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花蓮懷舊之旅
2012/10/04 22:05:26瀏覽4968|回應18|推薦201

繼《尋找童年足跡・花蓮美食

時光流轉50載,當一切物換星移、當你又回到半世紀前突然消失的現場,會有什麼感覺?

其實因人因事,既使同一地點每個人保留的記憶殘像也不盡相同。隨著逐漸逼近家園的腳步,許多兒時光景也就越發清晰、一幕幕的跳現眼前。

這次安排的花蓮美食,我們是以不偏離放學路(自由街)太遠為原則,起初我老婆問說:「這附近有兩家很有名的紅茶店,要吃哪一家?」。我不屑的回說:「連紅茶也排?隨便啦!」。

後來我google了一下相關位置、資料後,腦子裡突然浮現一個畫面,於是就決定了「廟口紅茶」。

廟口紅茶」是開業50年的老店,隱身於舊社區成功街的巷子裡,在民國4、50年代即已有 24小時全年無休的營業,對於花蓮人而言、就如同永和豆漿之於台北人,這是一家最熟悉不過的老店

千真萬確,在「廟口紅茶」開業其間,鄰居阿伯就曾帶我來吃過。紅茶在當時算是很新奇的玩意兒,當時喝過應該就已深刻腦海,只是經歷50年、那些記憶早已不知被推放到哪個角落了。

廟口紅茶」還保有懷舊時代氣氛的裝潢,最大的特色是吧檯林立的鋼管,他們先將傳統方式煮泡出來的紅茶或是其他飲品存放於二樓,再由特殊設計的鋼管傳導到一樓,當您點飲品時,只要水龍頭一開即可上桌享用。玻璃櫃內陳放著懷舊的小點心如三明治、兩相好、小西點等,都是搭配飲品的良佐

「廟口紅茶」的小西點算是比較時尚、配紅茶比較對味的甜點,吃起來外酥內鬆,中間還夾一點鮮奶油,或許可以稱之為「台版馬卡龍」

老實說,紅茶只是一般,小西點雖有加分效果、但在以糕餅聞名的花蓮街上也只是過江之鯽。我認為,提供24小時隨來即食的服務(早餐、午茶、宵夜皆宜),以及那份懷舊氣氛是他們一直受喜愛的原因。

早期台灣許多的小吃美食,都跟依著廟宇而生,因市集而形成當地宗教、經濟的中心,例如台北萬華、基隆廟口、新竹城隍廟等。而花蓮的美食小吃亦然,由「廟口紅茶」沿伸到溝仔尾夜市以及稍後要去的重慶市場都是以「城隍廟」為區域中心。

之所以稱「廟口紅茶」是有其地利之便,因為就在「城隍廟」對面。

花蓮・城隍廟」創建於民國21年(西元1932年),主祀的神明為霞海城隍爺,是地方民眾於民國十幾年籌議興建城隍廟時,由基隆城隍廟奉迎城隍而回,歷時2年廟宇才興建完成

當初建築特色為以磚刻為主的雕飾,有正殿、偏殿、廟埕及酬神戲台,門柱有聯曰:「城郭固而高善士畿重皆得入隍池具廣大惡人一個不能通」。名曰城隍廟。

花蓮・城隍廟前 (1962),相中人物是我的母親及小弟

民國28年(1939年),日人在台推行皇民化運動,大肆摧毀台灣的廟宇,只准奉祀有日人血統的國姓爺鄭成功之廟成立,當時花蓮城隍廟當然也被列為決定拆除的廟宇之一。市民為護廟,乃藉詞城隍廟具規模且堅固、毀之可惜,而同建於成功街奉祀鄭成功之聖安宮、簡陋陳舊,不如拆舊留新,將鄭成功神像遷祀城隍廟,並改廟名。於是就拆聖安宮,並遷移鄭成功至城隍廟與城隍爺合祀,改城隍廟為鄭聖祠,然民間仍皆稱城隍廟,不名鄭聖祠。

據說,當時並沒有將大殿上的城隍爺自主神位置移去,只是把城隍神像的王爺帽改變,使之看起來和國姓爺的帽子相似,使其誤認國姓爺就安坐在主神的位置,為防止日人搗毀原來屬城隍廟的其他神像,居民紛紛把能夠搬動的神像帶走,藏於民家。至民國38年國民政府播遷來台,日人加諸城隍的限制才宣告解除,城隍也就恢復舊觀,而鄭成功神像也從此留在花蓮城隍廟。

花蓮城隍廟大殿內的『藻井』,是以不斷向中心懸挑內縮的斗拱,交織成網狀的傘蓋形頂棚,因形狀似蜘蛛網,所以又叫做「蜘蛛結網」。藻井的中心是一個八角形或者近乎圓形的「頂心明鏡」,因為頂心明鏡常作龍形彩繪故稱「龍井」

藻井最原始的功能為支撐天窗,後來因為裝飾竹縣華麗,匠師也開始在上邊展現高超技巧,因此成為我們目前所看到的風格,常見的藻井形式有八角形結網、四方形結網和旋渦形結網。

