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6/22 12:10:51瀏覽525|回應0|推薦2 | |
信任~教育的基礎 最近閒談中有位同仁提到,過去帶隊時有位學生因為祖母過世,出殯當天正逢他期末考最後一堂課,該生想要請假去送最疼愛她的祖母最後一程,當他的報告提出後,隊上長官和教務處承辦人員,知道他請假受影響的只會有一個科目必須補考。為了了卻學生心願,承辦的同仁很熱心的聯絡協調,該科目授課教官也同意配合,答應學生收假回來可以馬上出題、補考並評分,不會耽誤整個計分流程。 一切似乎都很順利,但是中間某個環節竟然不同意,認為期末考就必須當天考試才有公平性,因此不准他請假。該生雖然著急,但迫於無奈,他的父親也只好勸他,既然沒辦法請假,就專心把期末考考完,相信祖母能夠瞭解體諒的。該主管的考量見仁見智,但是我總認為當中一定可以取得一個平衡點,畢竟一個最親愛最疼愛他的長輩往生,沒辦法親自送他一程,在他心中留下的遺憾,可能遠大於考試的分數。 這讓我想起在當隊長的時候,也有長官一再提醒,學生的本分就是讀書,因此即便學生的兄弟姐妹結婚也不准假。但我覺得,讀書固然重要,卻不是唯一。兄弟姐妹是至親,參加他們的婚禮也算是重要的家庭聚會與儀式,非有重大事由,我都會同意。甚至不是自己兄弟姐妹結婚,只要他認為這個人對他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在我的權限範圍內,我還是會准假。因為有些人對他人生的重要性,可能更甚於自己的兄弟姐妹,而這,非當事人是無法體會的。在思考准假與否的當下,我所持的理念就是~信任! 這當中包含了一個價值判斷~『讀書是不是教育的唯一』?教育的目的不應只是要求學生會讀書,教育是為了求知識、求做人做事的道理。從事教育工作的人更應該明白這道理,因為教育是活的,不是書上死板板的規定,杜威博士說過『生活即教育』。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就請假這件事來說,請假本身就包含了價值觀的判斷,要不要請假,對一個成年人而言,他應該己經經過深思熟慮的,畢竟請假也是必需付出代價(扣分)的,相對的站在教育的立場 ,只要他沒有欺騙,何不助他完成心願?這不叫『放任』,而是『信任』! 20幾年前當時還沒有週休二日,學校的學生放假還分大、小禮拜,大禮拜是禮拜六中午放假,小禮拜是禮拜天上午才放假。記得有一次在畢業前幾週的小禮拜,有個學生來向我報告,希望禮拜六下午能請假,我問他為什麼要請假?當時的兩廳院才落成沒多久,是國內最重要的藝文指標,他說他很想親臨體驗一次,因為畢業後回到中南部,可能很少有機會去參觀了。所以希望能准他半天假,去觀賞一場音樂劇。聽完他的說明,我馬上同意。他嚇了一跳,他說他原本並不抱太大的希望,沒想到隊長會這麼爽快的准假,還質疑是真的嗎?。 當然是真的!培養的正當藝文興趣不正是的教育目標之一? 當天隊上並有沒有特別重要的事,學生只是留守,對他而言參加一場音樂饗宴,比留在學校看書聊天更有意義。或許有人會質疑難道不怕學生一窩風的請假,會造成困擾嗎?的確,哪些假可以准?哪些假不准?是一門藝術也牽涉到領導統御的威信。准與不准,如果一切依照請假規則上的文字判斷,是最簡單不過的了。但是,不去審酌個別情況,以『防弊』的心態,不相信學生,並不是教育的本意。學生敢為這種他看似不可能准假的事由,來向隊長報告。表示官生之間有相當的信任基礎。這是因為在教育過程中,我們以身作則,讓學生信任你、相信你!因為他們知道你是一個可以信任的人,所以就沒有必要欺騙你。因此,我們要教育他的應該是,判斷這值不值得請假? 而不是僅憑權威或或個人主觀去論斷。 85 年帶進修班畢業旅行時,有一天行程是到谷關溫泉,當時有個畢業兩年的學生,剛好在和平鄉的谷關發電廠服務。於是告訴他,晚上會過去看看他,順便喝個茶聊聊天。沒想到當天晚上,所有在台中縣服務的8位同學都一齊過來了。當中有一位不是我帶過的學生也跟著他們一起來,他說他很好奇,如果是他們隊上的長官要來,他們同學一定會找理由避開。為什麼我們隊上的同學聽說隊長要來,不只沒躲開,還主動請假、調假跑到山上來,跟昔日的長官會面?他覺得很不可思議。我想,這就是兩年來,我們隊上所培養出來的深厚情感,以及信賴基礎吧! 信任學生!