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02/04 05:00:00瀏覽275|回應0|推薦0 | |
反觀項羽,其政權主要依靠項氏家族及楚軍將領,但在關鍵時刻,項羽的決定均偏向項氏家族,而非審時度勢,選擇有利於政權的最佳決策,例如范增希望保全義帝,但項羽卻殺了義帝,其背後的意義在於,殺了義帝較符合項氏家族的整體利益,亦即使項氏家族可以取代義帝的熊氏,成為楚國王位的法統。相對於劉邦,其終極目標是得到天下,所以其敢將六十萬軍隊的指揮權授予韓信,與項羽進行最後的決戰。 又如鉅鹿之戰,項羽大敗章邯(司馬欣、董翳)的二十萬秦軍,並將其全數坑殺於新安,只有章邯、司馬欣、董翳等人脫逃。後來,進入關中,不顧劉邦已和平接管秦政府及其土地,殺嬴嬰,火燒咸陽,並分封秦人恨之入骨的章邯、司馬欣、董翳等三人為王,史稱三秦,並將原秦軍京師軍編入三秦軍隊。相對於劉邦,與秦人約法三章,保全秦國的做法,在後來的楚漢相爭中,秦人及秦軍一直死心塌地的跟隨劉邦、支援劉邦。 項羽與劉邦心中的最高目標,決定了他們各自行動的方向,雖然楚漢相爭過程中,我們看到項羽的強大與劉邦的弱小,然誠如作者所言「決定性的錯誤往往是錯誤連鎖的開端」,最後我們看到的結果:不是漢敗楚勝,而是楚亡漢興。 上一段的說法也可以用在韓信身上。韓信開闢的北方戰場,所戰皆捷,當時正好形成項羽、劉邦、韓信三股勢力,亦即身為漢國將領的韓信,其決定可能影響未來的歷史發展:其支持劉邦,則漢王朝成立;其支持項羽,則楚王朝出現;或者,自己獨霸一方。最後,韓信選擇支持讓他做大將軍的劉邦,當然這也決定其後來的命運。如果,當時他可以看到自己每個選項的後果,是否還會決定支持劉邦呢?但,歷史從來沒有如果……。 最後,還有三點值得提出: 第一,項羽殺義帝這件事,從三方面來看,有其不同的意義。就項羽個人而言,這樣的決定符合項氏家族的最大利益;但,就其政權來說,這樣的決定是負面的,在當時的政治倫理上,是很大的錯誤。然而,從歷史的角度來看,項羽殺義帝,不僅結束了楚國政權的權力鬥爭,「也是秦末之亂以來,短暫的七國復活、王政復興時代的終結,從此以後,中國歷史進入楚漢兩雄主導下的列國紛爭時代。」(引自本書第122頁) 第二,是誰殺了項羽,又為何司馬遷的《史記》可以詳實記載項羽敗亡的最後時刻?答案就在五位斬殺項羽而封侯的騎士之一─楊喜─身上。原來,楊喜斬殺項羽封侯之後,楊家就此發跡,成為兩漢有名的世家大族。其中,第五代孫楊敞的老婆就是司馬遷的女兒,想必嫁到楊家之後,也聽到自楊喜口中代代相傳關於英勇斬殺項羽的故事,並將其內容告訴父親司馬遷,讓《史記》留下楚漢相爭最後的身影。只能說,歷史就是這麼奇妙!而這段奇妙,來自於作者的發現,是奇妙中的最大收穫。 |
|
( 創作|另類創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