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23/03/07 15:40:11瀏覽116|回應0|推薦0 | |
國防部預告修正《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法》為《全民防衛動員法》(下稱全動法),但草案中為防範戰時假訊息所設置的「訊息傳播動員準備方案」和16歲以上學生動員造冊,引發在野立委和各界質疑。
Baroque Music | Vivaldi Albinoni Boccherini Corelli Cambini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dbaL0zTzQ4
【摘要2023.3.2.四.壹蘋】國防部預告修正《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法》為《全民防衛動員法》(下稱全動法),但草案中為防範戰時假訊息所設置的「訊息傳播動員準備方案」和16歲以上學生動員造冊,引發在野立委和各界質疑。準備投入國民黨大安區立委初選的國安會前秘書長楊永明表示,若行政院將《全動法》送進立院,他將和支持台灣民主政治和新聞自由的民眾「一起包圍立法院」。
【摘要2023.3.2.四.壹蘋】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今天於國民黨中常會中指出,國防部將修正的《全民防衛動員法》,其新增的條文比《數位中介法》還要嚴重,同時也引發社會恐懼,呼籲對台灣言論自由有所堅持的國人,都應該要反對,國民黨也會堅持不讓該法通過。 民進黨新聞部主任張志豪回應,朱立倫成天只會扭曲造謠,企圖製造人民恐慌,應該看清楚條文內容再來評論。《全動法》明明只適用在實施動員時期的「戰時」,「平時並不適用」,絕對不會影響或損及人民平時之自由與權益。作為最大在野黨主席,應該看清楚該法內容再妥適評論,而不是一味批評造謠。 張志豪再酸朱立倫,不要用恐嚇人民的方式,造成社會恐慌。「民主、和平、繁榮」,是民進黨一貫的主張與價值,政府也致力於維持台海及區域的和平穩定,希望朝野能夠理性討論,勿再惡意扭曲。
外媒指台灣共諜太多「9成退役軍官赴中賣情報」【摘要2023.3.2.四.壹蘋】外媒28日報導,總統蔡英文執政迄今仍無法掌握軍隊,甚至直言台灣共諜太多,退役軍官9成赴中國出售情報,引發國防部的強烈反彈,深夜發布聲明稿,痛批該報導「憑空杜撰」未經查證就以聳動標題「汙衊國軍官兵氣節、分化部隊團結」,要求媒體報導前應善盡客觀查證責任,否則無助於區域和平穩定。 日本經濟新聞》28日刊出一篇會員限定報導,內文指出若中國解放軍真要攻台,負責防守台灣的國軍恐怕會「禍起蕭牆」,主因就是台灣的共諜太多,總統蔡英文迄今無法掌握軍隊,甚至還懷疑國軍高官充斥「外省人」的情況下,是否真能和中國做戰?
感想:應該沒有九成,但是退將多數投共,是客觀真實;國民黨權貴階級大部分喜歡向習近平下跪,也是客觀真實。
對共諜竟以貪污罪輕判矢板明夫斥荒唐:徒增台灣更多風險!【摘要2023.3.2.四.自由】陸軍步兵訓練指揮部前作戰研究發展室上校主任研究官向德恩共諜案,高雄地院日前依貪污罪判刑7年6月,遞奪公權4年,消息一出引發外界討論。 日本《產經新聞》台北支局長矢板明夫痛斥,以貪污判罪共諜軍官實屬荒唐,「在兩岸的軍事對立高度緊張的時刻,這種對叛國行為完全不對等的處置,給台灣增加了很多風險。」 向德恩分別於2019年10月和2020年1月簽下對中共的「投降承諾書」,允諾會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為祖國效力」,期間向中方回報高階軍官的情資,包括現任陸軍副司令鍾樹明、現任國防部總督察長楊海明、現任陸軍第10軍團指揮官李兆明等人,每月收取中方4萬元,在東窗事發前已收到共56萬元的「內應費」。 上週五(2月24日)審理此案時,高雄地院法官認為向德恩身為高階軍官,本有義務及責任確保民眾信賴軍人具備保家衛國之堅持,竟貪圖錢財,收受賄賂,嚴重損及國家安全及民心士氣,敗壞軍人武德,殘害軍譽,但考量他自白犯罪,又主動繳回56萬元犯罪所得,依法減輕刑度,依貪污罪判徒刑7年6月,遞奪公權4年,可上訴。 