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LOOK! 我的社會觀察札記》深夜麥當勞遇見蘇格拉底,才怪
2014/03/19 17:59:08瀏覽756|回應0|推薦14

你想遇見蘇格拉底嗎?你想遇見一個能夠改變自己人生的人嗎?那個人會出現,而且出現的次數比你想像的多得多,可是因為你的平凡,你根本沒有注意到蘇格拉底出現在你身邊,然後你終於從平凡走至甘於平凡,連蘇格拉底的名字都給遺忘。

 

    在一個大都市裡,某些人的生活,在他們不知不覺中開始進入一種「忘我」的狀態,這不是因為修煉了某種神功而達到超越肉體限制,神遊太虛的神功,而是在一個城市大久,導致出現對於自己存在的價值與意義產生健忘症,比較不傷感情的一種說法。

    這種症狀的人,我經常在兩個地方看到,過去是7-11,而在麥當勞有了24小時服務後,麥當勞成為看見忘我一族的另外一個集散地。

    從存在主義哲學看,人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件註定要一輩子憂慮與活在對於本真狀態疏離的生命歷程中,永遠找不到幸福的、光明的、童話世界般的彼岸。但是存在主義者又無法將人存在的意義一筆勾消,說人的存在是「無意義的」,這個判斷似乎太過絕對。祈克果在上帝的光照之中,找到了人的歸屬,一個可以安放自己的心,獲得溫暖的懷抱。毋寧說生命就像一個溺水的人,就算看不到四周有一個可以援引的陸地,還是要奮力的擺動身子,直到連最後一絲希望都被自己非理性的求生意志給否定。

   「存在是否有意義」並不是一個高深的哲學問題。我這樣說不表示這個問題很簡單,而是這個問題每個人都會遇到,只是有些人選擇不去想,有些人遇到當作沒遇到。不是每個人都會去處理身上的死皮,但不表示死皮不存在。生活中有許多讓人討厭,卻又要不了命的小麻煩,小麻煩跟我們每天睜開眼睛繼續活著的小心臟,一起湊活著數日子,對於意義其內涵,被我們無意識或有意識的遺忘,擺在眾多雜事的垃圾堆中。

    然而,追尋自我的意義,往往不能只靠自己展開,而是得透過他者去喚醒我們對於存在的需求與理解。

    蘇格拉底在雅典街頭,和各行各業的公民進行關於種種人們自以為熟知的概念討論。最後蘇格拉底發現自己始於無知的提問,反倒顯現自身和其他人對各種概念想當然爾,自以為是的說詞更接近真理。這些人都遇見了蘇格拉底,但最後他們等於什麼也沒遇見,因為他們沒有真正接納蘇格拉底走進自己的生命,接納蘇格拉底所引發的自我辯證。

    蘇格拉底是能夠喚醒我們確認自身存在意義,反思與評估價值的他者。可是我們必須把自己交託在蘇格拉底手裡,才能真正與蘇格拉底展開對話。蘇格拉底是一面鏡子,唯有我們透過這面鏡子認清自己的醜陋與無知,我們才能以為立足點,在好奇、謙遜與對真理的渴望中努力前進,一步步揭露存在的意義與價值。

    諮商中一種情況十分常見,來談者和大多數人一樣是理性的,智商也沒有任何問題。他們的嘴裡可以吐出冠冕堂皇,經過理性思考的答案,但他們知道歸知道,手腳卻彷彿被束縛,無法動彈。他們的理性戰勝不了他們的欲望,最後欲望選擇的才是最終答案。

    回想一下,生命中我們並不缺乏對我們耳提面命,樂於跟我們分享,並試著想要提供協助,給予正能量的朋友。可是我們並沒有信賴他們,就像我們有時並沒有信賴與聽從我們的理性。蘇格拉底來了,但最終只是證明我們不是蘇格拉底,我們是蘇格拉底所碰見的大批無知路人中的其中一位。

    蘇格拉底無所不在,有時還會以其他存有的形式出現。好比上週末我在大安森林公園散步,步行經過建國花市,一位還不到爸爸腰際的小男孩問爸爸:「花為什麼會謝?」

    爸爸回答:「當然囉,花開就會花謝。」

    我聽了,覺得一下子又明白了一些道理。而這對父子就是我那天遇見的蘇格拉底,他們以寓言的對象形式,向我彰顯真理的其中一個面向。

    蘇格拉底,那位能夠引領我們走出自我迷思的他者,他會以無數種方式出現,但只有一種情況才能辨認出蘇格拉底的面容,就是「我們願意敞開自己,相信有人能夠幫助我們走出習以為常的常識沼澤,以虛心去接納,以空明的感官觀察這個世界,於謙遜的心理狀態底下」,蘇格拉底將為我們停留,直到我們成為下一位柏拉圖。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inengreen&aid=11834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