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摩里沙卡 - 林田山
2014/04/24 01:05:21瀏覽3313|回應17|推薦99

 

 

花蓮鳳林的鄰鄉名喚萬榮,據說同是一處客家人居多的地方。台九丙線至萬榮的一處平交道右拐,跨過鐵道,距鐵道不遠處是一家小食店,這食店的老主人名叫滿妹,相傳滷製的豬腳與家常客家菜特別有名,但未及一嚐,老主人已然仙去。近聞滿妹的兩名後生相繼另起爐灶,在原址與台九丙線上做起對門生意,食客一時難辨底細。

 

 

可想像我對滿妹的豬腳已不存殘念,這右拐直去約三公里遠,摩里沙卡,林田山舊林場的入口已隱約可見。摩里沙卡(MOLISAKA)是日語森坂之意,乃林木茂盛的所在。

 

 

只聽聞九份有小上海之稱,而林田山則有小九份的美名,兩者前後皆隨礦業或林業的消褪,而幾乎為人所遺忘。九份因早期藝術家的進駐與電影的攝製,美景漸為人熟知,導致過度開發破壞,明珠黯淡。林田山在1989年全面停止伐木,林務局改以林木保育為重點,山林得以喘息,但整體舊有社區與林班鐵道則日漸傾頹、凋敝,不復昔時豔色。於是有人在1996年提議效法當年的九份,讓藝術家進駐創作,並假藝術村之名發展觀光。這顯然是本末倒置的,所幸經地方有識人士努力保護,未衍生過度破壞。

 

 

林田山位屬森榮里,全盛期有四、五百戶,兩千多的人口,比之1939年至1945年日據期的伐木工與眷屬合計的千餘人口更盛。這林場當年設有小學、幼稚園、醫務室、消防隊、福利社、雜貨店、米店、洗衣部、理髮部、冰果室、大食堂、旅社等,儼然是一處獨立山區的小城鎮。值得一提的是,林田山設有中山堂一座,平日專門放映電影,是東部第一家電影院。

 

中山堂 , 東部第一家電影院

森榮國小舊址

居民出入林場的對外鐵道

低音歌王郭金發的舊海報

空屋處處

 

可嘆1972年三月的一場森林大火,一舉燒掉兩千多公頃林地,延燒月餘未止,造成生態浩劫。1973年,民營的中興紙業正式將林場交還給林務局,原有的伐木工與眷屬逐漸遷離,至2008年統計,約剩60戶,僅僅150餘人,且多為老人、小孩。與全盛期的兩千餘人相較 ,幾乎成了廢場。

 

 

那天我們懵懵懂懂,大約知曉這林場的梗概,見中山堂、小學、木雕展覽館盡是遊客,一個念頭想尋個清靜的角落,所以沿著萬里溪方向走去,直到發現這一處鮮無人跡的黑毛氈聚落。

 

 

說它鮮無人跡是過了些,我們見溪畔顯然有背服衣物之類正晾曬著,這證明此區仍有住戶。但由晾曬的數量判斷,可能住戶絕少,頂多是兩三戶不到,其餘皆是閒置的空屋了,所以四周顯得格外靜肅,幾聲蟲鳴,幾隻飛鳥,馬上能察覺異狀。我們深為這陽光底下的冷冽所着迷,所以肆無忌憚地、穿街走巷地,一戶捱過一戶,見黑毛氈聚落確是蒼茫、蕭瑟,聲調也跟著大了起來,直到隱約聽到幾聲微弱的收音機播音傳來,才慌忙收斂起音量。

 

 

我們估量著這處聚落究竟有多少戶,保守估計約有兩百以上,這兩百戶的主人都去了哪兒 ? 遠走它鄉另謀生計 ? 兒女已長大離鄉,僅剩老人獨守 ? 昔日的小學生如今安在 ? 可見老聚落的老故事與老記憶是無數的,是令人強烈好奇的,只是景物依舊,人事已然全非,僅一旁萬里溪的潺潺水流未曾稍變。

 

 

後來又聽聞林田山僅是林場的一小部份,山上的索道、鐵道錯綜複雜,五條支線各自銜接索道,索道再各自接上鐵道,如此將原木源源不絕引向山下。光是高登一線鐵道即綿延34公里,海拔約2600公尺,整個林場鐵道蜿蜒60公里,多沿山谷、山壁冒險鋪設,原住民出力甚鉅。沿途風光旖旎,雲海壯麗,景致絕美,比之阿里山鐵道猶奇,可惜60公里鐵道早經荒廢,古蹟般的蒸氣車頭與載具被煙沒在荒煙漫草裡,徒引人遐想。

