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中共穩定內政的三項準則(「中國:脆弱的超級強權」書摘3)
2007/08/25 18:13:37瀏覽866|回應1|推薦0

**「中國:脆弱的超級強權」(China: Fragile Superpower),20073月由美國牛津出版社發行,作者Susan Shirk(謝淑麗)曾任克林頓政府副助理國務卿(Deputy Assistant Secretary of State),現任教於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國際關係研究所(Graduate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Pacific Studies, UC-San Diego)

 

第三章:內部威脅(Domestic Threats

 

穩定內政,中共有以下三項準則:

1、避免領導階層內部權力鬥爭。

2、避免大規模的社會動亂出現。

3、必須獲得解放軍的支持。

 

以上三項準則係交互影響的。倘若黨中央的領導關係緊密,中共及公安單位必能有效控制社會抗議活動,穩固政權。1989年中共領導內部意見分歧公開化,人民恐懼觸怒中共的壓力降低,因而大膽走上街頭,若軍方亦分裂,或不支持國家領導,中共政權勢將瓦解。

 

1、    避免領導階層內部權力鬥爭:

(1)    決策黑箱:中共決策過程必須絕對秘密。

(2)    爭取黨代表支持:

中共領導人雖不必爭取一般人民的選票,但必須獲得黨代表的支持。全國黨代表約2000人,每五年開大會一次,全國黨代表選出「中央委員會」,成員約200多人,每2年開會一次。中央委員會成員包括中央政府、黨部門、地方官員,及軍方領導等,職務均由中央領導任命(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中共總書記);但另一方面,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中共總書記等又是「中央委員會」成員選出。

(3)    權力控制機制:

三個控制社會穩定的機構為組織部(掌握人事)、宣傳部(控制媒體與文化)、國家安全與公安部門。胡錦濤時代,宣傳部加強控制網路及大眾傳播媒體。這三個組織對於台灣、日本、美國等相關問題非常強硬。

(4)    呼籲國際合作的聲音微弱:

當中共領導有時抨擊國際議題以提振其在國內的聲勢,對此,中國權力體系內部缺乏有效的平衡力量。換言之,倘領導人刻意在特定議題上鼓動民族主義,中國權力核心缺乏平衡的力量。

(5)    外交政策之制定:

外交政策之制定集中在中央且秘密,不像國內政策,外交政策之制定不會重大影響國內的利益團體,一般的外交政策多由外交部官員研擬,但對於有關對日、對美,及對台等敏感政策,則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負責。江澤民時代,兩個跨部會的單位「中央外事領導小組」及「中央對台工作領導小組」成立,類似美國的「國家安全會議」,作為外交及對台事務的決策機構。胡錦濤繼續這個機制,且直接領導這兩個小組。

(6)    胡錦濤冒些風險:

胡錦濤未大力推動政治改革,且嚴格控制網路及媒體,為確保黨員對其忠心,胡甚至於2005年在黨內進行了一項老毛時代的運動,這項為期4個月的運動,要求黨員於每週四下午及週六全日進行黨史及現任領導言論的研讀,並且互相批評作法不當之處。此舉引起不少人的反感,也顯出比起之前的領導人,胡錦濤較缺乏安全感。

(7)    避免公開權力分裂:

從天安門事件得來的教訓,中共領導階層瞭解到,如果內部不團結,政權一定會垮,且在傳播型態的多元化下,權力分裂的訊息一定露出,將會很快地透過網路及媒體傳播出去,並且及可能引發動亂與革命。

 

2、    避免大規模的社會動亂:

(1)    維持社會穩定:

中共不斷教育民眾,中共統治是穩定社會的基石,沒有共產黨,社會將會陷入混亂,民主對於像中國這麼大的國家是不可能的。亞洲國家中,中國人已經見識到南韓、台灣、印尼,漸漸地由極權國家轉變為民主國家,且經濟亦隨之現代化。一些學者甚至研究東歐革命,以避免類似的暴動在中國發生,中國清朝及民國時代是如何地因為社會運動而致政權毀滅,中共領導以為殷鑑而深以為戒。而這種恐懼使得中共領導人對於民眾的態度非常敏感,避免引起人民憤怒,領導人甚至不願做出激怒民眾的作為,例如提高油價、電費等等;即便在華府的壓力下,中共仍然不願讓人民幣升值,因為這會讓進口農產品傷害國內農民,而可能引發農民革命,也會讓出口失去競爭力,導致失業率升高,金融擠兌等等。

