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天冷,提防急性心肌梗塞,靜悄悄帶走你或親友生命
2013/01/08 00:00:35瀏覽24013|回應4|推薦308

一家人團圓吃年夜飯,正是歡樂相聚時刻,如果長輩突然抓緊胸口,你該怎麼辦?經濟不景氣,老闆發表年終訓話,越說越激動,呼吸越來越急促,你該怎麼辦?坐著打麻將突然興奮致死;或者打電動打到死在螢幕前。

隨著邁入工業化社會,國人飲食逐漸西化,以及現代人的生活緊張節奏下,股市漲落已成許多人的心情指標,急性心肌梗塞的發生率有日漸升高之趨勢,且年齡越來越低。

心臟是身體內的幫浦,位於身體胸腔的左下方,大小如拳頭,而供給心臟營養及氧氣的血管為冠狀動脈,其分為:()右冠狀動脈,()左主冠狀動脈,有二分枝,左前降冠狀動脈及左迴旋冠狀動脈。

心肌梗塞即是供應心臟的血管發生阻塞,心肌無法獲得足夠的氧氣及營養,而引起心臟肌肉壞死,進而影響心臟功能,嚴重時危及病人的生命。需要立刻住院及接受治療。心肌梗塞臨床表現,一般為持續性的前胸部劇痛,病情輕微者,只是感到有點胸悶;重者可出現嚴重心律異常,發生猝死或出現休克、心臟衰竭而導至死亡。病人胸痛是最常見、最突出的症狀,疼痛比一般心絞痛更嚴重,持續時間更長,通常硝化甘油不能緩解,病人反覆輾轉不安。但臨床上如果病人年紀越大,疼痛反應就越不明顯。老年人由於心臟功能退化,如果再發生心肌梗塞,很容易引起心臟衰竭,臨床上出現胸悶、氣短、呼吸困難等症狀。

急性心肌梗塞(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是冠心症(冠狀動脈心臟急症之簡稱)中最嚴重的疾病,而造成心肌梗塞最大的罪魁首推動脈硬化。

急性心肌梗塞是冠心症中最嚴重的疾病,根據統計,在美國每20秒就有一人罹患急性心肌梗塞,而美國政府每年必需花超過60億美元來應付這個疾病。雖然這十幾年來在醫學上的精進,使急性心肌梗塞的死亡率有所降低,100年台灣十大死因中,心臟疾病佔第二位,且有逐年升高之趨勢,我們不可不去正視這個問題。

心肌梗塞的定義是心臟的肌肉細胞因受到供給其營養及氧分之血管完全阻塞(或幾近完全阻塞)之影響,在短時間內(20-30分鐘)造成心臟肌肉細胞的受傷甚至死亡。而後續的併發症即造成殺人的元凶(如心律不整、心臟衰竭等…肺積水.)。造成心肌梗塞最大的罪魁首推動脈硬化,當然其它如動脈痙攣心肌外傷、動脈炎或血栓等皆亦會引起心肌梗塞。

究竟那些人較容易罹患冠心症呢?

1.男性大於45歲、女性大於55歲,或女性早期月經停止而無動情激素治療者

2.有早發性冠心症之家族史者

3.抽煙

4.高血壓

5.糖尿病

6.高密度膽固醇小於35(或是高血脂者)

若一個人有上述之危險因子,其動脈血管就很容易造成硬化,相對的冠心症或心肌梗塞發作的機會亦就愈高。據觀察,尤其以抽煙者或糖尿病患為甚。心肌梗塞最常見的臨床症狀是胸痛、胸悶,因其常好發於早晨後數小時內,故病人常常於早上起床後不久即感胸口悶痛不止(一般持續30分鐘以上)、坐立難安,有時這種痛會位於「心窩」,中醫所謂的亶中穴附近,故常被誤認為是胃痛。其它症狀還包括左手臂亦感痛、冒冷汗,甚至會有全身無力、噁心、嘔吐的情形,一付就要世界末日的感覺強襲心頭。其它也有少數病人(尤以糖尿病、高齡患者),其發作時以喘來表現,不會有胸痛的感覺,這也是我們必須注意的。

死於心肌梗塞的人,有一半是發病後一個小時內,即因心律不整死亡,所以往往來不及送到醫院,或送到醫院後需靠急救才能活命,而幸運的病人,雖然於發病後仍存活,但若是心肌受傷太厲害,往後亦可能造成心臟衰竭,需長期服藥或甚至因此再次面臨死神的挑戰。

