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被遺忘的童年樂園:探訪廢棄學校有感
2024/07/29 04:03:54瀏覽322|回應0|推薦16


§前言

在日本作家黑柳徹子的《窗邊的小豆豆》中,我們看到了一所不同尋常的學校——巴學園。

在那裡,每個孩子都被當作獨一無二的個體,被鼓勵發掘自己的潛能。小林宗作校長的教育理念讓人印象深刻:他相信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閃光點,教育的目的就是幫助孩子們找到並發展這些優點。

讀完這本書,我不禁開始思考:在我們的社會中,是否每個孩子都能像小豆豆一樣幸運,遇到這樣一位充滿智慧的教育者?是否每個孩子都能在充滿愛與理解的環境中成長?

帶著這些疑問,近日的一個地方項目,我和同事踏入了一所所廢棄的小學、幼兒園。

 

§推開門

陽光明媚的午後,我們推開吱呀作響的大門,彷彿穿越時空,回到了充滿歡聲笑語的過去。然而,眼前的景象卻讓人不禁唏噓。這次探訪不僅僅是對一個物理空間的考察,更是對兒童福利和社會變遷的深度思考。

曾經熱鬧的教室如今空空蕩蕩,牆上褪色的彩繪講述著昔日的歡樂時光。

我想起了巴學園裡那間充滿書籍的圖書室,那是小豆豆探索世界的起點。而在這個廢棄的幼兒園裡,我們發現了一間堆滿舊玩具和圖畫書的房間,想必曾經也是孩子們最喜歡的地方吧。

我們小心翼翼地穿過堆滿雜物的走廊,來到了孩子們曾經午睡的房間外。

通過窗戶玻璃,那裡的小床上,還靜靜地躺著幾個落滿灰塵的枕頭和被子,彷彿在等待主人的歸來。這讓我想起了巴學園裡那個特別的「思考室」。

小林老師鼓勵孩子們在那裡靜靜地思考,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或許,這個午睡的房間也曾是孩子們的「思考室」,在這裡做著美好的夢,構思著天馬行空的想象。

站在這裡,我不禁開始思考:曾經在這裡撒歡的孩子們,現在都長大了吧?如果有一天他們重返故地,看到兒時的樂園變成這般模樣,會作何感想?會不會像長大後的小豆豆一樣,滿懷感激地回憶起那段珍貴的時光?

 

§錯過與錯落

這座廢棄的幼兒園,不僅僅是一棟建築物的荒蕪,更像是一本被遺忘的童年相冊。每一個角落都藏著無數美好的回憶,卻因為種種原因被塵封。它的衰敗,某種程度上也折射出我們這個社會的變遷。

在城市化的浪潮中,一些小城鎮正經歷著「空心化」的困境。年輕人為了追求更好的機會紛紛離開,留下的多是老年人。這不僅影響了地方經濟的發展,更讓曾經熟悉的街坊鄰里變得冷清。

然而,比起城鎮的「空心化」,更令人擔憂的是個人的「空心化」。在物質豐富的今天,有些人卻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獨和迷茫。他們或許衣食無憂,卻找不到生活的意義和價值。

這種情況在失去學校的兒童身上尤為明顯。論文中提到,兒童虐待和忽視往往會導致心理創傷(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影響兒童的身心發展(Young, 1992)。失去學校不僅意味著失去了教育資源,更意味著失去了一個重要的社交場所和成長環境。

更細緻的說,失去學校對兒童來說,可能意味著以下喪失:

