固是權宗因緣。無來無往尤屬外計自然。權宗尚破外計安留。又破有來往則生不可說。破無來往則不生不可說。生與不生俱不可說。迺成真無生義。就處辨妄竟。

三承辯結示。

是故當知。聽與音聲俱無處所。即聽與聲二處虗妄。本非四緣非自然性。

聲不來耳則耳處不現。耳不往聲則聲處不現。故云俱無處所。況復無來無往又不可說。真為徹體虗妄二處叵得。果到不可得處。自見非因緣非自然性矣。耳聲二處竟。

三鼻香二處三。

一現前定處。二就香辯妄。三承辨結示。

初。

阿難。汝又齅此爐中栴檀。

根塵可知。栴檀義翻與藥。齅之能除病故。此方所無故無正翻。

二就香辯妄二。

一顯異徵生。二分文各破。

初。

此香若復然於一銖。室羅筏城四十里內同時聞氣。於意云何。此香為復生栴檀木。生於汝鼻。為生於空。

二十四銖為一兩。一銖惟四分餘也。漢張華志云。西國使獻香者。漢制不滿斤不得受。使乃私去。著香如大豆許在宮門上。香聞長安四十里經月乃歇。今則不惟香四十里。且言同時聞氣誠異香也。徵生之義可知。

二分文各破三。

一破從鼻生。二破從空生。三破從木生。

初。

阿難。若復此香生於汝鼻稱鼻所生。當從鼻出。

○鼻非栴檀云何鼻中有栴檀氣。

○稱汝聞香當於鼻入。鼻中出香說聞非義。

初約生定出。鼻不蒙煙似生於鼻。故先破鼻生。稱生當出者以生即出生義故。

○鼻非下體用相違。鼻非栴檀者肉體也。肉體不應有檀氣之用。故難以云何有也。

○稱汝下名義不符。入香為聞故曰稱聞當入。今不入而反出故難以說聞非義。然既展轉成謬。則此香不從鼻生明矣。

二破從空生。

若生於空。空性常恒香應常在。何藉爐中爇此枯木。

既不蒙烟又不生鼻似生於空。故次破空生。空即鼻中空也。體同大虗故曰常恒。能生則一切時生故香應常在。設許常在仍墮自然。故難以何藉爐中爇此枯木。正顯其猶待緣也。

三破從木生。

若生於木。則此香質因爇成烟。若鼻得聞合蒙烟氣。其烟騰空未及遙遠。四十里內云何已聞。

香生於木常情共計也。恐阿難為避常情或計從鼻從空。今二計俱破將必還歸常情。故即破木生。若謂此香生於木者。則此香之木質不能通鼻。須是因爇成烟乃可通於鼻也。若果烟通於鼻而鼻得聞者。則鼻中合蒙烟氣。設許蒙烟仍墮因緣。故難以其煙騰空未及遙遠。即盡四十里內云何已聞。正顯其不藉緣也。就香辨妄竟。

三承辯結示。

是故當知。香鼻與聞俱無處所。即齅與香二處虗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香塵處。鼻根與聞性合為根處。下齅字亦兼鼻與聞。然根塵相依猶若交蘆。破一則二俱不成。香無生體如上已辨。根無所偶自然不立。故即承此結示。餘義准前可知。鼻香二處竟。

四舌味二處三。

一據常定處。二就味辯妄。三承辨結示。

初。

阿難。汝常二時眾中持鉢。其間或遇酥酪醍醐名為上味。

日日如是曰常。二時者早食午食時也。正脈云。此中舌處不顯。寄隱遇字之中。

二就味辨妄二。

一總徵生處。二分文各破。

初。

於意云何。此味為復生於空中生於舌中。為生食中。

二分文各破三。

一破從舌生。二破從食生。三破從空生。

初。

阿難。若復此味生於汝舌。

○在汝口中祗有一舌。其舌爾時已成酥味。遇黑石蜜應不推移。

○若不變移不名知味。若變移者舌非多體。云何多味。一舌之知。

初按定生舌味唯舌知。或計生於舌中故此按定。

○在汝下據一為破。一口一舌世間共許也。爾時者指遇酥時言。遇酥之時舌上覺有酥味。是舌已成酥酪味矣。石蜜者沙糖類。言一舌已生酥味。縱遇石蜜應不推遷變移轉生蜜味。如樹生果。生酸生甜應一定也。

○若不下展轉顯謬。恐聞應不推移遂計不移。若果不移失隨緣義。故以不名知味破之。言舌以知味為性。不移則常是一味。餘無所知。豈成知味之舌。此一謬也。又恐聞不移被破轉計變移。若果變移失不變義。故以舌非多體等破之。言既曰變移。遇酥則能生酥味。遇蜜則能生蜜味。若爾。則應有多舌。如多果須依多樹而生。今舌既非多體。云何多般之味一舌之知所能徧生。此又一謬也。既展轉成謬則味非舌生明矣。

二破從食生。

若生於食。食非有識云何自知。

○又食自知即同他食。何預於汝名味之知。

初正破常計。常情共計味生於食故為此破。若謂味生於食者則不假舌根矣。不假舌根還同無味。以食非有識云何自知有味。是味必由舌現不應屬食生也。

○又食下兼防謬執。恐聞食非有識云何自知猶未心服。故為此防。又汝必謂食能自知不須汝舌者。即同他食一般。有何[1]千預於汝而名汝舌為味家之知。此益見其謬也。

三破從空生。

若生於空。汝噉虗空當作何味。

○必其虗空若作鹹味。既鹹汝舌亦鹹汝面。則此界人同於海魚。

○既常受鹹了不知淡。若不識淡亦不覺鹹。必無所知云何名味。

初按生徵味。食生舌生二計俱破。或計味從空生故按定令噉。意以生味必能具味具味應可噉知。故徵其當作何味。

○必其下約鹹以破。言舌向於空既鹹汝舌。面向於空亦應鹹於面。若爾。則此界中人身在虗空皆應同於海魚。全體皆鹹豈理也哉。

○既常下展轉顯謬。言設許同於海魚則應常時受鹹。故難以既常受鹹了不知淡。然鹹淡乃相待而顯。若果不識淡者則應亦不覺鹹。以無待故。既鹹淡二俱不覺是必全無所知。云何又以酥酪醍醐名為上味。就味辯妄竟。