 

處處空屋

穿街走巷

一戶捱過一戶

難以避免的電線 , 以及數量不多的晾曬衣物

蒼茫

蕭瑟

林田山鐵道  (該圖引用自http://blog.udn.com/stonejung )

 林田山林場分佈圖  (該圖引用自http://blog.udn.com/stonejung )

 

 

 

Schubert - Winterreise No.24, Der Leiermann(街頭樂師)

男中音: Thomas Quasthoff

鋼琴: Daniel Barenboim

 

 udn德奧歌曲行家" 好希望 "兄所翻譯的絕美歌詞 , 這是我認為最好的譯作 >>

拉風琴手

(或譯:街頭樂師)


村外風琴手
指凍猶自彈
赤足寒冰上
踉蹌如欲醉

盤中總無物
無人願傾聽
過客皆漠視
唯犬低吠鳴

順其自然也
老翁猶自彈
手搖風琴聲
久久仍未歇

老翁聽我言
吾可追隨乎
曲曲吾悲意
可否為之彈
(試譯)

24首冬之旅來到最後一首。詩人在村外遇到一位潦倒落魄的老漢,連鞋子都沒有。雪地冰冷,腳步踉蹌,仍不改其樂,自彈著手拉風琴。儘管沒人聽,沒人看,甚至連依靠觀眾施捨的微薄收入連一毛錢也沒有,只有不友善的野狗環繞低鳴數聲。這樣的場面,極為淒涼,詩人似乎有所感觸,想要追隨這老漢,彷彿在他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聽!那手搖風琴彈出來的曲調,感覺似曾相似,絲絲入扣!詩人問老漢能否為之彈一首「晚安」、再彈一首「春夢」、再彈一首「菩提樹」?詩人踏上了拉風琴手的後塵,流浪不能歇止。24首反覆循環,只是當詩人再次回到舊愛家門時,是否也會帶著手拉風琴,將學成曲調一一演奏?而那待嫁的有錢新娘,有可能回心轉意嗎?啊!天下雖大,愛人難得,知音難尋,不如歸去!

 

 

Winterreise No.5 , Der Lindenbaum(菩提樹) 

 

 

 

 

( 興趣嗜好攝影寫真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tj0111&aid=12749530

 回應文章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blue phoenix和新冠同行的旅行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5/07 07:44

大哥您眼睛好了?

您真厲害總 找得著新鮮景點

真不知您如何規劃旅行路線的

還有我家女兒每次坐火車到花蓮富里時

每次經過鳳林都興奮的大叫:[ 鳳梨站]!

大笑


blue phoenix

筆記阿本(ltj0111) 於 2014-05-07 22:16 回覆:

這組照片是兩年前拍的啦 !

去年再去花東是搭車去 , 一路搭搭走走 , 眼睛不適只好如此 .

但是乘車有乘車的優缺點 ,到了細處仍是以租車為主 .

鳳凰的寶貝女兒實在可愛 ,鳳林改成鳳梨 ,可見台灣的鳳梨讓他們印象深刻 .

 


一畝桑田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林田山文化園區
2014/05/04 14:15

現在這裡叫林田山文化園區,

我也是現在才知道,

我們對台灣的了解都太少了。


筆記阿本(ltj0111) 於 2014-05-05 19:39 回覆:

林田山林場本來設有小火車連結萬榮車站 ,約3.5公里 . 後荒廢多時 . 山上聽聞仍有多部機關車頭遭棄置 . 最近園區與當地文史人士與縣政府有關單位達成共識 ,將復駛萬榮至園區這一段 . 這是好消息 !

