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蚊子館到處都有的原因是……
2009/04/05 11:32:12瀏覽2864|回應12|推薦6



  前些天在報紙上看見一則消息,某位紅牌立委不斷的炮轟為什麼台灣這麼多蚊子館,看完報導,心中真是納悶,悶啊!真的有那麼多嗎?我看八成是立委大人搶業績,胡謅的!

  沒想到第二天,家裡來了一對訪客,夫妻倆都是劇場老手,一個是台灣有名舞台燈光設計師鄭國揚,另一個則是北管亂彈嬌的嫡系傳人邱婷,二個人加起來的頭銜小老百姓就算學會翻天也搞不到那麼大的頭銜,當然是虛心求教一番。(其實他們被我硬是逼著講實話的,除了刀鎗棍棒沒拿出來之來,什麼壓箱子好吃的全拿出來孝敬他們,左哄右捧的,真是累人!)

  只見夫妻倆猛搖頭,一付說了傷心,不說卻會心傷的模樣……

  蚊子館是這樣來的,一般地方政府好不容易從中央挖了一塊肉回家,心想可以好好的搞個文化中心,最常見的方式,當然是公開招標,名目當然就一座「多功能的文化中心」,這問題就來了,這種沒經過專業設計考量的多功能文化中心,最後往往變成要命的「沒功能文化中心」,除了可以頒頒獎,唱唱卡拉OK之外,什麼也不能做。這種沒什麼功能的文化中心,台灣到處都是,根據夫妻倆的合算一下,全台灣能用的表演場地,少的可憐,於是所有的表演團體每年都要忙著去國家戲劇院、城市舞台這些地方搶檔期,邱婷一面說一面搖頭,不但檔期要搶,辦表演還虧錢,政府又不幫忙,真是有錢搞到沒錢,非得散盡家財不可,那個表情彷彿是妳看我像個敗家女嗎。(我當然只能猛搖頭。)

  身為舞台燈光師的鄭國揚就更慘了,他說一般的文化中心,連吊桿都少得可憐,吊得了布幕,燈光放不上去,好不容易新架了吊桿,把燈架上去,結果發現沒有電源,居然會沒有插頭可以用,他都快瘋了,等到電搞定,又發現沒有軌道可以控制燈,那麼燈就只能死的,一付傻不隆冬的模樣,死死的卡在那裡不能動,最慘的是,地方政府常認為他們是來找麻煩的,要求未免太多了吧!因為他們舉辦卡拉OK大賽好用啊,吊個閃亮亮的球,隨便打個燈就行了,為什麼這麼複雜,唉!鄭國揚說的氣餧,低頭喝著咖啡。

  文化下鄉對這群自我要求甚嚴的劇場工作者而言,根本就是一場惡夢,邱婷說她碰過演員沒有專用更衣室,沒有專用化粧室,就在走道化粧換衣服,更慘的是有一回後場在另一頭,於是後場看不見前場,前場發生什麼事誰知道!夫妻倆共同的看法是總不能天天頒獎,天天辦卡拉OK,那些號稱「多功能的文化中心」也就只好放著養蚊子,要不然怎麼辦。

  每年都會應邀出國發表舞台燈光作品的鄭國揚,走過的地方不計其數,他說在歐洲許多小鄉鎮也有一些表演場地,不是最好的,可是都一定符合最低的要求,吊桿數夠,電源的配置也還好,軌道也不會少,不像台灣每一個地方性的表演場所,台前的椅子是比豪華,地毯是比厚的,至於舞台,一片空空如也,空間狹小,往上一瞧,該有的都沒裝,不該有的一定會有──一顆鑲滿鏡片的圓球。

  聽完他們的苦水,看來依台灣現階段官大學問大的標準流程,蚊子館只會越來越多,越蓋越大間。所以興建的唯一功用反而是「促進公共投資,擴大內需市場」,至於怎麼使用呢?沒關係有空大家找個時間討論討論。

  唉!都是我的錯,好好的一個下午茶被我搞得怨聲四起,於是決定擇期下廚煮鍋牛肉麵,犒賞一下這對滿腹心酸的的夫妻。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oster&aid=2818362

 回應文章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UDN 的㊣綠鋼管又出來屠殺鴨湯了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Re: 但是"知識份子(Intelligentsia)"是個崇高的名詞,應該是別人來封的,不是自封的.
2009/04/06 16:11
如果我還不算知識分子,那台灣就真的叫蠻荒地帶啦。

唉。如果姚明不叫高,地球豈不成了六十億個小矮人的樂園?