多數旅遊資料都說:「花蓮市城隍廟由創建至今未曾翻修整建過,目前是全縣歷史最古老的寺廟建築」,許多網誌也都照抄,其實是錯誤的,由精緻的『藻井』來看便知一二。

由於城隍廟遭遇過花蓮大地震(民國40年),原本主結構已略有損壞,復受時間自然侵蝕致龜裂漏水、老舊殘破,實有大修必要。遂在全體重建委員推動下,將可留之文物妥善保存,乃於西元1996(民國85年)拆除舊廟、積極進行重建工作,並於西元2004年(民國93年)竣工。

花蓮城隍廟經過重建或改建後,目前已難窺其原貌

當年Rinka與弟弟同騎的廟前石獅(1962),現在已被廟方當古文物保存

因為我兒時舊家離此廟很近,而且我家的舊相片中有很多張是在此拍攝的,所以判斷我媽應該經常來上香拜拜。好笑的是,劉姥姥居然說對這城隍廟沒什麼印象。


檢視較大的地圖

我們重回「自由街」沿著水溝邊往南走,經過廣東街後水溝又封了蓋,上面設置了整列的攤架,這應該就據說的「重慶市場」,不過因為市場晚上並不營業,所以整片是淒黑空蕩的。

正當覺得無頭緒時,左手邊的圍牆內傳來歌舞聲,接著又有一些殘像在我腦門閃動,心想這位置不就是以前的「鐵路醫院」嗎? 那就是我和弟弟小時候玩耍的地方了。於是叫住她們腳步,我獨自跟著記憶快步跑到可能是當時大門的地方,然而見到的只是僅容一人進出的小門,而且圍牆外並沒有任何標示,我不安的擅自走了進去,殘像快速拼圖與出現在我眼前的畫面重疊。這是最常出現在我童夢的畫面。

『舊花蓮鐵路醫院』建於日本昭和11年(1936年),是當年鐵路局員工醫院,也是台灣早期的勞工醫院系統,有內科、外科、體檢科,二次大戰後修建,是東線鐵路遺址附屬建物中很重要的一棟 。

舊花蓮鐵路醫院』 建築正面的入口門廳、救護車車道等保存尚佳,評估具有保存價值,目前已被花蓮縣府指定為「歷史建築」 。後面那棵樹形像極了大棕熊的背影

1908年,日本國會核准興建花東線鐵路,總督府開始在花蓮北濱一帶著手設立花東線鐵路之營運中心,各種鐵路設施便依序完工。由於當時花東線並未與西部鐵路串連,因此更額外設置了出張所、警務段、工務段等機構,宛如一個小型鐵路局。因為鐵路、港口設施的設立,周圍地區也因此發展成為東部最繁華的地段。直到1988年,花蓮車站遷站後,舊站區叱吒一時的輝煌年代才告一段落。

我父親身為台鐵員工,為參與花東線鐵路的建設,在我出生那年(1958)舉家搬遷到花蓮市。當時我家就住在「花蓮鐵路醫院」後面的台鐵員工宿舍,而「花蓮鐵路醫院」順裡成章就成為我家小孩的遊樂園。

這張1961年攝於「花蓮鐵路醫院」入口門廳前的舊相片,是我的最愛。記得當時我們姊弟四人正各自玩得起勁,然後突然被喜歡攝影的老爸強拖去坐在救護車車道的護岸上照相,因此每個小孩的表情都是一臉不高興

花蓮火車站雖然遷往新址,但一些舊機關設施仍堅挺地站立著。因此在文史工作者及當地居民的奔走下,眾多建築及設施陸續被指定為歷史建築。由於具備相同的歷史背景及地理的群聚性,因此被縣府文化局規劃為「花蓮鐵道文化園區」。修建整治的工作前後共歷經了8年,2011年6月13日終於在花蓮鐵道文化園區一館辦理完工典禮,全區鐵道的舊廳舍終於整修完成,期間經由花蓮縣文化局及台鐵的再生利用計畫,形成了現今鐵道一館、二館的鐵道文化園區,希望能藉由活化這些懷舊設施成為花蓮新興的觀光景點之一。

『舊花蓮鐵路醫院』於民國91年經由「花蓮縣手工藝協會」的努力,除了保留的入口門廳、救護車車道外,利用其餘閒置空間成立並開闢為『石藝大街』。

石藝大街』內展示各方石雕藝術品、石藝商品、及花蓮特產的石礦,不僅為地方帶來商機,也讓石藝業者有場地可以謀生、發展、生存的空間,甚至配合花蓮各項觀光活動來展現地方特色

來此地逛街,可欣賞各式石雕或石找尋喜愛的藝品,每天晚上8點至9點還有免費的原住民歌舞表演(我在外面聽到的歌舞聲)