由於醫學之日精月益,對心肌梗塞的治療亦在這十幾年內有驚人的進展,從過去沒有加護病房的照顧,至今許多藥物的問世,甚至有心導管的診治,讓病人的死亡率大大的減低。

在藥物方面,首重血栓溶解劑,目前認為在發病十二小時內,使用對心肌梗塞的死亡率有顯的降低,對病人預後的發展亦有莫大的助益,可惜的是僅僅只有約1/3-1/2的病人能有機會接受到此項治療,不是因為送醫延遲,就是病人對心肌梗塞的發作毫無警覺而無就醫,雖其幸運逃過一劫,但往後常也會因併發症就診。其次這幾年許多大型的研究亦顯明阿斯匹靈、貝它阻斷劑、及ACEI皆可提高急性心肌梗塞的存活率。只是其皆有各別之適應症,並且有些病人不可使用(如血栓溶解劑即不適用於曾有過腦出血、急性腸胃出血、腦腫瘤、近二星期內開刀或懷孕……病患)。而MgS04Nitrate雖尚未有明顯提高存活率之定論,但亦有其重要功能,若使用得當,對病人亦有莫大幫助。

近幾年來,心導管術的進步,讓冠心症的治療一躍千里,從氣球擴張術至今血管支架的發展,大幅降低冠心症的死亡率及併發症,再加上外科手術的精進,有的醫院其急性心肌梗的死亡率已降至很低,當然這些治療長久的發展,是我們必須再努力及注意的。

急性心肌梗塞主要原因是冠狀動脈粥狀硬化,好發於老年人,在年輕人(年紀≦45歲)不常見,但有越來越年輕化的趨勢。雖然比例不高,但在人生最輝煌燦爛的時刻,一有急性心肌梗塞後,可能併發心臟衰竭、心律不整等等併發症,對個人、家庭、社會均是個沉重的負擔,人生恐怕從此變黑白。在預防勝於治療觀念前提下,分析造成冠狀動脈粥狀硬化的危險因子有助於預防疾病發生。

要談年輕人急性心肌梗塞之前,先聊聊老年人急性心肌梗塞的危險因子和臨床症狀。冠狀動脈疾病好發於老年人,有些研究報告顯示老年人急性心肌梗塞的危險因子主要是高血壓(約佔57%),糖尿病(約佔46%),高血脂(約佔44%),抽煙(約佔32%),老年人臨床症狀中主要是胸痛(約佔66%),呼吸急促(約佔21%),很明顯慢性病控制對老年人極為重要。

分析其導致急性心肌梗塞的危險因子,分析其臨床症狀。結果發現年輕人急性心肌梗塞,九成為男性,危險因子中,抽煙佔81,血脂肪過高61.2%,肥胖者佔57%,高血壓佔31.4%,糖尿病佔18.1%,家族病史10.5%,症狀以胸痛最常見佔98.1%,冒汗佔69.5%,呼吸急促佔26.7%,上臂痛佔18.3%,反胃嘔吐佔17.1%,抽煙為最常見的因素,血脂肪異常及體重過重為次重要原因。

很明顯,抽煙在年輕人急性心肌梗塞佔很大比例,另外也有些臨床研究提到年輕人心肌梗塞76%到91%比例有抽煙,與我們分析相符合,老年人急性心肌梗塞有抽煙者約40%,兩者有明顯差別。

年輕人急性心肌梗塞較老年人少見,臨床症狀方面不論老年人或年輕人主要以胸痛為主。但年輕人九成以上以胸痛呈現,而部分老年人甚至不以胸痛為症狀,有時只會以上腹部不舒服、神智不清,或突然沉默不語表現,因此容易喪失診斷時機,所以診斷要加上心電圖及血液中心肌酶生化檢查等等的變化及臨床上高敏感度懷疑。少部分年輕人急性心肌梗塞仍因先天性冠狀動脈異常或潛在性疾病,例如系統性紅斑性狼瘡經由免疫系統引起血管內皮細胞傷害和高凝血性,也有少部分感染性心內膜炎而致冠狀動脈栓塞或是使用毒品(海洛因、安非他命)引起冠狀動脈收縮而導致心肌梗塞。另外在家庭病史方面,如果一等親以內有年輕型急性心肌梗塞病例,基於基因遺傳傾向,也要特別注意。

男性腹圍大於一百零二公分、女性大於八十八公分;中性脂肪大於或等於150mg/dl;高密度血脂男性小於40mg/dl、女性小於50mg/dl、血壓為高邊緣性血壓。

喜歡抽菸、作息不正常又常熬夜的人容易發生急性心肌梗塞,為預防急性心肌梗塞,可採取五個E的保健之道:Eating-改變飲食習慣,多蔬果少油脂;Emotion-調控情緒,減少血管收縮;Exercise-規律運動,每週三次每次三十分鐘;E vitamin-定期補充維他命E以抗氧化;Examination-定期接受健康檢查。

