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2/06 16:01:37瀏覽986|回應0|推薦0 | |
這本書是2006年出版的,當時在書局曾看過封面,但沒有細讀內容,最近在某個時刻忽然想起這本書,於是就到圖書館借閱。一看之後,欲罷不能,連著兩天晚上享受閱讀的樂趣。 書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罪犯都跑到哪裡去了?>,讓我想起幾年前看過的朱利安尼《決策時刻》,當時擔任紐約市長的朱利安尼將「破窗理論」應用到整治紐約市的治安,效果顯著,引起全美各大城市爭相學習與模仿;但,李維特認為治安變好的真正原因是1973年1月22日聯邦最高法院一則准許全國墮胎合法化的判決,因此,「多年之後,當這些未出生小孩達到犯罪年齡之際,犯罪率開始加速下降。」(引自第31頁) 這樣的不同看法,又讓我聯想到公共政策上「政策問題認定」有多困難,因為問題認定錯誤,將造成「第三類型的錯誤」:以正確的政策解決錯誤的問題。 李維特的看法也指出了「重大的影響往往源自久遠甚或微不足道的原因」(引自第40頁),這點與黃仁宇的《萬曆十五年》有異曲同工之妙。 在<三K黨與房地產仲介有何相似處?>一文中,提到資訊不對稱的問題,認為網際網路的效率可以縮小專家與民眾之間的距離,亦即解決資訊不對稱的問題。這讓身在公部門的我想到近幾年推動的電子化政府,不僅縮短民眾的洽公時間,也真的解決資訊不對稱的問題,進而經由網路方式的資訊公開,讓民眾更方便監督政府施政及作為,至於政府要做的工作在於解決數位落差的問題,讓更多民眾擁有接近網路的方便性。 <為何毒販還和母親住一起?>一文中,提到幫派運作和美國企業的運作大同小異,特別是與麥當勞的企業運作最像。因此,在幫派中,只有位居頂層的董事會成員收入豐富,底層的員工只能領取微薄的工資糊口,並和母親住一起。 總之,這是一本值得一讀的好書。 |
|
( 創作|另類創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