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全台最慘 還沒發大財 高雄每人負債近9萬
2019/07/30 23:43:04瀏覽48|回應0|推薦0

各縣市首長上任後,積極從事各項建設,以兌現競選承諾,不過,各縣市政府財務普遍不佳,甚至不少是債台高築,以今年6月的資料顯示,各縣市的債務總額除以人口數的平均市(縣)民債務負擔,高雄市每人負擔8.8萬元,為全台最高,其次是苗栗縣的6.9萬元及宜蘭縣的4.6萬元。

 

 

Liszt: Six Consolations, S.172 (Zilberstein)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UDqX4AZL7w

 

【摘要2019.7.28.蘋果】各縣市首長上任後,積極從事各項建設,以兌現競選承諾,不過,各縣市政府財務普遍不佳,甚至不少是債台高築,以今年6月的資料顯示,各縣市的債務總額除以人口數的平均市(縣)民債務負擔,高雄市每人負擔8.8萬元,為全台最高,其次是苗栗縣的6.9萬元及宜蘭縣的4.6萬元。各縣市發大財之前,應該要先減債,免得有天無米可炊。

根據財政部統計至今年6月底為止地方政府債務,高雄市長債2416億元,短債47億元,合計2463億元,是全台負債最多的地方政府;其次為新北市1405億元及台中市1016億元。在非直轄市中,則以苗栗縣負債379億元最多,之後依序為彰化縣248億元,宜蘭縣及雲林縣210億元。 

若以去年的債務與2011年比較,有13縣市債務下降、7個上升,其中增加最多者為新北市增591億元(增138.8%、台中市增572億元(增126.4%)、高雄市增505億元(增26%),皆因推動各項重大建設。非直轄市則以雲林縣增加36億(增27.3%)最多,也是唯一增加十位數債務的縣市。

下降金額最多為台北市224億元(減11%),主因近年課稅收入、事業收入等超過預算,歲出執行也有結餘,並移作償還債務;減幅最大為嘉義市(減100%),主因財政收支連續賸餘,並逐年清償債務

由於近年財政紀律受到重視,若將各地實際債務除以人口數,從今年初統計到6月底,高雄已從9萬逐步下滑至8.8萬,且是近3年來相對低點;其次苗栗縣6.9萬元及宜蘭縣4.6萬元,兩縣市因都有按時還債,因此每人負擔債務皆逐步降低。 

由於各地方負債偏高,不少地方政府舉債已經到頂。據《公共債務法》規定,縣市所舉借的1年以上未償債務餘額(長債),不可佔各該政府總預算及特別預算歲出總額的比率50%;直轄市2018年債務比率上限分別為台北市2.49%、高雄市1.82%、新北市1%、台中市0.87%、台南市0.71%、桃園市0.76% 

2018年決算數來看,直轄市中以台中市債務比率0.6%距離債限最接近,僅差0.27個百分點,舉債空間最小。單看台中市債務鐘,每人負債一路從201612.8萬,飆升到今年63.6萬元;且自去年11月九合一選舉時的3.7萬,創3年以來新高後,至今仍在3.63.9萬之間徘徊。 

8年收支呈現賸餘縣市增多,台北市、台南市、苗栗縣、雲林縣、屏東縣、台東縣及澎湖縣等7縣市,總決算皆有從差短轉賸餘的態勢,但新北市、台中市、彰化縣則連年赤字。 

 

台灣肥胖盛行率 超過45%【摘要2019.7.28.蘋果】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依據其「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資料,比較世界肥胖聯盟(World Obesity Federation)各國過重及肥胖盛行率(BMI25)數據,我國成人過重及肥胖盛行率為亞洲中段班。

國健署2013~2016年調查顯示,我國成人男性過重及肥胖盛行率為43.7%,在APEC亞洲成員國中排名第4,我國成人女性過重及肥胖盛行率為30.8%,在APEC亞洲成員國中排名第7

國際上常用身BMIBody Mass Index,身體質量指數)或腰圍來作為評估肥胖的指標。以國內標準,BMI24為過重,27是輕度肥胖,>30是中度肥胖,35以上屬重度肥胖了。 

按此標準,2013~2016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顯示,我國成人(男女整體)過重及肥胖盛行率小幅上升至45.4%,相較先前自1993~199632.7%大增至2005~200843.4%,顯示成人過重及肥胖盛行率增加趨勢已減緩。 

 

懼海畏海的島國子民【摘要2019.7.28.蘋果 李偉文】「你知道全世界近二百個國家中,哪兩個國家對民眾划船出海是有管制的?」答案是北韓跟台灣。是的,全世界只有這兩個地方,任何人只要想划著船離開海岸線,就必須事先向政府申請,取得核可,才能上船。以上是海洋大學的退休教授,創辦蘇帆海洋文化藝術基金會的蘇達貞教授告訴我的。

台灣明明是個海島,但是生長於其上的子民,對海卻很生疏,到海邊只想去吃海鮮,連海岸都不太敢靠近,這種恐懼海洋的心情,從老百姓到政府都是一樣的。在如此環境下,是沒有辦法養成朝向世界,勇於冒險的海洋文化,反而變成只會朝向擁擠的島內,搶奪有限資源,胸襟狹隘,眼光短淺的島國心態。

我們常常號稱台灣是個「寶島」,但是這些年來大量的海埔新生地、海港、海岸公路不斷建設,也丟下了大量的消波塊,造成如同「監獄台灣」般的水泥圍城。 這些年來,有許多人誇誇而談台灣的海洋文化,說台灣是個海洋國家,其實,直至目前為止,我們從來沒有傳統的海洋文化,有的只是海鮮文化! 

目前為止,各地縣市政府所想到推動海洋文化所舉辦的活動不是「鮪魚季」、「曼波魚季」就是「活魚幾吃」,台灣的觀光客到海邊,想到的最重要一件事就是大吃海鮮,從來沒有人會仔細的感受海,想像海所延伸出去的無限世界,台灣人念茲在茲的是有沒有好吃的海鮮。 

當我們看不見海時,是不可能變成海洋民族的,只可能形成島國心態,島國心態與海洋民族剛好是個對立面,海洋民族象徵了勇於冒險,視野寬闊以及天真浪漫,至於島國心態則是胸襟狹窄,眼光淺短且勇於內鬥,當我們被高高的堤防給擋住,看不見海,只能朝內看,因為島的資源有限,當然只能勇於內鬥爭搶那小小的餅,無法理解外面的世界是何等的廣大啊! 

詩人陳克華曾經形容的:「整天只關心自己的肚臍眼,偶爾抬起頭悲情的責怪別人為什麼不來關心我的肚臍眼。」這樣的井底之蛙心態。 人有能力改變環境,人也有能力選擇環境,可是人一旦住進去之後,環境就回過頭來改變我們的思想,改變我們的個性,甚至改變我們的基因。因此,假若想要塑造台灣的海洋文化,首先要讓老百姓從看得到海,可以親近海洋開始吧!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ichalle77&aid=128303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