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1/23 15:35:02瀏覽797|回應4|推薦77 | |
每年過年的北部幾乎都是濕濕冷冷的,而在我結婚後每年的初二都回娘家,其實平常日子我也是經常回娘家…。 當年為人媳婦,從年前忙到過年也忙到初一,等到初二就期待快回娘家,就是可免去待在婆家像一場世界大戰災難般的忙祿,因為小姑們與夫婿帶著與小孩初二一定會回娘家,想到在婆家要煮很多料理,更要要收拾飯後的局面就很怕。回到娘家之後,我的兄、弟也帶著孩子與老婆回娘家,這時都只有父母與我們這群姐妹,也是一番熱鬧,不過還是由我們自家姐妹一起拿鍋鏟下鍋煮飯,聊家常倒也十分自在。 搬離了婆家後,隨著歲月的腳步走著走著,到現在兒女各已成家,我的雙親已故,所以初二也沒娘家回了..。 在這個年尾時,女兒欲返東部婆家過年要很多天才返北,所以問女婿初幾要回娘家?結果女婿說:妳現在不是天天回娘家嗎?怎麼還問初幾回娘家..我覺得這話很實在,不必care這問題。 根據瞭解:正月初二是女兒歸寧的日子,稱為「作客」,女兒出嫁即是「外人」,回家省親就被稱之為「作客」,新婚夫婦的第一年春節的初二作客由舅子或晚輩去帶「作客」回娘家。而女兒回娘家作客時會攜帶「伴手」或「等路」禮物作為見面禮,有個俗語:「有父有母初二三,無父無母湊擔擔」,指著父母健在時女兒可以在初二初三回娘家作客,父母去世之後,只能留在家中做家事,這是沒有父母的哀痛。「頭髮白紗紗,也得要外家。」就是一大把年紀了,也要仰仗娘家。出嫁的人不能很久不回娘家,在桃園、中壢一帶是兩年,台中是十年為限,如果超過那些年限不回娘家,如果有天想回去,還是不能直接入門,而初二請女婿都會在中午,女兒須在傍晚之前離去,沒有留在娘家吃到底。大多數在吃完外孫領了壓歲錢,高高興興回家,不像以前由外公外婆或舅舅要給雞腿,再用紅絨繩繫古錢,掛在外孫的脖子上,稱為「結衫帶」。 現在年假長年輕人都會利用這日子去旅遊或外出,不在講求習俗,我也沒有舊時觀念,然而看到每年初2回娘家的日子,也是永遠都是到處都塞車的日子,很多嫁遠、嫁近的媽媽,帶著一家大小、左提等路、右抱孩子回家找外公外婆,好喜氣,我已不復當年情境,我懷念。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