三承辨結示。

是故當知。味舌與嘗俱無處所。即嘗與味二俱虗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根塵相依破一則二俱不立。故俱無處所唯是虗妄。人惟不知虗妄所以不見真實。若果知是虗妄。忘塵遺根。即二處而見本非因緣非自然性矣。舌味二處竟。

五身觸二處三。

一據常定處。二就知辨妄。三承辨結示。

初。

阿難。汝常晨朝以手摩頭。

灌頂引律云。佛常戒勅弟子一日三摩其頭。默自誦云。守口攝意身莫犯。如是行者得度世。又引遺教經云。汝等比丘當自摩頭。已捨飾好著壞色衣。執持應器以乞自活。自見如是。若起貪慢當疾滅之。阿難遵制日日行之。故云汝常等也。此中塵處不顯寄隱摩字之中。以頭手皆屬身根。唯正摩時所現痛痒等相名之為觸。下云此摩所知。所知即痛痒等相也。正脈云。鼻香二處與此二處皆有取例之意。言彼以鼻不蒙煙同時俱聞。知香塵之虗妄用例諸香。此以本無外境頭手假摩。知摩觸之虗妄用例諸觸。亦是以易知例難知也。

二就知辨妄二。

一雙徵兩在。二分文各破。

初。

於意云何。此摩所知誰為能觸。能為在手為復在頭。

此摩所知者。謂當此正摩之時自有所知之觸。既有所知之觸自有能觸之知。但不知頭之與手誰為能觸。故徵其能為在手為復在頭。此中能觸觸字宜訓覺義。

二分文各破二。

一正破兩在。二兼防謬辨。

初。

若在於手頭則無知。云何成觸。

○若在於頭手則無用。云何名觸。

初破能在手。言一身秪有一知。若謂能觸之知在於手者頭上則應無知。云何正摩之時頭上宛然有知。得成觸相。是能觸不專在於手也。

○若在下破能在頭。若謂能觸之知在於頭者手上則應無用。又云何正摩之時手上依然有用。得名能觸。是能觸不專在於頭也。

二兼防謬辨。

若各各有則汝阿難應有二身。

○若頭與手一觸所生。則手與頭當為一體。若一體者觸則無成。

○若二體者觸誰為在。在能非所。在所非能。不應虗空與汝成觸。

初防頭手各有辨。恐聞頭手互無之破遂謬辯云。頭上手上各各有一能觸之知。故為此防。言一身一知世間共許。若謂頭上手上各各有者。則汝阿難有二知矣。既有二知應有二身。否則世間相違。

○若頭下防頭手共一辨。恐聞應有二身之破又謬辨云。雖頭手各各有知皆是一箇能觸之所生起。故無妨唯是一身。故為此防。若謂頭上之知與手上之知皆是一箇能觸之所生起者。則手上之知與頭上之知當為一體。若果是一體者觸塵則無所成。以有能無所故也。

○若二下防所生成二辯。恐聞觸則無成之破又謬辨云。雖頭手之知皆為一觸所生。生已則成二體。故為此防。若謂生已成二體者觸塵當誰為在。若在能摩之手非在所摩之頭。若在所摩之頭非在能摩之手。云何正摩之時頭上手上各有觸塵相現。莫是虗空與汝成觸。以補觸之不足耶。據理而論不應虗空與汝成觸。以虗空無質故也。就知辨妄竟。

三承辯結示。

是故當知。覺觸與身俱無處所。即身與觸二俱虗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初則因所徵能。(如云此摩所知誰為能觸等)次則以能破所。(如云若在於手頭則無知。云何成觸等)究竟能既不存。(如各有共一皆不能成)所亦不立。(如不應虗空與汝成觸)故曰覺觸與身俱無處所。覺觸謂所覺之觸。即前此摩所知塵處也。身謂能覺之身。即上頭之與手根處也。餘可準思。身觸二處竟。

六意法二處三。

一據常定處。二就法辨妄。三承辯結示。

初。

阿難。汝常意中所緣善惡無記三性生成法則。

意兼色心二根。及與知精根處也。所緣善惡等即塵處也。此中三性且指前五識所具。如前五根緣善境界識中則有善性現起。緣惡境界識中則有惡性現起。緣無記境識中則有無記性現起。名為善惡無記三性。依此三性生起善惡無記影子而成法塵。依然善惡無記各有條則。不相紊亂名為生成法則。是知法塵條則依三性生成。為意根所緣。故云汝常意中所緣等也。

二就法辨妄二。

一雙徵即離。二分文各破。

初。

此法為復即心所生。為當離心別有方所。

法即法塵是無表色。心指意根亦兼知性。即心離心者。言法塵既是無表依論明其為非色非心聚。然既曰非心則不即乎心。既曰非色又似不離乎心。故此雙徵。次下乃為俱破。

二分文各破二。

一破即心所生。二破離心別有。

初。

阿難。若即心者法則非塵。非心所緣云何成處。

即心則屬有知故非塵。非塵亦屬能緣故非所。唯能無所絕於對待故不成處。

二破離心別有。

若離於心別有方所。則法自性為知非知。

○知則名心。異汝非塵同他心量。即汝即心。云何汝心更二於汝。

○若非知者。此塵既非色聲香味離合冷暖及虗空相。當於何在。今於色空都無表示。不應人間更有空外。心非所緣處從誰立。

初按定雙徵。謂按定離心雙徵有知與無知也。

○知則下先破有知。謂設言有知則名為心。但不知為異於汝為即於汝。若異於汝者應當是塵。而今却名心非塵。據此則同他人心量。非汝所緣亦不成處。若即於汝者應當即是汝心。而今却離心別有。云何既是汝心更有二體於汝心之外。此益見其謬也。

