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丁松青與他的孩子們
2013/05/24 18:54:53瀏覽2799|回應23|推薦125

夢屋的對岸山腰上 ,便是清泉天主堂

 

 

- - - - ! 在地泰雅族的女性導覽指指對面山腰上的教堂這麼喊出一句很具故事性的話語,她說教堂裡的廚師一到午、晚餐時刻,食物擺置就緒,隨即會往這頭的作家夢屋喊來;山谷幽靜,餘音不絕於耳,通常女作家聽得清澈, 也會向對岸的教堂廝喊一聲應答,以表示知悉了。

 

 

我開始好奇女作家那些日子的用餐行程與沿途風貌,接著默默往屋後石階走下, 然後來到一處吊橋的入口。這橋名喚清泉一號,看上去有些年紀,鋼索老舊蕭然,橋面木板單薄破損,橋寬僅容兩人勉強會身通過。這清泉一號最驚險的地方在距離溪床約有百尺高度,看似巍然孤絕,對於懼高之人是一大考驗。因為橋高且輕,所以才兩三人置身其上,橋身已明顯左右晃盪,讓人立覺天旋地轉,驚悚直戳人臟腑。

 

 

好不容易恍恍惚走到了對岸,想是有點年紀,身體已不再輕盈自在 ? 我又走了段石階直下公路,緊接是一段緩坡,經過被刻意仿造的張學良紀念館,後看到當地原住民幾戶人家,一問教堂要怎麼去, 幾個青年與兒童像是形容自個兒家裡一樣, 條理清晰,傳達詳細,讓我們很快就找到教堂所在。當下覺得女作家吃頓飯的不容易,以及難得的幸福感。

 

 

默默的來,當然是默默的參觀。我看到主人用馬賽克色彩妝點的門牌號碼,頗為巧思,別具特色,一映眼簾即引人注目;這當然與主人的專長背景大有關聯,而這位主人聽聞是大有來歷,我的心裡已逐漸有底。

 

 

山腰寧靜、翠綠、清新,足能洗滌塵囂。教堂不大,但清樸而別致,莊嚴而雋永。這靈聖之地饒富歷史軌跡與人文情態。我才踏入玄關即聽見童聲此起彼落,原來一旁小教室裡放置電腦數台,六七名泰雅族少年正遨遊網際,絲毫未察覺有客; 見此景,我放鬆了許多,就更為大膽東看看西瞅瞅,發覺教堂各方視野真是絕佳, 尤其背靠青山,面朝溪谷,居高臨下,清泉部落的靈秀一覽無遺。

 

   

 

 

我又發現教堂的窗櫺特別精巧別致,門前院落整潔而端莊,綠草與流水成趣,看著看著,反而忘了客的身份。看來是有位才下網的大眼少年首先發現我們,他興沖沖的打了招呼,問我們要不要參觀教堂裡頭 ? 要不要看書架的藏書 ? 要不要找丁神父下來聊天  …  ? 許多的問號加深了我的歉意,後來提到了丁神父,這更令我惶恐,我想我是個路過的遊人而已。

 

 

才思量著,未想大眼童已先行上樓去喚神父,我起先不知所措,後想既來之則安之,我雖非教徒,但亦非歹類,如何怕見神父 ? 念頭一轉,平靜許多。約莫七八分鐘後,一棕髮稀疏,着短衫短褲,腳踏球鞋,臉上掛著付眼鏡的丁松青神父健步如飛,就立在我們面前,精神鑊爍,情態爽朗,自信而慈靄,謙虛而禮敬,讓人頓時對這位看似五十出頭,實際已近七十的洋神父卸下不少惶恐,如遇久別重逢的老友般。

 

 

丁神父在廊間與我對向而坐,四五名泰雅族少年很自然地同坐神父左右,他們張著大眼,丁神父的大眼也張著老大,似乎迫不急待向訪客介紹這裡的神奇樂園般,我為這畫面竟暗暗一凜,深為丁松青神父的親和力所動;這是一首千金難求的詩篇,而這詩,就活生在眼前。我問起女作家在部落的點滴,丁神父像墜入回憶的大海,侃侃談起往事。我問近期的寫作計劃,丁神父像大孩子在形塑他的寶藏,眼神跟著活躍起來。

