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10/01 01:08:22瀏覽5357|回應23|推薦22 | |
中華人民共和國走過的六十年,無疑是個複雜、矛盾而變化極其劇烈的六十年。從1949到1978年的中國,不斷受到政治運動衝擊,出現大規模的饑荒、政治迫害和思想控制,而那種由上而下、被國家官僚掌控的計畫經濟體制也有著重大弊端,難以為繼。 但是,人們往往忽略,中共領導的革命雖然有種種陰暗面,卻打破了帝國主義的束縛,建立起門類齊全的民族工業,也實現了絕大多數第三世界國家難以進行的土地改革。如果沒有這些成就,中國很可能仍是個依附西方強國,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的不發達國家,而今日的經濟成就也是建立這些基礎之上,並非「無源之水」。 至於1978年以後的中國,逐步走上市場經濟以及「與(西方)世界接軌」的道路,現在已是世界第三貿易大國,外匯存底世界第一,國內生產總值世界第三,多數世人承認中國在經濟上取得的成就。但是我們也必須看到,經濟大國未必等於經濟強國,中國經濟的「量變」未必已帶來「質變」。 更重要的是,從民眾福祉的角度來看,中國的崛起主要仍靠低價競爭來爭奪世界市場,中國的經濟優勢在相當程度上是一種「低人權優勢」,也就是建基在對勞動者、農民和環境的剝奪與傷害之上,而從數據來看,今天的中國既是經濟大國,也是貧富懸殊的大國。 如今,國家的「理念力量」越來越受到國際上的重視,近年來,中國的「軟實力」確實有所增長,對東南亞等地區越來越具吸引力。但是我們也得指出,如果「低人權優勢」無法扭轉,如果不能更為務實、開放地處理台灣與內部的民族問題,如果內部激進民族主義聲浪沒有得到適當的引導,如果軍事力量不能更為透明化,如果不能促成活潑、多元的公民社會形成,並成為真正的文明大國,那麼,中國仍無法提供世界在美國模式之外,另一種值得追求的「中國模式」或「北京共識」,中國的吸引力也會大打折扣。 這六十年來,台灣走上了不同的發展道路,我們有充滿活力的民間社會,但民主政治卻也出現金權腐敗與政黨惡鬥的弊病,我們的經濟曾被譽為台灣奇蹟,如今卻也碰到重大瓶頸,貧富差距等負面問題也不斷暴露。我們的資訊自由、社會開放,但世界觀並不全面,有自己的狹隘與偏見存在。 時至今日,兩岸由全面敵對、勢不兩立走向了既有多方交流、也存在倒退隱憂的局面。兩岸如果要繼續走和解與和諧相處的道路,雙方政府與人民都必須更加努力,認識對方的歷史道路與現實處境,加強全面交流與對話,學習對方的優點並揚棄短處。而作為力量較小一方的台灣,我們還應該思考如何引導中國成為更正面、更進步的力量,如此才能真正保障台灣人民的福祉。 |
|
( 時事評論|兩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