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1/02/19 17:25:07瀏覽2425|回應20|推薦147 | |
【首章 : 街景】 這天候時冷時熱,穿好外出服後,尚得再帶上一件薄外套。室溫呈些許寒意,今午的陽光卻十分耀眼;雖是秋末了,照射起來仍感灼熱,所謂烈日灼身,大概便是這晌午的寫照。 不過車窗外的空氣卻相當涼爽,沖淡不少炙陽穿射而來的熱意。由省道再拐入這條老街,已是住戶午休時分,街上行人兩兩三三,多半為遊客;街口尚有一組電視劇人馬在拍攝場景,幾個眼熟的明星臉龐倏然自眼前游過,有男有女、有環肥、有燕瘦、有辛苦扛機具道具的工作者。這是此番踏足的插曲。 光源的透亮,讓這老街的蔭廊無所遁形;拱門與紅磚廊柱向裡頭輝映成美麗的光廊,其間點綴的飾物、舊椅、 紅地磚、木質舊門,此刻像是跟著光影律動起來,雖人影稀疏,然恰似靈活動畫,整個街肆顯出另番風景,未因住戶的沉睡而沉睡。 說到這老戶們,近年聲名帶來的基礎鬧熱,反而引來不少外地人到此開業;本地人除幾戶客家小攤與食店外,大概是羅烈獅那處主題館尚稱具體。整個老街就這樣似睡非睡、似動、似靜。 【第二章 : 老者的食店】 唯獨一戶食店,店前始終有一客籍老者,老者勤快做著食材分類處理,筆直站立,身形卻明顯露出老態;不過說起話來雖非聲如洪鐘,也算清楚幹練、罄聲如鐸。 她能一邊俐落處理食材,一邊抓緊時機出聲攬客,節奏恰如其分,未曾走調,讓我這中年後輩觀之,真要甘拜下風。再細瞧老者年歲,起碼是八十以上,極可能已是九十近百高齡,更令人激賞這生命的活力,連童子都要折服了! 記得在幾次不同的時間點見到這老者,那畫面竟從未變動或中斷過,似永遠在這一白日時段,永遠在演出相同的歲月風景。唯一在悄悄異動的,大概是這街的光影與風雨變化,即這陰晴與圓缺吧 ? 我嘗想,究竟能有多少個後生小輩,能做到這般的始終如一, 耄耋勤勉 ? 老者的身影,隱約令我憶起外婆與母親專注勞動的身影,外婆雖過世多年,幼時的情景卻歷歷於目;反而是堂上祖母過世得早,只記得祖母容貌,與短暫的相處時光。 可惜我只顧著注目這風華,竟未曾入內品嚐食店手藝,相信將會是另番發現與斬獲。 【第三章 : 售票口】 這街的早期有一小小的劇院,劇院前有兩孔小小且封閉的售票口;這可能是全台、起碼是整個老湖口最冷清的售票口,如今僅是遊人不經心游過的一處歲月風景。 間或有時尚打扮的女子捱近她身旁,卻明顯感覺突兀 。 我的 C 品牌陽春手動機欺身近前招呼,售票口同樣不為所動;不甚犀利的紀錄,幸虧這史蹟是不動如山,靜脈在看顧這過往的男男、女女。而此門面雖簡陋異常,可是這內容物哩 ? 卻是曾經滿足幾代在地人一窺外界風采的寶庫,雖寶庫已空空蕩蕩,消逝遠矣 !
【這裡要銘感電小二( 與推薦者? )的謬愛, 鄙人幾乎忘了有新聞網首頁這件憶事了。 】 |
|
( 興趣嗜好|攝影寫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