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心靈馴獸師】 我不需要你的同情
2015/12/17 08:31:05瀏覽517|回應0|推薦10

符合CC分享規範,引用自https://www.flickr.com/photos/damongarrett/2602553238

 

[心結] 我抗拒對自己伸出援手的人

 

日常我們受的教育,教導人們懂得關懷他人,學會寬容。經常在路上,那些向我們乞討,或兜售商品的殘疾人和遊民,考驗著我們所學的道德勇氣。「到底我們該不該幫助他們?」在我們思考問題的同時,我們的身子繞過他們的身子,彷彿他們身邊有一層看不見的屏障,我們「不得不」與他們擦肩而過。

請先試著回想街頭這一幕幕熟悉的場面,然後問自己一個問題:「我為何同情他們?如果我們角色互換,我能否接受他人的同情?」

 

§ 同情心是天生的嗎?

清末大儒王國維在《教育學》中闡釋「感之始為身體上之苦樂」。

王國維以為人天生具有「情感」的感知能力,可以分為幾個項目,一個是喜怒哀樂之「情緒」、二是情緒中推察他人苦樂而感知的「同情」、情緒高尚者謂之「情操」、由美醜而生的「審美之情」、依善惡而起的「道德之情」、對神明而起的「宗教之情」。

哲學家之外,南加大的神經學家Immordino-Yang博士通過MRI,人類大腦的海馬迴(hippocampus)對人與人之間,生理與心理的痛感,具有感同身受的天性,這也是社會中人與人連結的基礎。[1]

假設人天生有同情心,自然有某些因為同情心引發,或引發同情心的行為。同情使得人們願意為他人伸出援手,提供幫助。如果同情心是善性的一部分,但為什麼有時同情心的表現反而使人感到不舒服?

 

§ 點燃自卑感的火種

所有能夠刺中人性本質的行為,都是最能考驗一個人性格、作人處事和潛意識的方式。

當兩個人起衝突,通過衝突我們可以很容易的將自身放在一個精確的定位,要麻面對比我們強的敵人,我們可以選擇保護自己、奮力一搏或舉白旗投降;面對比我們弱的挑戰者,我們游刃有餘的想著要用什麼樣的方式達成我們的目的,消滅對手;面對和我們勢均力敵的對手,我們在競爭中,反而能夠見證自己的能力與勇氣。

所以在衝突中,反而不容易見到一個人到底多堅強,抑或多脆弱。因為我們都很習慣人生這個競技場,我們很習慣要在裡頭進行戰鬥,接受成功與失敗。

另一方面,我們在成長的過程中,慢慢習慣武裝自己,所以武裝自己,保守自己的祕密與脆弱,對多數人而言再習以為常不過。

可是「同情」不同,因為同情的本質是卸下武裝,故當我們的同情心被誘發出來,有時會使我們感到茫然失措。

他人的同情往往可以擊碎一個人武裝出來的面目,以及貌似在衝突中堅忍不拔的氣魄。

因為一個人的同情誘發的是另一個人的同情,而同情又會誘發一個人的自卑感。一個缺乏真正自信的人,自卑感的爆發,就像要他拿刀猛刺自己內心最脆弱的部份。讓一個人被迫面對自己保護的最周到,實際上也是最害怕被他人看見的軟肋。

相反地,某些極度熱心,經常拿出同情心面對他人的人,可能是通過幫助他人的行為,從他人感激的面容與對自己的讚賞,增強自己的存在感,好肯定自己的社會地位,肯定自己在人際網絡中是「有價值的」,更甚者追求「高人一等」的快感。

有時,我們以為一個人對自己很有信心,或以為一個人樂於付出。但當我們將同情投射在他們身上,真正有自信的人不會羞於接受他人的幫助,他們能夠用健康的心態面對他人的同情,他不會因為害怕日後無法報恩,或是產生自己「沒能力」、「丟臉」等羞愧感,然後推卻他人的幫助。

 

§ 接受同情需要強大的內心

回想走在街頭,看見那些乞討者與殘疾人的經驗,能幫助我們檢視自己的同情心,我們能夠看見我們的自卑感,看見我們最缺乏信心的一面。

有些人老在聚餐的時候,非幫別人買單不可,往往也是一種「害怕被付出」的表現。因為扮演供給者的角色,能夠帶給我們滿足感,甚至虛榮心。

「無以為報」的想法,如影隨形的綁住某些人,以至於他們成了永遠的供給者,經常以幫助他人的角色出現,卻「害怕」接受他人的幫助。這些人的內心無比柔軟,同時也無比脆弱,他們拒絕接受幫助,拒絕任何人看見他們的軟弱,而當關係中的一方不願意展現自己更多的一面,關係始終無法深化。

真正樂於幫助他人的人,真正在關係中彼此信賴,並肯定自身存在價值的人,他們在關係中和伴侶、朋友、家人互相扶持,「無以為報」等使自身在同情中退卻的想法不會捆綁他們。

如果他人的同情使你不安,或者你經常以同情的角度看待他人,可能需要反思自己到底為什麼無法在同情的情感流動中保持心靈的自在。你在保護什麼,你在害怕什麼,你是否被誘發深感自身無能的失落感?種種不安,使得同情夾帶的情感流動被阻擋於外。

當關係中的一方不斷扮演付出的角色,另一方不斷扮演接受付出的角色,並不必然能保證關係的永續發展。因為雙方都沒有展現完全的自我,自然談不上完全的接受,這使關係籠罩在謊言之中,雙方都在推卻彼此,同時保護自己。

同情,澄清的不是情,而是一個人內心的自卑。通過處理與接納同情,我們得以了解誰擁有強健心靈,然後我們得以檢視自身,進而處理自己內在的不安與恐懼。

 

[解語] 問心無愧的接受,比起一味付出更需要強大的內在力量。

讀者信箱:service@myplus.com.tw 

【讀者信箱投稿規範】

1. 來函者接受我方在保護來函者隱私的前提下,經匿名與節錄後刊載。

2. 請盡量將情況詳細交代,充分说明更易於諮商師分析與回應(包括性別、年龄、所在城市、职业等。)

3. 有鑑於來函十分踴躍,故只能每個月挑選少量一至兩篇回應於此專欄。 



[1] Immordino-Yang, M.H. & Singh, V. (2013). Hippocampal contributions to the processing of social emotions. Human Brain Mapping, 34(4), 945-955. doi: 10.1002/hbm.21485 (First published online: 2011), p.951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inengreen&aid=39163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