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老湖口的秋末時光
2011/02/19 17:25:07瀏覽2337|回應20|推薦147

【首章 : 街景】

這天候時冷時熱,穿好外出服後,尚得再帶上一件薄外套。室溫呈些許寒意,今午的陽光卻十分耀眼;雖是秋末了,照射起來仍感灼熱,所謂烈日灼身,大概便是這晌午的寫照。

不過車窗外的空氣卻相當涼爽,沖淡不少炙陽穿射而來的熱意。由省道再拐入這條老街,已是住戶午休時分,街上行人兩兩三三,多半為遊客;街口尚有一組電視劇人馬在拍攝場景,幾個眼熟的明星臉龐倏然自眼前游過,有男有女、有環肥、有燕瘦、有辛苦扛機具道具的工作者。這是此番踏足的插曲。

光源的透亮,讓這老街的蔭廊無所遁形;拱門與紅磚廊柱向裡頭輝映成美麗的光廊,其間點綴的飾物、舊椅、 紅地磚、木質舊門,此刻像是跟著光影律動起來,雖人影稀疏,然恰似靈活動畫,整個街肆顯出另番風景,未因住戶的沉睡而沉睡。

說到這老戶們,近年聲名帶來的基礎鬧熱,反而引來不少外地人到此開業;本地人除幾戶客家小攤與食店外,大概是羅烈獅那處主題館尚稱具體。整個老街就這樣似睡非睡、似動、似靜。

【第二章 : 老者的食店】

唯獨一戶食店,店前始終有一客籍老者,老者勤快做著食材分類處理,筆直站立,身形卻明顯露出老態;不過說起話來雖非聲如洪鐘,也算清楚幹練、罄聲如鐸。

她能一邊俐落處理食材,一邊抓緊時機出聲攬客,節奏恰如其分,未曾走調,讓我這中年後輩觀之,真要甘拜下風。再細瞧老者年歲,起碼是八十以上,極可能已是九十近百高齡,更令人激賞這生命的活力,連童子都要折服了!

記得在幾次不同的時間點見到這老者,那畫面竟從未變動或中斷過,似永遠在這一白日時段,永遠在演出相同的歲月風景。唯一在悄悄異動的,大概是這街的光影與風雨變化,即這陰晴與圓缺吧 ? 我嘗想,究竟能有多少個後生小輩,能做到這般的始終如一, 耄耋勤勉 ?

老者的身影,隱約令我憶起外婆與母親專注勞動的身影,外婆雖過世多年,幼時的情景卻歷歷於目;反而是堂上祖母過世得早,只記得祖母容貌,與短暫的相處時光。

可惜我只顧著注目這風華,竟未曾入內品嚐食店手藝,相信將會是另番發現與斬獲。

【第三章 : 售票口】

這街的早期有一小小的劇院,劇院前有兩孔小小且封閉的售票口;這可能是全台、起碼是整個老湖口最冷清的售票口,如今僅是遊人不經心游過的一處歲月風景。 間或有時尚打扮的女子捱近她身旁,卻明顯感覺突兀 。

我的 C 品牌陽春手動機欺身近前招呼,售票口同樣不為所動;不甚犀利的紀錄,幸虧這史蹟是不動如山,靜脈在看顧這過往的男男、女女。而此門面雖簡陋異常,可是這內容物哩 ? 卻是曾經滿足幾代在地人一窺外界風采的寶庫,雖寶庫已空空蕩蕩,消逝遠矣 !  

 

【這裡要銘感電小二( 與推薦者? )的謬愛,

    鄙人幾乎忘了有新聞網首頁這件憶事了。 】

( 興趣嗜好攝影寫真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tj0111&aid=4901334

 回應文章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牛仔3號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我在這裡看照片駐足許久
2014/10/13 21:57

忝為發文請師父有空移尊指導

http://classic-blog.udn.com/book4joanne/18119430

徒兒改兩天要遠行,千頭萬緒就不再多話了.

明確跟您報告我常常看到的山,就是這個:

步行到"後花園",天氣夠好,常會令我倒吸一口氣.

 

 

筆記阿本(ltj0111) 於 2014-10-13 23:55 回覆:

3號要遠行到哪裡 , 能不能分享個清楚一點 ?

記得早點歸隊 ,udn是愈來愈沉靜了 ,少了妳這號 ,udn損失不小 .^Oo^

五指山我天天看 , 右掌一舉即現 . ^^

 


ABCDEF(翠雲)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1/07/24 19:07

看著黑白照片

我一時分不清今昔

筆記阿本(ltj0111) 於 2011-07-25 00:49 回覆:

今即昔  昔是今


張鳳哈佛 哈佛問學錄 得首獎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早 時 就 是 被 你 這 些 功 力 深 厚 的 相 片 吸 引 而 來 ﹗
2011/03/01 21:18
湖 口 ﹗ 也 是 有 夫 家 客 屬 的 親 友 數 位 而 格 外 親 切 ﹗ 感 謝 分 享 ﹗ 
筆記阿本(ltj0111) 於 2011-03-02 00:11 回覆:
張小姐原是客籍的媳婦 ? 湖口這地方,冬天冷風特強,民風純樸,湖口台地是較高海拔的地形.多謝您之回應!

一畝桑田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長者身影
2011/02/24 17:22

這位長者,

還為生活忙碌著,

看不清楚她在做什麽工作,

像是包檳榔又像是組裝兒童玩具,

筆記阿本有上前一探究竟嗎?