 


深河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4/27 15:12
阿本兄,行家兩字不敢當,當時純因好奇心起才一頭鑽入藝術歌曲的範圍。再者,拜前人辛苦所賜,手中一本費雪迪斯考所編彙的「德奧藝術歌曲大全」,收錄浪漫時期德奧名家六百多首小品,另本舒伯特權威學者Reed所著的「舒伯特歌曲良伴」,完整編納舒氏六百多首畢生心血,獲益實在良多。時而跳頁翻閱,興趣者便往Youtube聽其究竟,更有感觸者再轉譯漢語,摸索中聽聽寫寫,翻譯過程樂在其中。

感謝阿本兄的抬愛,至於菩提樹,拙作並非逐字逐句與原文對譯,您若願意,自行引用無妨。
筆記阿本(ltj0111) 於 2014-04-28 22:27 回覆:

感謝好希望兄加碼與大家分享Shubert與Reed 這兩位的鉅著 , 六百多首彙編或作品 ,的確當得起"鉅著"二字 .有機會定循著好兄腳步找來細閱 .

台灣的愛樂電台成立甚早 ,我是在20年前藉由愛樂電台聼到Winterreise , 於是開始喜愛舒伯特與舒曼的德奧歌曲 . 這一路斷斷續續接觸 , 談不上精通 , 但基礎算是個樂迷 .

 

 


夜半歌聲( 咖啡情誼)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林田山
2014/04/26 17:12

阿本的圖文真是棒!

很多地方,我相信對格友而言,都是陌生的,但看了之後,又多了一分對自己家園的認識.

再者,菩提樹經由不同人的詮釋,感覺真的很不一樣

我曾經喜愛Nana唱的音調,但今天聽這位男歌手低沉的嗓音,也別有一番風味

還有,另一首歌,隱約在我念高中女校時,音樂老師曾教過

中文翻譯的歌:

 寂寞山裡鄉村來個搖琴人,僵硬手指.........(忘了)


--聆聽心情在音軌中的脈動----讓生命隨著旋律翩然起舞--
筆記阿本(ltj0111) 於 2014-04-26 20:38 回覆:

Nana所唱的菩提樹版本我聽過 , 但Shubert Winterreise(冬之旅)合計24首 , 傳統上是為古典男中音所譜寫的聲樂 .Nana是近代翻唱 .

夜半所說"搖琴人"的中譯詞 ,現引用udn行家"好希望"兄所撰Der Leiermann的優美試譯如下 >>

拉風琴手

(或譯:街頭樂師)


村外風琴手
指凍猶自彈
赤足寒冰上
踉蹌如欲醉

盤中總無物
無人願傾聽
過客皆漠視
唯犬低吠鳴

順其自然也
老翁猶自彈
手搖風琴聲
久久仍未歇

老翁聽我言
吾可追隨乎
曲曲吾悲意
可否為之彈
(試譯)

Wenty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4/26 14:23

可以感受到您對台灣的熱愛

詳細的介紹,深度的說明,娓娓道來,是很特別的圖文分享

筆記阿本(ltj0111) 於 2014-04-26 21:21 回覆:

的確 ,在下對華人社會的足跡是充滿濃濃的好奇心與探究心的 . 對其他國家的景致風光倒是興趣缺缺 , 究竟那是外民族的區塊 . 我們得先試著瞭解與尋找自己的足跡 , 這是必要的 . 所以 ,我寫的多是台灣的關聯性 .

 

 

 


深河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4/26 14:01
相離已漸遠,呼喚仍可聞;
歸兮胡不歸,欲靜歸可得。

回來吧!美好的純真年代!
這兒景物依舊,人兒卻流浪到哪兒去了呢?
離開美麗家園,我想你也不願意。
被什麼所逼?都市化後的城鄉差距。
倘若有一天,還能再回去,
回去看看吧,這兒景物依舊,
青翠茂密的是久違的山林!

舒伯特的菩提樹,沒想到在這兒聽到,
還是Quasthoff的演唱!
在您懷舊不捨的鏡頭下,眷戀如鐵軌入林一樣深。

最後再補一段華格納的晚星:

晚星吾所摯,問候誠欣喜;
愜意滿此心,伊人永不離。
升天為天使,揮別淚谷地,
與你經過時,問候請向伊。
(意譯)
筆記阿本(ltj0111) 於 2014-04-26 21:10 回覆:

感謝好希望兄首肯 雅賜 . 您的譯作太絕美 ,讀來蕩氣迴腸 , 與歌曲一齊閱聽是相得益彰 , 觸人深扉 . 私以為兄乃udn德奧歌曲第一行家 . 在下每回進入 貴格聆賞 , 事後總要倒抽一口氣 , 那是感動的緣故 .

在下另有一事相求 , 不知好希望兄的"菩提樹"譯作是否也能移樽鄙格分享 ? 不情之請 , 勿怪.並 , 感謝 .

