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LOOK! 我的社會觀察札記》若忌妒是火
2014/04/30 17:15:36瀏覽1053|回應1|推薦2

美國諮商師,《隨心所欲》(Care of the Soul)的作者Thomas Moore說:「克服忌妒心的唯一方法,就是『經歷』它。」這個說法乍聽之下有點荒謬,因為「忌妒」被視為一種不好的心理狀態。但Moore認為,唯有真正經歷,我們才有辦法正視忌妒對我們的影響。適當的忌妒不是壞事,他以家庭為例,一位懂得丈夫在外頭流連野花的太太,透過忌妒心化為適當的行動,才能維護一個家庭的存在價值。

某個程度上來說,Moore的概念近似於承認「上帝所給予的都是善的」。然而人的意志軟弱,經常無法聽信理性的建議,而是導向慾望的深淵。慾壑難填一直是一個不懂得節制的人所犯的毛病。

從開始接觸個案,以及自己在工作中的親身經歷,確實如Moore所言,忌妒是一種心靈的毒藥。一般人都認為共患難比較難,所謂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來時各自飛。但另一方面,人的群體構成,失敗者很容易形成一種群體,失敗者們互相抱怨自己生活中難以控制的困難,彼此取暖,好像世界虧待他們,他們本不該如此潦倒,一切都是別人的錯、大環境的錯,總之絕對不會是自己的錯。

對他人的咎責,處於忌妒的反面,忌妒是可以共患難,但無法同享樂的狀態。「文人相輕」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而這在一個失敗者聚集的團體,更是一個可怕的突發事件。因為這意味著夥伴的脫離,意味著對自己長期沉溺於挫敗而不願意努力改變,給自己填塞各種理由的熟悉狀態突然闖入入侵者。

誠如Moore所說,忌妒可以是一種正向的誘發狀態,透過對忌妒的理解,我們才能認清人性中的這一點,即對於自我匱乏的不滿,渴望得到完整的滿足。這和佛洛伊德對口慾期的描述,或是皮亞傑對兒童發展第一階段的論述一致,一開始人思考的是自我慾望的滿足,還沒有他人的觀念,更沒有群體的觀念。隨著心智發展,人開始能夠區分本我與他我、個體與群體,以及主體與客體的差別。

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來說,忌妒的本質來自人的移情,那是人得以分辨自我與他者差異,但又能夠得以同情與同理的基本。然而,人的本性並不全然保證行為上的為善或為惡。我認為忌妒心本身無善惡,但發於忌妒的行為確有善惡之分。因為忌妒,進而檢討自己的不足,然後努力向上,希望自己能夠獲得更高的成就,這是對忌妒的積極導向;因為忌妒,將原因歸咎於他者,不考量自身的問題,以陷害、報復等手段去打擊忌妒的對象,這是對忌妒的消極且負面的做法。

好奇心會害死一隻貓,惡意的忌妒心及其所發展出的行為則會毒害自己的心靈。一個醜惡的忌妒心靈,此生將再也難以真正填補內心的空洞,因為忌妒來自對自身相較他者的匱乏而來,但打擊他者並無法填補自己,增強自己。就像今天一個人實力只有30分,透過干擾實力有90分的人,使他考了一個不及格,但實力90分的人,換個不受干擾的環境依舊能夠發揮其實力,但一個實力只有30分的人,透過減損他人的表現,並無法同時提昇自己的能力,甚至反而把本來應該用來提昇自我能力的時間跟精力白白浪費。

假如忌妒是火,忌妒可以是自我發掘和了解相較他人之不足,進而追求自我提昇的智慧之火。但用在錯誤的歸因與行為上,忌妒則成為傷人傷己的殺人武器。面對忌妒,首先我們不要將忌妒視為必定為惡的心念,反而我們應該正視自己人性的這項脆弱之處,然後學會將忌妒導往正向的思考方向,認清我們雖有忌妒的情感,亦同時有處理忌妒的理性能力。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inengreen&aid=12938621

 回應文章

Loser
等級:4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4/30 17:29

好久沒有妒嫉了。

其實是會有點兒。。小無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