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貝氏的音樂生產一般被劃為三期,(一)1780’ to 1800,還在依照先進音樂家的既有公式作曲,雖然他已才華外溢,顯露個人風格…(二)1800-1815,是大量創作高原期,三號到八號都在此完 成,(三)1815-至終,最後一段的作品最複雜,一來不好懂,二來不好演奏,[包括九號引整段的Ode to Joy,都大異往前],還有他惡化了的健康和幾乎全聾了的聽力。如果他這些片斷真是為10號而作,那十號之難懂難奏只會更嚴重!
4。這些片斷都是Beethoven的真跡,卻無證據他有寫10號的打算,也無法證明這些片斷是在往symphony鋪路。 Cooper補綴的十號,反映的是Cooper的研究成果,不是Beethoven的音樂,但是有另一個symphony倒是頂著十號的桂冠而不辭,那是Johannes Brahms's First Symphony。Brahms本即與Beethoven、Bach齊名(音樂界號稱三B),又刻意模擬Beethoven的樂型樂味,乃得此令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