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7/04/13 16:42:30瀏覽2564|回應8|推薦130 | |
為紀念一代雕塑藝術家羅丹(1840 – 1917)逝世一百周年,波特蘭的藝術博物館,特別從史丹福大學的坎特基金會(Cantor Foundation)所收集的羅丹雕塑珍品中,商借一批,到本地展出。 本人托Bank of America客戶之福,接受免費招待,三度進出博物館,首度在巴黎羅丹博物館之外,就近觀賞品味了羅丹曠世紀的創作真跡。 羅丹的人像雕塑,五官表情,喜怒哀樂,形體姿態,栩栩如生,大小又與真人相仿,其逼真的程度,到了不可思議和令人無法置信的地步。 在創作初期,曾經因此引來強烈質疑和非議的聲浪,一度被認為他「偷吃步」,是利用月黑風高的夜晚,在密室裡用真人淋成模型,再做模灌鑄成銅像。
他雖矢口否認,還是無法取信於人。 百口莫辯之餘,被迫改變風格,開始雕塑比實際人體小或比實際人體大的銅像,以證明他的清白。 經過幾年的苦心經營,世人終於驗證了他神乎其技的雕塑功夫,也接受了其塑造的形象和表達的人類七情六慾,幾可亂真的事實。 波特蘭藝術博物館用了一幅他深沉穩健,看起來像有深度有學問的哲學家的照片作為看板,大異於他一般被定型為不修邊幅的藝術家形象,大概是對已經逝世百年的超時空、超天才藝術家的不捨和疼惜吧!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