江澤民一直將國內穩定列為第一要務,中共中央為維持快速的經濟發展,是維續政治穩定的必要條件,因為這是避免大規模失業及勞工暴動的唯一之道。但傳播科技發展迅速,促使新的集體行動的模式,中共可能要事情發生了以後才知道,法輪功於1999年中南海外的靜坐示威即是如此。

(2)    監控大規模示威行動:

根據大陸官方資料,大歸模示威行動(超過100人)1993年約8700件,199410000件,199932000件,2000358000件,200474000件,平均每天超過200件的示威,以2004年為例,超過376萬人加入示威行動。大規模的示威行動嚴重影響社會穩定,雖然中共媒體不准報導示威,但訊息過網路,很快地便會被香港及國際媒體所報導。

(3)    民族暴動:

較為暴力的群眾運動多為發生在西部地區的民族或宗教示威活動,這些佔中國不到10%的少數民族,住在新疆、西藏、蒙古等邊疆地區。

(4)    勞工暴動:

中共視勞工暴動為最嚴重的抗議活動,且不管是發生在鄉村或城市,勞工抗議事件都會被媒體所關注。目前的中國勞工示威,多以不滿資遣的離職員工為多,而非現職的勞工,現職勞工較有組織,抗議行動則較具殺傷性。在東北地區,特別是遼寧省,部份城市失業率甚至超過40%,該地區是最常發生大規模勞工示威的地區。

(5)    農民運動:

統治者較不認為農民暴動具有重大政治威脅性,農民散居在鄉村,較無組織性,也較不為媒體所關注。但鑑於歷史上不少農民暴動事件,中共領導亦不得不小心因應。土地徵收及環境污染,是農民走向暴力的兩大主因,為了發展經濟,農民土地經常被強行收回,鑑於土地原本不屬於農民,因此難以在法律上獲得有利保障與補償。2005年這浙江省東部因化學工廠污染環境,而引發好幾次大歸模的暴力事件等等,均值得關注。

(6)    學生運動:

1989年天安門事件中學生對於政治之失望而走上街頭,但最後的軍事鎮壓對於學生而言亦是一個恐懼的回憶。目前大陸之學生運動以國際議題為主,且抗議行動多半網路化,1999年美國誤炸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即引起學生在北京美國大使館抗議,未避免事件重演,2001年美國偵察機與大陸戰鬥機擦撞事件,中共要求學生均不得走出校園,2005年中國學生在全國25個城市抗議日本的行動,中共亦是勸說學生回到校園。值得注意的是,學生對於國際事件的抗議行動,通常並非真的針對外交事務,而是對於國內政治長期不滿,藉此引爆出來。從這個角度觀之,中共更需小心處理學生抗議行動。

(7)    民族主義與社會動盪:

大國領導人,如中國或美國,經常需要以外交政策來向國人顯示其強勢的一面,也會試圖利用外交事務,來轉移國內問題的焦點。中共領導人最懼怕的莫過於,各個異議團體在「民族主義」的號召下集體行動。史書證之,任何面對外國壓力而無力抗之的政府,容易被推翻。

「民族主義」不必然是國家形塑出來的,鑑於中國逐漸在經濟及政治上強盛,民族情緒自然而地便隨之高漲起來,學校教育、媒體、網路,都一再地傳達一個訊息,中國在歷經一個世紀的羞辱後,終於在共產黨領導下站起來了,幾個經常被提及的史實是:日本在中國的暴行、台灣在日本及美國的軍事勢力介入下失去、美國霸權試圖弱化中國等等。中國認為唯有日本對於二戰時的暴行真心道歉,台灣回歸祖國,以及美國平等對待中國,中國的百年羞辱才真正終止。在此心理邏輯下,愛國教育是中共用來強化對其認同的工具,卻也同時滋養了人民的憤怒。

(8)    中共生存策略:

l   與抗議者站在一起:

