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2012劉還月人文私塾〔秋季班〕〉 客家,人、社會與文化──從頭探索客家民系的形塑、性格的養成、分佈與漂流…
2012/08/16 12:12:35瀏覽917|回應0|推薦0
這些年來,台灣的漢人文化中,最受到囑目的似乎就是客家文化,除了官方到處掛起的hakka招牌外,更多的是被平白冠上客家的名稱,像是:客家桐花、客家花布、客家仙草…等,加上全台各地輪流舉辦的客家活動,彷彿「客家」真的是台灣最主要的族群,客家文化似乎就成了海島上的主流文化?
官方拚命地灑錢大做文宣,到處舉辦各式各樣的活動,再透過各級政府的動員,很容易就把「場子」做得熱熱鬧鬧,表面上似乎復振了台灣的「客家文化」,但從這一場又一場盛會的背後來看,那些燒錢的遊戲,只不過是在其位者,保住光明「仕途」的最佳助燃劑,除此外,似乎沒有提供太多的機會和管道,給有興趣的朋友真正認識客家人,暸解客家人的文化與生活?
在台灣,人數說多不夠多,說少又不是真正太少的客家人,自明鄭以降便成為統冶者拉攏、利用的對象,長久以來,使得這群以「硬頸」自許的族人,自以為善用了政治的資源,事實上卻是最容易被政客利用的一群人,如此反而讓統冶者輕易畫一塊政治大餅,便輕鬆地塞住了大多數人的嘴巴,於是,政府成立了「客委會」,以灑錢以方式暗示、明示人民,乖乖聽話的人就有糖吃,自此以後不過幾年的光景,客家在台灣成了一個活動多、經費多、好消費的代名詞,大多數的客家人,也都滿足於客家桐花、客家花布…等商業行為,更多的消費者,對於這個民族的認知,也僅止於客家話、客家菜…而已,至於什麼是「客家人」,這個台灣第二大族群又是怎麼來的,從來都不會是太多人關注的焦點?
的確,在台灣,相信大多數人都聽過「客家」或「客家人」?但真正有多少人認識「客家」?或者了解這個民系的源起?客家人和福佬人又何以會有這麼大的差別呢?…,這許許多多藏在大多數人心目中的疑問,甚至連解惑的管道都匱乏呢?
不管你是那個族群,從小我們都對客家人會有一些既定的印象,包括:小氣、自私、團結、固執、排除異己…,這些印象絕對不只是少數人存有而已,何以一個民系會給人們如此深刻的烙印呢?是民族養成的過程中與生俱來的,或是後天逐漸形成的?是這些特殊的性格形塑出了客家人?或者客家人刻意建構出的這些特殊性格呢?
也許你從來就不當對族群、歷史有過興趣,但我們還是誰都不能逃避「客家」的,在這個小小的島嶼,總會有機會認識客家的朋友,或者和客家人當同學、同事,或者是成為鄰居…,此外,還有許多場合都可以聽到客家山歌,市場裡賣了許多以客家為招徠的小吃,民藝店裡,被標上「客家」的文物,往往顯得更有價值,古老的客家庄,更是國內重要的旅遊景點,無論是客家信仰、建築、文化、產物…,都是許多人好奇的焦點。
在媒體發達的台灣,無論你在不在乎「客家」,生活中還是無法與客家完全切割,那麼何不完整而正向地面對這個特殊的民系呢?劉還月的人文私塾,曾經在2006年開過四堂以客家為主題的課,只是以「客家人認識台灣客家」的角度,簡要地介紹客家社會與文化,六年之間,常有師長、友朋希望我重開這個課程,我思考了許久,終於決定以更全面的角度,以歷史為主軸,以文化為經脈,完整探討客家民系的源起、民族性格的形塑,民系的擴散與發展、信仰與文化的蓬勃、飲食特色的建構…,我希望以全面的角度來探問客家的過去、現在與未來,當然是希望台灣島上所有的住民,無論是否是客家人,都可以有更寬闊的角度,重啟認識台灣島上第二大民系的機會!
2012年09月20日(四)
誰需要「客家」之名?
你認為「客家人」代表什麼?是一個「種族」?一個「民族」?或者一個「族群」?
所謂的「種族」,在不同的時代,雖然都有不同的解釋,但大多比較偏向「人種」方面,客家人當然不會是獨特的人種。
那麼應該就是「民族」了?要不然就是「族群」了?要認識這樣一個介於「族群」與「民族」間的獨立民系,我們必須從這個民系的名稱開始談起,才有更大的可能更完整地認識這個民族的歷史與民族精神。
2012年09月27日(四)
「客家」民系的形成
所謂的「客」,乃是相對於主人之名,是什麼人碰到了什麼事,才會以這個非主體的稱法,做為一個民系為稱呼呢?
嚴格說來,「客家」這個名詞是清嘉慶年間之後才有的稱法,難道在此之前,這個民系根本不存在?那又怎麼可能突然形成呢?這個民系如果早就形成,在此之前這些人又怎麼稱呼呢?
