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余英時的深層矛盾?
2019/12/02 23:00:44瀏覽98|回應0|推薦0

歷史學家余英時先生在政治大學成立「羅家倫國際漢學獎座」上預錄演講的內容,舉香港反送中事件作例證,來說明「民主的背後需要有文化支撐,而文化要靠人文修養來實踐」。他表示香港從中學生到大學生,都強烈反對共產主義,特別是反對中共「以違法程序收服香港」,這就是民主自由教育的成果。

 

余英時的深層矛盾

Georges Prêtre conducts Modest Mussorgsky's "Pictures at an Exhibition"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IYqpaBRqeA

 

【摘要2019.11.29.中時 陳復】歷史學家余英時先生在政治大學成立「羅家倫國際漢學獎座」上預錄演講的內容,舉香港反送中事件作例證,來說明「民主的背後需要有文化支撐,而文化要靠人文修養來實踐」。他表示香港從中學生到大學生,都強烈反對共產主義,特別是反對中共「以違法程序收服香港」,這就是民主自由教育的成果。

我不禁深感余先生太過於簡化反送中事件的複雜性,其間有很多令人不解的跳躍性思考。首先,余英時通篇談話中兩個重點:

其一,反對中共政權;其二,提高人文修養。奠立在這兩個基石上,他覺得提高人文修養就能看懂中共政權的「統戰手法」。且不說果真只想看懂中共政權的手法,應該會變成專門研究法家權謀思想。

筆者更不太理解余先生為何能輕易看出,香港反送中事件裡,香港大學生與中學生參與各種激烈的示威活動,來自深刻的人文修養?

再者,余先生覺得如果人文修養不夠,就容易把金錢的問題放在民主問題前面,譬如中共「迫害上百萬新疆維吾爾人,歐洲國家都保持緘默,就是怕無法在當地做生意」。這是否意指,歐洲社會並沒有深刻的人文修養,才會想持續跟大陸做生意?

討厭中共政權自然就會厭惡中華文化,這是當前台獨浪潮裡的主流聲音。中共政權曾經在文革中全面破壞中華文化,因此台灣社會在解嚴前普遍覺得提倡中華文化具有正當性;然而,當中共政權開始全面倡導復興中華文化的時候,台灣社會反過來開始普遍覺得「反對中共政權就要反對中華文化」。

余先生現在建議大家要注意「民主的背後需要有文化支撐,而文化要靠人文修養來實踐」。

其實,五四反傳統浪潮是台灣「去中國化」浪潮的思想源頭,因此當余英時提出深化民主需要靠人文修養就變成邏輯矛盾的悖論。

台灣的確有很深的中華文化底蘊,但這些底蘊都是五四運動啟蒙人物包括胡適、羅家倫與傅斯年等人畢生要打倒的對象,如果自由主義思潮當真能容忍中華文化的存在,何至於唐君毅、牟宗三、徐復觀與張君勱這些新儒家需要發表〈為中國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

余英時既推尊胡適的自由主義學說,認為「胡適一生不受共產黨影響,靠的就是人文修養」,卻刻意漠視胡適畢生主張全盤西化;余先生又推尊自己老師錢穆的治學理念,稱讚他「一生為故國招魂」,卻簡化兩人思想的深層矛盾,只有請余先生徹底面對並解決自己這個矛盾,再來告訴台灣社會如何提高人文修養。(作者為國立宜蘭大學博雅學部教授)

 

心得感想:

1.          民主的背後需要有文化支撐,而文化要靠人文修養來實踐。沒有錯。

2.          共產主義,也是一種文化;但是中共就沒什麼文化。中共權貴階級擅長的文化力量是:詐騙、特權、霸凌弱勢。中共權貴階級,沒有能力實踐共產主義,他是帝制的特權主義。

3.          中國的汽車製造業,為何比不上賓士?從經濟官員、到汽車製造商的總裁、工程師、研發人員、組裝技師,等等全部人的水準,都比人家低級很多。賓士車賣到中國,是一種文化輸出,證明中共的文化水準低級。

4.          中共權貴階級,沒有能力實踐孔孟思想,但是他們很會呼口號、詐騙、做表面功夫。習近平這一生都極度討厭實踐孔孟文化,誰能否認呢?

5.          習近平周遭所有的智庫與幕僚,這一生都極度討厭實踐孔孟文化,誰能否認呢?不然早就實踐中英聯合聲明,也不會在新疆蓋集中營。

6.          孔子、孟子,如果在這世上,絕對不會是人權敗類;但是中共的權貴階級,幾乎每一個都是人權敗類,文化水準果然低級

7.          台灣社會,在實踐孔孟思想上,在實踐世界人權宣言上,在吸收世界各國的文化廣度上,確實比中共權貴階級高出非常多。

8.          台灣社會普遍覺得「反對中共政權就要反對中華文化」。中華文化裡:詐騙、特權、霸凌弱勢。這些當今中共的主流文化,確實是台灣百姓、胡適、羅家倫與傅斯年等人畢生要打倒的對象。

9.          台灣文化,融合儒家、道家、佛家、日本、西方文藝復興與現代科技的文化,這些都不是台灣人反對的。

10.     胡適畢生主張全盤西化,因為他已經掌握了中華文化裡的優秀部分,消除了詐騙、特權、霸凌弱勢這部分,接下來,當然全力學習西方文化,最後融會貫通。

11.     五四反傳統浪潮不是台灣「去中國化」浪潮的思想源頭,從司馬光的資治通鑑裡,已經充分告知中國與台灣的權貴階級,要屏除詐騙、特權、霸凌弱勢這部分的文化素養。但是中共權貴階級就是不懂,教不會。

12.      陳復,在國際學術地位上,遠遠比不上余英時,確實是有客觀因素存在。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ichalle77&aid=131131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