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2/19 05:00:00瀏覽413|回應0|推薦0 | |
參、讀後心得-啟示與創見 一、新思維 (一)成本效益之思考 政府部門施政經費來源是立法機關通過的預算,而預算來源是人民的納稅錢。因此,它是一項有限的資源,既然是有限的資源,就有選擇的問題──決定施政方向以及要做那些事,惟問題不在於要選擇做什麼事,而在於要如何選擇。 吾人會從成本效益的觀點來思考──讓有限資源經由選擇以發揮綜效,以本書的治水議題為例,荷蘭每年投入一個GDP治水,且在2000年推動新的治水策略「還地於河」──把堤防後退 又如荷蘭阿姆斯特丹及英國倫敦的自行車政策,政府經由政策引導,營造讓開車族不方便,對單車族友善的環境,提升都市自行車使用率,不僅讓城市環保減碳,也減少汽油的使用;其次,單車使用率提升也讓市民的健康提升,進而減少醫療成本的支出;再者,市區單車增加,不僅消除「汽車代表身分」的階級隔閡,也帶來禮讓的精神,進一步為城市帶來尊重與和諧。 上述治水與單車兩項議題,投入成本有實際數據,但所帶來的效益,有的可以量化統計,有的卻是無形的效益。因此,吾人在政策選擇上,對於成本效益的思考,除了有形層面的數據考量之外,也要兼顧無形層面的成本或效益所帶來的影響,讓有限的資源發揮綜效。 (二)民主參與與行政效率之平衡 政府部門政策的制定與推動涉及利害關係人是否應該參與,以及行政部門的專業與效率之問題。 在現代民主社會中,民眾參與政府的決策制定是常態,因為屆時政策的執行將直接影響受政策規範的民眾,故經由參與來吸納多元意見,再由專業的行政部門規劃出妥適的方案,雖然在政策規劃過程耗時,但對於未來的政策執行上,將更順暢,且更具彈性。 以本書東京車站週邊的都更為例,政府不僅邀請專家學者,更讓地主參與討論,大家表達不同意見,最後集思廣益,討論出未來的心中城市。都更過程雖然漫長,但經由公私部門共同的努力,已讓東京車站週邊呈現新舊融合的都市新風貌。 (三)企業型政府之治理 David Osborne & Ted Gaebler的《新政府運動》[1]提出政府再造的新典範「企業型政府」及其十大原則,其中,第一項原則導航式的政府(政府不必大有為),即在說明政府的職能應區分為導航與操槳,亦即將決策管理與執行服務分開。政府專注於政策制定、建立制度、規則的公平運作及監督提供服務者,並評估其績效;服務則讓最有效率的執行者(提供服務者)發揮每一塊錢的最大效用。 例如1979年英國[2] 又如本書荷蘭社會住宅、英國倫敦單車政策及日本東京車站週邊都更等議題,也都是企業型政府的適例,讓吾人看到政府負責社會住宅、自行車及都更之政策制定與相關之立法配套,而由非營利組織或私部門執行該項政策或計畫,並獲得豐碩的成果。 (四)未雨綢繆──政府存在目的之再思考 傳統上,認為政府存在的目的有:保護民眾生命財產與權利、確保民生資源供給無虞、照顧無依民眾、促進經濟穩定均衡成長、提升生活品質與個人成就機會、保護自然環境及獎勵科學技術發展[3]。現在,吾人對於政府存在的目的進一步要求:未雨綢繆。亦即要求政府做好危機管理[4],希冀政府能在爆發前遏阻危機之發生,若不及阻止,也能於危機爆發時,立即處理,並於危機解除後,儘速復原並將危機處理過程儲存與傳承,以做為危機管理知識的一環。 以本書日本城市防災議題為例,防災訓練從小學做起,讓防災概念深入生活中,當擁擠的城市有災難發生時,就能減少生命、財產的損失,提升政府救災效能。 又如瑞典馬摩爾市立圖書館的真人書借閱,經由出借偏見,直接與該議題熟悉的人溝通,雙方從對話中化解歧視、偏見與無知的恐懼所可能帶來的暴力,進而消弭社會潛藏的危機。 |
|
( 創作|另類創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