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12/03 20:58:12瀏覽1148|回應13|推薦220 | |
從人間詞話說起 1.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裡,首先提出詞以境界為上之說 ( 原文是詞以境界為最上 ),又說有造境,有寫境, 又說有有我之境,,有無我之境,又說有主觀詩人, 有客觀詩人,或憂生,或憂世,,在月旦歷代詩家之際, 更拈出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境界: 昨夜西風凋璧樹. 獨上高樓, 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衣帶漸寬終不悔, 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眾裡尋他千百度, 驀然回首, 那人卻在, 燈火闌珊處-- 此第三境也.更是引起詩人學者一代代的辨證。 --無論如何,「人間詞話」一書可說是現代中國的名著, 也是王國維最具創意和代表性的論著集。 日前重閱此書,不覺連同近年來,詩與詩人,與時代 現況相關的若干想法,一起湧上腦海--也算一時興起的, 以此書的部份文辭理念為引,透過詩的形式, 一步步道來。 其實,新詩自胡適的「嘗試集」出版,至今不滿百歲-- 說來,根本不到寫詩史或詩論的時候,但想到這只是一首詩, 又非正規論文,便慨然動筆了。 但我很快的發現,雖然寫的是詩,說的是新詩,也很想 效法靜安,簡單的評析一些現代詩人與詩風,卻發現根本不可能! 2. 當然不可能! 一種文體的形成需要時間,成熟更需要時間 ! 儘管,遠在十年前,我便已樂觀的相信現代詩 ( 新詩 )成熟了! 當時,還大膽的預言,台灣詩壇,只要繼續壯大下去,便可 無遜於東漢的建安( 事實上,我也把這種想法寫入詩中! ) 可是,我可以說這個,可以認為現代漢詩在八十年代首度自四方 ( 大陸,台灣,海外,東南亞 )臻於全面成熟,但我又怎能像靜安 那樣的進一步娓娓道來-- 說什麼太白純以氣象取勝,說什麼溫飛卿之詞,句秀也, 韋端已之詞,骨秀也,李重光之詞,神秀也,說什麼 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少游詞境最為淒婉,說什麼 東坡之詞曠,稼軒之詞豪,說什麼蘇辛,詞中之狂‧‧‧ 當然,我可以說洛夫的詩中意象之奇之富,當代第一, 可以說痖弦的深淵是新詩極品,周夢蝶是禪師轉世, 鄭愁予超越徐志摩,余光中楊牧是今世才子,羅智成和楊澤 是詩中雙璧,陳黎陳義芝陳克華夏宇零雨鴻鴻孫維民等等 詩人均已寫出許多一流作品‧‧‧ 但我又怎能說詠物之詞,自以東坡水龍吟為最工,怎能說 北宋風流,渡江遂絕,怎能說古今詞人格調之高,無如 白石,怎能說納蘭容若以自然之眼觀物‧‧‧北宋以來, 一人而已‧‧‧ 新詩,仍在生發,是個進行式、待續句,無論如何,都不到 定論的時候,這裡表達的只是一個詩人的一已之見罷了! 3. 不過,時代真的不一樣了! 面對當代詩文,多年的體驗目睹之餘, 還是有許多不吐不快! 事實上,人類由農業進入工商管理科技網路的時代,和自然的 距離遠了,人與人的關係日趨功利化的密切,個人的面目 則越來越模糊,群體的力量越大越鮮明,磨擦的也越強烈! 舊日的風雅生活情調,不僅隨著海天的割裂距離越發的遙遠, 在記憶的角落也日漸萎縮‧‧‧影響的不單是題材的轉換, 更是人生的經驗與生命的意義取向! 相較之,對文學的思考追求雖是比較單純的生活環境, 卻再也無法和古人那樣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此等 情況下,新文體的出現,毋寧是很自然的! 而緊湊的時代 節拍,多少也加速了它底成長--於是,寫田園山水的作品 漸漸被參差林立的都市風情所取代,人性的基調不變,卻在 不同環境時空下,起了新的化學作用,地平線的盡頭不再是 輝煌落日,永恆的事物開始受到新的挑戰: 愛情變得複雜而多元化,生命重新被解讀,道德與觀點 被重新定義,一切都是即時性的,連語言的運用也隨著 資訊的跨國界,新工具的誕生和大量翻新而令人眼花撩亂, 往往還未及消化,便已褪色到不知名的角落--新詩和時代 和人類的互動越緊密,和星星、夢想、及大自然的關係 越淡漠! --人類對語言的熟悉 / 使用 / 掌握能力越不確定, 對文學的熱情和嚮往度, 自然越低 ! 