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日排放福島核廢水 IAEA掛保證:氚濃度遠低於標準值
2023/08/26 08:05:19瀏覽28|回應0|推薦0

聯合國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表示,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24日起開始朝太平洋排放的放射性元素氚的濃度,遠低於操作標準。

 

Beethoven Symphony No. 7,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jwv-Z2OwRw

 

【摘要2023.8.25..自由】聯合國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表示,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24日起開始朝太平洋排放的稀釋廢水中的放射性元素氚的濃度,遠低於操作標準。

監督廢水排放過程的IAEA在聲明中表示,IAEA專家本週從首批準備排放的稀釋水中採樣,該署的獨立現場分析證實,排放的稀釋水中的氚濃度,遠低於每公升1500貝克的標準。

每公升1500貝克此一標準,比日本的水中氚濃度國家安全標準──與國際標準相當,即每公升6萬貝克──40倍,也遠低於世界衛生組織(WHO)對飲用水氚濃度所訂定的每公升1萬貝克的標準。日本一再堅稱福島第一核電廠的廢水無害,其說法獲得IAEA背書。

但中國與南韓仍心存疑慮,其中中國海關總署24日稍早宣布即日起,全面暫停進口原產地為日本的水產品,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同日在例行記者會上,再度要求日本立即撤銷排放「核污染水」此一錯誤決定。

 

日本核處理水排入海安全疑慮後續安排一次看【摘要2023.8.25..中時】日本東京電力公司今天在日本時間下午13分(台灣時間中午123分),開始把福島第一核電廠的核處理水排入太平洋,此舉距離311大地震和伴隨而來的海嘯導致福島核災已12年。以下是法新社彙整福島第一核電廠如何處理核處理水,以及排放核處理水入海引發的安全疑慮。

為什麼要將核處理水排入海?

福島第一核電廠現址每天收集約10萬公升的水,包括冷卻熔毀反應爐而遭汙染的水,加上地下水和下雨滲入的水。目前核處理水已達134萬公噸左右,相當於540座奧運泳池的容量,存放在位於海邊約千座的貯存槽。目前已經接近貯存的上限。

日本當局經過多年的討論,於2021年決定透過一條長達1公里的管線,將核處理水排放入海,每天最多排放50萬公升。東電2021年曾進行模擬試算,若階段性將「核處理水」排放入海,最快也要到2051年度才可能排放完畢,也就是說從開始排放到完成排放需耗時約30年。

核處理水的處理

東電利用淨化裝置去除汙染水中氚以外的多數輻射物質,最後變成「核處理水」(ALPS處理水),貯存在福島第一核電廠腹地內。東電表示,排放前會先把核處理水用海水稀釋百倍以上,每公升含氚量將不到1500貝克,是日本境內標準的1/40

核處理水安全嗎?

澳洲阿得雷德大學(University of Adelaide)核子專家胡克爾(Tony Hooker)表示,核處理水每公升含氚量遠低於世界衛生組織(WHO)的飲用水含氚上限值每公升1萬貝克。胡克爾告訴法新社:「核電廠定期排放氚入海。幾十年來,沒有證據顯示,對環境和人體健康造成傷害。」聯合國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曾表示,日本將核處理水排放入海符合國際標準,「不會對環境造成任何傷害」。

核處理水排入海並非大家都同意

國際專家似乎壓倒性認為,日本核處理水排放入海是安全的。不過,綠色和平組織(Greenpeace)表示,淨化的技術行不通,IAEA「完全忽略,熔毀的高輻射性燃料碎片,每天持續在汙染地下水。」

中國指控日本將太平洋當成下水道。中國今天痛批日本排放核處理水「極端自私、不負責任」。中國海關總署7月宣布,禁止進口日本福島等10個縣(都)食品,並對來自日本其他地區的食品實施100%查驗。香港和澳門本週也跟進。

韓國政府雖未表達反對,但不少韓國人對此不安,還發動示威抗議,甚至恐慌性搶購海鹽。日本排放核處理水入海在國內也面臨反彈,尤其是漁業界領袖。他們憂心各國消費者和政府機構將對日本漁產敬謝不敏,漁產出口恐大跌。

日本想方設法化解各界疑慮

日本政府想方設法化解各界疑慮,從提供福島考察之旅到直播在核處理水中生活的魚類。

日本還必須做什麼?

除了排放核處理水入海外,移除2011年熔毀的三座核子反應爐輻射碎片和核燃料作業更是危險的作業。東電打算利用機器人移除這些燃料,但外界憂心輻射值仍高,恐造成這些機器人失靈。這整個龐大的過程料將耗時3040年,費用恐高達8兆日圓(約新台幣17473億元)。

 

賴清德:民進黨不像國民黨只寄望核電【摘要2023.8.25..自由】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昨晚接受電視台專訪表示,有別於國民黨執政只寄望核電,民進黨開發新的能源,也積極推動節能,並因應核電除役及天然氣進口風險等,持續提升台灣電力的備轉容量率,他也自信表示,穩定供電不會有問題。

賴清德指出,國民黨跟民進黨政府的能源政策的確有很大不同,前總統馬英九任內只寄望核能發電,希望興建核四;但蔡英文總統不一樣,2016524日蔡英文總統接任時的備轉容量率只有1.64%,因為馬任內都沒有開發新的能源,時任行政院長林全是最辛苦的。

賴清德認為,能源政策必須達到穩定供電、帶動產業發展、響應2050淨零轉型3個目標,缺一不可,因此他接任行政院長也強烈要求,經過完整安全程序後,讓歲修的核二廠2號機恢復運轉,加上台電跟民間企業不斷投資電力開發,現在備轉容量率通常處在1015%

