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LOOK! 我的社會觀察札記》存在不等於應當被接受
2014/12/17 23:19:16瀏覽778|回應2|推薦23

經驗主義哲學家柏克萊認為「存在就是被知覺」,也就是要證明一個事物存不存在,其判準就在人是否能經驗到。所以對一個從未聽過也未到過南極的人,南極大陸不存在。這聽起來有點荒謬,於是柏克萊又補充說,「儘管有些事物人無法經驗,但因為上帝皆能經驗,所以存在有了保障」。

面對大學生,這個階段的年輕人處於一個黑暗與光明交界的出入口,前方是走向社會,離開校園保護的森林。偶爾聽到甫出社會的新鮮人跟我抱怨,「從小到大,我們的觀念不斷受到衝擊,小時候老師和長輩告訴我們要誠實,但後來我們發現事事誠實只會被當成傻子。」

確實,大人們無時無刻在做的並非誠實,但也並非滿口謊言。如祈克果所說,這個世界絕大部分處於一個灰色地帶。世界的組成結構不是非黑即白的是非題,而是光譜過度的論文寫作。想用簡單的眼光去面對世界,未免一廂情願,請問世界何以要繞著你一個人旋轉?

近期的社會事件,衝擊著人們的觀念,原本形象良好的公眾人物,一夕之間因為醜聞而將經營許久的人格招牌狠狠砸在地上。坊間出現兩種聲音,而更多的是一種寬容的意見,「因為人人皆有罪,所以我們應該要原諒其他有罪的人。」這個邏輯從某些角度來說,其實是說不通的:

其一、程度不同。因為每個人的罪不同。就像同樣是夫妻,有人就是對另外一半信實,未曾出軌;有人沒有實際出軌行動,但早已跟伴侶貌合神離,只是在等待機會;有人出軌多次,還自以為風流倜儻,或是實現動物本能,將自己的行為合理化。

其二、本質不同。竊盜、殺人和外遇,這是不同的罪,傷害人的程度和範圍也不同,把不同的罪全部同一化,無疑是混水摸魚,混淆視聽。

無數種行為存在於灰色地帶,人們因為其不同的背景知識和觀念,做出各種價值判斷。每個人的想法,都不必然需要符應另外一個人的想法。道德判斷離不開個人良心,自己為自己負責。

有些人認為「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因為我們都可以通過理性去尋找一個解釋,就像一個人行惡,他可以把自己的行為合理化,別人也能對他的行為合理化,即使自己因為對方的惡受傷。這種情況屢見不鮮,從諮商室裡頭屢屢被另一半傷害,卻又不忍割捨關係,並忽視具體事實的來談者,到面對政客不斷背信棄義,依然不願看清真相的盲目支持者。理性的能力是兩面刃,使存在被理性不當的合理化。

事實上,存在的不等於應該被理性接受。好比某些人打擊性交易合法化的觀點是「難道你支持自己的姊妹或女兒從事性產業?」這觀點可用抽菸來類比,我們可以接受世界上有人抽菸,但我們自己不一定要抽。合理的接受一個事物確實存在,不等於我們因為接受其存在的事實,而就必須要去做。更何況同樣一件是在不同的文化圈有不同的判斷,故荷蘭阿姆斯特丹抽大麻合法,不等於台灣也該仿效。一事歸一事,一碼歸一碼,不因為來自「先進國家」的制度,我們就要全盤接受,我們也該考量台灣本土人民的文化和風俗習慣,不盲目跟風。

存在的,我們試著去了解。了解後,評估是否應該接受。

接受新觀念,不等於一個人思想開明;保留傳統,也不等於一個人思想封閉。經過審慎評估,不只是個人觀念,還包括群體價值觀,以及諸多考量,然後進行判斷與行動。而一個經過審慎評估之後,能擇善固執,不輕易受標新立異影響的人,非但有智慧,而且有勇氣。

( 時事評論社會萬象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inengreen&aid=19696821

 回應文章

何加正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14/12/18 21:13

    用抽煙跟性產業比不洽當,因為性產業跟抽菸的性質不一樣。

    即使是抽菸也不能在密閉空間,因為要考慮其他人。更何況是性產業。

    道德相對論必須有一個限度,否則就容易變成是非不分,容易把傷害人的事情找合理化的藉口。


麵線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12/18 09:36
台灣是個沒有自信的社會, 只要是 "先進國家" 的, 一切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