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亞伯拉罕書中時代的錯誤
2011/01/16 23:04:08瀏覽1050|回應0|推薦3

不論斯密約瑟是用靈感或直接翻譯,也不論紙草紙殘片是否齊全;亞伯拉罕書中都不應該出現那時代不該出現的東西。

勒底

亞伯拉罕1:1:「在我祖先的住所,迦勒底人的土地上,我,亞伯拉罕明白我必須另覓住所。」Stephen Thompson(埃及學家)指出加勒底這個詞便是一個嚴重的時代的錯誤:「迦勒底這個名詞第一次出現在亞伯拉罕書1:1,接著出現在8, 13, 20, 23, 29-30,頁及2:4勒底人(希伯來語kasdim)是一個說西閃族語的種族,其類似阿拉姆語,並起源於公元前第九世紀,巴比倫尼亞王國的南邊,且似乎是從敘利亞移民而來 Westermann已經注意到烏爾這個城市在公元前106世紀即可被視為是勒底人的城市,而不是在公元前一千年前。

Gary Greenberg表示:「美索不達米亞的城市,烏爾,其歷史可以追溯到至少公元前3000年,但該城市有迦勒底人居住的時間大約是在公元前8世紀。迦勒底人指的是居住在迦勒底這個地方的人民,此地位於南美索不達米亞,巴比倫的南方。我們對於公元前8世紀的迦勒底人所知不多。當時,它短暫地奪取了巴比倫的政權並統治整個區域,包括烏爾。從那時起,雖然它沒有繼續統治巴比倫,但它的名字便與南美索不達米亞產生連結。在公元前587年,迦勒底人征服了猶大的王國,並將希伯來文傳入巴比倫。」

聖經中的希伯來人並沒有將「烏爾」稱作是迦勒底的城市。在詹姆士王欽定版本聖經中這個城市起源於聖經的希臘文翻譯,誤用了迦勒底這個名稱。亞伯拉罕出生在大洪水過後的290年,在他的時代,迦勒底不可能與烏爾有關。(Gary Greenberg:聖經的101個神話:古代的文士如何創造聖經的歷史,115-116) 

因此,亞伯拉罕書不只提到了一群在亞伯拉罕出生後幾百年所沒有出現的人物,它還摻入了一個來自詹姆士王欽定版本聖經錯誤。這個時代的錯誤使人高度懷疑亞伯拉罕書並非由亞伯拉罕自己所寫,也不是一個真實的歷史。

根據亞伯拉罕書1:20:「看啊,波提法的山位於迦勒底的吾珥地。主毀掉了厄克拿的祭壇和那土地其他諸神的祭壇,」問題是,勒底人直到公元前12世紀都尚未出現,那是在亞伯拉罕以後好幾百年的事。歷史記錄中,他們最早的記載是在公元前第9世紀,是出自於亞述人的記錄。直到公元前721年,他們才奪取了巴比倫政權建立自己的帝國,最終在巴比倫尼亞建立了勒底王朝,其統治時間從公元前625年到公元前539年。只是在此之後,勒底就被稱為巴比倫。這樣時代的錯誤也發生在創世紀(11:31),但沒有人主張創世紀是由亞伯拉罕所寫的或與亞伯拉罕同時代的人寫的。

也沒有歷史證據能夠證明,當亞伯拉罕在世時,埃及在任何時間控制了美索不達米亞的任何區域。因此主張埃及的獻祭是發生在迦勒底這個有埃及名稱的地方,是一個嚴重的錯誤。

埃及他斯(Egyptus)

在亞伯拉罕書123節:「埃及地是由一位女子首先發現的,她是含的女兒,」124節:「這女子發現那土地時,那土地還在水面下,她後來才把兒子們定居在那裡;就這樣,從生出了在地上保留了詛咒的種族。」25節:「埃及第一個政權是由含的女兒埃及他斯(Egyptus)的長子,法老,建立的,那是按照含的政權的樣式,是族長制的。」。

但,Egyptus並不是加勒底語。古埃及在諾亞大洪水前幾千年,就已經出現聚落及開化的文明,也沒有任何證據顯示,其居住地被任何洪水所破壞,所以有關埃及是在大洪水後被”Egyptus”發現的故事,很難自圓其說。

古埃及人稱他們的土地為Kemet,意指黑色,源於尼羅河三角洲肥沃的黑色土壤之意。"Egypt"是英語化的"Aigyptos",它是在諾亞時代之後幾百年,被希臘人入侵而命名的。Egyptus這個字是孟斐斯(Memphis)的希臘名稱,在當時稱作Het Ka Ptah—“Ka of Ptah的住處。 它也不意味著被禁止。當亞伯拉罕在世時,這個字甚至不存在。另一方面,希伯來文的埃及和埃及人是'Mizraim;聖經說,Mizraim是含的兒子(創世紀 10:613)而其祖先是非利士人。

口拉卜 (Kolob)“Kokaubeam”

口拉卜 (Kolob)“Kokaubeam”出現在亞伯拉罕3:13,被分別解釋為星的複數。這是真正的希伯來文。斯密約瑟在寫亞伯拉罕書的同時,他也正在請私人家教教他希伯來文。問題是,根據大英百科全書第15版中「含閃語系的語言」,希伯來文直到公元前13世紀才開始發展,因此,亞伯拉罕要怎樣用比他晚幾百年的語文親手寫下「亞伯拉罕書」?

資料來緣:http://packham.n4m.org/linguist.htmBOA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ofranklo&aid=4800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