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0/09/12 02:28:31瀏覽1818|回應0|推薦3 | |
第二度離開台東,來到台北,心中一直有種不安,那是對台東鄉親的歉疚,因為我只顧著要實現自己的理想,顧不得台東也有不少鄉親需要我留下來。 但8月20日, 「神安排這條路,有祂的旨意。」 過二天, 經鼻鏡檢查, 因為治療逐次見效,而且他們的住所離診所近,又是暑假,就與兒子每週來治療二次,同時配合內服中藥調整體質。每次看著他們來,高高興興的回去,我心中對離開台東那種不安就可略為減輕:「神安排這條路,有祂的用意。」 後來, 過敏性鼻炎所表現的所有症狀,其實都是身體自我防衛的必然表現。現代醫療把它當成異常,用藥去抑制,甚至動手術去切除,其實都算是「逆天」的行為。用藥壓制,救一時之急,還可接受。但當慢性病長期用藥,或把動刀當成常規醫療,我並不認同。 很多疾病被認定是慢性病,可以開一個月的藥,並且用連續處方簽。意思就是這種疾病無法「根治」,只能長期吃藥來「控制」。 「過敏性鼻炎」就是被認定為「慢性病」。目前,抗組織氨加假麻黃素是第一選擇藥(Drug of Choice),要每天吃藥來控制。 真的必需如此嗎? 記得曾經聽過一句話:「不能因為你治不好某種病,就說這種病治不好」。 就藥理學研討,很清楚這個Drug of Choice絕對不能「根治」過敏性鼻炎。 而手術治療不論是內視鏡還是雷射,都是暴力破壞行為,結果只是將病灶由鼻腔轉移到身體的別處去而已(例如變成「氣喘、異位性皮膚炎……」),非到萬不得已,實在不該輕率施行。 如果「過敏性鼻炎」有建設性的治療方法,甚至可以治癒,為什麼一定要被當成「慢性病」,吃那些越來越無效的藥。 當然,藥廠最希望他的藥列入慢性病使用。越來越無效,就再開發第二代、第三代……,右旋的改成左旋……,繼續使用,繼續專利,錢就自動會滾進來。套句直銷業者鼓勵下線常用的話:「活得越久,領得越久。」 |
|
( 知識學習|健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