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穆旦《夏》《秋》細讀
2011/10/02 22:19:50瀏覽1157|回應0|推薦1

穆旦《夏》細讀
                
                   

        

           綠色要說話,紅色的血要說話,
           濁重而喧騰,一齊說得嘈雜!
           是太陽的感情在大地上迸發。

           太陽要寫一篇偉大的史詩,
           富於強烈的感情,熱鬧的故事,
           但沒有思想,只是文字,文字,文字。

           他要寫出我的苦惱的旅程,
           正寫到高潮,就換了主人公,
           我汗流浹背地躲進冥想中。

           他寫出了世界上的一切大事,
           (這我們從報紙上已經閱知)
           只不過要證明自己的熱熾。

           冷靜的冬天是個批評家,
           把作品的許多話一筆抹殺,
           卻仍然給了它肯定的評價。

           據說,作品一章章有其連貫,
           從中可以看到構思的謹嚴,
           因此還要拿給春天去出版。

                              1976年6月
 
 
《夏》是穆旦很特別的一首詩,要讀懂它,並非易事。我們先從它的構思說起,試著探究穆旦的創作原意。


穆旦對四季有著不同的態度和喜惡。他在給郭保衛的信中說:“……秋天最易於得到感想,不知你愛秋天和冬天不?這是我最愛的兩個季節。它們體現了收穫、衰亡、沉靜之感,適於在此時給春夏的蓬勃生命做總結,那蓬勃的春夏兩季使人昏頭轉向,像喝醉了的人,我很不喜歡。但在秋季,確實是令人沉靜多思………”


穆旦不喜歡夏季,把它作為青年時代所特有的狂熱而盲目的激情的隱喻,因為此時的理性尚不成熟,“像喝醉了的人”。但是,穆旦的青年時代並沒有出現狂熱和盲目的非理性激情。這是因為穆旦從小就形成內斂、反省和沉思的性格。


可能是青年時代少有這種“喝醉酒似”非理性的體驗,穆旦很難在詩中都採用“思想知覺化”的現代手法,因為把“意念轉變成感覺”,需要詩人深切的體驗。像《春》那樣。但是,穆旦卻在文革的紅衛兵身上,看到這種狂熱而盲目的非理性。這些紅衛兵曾經多次批鬥穆旦,並抄了他的家………,這是穆旦永遠不會忘記的黑色記憶,它沉重地積澱在穆旦的無意識裏。


“四季歌”按穆旦的整體構思,是寫永久的人生和生命體驗,不寫短暫的時代印象。穆旦在給杜運燮信中說:“……要寫出生活哲理,也是一法,它與現實沒有什麼密切的關聯。十年後看也是可以,現在看也可以。因此我寫了冬秋之類的季節詩………”
   

但在,穆旦“四季歌”的整體構思,卻在《夏》中發生了偏移。《夏》全詩分為六節,但只有一節是寫抒情主人公“我”,其餘三節是寫太陽。也許是這樣:穆旦在《夏》的構思中,先從自己對夏天的厭惡之感寫起,接著其構思的重點就發生轉移,因為無意識的參與,是詩人意識層面所未法控制的。可能是聯想到文革的紅衛兵,以及紅衛兵與“紅太陽”(領袖)的關係。於是,構思的重點就移到太陽。所以,太陽是夏天的主宰者——主宰一切。這樣,《夏》的隱喻是多重,既有人生經驗又有時代的政治記憶。


“綠色要說話,紅色的血要說話”,“綠色”指自然界萬物在夏天的蓬勃生長;“紅色的血”指人在夏天欲望的騷動和狂燥。穆旦用抽象的“說話”,來隱喻自然界和人類進入夏天,欲望競相騷動噴發的現象。“濁重而喧騰,一齊說得嘈雜”,則表明了穆旦對夏天從感官到全身的厭惡之感。因為它是失去理性的醉漢。其根本原因:“是太陽的感情在大地上迸發”。“迸發”一詞甚好,寫出了夏天萬物的蓬勃動感。造成這種“迸發”的原因是“太陽的感情”。於是詩的重點就從夏天,轉移到夏天的驕陽。