○若非下次破無知。非猶無也。謂設若離心而又無知者亦應有所在處。然此塵既非色香等五塵之色。(離合冷暖皆觸塵也)及五塵外虗空之相畢竟當於何在。今於色之與空一一推求都無表顯指示之處。莫非猶在色空外耶。但色外即空不應說人間更有空外。據此則離心不有還應是心。但心非所緣處從誰立。已於即心中辯。詳此中心非所緣二句應在上段同他心量之下。或筆授錯簡。請截此續彼則彼義既周而此文不贅矣。就法辨妄竟。

三承辯結示。

是故當知。法則與心俱無處所。則意與法二俱虗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法則者外處也。既即心離心展轉謬妄。則外處不成。外既不成對誰立心名之為內。故云俱無處所。然畢竟如何。若分別不了。則意之與法二俱虗妄。若直下無心。則意之與法本惟一非因緣非自然性矣。約處顯示竟。

四約界顯示二。

一總徵。二別示。

初。

復次阿難。云何十八界本如來藏妙真如性。

徵意可知。十八界謂六根六塵六識也。界者依俱舍名種族義。如彼頌云。聚生門種族。是蘊處界義。葢聚為積聚。即是蘊義。以能積聚有為法故。生門即是處義。以是生長諸識門故。種族即是界義。論有二釋。一種者生本義。謂十八界為同類因各生自類等流果故。是生法本。二族者族類義。謂十八法族類自性各別不同故。以族攝類。今釋界亦二義。一者因義。謂根塵識三和合造業為生死因故。二者限義。謂根塵識三各有界限不相紊亂故。佛欲破中邊界顯空藏體。斷生死因示真如果。故先總徵。次下乃三三別示。此為心色俱迷者開色開心。又為下根人開廣得悟者說也。

二別示六。

一眼色識界。二耳聲識界。三鼻香識界。四舌味識界。五身觸識界。六意法識界。

初三。

一據權定界。二就識辯妄。三承辨結示。

初。

阿難。如汝所明。眼色為緣生於眼識。

如汝所明者有二義。一者單就阿難。以阿難於破識文中曾引是語。縱許其已能明故。二者通約權教。謂如汝權教所明。以根塵生識是昔權教之所說故。二義之中後義理長。以下諸界中耳聲為緣生於耳識等阿難所不曾引故。正脈云。彼所謂眼根色塵內外相對。於其中間生於眼識。內外中間故成三界矣。下皆倣此。

二就識辯妄(獨就識辨者。以根塵相對識生其中如三家比隣而住。若撤其中家界墻則左右兩家界限。俱不成矣。又按正脈。入處界三科破法有三種差別。一者約緣破。言不局本法廣破外緣也。如滅火不徑撲火。但抽去其薪火自滅矣。以火無自體也。二者更互破。言二法相依而立即須更互破之。如蛟水相依兩皆為患。除之者。驅蛟絕水之本。泄水破蛟之居也。三者從要破。此有兩種。一者二法從要破。如兩木相倚而立。但推倒一邊。二俱倒矣。二者三法從要破。如筋角膠三合為弓。而膠為其要。但除去其膠則筋角皆不成弓矣。詳前六入破法全是約緣。以塵即其緣也。十二處中眼色耳聲四處乃更互破。身觸二處則獨約根破。餘六處獨約塵破。皆二法從要破也。此十八界中破法全是三法從要。以三法中唯識為要也。然文雖從要而意實並破。非同六入正意在根。詳其結處可見)二。

一指識徵界。二分文各破初。

此識為復因眼所生以眼為界。因色所生以色為界。

此識者指定所生之識。為復等徵其以何為界。良以根塵各有別名而識則無之。若不係以根塵則無所分別。然諸經多明係根。今以權教根塵皆能生識。則應二係不定。故雙約根塵而徵其以何為界。意以因眼所生則名眼識界。因色所生准知。

二分文各破三。

一破係根不成。二破係塵不成。三破兩係不成。

初。

阿難。若因眼生。既無色空無可分別。縱有汝識欲將何用。

○汝見又非青黃赤白。無所表示從何立界。

初正破係根。若謂此識因眼生者應不藉乎色空。要知既無色空無可分別。謾說不能生識。縱許能生有汝之識欲將何用。用處尚無憑何說識。是明知非因眼生。

○汝見下預防謬辨。恣聞根生之破遂謬辨云。所言因眼生者非指色根。乃指見性。故為此防。意以凡言立界必有色相可憑。縱因見生汝見又非青黃赤白。無可表示。識將從何立界。是知所謂眼識界者唯謬稱耳。

二破係塵不成。

若因色生。空無色時汝識應滅。云何識知是虗空性。

○若色變時汝亦識其色相遷變。汝識不遷界從何立。

○從變則變界相自無。不變則恒。既從色生應不識知虗空所在。

初正破係塵。若謂此識因色生者離色應不能生。要知色有變滅變滅則空。若到空無色時汝識無因則應斷滅。斷滅則並空亦不應識。而於色變滅時云何識知是虗空性。是明知非因色生。

○若色下預防謬辨。恐聞云何識空之難。遂謬辨云。識因色生。色變而識自不變。云何不許識空。故為此防。若謂色遷變時。汝亦識其色相遷變是汝識自不遷矣。縱許不遷亦不成界。以離色無憑界從何立。是知所謂色識界者亦謬稱耳。

○從變下遮止矯亂。恐不遷被破。遂矯亂云。從變。又恐從變被破。遂矯亂云。不變。故遮止云。若謂從變則應變滅無體。如是則界相自無不勞費詞矣。若謂不變則應性自常恒。常恒則既從色生惟應識色。應不識知虗空所在。既皆不爾。惟是矯亂。豈真有色生之理哉。

三破兩係不成。

若兼二種眼色共生。合則中離。離則兩合。體性雜亂云何成界。

恐聞根生塵生二俱不成。遂計共生。故為此破。若謂此識兼於二種為因。乃內眼外色和合共生者。要先審定此識。為與根塵合耶。為與根塵離耶。若與根塵合者。則中間之識自應離而為二。半合於眼則屬有知。半合於色則屬無知。而體性亂矣。若與根塵離者。則中間之識應是眼之半分。色之半分。兩半合成有知與無知不分。如水與土和合成泥而體性雜矣。既雜且亂云何得成中界。就識辨妄竟。