筆記阿本(ltj0111) 於 2011-02-24 18:07 回覆:

【第二章 : 老者的食店】

唯獨一戶食店,店前始終有一客籍老者,老者勤快做著食材分類處理,筆直站立,身形卻明顯露出老態;不過說起話來雖非聲如洪鐘,也算清楚幹練、罄聲如鐸。

她能一邊俐落處理食材,一邊抓緊時機出聲攬客,節奏恰如其分,未曾走調,讓我這中年後輩觀之,真要甘拜下風。再細瞧老者年歲,起碼是八十以上,極可能已是九十近百高齡,更令人激賞這生命的活力,連童子都要折服了!


ben 邯鄲學步中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appreciation and apology
2011/02/23 17:11
阿本兄:
沒能及時回應您二次留言,又拖延再三,實在抱歉。
春節前返鄉里,出遊僅兩回,cosmopolitan台北和精彩花博與我無緣,大稻埕和外木山是我嚮往; 點嚐慈聖宮前的鯊魚煙拚盤、魷鱼燙、蘿蔔排骨湯,細享您兩篇敘述的風味及人文;慈聖宮是初訪,外木山是重温少年景,破陰晦的兩個快意午後。
30多年前的營測驗,野宿湖口台地3次,凌晨跨越兩條緊臨的南北大動脈,拂曉攻擊新豐高地; 一次測驗外的部隊移動中穿過湖口街道,記憶裏,除了作息的眾多老少,猶如您捕捉的建物、騎樓。您又埋下一粒種子在我意識裏, someday i will revisit it and rekindle that rare sensitivity。
ben
筆記阿本(ltj0111) 於 2011-02-24 00:14 回覆:

記憶裡,三十多年前,湖口老街曾是當年導演劉家昌作品「梅花」的拍攝地。 一整長列行進的國民政府軍、一大群揮旗夾道歡迎的台灣民眾,這是配合政令下的產物。

湖口台地我因出差,曾去過多次,此方營區曾有許多足跡。新豐的高地我則陌生,那裡戰駕訓練基地的獨立連隊,屬我營節制。與Ben在人生歷程上,算是前後接踵而過吧?

外木山是知名攝影勝地 ,我的隨手拍派不上美麗夢海,於是多往裡頭王爺廟後的阿英覓食去。 阿英的鯊魚煙是此地一絕,比之慈聖宮美味,當年連陳水扁在府內都要魂牽夢繫。 扁在覓食下的工夫, 似乎是認真的。


阿鍾哥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有FU ~~~
2011/02/23 14:38
黑與白,形成強烈生命力 !
筆記阿本(ltj0111) 於 2011-02-23 23:55 回覆:
黑白色調的確更能在攝影主題與描繪上,突顯紀實的說服性與故事性。

尋常人家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長廊下
2011/02/23 00:10


光與影,填注長廊之空間。幽寂的張力,帶著超現實的意趣。抓得真好!

筆記阿本(ltj0111) 於 2011-02-23 12:57 回覆:
尋常人家看到了這光影對整條街景的影響 , 拱廊在映射之下,的確出現了平日裡較難一見的趣味. 本要再拍些人物,惜當日猶如空城狀態.

Sir Norton 黑幫哪裡黑?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常往街口遇到自己的過往
2011/02/21 22:37
不久前, 經過湖口, 沒機會看賞您鏡頭中的街衢, 但撞著成群的收假中的壯丁阿兵弟, 車站前後絡繹不絕, 可真是熱鬧陽剛。
人去人來中, 舊街續鄉愁, 景物逕自寂寞。
筆記阿本(ltj0111) 於 2011-02-21 23:02 回覆:

讀兄描繪 , 心想湖口有新湖口與老湖口之分, 收假的壯丁在新湖的火車站 , 以及老湖長安、裝甲旅的公車站"絡繹不絕"景象很多, 反而不太能確認兄之方位了. 不過您提到"常往街口 , 遇到過往", 應是對此街不陌生吧 ?

的確 , 湖口鐵道與省道人來人往,服役的、旅遊的 , 多半行色匆匆 , 頗想像這段寂寞景物 , 是多少人的鄉愁 ?


葉莎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湖口老街
2011/02/21 21:28
光影好美 

在這陣子陰濕的天氣裡 
即使只是在照片中看到陽光  都好開心~~
一旦落入紅塵 
不管成為精靈或是塵土 
這肉身終究沒參悟 
筆記阿本(ltj0111) 於 2011-02-21 22:36 回覆:

的確有部份原因是寒氣逼人,渴望一點陽光幫助除濕送暖,所以將去年的圖片貼出來鎮一鎮.葉莎的攝影作品有段時日未見了,何時拿出給粉絲們分享一下?


* 六月 *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鄉情
2011/02/21 17:27

在新埔出生,三歲遷居南部,但「湖口」兩字仍不時從父母口中迸出,那是他們熟悉的地方。曾去走訪過老街一次,感受一點父母曾有的鄉情。

筆記阿本(ltj0111) 於 2011-02-21 19:17 回覆:

阿季的阿叔阿母會不時說出湖口兩字,可能是新埔與湖口本有地緣關係,兩老或許在年輕打拼時經常往返該地吧? 好像在 貴作曾提過.前幾月曾開車由新埔走湖口那條山路,沒多久即來到湖口裝甲旅外圍道路,直直接上省道.這山道似乎是叫"新湖路"?

阿季從柿餅園 遷居香蕉園 , 童年農村體驗精彩且深入, 故,  一位令人注目的作家於焉誕生.

頁/共 2 頁  回應文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