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願人人都是少年
2013/09/30 00:24:56瀏覽1304|回應1|推薦13

願人人都是少年
一錘一鑿,念念都是祈願。

文/楊忠衡(《少年台灣》音樂劇節目冊前言)

蔣勳是許多人的老師。這些人,蔣老師可能永遠見不到,也不知道對他們曾發生什麼樣的影響。

記得曾有一段日子,利用通勤開車時間,我把蔣老師的中國美術史、西洋美術史錄音CD,一講、一講的聽下來。如今記憶力衰敗,具體內容大概忘了十之九九,但卻殘存一個固著的印象,一種面對美與生命的態度。這種態度,就算沒有給足答案,至少帶來莫大的鼓舞。

有一天我渺小的生命,在這塵世悄悄去了,沒有神佛護佑,還可以給自己一個微笑做為安撫。

《少年台灣》和其他蔣老師著作一樣,描述的不僅是事物,而是引領人看待事物的態度。好比戴上不同顏色的眼鏡,看到的世界就不一樣的顏色。自古,哲學家、美學家、文學家、藝術家、宗教家,從物質來看,他們從沒改變過世界半分;但藉由他們給人的不同眼鏡,卻可以改變整個世界。

《少年台灣》所看到的景觀,並非愉快的回憶,也不是激勵人心的美夢。而是看山、看水、看人,看遍亮面與暗面,同時包納幸福與殘缺。一念釋然,從此再沒有事能讓人沮喪,永遠如同少年般,青春洋溢、意氣風發。

音樂劇從原著挑選十個段落,在冉天豪譜寫的音樂和符宏征構築的場景之下,宛如一次寧靜而澎湃的時空之旅。從即興的旅途、小人物的故事,體會作者對人民與土地的悲憫。十幅音畫,看似輕描淡寫,用情之深,卻在人心留下巨碑般的印象。

對我來說,得到蔣老師首肯託付,把文字的抽象概念予以轉化、昇華,是莫大的榮幸與挑戰。一如貝多芬的快樂頌、舒伯特的冬之旅、馬勒的大地之歌,讓文學以另一種型式存在與新生。列舉大師之作,絕不敢造次並比,只是翹首望繁星,心有所許。樸拙的拾起眼前的雕刀與原木,一錘一鑿,念念都是祈願。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elyang2008&aid=8752977

 回應文章

love summer
等級:4
留言加入好友
2013/11/11 21:36
太棒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