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4/16 20:39:13瀏覽605|回應0|推薦6 | |
自古以來,人們對於酒的看法,一直都是兩極的,喜歡的人總是稱頌為瓊漿玉液,不喜歡的人會毫不留情地斥為罪惡的源頭。
歷史上,每個朝代都有人談酒,每個人也都有不同的解釋,但能把酒談得最淋漓盡致,卻又簡要意陔的,首推漢代許慎所寫的《說文》,他在〈酉部.酒〉中對酒作如是解:「酒,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惡。從水從酉,酉亦聲。一曰造也,吉凶所造也。」 許慎認為「酒」是「吉凶所造」,更是「人性善惡」的忠實寫照,其實是相當持平的看法,相傳人類最早對於酒的評價,是相當負面的,那是大禹時代的「絕旨酒」,這個典故出自漢代劉向編輯的《戰國策》:「昔者,帝女令儀狄作酒而美,進之禹。禹飲而甘之,遂疏儀狄而絕旨酒。曰:『後世必有以酒而亡其國者。』」 這是一個來自上古神話時代的故事,大禹因治水成功,受舜禪位為部落聯盟領袖,因而建立了夏朝,神話中酒的創造者儀狄,就是夏朝人,他發明了酒之後,獻給了夏禹,大禹喝了如此美妙的飲料,非但沒有贊許美酒太多,反而疏離了儀狄,理由是「後世必有以酒亡其國」的警告,此後,還有夏桀放縱「酒池肉林」而亡朝的故事,元人脫脫和阿魯圖先後主持修撰的《宋史》就說:「桀困于酒池」,西漢韓嬰的《韓詩外傳》描述了酒池中的景況:「桀為酒池,可以運舟,糟丘足以望十裏,而牛飲者三千人。」 夏朝只是一個神話的時代,「酒池肉林」顯然是後世創造出來做為警世的寓言;儘管這些亡國、亡朝的故事,對酒的看法都是負面的,但無可否認的,小小的杯中物,竟然可以讓不少國君沉溺其中,不正也說明了酒是多麼令人稱頌的美釀? 歷史上當然有更多歌詠酒的詩詞與文獻,東漢班固所著的《漢書.食貨志》中,認為酒是:「酒,百樂之長。又,酒者,天下之美祿。」,又在《漢書.東方朔傳》中說:「銷憂者莫若酒。」可見得酒有多麼迷人? 一生跟酒結下不解緣的李白,更是文人心目中的酒中之仙,杜甫在〈飲中八仙歌〉記述了他的身影:「李白鬥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杜甫自己也會〈獨酌成詩〉,他認為「醉裏從為客,詩成覺有神。」南宋「中興四大詩人」之一的楊萬里,也寫了〈重九後二月登萬花川穀月下傳觴〉說:「一杯未盡詩已成,湧詩向天天亦驚。」可見得歷朝歷代,都有人以詩頌酒,更有人為詩而酒。 喜好酒的當然不僅止於詩人,美酒更往往是書畫藝術家最佳的創作泉源,最著名的莫過於東晉的大書法家王羲之,他喝醉時揮灑地寫了「遒媚勁健,絕代所無」的〈蘭亭序〉,等到酒醒之後,「更書數十本,終不能及之」。到了唐代,被譽為第一大畫家,更被民間畫工尊為祖師爺的吳道子,作畫前必酣飲大醉方可動筆,醉後為畫,揮毫立就。醉僧懷素所寫「神鬼皆驚」的〈自敍帖〉,就是酒醉潑墨完成的,連李白也只能嘆息:「吾師醉後依胡床,須臾掃盡數千張。飄飛驟雨驚颯颯,落花飛雪何茫茫。」 此外,更有人少人不飲酒根本無法創作,唐代的「草聖」張旭就是個典型的例子,《舊唐書》載:「吳郡張旭善草書,好酒。每醉後,號呼狂走,索筆揮灑,變化無窮,若有神助。」;宋代的「梁瘋子」梁楷,所畫的〈潑墨仙人圖〉,也是酒後的作品,他以寫意的大潑墨,生動地描繪酒醉之徒的動人神韻正如他在畫上所題的詩:「地行不識名和姓,大似高陽一酒徒。應是瑤台仙宴罷,淋淳襟袖尚模糊。」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