 

 

他隨即從書架拿起一本清泉故事』,這是1984年舊作,是三毛幫他翻譯的三本作品之一;他遞了給我示意我翻看,我見清泉故事簡單兩百餘頁,但圖文並茂,敘事引人入勝,攝影作品觸人心扉。尤其攝影裡的泰雅族孩童、青年、勇士、黥面的老婦、團聚的家人們都是上乘之作,張張具人文精神與原民情懷,我對眼前這位老者萌生不少敬意。這是比之台灣人更愛台灣的洋神父,我無疑是自嘆不如。

 

  

 

 

隨行的友人續問 : 丁神父,您的書籍可以買回去嗎? 我想各買三本。這丁神父維持他的大孩子神情,直爽道 :有啊,我正要再蓋一個新的教室,這書的錢很有幫助,而且我會在上面為你簽名,謝謝你!這問答簡單俐落,我幫丁神父將書籍數目點了出來,他隨即在孩童圍繞下辦起現場簽書會,簽著簽著,原先的泰雅族女導覽帶領的一行人來到清泉天主堂,神父乃暫停簽書起身招呼。

 

 

拜這一行陌生人所賜,我們跟著進入這天主聖堂,仔細端詳她的壁畫、她的藝術鑲嵌玻璃、她的周圍泰雅人像、天使、聖經故事、泰雅少女 .. 等等,皆出自丁神父與蘭嶼人雅威手筆,丁手繪圖像,雅威以錫焊燒製彩色玻璃,這樣合作了數十載,練就一身絕藝,甚至於能參與歐洲老教堂修護工作。更有一回,他們甚至自費到寮國幫助當地教堂設置藝術鑲嵌玻璃。

 

 

丁松青奉獻清泉部落已三十七載,人的一生有幾次三十七載 ? 他卻完全無私奉獻、苦心孤詣。若是再加上蘭嶼苦修與輔大神學院進修的幾年,那就是四十載了。 十幾年前清泉當地友愛儲蓄互助社經營不善,加以土石流侵襲,瀕臨廢棄,丁神父為改善當地環境,近兩年捐出所有藝術玻璃作品與油畫作品義賣,共募得一千餘萬,其中五百餘萬幫助當地互助社還清兩百餘位社員存款,餘款則用來改建青年活動中心,為當地原住民社區創造發展機會。

 

 

丁松青曾侃談 : 清泉就是我的家,我沒有別的家。我看到的丁神父,親和、慈藹、活力、不卑不亢, 我想整個清泉部落就是他的家,整個部落的孩子,就是他的孩子。台灣那麼多自稱各方教徒者、自稱愛台灣者、為私利叨叨絮絮者,我想都萬不及丁松青神父對台灣土地的愛,如此的真誠,如此的忘我,如此之愉悅。 這才是真正愛這塊土地的人,我們除了汗顏,大概還是汗顏。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tj0111&aid=7667295

 回應文章 頁/共 3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3/05/25 08:22
"清泉就是我的家 我沒有別的家" 將非故鄉的所在 以為自己家的刻骨銘心  那份對於土地人情的愛 即便土生長的當地人 恐怕都難以凌越
尤其 懷抱愛與思慕外  更難能的化以無私的付出 無怨於悔的為其奔走奮力 真摯的情操  令人敬服

"這是一首千金難求的詩篇 而這詩 就活生在眼前" 阿本兄這感動  我也深深被感染了
您的篇章 常會讓讀者驚豔於 阿本兄怎有那麼多的寶藏
所在也好 事件或物也好 甚或對人 似乎 總能將那落單於草叢 從不為無心之人所察覺的螢火  卻令有心如阿本兄您所一一捕捉  更不吝分享那份珍貴的心情  很感謝

