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8/29 15:41:10瀏覽2144|回應2|推薦3 | |
隨著關鍵技術的開放,「3D列印」不再昂貴而難以親近;透過3D列印技術所製造的工藝品,甚至是成功擊發的槍枝以及戰鬥機,都讓工業革命後的生產模式即將開啟嶄新的一頁。 李曜任所帶領的ALT Design團隊,透過網路募資平台在三個月的時間內募集到了468萬元,順利讓其團隊所設計的ATOM 3D Printer進入「小量產」時代,也讓超過百名的「資助者」以約4萬元左右的代價,成為3D印表機的所有者。 ATOM 3D Printer的誕生,在技術上使用的是開放資源(Open Source);在製造上則是利用「3D印表機」生產其大多數的零件,一個猶如「雞生蛋、蛋生雞」的過程,所產生的結果絕對不僅僅是那468萬元的募資金額,而是開創了更多利用該技術的小資業者─未來的前景與商機。 3D列印技術之所以會被譽為第三次工業革命的主要原因包括:提高生產的時效性、便利性、客製化及少量多樣的可能性,然而最重要的就是能夠大幅度的「降低成本」;英國航太系統公司便表示,透過3D列印技術生產戰機零件,每年可節省上千萬臺幣的開銷。此外,3D列印可應用的層面也非常廣泛,包括客製化的醫療器材、停產的零組件等;當3D列印技術越趨成熟,可列印的材質更加多元化時,同時代表的也是更多研究領域與商機的誕生。3日在立法院所舉行的「文化論政平台─3D文創產業的潛力與發展」中,除了政府部門簡報目前對於3D文創產業發展的推動政策之外,來自民間的業者代表,則是反應目前3D文創產業發展所遭遇的困境;從互動交流的過程中可以感受到,雙方都對於3D文創產業成為臺灣未來經濟發展的生力軍是有所期待的。 「3D」產業的發展,可以透過兩個角度去看,其一是載具(工具),其二則是內容。以「3D列印」為例,3D列印與2D列印的不同,在於其工具與成品「型態」的差異,然而最重要的關鍵,還是在於所需被印的「內容」;也就是說,過去我們所習慣的平面影像處理概念將有所顛覆,如何去建構腦內的3D邏輯,也會是「地球公民們」即將面對的課題。 在美國,3D列印的相關課程已被納入小學教學中,從初等教育時期,讓學童學習3D列印的相關流程及知識,並藉此激發學童透過自己的創意結合所學,發展屬於自己的「新玩具」。
Daniel Goleman在《30歲後你會站在哪裡?》一文中寫到:「他們現在想站在什麼位置,或不得不站在什麼位置,都取決於他們在一段時間之前所做的決定,加上本身努力及時間的累積,並不是你當下想做什麼,就能隨心所欲的。」這樣的思維,套用在目前的臺灣政策的發展上,其實是十分值得警惕的論述。
孩子雖小,他們是未來的領航者;臺灣雖小,可以是世界的先行者
教育部將103年訂為「美感教育年」,在這樣的機會之下,似乎是將「3D教學」納入課程的絕佳時機;當先進國家將3D產業視為下一波經濟動能時,政府除了輔導現有的產業之外,對於國家未來的主人翁們,是否也該投入適當的資源培育呢?
韓劇《Good Doctor》中,患有學者綜合症的朴施溫,因為具有在腦海中「鉅細靡遺的描繪」器官立體構造之能力,因此在進行診斷或是手術時,都擁有比別人更卓越的能力。當然電視劇中的「超能力」並不能期望成為一種「真實」,但透過3D的邏輯訓練,或是讓學童觀察3D列印的過程去理解認識器官剖面的結構;這些在我們「2D世代」會感到困難或是障礙的概念,或許未來都將不再是問題。論政平臺中,民間代表就表示,3D的發展在各國間幾乎是同時發生的,臺灣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臺灣的3D文創實力是有目共睹的,包括李安導演的《少年Pi的奇幻世界》、曲全立導演的《3D臺灣》、頑石創意與故宮合作運用數位技術重現《圓明園》等;我們必須要有自信,臺灣的作品絕對具有走進世界的品質與規格。然而,這樣的優勢並非永恆,也不足以讓我們停下腳步,當先進國家陸續將3D從「高科技研發」向下紮根至基礎教育,並且試圖普及化,當中國大陸甚至其他國家運用高薪策略延攬臺灣優秀的人才,政府是否也應該慎思謀略、全面布局?
讓3D文創產業成為臺灣經濟的動能,政府必須要透過教育讓我們的孩子更具創造力;透過政策協助業者將產品行銷海外;最重要的是,要能將研發的成果從產業、硬體的層面拓展至「文創軟思想」的應用,不讓臺灣在世界產業重整的過程中喪失先機。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