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11/14 19:51:06瀏覽17658|回應1|推薦26 | |
周容〈芋老人傳〉演義 2012/12/21
飲水思源 原文:芋老人者,慈水祝渡人也。子傭出,獨與嫗居渡口。一日,有書生避雨檐下,衣溼袖單,影乃為瘦。老人延入坐,知從郡城就童子試歸。老人略知書,與語久,命嫗煮芋以進。盡一器,再盡,腹為之飽。笑曰:「他日不忘老人芋也。」雨止,別去。 後十餘年,書生為相國,偶命廚者進芋,輟箸嘆曰:「何向者祝渡老人之芋之香而甘也!」使人訪其夫婦,載以來。丞、尉聞之,謂老人與相國有舊,邀見講鈞禮;子不傭矣。 至京,相國慰勞曰:「不忘老芋人,今乃煩爾嫗一煮芋也。」已而嫗煮芋進,相國亦輟箸曰:「何向者之香而甘也!」老人曰:「猶是芋也,而向之香且甘者,非調和之有異,時、位之移人也。相公昔自郡城走數十里,困於雨,不擇食矣。今者堂有鍊珍,朝分尚食,張筵列鼎,尚何芋是甘乎?老人猶喜相國之止於芋也。老人老矣,所聞實多。村南有夫婦守貧窮者,織紡井臼,佐讀勤苦,幸獲名成,遂寵妾媵,棄其婦,至鬱鬱死。是芋是乃婦也。城東有甲乙同學者,一硯一燈、一窗一榻,晨起不辨衣履。乙先得舉,登仕路,聞甲落魄,笑不顧,交以絕。是芋視乃友也。更聞誰氏子,讀書時,願他日得志,廉幹如古人某,忠孝如古人某,及為吏,以汙賄不飭罷。是芋視乃學也。是猶可言也。老人有西鄰,聞其師為弟子說前代事;有將相、有卿尹,有刺史守令,或綰黃紆紫,或攬褰裳帷,一旦事變中起,釁孽外乘,輒屈膝叩首迎款,惟恐或後,竟以宗廟、社稷、身命、大節,無不同於芋焉。然則世之以今日而忘其昔日,豈獨一箸間哉?」老人語未畢,相國驚懼謝曰:「老人知道者。」厚資而遣之,於是老人之名大著。 贊曰:「老人能於傾蓋不意,作緣相國,奇已!不知相國何似,能不愧老人之言否?然就其不忘一芋,固已賢夫並老人而芋視之者。特怪老人雖知書,又何長於言至是?豈果知「道」者歟,或傳聞之失實耶?嗟夫!天下有縉紳士大夫所不能言,而野老鄙夫能言之者,往往而然。」 主旨:以芋之異味,點明「時位之移人(位子會改變人之觀念思想)」,諷喻「富貴使人忘本,權勢塞人心智」,人性不知飲水思源之罪惡面;而「芋老人」之安貧拯難,「書生」之感恩一餐,也張揚人性之善良面。
引起動機:論「屁股決定腦袋」 俗語「換屁股也換腦袋」,是諷刺人「忘本」,因為「人有大腦,可是他的腦袋是由屁股決定的,屁股坐在那裡就說那裡的話」。若有人換「腦袋」是為了換「屁股(官位)」,則是諷刺其「人格低賤」。「屁股決定腦袋」一語,看似粗俗不雅,實際上卻是蘊涵豐富的哲理和智慧。眾所周知,腦袋是人的中樞神經系統,人的認知、判斷、思維全賴大腦,不關屁股的事。但這只是生理學常識,而從社會學、行為學方面考量則另當別論。經驗告訴我們,人的正確思維不是天上掉下來的,而是從實踐中來。在人類的社會活動中,人們因所處的社會環境、地位和經歷的不同,導致了價值觀和方法論的迥異。說白了,屁股坐在哪裡,決定腦袋思考什麼,這就是所謂「屁股決定腦袋」(文雅的說法是「立場決定觀點」) 不同領域的人在面對各類社會事務時,自然會有主觀好惡與客觀實際間的背離和對立。這大約也是產生社會矛盾和群體衝突的一個重要原因。屁股指揮腦袋的結果,必然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產生本位主義和片面性的毛病,只從個人或小集團利益出發思考問題,忽視和損害另一個群體或國家的利益。