三承辨結示。

是故當知。眼色為緣生眼識界。三處都無。則眼與色及色界三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以是各生共生俱不得成之故。當知昔教所謂為緣生識者。三處都無。以中既不有內外何分。若因枝尋本。則此眼與色及色界三當體即是非因緣非自然性。正脈云。色界者色識界也。此係塵以為別名。而又略一識字下二科倣此。眼色識界竟。

二耳聲識界三。

一據權定界。二就識辯妄。三承辯結示。

初。

阿難。又汝所明。耳聲為緣生於耳識。

二就識辨妄二。

一指識徵界。二分文各破。

初。

此識為復因耳所生以耳為界。因聲所生以聲為界。

二分文各破三。

一破係根不成。二破係塵不成。三破兩係不成。

初。

阿難。若因耳生。動靜二相既不現前根不成知。必無所知。知尚無成識何形貌。

○若取耳聞。無動靜故聞無所成。

○云何耳形雜色觸塵名為識界。則耳識界復從誰立。

初正破係根。若謂此識因耳生者自應不藉動之與靜。要知動靜二相既不現前唯根不能成知。必至空空洞洞一無所知矣。然識因知顯。今知尚無成縱生於識有何形貌可憑。是明知其不因耳生。

○若取下預防謬辯。恐聞知尚無成識何形貌之破。遂謬辨云。意識乃憑乎知。耳識惟憑於聞。無知有聞便可生於耳識。故為此防。若取耳中聞性能生識者亦應不藉動之與靜。要知無動靜故聞性亦無所成。聞尚無成況復生識。自然不能。

○云何下兼防轉謬。恐聞無動靜故聞無所成之破。又轉謬云。但取耳形生識有何不可。故為此防。言能生所生因果必然相類。識能分別屬於有知。耳形雜色觸塵屬於無知(耳形以四塵為體。謂色香味觸也。文中舉二餘以塵字該之)若以耳形雜色觸塵者名為生識之界。因果不類故難以云何等也。末二句乃總以結難之語。言耳生聞生二俱非理。則世間所稱耳識界者復從誰立。是惟幻妄稱相而已。

二破係塵不成。

若生於聲。識因聲有則不關聞。無聞則亡聲相所在。

○識從聲生。許聲因聞而有聲相聞應聞識。

○不聞非界聞則同聲。識已被聞誰知聞識。若無知者終如草木。

初正破係塵。若謂此識生於聲者是識乃因聲而有。應不關乎耳聞。要知聲因聞顯。果其無聞則亦亡失聲相所在。聲相尚無云何生識。固知其不能也。

○識從下預防謬辨。恐聞無聞亡聲之破。遂謬辨云。此識固是因聲而有。而能生之聲却是因聞而有。如因祖生父。因父生子。於理極成可無詞矣。故為此防。若謂此識定從聲生但許此聲因聞而有聲相。若爾則聞聲亦應聞識。以識從聲生則聲中有識聞應俱聞也。

○不聞下展轉顯謬。有四。一不聞非界謬。設謂但能聞聲不能聞識。則是聲中無識。聲中無識自非生識之界。二聞則同聲謬。設謂聞聲實能聞識。則是識亦同聲。乃被耳所聞矣。三被聞無知謬。言耳之所聞惟識能知。今識已被聞應無能知之者。故難以誰知聞識。四人同草木謬。若謂聞識無有知者。以斯為例。則聞聲亦無有知。既都無所知則汝當終如草木。非有情類矣。

三破兩係不成。

不應聲聞雜成中界。界無中位則內外相復從何成。

恐聞耳生聲生二俱不成。遂計和合共生。故為此破。若計此識和合共生者。則是聲之與聞交雜而成中界。以義求之不應如是。以雜則不分不得成中故。然識界既無中位。則耳界內相聲界外相復從何成。是三處皆不成矣。就識辯妄竟。

三承辨結示。

是故當知。耳聲為緣生耳識界三處都無。則耳與聲及聲界三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釋義準上。耳聲識界竟。

三鼻香識界三。

一據權定界。二就識辨妄。三承辯結示。

初。

阿難。又汝所明。鼻香為緣生於鼻識。

二就識辨妄二。

一指識徵界。二分文各破。

初。

此識為復因鼻所生以鼻為界。因香所生以香為界。

二分文各破三。

一破係根不成。二破係塵不成。三破兩係不成。

初二。

一徵鼻兩問。二逐一為破。

初。

阿難。若因鼻生。則汝心中以何為鼻。為取肉形雙爪之相。為取齅知動搖之性。

若因句按定鼻生。則汝句徵何為鼻。為取下雙開兩問。肉形指浮塵根。後云浮根四塵是也。雙爪指勝義根。後云清淨四大如雙垂爪是也。齅知指能齅之性。動搖指所齅之香。未到識地。差別未分。但有動相。能齅能知於此者即是根性。後云齅精映香是也。

二逐一為破二。

一約以肉為鼻破。二約以齅為鼻破。

初。

若取肉形肉質乃身。身知即觸名身非鼻。名觸即塵。鼻尚無名云何立界。

肉形亦該雙爪。以麤細雖異體同四塵故。破意以若取肉形為鼻者。肉形之本質乃名為身。或取身之所知。身之所知者即名為觸。肉質既名為身即非是鼻。身知既名為觸應即是塵。是二者俱無鼻之名矣。鼻尚無名云何依之生識而立鼻識界名。是惟虗妄耳。

二約以齅為鼻破三。

一正破三義二預防謬辨。三兼防轉謬。

初。

若取齅知。又汝心中以何為知。

○以肉為知。則肉之知元觸非鼻。

○以空為知。空則自知肉應非覺。如是則應虗空是汝汝身非知。今日阿難應無所在。

○以香為知。知自屬香何預於汝。

初總徵以何為知。齅知者齅知動搖性也。性非無體故徵以何為知。

○以肉下先破以肉為知。以肉為知者。謂以肉之所知為齅知性也。但齅知屬鼻。則肉之所知元是觸而非鼻。如我上云身知即觸。名觸即塵。豈得無齅知性乎。

○以空下次破以空為知。以空為知者。謂以鼻中之空為齅知性也。但空若有知空則自知。鼻肉自應非覺。覺亦知也。如是則應虗空是汝。汝身非知。以鼻空有知例知一切空皆有知。故虗空是汝。鼻肉非覺例知全身肉皆非覺。故汝身非知。據此二義。則今日阿難應無所在。以虗空是汝空無在汝亦無在。汝身非知縱有在亦不自覺。豈理也哉。

