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東京傳來的快速沉球
2009/03/09 21:06:27瀏覽908|回應0|推薦4
  昨天(2/8),從東京傳來一記震撼的快速沉球,不知擊碎多少球迷的心,螢光幕上一張張不知所措的臉,我想這是一種難以承受的傷痛.

  從網路上得知棒球隊二度兵敗東京,我曉得這一天終於要來了,問題是我們做好準備了嗎?如何去面對從夢中醒來的痛苦.

  自從當年半夜守著電視看棒球比賽以來,這個一直被稱為國球的運動,其實一直過度揹負著民族自尊,除了輸給古巴、美國、日本之外,那種輸不起的情緖就會漫延開來,如果輸給中國,那就慘了,上回兵敗北京,甚至有人高喊“國恥”,這種不願面對自己現況的漫罵,對教練和球員都是看不見的傷害,而且對台灣棒球未來的發展一點幫助也沒有.球迷的情緒發洩完後,被氣氛影響的球員,下一次的比賽只會更糟糕.這種殺人於無形的壓力,將會使得更多球員退出球場,不願為國出征,代表國家外出比賽變成「有功無賞,打破要賠」,這麼沉痛的壓力,球員有必要用自己的運動生命去加入一場場的豪賭嗎.

  其實,自從紅葉棒球用球棒打開台灣的棒球視野後,一場又一場的勝利,我們沉醉在自許是棒球強國的夢境中,這一入夢就沒醒過.希望這回來自東京的快速沉球可以驚醒我們的美夢.台灣的棒球實力並沒有我們想像中強,上回北京奧運能打入前八強算是正常表現,這回東京的二連敗打包回家,也不算太意外.

  台灣的棒球實力究竟有多少,我們可以細數一下在美日職業棒球有多少球員在打拚,扳一下手指就可以看出一點端倪,投手不少,野手很少,打擊手沒有半個,捕手更沒踏出國門過.這樣算一下,各位我們的實力到底有多強,可想而知.台灣的棒球界多少年來,從沒培養出一個世界級的打擊好手,這麼嚴重的問題好像不存在一樣,彷彿是有投手就行,打擊沒關係啦!用投手壓死他,一但投手失靈或受傷,那就任人擺佈一般,台灣的棒球界究竟要何時才肯面對這個失落的環節,為什麼台灣這麼多年沒出現一個世界級的打擊高手,是人種問題,還是教練的問題.

  除了打擊手以外,更嚴重的是台灣普遍缺乏補手,如果你有實際打過棒球就會知道,投手是舞台上的英雄,操縱這個英雄的人就是補手,可是補手是個極度危險而又辛苦的行業,常常被球砸不說,一百五十公里的球接進手套的瞬間有多大的震撼力,外人很難想像.自己喜愛打球,當然沒機緣接一百五十公里的球,只記得有一年球隊來了一個新人,個頭也不高,可是球會亂竄尾勁強,每回因為補手整裝,站在一壘的我常要蹲下陪他熱身,那種球速帶給我的震撼至今乃是難以忘懷.捕手這個辛苦的工作大多是要教練指定才有人練,要不然死也不會去接那個位置,幾乎蹲在本壘板後方的鐵補都是被逼的,可憐喔!可是這個球場上的無名英雄,常會被人遺忘和忽略,因為大家的眼光全都投注在投手身上.

  台灣的棒球生態鍊如今更是具有嚴重的斷層,我也是今天才從新聞得知,目前我們的業餘棒隊只剩合庫和台電,這是發生什麼事呢?也就是說,國小有球打,國中有球打,高中有球打,大學也有球打,接著呢?沒球可打,這些球員會心不慌,如何能留住人才,不是扣個國家民族大帽就可以解決,他們的徬徨如果沒有得到適當的舒緩,台灣的棒球實力還是會繼續下滑.

  每當球隊輸球,就會有人提起有某些人不願接受徵召,提出這種言論的人只顧自己的喜好,從不願意去探討員為何不接受徵召.前陣子,有一篇文章提及由於台灣的非職業賽事都會密集的安排在職業球季之外,太多這種比賽,造成球員變成全年無休,這對球員來說是件非常危險的事,以至於外出打球的球員被徵召的意願,一年比一年低,因為長年累月的征戰,使得他們更加容易受傷.如果我們從保護球員的立場來看,這種長期的經營遠勝過那一二場的輸贏.如果你真的愛護台灣的棒球,不要再無厘頭的漫罵,這樣只會傷害更多球員的心.

  我們急迫的需要設定各種保護球員的規定,例如一天只能投多少顆,幾天才能下場一次,積極的延長這些球員的運動生涯,不要過度使用三級棒球的小球員們,那麼台灣的棒球才會有明天,我們才會出現更多的國際級好手,只有王建民和郭泓志是不夠的.

  各位,打開我們的眼睛和心胸,讓專業人員慢慢去調整台灣棒球界的腳步,這樣才能走的更遠更久.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oster&aid=2726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