我敢說自己是知識分子,我就敢用淵博的知識證明。

但是從另一個角度看,那些自稱「菁英」的台灣人,還真不是普通的沒三小路用。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5/4831082.shtml
不會讀中文 菁英一夕變邊緣
【聯合報╱本報記者梁玉芳】
2009.04.06 01:01 pm

一九四八年出生的陳文英(化名)清楚記得,當她上小學第一天,陡然置身一個「國語」環境,外省老師的南腔北調,她一句也不懂時那種惶恐。這讓她後來多少明白說日語的父母在國民政府來台後,一夕成「中文文盲」的挫敗感。

當外省軍民在一九四九年前後,大批在台灣港口上岸時,激起的巨大震盪,至今猶存漣漪。

陳文英說,生命經驗決定了每個小人物對於大歷史的記憶與詮釋。她記得台北帝大畢業的父親在她幼時溫柔地抱著她背誦濟慈的英詩,但是戰後拿到中文報紙卻無法卒讀;政權的轉換讓知識分子成了不識之無,從菁英變成邊緣,「那一代的台灣讀書人都有這樣的故事。」原本在小學教書的母親也只好賦閒在家。...
哈哈。這窩「菁英」算什麼蔥啊?說是受日本教育,連個漢字都認不得。台北帝大畢業?直到今天東京大學的入學考都還考中國古文閱讀測驗耶。現在日本的高中生也懂中國古文喔。

我說自己是知識分子,隨時都準備好真材實料教訓你們。結果你們自稱「菁英」,原來都是些沒屁用的學習障礙。大正、昭和初年日本的常用漢字有兩千個,要在東京帝大混到畢業,會不懂漢字嗎?怎麼台北帝大畢業的是這種等級的廢物?

你也真的有點對不起自己的家門。居然淪落到為 2185 犯罪集團說屁話。還好我跟你沒有關係。

你講那些左派的我都懂。但是我的經濟學底子夠好,看過的現實跟歷史又夠多,所以我一眼就能分辨什麼是屁話。

hqh5891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先不要談藝術...再單純的談藝術
2009/04/06 10:45
用公款蓋個縣市級建築物, 不外就是 "你要蓋的是什麼" 及 "爲什麼要蓋" 的問題. 後者姑且不提, 格主本文討論的, 很多是關於前者. 說穿了其實就是其中環節有人不負責, 沒有把份內的事情做好吧! 該建築物功能定義是如何, 就該尋求專家儘量針對定義去設計執行. 成果與定義中的主要使用方向明顯不同, 或是蓋出來後定義中的主要使用者覺得使用起來問題很多, 那這建築物就是失敗的. 負責人就是沒盡責. 不管蓋的是飯店, 球場, 餐廳或是藝術中心...什麼的, 都一樣. 與藝術沒有關係.

我曾從事藝術表演兼行政的工作數年, "藝術家" 資格跟我天差地遠(但當時我身邊倒有幾位) 我只勉強算是藝術工作者, 推廣藝術最怕碰到的人, 不是那種很謙虛說 "唉呀我是粗人不懂啦" 的, 而是心裏已存著以下兩種既定想法的人: 第一是 "搞藝術的都是自以為清高愛作夢的不實際派", 第二是 "說不懂會被看不起". 也就是說, 這種人很矛盾的同時對搞藝術的有負面偏見所以瞧不起, 同時卻認為搞藝術的好像比一般人高尚一點. 可想而知, 這群人(真不少)對藝術家的意見也就常很矛盾. 我不清楚網友Fennia 是不是我講的這種人, 但他之前的部分留言倒是很能代表這種矛盾的感覺:

"藝術家可以留在台北,追求他心目中更高水準的表現,我仍然非常尊敬這樣追求完美的藝術家" "有個遮風擋雨的台子,總比野地搭台唱戲好多了吧?抱怨甚麼呢?"

這兩段我感覺大概是想表達以下概念-- 決定要去演就去演, 不要又想演又抱怨, 嫌場地不好的話, 就直接說不演, 這樣對自己的藝術有堅持, 才是值得尊敬的追求完美的藝術家.

這概念乍看好像沒有不對, 但是其實 "誤很大."

第一, 拒絕在該場地演出, 是對該場地最嚴重的抱怨. 並不是沒抱怨吧. 何況, 抱怨只要不是惡意, 其實是最寶貴的使用者迴響, 爲什麼不該講? 蚊子館很多問題就是出在完全不理解使用者需求才產生的啊!

第二, 職業藝術家也要吃飯, 藝術堅持不能當飯吃, 自己不吃團員總不能挨餓, 台灣知名藝術團體團長常尬三點半的人所在多有. 外人常以為他們是藝術家就一定不切實際, 不食人間煙火, 但這些人對最實際的$問題之理解比你我更深. 因為他們常常受威脅. 要是一邊期待他們要爲藝術有所堅持, 別爲五斗米折腰, 一邊又覺得他們怎麼不實際點, 有得演就不錯了, 以內容取勝就好.... 這不是矛盾麼?