○以香下後破以香為知。以香為知者。謂以鼻中香為齅知性也。但香若有知。則知自屬香何預於汝。而名汝之知性。預猶干也。

二預防謬辨。

若香臭氣必生汝鼻。則彼香臭二種流氣不生伊蘭及栴檀木。二物不來汝自齅鼻為香為臭。臭則非香。香應非臭。

恐聞何預於汝之破。遂謬辯云。知雖屬香香氣却生於鼻。何言不預於我。故為此防。若謂香生於鼻例知臭亦生鼻。是必生汝鼻矣。但世間共許。臭氣生伊蘭。香氣生栴檀。今必謂生汝鼻者。則彼二種流動之氣不生於彼二物。決無是理。請試驗之。如二物不來之時汝自空齅於鼻為香為臭。臭則不能生香。香應不能生臭。是知所謂香臭氣必生於鼻者謬也(觀佛三昧經云。末利山中有伊蘭樹臭若肨屍。熏聞四十由旬。其華紅色甚可愛樂。若有食者發狂而死。牛頭栴檀發生伊蘭叢中。未及長大如閻浮洲竹笋。不能發香。仲秋月滿。卒從地生。成栴檀樹。眾人皆聞栴檀妙香。永無伊蘭臭惡之氣)三兼防轉謬。

若香臭二俱能聞者。則汝一人應有兩鼻。對我問道有二阿難誰為汝體。

○若鼻是一香臭無二。臭既為香香復成臭。二性不有界從誰立。

初防俱聞俱生謬。恐聞臭則非香香應非臭之破。遂轉謬云。我今香臭俱聞何妨香臭俱從鼻生。故為此防。言香臭異性鼻不并聞。若謂香臭二氣俱能聞者。則汝阿難一人應有兩鼻。以一鼻聞香。一鼻聞臭。方得不混。然舉世皆知一人秪有一鼻。若果有二鼻者。即今對我問道自應有二阿難。設許有二必有真偽。且二阿難中誰為汝之真體。是必有以辨之乃可云有二也。

○若鼻下防一鼻具二謬。恐聞兩鼻應有二身之破。又轉謬云。我本無二。鼻秪是一。雖秪是一無妨具足香臭二性。故為此防。若謂鼻秪是一即具香臭二性者。則香之與臭自應混而為一。無有二性矣。既無有二則臭既為香香復成臭。互奪兩亡二性不有。況復以香為知為鼻。真為展轉虗妄無可憑據。所謂生識立界者試問界從誰立。破係根不成竟。

二破係塵不成。

若因香生。識因香有。如眼有見不能觀眼。因香有故應不知香。知即非生不知非識。

○香非知有香界不成。識不知香因界則非從香建立。

初正破係塵。若執此識因香生者。則是識決定因香而有。請以喻明當自知非。如彼因眼有見彼見不能觀眼。識亦如是。因香有故自應不能知香。且知與不知二俱有過。謂知即非從香生。自宗相違。以識因香生是自宗故。不知即非是識。世間相違。以世間共許識能知故。

○香非下預防謬辯。恐聞不知非識之破。遂謬辨云。雖曰不知無妨是識。故為此防。言既已不知。縱許是識而彼香塵現則亦非知有。如是則香界不成。且識既不知有香所謂因香立識界者。則識界決非從香建立。

三破兩係不成。

既無中間不成內外。彼諸聞性畢竟虗妄。

夫根塵所以得成內外界者因有中間之識。今既無有中間則亦不成內外。是不惟識界無實而彼諸能聞根性所聞塵性亦畢竟虗妄。豈真有生識義哉。就識辨妄竟。

三承辯結示。

是故當知。鼻香為緣生鼻識界三處都無。則鼻與香及香界三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夫中界不立則所生者本無。內外不成則能生者何有。故曰三處都無。要知妄無自性舉體全真。故仍許其為本非因緣非自然性也。鼻香識界竟。

四舌味識界三。

一據權定界。二就識辯妄。三承辯結示。

初。

阿難。又汝所明。舌味為緣生於舌識。

二就識辯妄二。

一指識徵界。二分文各破。

初。

此識為復因舌所生以舌為界。因味所生以味為界。

二分文各破三。

一破係根不成。二破係塵不成。三破兩係不成。

初。

阿難。若因舌生。

○則諸世間甘蔗烏梅黃連石鹽細辛薑桂都無有味。汝自嘗舌為甜為苦。

○若舌性苦誰來嘗舌。舌不自嘗孰為知覺。舌性非苦味不自生。云何立界。

首句按定識因舌生。意顯其不藉於味也。

○則諸下教以離味嘗舌。甘蔗甜味。烏梅酸味。黃連苦味。石鹽鹹味。其塊似石故云石鹽。細辛藥草名微有辛味。薑為辛之尤者。藥中有肉桂亦微有辛味。六味中唯少淡味。若取桂華為淡亦可。以巖桂俗稱木樨用以入味。取其淡而香也。都無有味者。約諸物不現前時諸味俱寂故。教以汝自嘗舌為甜為苦者。要必離於諸味甜苦分明。方可云識因舌生。

○若舌下苦與非苦俱謬。若謂舌性若者所生之識亦苦。苦不覺苦誰來為汝嘗舌。莫謂舌能自嘗。以義揆之舌不自嘗。如眼不自見。可為譬也。然舌既不能自嘗。孰能來為知覺之性。是知所謂舌性是苦者謬矣。若謂舌性非苦。以一例諸則一切味自應不生。要知識憑味顯。味且不生云何立識界之名是亦謬也。

二破係塵不成二。

一自宗相違破。二世間相違破。

初。

若因味生識自為味。同於舌根應不自嘗。云何識知是味非味。

若謂此識因味生者。如穀還生穀。則汝識應自為味。識既為味自應不能知味。同於舌根應不自嘗。云何汝識不然。乃能識知是味非味。是自宗相違也。量云。味生識是有法。應不知味宗。因云識自為味故。同喻如舌根應不自嘗。云何識知等。正責其違於自宗。

