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客家運動 蔣絜安:認同土地族群融合台灣價值
2020/05/24 08:58:07瀏覽78|回應0|推薦0

鍾肇政的兒媳前立委蔣絜安闡述新客家人運動,指出在過去的年代,公公「鍾老」就提出「新客家人運動」,主要精神在於強調做為一位客家人,不能一味沈浸過去客家人是中原世族,有多光榮、出多少偉人的大中國思想窠臼,台灣的客家人應該要認同腳下生活的土地,愛台灣這片家園。

 

Beethoven: Violin Concerto in D Major, Op. 61 - 3. Rondo. Allegro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wzZZeM8PNg

 

【摘要2020.5.20.聯合報】「台灣文學之母」鍾肇政辭世,總統蔡英文、行政院長蘇貞昌都肯定「鍾老」對文學的貢獻,和倡導「新客家人運動」。

鍾肇政的兒媳前立委蔣絜安闡述新客家人運動,指出在陳水扁還是立法委員,準備選台北市長,蘇貞昌要選屏東縣長的年代,公公「鍾老」就提出「新客家人運動」,主要精神在於強調做為一位客家人,不能一味沈浸過去客家人是中原世族,有多光榮、出多少偉人的大中國思想窠臼,台灣的客家人應該要認同腳下生活的土地,愛台灣這片家園

所以鍾肇政認為,做為台灣第2大族群,客家人應該積極主動參與台灣事務,「鍾老」在推動客家運動之外,也成立台灣第一個「客家公共事務協會」,希望政治參與國家社會公共領域,能多用心不缺席,這樣的想法在選舉的時候,讓他組成第一個「新客家助選團」, 秉持新的客家人運動和理念,希望讓台灣的客家人更入世、更積極扮演好政治參與的角色。

蔣絜安說,鍾肇政推「新客家人運動」時她才20歲出頭,確實受到影響,那時媒體正要開放,地下電台如火如荼冒出,客家人要發聲還是很困難,她剛大學畢業,接到客家運動的訊息,當時一個月薪水約2萬元,為了資助成立客家電台還捐了1萬元,這樣的想法和概念對客家族群、年輕子弟都是新思維。

「爸爸(鍾肇政)強調的不只是客家意識,還關注台灣所有族群」,蔣絜安表示,台灣是多元族群文化的社會,像鍾老也關心原住民族文化和傳承,創作一些有原住民族背景的小說,和客家小說創作一樣,都緊扣台灣歷史脈絡。

就她所知,海外許多客家團體也受到鍾老新客家人運動的想法和概念影響,後來如雨後春筍般陸續成立相關社團,包括在五大洲成立世界台灣客家會聯合會,到現在近20年,最大的意義在於鍾老除了用文字表達他對台灣這片土地的感情與愛,最難能可貴的是他還是一位行動家,用身體力行的方式推動新客家運動、族群運動,讓台灣的族群文化更多元、更美麗、更平等,這是鍾老和其他人不一樣的地方,他從平凡中實現偉大,也深深影響到她,「我從爸爸身上看到他終其一生,身體力行所謂台灣價值、民主政治」。

 

感想:

1.          所有移民到美國的人,應當遵守美國憲法,學會美國的風情民俗與社會生活習慣,尊敬美國的價值

2.          所有移民到台灣的人,都應當遵守台灣憲法,學會台灣的風情民俗與社會生活習慣,尊敬台灣的價值。

3.          所有移民到中國的人,要學會中國的風情民俗與社會生活習慣,順從中國的價值。但是絕對不可以遵守中國的憲法,否則會跟劉曉波、李明哲一樣。

4.          最近20年,中國有百萬人的中國權貴階級新一代,移民美國。現在美中對抗,這些美國新移民要準備捍衛美國價值,對抗中國。就像台灣黃安,移民中國後就努力捍衛中國價值,對抗台灣。

5.          台灣與中國有很大不同的社會文化,台灣努力學習東、西方優秀文化;中國則努力包裝自己,假裝自己是中國道統、實質對抗西方價值。

6.          中國很習慣虛張聲勢、表裡不一、說謊裝B、偷盜智慧財產、沒有言論自由,等等這些方面很厲害,導致中國權貴階級幾乎都是人權敗類。

 

保障受害者免遭纏擾 我立法進度落後國際【摘要2020.5.20.聯合晚報】台灣社會再掀制定「跟蹤騷擾防制法」呼聲,婦女救援基金會、勵馨基金會及現代婦女基金會日前與國民黨立委共同舉行記者會,呼籲立法不能拖。實際上,我國的相關立法確實落後其他國家,包括美國、日本德國都已制定法律,保障受跟蹤行為感到恐懼的被害人。

根據資料,美國加州於1990年訂定世界第一部「反跟蹤法」,三年後全美各州陸續跟進。美國對於跟蹤的定義,只要被害者認為遭跟蹤者纏擾,無論是現實生活或網路上的跟蹤,只要讓受害人感到恐懼就違法。

1999年,日本一名女大學生遭騷擾者殺害,隔年日本國會通過「纏擾防治法」,對被害人的身體、自由、名譽及生活安全做完善保護。德國於2007年通過「固執跟蹤懲罰法」,跟蹤行為使被害人處於恐怖陰影下或生活受到干擾,皆可透過刑法制裁。

檢視我國相關立法,跟蹤行為僅能根據「社會秩序維護法」處以3000元罰鍰或申誡,但加害人必須因屢勸不聽才構成犯罪,經常造成受害者安全漏洞,因此警政署於2016年開始著手立專法,但「跟蹤騷擾防制法」最後沒有在上一屆立法院通過。

立法院內政委員會曾於20185月初審通過「糾纏行為防制法」草案,明定警方認有糾纏行為可核發警告命令;若2年內再犯,被害人可向法院聲請防制令。不過,20194月朝野協商時,警政署表示,草案與其他法律重疊,案件量大恐排擠治安維護工作,懇請暫不推動。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ichalle77&aid=136761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