夏天的驕陽,就讓人聯想到文革。正因為無意識的參與,表現文革記憶成了重點。穆旦在文革和反右中受到長期迫害的心理,有機會自然是要表達要發瀉。對於文革,穆旦當然是否定和批判的。所以,他在藝術手法上選擇了拜倫式的諷刺。這是我們解讀這首詩形式上的關鍵所在。如果不是這樣,我們就無法理解《夏》為什麼會選擇拜倫式的諷刺。


“太陽要寫一篇偉大的史詩,/ 富於強烈的感情,熱鬧的故事,/ 但沒有思想,只是文字,文字,文字。”既是寫夏天太陽只是一個勁兒的曝曬,又是暗示文革發動者的失策。
    

第三節,是全詩最精彩之處。把夏季太陽主宰一切,與人的關係,隱喻成“書寫者”與“被書寫者”的關係:“他寫出了我的苦惱”。(青年人之所以會成為“被書寫者”,主要是因為青年時代的理性還沒有成熟,狂熱而盲目的激情,常常會被別有用心者所利用。)太陽作為“書寫者”,可以任意改變“被書寫者”,“正寫到高潮,就換了主人公, / 我汗流浹背地躲進冥想中。”“汗流浹背”在這首詩的語境中,產生了新意,非常形象地寫出了酷署難熬的觸覺,以及“被書寫者”在被“書寫者”隨意放棄之後的驚恐不安的心理和感覺,最後只能“躲進冥想”中,非常形象表達了一種巧思,也是一種自我嘲諷。


    第四節又回到對太陽的諷刺:“他寫出了世界上的一切大事,/ (這我們從報紙上已經閱知) / 只不過要證明自己的熱熾。”表面上是諷刺驕陽似火,拼老命地暴曬,沒有給人類帶來什麼好處;同時又有暗示,讓中老年人聯想到文革的“紅太陽”:領袖是“書寫者”,億萬群眾是“被書寫者”………


     最後兩節,回到季節的題材。把冬天比喻成“冷靜批評家”,按“四季歌”的整體構思,冬天是隱喻“理性成熟的老年”,所以能對青年時代的盲目和狂熱,進行批判:“把作品的許多話一筆抹殺”。但是,青年時代又是每個人都要經歷的歲月。也就是說,沒有“嘴上沒毛“的青年時代,也就沒有後來智慧成熟的中老年。所以,“仍然給了它肯定的評價”。


在穆旦看來,在四季中,春夏是同類,雖然都是蓬勃充滿活力的季節,但又都像“喝醉”似,可以相互欣賞。所以,夏天太陽寫的史詩,“還要拿給春天去出版”,這當然是一種調侃和諷刺。也暗含到文革的否定和批判。


但是,穆旦是內斂、反省和沉思型的詩人,缺少拜倫那樣超群的諷刺才能。他不是拜倫那種鋒芒畢露、機智和巧思型的詩人。也就是說,兩人不是同一種類型的詩人。雖穆旦然喜愛拜倫的《唐璜》,精心翻譯了這部巨著,並有意學習拜倫的諷刺。這符合他長期受迫害,並尋找寫詩發洩的心理衝動。假如不是早逝,我相信穆旦在新時期,還會寫更多這樣的諷刺之作。


由於缺少拜倫式的諷刺才華,穆旦在1976年嘗試的諷刺之作《演出》、《退稿信》、《黑筆桿頌》,以及《夏》,只是平常之作。因為諷刺需要機智和巧思,否則很容易倫為一般的“說理”或“調侃”。大概穆旦對《夏》也是不滿意?因為“四季歌”,只有《夏》採用這種拜倫式的諷刺。其實,穆旦的性格更符合奧登式的“反諷”。“反諷”這種手法,更符合穆旦的藝術個性,如《智慧之歌》。


 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手法與詩人的藝術個性是不可分割的。即便是穆旦這樣的天才,再好的手法,若與他的個性相衝突,也是難以成功的。

引用網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347d3b010096g5.html

      