1. 失去了學習和成長的重要場所,可能影響未來的發展機會。

2. 失去了與同齡人交往的平台,可能導致社交能力的退步。

3. 失去了安全感和歸屬感,可能引發心理問題。

4. 可能面臨被忽視或虐待的風險增加,尤其是在家庭監管不足的情況下。

5. 失去了系統的教育機會,可能影響學習進度和成績。

6. 失去了集體生活的經驗,可能影響社交能力的發展。

7. 失去了專業教育工作者的指導,可能影響全面發展。

面對這些複雜的情況,我們需要採取全面的策略來幫助這些兒童。

首先,我們應該儘可能地恢復或重建教育設施,讓兒童重新擁有學習的場所。其次,我們需要提供心理支持和輔導服務,幫助兒童克服失去學校帶來的心理影響。

再次,我們應該整合社區資源,創造替代性的學習和社交機會,如社區學習中心、興趣小組等。

最後,我們需要加強家庭教育支持,幫助家長更好地承擔起教育責任。

 

§推倒與重建

和我類似的教育和心理工作者,我們來到空心化的地區進行振興與創生,我們的角色不僅是計畫的倡導者(advocate),還是傾聽與了解居民需要的協調者,以及對居民提供相關援助的輔導員(counselor)。

然而,僅靠幾個人的努力是不夠的。我們需要城鎮規劃師、地方文化工作者、產業研究者、醫療專業人員等共同參與,才能為這些地區提供全面的支持。

或許,我們可以將這座廢棄的幼兒園重新改造,讓它煥發新的生機。不僅是修繕建築,更要喚醒人們內心深處的那份童真和希望。讓它成為連接過去與未來的橋樑,成為治癒「空心化」的一劑良藥,讓這個曾經充滿歡笑的地方重新成為兒童成長的樂園。

就像小林老師為巴學園注入了新的活力一樣,我們也可以為這個廢棄的幼兒園帶來新的希望。我們可以學習小林老師的教育理念,創造一個尊重每個孩子個性的環境,讓每個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長處並充分發展。

我們可以設立各種有趣的課程和活動,比如音樂、繪畫、手工、自然觀察等,讓孩子們在玩中學,在學中玩。

同時,我們也不能忽視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小豆豆的故事告訴我們,家庭的支持和理解對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因此,我們需要為家長提供培訓和支持,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和支持孩子的成長。

我們可以組織家長學習小組,邀請專家講座,分享育兒經驗,讓家長們也能成為孩子成長道路上的好老師。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還需要關注那些可能被忽視的孩子。就像小豆豆一樣,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點和潛力,但不是所有孩子都能得到應有的關注和支持。

因此,我們需要特別關注那些可能面臨困難的孩子,如來自低收入家庭的孩子、有特殊需求的孩子等。我們可以為他們提供額外的支持和資源,確保他們也能得到公平的教育機會。

 

§歸、去、來

在離開幼兒園時,我駐足回望。夕陽的餘暉灑在斑駁的牆面上,彷彿在訴說著歲月的故事。

我突然意識到,無論是城鎮還是個人,只要我們攜手努力,終能重新找到屬於自己的價值和意義。讓我們一起,為這個世界注入更多的溫暖和希望吧。

這次特別的探訪不僅讓我們看到了廢棄幼兒園的現狀,更讓我們深入思考了兒童福利、社會工作和心理輔導的重要性。

在面對「空心化」的挑戰時,我們更應該團結一致,為下一代創造一個充滿愛與希望的未來。這不僅是社會工作者的責任,也是每個社會成員的使命。讓我們攜手共創一個充滿溫暖、關愛和機會的世界,讓每個孩子都能像小豆豆一樣,找到自己的閃光點,綻放自己的光芒。

正如小林老師所說:「教育的真諦不在於塑造,而在於喚醒。」讓我們攜手喚醒每個孩子心中的潛能,為他們創造一個充滿可能性的未來。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可能會遇到各種困難和挑戰,但只要我們心中始終懷著對教育的熱愛和對孩子的關懷,我們就一定能夠克服這些困難,為每個孩子點亮一盞希望的明燈。

作者:高浩容。哲學博士,道禾實驗教育基金會兒童青少年哲學發展中心主任研究員、台灣哲學諮商學會(TPCA)監事。著有《小腦袋裝的大哲學》、《心靈馴獸師》、等書。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inengreen&aid=180855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