很多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實際上應該叫做「屁股工程」),以及重複建設、地方保護等現象多是一種狹隘的政績觀作怪,很多人在檢討各地的泡沫經濟時,都會指出這是某些官員拍腦袋、瞎指揮造成的,但實際上還是屁股惹的禍。領導在那個位置上,當然要幹出轟轟烈烈的業績,在其位就要謀其政,要為官一任,就要造福一方,否則就是尸位素餐。 屁股常常決定腦袋,能免俗的人不多,所以我們提倡「換位思考」,換了位子,就換了腦袋,不同立場的人,應多變換不同的角度考慮問題,用對方或大多數人的屁股來決定自己的腦袋,當然,這實在是件難事。關鍵是要建立一個不同利益、不同地位的群體之間的對話機制,加強溝通和交流,給不同的人以平等的發言權,並在決策時給予同等的尊重和照顧。如此,才能確保決策的科學性、民主性,才有可能克服用屁股思考帶來的片面和狹隘,才能彼此理解和容讓。
題解:本文文體屬諷喻性記傳型之寓言。 析譯:芋老人是住在慈豁縣祝家渡的人(詳明隸籍居處,彷彿真有其人)。兒子出外做傭工(家窮),單獨一個人和老妻住在渡口(門第寒微)。某一天,有個書生到他家簷下躲雨;衣衫單薄,全身淋溼,身影因此看起來顯得瘦弱不堪。老人請他進屋裏休息,從交談中知道他剛從郡城參加童生的入學考試(科舉試縣考)回來。老人讀過些書,和他談論了好一會兒,就叫老妻煮了芋頭請書生吃,吃完一整碗,再盛一碗,吃得肚子飽飽的。書生笑著說(欠嚴肅,不表示謝忱):「以後一定不會忘記老人家這頓芋頭的!」雨停後,書生告辭離去(輕描淡寫,暗示書生之淺薄)。 十幾年後,書生由於考中科舉考試的高等第,官做到相國(仕途順利騰達,位極人臣)。有一回,噹了廚師煮的芋頭,放下筷于感嘆地說:「為什麼從前祝家渡老人的芋頭那麼香甜呢?」於是派人尋訪老人夫婦,準備用車輛載他們來(解釋疑問)。當地縣中的官員聽到這件事(官場現實又勢利),以為老人與相國是以前認識的老朋友(誤會其關係),就邀請他們相見,和他們行平等的禮節(巴結禮遇;表示敬意);老人的兒子也不用再到外地去做傭工了(因縣官奉獻輸送利益)。 到達京城後,相國慰勞說:「一直念念不忘老人家的那頓芋頭(無一句謝語,足見他的淺薄),今天想 贊文(附言、補充)說:「老人能在無意間相遇認識,竟然和相國結緣,真是奇遇(肯定人間遭遇之奇特)!不知道相國是何種人?(自我省察時真正的感覺是怎樣?懷疑相國的向善心態),能否不愧對老人的話?不過,就他能不忘懷一頓芋頭這事看來(因小見大),應該是勝過那些連老人都看成芋頭的人(一般的俗吏)。只是奇怪老人縱然讀過書,又如何能這麼擅長於言辭,難道真的是位明曉道理的人嗎(老人的行為出人意表,值得懷疑)?或者是傳說超過事實呢?唉!天下的道理,有些是大官與讀書人所無法說出,而鄉野粗鄙的人卻能說出的,經常就是這樣子!」
分段大意及結構分析: 首段:敘芋老人與書生之知遇: (一)芋老人之居家處境; (二)書生避雨,老人延入憩止; (三)老人令嫗煮芋餉書生,書生嘗美而飽; (四)書生徒以泛泛虛辭告別。 二段:敘書生騰達而念芋: (一)書生仕途騰達; (二)書生貴顯,廚者進芋覺異味,欲訪求芋老人以釋疑; (三)官場唯利是圖,逢迎奉獻。 三段:敘老人對書生相國啟迪人生社會哲理,深入政治大道: (一)老人至京,書生重嘗嫗芋而異味: 1.無一語感戴,足見其薄; 2.