二世間相違破。

又一切味非一物生。味既多生識應多體。

○識體若一體必味生。鹹淡甘辛和合俱生。諸變異相同為一味。應無分別。

○分別既無則不名識。云何復名舌味識界。

初味多壞識過。又字重牒前計。謂又若此識因味生者但一切味非一物生。如甜味從甘蔗生。苦味從黃連生等。然多味既從多物而生是多物能生多味。以斯為例多味亦應生於多識。若爾則識應多體。世間相違。以世間共許舌識惟一故。

○識體下識一壞味過。鹹淡甘辛亦該酸苦。是六味總相。和合俱生變異乃六味別相。和合者如豆麵鹽合而為醬等。俱生者如甘蔗生來即甜。黃連生來便苦等。變異者如變生作熟則異其本味等。破意葢謂識體若一而其體應非味生。以因果不類故。若其體必從味生。須是鹹淡甘辛等六味及於和合俱生諸變異相混同而為一味。以多既成一生一乃無過故。但既同為一味應無分別。世間相違。以世間共許分別成味故。

○分別下味壞識亡過。言味性之分別既無則所生之識亦不名識。以無所識故。云何世間復名此識為舌味中間識界。尤見其與世間相違。破係塵不成竟。

三破兩係不成。

不應虗空生汝心識。舌味和合即於是中元無自性。云何界生。

恐聞根生塵生二俱不成。遂計從虗空生。故世尊以不應遮之。言空無識性豈能生汝心識。此承上文防異計也。舌味和合等乃正破兩係。言舌味既已和合則舌不成舌。味不成味。互奪兩亡故云即於是中元無自性。是中者即舌味之中。無自性者無各別之自性也。自性尚無固知不能生識。故曰云何界生。就識辨妄竟。

三承辯結示。

是故當知。舌味為緣生舌識界三處都無。則舌與味及舌界三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舌界者舌識界也。此係根為名。下二界准知。舌味識界竟。

五身觸識界三。

一據權定界。二就識辨妄。三承辯結示。

初。

阿難。又汝所明。身觸為緣生於身識。

二就識辨妄二。

一指識徵界。二分文各破。

初。

此識為復因身所生以身為界。因觸所生以觸為界。

二分文各破三。

一破係根不成。二破係塵不成。三破兩係不成。

初。

阿難。若因身生必無合離。二覺觀緣身何所識。

覺觀即指識言。麤心分別名覺。細心分別名觀。前云分別覺觀是也。對合離二塵分為二種。所謂合覺觀離覺觀皆能緣也。破意以若謂此識因身生者必無藉於合離二塵。要知無二塵故。縱生於識起二覺觀以為能緣。惟身無境將何所識。是知所謂因身生識者謬耳。

二破係塵不成。

若因觸生必無汝身。誰有非身和合離者。

破意以若謂此識因觸生者必無藉乎汝身。要知依身知觸世間共許。誰有非依乎身知合離者。知尚無成況復能識。是知所謂因觸生識者亦謬耳。

三破兩係不成。

阿難。物不觸知身知有觸。知身即觸知觸即身。即觸非身即身非觸。身觸二相元無處所。

○合身即為身自體性。離身即是虗空等相。

○內外不成中云何立。中不復立內外性空。則汝識生從誰立界。

初破能生無處。恐生謬執呼其名而再告之曰。若汝謬計此識根塵共生者。是必有能觸之物與身相對。要知觸塵之中。亦有外物不來觸汝覺知惟汝自身。即知有觸者。如前所云以手摩頭頭手皆自身也。若爾則能知之身即是所知之觸。所知之觸即是能知之身。身既即觸故非身。觸既即身故非觸。既互奪兩亡。則身觸二相元無處所。是能生者不可得矣。

○合身下遮所生無體。言能生者既已無處。謾言不能生識。縱生汝識。為與身合為復離身。設言合身即為身自體性。不復名識。設言離身即是虗空等相。亦不復名識。是所生者又不可得矣。

○內外下結二俱叵得。言內外中間相待而立。今既內外不成。中間識界云何建立。中不復立內外二界性亦是空。是則能生所生二俱叵得。則汝所言識之生也從誰立界。顯唯有空言而已。就識辨妄竟。

三承辨結示。

是故當知。身觸為緣生身識界三處都無。則身與觸及身界三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身觸識界竟。

六意法識界三。

一據權定界。二就識辨妄。三承辨結示。

初。

阿難。又汝所明。意法為緣生於意識。

二就識辨妄二。

一指識徵界。二分文各破。

初。

此識為復因意所生以意為界。因法所生以法為界。

二分文各破三。

一破係根不成。二破係塵不成。三辯兩係無文。

初。

阿難。若因意生。於汝意中必有所思發明汝意。若無前法意無所生。離緣無形識將何用。

○又汝識心與諸思量兼了別性為同為異。同意即意云何所生。異意不同應無所識。若無所識云何意生。若有所識云何識意。唯同與異二性無成。界云何立。

初約能生無體破。若謂此識因意根生者應不藉乎法塵。要知於汝意中必有所思之法方能發明汝意。若無所思前法意性則無所生。是知意性離緣無形云何生識。縱生汝識無法將何所用。無用惟幻說誰從根生哉。

○又汝下約所生無性破。識心指意識。思量指意根。意根即末那故以思量為名。兼猶同也。以意識與意根同是了別性故。破意以若必謂此識從根生者。但汝意識之心與諸思量意根同為了別之性。且道為同為異。若言同意即是意根。云何為意之所生。若言異意不同意能了別。應無所識。若果無所識者與意逈別。云何為意之所生。若謂有所識者依舊同乎意根。云何分識之與意而言其與意異耶。是知惟同意與異意有了別無了別之二性尚無能成。況復名界。界又云何成立。則昔教所稱意識界者妄也。