穆旦《秋》細讀

天空呈現著深邃的蔚藍,
仿佛醉漢已恢復了理性;
大街還一樣喧囂,人來人往,
但被秋涼籠罩著一層肅靜。

一整個夏季,樹木多麼紊亂!
現在卻墜入沉思,像在總結
它過去的狂想,激憤,擴張,
於是宣講哲理,飄一地黃葉。

田野的秩序變得井井有條,
土地把債務都已還請,
穀子進倉了,泥土休憩了,
自然舒一口氣,吹來了爽風。

死亡的陰影還沒有降臨,
一切安寧,色彩明媚而豐富;
流過的白雲在與河水談心,
它也要稍許享受生的幸福。

       2

你肩負著多年的重載,
歇下來吧,在蘆葦的水邊:
遠方是一片灰白的霧靄
靜靜掩蓋著路程的終點。

處身在太陽建立的大廈,
連你的憂煩也是他的作品,
歇下來吧,傍近他閒談,
如今他已是和煦的老人。

這大地的生命,繽紛的景色,
曾抒寫過他的熱情和狂暴,
而今只剩下淒清的蟲鳴,
綠色的回憶,草黃的微笑。

這是他遠行前柔情的告別,
然後他的語言就紛紛凋謝;
為何你卻緊抱著滿懷濃蔭,
不讓它隨風飄落,一頁又一頁?

      3

經過了溶解冰雪的鬥爭,
又經過了初生之苦的春旱,
這條河水渡過夏雨的驚濤,
終於流入了秋日的安恬;

攀登著一坡又一坡的我,
有如這田野上成熟的穀禾,
從陽光和泥土吸取著營養,
不知冒多少險受多少挫折;

在雷電的天空下,在火焰中,
這滋長的樹葉,飛鳥,小蟲,
和我一樣取得了生的勝利,
從而組成秋天和諧的歌聲。

呵,水波的喋喋,樹影的舞弄,
和穀禾的香才在我心裏擴散,
卻見嚴冬已遞來它的戰書,
在這恬靜的、秋日的港灣。


1976年9月
 
與只是單首的《春》、《夏》不同,《秋》與《冬》是組詩,《秋》三首,《冬》四首。由此,可以看出穆旦對四季的不同愛惡。


組詩《秋》有一個完整嚴密的構思,三首並不是拼盤似的組合,而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是一個歷時性的結構。穆旦採用奧登現代派詩歌多人稱的手法,如悼念葉芝。《秋》第一首是第三人稱的“他”,是客觀視角;第二首是第二人稱的“你”,“你”實際上也是抒情詩主人公,雖然不是客觀視角,但也有一個審美的距離,能產生一個間離效果;第三首是第一人稱的“我”,是直接抒情。


作為組詩,三種不同人稱,就是三個不同視角,從客觀到主觀,多側面地抒寫秋天,組成一幅立體的畫卷,從而打破浪漫主義抒情詩單一的視角和平面的結構。其二,雖然人稱和視角不斷變化,但有統一貫穿組詩的線索:第一首,寫秋之到來;第二首寫秋給人帶來的生之幸福;第三首寫人正安享著秋之恬靜,但秋已接近尾聲,嚴冬即將來臨。也就是說,組詩《秋》基本上是按照秋天的腳步發展,形成一種歷時性的結構。而人稱和視角的不斷變化,使這種線性的歷時性結構,出現了多角度的變化,有了豐富多樣的內涵。這種精巧的現代詩結構,是受奧登詩歌的影響,並加以再創造。在中國新詩是罕見的。它是一種綜合的詩藝。這在以前的抒情詩中,是沒有的。
《秋》第一首,寫秋之到來。穆旦一向認為春夏的蓬勃,像唱醉酒似的,與理性未成熟的青年時代相似。所以,在他的眼裏,秋天的到來,不僅是“天空呈現著深邃的蔚藍”,而且意味著“仿佛醉漢已恢復了理性”。秋天雖然悄悄地來了,但“大街還一樣喧囂,人來人往”。夏秋之交,表面上看與夏天沒有什麼兩樣,只有敏銳的詩人才能清楚地感覺到:雖然大街還是盛夏一樣的喧囂,“但被秋涼籠罩著一層肅靜”。如此精細而敏銳的秋天感覺,被穆旦表現的精彩之極。第一節的前二句是理性的比喻,後二句是精細的感覺,但融合的天衣無縫。秋天,在古今中外詩人的筆下,已經寫濫了,但穆旦寫出了只屬於他自己的獨特而新穎的秋天。


