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一篇好書與您分享-嬉皮與喇嘛的孩子
2009/04/01 12:04:45瀏覽301|回應0|推薦0

這一年還可真是忙得不可開交,先是咳嗽不停接下來喘得不能睡覺,只好忙碌著找醫生這裡不比台灣可以直接找有名的醫生,在此都得找家庭醫生先看然後由家庭醫生寫信才能轉看特別醫生,所以如果家庭醫生看不好就得轉移其他的醫生看了.在中國城附近有許多醫生診所,就是因為太多了妳就無法選擇所謂良莠不齊.

算是運氣很好換了一個醫生很快找到病症,到目前為止服用氣喘的噴霧式的藥品就不再咳嗽了.只是上了年紀體質都在改變所以還是小心為妙.因為今年選了兩個地點上課好在都是選單一的油畫和素描,所以一星期只有三堂課.唯一和台灣不同的是每一堂課就是四個小時.所以今年有很多時間可以自己找題材在家中練習.但是每隔一陣子總會到圖書館找些好書來看,這次找到這本書讓我看得就希望一口氣的繼續看下去,它是那麼吸引我去想要知道最後的結果.

讓我來給您介紹這本書的推薦人-洪蘭和許多國際媒體的推薦,特別是洪蘭教授所寫的.她真是一語道破我所想的.

這是一本很奇特的書,因為作者的經歷太吸引人了,很少人有作者前半生這樣的人生歷練.書的文字很流暢,聽他娓娓道來,不知不覺進入了他的世界,像憂亦憂,像喜亦喜,跟他起了共鳴,這是這本書最成功的地方.

說實在,我們很少接觸到母語是尼泊爾語和藏語的金髮碧眼喇嘛,更少有六歲就出家,六根清淨,不嗔不怒的修行人從三樓跳下來自殺的.所以本書一開頭就挑動了讀者的好奇心,但是越看下去越悲哀,因為看到了一個渴望母愛的孤獨靈魂在人海中挣扎.他的母親在他二歲時候出家做了尼姑,把他寄養在尼泊爾人家中長大.很不幸他的膚色,五官又跟當地人非常不同,變成鶴立雞群,走到那裡都有人指指點點,他不懂事,還以為寄養家庭的父母就是自己的親身父母.他的母親是個狂熱的宗教份子,自己出家了不說,還強迫孩子出家,自以為是為他好.可憐他清晨五點鐘就得起來,餓著肚子誦經,背不熟還要挨打,每天吃不飽也睡不夠,使他十歲時,因為外曾祖母過世,回到美國奔喪嘗到自由的滋味後,就一直想逃亡,最後,當他終於回到美國,在通關時,他發現所有移民都有故鄉,而獨他沒有,因為從小在不同的家庭長大,不知道哪個家庭是他的根,哪個地方又是他的故鄉,字裡行間處處流露出無根者心靈的空虛及對親情的渴望.

..................................................................................................................................

看到天下有這種父母真是忍不住要口誅筆伐.做父母是有責任的,不是拿錢給寄養家庭就了事,父母創造出一個生命,對這個從己身所出的生命是有教養責任的,要給他一個溫暖的窩,一個別人無法取代的關心和愛護,這是父母欠子女的................................

這本書讓我們看到父母的無知無心過失對孩子的傷害,也更讓我們了解孩子固然是上天給我們的恩賜.我們何嘗不是上天給孩子的恩賜呢?父慈才會子孝,家庭是社會的根本,我們給孩子最好的禮物便是為他經營一個溫暖的家,這個甜蜜的童年回憶會是他們人格的基石,像作者的太太一樣,縱然生長在物質缺乏的印度難民營,但是家庭團結和睦,即使受到美國牧師性侵,仍然能勇敢地站出來控告他,我們要的不就是這種堅強個性的孩子吗?如果是,就請從小時候做起,好好地愛他吧!!!

我再從書中抽取幾段作者的所寫的他的想法:

母親覺悟到自己的童年非常不快樂,她決心讓我的成長過程跟她或她家的人徹底不同,讓我不受財富和名聲引誘,不被毒品和酒精侵蝕,最保險的方法是讓我接觸不到她的生長環境.在這個名列全球最貧窮國家的地方,那些煩擾她的比佛山一切引誘,永遠不會進到我的生活裡來.

..................................................................................................................................

因此,母親跟她的上師商量過後,在我六歲那年把我送進寺院,希望我出家,在寺院裡度過往後的人生.............只有一個問題,母親對我的種種理想安排,我全不認同,她也從來沒有支持過我的理想,我們追求的是完全相反的目標.

...................................................................................