矢板明夫今天透過臉書表示:「向德恩所犯下的應該是『叛國罪』或『間諜罪』,而不應該是『貪污罪』。 貪污罪是利用職權,把本來不屬於自己的財物據為己有。但這位前上校的行為,是背叛了自己服役的軍隊,企圖將成千上萬的袍澤、同胞的生命和財產安全,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是比貪污罪嚴重得多的罪行。」 矢板明夫慨嘆:「最近台灣曝光了好幾件共諜案。但是,法院對涉案人的懲罰都不是很重。有的在被捕當天,交幾十萬就可以交保。有的被確認有罪,但只判了緩刑、可以不用坐牢。反觀中國,只要是涉及軍人的間諜案,判決則完全不同。1996年爆出的劉連昆案和2004年爆出的劉廣智案,當事人都被執行了死刑。」 矢板明夫直言:「在兩岸的軍事對立高度緊張的時刻,這種對叛國行為完全不對等的處置,給台灣增加了很多風險。關於共諜案的有關法律,已經到了應該修法的時候了。一方面,量刑的輕重需要社會更廣泛的討論。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到,像現在這樣,把叛國軍人當作貪污犯來處理,是很難得到國際社會的理解的,更會助長台灣民眾對司法的不信任感。」
感想: 1. 台灣的司法官裡窩藏著中共匪諜、當中共的內應,歷史悠久,從蔣介石時代就有了。 2. 台灣的司法敗類,多如狗毛;蔣經國時代的司法官,都是立志當人權敗類的共犯。百姓對中華民國司法的不信任,歷史悠久,持續70年以上。
國台辦主任宋濤見佛光山住持談統一【摘要2023.3.2.四.自由】中國國台辦主任宋濤,今日在北京會見台灣佛光山寺住持心保和尚一行人。宋濤聲稱,希望佛光山「為促進和平統一」、「實現民族復興」做出新的貢獻。 據國台辦旗下《中國台灣網》報導,宋濤向佛光山參訪團表達,希望佛光山堅持傳承弘揚中華文化、促進兩岸交流、推動兩岸同胞心靈契合,為促進和平統一、實現民族復興作出新的貢獻。 心保和尚則聲稱,佛光山將繼承星雲法師宿願,繼續為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實現民族復興奉獻心力。 對此,民進黨立委賴瑞隆受訪表示,中共透過各種交流加強對台灣內部的統戰工作,特別是去年九合一選舉國民黨大勝,習近平指派的涉台班底上任後,中共企圖在明年總統大選達到更大成效,近期積極在做這方面工作,對基層村里長、宗教界、農業的統戰都在進行,執政黨要謹慎面對。 賴瑞隆指出,佛光山過去以來做了很多政治動作,也參與國民黨的事務,更在兩岸之間從事政治工作,這是外界對佛光山的印象,而中國樂於運用佛光山來做統戰工作。 相較於佛光山,台灣其他宗教團體是很謹慎不碰政治,這部分相信國人自有判斷。要從事政治工作,甘於被中共運用,這些都會影響佛光山在宗教界的影響力,也更加讓大家了解中國的企圖。
感想: 1. 心保和尚聲稱,佛光山將繼承星雲法師宿願,繼續為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實現民族復興奉獻心力。這是假和尚。 2. 真正的佛教徒,胸懷全人類各族群,眾生平等,不會有維吾爾族、漢族的差異。佛光山沒有為維吾爾人的人權爭取權益、聲援維吾爾族,佛光山和尚被驗證出就是:人權敗類的共犯。慈濟功德會也不敢否認。 3. 佛光山集團裡,有無匪諜?
國民黨藉民調刻意操作「疑美論」【摘要2023.3.2.四.壹蘋】民主文教基金會與國民黨立委李貴敏今天召開民調發布記者會,指出60%民眾相信美國積極介入「兩岸問題」,且19.7%民眾認為美國真心守護台灣,55.4%認為美國只想利用台灣壓制中國,另24.9%未表態,顯示台灣民眾對美國是否在兩岸問題上幫助台灣,仍存疑慮。 民進黨國際部主任兼發言人謝佩芬表示,李貴敏今日公布的民調,其題目設計具強烈誘導性。舉例而言,有一題的題目設計是「要解決兩岸問題,是由兩岸人民解決合適,還是讓外部勢力介入比較好?」隱含對岸非「外部勢力」之意。 對於這種先射箭再畫靶的民調作法,除賤踏民調的專業與可信度外,更不給予由全體台灣人民決定中華民國台灣前途的選項,完全否定台灣人民決定未來的權力。更何況,中國本身就是台灣的「外部勢力」。 