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10/18 15:57:40瀏覽2488|回應13|推薦35 | |
每人的一生,都是一部長篇故事。各自是那故事的主角。 每位主角以自己為宇宙的中心。 這就是人生。 很多事情是主角本人都不知道的。 兩個月前,那個鬱悶的禮拜五晚上,陳毅和他的同事在六條通的藏居酒屋喝啤酒,吃燒烤。飯局進行一半的時候,陳毅覺得不舒服,就先告辭。他勉強走到林森北路口叫計程車。忽然一陣暈眩,然後雙腿一軟,倒地時他還看到硬水泥地朝他的臉部衝撞而來。 陳毅因為心血管阻塞,當場死在路邊。 屬於他的長篇故事就此結束了。 但是世界上還有許多其他人。許多長篇故事仍然繼續進行。 就像今天的「告別式」。雖然以「陳毅」為主名,但陳毅只是許多人心中共同的記憶。「陳毅」的故事已經結束了。 參加「陳毅告別式」的「眾人」,才是正在進行中的故事,才是各自故事中的主角。 「眾人」其實不多,只有十來個。包括趙亦欣,盧曉平,戴帆臺,何大榮。當年全國冠軍辯論隊的五位成員,在闊別將近30年以後,在這裡齊聚一堂。 不是說「五位」嗎?算了一下,怎麼只有四個名字? 對啦。五位其中之一,陳毅,已經不在了。他的故事已經結束了。 參加告別式的人,除了陳毅的太太(陳太太)和陳毅的大姐(陳大姐)兩位主辦人以外,只有十幾位來賓。他(她)們是陳毅在人生不同階段交往過的朋友。 他(她)們看著堂中架子上面的陳毅的大頭照。心裡各自有著五味雜陳的心情。 陳毅啊,陳毅。 你這一生到底過的什麼樣子的婚姻生活啊? 趙亦欣心裡就一直嘀咕著。 不能怪趙亦欣這樣想。因為這個告別式實在不像樣。其實陳太太根本不想辦。只是不斷的有人主動來詢問,後來才勉強決定訂下一天,讓這些陳毅的朋友們聚聚。所以根本是陳毅的朋友們「要求」來的。所謂的「告別式」,竟然陳毅的兒女都沒來。陳太太說什麼兒子工作忙,不能請假。女兒在外州上學,也不方便回來。在場招待的,除了陳太太以外,就是陳姐姐。沒有其他人。其實亦欣還敏感的注意到,陳太太整場從頭到尾意興闌珊。都是陳姐姐一個人在忙裡忙外,主動招呼。 「告別式」的地點也很奇怪。竟然是選在一個附近的社區服務處。還好何大榮見過世面,送來了兩個大花圈。否則真是一點點「告別式」的氣氛都沒有。 「告別式」的形態也很另類。陳太太等大家坐定以後,也沒有什麽其他的安排,就是有氣無力的建議(就像讀書會的主持人),請各人輪流講幾句對陳毅的回憶。這個建議倒是不錯。到底這些來的人,都是真正的朋友。所以每人的回憶分享,湊起來倒是構成一個很有內容的追思。 告別式結束以後,趙亦欣,盧曉平,戴帆臺,何大榮四個大學辯論隊的成員相約到附近的咖啡店敘舊。 三十年以前的往事,許多片斷仍然珍藏在心底。五個人組成的辯論隊伍,全國旅行,南征北伐,也贏了許多獎盃。好多個黃昏,大家一邊在路邊吃晚飯,一邊熱心的討論辯論議題到深夜。 陳毅,大家都叫他「陳哥」,在五人中年紀最大,因此被推為辯論隊的隊長。 陳哥也是錄用亦欣的貴人。那時趙亦欣剛入大學,以新鮮人身份來應徵的時候,競爭激烈。她會脫穎而出,成為辯論五人組的一員,不能不說是陳哥獨具慧眼,特力提拔。 後來辯論隊連續奪取三年的全國總冠軍,都是在趙亦欣加入後的事。 亦欣是全隊唯一的女生。開始是何大榮叫她小妹。叫著叫,後來大家都跟著叫。小妹成為辯論隊的隊花和靈魂人物,享受了幾年青春年華。 「小妹啊。我們都以為妳失蹤了。原來妳後來一直都留在美國北加州啊。」戴帆臺見到亦欣特別興奮。 他和亦欣是辯論隊裡面唯二定居在美國的人。 