當抗議事件發生後,中央一定要公開表示同情這些抗議者,且一定要抨擊地方政府,等事件更一段落後,這些抗議領袖經常會被判入獄。中央禁止以武力解決抗議,但讓地方政府自行決定解決的方式。中共這種作法已經有某種成效,部份部會級官員甚至表示地方抗議行動為民主的表現,而且讚揚農民慢慢懂得如何保護自己的權益。

l   與可能成為反對領袖者合作:

把學生、私人企業等引進入入黨,減低這些社會及商業菁英成為反對勢力的機會。

l   擴大個人自由:

過去25年間,中共對於一般人生活作出許多放寬限制,除部份政治議題受到箝制,人民可以自由上網,文化、時尚、觀光等均自由許多。

l   強化政治壓制:

政治問題方面,中共則採取更為壓制的作為。任何可能引發民眾示威的紀念性活動,如五四、於北京舉行的領袖高峰會、人大會議、或退休領導或著名異議人士過世等等,中共均會加派警力就近監控。2005年趙子陽過去,中共不發佈新聞,平面國際媒體在大陸的發行也是去除趙的死訊,才得以發售,其他如CNN BBC NHK等電子媒體均被封鎖。

l   承諾黨綱:

胡錦濤及溫家寶均一再向人民承諾,將依照黨綱,將人民放在第一位,建造一個和諧社會,縮短貧富差距,並且協助勞工及農民。

l   維續成長及訴諸民族主義:

中共領導人定要維持高經濟成長率,製造更多就業機會。透過民族主義,將人民與黨結合在一起,也有助於避免可能的抗爭,秘訣是,找一個外交政策,可以有助於社會穩定,又可拉高民族主義。

(9)    政權可以持續多久?

客觀來看,只要中共能夠持續維持經濟成長,政權應該有能力維續。最大的政治風險在於經濟,倘數以百萬計的勞工失業,幾千百萬人在脆弱的金融體系下進行擠兌,這將會嚴重危及政權。嚴重的環境或公共衛生的災難,亦可能引發危機。另一個危險狀況是,倘若中共領導人受迫必須面對日本、台灣或美國的問題作出表態,但卻未作出行動時,政權亦可能受到危及。

 

3、    必須獲得解放軍的支持:

(1)    新解放軍:

今日的解放軍是一個擁有飛彈、潛艦、戰鬥機、導彈驅逐艦等高科技武器的軍隊,解放軍已經從過去的農民軍力,轉變為一個專業的現代軍力。根據美國國防部,解放軍已有能力對抗亞洲地區的軍事力,並影響該地區的軍力平衡。美國已經視解放軍為一將與美國匹敵的最大軍力。

(2)    政客與將軍:

解放軍一直在政治上擁有影響力,中央委員會中的22%的成員來自解放軍,24名的中央政治局代表中,解放軍擁有2名代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10%是軍方人士。雖然毛澤東時會懷疑部份軍方密謀推翻他,解放軍從未試圖奪取政權。文人掌控解放軍的情形也不易,雖然中央軍委會是黨與軍的機構,實際上是由黨來控制,除了胡錦濤,過去的中央軍委會成員均為軍方將領,國防部僅是用來接待外賓用的,比不上美國國防部的實權。解放軍也總是遵守黨的旨意,但也保留解放軍高度自治,以期解放軍得以在中共面臨國內敵人時,可以出面捍衛。

中共高層與解放軍之間的關係相當微妙,中國拒絕美國提出在兩國軍方之間設立熱線,原因是,中共不想讓解放軍資深將領擁有過高權力。在國防事務上,解放軍擁有高度自治,但遇若軍事議題涉及到重大政經,或外交事務時,如台灣問題或中俄關係,解放軍則與中央政治局常委及領導決策小組保持密切溝通。

(3)    軍費升高原因:

解放軍提高預算最具合理性的原因在於,中共必須做好以武力解決台灣問題的準備。對於中國對日本、台灣及美國的問題,解放軍較多持鷹派思維。

( 時事評論國際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eihui55&aid=1186991

 回應文章

暴怒30
回应
2008/12/11 15:17

值得注意的是,學生對於國際事件的抗議行動,通常並非真的針對外交事務,而是對於國內政治長期不滿,藉此引爆出來.

==============================================================

这句话是扯的,我们当时去,是因为对内部不满?有没有真的了解大学生的想法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