 

 


筆記阿本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Wagner - "Song to the evening star"
2014/04/25 22:21

前頭jenny格友提到華格納所寫的"Song to the evening star"

由Thomas Quasthoff 所演唱的版本 >>

               

 

 


小肉球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都是老人嗎?
2014/04/25 03:09

那裡住的都是老人嗎?  但看到一個小女孩.

老人都挑或揹重物, 很辛苦啊.  曬衣繩的衣物都大件, 老人洗起來也辛苦, 希望他們家裡有年輕人幫忙.

沒什麼人煙, 看起來很寂寞, 也沒看到貓狗.

有很多空屋嗎?  可以租來養流浪狗.  汪汪!

筆記阿本(ltj0111) 於 2014-04-25 22:02 回覆:

現在這裡叫林田山文化園區 ,有專責單位 , 出租養貓狗應該沒辦法 ,但肉球姨的構想是美的.聽聞花蓮有人買了三公頃的地準備收留浪犬 ,肉球姨或可瞭解一下 .

這小女孩是遊客之一 , 在這孤寂之地無"用武之處" , 所以被使喚做個現成小麻豆 , 她是不得不從啦 , 這聚落無處可躲唄 .cc

老人在此處養老倒是不錯地 ,好山好水好自在 ,閒時又有遊客自動進來逗熱鬧 , 日子不會太無趣.住在這裡保證不會有肉球姨社區那些搞特權搞補習班這些亂七八糟的, 您可考慮看看. ^圂^

 

 


柔怡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4/25 00:14

一時找不到三年前去林田山的大堆照片,只找到幾張

無論如何,我喜歡那裡的藍天、青山、白雲,以及寧靜悠閒

連素樸古意的鐵軌都如此詩意

更喜歡初夏午後微雨中飄至的山嵐,宛如世外桃源的仙境

足感心耶

筆記阿本(ltj0111) 於 2014-04-25 01:28 回覆:

當我知曉林田山聚落僅是整個林場的一小部份 , 山上更遺有60公里不為世人所熟知的鐵道時 , 我對林田山的神秘感更增加了數分遐思 , 遐思那一大片被荒煙漫草隱沒的遺世足跡 . 聽聞日據期的蒸氣車頭便神隱在高山上 .

我們那天是沿著萬里溪往裡走 , 走到這片黑毛氈聚落 , 幾乎十室九空的古聚落 , 一股豔陽底下的冷冽感襲來 .

呃 , 阿怡閣下 ,照片就找出來分享吧 ! 我這組照片也是兩年前拍的 , 拍得很不好 , 但真想回憶一下這個古雅的林場 , 所以拿出來現醜 ,不怕見笑 .

 


........
靈魂
2014/04/24 21:34
我常感到影像拿手的攝影家 散文 通常也寫得讓人驚豔的好
是不是 早在那千萬分之一秒的快門之前 其實於執鏡人的心中 早已存有不同於常人的平凡感動
藉著那一瞬的捕捉 與穿透的文字
殊途同歸的表呈現了人間最美的感觸

妝成之美固然美矣 但洗盡鉛華常引人更加遐想倍至
黑白影像不知為何即給予我如此難解的迷戀
阿本兄"摩里沙卡" 林木茂盛的"森阪" 再次讓我這一向遠離行旅之人
因著文字與影像裡裡的一屋一瓦 一草一木 鐵道與廢校
似是掉進了那無可救藥的真實與懷想的交錯之中 身處其中的奧妙
筆記阿本(ltj0111) 於 2014-04-24 22:17 回覆:

這組照片兩年前便已拍好 , 因覺得拍得不好 , 所以一擱擱到現在 ,不然林田山的美是可以寫個數篇的 . 再者 ,兩年後再拿出來現醜 ,能得萳如此誇讚 ,這實在很羞赧.

懂攝影又深諳文字書寫的人實在不多 , 我曾欣賞過幾位真正的行家 .但攝影與文字之於我來說實在不算出色 , 所以談不上萳回應裡所描繪的 . 萳的回應就寫得很出色哩 !

2012年首次到林田山, 但事後分析 , 居然未訪的區域還相當多 ,譬如天主教堂、 日式官舍 、以及康樂社區遺址 .但下回再訪已不知何年何月 .

 

頁/共 2 頁  回應文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