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3/07 01:28:19瀏覽6183|回應4|推薦41 | |
「1000把大提琴的合奏」是翻譯自日本的繪本,文圖均由伊勢英子創作。 我很少在文章一開頭,這麼直接了當的介紹作者出來。 事出必有因。 她是我超級喜歡的繪本插畫家,也是我唯一當面見過、又握過手、還簽過書、並聽過講座的日本籍插畫家。 喜歡她的原因,或許經歷過921大地震的你,看過描繪神戶大地震的「1000把大提琴的合奏」後,就會知道了,就能感受了,也會和我一樣愛上她。 伊勢英子在書末與讀者分享創作這本繪本的始末。 1995年神戶大地震後,伊勢英子走在雨中的公園,見到布滿藍色塑膠布和帳棚的情景,因為神戶一夕之間失去了建築、失去了道路、也失去了生命力。 伊勢英子第一次,無法速寫。她在後記中與讀者分享: 不是我畫不出那不可或忘的風景。 或許是,我不可以畫。 因為,畫了就會放下心來, 當我用眼睛和手記下一切之後, 我怕我會就此將它們塵封。 三年後,1998年春天,她收到一封賑災演奏會的邀請函:1000人的大提琴演奏會。 1998年11月,從13歲就開始拉大提琴的伊勢英子,也成為了1000人的其中一個。 於是,有了這本圖畫書繪本,有了故事中拉大提琴的小男孩和小女孩,有了流洩在插圖中的千人合奏大提琴音。 很神奇,我覺得我真的聽得到。 因為,伊勢英子用最平實的文筆,不帶任何華麗的詞藻,流露出真誠的關懷與感動。書中的不斷練琴的男孩,彷彿就是她的投射: 我的琴聲,是否可以變成一股支持他人的力量呢? 我今天也不斷的在拉提琴,只是為了演奏會嗎? 是什麼原因,讓我這麼全力以赴?至於那個女孩呢?老先生呢? 每一把大提琴都是一個故事,也都是一份力量 伊勢英子以速寫加水彩的方式建構這本書的風格,我不知道她背後的想法或原因,卻不得不佩服於她插畫的魅力。 簡單的勾勒和上色,卻把故事中的相對地理位置都呈現出來了,公園的橋、公園的大樹下、公園外的大馬路、報名會場、會場內外景,跟著每幅插圖的鏡頭轉換和取景,就好像自己也那麼清楚主角的所位在位置似的。而公園中的春天、秋天場景景,也很輕鬆的以顏色的轉變就帶出來了。 還有那小女孩和小男孩的姿態,拉大提琴的樣子、跑步、靠在欄杆上、跑步、坐在大樹下的椅子,都有很生動的描繪。 這麼輕,這麼簡單,卻如行雲流水般流暢,而且講述這麼沈重又真實的背景故事,心中的感慟有辦法一筆一畫慢慢的、重重的雕磨出來嗎?這會不會也是她採用這麼淡彩速寫法繪圖的原因之一呢? 插圖中的人臉都不是那麼清楚,卻讓我覺得社會中總是有千千萬萬平凡的人,希望自己微薄的力量真能為災區的人或是弱勢的人帶來一份支持的力量,讓他們知道有很多人感同身受,也想要協助他們重拾過往生活,哪怕只是花時間練習,那怕是一曲合奏,哪怕只是捐物資或是定期每個月捐獻區區一百元。 而最經典的是後面男孩練勤的自問自練畫面、千人開始前的調音聚集畫面、合奏一開始的 V 字型畫面及最後面合奏的樂聲和小鳥圖從前面流洩穿過小女孩、小男孩、老先生與其他樂手的的畫面。 透過構圖所帶來的韻律感,透過畫面的設計,不是真的很確定大提琴音的我,心中卻想起一段弦樂器的樂曲,或許那就是我的921感心樂曲吧! 最後一幅單頁結束的插圖是滿滿的樹,文字寫著大地震後,神戶種了25萬棵樹,春天一到就會開花,「未來,是否還聽得見我們的聲音呢?那1000個故事、1000把大提琴的合奏。」 仔細看,會發現留白處看起來就是小鳥的模樣,而這小鳥正是女孩在大地震後,無力豢養而放出的寵物啊!所以,未來,是否還聽得見呢? 伊勢英子的答案,在畫裡。 童書繪本資料 文圖|伊勢英子 策畫、翻譯|林真美 主編|連翠茉 編輯|葉懿慧 美術設計|張士勇 出版發行|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輸出印刷|中原造像股份有限公司 2005年9月1日初版一刷|2007年3月26日初版二刷 ISBN|957-32-5592-8 定價|260元 閱讀延伸
|
|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