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陳秀喜的詩 2
2006/08/13 01:12:18瀏覽1836|回應1|推薦5

編造著笠 ──給★岡 晨先生的信


臺灣的地形是
漂在海中的搖籃
被殖民們的血和淚的臭味
中國人的乳的臭味
中國人的尿的臭味
濃厚地沁入搖籃
我不得不
聽異族日本的搖籃曲
但黏在身上的是
搖籃的臭味
日本詩人★岡 晨先生
每個地方的彩虹都
比鉛色的天空美麗
你不看彩虹
看後台顰眉
心寄給樸素的天空
「嗄啞的聲也非唱不可」
以詩鼓勵我的 鄰國詩人
謝謝 良知的兄弟
空襲警報
乾脆死亡那天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
我們鳴放炮竹
淚濕面頰互相擁抱
將光復的喜訊
報告祖先們
我的國籍也光復
可是祖國的文化
被統治者隔絕了半世紀
想不到痛苦在等著我
回到祖國的懷抱
高興得血液沸騰
卻不能以筆舌表達
焦急又苦惱
熱血也許會被誤為冷血
在語言的鐵柵前啜泣
為了要寫詩
學習國語
忍耐陣痛
有時候詩胎死在腹中
有時候揉碎死胎兒
丟棄後苦悶著
詩的國家的文化
對我來說
比岩石更重
嘴吧如啞吧
唱不出聲時感到羞恥
我們應該向
祖先們和搖籃道歉
乘木船渡海而來
開拓臺灣為樂園
跟祖先們的勇敢相比
以被殖民過為羞恥
要補償羞恥
我戴著笠認真耕耘
活在兩國的歷史
被殖民過的
此事不可重演
我們的悲哀
就此打個休止符吧
在詩園的片隅
我在編造著笠
如果手指滲血也要繼續
讓下一代青年們
唱出美人魚的歌聲
搖籃會把小的養育大
希望自由與和平
從搖籃成長
不管握過的手落在地上
我們以詩心結合
Formosa是寶島
是人情極濃厚的燈塔
是自由和平的城堡
今天我也在編造著笠
盼望年輕人能夠
唱出美人魚的歌聲


編註:發表於《笠》六十三期,一九七四年十月十五日。發表時,行內無空格,
   「良知」作「有良識」,「休止符」下無「吧」字,「片隅」作「一隅」
   ,「青年們」作「青年」,「濃厚」作「深厚」。收入詩集《樹的哀樂》
   。「年輕人」原作「年青人」。選入《台灣現代詩集》,???書房,一
   九七九年二月二十八日。


陳秀喜(1997):《陳秀喜全集─詩集一》。
新竹市立文化中心:竹塹文化資產叢書出版社。第136-141頁。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tj0111&aid=395720

 回應文章

筆記阿本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台灣第一位女詩人-- 陳秀喜
2006/08/13 01:15
台灣第一位女詩人 - 陳秀喜(1921-1991)

陳秀喜于一九二一年出生於新竹。幼時為養女,憑公學校程度,十五歲即以日文寫詩、寫短歌及俳句,之後曾出版日文短歌集「斗室」。因為國民政府遷台,推行北京話的國語,陳秀喜直到三十六歲才學中文,從注音符號學起,開始以中文寫詩。她對日本統治感觸甚深,表示「與其寫一千首日文詩,不如寫一首讓下一代兒女們能看懂之中文詩」。在此抱負下,她克服語文障礙,終能以漂亮的中文出版四本現代詩集:「覆葉」、「樹之哀樂」、「灶」、「玉蘭花」。中年才出發,有如此佳績,實屬罕見。

陳秀喜一生遭遇坎坷,身為舊時代之媳婦,備受婆婆之虐待,五十七歲時因第一任丈夫外遇而與他離婚,「棘鎖」一詩便是批判傳統婚姻對女性之壓迫。她離婚後,隱居關子嶺,文友盈門,喜以陳姑媽稱之。她的詩採擷日常瑣事,帶著濃濃之鄉土情懷。「美麗島」一詩被李雙澤修改後譜曲,成為校園民歌,風靡一時。她也以「玉蘭花」象徵台灣女性粗生粗養的堅韌,活力十足,命運卻頗為悲涼。

陳秀喜獲美國國際詩獎第二名的「我之筆」詩,道盡日本殖民之悲愴。她曾赴日拜訪日本重要詩人堀口大學,當被稱讚日語說得優雅時,她即寫了一首短歌回答,意其日語之所以優雅,乃因家鄉有殖民地之故。大她十多歲的老詩人看了之後,跪於榻榻米上,向其致歉。
陳秀喜於一九六七年加入笠詩社,一九七一年任社長,直至去世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