其實在亦欣的心目中,戴帆臺在辯論隊裡面最活躍,也是五人中最可能從政的人。 但是戴帆臺後來留學美國,在賓州大學拿了熱力學的碩士博士。這個在大學時期,「熱力學」被當掉不及格的,沒有想到30 年後,成為美國里海大學的「熱力學」教授。 當了幾十年的教授,每天的日子就是研究分子碰撞的機率。那個活躍的戴帆臺,如今單純得像個小男孩。亦欣不由心裡歎氣。 反而何大榮規規矩矩的木訥天性,後來居然有個好機會,當到部長級的政務官。幾十年來,在官場打滾,也見識了權力爭奪的爾虞我詐。唉。木訥老實的何大榮,如今即使在老朋友面前,也是官話連篇。感覺得很虛偽。 盧曉平在高科技業界發展,是科學園區大公司的主要幹部。說起來他的人生發展最健康,個性沒有被環境扭曲,還是如當年一般,機警冷靜。 個性決定命運。但命運也藉由遭遇改變了個性。 一個國家的政務官,一個企業家,一個美國大學的教授,還有她自己(一個在矽谷高科技公司上班的單親媽媽)。真是不同的背景。但是30年前,年輕時代的一段青春往日情懷,因緣際會,讓四段人生的故事彙聚在一起。 有一個秘密。亦欣沒有告訴過其他隊友。但是其他隊友都各自參與過。 那是參加辯論隊的第二年夏天暑假,隊裡的四個男生,各自(沒有相約,獨自動作)長途跋涉到亦欣在南投的家來「拜訪」。亦欣客客氣氣的在家招待。到底那還是個青澀的年代。女生是不隨便和男生單獨出去的。 唯有陳毅,他得到亦欣比較特別的招待。 來訪那天,她帶陳毅一起登爬附近的治苑山。 那天兩人氣喘吁吁地登到山頂。陳毅不知道從哪裡拿出一支小刀,在一棵巨木幹上,刻了「陳哥愛小妹」五個字。休息的時候,亦欣接受了陳毅輕輕的擁抱。 從早上10點出門,回到家時已經是晚上8點。當然錯過了晚餐的時間。那時沒有手機。那天晚上陳毅離開以後,亦欣被爸爸臭駡一頓。 往事如煙。 後來亦欣怡選擇了出國留學。在飛機上遇見明華。兩人交往一年就結婚了。婚後不久就懷了小妮妮。 再來是忙碌的十年。日子在上班奔波,柴米油鹽,還有接送小妮妮的日子中度過。五年前兩人辦好離婚。 亦欣覺得終於可以喘一口氣了。唉。說起失落的十年。當然啦,小妮妮長高長大了。但那是小妮妮的人生。而我自己的人生呢? 在咖啡店裡,和盧曉平,戴帆臺,何大榮談著過去種種。 亦欣想起自己三十年來的經歷。 這就是亦欣的人生。這些都是亦欣的故事。其他人在這篇故事裡,包括最親愛的小妮妮,都只是配角而已。 聊了一個下午,亦欣和盧曉平,戴帆臺,何大榮互道珍重。 此去別後,不知何日再相逢。 回美國之前,亦欣決定一個人又去爬了治苑山。 她到了山頂,只見光禿禿的一片黃土。看到僅存的幾棵似曾相識的巨木。亦欣不放棄,一一去查看一番。但是再也找不到那「陳哥愛小妹」五個字了。 亦欣心想,巨木早就被砍掉了吧。 亦欣的故事一直到25 年以後才結束。 她在55歲那一年,在教會碰到一個美國白人,兩人結婚了。但是在75歲那年,亦欣會患血癌,拖2年以後過世。 但這些都是以後的事。她現在都不知道。 這就是人生。 很多事情主角本人是不知道的。 其實那棵巨木不是被砍掉的。它是在一場大風暴裡頭被連根拔起。樹幹被洪水沖刷到山肩。921 大地震的時候,一陣地動天搖。那根樹幹被截成幾段。已經被埋在土堆中。 其實以人類的科學技術,如果仔細從山腳的土堆中,將那截樹幹挖出來。然後用紅外線偵測儀來掃描,仍然可以隱隱約約看到那五個字:「陳哥愛小妹」。 但這些都遠遠超出趙亦欣的想像,是她不可能理解的。 這就是人生。 很多事情主角本人是不知道的。 |
|
( 創作|小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