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9/11 19:08:35瀏覽2478|回應1|推薦0 | |
眼鏡蛇 (Cobra)
背景: 此團體誕生於二次大戰後,這個字眼是由幾個成員他們祖國的首都字母所拼組出來的:哥本哈根(Copenhague),布魯塞爾(Bruxelles)和阿姆斯特丹(Amsterdam)。這個革命性和國際性的團體,創立於1948年11月8日的巴黎,就在叫「巴黎聖母院」的咖啡廳內,有20來個成員,但大都是以重要的成員為主力,像丹麥的 Asger Jorn,三位荷蘭人 Karel Appel, Constant, Corneille,還有比利時的超現實詩人 Christian Dotrement 和 Joseph Noiret 等,最為活躍。 Asger Jorn 這位靈魂人物,為他們這個團體下了定義:「揚棄所有教條、理論的試驗性組織團體」 “Reflex” 雜誌和宣傳小冊的刊物「小眼鏡蛇」(Le petit Cobra)支持此團體。大戰後的藝術家相持在傳統社會與持懷疑論,其間的藝術論戰則反映在幾何抽象的支持者與社會寫實的活動分子之間。他們捍衛一種無須透過知識主義的洗禮,而是基於「生動之造形」的真實繪畫。 眼鏡蛇的年輕藝術家們體會到,有必要建立一項奠基於自由的實驗精神和樂觀的生態學之新藝術。 這種「自然藝術」在北方文化中,可以發現其根源,在康丁斯基(Kandisky)、克利(Klee)和米羅(Miró)的超現實主義時期,孟克(Edvard Munch)的表現主義,以及斯堪地那維亞的民間藝術,杜布菲(Dubuffet)的生率藝術(Art brut)都可獲得養分。 他們拒絕繪畫和文化上的傳統,還有「一般的美學、形式、資產階級品味的表現內容」。 他們因德國、日本、冰島、英國、法國等的藝術家的加入而走向國際化。眼鏡蛇運動最後的展覽在1951年於比利時之列日(Liège)展出。 特色: 眼鏡蛇派的畫家,表現的媒材十分多元:如油畫、粉彩、水彩、素描、版畫等。也有多人共同創作,字畫合一,分屬於不同作者共同完成之。 他們喜歡以女人、小孩、鳥類、太陽、月亮、半幻想式的動物寓言集,或帶有童趣性的主題,另外也有一些觀念性的作品。 眼鏡蛇派在影像上則未見其統調,介於形象與抽象之間。 素描的表現較精簡化,色彩常會在塊面交界處相混合,顏色與筆法帶有抽象詩意和神經質的抽慉性。 藝術家使用的色彩直接而大膽,用色常近似兒童畫和原始藝術。 代表藝術家: 丹麥 - Asger Jorn(1914-1973) 荷蘭 - Corneille(1922- ) Constant Nieuwenhuis(也稱 Constant,1920- ) Karel Appel(1921- ) 比利時 - Pierre Alechinsky(1927 - ) 法國 - Jean-Michel Atlan(1913-1960) 另外請參閱拙文: 眼鏡蛇 現「象」 北美館「現代美術」第84期 (1999)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