屬於漢民族之一的客家人,既非獨立的「種族」,更不算是獨立的「民族」,只能算是一個特殊的民系,許多的歷史堆疊才有機會形成這個既傳統、又保守的獨特民系,值得我們深入來認識。
2012年10月04日(四)
客家人的擴散與渡台
不管願不願意,客家人在中國粵東、閩西的山區一帶,落地生根之後,就必須面臨家族繁衍的問題。
到了明代,客家人的繁衍已有一定的規模,加上政治環境已經改變,客家人跟外界接觸的機會愈來愈多,也因此,讓某些客家人興起他遷的念頭,首先他們往南洋遷徙,在越南、泰國、馬來西亞、印尼、緬甸…等國,建立了新勢力,其後雖然逐漸被孤立為方言島,但直到今天,台灣的外藉配偶中,仍有上述地區嫁回來的客家人。
明末之後,更因為鄭成功的關係,讓客家人分布的版圖,擴張到了台灣…。
2012年10月11日(四)
台灣客家人的原始分佈
最早渡海來台的「客家人」,應當是明鄭大將劉國軒的子弟兵,也就因為這批從軍行伍的客家人,讓施琅攻台之後,要求皇帝訂下的「渡台三禁」中,嚴格限制「粵東之民」不得渡海來台,開啟了客家人渡台的百年悲歌。
「粵東之民」不僅渡台受到嚴格的限制,更成了福佬人箝制客家人的手段,自此「平時閩每欺粵,亂時粵反欺閩」,台灣三百年來的族群鬥爭,再也沒有休止過。
好不容易來到台灣的客家人,何以主要的分佈地點在南北兩地,中間最大的沖積扇平原,反而沒有太多的客家人呢?此外,何以後山也有那麼多的客家人呢?這些人又是何時移民後山,又是如何生存下來的呢?
2012年10月18日(四)
台灣的福佬客
施琅「渡台三禁」嚴格限制了「粵東之民」渡台,雖然斷了分佈在廣東山區的住民移民台灣之路,卻沒有完全禁錮散居在福建山區,操持同樣語言的一群人,他們來到台灣就以台南、嘉義、雲林等地為據點,建立了客家庄,只是因為他們的人數並不多,這些客家人的語言、文化…等都逐漸被福佬化,而成為所謂的「福佬客」。
台灣的福佬客並不只是分佈在中部的縣市而已,北從新北市,南到恆春半島,還有東台灣的後山地區,都隱藏有許多原本應該算是客家人,卻因長期被他族同化之後,致使不了解客家的歷史與人文,更不會聽、不會講客家話的特殊「族群」!
2012年10月25日(四)
客家人與客家話
在台灣,被認為最能代表「客家人」的,無非就是客家話了,但為什麼南、北兩地的客家話,聽起來不大一樣呢?
我們在探討客家民系形成的過程中,便明言客家並一個「民族」,也不會是一個「族群」,而是在不同的歷史世代中,因不同的成因而「以客為家」的一群人,這些同被歸類為客家人的民系,一方面因形成的時間有別,再加上居住的地方不同,因此所操的語言也大不同,有些甚至完全聽不懂,但這一切全都算是客家話。
台灣的客家人,移民自不同的地方,因此移入台灣的客家話也相當的多,除了常見的海陸、四縣之外,還有饒平、大埔、長樂、平和、詔安…等,只是如今台灣的客家話,只剩下兩大系統,其中又以四縣話為主流,致使許多人誤以為四縣話就能代表所有的客家話。
2012年11月01日(四)
客家人的民間信仰
客家人的民間信仰,類型非常單純,主要可分為四大類型:一、敬天畏地,二、奉祀自然,三、敬重文明,四、崇尚忠義;這些不同的類型,反應出那些客家人的特質呢?
由於歷史的因素,客家人早期都居住在「入山唯恐不深,入林唯恐不密」的山區,唯一能依賴的就只有山川林野,自然會對天地萬物更加敬仰,因此客家人所崇祀的神中,自然會以「敬天畏地、奉祀自然」為本了。
客家庄中家家戶戶都要敬天神、拜伯公,除此外還有石爺、石哀…,加上河神、水神、山神…,全都是自然崇拜最具體的表徵。
2012年11月08日(四)
敬文明的客家人
客家人信仰中的第二特色就是敬重文明,曾經在朝為官的客家先祖,當然了解透過科舉取得功名,可享有的榮華富貴,因此既使被迫流亡密林深山之中,依舊不忘功名的重要,為了讓他們的世代子弟都不忘有機會就要取得功名,「敬重文明」成了客家人必要的手段。
客家人敬文明,除了拜韓文公、五文昌公之外,最重要的莫過於「敬惜字紙」的遺風了,表面上那只是客家人愛借萬物的一種表徵,更深一層來看,卻是客家人建構民系尊嚴與自信,最有力的武器。
2012年11月15日(四)
三山國王與義民爺崇祀
客家人「崇尚忠義」的特徵,經常可在寺廟、祠堂中所題的「忠、義」兩字見到,此外,便是信仰中的三山國王與義民爺了。
就以客家人最尊崇的三山國王以及義民爺,在客家人的心目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表面上三山國王只是自然神,事實上卻是忠義神的轉介,我們必須從三山國王神話的背後,探索其隱藏的許多秘密!