"好戲就算野台也會滿座, 內容和實質最重要" 固然沒有錯, 但是表演藝術百百種, 很多表演藝術的"好戲"是建築在無數的客觀硬體環節都有好好配合之上, 硬體根本等於是內容的一部分(太陽馬戲團就很典型). 另一角度來說, 野台有野台的演法, 同一戲碼要演野台就必須一開始以野台做設計, 藝術的彈性應該是在這裡, 而不是在室內舞台設備太爛時, 因為藝術不能勉強配合爛設備就覺得這藝術不行. 這是本末倒置. 況且我們明明就不是野台, 明明花大錢蓋了個表演中心在那兒, 只因為太不合用影響表演水平, 反而回過頭來說藝術團體實質內容不到 "演野台也會滿座" 的地步, 這也是因果不分吧! 當然藝術家並非永遠是對的, 但如果我們的藝術推廣出了問題時, 社會總偏好檢討藝術甚於檢討客觀條件, 那我們的藝術推廣大概永遠會停滯不前吧!

UDN 的㊣綠鋼管又出來屠殺鴨湯了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孔雀東南飛
2009/04/06 02:01
我前一次跟人討論文學是三月底,我跟幾個在大學教書、研究的朋友吃飯。不知道為什麼,他們突然開始談漢詩「孔雀東南飛」。真奇怪,我們全都不是中文系的,談這個做什麼?我雖然事先沒準備,但是至少小學三年級的時候稍微背過一部分,雖然中間都忘光了,還記得大致的頭尾。我也硬著頭皮隨便扯扯,勉強聽懂三分之一他們的討論。

這就是知識分子的表現。我就是知識分子。我當然是知識分子。

文化是內發的。我有文化,我活著就是文化。我雖然不是建築系的,但是要我發包蓋個文化中心,我也能說出自己的需要,讓建築師為我設計出合用的建築。如果我沒有文化,我自然不知道自己要什麼,建築師也不知道我要什麼,設計出來的當然就是廢物一堆。

城鄉均衡發展個屁。鄉下人要提升自己,蓋一萬個文化中心,還不如自己窩在家裡一個月讀一本像樣的書。

UDN 的㊣綠鋼管又出來屠殺鴨湯了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Re: 高級的都市人,你上次去聽音樂會還是戲劇表演是幾月幾號?
2009/04/06 01:14
我真的覺得很可笑。一個人為了替虛妄的「城鄉平衡」護航,說不出個屁就算了,連人身攻擊都打不到。

我上次看付費的音樂劇是 2007 年。

我上次參觀博物館,大概是 2008 年夏天。

我上次使用實體的圖書館,大約是半個月以前。

我上次使用圖書館網站的資料庫,應該是前天下午。

幫低級辯護的結果就是同流合污。

UDN 的㊣綠鋼管又出來屠殺鴨湯了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哈。
2009/04/06 00:43
我上次看表演是什麼時候?

仔細想想,我記得上次看付費的大型藝術表演應該是一年多前在國外看歌劇魅影,更久以前還在國外看過太陽馬戲團。最近一年在台灣只看過小型畫展,還沒進過兩廳院。

這代表我沒文化嗎?哈。

運動有很多種。我從小到大都不喜歡打籃球,但是我跑步。世界上運動千百種,我當然只能練習其中一兩種。我不可能又看舞台劇,又看畫展,又聽演唱會。我只能參加自己喜歡的項目。

如果一個都市裡有很多人慢跑,也許投資蓋個室內籃球場是很好的。

如果一個都市裡根本沒人做任何運動,投資買個乒乓球桌都是浪費。

台北有很多有文化的人。有些人讀書、有些人畫畫、投資蓋個藝術館應該說得過去。

但是鄉下呢?

我手上有三張借書證。隨時都在買書、借書、看書。鄉下能養活幾家書店?

如果一個鄉村連個像樣的書店都養不起,為什麼要浪費政府經費設立「文化中心」?他們會利用嗎?

文化中心不該從錯誤中修改。要蓋個像樣的表演廳,技術規格都是很容易查的。任何一個像樣的建築師事務所,都有這類建築的設計規範。要有多少電源、燈光、背景、舞台深度、...,全都清清楚楚寫在各類專業建築的規格手冊裡面。只要有手冊,連大學建築系的學生都能設計出功能正確的表演場地。

為什麼我知道?因為我讀書。而且我以前也幫建築的朋友做過簡單的設計。這些書我都會查。只是我家裡沒買罷了。

如果地方政府連這種很容易就能查到的資料都不查,就代表牠們原來就不打算看表演,貪官只想浪費預算、中飽私囊,鄉下人也只想用花錢來滿足自己的面子。為什麼我們就要任由牠們浪費公款?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沒錯
2009/04/05 23:39

就像機場

光是當年已經有屏東機場之後

在恆春又多蓋了個恆春機場?

