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7/02 15:33:22瀏覽2114|回應6|推薦123 | |
首景 :【劉還月】 這作家的名字既感熟悉親切,又覺認識不深。此番有幸跟隨友伴足跡,尋到這處當地知名的新瓦屋古蹟,並參與其間的人文講演與旅程,整個過程我竟未多花費金錢,僅在午餐自費一個便當罷了。真是滿意且豐碩的一天。 這日,作家的主題是「旅行與風景」,旅行即是歷史旅程、旅行的心態;風景乃竹東這個木業城鎮的人文風景、風景的心境;這讓我相當手舞足蹈,情境完全契合我的習性,興緻之高昂可以想像。我今日方知劉還月自小家境寒微失學,但勵志圖上,苦學有成;曾做過學徒、小工這些苦差,反令他更深刻體會底層的悽苦與實境。爾後受當地作家粟耘影響,文風與思考方向轉變,二十來歲即常於各大文學獎受肯定,直到民俗學者這印記深烙於讀者心裡。 我不由地將之反映在自己的成長,同樣的寒門、同樣自小嚐盡苦頭,可能因此聽起作家侃述各地風霜,精神特別倍長、耳根刻意伸長,深怕一個遺漏,未能竟其全貌。作家於自己的網誌公開歡迎各界邀其演說,交通費不計較,唯一的條件是允許作家在場內或場外展售他的出版物,裨補其出版社因歇業而造成的庫存與債務。我初聞,真是一陣鼻酸,原來在台灣這塊土地,商業與工業氾濫,政客惡鬥,島民功利已成共業,竟容不下一處真正愛鄉敬土,為人類留下寶貴文獻的出版社。可見島文化的失格與失色,是叫人汗顏的。 記得二十年前對劉還月的印象,臉上留有短鬚,略禿的頭髮,一襲白色調唐裝,肩頭背負個書包模樣的軟袋,表情一派輕鬆自然,眼神似慵懶似炯炯,像會穿透人心的樣子;遠觀則像似一得道仙人, 飄然若仙地。今日得見, 一頂遮陽小帽, 一雙長筒登山雨靴,灰卡其布上衣與長褲,圓臉,約略中等身材,體格壯碩,講演起來不失道貌岸然。上午這場講演於中場休息後,全場漸入佳境,如倒吃甘蔗,大家聽得津津有味,台上台下交流一片;當然,展售的出版物亦搶購一空,劉還月仍不厭其煩地,親筆為購書人簽書留念。 第二景 :【火車站附近的林業展示館與老宅】 記得三十年前的竹東火車站,附近木材場林木堆集如山,遠遠即能聞到木材飄出的香氣。此處的技師、工人、加工製造商聚集、來往,帶來可觀的繁榮,竹東乃當時的全國三大鎮之一哩。鄰近的山鄉,譬如尖石與五峰的檜木、扁柏,均集散於此,地理條件的優越,讓竹東一時成了交通與商業的中樞地位。這展示館的前身乃林務局辦公廳,時間是1947 年,二戰結束未久;再溯及前身,乃日據期竹東出張所,1943年成立,出張兩字有出差之意。目前裡頭展示各類量測、砍伐與運送器具,搭配以不同時空的放大舊照與歷史文件,雖場地不算大,差可權資紀念。 這區的住宅環境寧靜,沒想到不遠處的市集鼎沸,走到這裡,恰如時空靜止,幽情驅走了喧囂;人們在其間散步會發現錯落巷內的老宅、斑牆、矮院,就在隨處可拾得、遇得的火車站前,只是趕路人多匆匆一瞥,未曾留意這片竹東的舊日繁榮,致當日遇此,不免要輕喟。 友伴便稱,咱幾番來此吃吃喝喝,走巷闖院,竟是未抓住重點,致失去旅行的真實意義。 我望著那幢日式屋瓦發神,其前頭有樹,交錯豆莢數掛,如此看上去,恍若置身五O年代的光影,猶似日人定居期的一項殖民象徵,讓旅人憑添想像與嚼味。歷史不也是如此,足跡去去來來,古蹟分分合合,人生一場大戲。我發現劉還月引領這些景點雖略顯匆匆,然處處到位,頻生驚嘆;看似簡單不過的行程,裡頭卻存有讓人回味再三、 且印象難滅的故事。 第三景 :【曉江亭與輕便車】 據說當地老者途經此亭,往往要停駐凝視,懷想一番;這亭子如今看上去破敗,巴洛克式風格,亭上的曉江兩字模糊難辨,其間尚生長幾處稀落的雜草。不過這裡可是昔時輕便車往來的停靠站,鄉民欲往上坪、內灣、芎林等地,早期交通極端不便、民生困窘的年代,這是步行之外的最佳選擇了。 ( 上圖資料來自網路 ) 輕便車即人力車、台車,每列約五台車連結,尚分「特等座」與「頭等座」,特等兩人一座,設晴雨棚遮蔽;頭等四人一座,無棚。每列設司機兩員,靠人力,兼靠風力行駛,時聞竹竿撐地前進,做陸上行舟狀。如遇到上坡路,乘客得全部下車,甚至幫忙推進,十分辛苦,後人難以想像。竹東地處中心,所以周緣鄉鎮輕便車需經竹東轉運;光復後,鐵道興起,內灣線通車,輕便車風光不再,逐漸走入歷史塵封裡。 東寧路二段的曉江亭是竹東僅存的輕便人力車停靠站,配合旁邊的東寧橋於大正十四年( 1925 年) 興建,亭內有鄉民設茶水供民眾飲用,此後也成了往來路人歇腳、聊天、待車的重要人文休憩地點,直到沒落。曉亭尚存,亭內的過客逐日凋零,空留身影供後人憑弔,地方政府似未見保留與維護之心 ? 第四景 :【東寧橋與洗衫坑】 曉江亭旁的東寧橋,原是一簡單的軟坡橋,後地方聞人渤海堂甘承宗於大正十一年( 西元1921年 ) 捐資興建東寧橋,石柱拱距,十分優美。光復後為擴建東寧橋,將十幾根石雕移去,仍保留底部拱座至今;橋下溪流潺潺,自然湧泉供給鄉民一清澈水源,於是有人便將泉水合圍成小坑,平日裡婦人成群,結伴浣衣,互訴衷曲,成了婦人聯絡感情、交流訊息的至要去處。 今午隨著劉還月由曉江亭旁的伯公廟小徑下探,來到橋下,眼見溪流川急、水深難測,有幾名當地婦人分在兩處水坑搗衣浣洗,身影勤樸而美麗,不由地吸引我的目光,將鏡頭往水坑方向移去,從容捕捉畫面數張。於拱柱暗道、於橋下洗衫坑,我頗是驚訝竹東之美,這是我不知曉的老鎮,水色奔流,迴音嬝繞,濤聲不絕,昔時客家婦女節約的美德重現。我看著婦人目不轉睛,專注努力於洗衫,我似乎看着一份心底的思念,是了,那是幼時對我母親於井邊洗衣的思念。 一群人續往另頭的橋墩走去,我則在原地佇立良久,一晌會兒忙於按下快門, 一晌會兒心情不能平復,直到聽聞似是有人呼喊 :「上車了!」,我方回神,快步循原路走去。這一走回,意外發現伯公廟旁一頭戴軍便帽的老者,正閒坐木椅若有所思地,我自然又是一按。相機發明者真是功德無量。 ( 待續 ) 延伸閱讀 劉還月的避秦山
|
|
( 興趣嗜好|攝影寫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