第二節寫樹木在夏季與秋天的不同變化,這本是讀者們熟知的:夏季樹木瘋長,濃蔭滿枝;到了秋天,樹葉就要枯黃飄落。在我們的記憶中,用具象抒情手法表現季節的輪換,是中國古典詩歌的傳統。穆旦卻反過來,用抽象手法表現具象:“一整個夏季,樹木多麼紊亂!/ 現在卻墜入沉思,像在總結 / 它過去的狂想,激憤,擴張,/ 於是宣講哲理,飄一地黃葉。”用這種抽象的語言和句式,表現讀者熟知的夏秋樹木變化,能給人一種藝術陌生化,使讀者從一個新的層面,好像第一次看到樹木在夏秋的不同變化,在藝術上獲得 “第一次”的驚奇感和新鮮感。


從句式上講,穆旦也有新的綜合創造:在具象抒情的句式中,融入“非詩意的現代術語”,表現出一種智性的思辨。(這是具象與抽象的一種融合)
“一整個夏季,樹木多麼紊亂!”“紊亂”是“非詩意的現代術語”,但用到詩中,表現夏季樹木瘋長中樹枝樹葉胡亂交織的情景,非常貼切、形象和新鮮。
“田野的秩序變得井井有條”。“秩序”也是現代術語,用“秩序”和“井井有條”,寫秋收之後,空曠的田野上祼露出纖陌縱橫的有序排列,能引發讀者的想像予以清晰圖像重現。這種能引發讀者想像的抽象語言,是現代詩的高超之處,也是現代藝術的奇妙之處。


“土地把債務都已還請”,農民在土地上辛勤勞作,土地再獻出豐收的莊稼——這兩者構成的關係,穆旦用現代術語“債務”來隱喻,不僅有一種新奇的理趣,而且能引發讀者的思辨。

涼爽的秋風,是秋天來臨的標誌。穆旦沒有直接寫秋風,而是從秋收的角度寫起,“穀子進倉了,泥土休憩了”。秋收完成之後,“自然舒一口氣,吹來了爽風。”“ 舒”和“吹”兩字,很形象地寫出擬人化的大自然,在為人類的秋收作出貢獻之後的喜悅。(這其實是農人的心理和感覺,穆旦把這種感覺賦予大自然,表現出濃厚的人情味。)這一節,以短句的語言,傳達出一種歡快的節奏。


前面兩節,是在具象抒情的句式中,融入奧登詩歌擅長的“非詩意的現代術語”,達到了一種新奇的藝術效果。最後一節,穆旦又回到具象抒情的傳統,表達他對秋之安寧的喜愛:“死亡的陰影還沒有降臨,/ 一切安寧,色彩明媚而豐富;/ 流過的白雲在與河水談心,/ 它也要稍許享受生的幸福。”


秋天來臨了,大自然和人都在享受安寧的“生的幸福”。
《秋》第二首,從第三人稱變成第二人稱的“你”。我們知道,中年的穆旦,長期處在政治迫害的悲劇之中,心理的壓力是巨大的。他利用第二人稱的“你”,所形成的審美距離,再造一個“自我”。實際上,詩中的“你”,就是詩人穆旦對自己的深情呼喚,是要把長期積鬱在內心深處的情結,進行一次難得的傾訴和渲泄。
        
