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8/16 15:30:16瀏覽1276|回應0|推薦5 | ||||
前言
最近電視台在播放新翻拍的『三國』這部老梗戲,除了對導演安排林心如、陳好演十幾歲小女孩有些微辭之外,基本上這部片感覺上還不錯,一些情節的安排也挺合情合理的。只不過令人疑惑的是,劇中人幾乎都持簡牘的道具安排?不是說東漢自蔡倫之後就有紙了嗎?那麼為何一百多年後的三國,還是用簡牘呢?是導演的疏忽?還是我的歷史修養不足?於是我開始焚香祝告咕狗大神,結果發現原來事情不是我想的那麼一回事? 蔡倫不是『紙』的發明者 近年來我國考古工作者曾先後在一些西漢遺址和墓葬中發現了若干紙狀殘片,例如 所以據上述的考證,早在西漢初期,我國已發明了造紙術,而且當時造出的紙已經可以用於書寫文字和繪圖,這比蔡倫早了兩三百年。由此我們可以推斷:蔡倫是造紙術的改造者,而不是發明者。蔡倫只是擴大了造紙原料的來源,把樹皮、破布、麻頭和魚網這些廢棄物品都充分利用起來,降低了紙的成本,尤其是用樹皮做原漿紙的先聲,為造紙業的發展開闢了廣闊的途徑。 那麼?三國時期還是有人用簡牘嗎?根據目前已發現到三國時代吳國的簡牘,發現地點在湖南長沙,也就是三國時期的長沙,一般稱長沙走馬樓吳簡。內容主要是有關長沙地區的官員紀錄的戶口與賦稅資料,大約有 10 餘萬支簡牘。那麼我們就可以知道,三國時期的人是會用簡牘的,至少吳國是如此。 那麼三國時期的人有在用紙嗎?由於沒有考古資料可證明,因此以下列傳世文獻《三國志》的資料說明: 闞澤字德潤,會稽山陰人也。家世農夫,至澤好學,居貧無資,常為人傭書,以供紙筆,所寫既畢,誦讀亦遍。《三國志‧吳書‧闞澤傳》 時雍闓等聞先主薨於永安,驕黠滋甚。都護李嚴與闓書六紙,解喻利害,闓但答一紙曰:「蓋聞天無二日,土無二王,今天下鼎立,正朔有三,是以遠人惶惑,不知所歸也。」其桀慢如此。《三國志‧蜀書‧呂凱傳》 趙達,河南人也。……達使其人取小豆數斗,播之席上,立處其數,驗覆果信。……又有書簡上作千萬數,著空倉中封之,令達算之。達處如數。《三國志‧吳書‧趙達傳》 所以網路有人推論,紙與簡牘都是三國時代的人用來書寫的工具。只是紙在當時尚未普遍使用,可能是有錢人、地位較高的人,或是書信來往時在使用的。因此簡牘也是常使用的書寫工具。但是,誰知道呢?我又不搞考證,網路資料查到這裡我已經沒興趣在繼續下去了。比較感興趣的是那毛筆的情況呢? 蒙恬實為毛筆之改良者 毛筆之源一般人都以為是秦代的蒙恬,但根據考古發掘出來公元前14世紀的骨器和石器上已有墨跡,還從湖北雲夢縣發掘出來戰國時代的墨塊。《莊子》中有「舔筆和墨」句,說明在春秋戰國時代,已經開始用用毛筆和墨水了。由此可知毛筆起於殷商之前,而蒙恬實為毛筆之改良者。 一些紙的資料 宋蘇易簡《紙譜》:「蜀人以麻,閩人以嫩竹,北人以桑皮,剡溪以籐,海人以苔,浙人以麥面稻稈,吳人以繭,楚人以楮為紙。」造紙,舊用人工製造,先取植物類纖維質之柔韌者,煮沸搗爛,和成粘液,勻制漉筐,使結薄膜,稍乾,用重物壓之即成。今日所用之紙,多為機制。 魏晉南北朝時期紙廣泛流傳。普遍為人們所使用,造紙術進一步提高。造紙原料也多樣化,紙的名目繁多如竹簾紙、籐紙、魚卵紙……蔡倫造紙的原料廣泛,以爛漁網造的紙叫網紙,破布造的紙叫布紙。 隋唐時期,著名的宣紙誕生。(在宣紙的主要產地安徽宣州有這麼一個傳說:蔡倫的徒弟孔丹,在皖南以造紙為業,他一直想製造一種特別理想的白紙,用來替師傅來畫像修譜。但經過許多次的試驗都不能如願以償。一次,他在山裡偶然看到有些檀樹倒在山澗旁邊,因年深日久,被水浸蝕得腐爛發白。後來他用這種樹皮造紙,終於獲得成功。由此可以斷定:利用樹皮製造宣紙,在唐朝時候就比較盛行了。) 唐代在前代染黃紙的基礎上,又在紙上均勻塗蠟,使紙具有光澤瑩潤,艷美的優點,人稱硬黃紙。五代造紙業仍繼續發展,歙州製造的澄心堂紙,直到北宋,一直被公認為是最好的紙。 到了明清,造紙業又興旺和創新。各種箋紙再次盛行起來,在質地上推崇白紙地和淡雅的色紙地,色以鮮明靜穆為主,如康熙、乾隆時期的粉蠟紙,印花圖繪染色花紙等,紙的製作,到了清代,已到了完美絕倫的地步。 最早有據可查的擦屁股工具是三國時期,叫「廁籌」,用竹片或木頭片做的;用紙擦是從元朝開始。15世紀以前,英國王室用新鮮的鮭魚肉片擦;日本皇族用蟬的翅膀來擦;中世紀末的法國,皇宮裡擦屁股用粗麻繩,繩子公用… 參考資料 |
||||
( 知識學習|科學百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