身為相國竟唯事口味,可知其淺; 3.物味不變,人口味隨時而變;饑者易為食,渴者易為飲,事至易理至淺,竟懵然無知,總現其愚。 (二)老人因芋之異味,點明「時位之移人」:正面直搗其愚昧──富貴使人忘本,權勢塞人心智。 1.「時位之移人」一語述事理之本,真是千古警語;饑不擇食,人同此心。飢者易為食,渴者易為飲,人的口味隨處境而改變,事理淺顯易懂,竟懵然無知。 2.片言斷幼稚之疑:日日錦衣玉食,芋本粗品,尚有何味稱甘。 (三)老人藉相國之喜芋,洞觀人性之澆薄,正是作者對時代感受的沈痛心聲: 1.喜相國之止于芋,實悲世人之不止于芋也; 2.棄糟糠妻:村南有夫婦守貧,其夫一旦成名,遂棄糟糠之妻; 3.棄貧賤友:城東有甲乙同學,乙先登仕路,遂絕故交; 4.棄身名、品德節操:誰氏人子修學志聖賢,為吏遽迷本真,即汙行。 5.棄國家社稷:鄰西塾老師綜說前代:富貴名位主宰著人性──有人逢時勢劇變,遂奴顏婢膝,將身名品德節操、國家社稷棄如敝屣。 (四)以相國之憬然悟道,倏然做結: 1.老人之語,逐漸凌厲逼人; 2.相國厚貺,老人名揚。 四段:據傳附贊 (一)肯定人間際遇之奇; (二)懷疑相國之向善心態,對老人語能否反省愧疚; (三)由小見大,肯定相國應賢於一般人; (四)老人之言行出人意表──造微人性,洞察真理,貫通因果,明澈禍福──是可疑異。 (五)縉紳士大夫言多尚高(唱高調),真理大道反而出於野老鄙夫之口。 芋頭哲學:時位移人 水芋田 延伸閱讀:
中國男大生回家過年 花5天半徒步300多公里 2017-01-26 00:08【自由時報】〔即時新聞/綜合報導〕 大陸河南一名男大生返鄉過年,但他沒有選擇搭車,而是選擇了徒步的方式,最後他花了5天半的時間,從河南南邊的信陽市出發,走了 《中新網》報導,男大生張闖表示,他是一個性格比較浮躁的人,認為徒步能使自己平靜、冷靜的思考問題,於是才會想要徒步回家,在過程中磨練意志,並感受人與人之間的溫暖。 張闖帶著睡袋、帳篷、洗臉盆與換洗衣物,還有一些乾糧後,就背著 張闖雖然在途中身體出現痠痛、腳還起了水泡,但他強忍疼痛,沒有停止,張闖表示,就是路上遇到人們的鼓勵和幫助,才讓他能走完,說明人和人之間是有真情存在的。 20170126張闖在行走中欣賞風景。(圖擷取自中新網)
其實是自己變了 阿C和阿義本是同學,念書時感情好得不得了,畢業後兩人分別創業結婚。阿C的生意愈做愈大,最飛黃騰達的時候,公司裡有上百名員工,阿C每天忙得不得了,漸漸和老朋友就不連絡了,偶爾阿義想打電話問候他,總是秘書接的,阿義也就不打了。 關於阿C的近況都是從朋友那裡輾轉聽說的。景氣不好,阿義的公司規模不大,但是穩扎穩打的作風,生意並未受到太多影響。阿C的情況就不同了,飛黃騰達之後,阿C養成了好大喜功的習慣,公司表面看起風光,其實有不少資金是向銀行貸款來的,幾次周轉不靈,廠商不願繼續通融,員工的薪水也好幾個月無法準時發放,終於撐不下去,公司倒了不說,還背千萬的債務。 有一天,阿義去拜訪客戶,在街上遇到阿C,阿C看起來神情疲憊,阿義已經聽說老朋友的事,他熱情拉阿C一起吃午飯。開著車來到學校附近,在巷子裡一家不起眼的小店,阿義點了兩碗蚵仔麵線,還有滷豆腐和燙青菜,阿C沒有想到阿義說請他吃飯,竟然如此寒酸,難道是見他落魄了,懶得應酬他,還是怕他會開口借錢,乾脆先裝窮,阿C的心裡十分不舒服。 麵線送上來了,阿義說:「你記得嗎?