謝佩芬指出,上週有另一份民調顯示,台灣民眾有46.2%對美國持正面觀感,僅16.3%對中國持正面觀感。近七成民眾認為中國對台灣威脅嚴重。對於兩岸交流,將近七成五的民眾不能接受一國兩制的政治前題。此一民調結果也符合台灣社會主流民意。 由此可知,國民黨委員就算用再多民調設計來誘導、用再多民調數字來混淆,都難以扭曲台灣民意對美國和中國的態度。國民黨應該說清楚、講明白,台灣的前途,究竟是由台灣人民決定,還是中國可以介入,來幫台灣人民決定? 不對稱作戰的虛與實【摘要2023.3.2.四.中時周永秦】CSIS近期轟動台灣的兵推激發許多台灣防衛上的思考,當中想當然再談台灣必須發展不對稱的老調,走向一直為美方所青睞的「豪豬戰略」(porcupine strategy)。 兵推中海空軍在兵推的脆弱性相當直觀:海軍26艘主力艦全數被殲、空軍被殲一半,大多被毀於地面,其他倖存飛機對空戰的貢獻微乎其微。據此,報告建議台灣要多買些如標槍和刺針等「輕便且隱蔽的武器」,也要多發展些可遂行反封鎖作戰如岸基反艦飛彈、機動式防空飛彈等武器。 細數台美雙方圍繞不對稱與傳統武器的爭辯,前者的擁護者基於戰爭實務思考,前提是戰爭必然發生,不對稱才能創造最大作戰效益;後者批評前者的不人道,應該要用海空軍創造戰略縱深,而非把戰場帶來台灣,也強調傳統武器在和平時期的地位與力量展現,要對抗灰色地帶衝突,不對稱武器並不是個適當的角色。 作戰概念能否經得起考驗,更有賴實戰經驗佐證。反艦飛彈自1967年問世以來,參考一百多枚實彈的實戰案例,其命中率僅37%(如艦船有採取反制措施,命中率就再低至27%)。而再參考各方智庫估算,在第一擊及後續交火,陸基防空、反艦系統每次接戰戰損率大約50%。今日的艦船電戰反制、飛機反輻射能力,也全然沒有裹足不前。 或有論者言:俄海軍旗艦的莫斯科號巡洋艦被兩枚海王星飛彈擊沉,烏軍神出鬼沒的防空飛彈亦讓俄機不敢恣意妄為。舉俄烏一例談以地制空時,要考慮俄軍對於遠距精確導引彈藥的缺乏,加上俄國作戰思維在精準打擊上本來就相對蹩腳,又沒有對大型防空飛彈系統完成摧毀跟壓制,導致它們往往要冒險低空投彈,墜毀率增加在所必然。兩岸有沒有類似的作戰條件必須考慮進去。 另外,屢次TU-22M3遠程轟炸機配KH-22飛彈在烏防空網外襲擊烏克蘭城市,烏防空系統只能被動攔截來襲飛彈,又總是有那麼一兩枚攔截失敗,一頭栽進住宅區釀悲劇,飛在防空網外的轟炸機本身還是要靠戰機主動攔截才能予以摧毀。誠如整體防衛構想的重要概念:載台不能殺敵,彈藥才能。道理在敵人身上亦同:不打掉對方載台,它永遠可以重新裝填彈藥、重複殺我們的人。今天中共遠程打擊能量不如俄軍瘸,台灣人口密度又數倍之於烏,屆時的戰爭圖樣會何等悲慘,可想而知。 已有眾多兵推與理論支持不對稱打法之益,強調傳統武器終究要毀於第一擊或戰爭初期,何不一開始就選擇不對稱?同時不對稱的倡議者也沒有否定傳統武器的成效,非處於完全下注不對稱武器的天秤極端,就像李喜明也說,整體防衛構想不是要完全裁撤傳統武器,而是要增加對不對稱的投資佔比;本次CSIS兵推報告也同意傳統武器和平時期有一定的力量與地位展現,並且更能對抗共軍對主權的侵略進而起到示威作用。 然而,不對稱的倡議者並沒有明確指示兩者應該如何取得確切平衡,對於不對稱作戰的實際規劃,很大程度停留在紙上談兵。蘭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2016年曾推出名為《台灣的防空選項:對相對成本與作戰成效的評估》(Air Defense Option for Taiwan: An Assessment of Relative Costs and Operational Benefits),指出21個「防空排」(Air defense platoons,由地對空版AIM-9與AIM-120組成的中短程防空系統)搭配並新增5至12個愛國者三與天弓三防空飛彈連的防空能力,將有效抵抗共軍的壓制與入侵,相對的犧牲是幻象2000與經國號全數淘汰,僅保有144架改進型F-16。 同樣是提倡不對稱打法,蘭德提供了數字化的建軍方向,相對於空講要走不對稱,這類研究告訴我們要做什麼準備才有格成為一隻豪豬。軍事科技日新月異,超過五年的前瞻性可能已經失準,蘭德的報告大力鼓吹F-35B在台海防衛上的傑出表現,而CSIS兵推卻說面對共軍強大的空防,五代機也沒有太多發揮空間,這類研究總歸需要與時俱進。 