二破係塵不成。

若因法生。世間諸法不離五塵。汝觀色法及諸聲法香法味法及與觸法。相狀分明以對五根。非意所攝。汝識決定。依於法生。今汝諦觀法法何狀。若離色空動靜通塞合離生滅。越此諸相終無所得。

○生則色空諸法等生。滅則色空諸法等滅。所因既無。因生有識作何形相。相狀不有界云何生。

初約能生無體破。若謂此識因法生者此法須應有體。但世間諸法不離五塵。所謂色聲香味觸也。汝觀色法眼之所對。及諸聲法耳之所對。香法鼻之所對。味法舌之所對。觸法身之所對。是皆相狀分明以對五根。非是意根所攝。若汝意識之心決定依於法生。汝今諦觀法塵之法是何相狀。唯是五塵謝落影子生滅而已。色空皆色塵以空為一顯色故。動靜即聲塵。通塞即香塵。合離該味觸二塵。以二塵皆合時知有。離時知無故也。生滅正是法塵。五塵影子落於意地名生。落所不及名滅。越亦離也。破意以設若離於色空等五塵影子生。及五塵影子滅。還有法塵可得耶。要知離此諸相終無所得。是能生者無體矣。

○生則下約所生無形破。言如我上說法塵之所以生者。不過色空諸法等影子生。法塵之所以滅者不過色空諸法等影子滅。是別無法塵為所依因矣。所依之因既無。所謂因之而生有識心者畢竟作何形相。若知相狀不有。說界已屬虗妄云何更言有生。是益見其謬也。

三辨兩係無文。

正脈云。此闕根境合辨之科。(即今疏破兩係無文。前五科俱有。惟此科無。故正脈云闕)愚謂意法本自無相。非同前五根塵有實性境。且分文各破中又極明其虗妄無體。共生之計自然無有。亦不須破。非闕文也。就識辨妄竟。

三承辨結示。

是故當知。意法為緣生意識界三處都無。則意與法及意界三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結示之義準上。夫眾生以五陰不了心色成身。分開六入之門。發明六塵之境。根塵互引十二處之內外既定。識生其中十八界之邊疆莫移。在如來藏中固為幻妄假名。於有情分上竟成堅牢巨執。計人計我而瞥起煩惱。迷理迷法而遽障所知。為生死因。礙正知見。涅槃無路可證。菩提何緣得成。今既一一破其相妄。顯其性真。了界處以不有。識陰入之本空。執盡計除相開性現。則菩提涅槃可希冀矣。會四科而歸藏性竟。

三融七大以拂情計(正脈義云。人皆知此科理趣深廣必勝前科。實多不能較其所以勝。舊註謂前近取身。後遠取物。又云。前悟一身。後融萬法。皆非也。良以四科即七大中別相。七大即四科上總相。法本無殊。但四科方談其一一皆是性真而未嘗言其一一皆周法界。如指香柴煤炭一一言其是火。而未及言一一皆可洞燒林野。至今七大方談其一一皆周法界。故總名為大。如方說出諸火每一星皆有洞燒之極量也。葢前顯法法當體真常。此乃顯法法圓融周徧。故今解以融大科之。而云拂情計者。良以阿難既聞顯見超情。顯見離見之旨。已知見性不屬因緣及自然矣。但四科該盡諸法。似不免於因緣。亦有邪知謬解隨情執自然者。而今又聞本非因緣非自然性。既違昔教復動權執。故世尊以性色真空等拂之)四。

一阿難陳疑致請。二如來斥迷許示。三阿難遵教佇聽。四如來按定為說。

初。

阿難白佛言。世尊。如來常說和合因緣。一切世間種種變化皆因四大和合發明。

○云何如來因緣自然二俱排擯。我今不知斯義所屬。

○惟垂哀愍開示眾生中道了義。無戲論法。

初述昔所說。和合與因緣相關故兼言之。常說者翻外計立自宗故。一切世間總該情器。情則七趣升沉。器則八相往復。故云種種變化。此等皆因地等四大互為因緣和合發明。所謂常說者即依此而說故。又雖云常說亦有深淺。如即空即假即中是也。

○云何下疑今所廢。排擯者斥逐義。謂不用也。因緣自然語雖似平。其意唯疑排擯因緣。以自然外宗雖排擯無可疑故。是知此句乃怪其並因緣俱排也。斯義者即俱排之義。屬謂攝屬。言因緣自然相待而立。不屬此即屬彼。二俱排擯故不知何所攝屬。

○唯垂下請示中道。昔說今排前後相違。自宗外計兩無所攝。進退莫決從違罔措。無任首鼠有類籓羊。故惟願如來哀愍開示。理路不偏曰中道。趣味究竟曰了義。稱實而說曰無戲論法。其意以因緣落有。自然沈空。不合中道。自然固非正見因緣亦屬權宗。俱非究竟一同兒語。一類空拳。皆非無戲論法。因佛兩擯故反是而求之。後云性色真空性空真色等正開示此義。

二如來斥迷許示。

爾時世尊告阿難言。汝先厭離聲聞緣覺諸小乘法。發心勤求無上菩提。故我今時為汝開示第一義諦。

○如何復將世間戲論妄想因緣而自纏繞。汝雖多聞如說藥人真藥現前不能分別。如來說為真可憐愍。

○汝今諦聽吾當為汝分別開示。亦令當來修大乘者通達實相。

初示以已說。爾時者阿難致請時也。告阿難言者即時而應故。先指婬室歸來。爾時自恨未全道力即是厭離聲聞等法。以聲聞等法類皆執相滯名道力難全故也。又爾時慇請奢摩等三即是發心勤求菩提。以奢摩等三即是成佛妙定。可趣菩提故也。今時指顯見已後。以十番所顯之真四科所會之性即是中道。即是了義。即是無戲論法。故總以第一義諦稱之。以一即中道不中則成二故。第一即了義不了則有前故。諦即無戲論戲論則不諦故。

○如何下斥以迷謬。如何復將等者深怪其不應爾也。世間者約二乘為學者世間。以彼不了第一義諦。口說因緣名為戲論。心思因緣名為妄想。因屬戲論妄想。故如來重重開示令其超脫此法。而阿難反問云何俱排等是以之自纏自繞。宜乎為世尊所深怪耳。汝雖多聞等者喻顯其可憐愍也。言阿難雖有多聞之慧。善解請求。不過如說藥之人。而如來開示第一義諦令其薦取正是真藥現前。及阿難纏繞因緣執權為實。宛爾不能分別。不能分別將必捨真藥而取假藥。自誤誤人。是故說為真可憐愍。