詩,原是生活的一部分,是生命的一部分,是宇宙構成的 一部分,是大地中的透明元素;原是我們體內的血,四季的 花,空氣中的歌,高山上的雪,夢中的伊甸樂園‧‧‧ 詩人是先知,是友人,是情人,是可以談心的知已,是民族的 烈士,是反映時代的歌者,是走過大地的浪子,人間的過客, 穿梭宇宙的精靈‧‧‧ 詩人是你,是我,是每一個心中有愛,追求美感的靈魂‧‧‧ 但是,時代真的不一樣了! 4. 1993年,我曾在「熵之五衰」的後記有寫: 依據「物質不滅定律」,宇宙中的「能」基本是不變的。 這也是熱力學上的「第一定律」。能雖不變,形態卻會變: 人類在宇宙的行輩雖低,透過非比尋常的創造力,畢竟 一點一點成就了可觀的「地球文明」,同時,也加速了生態 在轉換過程中的消耗,因而帶來了「熱之死亡」-- 能趨疲即是「熵」( Entropy),也是熱力學上的「第二定律」。 80年代人類,第一次因過度消耗地球資源而產生「熱之 死亡」,天破了,激起全球性的恐慌和環保意識! 80年代也是兩岸年輕詩人的再出發,更是「新詩之死」 「作者之死」「文學之死」‧‧‧各種死亡論結合後現代 主義滿天叫響之際!進入90年代,更變本加厲充滿了 世紀末的不安與昧惑! 幸運的是,在一切都講究效益的新新遊戲法則檢驗下, 人生是數據化的而隨著網際網路的出現,開發了另度空間, 給瀕臨萎縮的詩歌 / 詩人 / 詩界打了一劑強心針!甚兒 可以用較輕快的步伐邁向21世紀‧‧‧ 的確,透過不同於平面印刷的思維方式,新一代的詩歌 創作者能以更丰富的想像 / 感受 / 技巧 / 認知,生產 屬於自己的語碼作品,其面貌既不同於60年代的前衛 精神,也不同於80年代的城市感官! 新崛起的網路詩界以其配合時代脈動的快捷性格,互動式 操作,與無國界屬性,很自然的吸引了大量的新新人子 和一度流失的詩歌創作者-- 從近兩年來最熱烈最風靡的台灣詩界而言,相信隨著大陸 及東南亞電腦工具的普及化,漢語詩界在未來三五年間, 再創另一波盛況,當是可以預見的! 5. 只是,如寶劍之雙刃,令人憂心的也在此! 網際網路的出現,不僅落實了生活全面物化的大趨勢, 更嚴重的影響 / 支配了人心 ! 我們的視野被日益高聳的大廈切割擠壓的越來越狹隘! 越來越容易憤慨憂怨! 寫詩的人固然多了,向現實妥協的詩人更多!越來越近利 求功!目光越來越淺薄短小!題材越來越模式化的貧乏! 風格越來越膚淺而曖昧! 追逐時尚的態度越來越明顯誇張!對生命的觀注越來越少! 使用的文字越來越幼稚迷亂!心靈與肉體與外在環境的 差距越來越大!在此情況下,有人成為拒絕成長的錫人, 有人以身著國王的新衣自喜,有人以收集標籤為樂,有人 自逐於城邦邊緣,有人旁引博證以傲人,有人以笑罵蒼生 為職志‧‧‧ 詩,被開發的同時,也被顛覆了! 詩人,被網路迷惑的同時,也被灌水了 ! 更被綑綁洗劫了! --在世紀交替的此刻,我們不用自問﹕我們會產生什麼樣的 的詩?而該進一步的思考﹕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的詩? 能堅持風骨, 帶來喜悅, 提昇我們性靈的詩人在那裡? 我們的詩人寫了些什麼 ? 除了執筆按鑑,又做了些什麼? 我們期待。 雖然,我們越期待也越心驚。 越心驚也越期待。 6. 當然,無論有無網路,我們永不缺乏詩和詩人! 當然,就像每個時代都有歌和歌手,每年都有人得獎, 每天家中都有垃圾需要處理--大水之後必有瘟疫-- 擺盪到了一個極致必會180度的轉向! 雖說生也有涯,在百花齊放時,我不以為喜,在眾人高喊 現代詩死了時,我相信這祇是一句口號,在瀕臨末世,詩人 復活於網路之際,我更期待,相信,王靜安筆下的文學 盛況,終將在未來出現! 而所有我們希望和不希望,喜歡和不喜歡的詩和詩人, 都會在落盡繁華後,成為歷史的一部分!!! 如今,我們的呼聲是沙啞的,微弱的,甚而是滑稽可笑的 ‧ ‧‧大江濤濤,迎風挺立,雖無法對抗千萬人,擁抱千萬人, 月下自省,我知道,無論這是不是一種使命,還是他人眼中的 無聊把戲,我知道,我只能做好屬於自己的這部份-- 無論手中握的是一支筆, 一盤冷鍵,一把倚天劍或一聲廢然嘆息! 。。。。。。。。。。。。。。。。。。。。。。。。 初稿於1998 |
|
( 創作|文學賞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