南部高雄以南這麼小塊的地方就有3個機場(高雄機場,屏東機場,恆春機場)


台中沒國際機場

就硬要喬出一個台中國際機場?

結果事實證明:

當地觀光量沒做起來

又有季節性落山風

恆春機場絕對是天天賠錢

沒貨運量

客運班機選擇少

旅客寧願多花2-3個鐘頭從台中轉到CKS去搭飛機

這兩個機場是花百姓的錢

多蓋的

但卻被政黨拿來當政績

航空是我的本業

so

基本上

外行的

才會對這些多餘的[[賠錢貨]]國際機場當成多了不起的政績來看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抓對重點吧!
2009/04/05 19:21

To Fennia

重點:如何不會再造蚊子館!?

1.各縣市政府沒有實際需求,別人云亦云,我也要!重點:必須真的有需求

2.既然要,就好好規劃;不要花一樣多的錢,卻辦不了事!重點:認真、專業!


Fennia
等級:4
留言加入好友
藝術家可以留在台北追求他更高水準的表現
2009/04/05 18:01

藝術家可以留在台北,追求他心目中更高水準的表現,我仍然非常尊敬這樣追求完美的藝術家。

如果是因為台北搶不到場地,只好「屈就」地方文中心的簡陃,就不必用「文化下鄉」的高帽子來美化自己的不得已與委曲。不想野地唱戲,不必勉強。

真正文化下鄉要以利益鄉民,教育鄉民為出發點,不必擺那麼高的姿態,放低身段,多溝通,地方人士在這過程中慢慢了解,哦,原來高水準的表演還應該有些甚麼設施來配合,然後才會去想要蓋一座真正合格的文化中心。

但沒有現在簡陃的文化中心,這個變化也許根本無從開始。

在鄉民還沒有這個需求之前,二十多年前就開始想到要建文化中心的人,眼光其實還是很值得尊敬的。沒有當年的硬體建設,今天劇場界發展得起來嗎?至於公共工程的弊端,那是另一個層面的問題了。

老譚(loster) 於 2009-04-05 19:08 回覆:
我為了寫這篇文章,前後花了不少心思和時間,寫完後還再請鄭氏夫婦看過,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我覺大多數人可能跟我一樣不了解內情.
不知道是我沒寫清楚,還是你看不懂,不是多少錢的問題,而是花同樣的錢蓋了一堆不適合用的文化中心,於是蚊子館才會到處都是,舉個簡單的例子,如同蓋了座體育館,沒辦法打藍球因為場地是草皮,沒辦法打棒球因為蓋的太矮,沒踢足球因為縱深不夠,沒辦法舉行賽跑是因為沒規劃跑道,這種室內體育館究竟能做什麼.
我們許多地方文中心就是這種情形,傳統戲曲後場一定要能看見前場的動作,可是舞台沒設計後場的位置,於是後場是搬家,變成瞎子後場.
唉!這些文化中心很多都是新蓋的,這個問題不是以前才有,而是我們的官員一直重復做同樣的錯事--一幢幢豪華的文化中心,可是無法使用的才被稱為蚊子館,希望你能看到別人在說什麼.

UDN 的㊣綠鋼管又出來屠殺鴨湯了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樓下的
2009/04/05 16:23
對我來說,可以聽卡拉揚的罐頭音樂就很高興了。我不在乎國家音樂廳怎麼設計。就算我去聽,我也不在乎設計。我要的只是結果。但是設計的人必須知道怎麼做。

中正廟的兩個廳院,前剛完工的時候就發現過很多音響問題。如今很多年過去,我已經記不住了。我只能說當年設計瑕疵鬧得很大。還有國父紀念堂,二十幾年前 Martha Graham 第一次來台灣公演的時候,也是出過很大的紕漏。搞到老太婆非常非常不高興。因為實在很多年了,容我記不清楚細節。總之這些都是台北文化圈裡面發生過的大事。

但是錯誤又怎樣?台北有文化是事實。很多可以修理的問題,幾年後就改過來了。

但是鄉下的蚊子館呢?那種卡拉OK等級的鄉下人能改嗎?會改嗎?知道自己要改什麼嗎?

你也真的很老套。你以為我不敢承認自己很高級嗎?

所以你少給我吠。

昏君重申不干涉司法

Winston
高級鴨先生
2009/04/05 15:36
你到底有多高級?國家戲劇院怎麼用你又知道了?戲劇院天花板幾根吊桿說說看啊?高級的都市人,你上次去聽音樂會還是戲劇表演是幾月幾號?
頁/共 2 頁  回應文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