十年前我們在這裡念書時,你喜歡吃這家的蚵仔麵線,說他們的大腸處理得好,蚵仔也新鮮,那時候我們沒錢,只能吃麵線,連個小菜都覺得奢侈,我想你大概很久沒吃蚵仔麵線了,我倒是常來這裡吃,也回味一下年輕時………」。 阿C不懂阿義究竟是什麼意思,不過,阿C也想起來以前確實很喜歡吃這家的蚵仔麵線,為什麼畢業後再也沒來吃過,沒想到這家小店還開著,而且麵線還是很好吃,滋味完全不輸魚翅呢。 阿義看阿C吃出了滋味,便對阿C說,我的公司小,不能和你闖下的局面比,但時機不好,如果你不嫌棄,就先來和我一起做吧,將來有適當的機會,你想要另起爐灶也行,或是我們哥兒倆就合作下去,都行。阿C沒想到阿義會如此爽快伸出援手,阿C的眼淚在眼眶裡打轉,將近十年沒連絡,阿義的情誼一點沒變,就像蚵仔麵線的滋味。 阿C為了掩飾自己的情感,故意捧起碗大口喝湯,放下碗時,他說:「謝謝你,帶我來吃蚵仔麵線,我以為很多事都變了,原來還有長久不變的滋味。」 有時候我們覺得別人變了,其實是自己變了;有時候我們覺得一切都變了,其實只有自己變了。 屁股PK腦袋,能有幾分勝算? 「屁股」說起來雖然沒有「腦袋」雅致,但也非等閑之輩,與腦袋同台比拼,輸贏還不好說。原本腦袋是人的神經中樞,可以指揮和控制人的一切行為,當然包括屁股在內。現實生活中,也有很多類似「屁股」和「腦袋」的爭論。這種爭論包含兩個方面,一是誰是屁股誰是腦袋的爭論;二是屁股和腦袋誰決定誰的爭論。我們從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角度來看,應該“和為貴”,屁股和腦袋都是一個人身體不可或缺的部位,各自發揮著不同的功能,兩者之間要和平共處,不要矛盾對立,更別讓它們PK起來,否則就是搞“內戰”。 但人們有時候就喜歡熱鬧,更要抱著瘋狂的心去看它們搞「內戰」,那就一起來看看屁股的實力。臺灣有句至理箴言:「屁股決定腦袋」,這也是政治學上的萬精油定律,這定律不僅是用於政治學,而且還是在這個社會生存的潛在規則。千萬別小看了這登不了大雅之堂的屁股,許多人是靠它來掙錢的。人坐在不同的位置上就賺著不同的錢,所以又說「屁股決定財源」,如果屁股坐在局長(貪汙分子)的位子上,掙的是局長級的錢,屁股坐在男人身上,掙的是嫖客的錢,屁股坐在木制板凳上,掙的是本份的工資錢,屁股坐在屋檐下的大地上,掙的是辛苦的活命錢......。雖然貪官與從事「性工作」的女人掙錢方式有所不同,但貪官們在許多方面遠不如靠屁股賺錢的“小姐”,「小姐」靠天生的資本,或因生計所迫,是要付出才有收穫。而貪官靠其黨給他屁股下的位置掙錢,屁股可以隨便挪動到錢和女人上面去,而「腦袋」從來就沒有真正移到老百姓的肩膀上去,人們不能容忍,因為他們糟蹋了人性。當然,自古至今也有許多諸如包公、海瑞等清官廉吏,他們心中裝著「百姓」,能把屁股坐在正義之位,是讓人欽佩的。 一般情況下,我們不樂意被別人當作屁股,而喜歡當作腦袋。但也有例外,有些人就非常熱衷拿自己的屁股作秀,並以屁股發達而沾沾自喜。放眼大街上,女人的屁股迷人而又從充滿誘惑,「男人喜歡顯擺爭相露富,女人不甘落後相繼露股」。女人漂亮的屁股翹起來的確很美,可以瞬間激發男人荷爾蒙的快速分泌。但女人的屁股是禁地,只能看看想想,不能亂摸,否則就比摸老虎屁股還可怕。有一句話叫“老虎屁股摸不得”,這就是警告你不要以卵擊石不自量力,因為一摸老虎的屁股,就會成了老虎的美餐,但老虎發情時也有例外,公虎就可以隨心所欲地趴到母虎背上,但一旦交配完,母虎就會一腳將它踢開。