以美國為例,每年有一百一十萬急性心肌梗塞病人,有百分之三十的病人死亡,死亡的病人中有四分之一在病發一小時內不幸過世,加上急性心肌梗塞病發前沒有任何症狀,民眾應小心預防。急性心肌梗塞的急救時間為降低死亡率的關鍵,患者在發作六小時內就醫的死亡率為百分之六,八小時內的死亡率為百分之七,十二小時內就醫的死亡率為百分之八,發作超過十二小時以後才就醫,死亡率達百分之十六。所以急性心肌梗塞發作時,應立即就醫,有心臟病史者出現胸痛症狀,含舌下硝化甘油無效時,應立即就醫。

緊急治療方面

()藥物療法:

1.血栓溶解劑:將冠狀動脈內的血塊溶解,以使血管再暢通,供應心肌所需的氧氣與養分,但至少必須在發作梗塞後的十二小時內,才能發揮療效。此種療法,少數病人有出血之危險性,但卻也是較容易得到及進行的療法。

2.其他輔助性藥物:止痛劑、鎮靜劑、抗凝血劑或血小板拮抗劑、血管擴張劑等。

()緊急冠狀動脈氣球擴張術:

利用心導管的方式,從下肢股動脈(或上肢動脈)插入導管,利用導引線,將氣球導管置入冠狀動脈狹窄部位,再將氣球擴張,利用其壓力將阻塞部分撐開,以得到較大的內徑,增加血流量。輔助使用冠狀動脈血管支架,利用心導管將「血管支架(Stent)」送入冠狀動脈狹窄處,而達到增加冠狀動脈的血流量,可得到更好的效果。冠狀動脈氣球擴張術需要較多的人力與設備,且較不是一般設備的醫院所能進行,但較不會出血之危險性。

長期治療方面

首重去除危險因子如:控制高血脂、高血壓、糖尿病、戒菸、減重等,另外適當的運動則是防止此類心臟病最便宜亦最有效的方法。

林林總總說了這麼多的治療方法,但最重要的還是要及早發現、及早就醫,千萬不可存著「撐一下就過了」的心態。

天氣突然變冷,有心血管毛病的患者,容易誘發急性心肌梗塞,前中油董事長陳朝威,驚傳心肌梗塞送醫不治,心肌梗塞未及時醫治,易造成死亡,若覺自己冒冷汗、胸口疼痛,像被石頭壓住或身體酸麻,有可能是心肌梗塞的症狀,要馬上就醫。

秋冬季節是心肌梗塞最容易發作的季節,因為天氣冷,會造成心血管收縮,當民眾的心血管又有血栓的狀況,血液無法順利流通,會使得心肌足夠缺乏氧氣及養分,進而影響心臟的功能,這就是心肌梗塞。

胸口疼痛是心肌梗塞常見的症狀,感覺像心頭壓了一塊石頭,喘氣困難,這種疼痛感,會散發至左肩、左手、下巴,甚至是牙齦、上腹,病人會誤以為是肺部有毛病、胃痛或是「火氣大」引起牙齒痛,也有人會拉肚子,而延誤就醫,心肌梗塞嚴重的人,發作時可能連就醫的機會沒有。

導致心肌梗塞的危險因子,除了年齡愈大罹病機率愈高外,包括家族性遺傳、人格特質、飲食攝取過多的油脂與膽固醇、吸煙及三高族群都是危險因子;其中「人格特質」是指職業的壓力過大、情緒容易緊張、競爭力強、長期缺乏適當休息的人,所以許多大企業家、公司行號老闆,都是心肌梗塞的高危險群,平日要定期檢查。

自救3招方法:(1)喝點熱開水、(2)做吞嚥或用力咳嗽等動作、(3)開窗,呼吸新鮮空氣,深呼吸,爭取時間讓專業的醫師及護理人員接手治療,才不會喪失寶貴的生命,讓身邊的親人遺憾。

………………………………………………………

我每次貼完文章就忙於醫務,實在無法每個人都回應或回訪您部落格,在此向過去、現在、未來留下回應的格友們致謝和致歉!我也無法加入任何城市,在此向過去、現在、未來邀請我加入城市的格友們致謝和致歉。又本人喜大部分假日到各地尋找弱勢的家庭,或訪查自殺沒錢辦理喪葬事宜的家庭,給予協助,或到療養院當志工,沒回應或回訪請體諒。我設立部落格動機是幫助有病痛的人,懇請您們見諒!

