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2/06/27 06:14:35瀏覽732|回應0|推薦8 | |
父母親的骨灰甕都放在寺廟的靈骨塔內。每年清明之前,我都會事前跟弟弟約好前往掃墓祭拜。母親生前說,兄弟都應同時抵達塔位現場,若有一先一後的情況,後到者會家運衰敗。這是她的信仰,我們兄弟都遵照其囑咐,不敢有誤。
今年三月接獲寺廟來函告知,自四月一日起要整修靈骨塔。因為原來是木製的塔位,多年來已遭白蟻蛀蝕,需換成不鏽鋼製的塔位,工程期約需三個月,如在塔位旁有置放假花或其他紀念物品者請及早前往處理。
我們選定一個非假日的早晨前往。該日晴空萬里,陽光和煦,暖風醉人,寺廟靜寂無聲。城市裡矗立著一座莊嚴肅穆的寺廟,每年掃墓給我們帶來不少方便,但塔位的價格卻是公墓納骨塔價格的五倍。人死後的居所,與在世的時候,就價格言,竟無甚差別,永遠是城市高於鄉間。
我不禁揣想,百年之後此處也是我的埋骨之所嗎?然而我們的下一代已愈來愈不作興清明掃墓的儀式,尤其是近年網路出現的樹葬、花葬、甚至植存等等環保葬的新概念,不樹立墓碑,讓人的骨灰化作春泥回歸自然,已成為一種新興的趨勢。觀念開放派者認為人死如燈滅,沒有靈魂。況且全球人口不斷增加,生者已難覓居所,亡者何苦再築陰宅與生者爭地?
保守派者則堅信人死後靈魂不滅,故需找一個風水寶地興建陰宅來安置亡靈,同時祖先亡靈可庇蔭後代子孫。當然目前科學無法證實靈魂是否確實存在,這的確是我們這一代人亟需思索的新課題。
更生日報 2022年06月27日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