我們把這用來形容一些職位很高、脾氣很大的老板很貼切,下屬必須要精以此道,遵循著這個潛規則,要不給你一雙小鞋穿,你這輩子就甭指望「屁股挪位」了。 另外,在男人對女性性感的評判標準裡,屁股占了主導地位,不然怎麽有女人願意花50萬元去給屁股美容,還不就是因為男人看中了她的屁股。對於女人來說,大多數又是「頭腦決定屁股」,一方面她們要真的喜歡上了誰,就會把屁股交給他;另一方面她們是為了達到某種目的,才會獻出屁股讓你去摸。有時法律也很尊重屁股,犯了同樣的法,如果是當官的屁股可以不用坐牢,最多也是挪個位置了事,而普通民眾,那就要面對刑期甚至死刑。想來想去,屁股還真有本事。 雖然「屁股」很風光,但「屁股」也有倒楣的時候,人們生病不管你是頭疼腳痛,還是腎虛肝火旺,不管三七二十一,先給屁股一「針」再說。小孩犯了錯,家長也不問青紅皂白就給「屁股」一頓揍。所以“屁股”一直是被打率最高的。除「包二奶屁股是幫兇」外,其它都是腦袋的事。還有,屁股與腦袋相比一直還受到了很多不公正的待遇,似乎一談到它,就顯得不雅甚至有「販黃」之嫌;有些人很看重它卻假裝輕視它,有些人真看重它卻無意傷害它;平常有人說你“懂個屁”,那是罵你無知到了極點,等等。這冤總讓屁股沾上了,明明都是腦袋搞的鬼,卻責任偏偏落在了屁股上。所以,說來說去屁股是沒法跟腦袋PK的。 唉,屁股跟了我這麽多年,一直都被輕視,我也得到了被輕視後的懲罰。這不,因經常坐在電腦前,搞得腰椎疼痛還帶動屁股管轄範圍內的坐骨神經也跟著痛了起來。痛定之後也明白了一些道理,就算屁股PK不了腦袋,也千萬不可輕視,有時候擁有一個健康的屁股是何等重要的事。所以,也奉勸大家時刻都要愛護好你的屁股,讓你坐得穩當舒適、行得便捷自如;看管好你的屁股,讓它坐在該坐的地方、睡在該睡的床上;理解好別人的屁股,學會縱觀全局換位思考、寬容大度心底無邪。 另一種形式的屁股決定腦袋http://blog.yam.com/yehjames/article/17430389 經濟學中有個名詞稱為「路徑依賴」,它是類似於物理學中的「慣性」,一旦選擇進入某一路徑(無論是「好」的、還是「壞」的),就可能對這種路徑產生依賴。以下美國鐵軌的故事也許有助於我們理解這一概念,並且加深對其後果的印象。 美國鐵路兩條鐵軌之間的標準距離是 電車軌標準又是從哪裡來的呢?原來最先造電車的人以前是造馬車的。而他們是用馬車的輪寬做標準。好了,那麼,馬車為什麼要用這個一定的輪距離標準呢?因為如果那時候的馬車用任何其他輪距的話,馬車的輪子很快會在英國的老路上撞壞的。為什麼?因為這些路上的轍跡的寬度為 這些轍跡又是從何而來呢?答案是古羅馬人定的, 我們再問:羅馬人為什麼用 看到美國太空梭立在發射臺上的雄姿時,你留意看:在它的燃料箱的兩旁有兩個火箭推進器,這些推進器是由設在猶他州的工廠所提供的。如果可能的話,這家工廠的工程師希望把這些推進器造得再胖一些,這樣容量就會大一些,但是他們不可以,為什麼?因為這些推進器造好後,要用火車從工廠運到發射點,路上要通過一些隧道,而這些隧道的寬度只比火車軌道的寬度寬了一點點,然而我們不要忘記火車軌道的寬度是由馬的屁股的寬度所決定的。 因此,我們可以斷言:可能今天世界上最先進的運輸系統的設計,是兩千年前便由兩匹馬的屁股寬度決定了。這就是路徑依賴,看起來有幾許悖謬與幽默,但卻是事實。
|
|
( 創作|文學賞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