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胡錦濤「峰會之旅」後的台灣
2009/09/27 00:07:33瀏覽1851|回應0|推薦12

      在建國60周年前夕,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展開了五天的「峰會之旅」,先後參加了四個峰會,會中討論了全球暖化、核武擴散和金融危機等當前最核心的國際議題。

   胡錦濤在氣候變化峰會中初步列舉了2020年前中國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若干目標;在安理會核武問題峰會上重申了全面禁止和徹底銷毀核武的立場,並提出5點具體主張;在出席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時,承諾以4項措施來促進發展中國家共同發展,企圖展現中國作為負責任發展中大國的姿態。至於G20,未來將比G8在主導全球經濟合作上扮演更重要角色,這當然反映了包括中國在內新興發展中大國地位的提升。

   曾有國際知名學者指出,中國目前的戰略共識是一種「精打細算的安全戰略」,也就是為了爭取和平發展的「戰略機遇期」,以實用主義處理國際事務,強調國內經濟發展和政治穩定的優先性,在積極建軍的同時相對克制武力的使用,既與外部世界、尤其是美國保持合作性關係,又透過多邊組織和國際輿論來制約美國。在胡錦濤此行的幾次講話中,也的確看到這個大戰略的持續貫徹,並傳達了其「和諧世界」理念的具體內涵。

   這次峰會之旅,許多大陸媒體強調中國實力的彰顯,其實,「中國崛起」的事實已經無庸多說,真正的重點在於如何深入認識中國崛起的程度與限度、契機與危機、優勢與劣勢。同時,台灣也應該認真思考在中國崛起過程中的定位,以及與中國的相處之道。

   首先,「中國崛起」還是個進行式,中國仍處於「既大又小、既強又弱」的矛盾中。成為世界強國,實現基本的安全與繁榮是中國要持續追求的目標,而不是既成的事實。

   其次,中國當然早已是個大國,從這次峰會之旅,我們也看到中國的國際影響日益擴散,但中國主要仍是在亞洲發揮影響的大國,而它所應當承擔的責任也主要是在亞洲。

   現在,中日兩國領袖觸及了建設東亞共同體的問題,一個平等、互助的東亞共同體是值得追求的目標,而大陸當局在台灣問題上是否能更務實彈性,則是東亞能否持久和平發展的重要關鍵。

   第三,中國當前最大的挑戰是一方面國內面臨一系列的難題,如政治體制革新、民族問題、人口增長與老化、社會公正、公共衛生等,必須加以克服;另方面,國際社會也同時不斷對中國提出要求,在承認中國實力的另一面,其實是希望中國遵循國際秩序規範,而擔心中國成為威脅的言論也還持續存在。

    如何面對這樣一個強大而充滿矛盾的中國,台灣社會並無共識,對於國際體系裡的中國更缺乏全面的認識,政府似乎也沒有清晰的戰略。日前新任國防部副部長楊念祖提及「台灣應從世界格局和戰略變化,以及地緣政治發展出發,鼓勵大陸扮演和平角色」,這是很重要的思考點,期待政府與學界能在這個方向上深入探討,更盼望朝野能進行建設性的對話。

( 時事評論兩岸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inkage1938&aid=3353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