○汝今下許以開示。已說不悟多緣聽之不諦。故誡以諦聽。許以分別等者利現會故。分別者分別因緣不了令其超脫。開示者開示中道了義令其薦取。亦令當來等者益未來故。實相者指後大性義該前之所顯所會以同為一體故也。隨緣不變故名實相。不達此者縱修非真。凡當來修大乘者務須通達。故亦令也。下云如水成冰冰還成水。即略示實相之義。

三阿難遵教佇聽。

阿難默然承佛聖旨。

默然者虗懷凝慮。承旨者敬候綸音。所謂聽者端視如渴飲。一心入於語義中也。

四如來按定為說二。

一據執略示中道。二分門別詳七大。

初。

阿難。如汝所言。四大和合發明世間種種變化。

○阿難。若彼大性體非和合則不能與諸大雜和猶如虗空不和諸色。若和合者同於變化。始終相成生滅相續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如旋火輪未有休息。

○阿難。如水成冰冰還成水。

初按妄所執。準前阿難云。一切世間種種變化皆因四大和合發明。今云四大和合發明世間種種變化。雖能所倒置而其義無殊。葢是據其所說而按定之。故云如汝所言。

○阿難下故申非量。言四大和合發明世間等語。乃隨情取相為言。若以性論和合固屬權宗。不和合尤墮外計。故略申二種非量。大性者四大之性。體非和合者只許不變。不許隨緣也。不計隨緣故不能與諸大雜和。諸大約相言。不能與和者謂性自是性。不隨緣以成相。如是則墮自然之計。故應猶如虗空不和諸色。量云。大性是有法。不與諸大雜和宗。因云體非和合故。同喻如虗空不和諸色。大性不爾。乃故為非量。令其自覺。若字仍指大性。和合者只許隨緣。不許不變也。不許不變故應同於諸大之相。遷變改化。始終四句。通約外器內身詳明遷變改化之狀。始終相成者謂因始有終。因終有始。遞互相成。生滅相續者謂生成滅壞。滅壞生成。前後相續。此約外器說也。生死死生者謂因生有死。因死有生。亦遞互相成。生生死死者謂生而復生。死而復死。亦前後相續。此約內身說也。是知內外四大皆變化相。大性同此者性不自性。能隨緣以成相。如是則墮因緣之計。故應如旋火輪未有休息。量云。大性是有法。同於變化等為宗。因云有和合義故。同喻如旋火輪未有休息。大性不爾。亦故為非量。令其自覺。

○阿難下喻明正理。言大性既不如虗空不和。又不如旋火輪轉。畢竟同於何等。故復以異喻而反顯之。如水成冰者喻大性不變隨緣。冰還成水者喻大性隨緣不變。隨緣不變故不墮因緣。不變隨緣故不墮自然。二俱不墮是名中道正理。

二分門別詳七大(問。阿難惟問四大。如來具明七大者何也。答。為欲攝法盡故。良以四大於五陰中唯攝色陰中形色。於六入中惟攝浮勝。於十二處中惟攝六塵及六根中浮勝。於十八界中亦然。至於色陰中顯色。及餘四陰。六入中之根性。十二處中之根性。十八界中之根性及識。皆不能攝。今加以空見識之三大乃一切俱攝。亦恐阿難問所不及故足之以防種疑)七。

一地大。二火大。三水大。四風大。五空大。六見大。七識大。

初四。

一依性成相。二先破和合。三詳示中道。四雙拂二計。

初。

汝觀地性。麤為大地細為微塵。至隣虗塵析彼極微色邊際相七分所成。更析隣虗即實空性。

教以觀地性者。令知地大之性即藏性也。藏性隨緣。由眾生共相無明所感。遂現麤相而為大地。如前云晦昧為空。空晦暗中結暗為色。由二乘析色歸空所致。遂現細相而為微塵。如般若云。以三千大千世界碎為微塵。釋曰。二乘以析空觀。用假想慧。初以大地分為七分。如是從麤至細展轉以七分分之至於微塵。則世界不復有矣。若更以微塵分為七分則成極微。言極微者最極微細已到色之邊際。故云色邊際相。若更以此相分為七分則成隣虗。今不言極微析至隣虗。而言至隣虗塵析彼極微等者。乃世尊妙辯無礙詞句錯落清新耳目之意。然隣虗尚有塵名。再析則塵名亦失。故曰更析隣虗即實空性。

二先破和合二。

一正破合空成色。二取例轉顯其謬。

初。

阿難。若此隣虗析成虗空。當知虗空出生色相。

○汝今問言。由和合故出生世間諸變化相。汝且觀此一隣虗塵用幾虗空和合而有。

○不應隣虗合成隣虗。

初因入定出。若依小乘必謂此隣虗塵析入空者。是色相入於空矣。若果如是。則應當了知。虗空出生色相。以有入必有出故。

○汝今下據執為難。言汝今前來問我作如是言。由和合故出生世間諸變化相。如是則諸變化相皆和合有矣。餘者和合姑置勿論。汝且觀此一隣虗塵自應亦是和合而有。但隣虗向去無色。須是用虗空和。且道此隣虗塵用幾虗空和合而有。葢明知空無數量。本不可合乃故為難問。令知隣虗非和合有故。

○不應下。豫遮謬救。恐聞用幾虗空合成隣虗之難。遂謬救云。我言和合者自是合色成色。非謂合空成色。故為此遮。言隣虗乃色中最細。更無細者。若必合色成色。須是隣虗合成隣虗。設許爾者。則有三謬。一者合他成自理固有之。合自成自理所必無。二者合多成一事乃得順。合一成一事乃相違。三者合細成麤世所共計。合細成細世所共非。由此三謬。故以不應遮之。

二取例轉顯其謬。

又隣虗塵析入空者。用幾色相合成虗空。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ilene&aid=153966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