不景氣出國洽公或旅遊,抗漲購買恰當又便宜機票。以下公司由「忘江魚之歌」格友經營,機票價格比市面便宜。

佳時票務*用真誠和專業的服務,協助您購買經濟又實惠的機票。

演講研討會

時間﹕2013/1/10日(週四)﹐200-500PM

***主講:沙先一教授

哈佛大學東亞系訪問學者(江蘇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

題目﹕涉園張氏(張元濟)家族文化與文學

***主講:朱學淵博士(蒙大拿州立大學物理學博士)

題目﹕《尚書》中的蒙古語成分

***主講:王開成所長(江蘇農科院淮安農科所所長)

題目﹕向中國朋友客觀介紹美國~

     談《零距離看美國》一書

主持﹕張鳳

地點﹕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聚會廳~本會以中文進行,歡迎免費入場

Common Room,2 Divinity Ave.,Cambridge,MA 02138

召 集﹕王德威,張鳳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edov&aid=7206345

 回應文章

crystalsun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給樓下的讀者
2013/01/09 16:25
我ㄧ位德國舅字輩的親戚抽菸抽到腳部血管堵塞,開了兩次刀才解決,現在他已經戒菸。

異色-自古文人多寂寞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謝謝提醒
2013/01/08 08:32

唉,我父親就是因為這樣走的,但他飲食一向很清淡,不過他一天

二包香煙,抽了有五十年以上,是不是抽煙才可能是主因啊?(無須

回答,我也只是猜想)

謝謝醫生的好文提醒,天冷,老人家真的要注意啊!!!

medov醫生(我愛中華民國(medov) 於 2013-01-09 21:33 回覆:

美女才女

尼古丁:每支菸經燃燒會產生0.5-2.7毫克的尼古丁,吸菸時一口一口的抽,使1支菸中的尼古丁分多次進入人體,只需0.5毫克尼古丁就能令人成癮。尼古丁,在人體的代謝時間約為半小時到1小時。因此有菸癮的人,每半小時到1小時左右就必須補充一次,否則就會感覺坐立難安,甚至頭暈不適。

焦油:每支菸經燃燒會產生6.5-29毫克的焦油(俗稱瀝青、柏油),焦油會在肺部堆積,使肺老化衰退。

香煙煙霧中的焦油和一氧化碳也會損害心臟。

冠心病:吸菸會引致冠狀動脈心臟病 (冠心病)32%的冠心病總死亡率是由吸菸所引致的。

吸入煙霧會引致即時引起心臟及血管以下兩種即時反應:心跳加速,血壓上升。

由於尼古丁影響神經系統,令心跳加速及血管收縮,繼而令血壓上升。

煙霧中的一氧化碳減低血液攜氧能力,心臟需要更大的能量才能供應足夠氧氣。

吸煙亦對血液造成長久影響:血液中的膽固醇及纖維蛋白素原增加,因而容易造成血凝塊阻塞血管,引起心肌梗塞和心臟病。

吸煙引致的心血管疾病包括:冠狀動脈心臟病 (冠心病),動脈瘤,末梢血管病(PVD),中風等等

孫越肺腺癌開刀打開肺部都是吸菸造成焦油的狀態,可見吸菸的恐怖,你父親還一天兩包菸,當然蒙主榮召的快。


張鳳哈佛 哈佛問學錄 得首獎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感 謝 感 謝 ﹗ 冬 天 大 家 一 定 要 小 心 對 待 健 康
2013/01/08 04:00


Allpass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後中年失業 增加心臟病風險
2013/01/08 00:28
後中年失業 增加心臟病風險


最 新一期醫學期刊《內科醫學檔案》(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刊登的一項研究報告指出,在五十歲多歲到六十歲開外時因裁員而失業,罹患心臟病的風險可能會增加,程度就和吸菸差不多。專家認為這是裁 員帶來的壓力作祟,建議可以用運動來減壓。


這項研究由美國杜克大學所做,對象為一萬三千四百五十一位美國男女,年齡從五十一歲至七十五 歲,研究時間長達近廿年,其間共有超過一千人罹患心臟病。研究結果顯示,裁員失業後的第一年,罹患心臟病的風險增加二五%,風險並會隨著一次又一次的裁員 而遞增。自願離職的人則未出現類似的情況。


先前研究已顯示,工作壓力大、吸菸或肥胖,都會增加罹患心臟病的風險。英國心臟基金會則表示,雖然壓力可能增加罹病的風險,但壓力本身並不是導致心臟病的直接原因。


杜 克大學研究人員摒除上述已知的罹病因子後,發現失業亦和罹患心臟病有相關。根據其研究,不論職業類別,甫遭裁員而失業的人中,罹患心臟病的風險比未失業的 人高出二七%。這樣的效應是會累積的,遭到裁員而失業的次數在四次或是以上的人,罹患心臟病的機率增至三分之二,達到六三%。而對於吸菸者來說,罹患心臟 病的機率比不吸菸者要高出近一半(四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