你肩負著多年的重載,
歇下來吧,在蘆葦的水邊:
遠方是一片灰白的霧靄
靜靜掩蓋著路程的終點。
 
   穆旦希望在他所喜愛的秋天裏,暫時放下心靈的重負,享受秋天的安寧。“歇下來吧”,這是穆旦對自己深情的呼喚,充滿著自我的撫慰。雖然此時的他,還處在人生的旅途中。但不要去想生命的未來——路程的終點,已被一片灰白的霧靄所靜靜掩蓋著。正好不去細想前方路途的坎坷和崎嶇,安心在長滿蘆葦的水邊,作短暫的歇息。此節看似寫景,其實是借景傳達出晚年穆旦在逆境中的心底的渴求。
穆旦去世後,他的四個子女,在悼念的文章中,曾引用這節詩句,表達他們的思念之情。他們是真正讀懂了這些詩句所深藏的悲劇性命運的隱喻,因為他們曾經和父親一起熬過漫漫的長夜。


   “處身在太陽建立的大廈,/  連你的憂煩也是他的作品,”穆旦用“太陽建立的大廈”,比喻夏天的酷熱。人在酷暑中的“憂煩”,是太陽造成的,所以也就成為太陽的“作品”。這是承接《夏》中關於“太陽”是“書寫者”,人是“被書寫者”的一種內涵的呼應,體現了“四季歌”的總體構思。


接下來,是夏與秋之太陽的不同比較。秋天的太陽已減退了炎熱,變成“和煦的老人”。這是一個非常新奇而又切貼的想像,“和煦”一詞,甚好,傳達出秋天涼爽的感覺。也正因為秋陽和煦宜人,所以詩人又再次呼喚“歇下來吧”,靠近已變成“和煦老人”的太陽,與他親切交談。寫得極其生動有趣。


太陽光的溫度變化,是太陽與地球的距離決定的。秋天,是因為太陽離地球遠了,所以顯得涼爽。穆旦用“這是他遠行前柔情的告別”,“柔情”寫出了秋天太陽的和煦,溫情的感覺。“太陽的語言”,指“陽光”。詩人用“然後他的語言就紛紛凋謝”,“凋謝”在詩的語境中,變成多義詞。既寫出陽光溫度的不斷減弱,又與後面秋天葉落相呼應。可見其構思的慎密。


正因為秋天如此美好,所以詩人希望它永駐人間。用反問句來表達他對秋天的珍愛和不忍分離:“為何你卻緊抱著滿懷濃蔭,/ 不讓它隨風飄落,一頁又一頁?”
第三首的第一節,通過不同季節對比,凸顯秋天在四季中的來之不易的最佳地位。穆旦選擇一條河流(暗喻時間之流)作為意象,經過“融解冰雪的冬天”、再“經過初生之苦的春旱”,又“渡過夏雨的驚濤”,才達到“秋日的安恬”。


從《秋》第一首第三人稱客觀視角,到第二首第二人稱的間離,第三首,現在詩人可以用“第一人稱”,直接抒發他對秋天的喜愛。“攀登著一坡又一坡的我,/ 有如這田野上成熟的穀禾,/ 從陽光和泥土吸取著營養,/  不知冒多少險受多少挫折;”人的成長,也是秋天一樣,中年成熟的理性,也是在逆境中磨煉出來的。第三節,進入對秋天的抒情高潮,猶如一首秋之歡樂頌:“在雷電的天空下,在火焰中,/  這滋長的樹葉,飛鳥,小蟲,/  和我一樣取得了生的勝利,/ 從而組成秋天和諧的歌聲。”這樣輕盈歡快的旋律,在穆旦凝重沉鬱的詩歌中是少見的。由此,可以看出秋天給這位苦難詩人的沉重心靈,帶來怎樣的喜悅。


然而好景不長,正當詩人沉醉在“水波的喋喋,樹影的舞弄,/ 和穀禾的香才在我心裏擴散,”沒想到“卻見嚴冬已遞來它的戰書”。“戰書”是現代軍事術語,再加上它是“嚴冬”遞來的,更增加了嚴酷的壓力。暗喻著人生最後季節:老年衰亡迅速來到。


最後兩行:“卻見嚴冬已遞來它的戰書”/ 在這恬靜的、秋日的港灣。”是倒裝句,把嚴冬下的戰書提前,突出生命的殘酷性,收尾句再回到秋日的恬靜港灣。

引用網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347d3b01009xzw.html

( 創作詩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l5833&aid=5696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