藉由『石藝大街』的形成,讓花蓮之石藝推廣得更深、更遠,也讓石藝之都的花蓮有個具體呈現展示的地方。

開放時間全年無休。平日每天從下午2點起至晚間10點半。大年初一至初八,延長時間從早上9點至晚間11點。

交通資訊由花蓮市區中山路往海濱方線行,過花蓮客運總站右轉─石藝大街市集,夜間備有免費觀光巴士接送遊客往返飯店(僅部分飯店有此服務)。

『石藝大街』的大門是當時『鐵路醫院』的後側門,而當時的大門反而成了我進來時走的後小門

如果沒記錯,『舊花蓮鐵路醫院』 的後面,隔著小廣場有一片日式的台鐵宿舍,而最後一間宿舍就是我家。

結果讓人失望,漆黑中只見一片空地。不過,當時我家後面的兩戶民家還在,劉姥姥的麻吉友就住那兒。

我們前去探訪,來應門的並非我們認識的人。他道:那片鐵路宿舍太老朽、因應都更都拆除了。劉姥姥的老友們在前幾年也都相繼老去,而碩果僅存的一個剛好外出不在家。

由於時間也晚了,我們決定先回飯店,隔天一早再來拜訪老友。

次日,劉姥姥順利找到年輕時的好友、並留她在老友家敘一下舊,我們則繼續到附近走走看看。

『石藝大街』入口,早晨是熱鬧的朝市

『舊花蓮鐵路醫院』 的後面(1963),本來有個小廣場,當時我們兄弟就混這裡。後面那個小側門就是現在『石藝大街』的入口

對照來看,小廣場現在已鋪成大馬路,不變的是那根電線桿

若在同一個位置回頭看,據說那根電線桿的位置就是我家的後院

我家旁邊的大水溝,現在變成花蓮市中心最大的市場集散地『重慶市場

『重慶市場』尾端再往前走約2、300公尺就是海邊,當時因為隔著大水溝,我從來不知道我家竟然距離海是那麼近,難怪夜深人靜時總會聽到海浪聲。

那海岸經過幾任市長的建設成為 『花蓮南濱公園 』,現在綠草如茵,天清氣朗時刻,拖曳傘、風箏齊飛揚升空。南濱公園內還有個花蓮最大的 『 南濱觀光夜市』,入夜後萬燈如晝,攤販雲集,人潮湧動,成為花蓮看山看海最好的去處。

如此沿著南濱路往北,開車約3分鐘還可到超人氣的景點 『 松園別館』。

總結,由明義國小旁的『花蓮市創意文化園區』開始,途經花蓮美食『小吃密集區』,然後連接到我家附近的『花蓮鐵道文化園區』、 『花蓮南濱公園 』、 『 松園別館』,我的放學路儼然形成一條花蓮市區觀光的最佳路線。

繼續閱讀。。。

相關連結

花蓮鐵道文化園區官方部落格
花蓮市創意文化園區

花蓮【石藝大街】
花蓮重慶市場網站入口總匯


松園別館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unhua168&aid=6910810

 回應文章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老頑童上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滄海桑田
2012/10/05 20:16

從各項報導,後山似乎完全不一樣了.

Rinka(lunhua168) 於 2012-10-14 06:59 回覆:

是有很大不同,

但依然是純樸的風情!


周仔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懷念
2012/10/05 15:08
50年前,半個世紀前的童年被完好的保存著,很珍貴,光陰乖乖地定在那邊,讓回憶任意飛翔.
Rinka(lunhua168) 於 2012-10-14 07:00 回覆:
感謝閱讀! 大笑

思于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有個愛拍照的父親
2012/10/05 12:55

看 留下多美好回憶

真是羨慕

Rinka(lunhua168) 於 2012-10-14 07:01 回覆:
感謝閱讀! 大笑

the dreamer girl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尋根之旅
2012/10/05 11:18

只不過短短50年後舊有的建築大都已翻新

雖然大都已改變了原來的風貌

難得還保有片段的蛛絲馬跡可以按圖索驥找到當年的記憶

這已經算是很不容易了


the dreamer girl~~ 最新作品:


印尼Bali-庫塔(Kuta)


山鷹(寄三平)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物換星移
2012/10/05 08:30
時間果真不待人。
Rinka(lunhua168) 於 2012-10-14 07:05 回覆:

是的,

再回首...

景物全非,鬢毛衰! 


twted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回憶
2012/10/05 08:23
兒時回憶只能永留腦海,滄海桑田是最佳寫照
Rinka(lunhua168) 於 2012-10-14 07:06 回覆:

是的,

再回首...

景物全非,鬢毛衰! 


nothing special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劉姥姥豈不是會說
2012/10/05 07:59
想當年 為娘的也是阿娜多姿~

竹子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花蓮懷舊之旅
2012/10/04 22:47

你們四個兄弟姐妹的那張照片,好可愛!哭的是你弟弟嗎?

記得之前參加「郵輪式列車花蓮之旅」,中午安排在花蓮市中心自費美食

是在公正包子那條街(是中華路嗎),結果包子店人太多天氣太熱不想排隊

後來去吃了那家鵝肉店,廟口紅茶店不知在哪?

星巴克太多人,只好躲在小7喝咖啡~

 


        
Rinka(lunhua168) 於 2012-10-14 07:08 回覆:

大該是妳跟團時間比較趕!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