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大生與大死
梁乃崇教授
壹、前言
常言道「生死事大」,人世間最重要的事莫過於生死了。當一個人生病躺在病榻上,再怎麼叱吒風雲的人,此時心中想的就只是病趕快好起來,病好了,就可以再擁有一切。病不好,人死了,世間的一切也就跟著消失。可見生死對人們來說是多麼重要的事呀! 那麼一般大家所說的生死是什麼呢?生就是小嬰兒呱呱落地,在這個世界上多出了一個人,一個活生生的一人;死則是一個人斷氣了,沒有氣息了,身體毀壞了,不能再做任何事情了,所以在這個世界上少了一個人。這是從身體、物質的角度來看生死,事實上還可以從整體的角度來理解生死。
貳、從整體的角度看生死
所謂「整體的角度」是指包含心靈和物質兩個層面的整體角度,而能夠清楚說明心靈和物質整體架構概念的就是「十二因緣」。「十二因緣」是釋迦牟尼佛入定觀察,發現人心層層相扣的情形,因而提出了「十二因緣」的觀念。以現代科學的角度來看,「十二因緣」是在描述人的心、人的身體和人所面對的世界之間環環相扣的關係。
簡單來說,「十二因緣」是人的認知結構,它包含十二個部分,或叫十二支,即「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到「老、死」。從「無明」、「行」、「識」到「名色」屬於心靈層次,是一種有相狀態的心。從〈圖一〉來看,此十二支的有相狀態會順著下行方向越來越濁重,越來越具相,越來越具體。例如在「無明」時,相的部分最輕、最淡,在「行」時,相的部分比「無明」重,在「識」則更重,到了「名色」又更重了。
從「六入」、「觸」、「受」、「愛」到「取」是指人的身體器官。「有」、「生」、「老、死」則是指人所面對的世界。從「六入」到「老、死」包括了身體器官和人所面對的世界這兩個部分,也屬於有相的部分,是在物質的層次。它的相的狀態就如同心靈層次一樣,也是越往下相越濁重。「六入」較輕,「老、死」最重,但是「六入」又比心靈層次的「名色」來得濁重。
在「無明」之上還有「本明」,「本明」也屬於心靈層次,是心靈層次中無相的部分。它是空無的,但卻具有「能」。例如能看、能聽、能知、能想……,能做一切。相對的,從「無明」到「老、死」全是被「能」所看、所聽、所知、所想……。所做的一切均屬於「所」,所以「本明」在佛教中又稱為自性、本性、真心、或本來面目。
從「十二因緣」的角度來看,一般人所說的「死」就是一個人在「名色」以上與「六入」以下這兩個部分的交界處斷了關係〈圖二〉,也就是在心靈和身體的交界處斷開了。一旦這個地方斷開了,「六入」以下的部分就會壞掉,人也就死了,這是大家對死的定義。「名色」以上與「六入」以下接起來,也就是心靈和身體能接起來的,這個人就是活的。
事實上,在斷開和接起來之間還有銜接得好與接不好的情況。很多人在從生病到走入死亡的過程中,他的身體或是半身不遂,或是耳朵聽不見,或是手腳不靈活不能動,或是變成植物人……等等,這些種種病況其實是「名色」與「六入」接得不好的結果。如果把它們接好了,病狀也就消失。我們常常以為耳聾、眼盲或半身不遂是因為身體的器官壞了,實際上,有些情況不是如此,而是因為「名色」和「六入」之間銜接得不好才產生這些毛病的。(續文請看此連接網址:http://www.obf.org.tw/article/rab/RAB008_08.asp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