賴清德表示,穩定供電不會有問題,但除了開源還要節流,包含民生與工業用電,民生方面鎖定冷氣、冰箱、電視機3個電器就好,一定要用一集能源設備才可以,政府會有計劃地補助汰舊換新;工業部分,用電大戶對台灣經濟貢獻非常大,一定要持續供應穩定用電,但希望能組專家學者團訪問公司,輔導他們省電。

賴清德說,另一個最重要的就是綠電開發,包含太陽能、風力、氫能源,或潮汐、生質能、地熱、水利等,但儲能設備、電網設備的技術也很重要,能讓用電更有效率、避免消耗,因此他對未來用電不擔心,但要持續增加綠電開發。

被問及天然氣依賴進口的風險?

賴清德回應說,台灣電力的備轉容量率大概10%15%,未來會持續增加,「2022年我們的綠能已超越核能發電,因此2025年非核家園不會有用電不足的問題」,加上民進黨政府一定會持續推動綠能發電,無論是面臨核電除役、天然氣或燃煤發電占比下降等,很多應變問題都已經在做準備,而不是等到時候再應變可能就來不及了。

 

【摘要2023.8.25..聯合報】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24日接受「年代向錢看」專訪,談到能源議題,他說,目前台灣的備轉容量率常都處在10%15%,也就是每發100度電,大概只用90度,就是備轉容量率10%;或者是只用85度,備轉容量率就是15%。還有一些備用的設備、發電的設備沒有在發電,「換句話說,以目前來看,我們的電是夠的。」

賴清德也說,根據台電推估,台灣2030年需要新增800萬千瓦的電,目前新增供應的電可達901萬千瓦,因此「穩定供電不會有問題」。

被問到若遇極端狀況,該如何因應能源問題?

賴清德說,目前的核電,大概在台灣占比是5%有些人希望因應這個特殊狀況,用核電來因應,那也有人提到2025年之後,一旦核三廠1號機2號機除役,台灣就會缺電。但他強調,台灣的備轉大概10%15%,未來會持續增加,2022年的時候,太陽能、綠能發電已經超越了核能發電,所以也不會2025年「非核家園」之後,用電就有不足的問題。

賴清德說,第二就是針對這個特殊的情況,一定會持續去推動綠能發電,當綠能發電的時候,某一部分一定會下降,不管是核電屆期除役或者是天然氣發電的占比會下降;或者是基於空汙的考量,燃煤的發電會下降。

但是如果是真的為了要因應那個特殊的狀況,天然氣發電的機組也渴望改由燃煤的發電來承擔這個責任,很多應變問題現在都要做準備。

 

謝金河3點揭「綠能投資不分顏色」【摘要2023.8.25..民視】2024總統及立委大選戰場硝煙四起,在野陣營近期猛攻台電虧損議題,除針對「非核家園」的政策提出質疑外,也將矛頭指向大力推動的再生能源,質疑民進黨政府在產業發展過程中,是否存在利益輸送的勾結關係。

對此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表示「綠能投資其實不分顏色」,批評在野陣營各種汙名化的指控,詆毀了台灣這些年綠能轉型的努力,更闡明成為風暴中心的雲豹能源,邀請賴勁麟擔任董事長的「背後原因」。

民進黨新潮流系的前立委賴勁麟,近期被揭露為雲豹能源的董座,並同時執掌兼18家子公司,慘遭國民黨抹黑大賺「綠能財」,現任立委的女兒賴品妤也受到牽連,被外界狂酸是「雲豹小公主」。賴勁麟21日主動選擇請辭所有職務,發表4大聲明反擊「任何指控都要有證據」,並強調「堅定反核是一生職志」,早在1998就已倡議、推動「再生能源發展條例」,鄭重澄清「雲豹能源是遵守證交法令的上市公司」。

謝金河昨(23)日發文梳理背後脈絡,認為「要把一些是是非非弄清楚」,他首先透露2年來已經反覆說過,先前他曾詢問雲豹最大股東張建偉,為何要邀請賴勁麟當董事長?

對方則回應「雲豹的股東很多是純粹股權投資,而離岸風力發電必須和地方互動溝通」。賴勁麟的名下持股雖只有0.09%,卻因身分而成為政治攻防的箭靶,謝金河忍不住替他抱屈「賴勁麟是我的學弟,他待人誠懇、謙虛、擅長溝通」。

謝金河接著釋疑,賴勁麟之所以身兼18家子公司的董事長,與離岸風場的特殊生態有關,「一個案子,一家公司,這些子公司由總公司的董事長掛名,薪水只有一份」。

最後謝金河指出「這些年投入綠能的,其實沒有顏色之分」,他舉例「雲豹市值102億元,泓德能源104億元,森崴能源202億元,幾乎是前兩家的總合」,而森崴能源的董事長郭台強,正是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的親弟弟,「他的綠能版圖最大」。

謝金河認為,攤開森崴能源的子公司董監事細看,也有藍營的政治人物,「如果用顏色互相攻訐,容易把整個產業汚名化」。「往前看,台灣在2050年的淨零路徑上,再生能源的投資一定是一條寬闊大道,現在太陽能、離岸風力發電已經上路,接下來氫能、地熱、海洋能、生質能也會有人探索。在產業向前走的路上,只有嗅覺敏銳的人才能抓到大機會」,網友則紛紛留言「非常清楚的解說」、「讓產業回歸產業」。

( 時事評論環保生態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ichalle77&aid=179798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