1. 中共如果要武統台灣,中共要考慮與預備1.多少人數的海陸空大軍?2.要準備多少進口能源與糧食?3.要準備承受多少軍人死亡?4.要算好若經濟崩潰,不會發生失業大軍推翻政權?5.可以承受多少歐美日的經濟制裁?6.有能力承受美日韓聯軍? 2. 台灣如何發動不對稱作戰?不論中共的戰術是什麼,美日來不來,中共用多少軍力;台灣要用地對地飛彈對準上海、北京、鄭州、蘇州、廣州、深圳、東莞、香港附近的所有發電廠與變電所,讓中國經濟崩潰數年,數億人的失業大軍出現,銀行與政府機關當機數年。 3. 只要中共政權崩潰,俄羅斯一定會大軍南下,併吞中國。 4. 台灣如何發動不對稱作戰?只要中共一枚飛彈打到台灣,台灣就用一百枚飛彈反擊。飛彈不用,也是浪費。 5. 台灣有能力發動不對稱戰爭,才有能力止戰、避戰,才能進一步和談與交流。兩岸才有美好的前途與未來。 民主與專制的衝突能量仍在累積【摘要2023.3.2.四.自由】德國「明鏡周刊」報導,俄羅斯軍方正與中國西安冰果智能航空科技公司談判生產自殺式無人機,後者已同意在四月前供應俄方一百架代號為ZT-180的原型機,並且還計畫輸出零件和技術,協助俄方量產,每個月的產量可達一百架。中國也不示弱,猛批「美國的霸權霸道霸凌及其危害」。 烏俄戰爭一週年前夕,普廷發表國情咨文重彈舊調:俄羅斯面臨納粹的威脅,以及來自基輔政府的不斷威脅與仇恨;西方世界對和平的承諾是一場詐欺、是殘酷的謊言,基輔政府正試圖蒐集生化武器和核武。普廷稱:儘管莫斯科盡可能想透過談判,和平解決衝突,但西方世界卻在背後策劃另一種劇本,想把一場局部衝突發展為全球衝突。 中國則發布「全球安全倡議概念文件」、「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立場」,基調還是怪罪西方、烏克蘭引起「衝突」,不承認「入侵」、「戰爭」。儘管如此,俄羅斯仍稱解決衝突的前提是必須承認俄羅斯對於烏克蘭東南部四州的控制權。看來,王毅向普廷保證中俄關係「成熟堅韌、穩如泰山」;普廷亦稱,中俄關係正達到「新的里程碑」,期盼習近平訪俄。 不同陣營針鋒相對聲中,拜登出人意料訪問基輔,並在華沙發表演講批評普廷:「認為像他那樣的獨裁者堅強,民主國家的領袖軟弱,然後他遭遇美國及各地拒絕世界被恐懼統治的國家的鋼鐵般意志」、「我們對烏克蘭的支持不會動搖,北約不會分裂,我們不會倦怠」、「俄羅斯絕不會戰勝烏克蘭。」 普廷,習近平,拜登,攸關今後世界的戰爭或和平,他們也擺出了論述的衝突性。另,普廷宣布,俄羅斯將暫停參與「新戰略武器裁減條約」,警告將恢復核武測試。西方則獲得越來越具體的證據,指向中國已經或正在「軍援」俄羅斯。慕尼黑安全會議,預示的是一個更不安全的世界。 中國偵察氣球,一月底、二月初入侵美國,二月四日遭擊落。擊落之前,布林肯宣佈延緩五日至六日之首度訪中行程。當時,外界不解,華府何以採取如此大動作。後半段的劇情提供了解釋,即,美國、北約當時似已掌握情資,中國正在考慮提供俄羅斯致命支援。而中國「軍援」俄羅斯,華府一再強調過了,「將給美中關係帶來嚴重問題」。從「聯中制蘇」到「中俄友好沒有止境、合作沒有禁區」,美國的全球戰略即將轉向定型。 吳釗燮、顧立雄一行,台灣外交、國安首長,首度於AIT總部與副國務卿層級官員閉門會議;「產經新聞」披露,小英已就八月前訪美與美方協調,凡此恐怕是這種氣氛帶來的突破。 另一廂,北京倒果為因,要求有關國家停止鼓噪「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實際上,台灣早已聞到北京機艦襲擾及認知戰的煙硝味。 烏俄戰爭,屆滿一年,侵略方投下的火種繼續燃燒,引起民主國家群起援烏抗俄。這種趨勢不改,森林大火有可能眼睜睜地看著它發生。風雨欲來,台灣絕非局外人。布林肯表示,各國目前不僅只是為了支援烏克蘭,也必然設想到了中國可能對台動武,要是台灣受中國侵略發生危機,將對全球經濟造成毀滅性的影響。 以目前的趨勢來看,「台灣有事」仍可能是「全球有事」的始燃點之一。民主與專制的衝突能量仍在累積,國人、朝野須有充分的思想、行動準備,在可能的變局中確保國安、趨吉避凶。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