至於最能代表客家人「忠義精神」的義民爺,卻在南北兩地出現明顯的差異,這些差異隱含什麼故事呢?歷史洪流中的「保皇黨」,真的談得上「忠義」嗎?
2012年11月22日(四)
客家民居與空間文化
你一定見過客家建築,但你可以用最簡單的幾句話,精準地形容客家建築的特色嗎?
客家人所謂的「神在廟、袓在家,人在廊、畜在欄」,代表的是什麼含意呢?是倫常、是道德,還是生養於天地之間的存在哲學?
從中國的圍龍屋到台灣的三合院,雖然建築的形式有了相當大的改變,但不管那一種屋舍,都可看出客家人和大自然相依而生,萬物依室而別的觀念,只有這樣的房子,才能算是客家的民居,也才能算是有特色的客家建築!
2012年11月29日(四)
客家人的飲食文明
這些年來,客家飲食早已是客家文化資源中,最能彰顯的一個,尤其在旅遊資源上,更是眾多人注目的焦點。
為什麼客家人的飲食,會有如此大的特色呢?以醃漬為主、講究醎、油、香的客家菜,充份彰顯出客家人早期生活的困乏,山居生活食物不夠分配,就只能透過醃漬的方法,以保存食物,並且平均分配食物。
客家人也愛米製品,客家人製作的粄種類繁多,這裡可包含著重要的常與非常的生活文化之別,透過好吃的客家粄,讓我們重新認識這個民系最細膩的內涵吧!
2012年12月06日(四)
客家人的生活文化與非文化
客家人傳統的物質文明中,藍衫是其中相當特殊的一項,尤其是同一件藍衫,客家人只用不同的滾邊,就可以分成新娘衫、少女衫、少婦衫或老婦衫…,顯示了客家人節儉的穿衣哲學。
這幾年,台灣「政府」不斷地宣揚「客家花布」,卻有許多人主張「客家花布」不是客家文化,何以「客家花布」會被質疑不是客家人的文化呢?我想最大的關鍵在於那些物質,只是被客家人買來使用,或者早已融入客家人的生活中,並且成為客家生活的一部份了。
同樣的,官方大力推動的「客家桐花」,這麼多年來又為客家社會帶來什麼影響呢,如果沒有,那麼冠上客家兩字的桐花,對客家人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報名資訊】
【課程名稱】「客家,人、社會與文化──2012從頭探索客家民系的形塑、性格的養成、分佈與漂流…」室內研習課程。
【上課期程】2012年09月20日2012年至12月06日,共計上課十二週,上課時間每週四晚上19:30-21:45。
【課程對像】對台灣的歷史文獻、客家民系、人文風土,族群關係…有興趣,願意讓生命不斷地追求學習,給自己更多成長機會的朋友,滿20人開課。
【報名日期】即日起受理報名,額滿為止。
【上課地點】台北市福州街11-2號愛的世界樓上(距捷運中正紀念堂站2號出口300公尺,古亭捷運站附近),康園文化教室。
【報名方式】全部採用E-mail報名,電子信箱:liu580220@hotmail.com
若有疑問請連絡:劉還月TEL:0958020220。
【研習費用】每人每堂課400元,報名全系列課程者,有優先上課權,並可享特別優惠價,十二堂課共計3800元。
情義相挺救荒本草堂,預付2007~2008年活動費用,預付金額的餘額,仍有50000元以下者,特別優惠3700元;預付金額的餘額,超過50000元以上者,特別優惠3500元。
若仍有餘額,可單堂選課,每人每堂400元(以上均含講師費、講義費、場地費…等。)
【繳費方式】E-mail報名之後,請不要直接繳費,請等待收到劉還月回覆的報名成功及開始繳費E-mail信息後,再依照E-mail信息中的帳號及時間內繳費。
未在收到E-mail信息後規定時間內繳費者視同棄權,名額由候補者遞上,謝謝您的配合!
【退費標準】報名後七個工作日內通知棄權者,酌收行政費100元;報名後第八個工作日起通知棄權者,酌收行政費50﹪;活動前一個星期內通知取消者,恕不退費。
【報名手續】以下報名表請務必完整填妥,再複製報名表(只要報名表便可),直接貼在信件或夾檔都可,再E-mail到liu580220@hotmail.com信箱,劉還月收即可,若怕信件遺失,不妨再打電話0958020220確認。
〈2012劉還月人文私塾〔秋季班〕〉
客家,人、社會與文化
──從頭探索客家民系的形塑、性格的養成、分佈與漂流…報名表
姓 名:
性 別:
電話(日): (夜): 手機:
e-mail(所有相關連絡用,請務必填寫最常使用的e-mail) :
通訊地址:
郵遞區號:
服務單位: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iu580220&aid=6718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