是從事教育者必須具備有的基本涵養。 當年還在警官學校就讀時,依照作息規定,每天早上升完旗一定要跑步。有一次因為柔道課不小心腳有點扭傷,雖然沒有看醫生,但耽心傷勢惡化,所以隔天早上的晨跑,就報病號在旁見習,當所有同學開始跑步時,病號的同學站在一旁,學長過來一個一個問明理由。只是每次他都會加上一句『真的? 假的?』、『該不會是為了不跑步故意報病號吧!?』,也許學長是玩笑話,不是有意的,但當下還是令人難堪,甚至有種被侮辱的感覺,感覺自尊心受到嚴重的傷害。那一刻的影像一直深留腦海,也提醒自己,如果有機會一定不要犯相同的錯誤。所以後來當我分發到學校,實際從事隊職工作時,我一直秉持的理念就是相信學生,寧可被十個學生騙了,也不願因此誤傷任何一個學生的自尊。 即便後來從事教學(游泳)工作,也是秉持相同的理念。 本校游泳池(室外冷水池)大概是全台灣各級學校唯一全年無休的,因為游泳及水上救助是學生必修科目,加上學期制的關係,即便在寒冷的冬天,學生依舊必須下水練習。因此冬天在游泳池,最常見到的景象就是岸上的病號。 有同事問我,為什麼你上課從來不兇學生,但是班上學生卻很少有人報病號,你是怎麼做到的!怎麼做到的?其實就是『信任』2個字而己,因為在第一堂課,我們就建立了良好的互動模式。 首先,要讓學生瞭解冬天即便寒冷,還是必須下水游泳,因為驗收總是在最寒冷的時候。所以第一堂課中我會提到: 『各位在這學期上課中,所會碰到最辛苦、最痛苦的事情,就是冬天游泳。這是你們許多學長姐的共同心聲。但是他們抱怨歸抱怨,還是都通過了嚴格的考驗。因為第一學期的驗收,都是在12月的聖誕節前後,也是最寒冷的時候。根據往年的經驗,氣溫通常在13到15度;水溫則介於15到18度之間 。 這種嚴酷的天氣,如果可以選擇不下水,不參加驗收,當然可以不下水。但是,實情是沒參加驗收就畢不了業,既然如此,那麼我們有什麼辦法克服呢? 首先,人的身體是會適應環境的,隨著季節的變換,我們會慢慢的適應各項的天候狀況。因此只要每週上課都保持下水,身體自然就會慢慢適應水溫,禦寒力也會提升,不致感冒受寒。但是如果一兩個禮拜沒下水,突然碰到寒冷的天氣,身體適應就會比較困難,心理上的恐懼也會增加。所以只要保持每週漸進式的下水,不論是身體上或心理上,都可以得到一個緩衝的適應期。如果因為怕冷不下水,下個禮拜將會更加畏懼,因為天氣只會越來越冷,下水時心理的壓力,其實大於身體上的不適。所以建議大家,最好保持每週下水,而且除了上課之外,還要自己找時間練習,保持每週下水一到兩次。如此一來身體的抵抗力增加了,信心也會提升,不再害怕寒冷的水溫。因為冬泳其實真正冷的,不是水冷,而是~心冷!害怕逃避的心理,讓你不敢去面對其實是你可以應付得來的狀況。 其次,生病是難免的,尤其團體生活被傳染感冒是很正常的事情。如果你覺得身體不舒服或感冒生病,病號的同學老師絕對相信你,也祝你早日康復。但是依照評分的規定,病號見習是上課勤惰考核的項目之一,為了公平起見,報病號的同學我都會記錄,如果擔心會影響平常成績,那你可以利用假日或空堂時間,自行前往練習並登記以為補救。』 因為第一堂課就明白告訴他們,冬天游泳驗收既然是避免不了的,所以一定要勇敢面對。而克服的方法,就是保持每週上課持續下水,以適應天候的變化。另外,對病號的學生也採取『信任及同理』的態度,還會給予課外補救的機會。這種開誠佈公的說法,相信學生、信任學生、尊重學生,反而讓學生更加珍惜、懂得自尊自重!也培養了良好的師生互動。當然天氣寒冷的情況下,學生不下水的心情,我們也能體會。所以遇到這種情況,我總會用另外一種方式,鼓勵激勵大家的士氣(例:給 一個不下水的理由),相處久了學生也會拿我的口頭禪跟我開玩笑,最常說的就是:『今天非常適合游泳!』。有時候甚至會開玩笑的反問我:『老師,今天要看你怎麼騙我們下水?』!不論是官生之間的互動、或是上課時師生之間的互動,因為有了彼此的互信,所以反而更能夠達到教學和教育的目的。 近年來,不論政治、社會上,人與人互動間都缺乏互信的基礎 ,人際交往間互相猜忌不信任,造成國家的空轉,經濟的停滯,令人不勝感慨。信任,正是社會和諧的基礎、國家進步的動力!信任,更是教育工作者最基本的涵養!從事教育工作的一天,我會永遠堅持~信任!
|
|
( 心情隨筆|校園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