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艾青《我愛這土地》賞析
2011/08/14 20:38:43瀏覽8761|回應0|推薦2


我愛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鳥,
我也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
這被暴風雨所打擊著的土地,
這永遠洶湧著我們的悲憤的河流,
這無止息地吹刮著的激怒的風,
和那來自林間的無比溫柔的黎明……
———然後我死了,
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裡面。

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
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一九三八年十一月十七日


英譯:

If I were a bird?
I should sing with my husky throat?
The land which is being hitted by the storm?
The river which is always filled with our indignation?
The wind which blows violently forever?
And the most tenderness dawn which comes from the forest...
After that I died?
The feathers corrupted in the earth.
Why are the tears always in my eyes?
That's because I love the land so much...

 

【作者簡介】
    艾青(1910~1996)現、當代詩人。原名蔣海澄,筆名莪加、克阿、林壁等。浙江金華人。自幼由一位貧苦農婦養育到5歲回家。1928年入杭州國立西湖藝術學院繪畫系。翌年赴法國勤工儉學。1932年初回國,在上海加入中國左翼美術家聯盟,從事革命文藝活動,不久被捕,在獄中寫了不少詩,其中的《大堰河——我的保姆》發表後引起轟動,一舉成名。1935年出獄,翌年出版了第一本詩集《大堰河》,表現了詩人熱愛祖國的深摯感情,泥土氣息濃郁,詩風沉雄,情調憂鬱而感傷。

【簡評】
  這首詩有著艾青特有的憂鬱,正是這種憂鬱產生了特殊的美。艾青的憂鬱,源自民族的苦難這裡有有深刻的憂患意識,有博大的歷史襟懷,有濃烈的愛國真情!別林斯基說:沒有一個詩人能夠由於自身和依賴自身而偉大,他既不依賴自己的痛苦,也不依賴自己的幸福;任何偉大的詩人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的痛苦和幸福深深植根於社會和歷史的土壤裡。
  艾青的詩永遠昭示我們:對國家、民族深沉強烈的愛以及廣博的襟懷、火熱的心腸,才是詩的根本。


賞析(孫光萱)

  《我愛這土地》作於抗日戰爭初期。詩以“假如”開頭,這個頭開得突兀、新奇,不禁令人凝神沉思。詩中的“鳥”是泛指,是共名,它不像歷代詩人所反復詠唱的杜鵑、鷓鴣那樣,稍一點染,即刻具有一種天然的特殊的情味和意蘊,而是全*詩人在無所依傍的情況下作出新的藝術追求。再則,詩中特地亮出“嘶啞的喉嚨”,也和古典詩詞中棲枝的黃鶯、啼血的杜鵑、沖天的白鷺等大異其趣,它純粹是抗戰初期悲壯的時代氛圍對於詩人的影響所致,同時也是這位“悲哀的詩人”(詩人自稱)所具有的特殊氣質和個性的深情流露。

  作為抒情的藝術,詩歌作品需要不斷地強化自己的感情,以便久久地撥響讀者的心弦。人非鳥獸,不言自明,此詩偏以“假如”開頭,這是第一層強化。誰不知道鳥聲優美清脆,此詩偏以“嘶啞”相形容,這是第二層強化。光有這兩層強化還不夠,於是詩中接連出現了所歌唱的對象:土地、河流、風、黎明。特別值得注意的是,詩人在描寫這些對象時達到了窮形極相、淋漓酣暢的地步,充分體現了這位自由體詩人的藝術特色。我們知道,寫詩多半是忌用或少用“的”字的,那些民歌體作品不必談了,就是自由詩創作,也有不少人害怕“的”字一多,拖泥帶水,沖淡了詩味。艾青則不然,他敢於用由一系列“的”字組成的長句來抒發纏綿而深沉的感情,喜歡在所描寫的對象前面加上大量的形容詞和修飾語,以展現對象的神采風貌,形成一種特殊的立體感和雕塑感,這是艾青的自由詩創作不同於其他自由詩作者(如田間)的一個重要特色。《我愛這土地》自然也不例外,試看詩人在“土地”“河流”“風”“黎明”這樣的中心詞語前面特意加上的“悲憤的”“激烈的”“溫柔的”等許多修飾語,就不難窺見其中的奧秘了。

  以上所說的這些描摹土地、河流等景觀的長句,可說是第三層強化。正當讀者為詩人不斷的歌唱──頑強的生命力所折服所吸引時,沒料到詩篇陡然來了一個大的轉折,一個破折號之後突出“我死了”,讓身軀肥沃土地。於是,生前和死後,形成了強烈的對比,而在這強烈的對比和反差中一以貫之的乃是“鳥”對土地的執著的愛,這真是生於斯、歌於斯、葬於斯,念茲在茲,至死不渝!

  沒有疑問,最強的風到後來也會變弱,最硬的箭到頭來也會落下。詩人們寫詩,可說是一邊在強化自己的感情,一邊也在為自己設置難題:這樣寫下去能否後來居上,餘味不盡,還是變得難以為繼,語完意盡?《我愛這土地》好在沒有沿著原先的路子走下去,它在隔開一行,作了必要的間歇和停頓之後,開始轉換角度,由比而賦,由窮形極相的描繪轉變為質樸遒勁的直抒,就像一個高明的歌唱家,充分理解樂譜最後一個休止符的意義,他吸夠了氣,蓄足了勢,終於唱出了最高的一個音符。

  不用說,在國難當頭、山河淪亡的年代,詩人歌唱“土地”具有格外動人的力量,而詩人那種不斷轉折和強化的抒情方式,當然也是和充滿險阻坎坷的時代相吻合的。

(選自《新詩鑒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1年版)

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

引用網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e4dc800100abge.html

( 知識學習語言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l5833&aid=5540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