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6/01 22:44:36瀏覽599|回應1|推薦4 | |
新年、端午節和中秋節是華人的三大節日。
端午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是夏季的一個驅除瘟疫的節日,家家門口都插置菖蒲或艾草,這些是用來驅蟲避邪的香草植物。因為夏蟲毒性高,會傷害身體,例如:蜈蚣、蚊子這時候就會出動作怪,所以要用香草驅之保健康。 端午節的兩大傳統是競渡和吃粽子,據傳是楚國詩人屈原於端午節投江自盡,愛護他的民眾防止魚類吃他的屍體,所以包粽子,投到江裡給魚吃,魚吃飽了粽子,就不會吃屈原的屍體。而競渡的由來則是漁民駕船出江載運粽子投入水中,後來演變成賽龍舟。 關於端午節競渡和吃粽子的兩大習俗,紀念屈原都是流據,有一說則是紀念伍子胥。 但不管如何,屈原飲恨投汨羅江則是史實。屈原在<離騷>一文中,述說他抱持美好身世、修養和抱負,想為楚國效力,但卻未受君王重用,志未能申,直斥小人當道,但卻潔身自愛不同流合污,既然現實中無法找到認同,屈原最後求神問卜尋找出路,最後則有「以死殉國」的想法: 「國無人莫我知兮,又何懷乎故都;既莫足為美政兮,吾將從彭咸之所居。」 屈原被放逐後,也寫了一篇<漁父>,文中也有以死明志的想法: 「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寧赴湘流,葬於江魚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 在屈原的文學作品中,他都一再直接了當的說出「求死明志」,而使屈原最終走上絕路的是,楚被秦滅後,看到國破家亡,鬱悶至極,痛不欲生,於是投入汨羅江,了結餘生,而成就屈原在後世的偉大。 在我看來,理想、明志故然重要,但生命價更高。屈原的「志」未申,以現代的說法,就是在職場上未受到老闆的重用,才華無法施展,更可憐的是,還受到同事的 排斥,與同事相處不來,因而情緒大受打擊,終日鬱鬱寡歡,最後把心胸的鬱悶行諸於文學。在屈原的文章中,或許我們可以推測,屈原是不是有憂鬱的傾向,而所 謂的憂鬱,嚴重者的特徵是人生遭受挫折時,感到「失落」和「絕望」,在這一過程無法平靜度過心情的動盪階段,負面情緒一再累積,壓力爆煲,對人生產生極度 絕望,萬念俱灰,因而醞釀低落情緒及自我了結的念頭。 既然在他的作品<離騷>和<漁父>都有透露以「死」明志,那麼他的家人和朋友更需要注意他的舉動,以免他做出傻事。但可悲的事,家人對於屈原的孤芳自賞,離群索居,不同合污的想法感到不解,無法體諒,甚至提出指責: 「女嬃之嬋媛兮,申申其詈予曰:鯀婞直以亡身兮,終然殀乎羽之野;汝何博謇而好脩兮,紛獨有此姱節;薋菉葹以盈室兮,判獨離而不服;眾不可戶說兮,孰云察余之中情;世並舉而好朋兮,夫何煢獨而不予聽。」 當一個人失志,最大的支撐力量應該是來自家庭,但家人的不解,也變成屈原的牢騷記錄在<離騷>之中,可想他是多麼感到絕望和痛心,家人不支持他就算了,反而指責他,而非給他溫暖。 但人生的各個階段,理想只是人生的一部份,人生「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唯有留住生命,才有希望,才有改變的可能。 但遺憾的是,偉大的文學作品,終究與悲劇人生作結合,因為屈原的憂鬱情緒,而造就了他的文學地位。 人生苦短,應及時行樂,遇到挫折不必難過,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享受美食也能減壓,端午佳節吃上一顆美味的肉粽,不亦樂乎?也可以走出家門,參與戶外活 動,運動也能舒壓,加入講求群策群力的賽龍舟應該對人生會有另一番體驗,儘管不水比賽,在岸邊觀賽,在歡呼聲中,應該也體會人生的美好和精彩吧! |
|
( 休閒生活|美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