我陷入狂亂狀態,因為我不知道何去何從,不知道該怎麼做,我找不到歸屬.確定可以離開以後,我心理充滿矛盾複雜的情緒.這些憎眾,這些常規,這些生活雜務,這所寺廟,這些儀式,是我唯一認識的世界,儘管我討厭沉悶死板的背誦,但是這些事情仍然讓我感到熟悉,我知道我能期待什麼,也知道別人對我的期待我的內心充滿一種不安全的空須感.

我十六歲正式還俗,我覺得自己必須融入在家眾的生活,如今,我將在何在可恥的塵世裡漫無目的地漂泊.誰來照顧我,確定我一切安好?她從來沒有想到她可以,或者她就是那個來照顧我的人,...............................................................................................

我非常渴望融入同學的團體,.............就我的年齡來說,我像是一塊崁在石頭裡的木頭,任水流過我的身軀,我的眼光沿著教室的門兒移動,我不知自己身在何方,我覺得更迷惘了........................................................................................................................

有一陣子,我經常被白天所看到的,一些小小的生活景象所震撼,家長需開著車,在小學的校門口準時街接孩子回家,母親在超市裡推著手推車,上面坐著一個學步的孩子,孩子正望著母親,我站在他們身後幾碼遠的地方,眼睛一直看著他們緊握的手,我想像自己是那個小男孩,正握著媽媽的手,我努力揣測那是什麼感覺?是溫暖,柔和.....................回到家裡,我坐在書桌前,打開電腦對母親提出一連串的問題:你有沒有想過我?我無時無刻不在想妳,每天至少有一次,我想知道妳在做什麼,希望跟妳在一起,談論人生與種種機會,妳有多麼想我?對妳來說,我有多大的意義?在妳的生命裡,我是不是那個揮之不去的寄生虫?妳是否希望我沒有降生在這個世界上,我希望妳愛我,永遠不想離開我,當我看到別人跟自己的媽媽相親相愛,充滿柔情的時候,我卻不確定妳會用什麼態度對待我.

....................................................................................................................................

最讓我感動的是這一段他母親對他所說的話,上一代的錯誤一直會影響到下一代甚至再下一代.中國人說過天下無不是的父母,我們有多慶幸生長在保守的思想之下.我們處處去原諒上一代的苦處,也去體量上一代的苦心.我們也從我們的年齡的增長而去體會上一代的苦心.我們總是抱持著一代望一代好來我們達成我們的理念,這就是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和思想.

她寫了一封信給我,信中談到她的童年,(她的父母,她的痛苦與失望,還有她的外婆,她承認,她並不了解孩子的需求,我很抱歉,讓你覺得被孤立,覺得你跟我跟家人跟你的美國根源隔絕了,但是我發現,家庭和美國的根源只會給我帶來痛苦,我不希望你重蹈覆轍.我知道有時候你需要我,而我不在你身邊,有些情感上的東西,我沒能提供給你,對於這一點,我很抱歉,我真的很抱歉,我並非有意讓你受苦,我以為我為你準備的生活方式,會讓你快樂.....我會這麼做,唯一的理由就是這個,做父母的,總希望給孩子最好的,人都會犯錯,當時我才二十六歲,對這個世界所知不多,也無法預測未來.....我希望我們的關係更開放些,喜歡跟對方說話,就像一般人一樣,彼此接納,彼此原諒,我知道你覺得我不是個好媽媽,但是我們若是想更了解彼此,就必須放下過去,繼續往前走......最好是在我們當中有人離開人世之前,否則就沒有機會建立感情了.)

我從書中看到一個孩子對母愛的渴望,我們是生活在母愛的環境當中不知道它的可貴,讓我更加感謝我的母親當我失去父親的那段時光(父親隨政府來到台灣的這段時間)給予我更多的母愛,讓我不曾因為父親不在身邊而有失落的感覺,記得那時候常受隣童的岐視,所謂養育之恩大於給予我們生命的.在此我感謝我父母給予我相同的愛護.我們也曾聽過孟母三遷的故事.母愛的偉大.

今年十月我將升級做外婆了,這個好消息憋在我心中真不好受.因為我們華人的習慣三個月之內不可將此喜訊告訴親戚朋友.我們本身在此就沒有幾個親戚朋友,您可想像我內心的歡喜.每次和弟弟,小姑通電話真想把這好消息告訴他們最後只好忍下來過些時候再說.

我這兩個女兒一個結婚近六年,一個結婚也快兩年,最主要她們的年齡都不算年輕但是也算是不小了,我們老一輩的又不能摧也不好過問.如今一下兩個一起告訴我這個好消息,真是比中獎還要高興.當我第一次看到超音波的照片看到那小東西讓我激動的想哭,所謂喜極而泣,哈!哈!我應該大笑才對.我也希望借此來幫助她們做一個稱職的母親.

我一想到年底會有兩個小娃兒來臨,今年的聖誕節會很熱鬧這是金錢也買不到的快樂.在此和各位分享我的快樂和喜悅.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ilikao1688&aid=2781587