山腰裡的桃源 古老的吊橋  天份浪漫女作家行過的足跡  天主堂令人驚豔的手工彩色玻璃 ...
最重要的是 那於丁神父的愛裡 有著無限可能的純真泰雅少年 以及愛人如己 甚至超越自我的丁松青神父
這個早晨 讀著這篇文字 清流與暖陽於心的交錯
無私的愛  的確 甚於塵世般虛幻的所有!
筆記阿本(ltj0111) 於 2013-05-25 17:35 回覆:

這是2010年7月的紀錄 ,清泉先前遭受數次天災破壞 , 但是住民的毅力真是可敬 ,沖毀了,就重頭來過. 家園沒了,就原地再蓋起來 .清泉的故事因張學良 丁松青 三毛等  三人的足跡而受人矚目 ,但更多山林裡的故事相信是精彩而動人 ,等待外界發掘 .

囤積的照片紀錄甚多  我得慢慢將它消化 . 就怕時間不夠  就怕寫不出來  就怕筆力在消褪 .

 

筆記阿本(ltj0111) 於 2013-05-25 17:47 回覆:

那玻璃全名叫 ~ "藝術鑲嵌玻璃 ", 處理的程序需要很專業 . 丁神父與雅美族蘭嶼人雅威玻璃大師有許多為人津津樂道的故事 . 唉 , 我從小就愛聽故事 , 功課可以放一旁那種 .

 


牛仔3號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清泉天主堂
2013/05/25 01:57

訪清泉真的要去趟天主堂.

我去過清泉三次,最後一次河岸美化工程完工了,不知如何我看了之後心情下落了許多,當時也很想分享與丁神父和教堂的一些事,畢竟都沒寫成.看到阿本質樸的描述,竟心情微微激動,在此附上一記.

丁神父,三毛,張學良把清泉弄出聲響來了.

筆記阿本(ltj0111) 於 2013-05-25 17:26 回覆:

我這麼其實寫得有點語無倫次 , 欠缺章法 , 像豬大腸糾結一塊 , 難怪龍蝦頭看後微微激動 , 我是每看一回激動一回,且修改一回,就怕大家看了會錯意 . 唉 ! ^@^

那天到清泉是2010年7月底 , 我們一幫人很佩服丁神父的奉獻 , 本幫獅頭幫主二話不說, 將身上一疊千元鈔直接捐給丁神父的原住民助理 , 接著面不改色乃揚長而去 . 連收據或姓名也不寫一個 . 像不像日本早期的黑幫電影 ? ^^

 

 

 


笑笑-綠洲 明湖 故鄉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清泉笑笑也曾去過!
2013/05/24 20:13

阿本兄大作[丁松青與他的孩子們]!

拜讀後文中景物很熟悉,我是在兩年多前前往的,

主要是參訪張學良與三毛故居,天主堂沒有去,

丁神父的著作我及同行者都各買幾本,不知阿本兄

會順道參訪張學良故居否!現PO上兩張照片給您欣賞!

 

 

筆記阿本(ltj0111) 於 2013-05-24 21:03 回覆:

張學良原故居在幾十年前的颱風已完全沖毀 ,現舊址有陳列老照片圖覽數列, 下方則新闢溫泉休憩亭一處 . 若記得沒錯,張學良是由大陸四川而台灣南部而苗栗而新竹清泉而新北投神風招待所而大屯山腰復興中學附近 .實在是一路遷徙 、軟禁、英雄遲暮. 

天主堂下方的紀念館乃新闢,陳列物多是它處取樣,以迎合觀光客吧? 有看到于鳳至、 趙四 與張學良的多張照片 .我記得張在清泉一直希望老蔣能換調軍統衛隊主官劉乙光少將,但一直未果.原因是劉十分怠慢張趙夫婦 ,這可由許多老照片裡 , 劉家人排前 ,張夫婦二人在後, 可一窺堂奧.

笑老爺 , 這樣的詳細回覆只有您老才有 , 請務必賜教.

 

 

 

 

筆記阿本(ltj0111) 於 2013-05-24 21:09 回覆:

此些照片是2010年7月底所攝 , 當日忽晴忽陰忽暴雨 ,但無損清泉風光之旖旎 .

 

頁/共 3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